模糊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模糊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模糊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模糊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一、模糊控制系统简介

模糊控制系统是以模糊集合论、模糊语言变量和模糊逻辑推理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1965年美国的扎德创立了模糊集合论, 1973 年, 他给出了模糊逻辑控制的定义和相关的定理。1974 年英国的Mamdani 首先用模糊控制语句组成模糊控制器,并把它用于锅

炉和蒸汽机的控制, 在实验室获得成功, 这一开拓性的工作标志着

模糊控制论的诞生。

模糊控制系统主要是模拟人的思维、推理和判断的一种控制方法, 它将人的经验、常识等用自然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 建立一种适用于计算机处理的输入输出过程模型, 是智能控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从信息技术的观点来看, 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从控制系统技术的观点来看, 模糊控制是一种普遍的非线性特征域控制器。

相对传统控制, 包括经典控制理论与现代控制理论。模糊控制能避开对象的数学模型(如状态方程或传递函数等) , 它力图对人们关

于某个控制问题的成功与失败和经验进行加工, 总结出知识, 从中

提炼出控制规则, 用一系列多维模糊条件语句构造系统的模糊语言

变量模型, 应用CRI 等各类模糊推理方法,可以得到适合控制要求的

控制量, 可以说模糊控制是一种语言变量的控制。

模糊控制具有以下特点:

(1) 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规则的控制。它直接采用语言型控制规

则, 出发点是现场操作人员的控制经验或相关专家的知识, 在设计中不需要建立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 因而使得控制机理和策略易于接受与理解, 设计简单, 便于应用;

(2) 由工业过程的定性认识出发, 比较容易建立语言控制规则, 因而模糊控制对那些数学模型难以获取、动态特性不易掌握或变化非常显著的对象非常适用;

(3) 基于模型的控制算法及系统设计方法, 由于出发点和性能指标的不同, 容易导致较大差异; 但一个系统的语言控制规则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利用这些控制规律间的模糊连接, 容易找到折中的选择, 使控制效果优于常规控制器;

(4) 模糊控制算法是基于启发性的知识及语言决策规则设计的, 这有利于模拟人工控制的过程和方法, 增强控制系统的适应能力, 使之具有一定的智能水平;

(5) 模糊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强, 干扰和参数变化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被大大减弱, 尤其适合于非线性、时变及纯滞后系统的控制。

除此, 模糊控制还有比较突出的两个优点:

第一, 模糊控制在许多应用中可以有效且便捷地实现人的控制

策略和经验;

第二, 模糊控制可以不需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即可实现较好的

控制, 这是因为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已隐含在模糊控制器输入、输出模糊集及模糊规则中。

模糊控制也有缺陷, 主要表现在: 1) 精度不太高; 2) 自适应能力有

限; 3) 易产生振荡现象。

二、模糊控制的现状

模糊控制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控制器的研究和开发以及各类实际应用中, 目前模糊控制已经应用在各个行业。

1.模糊控制与其它智能控制的结合或融合

模糊控制与其它智能控制的复合产生了多种控制方式方法。主要表现在:

1)模糊PID 控制器

模糊PID 控制器的研究是将模糊技术与常规的PID 控制算法相结合的一种控制方法。模糊PID 控制器是一种双模控制形式。这种改进的控制方法的出发点主要是消除模糊控制的系统稳态误差, 利用PID 控制器提高控制精度, 消除误差, 增加稳态控制性能。从PID 控制角度出发, 提出FI —PI、FI —PD、FI —PID 三种形式的模糊控制器, 并能运用各种方式得出模糊控制器中量化因子、比例因子同PID 控制器的因子KP 、KI 、KD之间的关系式。

2)自适应模糊控制器

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就是借鉴自适应控制理论的一些理念来设计模糊控制器, 也称作语言自组织模糊控制器(SOC) , 它的思想就在于在线或离线调节模糊控制规则的结构或参数, 使之趋于最优状态。目前主要有通过采用一种带有修正因子的控制算法, 改变控制规则的特性; 或直接对模糊控制规则进行修正; 还有一种是对控制规则进行分级管理, 提出自适应分层模糊控制器; 又有人提出规则自组

织自学习算法, 对规则的参数以及数目进行自动修正;

3)模糊控制与神经控制的融合

神经模糊控制是神经网络技术与模糊逻辑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是指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控制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是模拟人直观性思维的一种方式, 它是将分布式存储的信息并行协同处理, 是一个非线性动力学系统, 每个神经元结构简单, 但大量神经元构成网络系统能实现很强的功能, 因此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自适应的学习能力、容错性和鲁棒性, 并且神经网络对环境的变化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 所以可结合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来训练__模糊规则, 提高整个系统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控制, 利用神经网络的学习功能作为模型辨识或直接用作控制器;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隶属函数及推理规则的获取方法, 具有模糊连接强度的模糊神经网等, 均在控制中有所应用。而且, 还有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同模糊控制相结合的自调整应用。

4)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控制

考虑到模糊控制器的优化涉及到大范围、多参数、复杂和不连续的搜索表面, 而专家的经验只能起一个指导作用, 很难根据它准确地定出各项参数, 因而实际上还要反复试凑, 寻找一个最优过程。因此,人们自然想到用遗传算法来进行优化。遗传算法应用于模糊控制器的优化设计是非常适合的, 遗传算法的运行仅由适应度数值驱动而不需要被优化对象的局部信息。此外, 优化模糊控制器正好符合遗传算法的所谓“积木块”假设, 积木块指长度较短的、性能较好的基

因片段。用遗传算法优化模糊控制器时, 优化的主要对象是模糊控制器的隶属函数和规则集。已经有人运用这个方法对倒立摆控制器隶属函数的位置、形状等参数, 结果表明遗传算法优化后的隶属函数远远优于手工设计的。

5)模糊控制与专家控制相结合

专家模糊控制系统是由专家系统技术和模糊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进一步提高了模糊控制器的智能水平。保持了基于规则的方法的价值和用模糊集处理的灵活性。将模糊控制与专家控制相结合能够表达和利用控制复杂过程和对象所需的启发式知识, 重视知识的多层次和分类的需要, 弥补了模糊控制器结构过于简单、规则比较单一的缺陷, 赋予了模糊控制更高的智能; 二者的结合还能够拥有过程控制复杂的知识, 并能够在更为复杂的情况下对这些知识加以有效利用。

2.模糊控制的一些应用

模糊控制的应用非常广泛。除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家电控制、水电控制、航天等外。我们还可以用在统计上、决策系统上、制造活性炭过程中等。

三、模糊控制展望

模糊控制虽然已经有不少的研究成果, 而且也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但模糊控制的发展历史还不长, 理论上的系统性和完善性、技术上的成熟性和规范性都还是远远不够的, 尤其是模糊控制与其他智能化控制方法相结合的控制方法, 还有待于人们在实践中

得到验证和进一步的提高。

除此外, 模糊控制在理论和应用方面还应在以下方向加强研究:

(1) 易于控制并且能消除静态控制偏差的模糊PID 控制器, 且尽量减少可调参数, 最好控制在三个以内;

(2) 模糊预测控制, 就是把预测控制和模糊推理相结合也是很有吸引力的研究方向之一;

(3) 模糊控制应用于医学、生物、金融、风险评估等新型领域。扩大模糊控制的应用领域;

(4) 将遗传算法或其它算法应用于模糊神经网络, 以提高运算速度和参数寻优的结果;

(5) 寻找能够具有自学习调整隶属度函数的模糊控制方法。

基于模糊控制的速度跟踪控制问题(C语言以及MATLAB仿真实现)

基于模糊控制的速度控制 ——地面智能移动车辆速度控制系统问题描述 利用模糊控制的方法解决速度跟踪问题,即已知期望速度(desire speed),控制油门(throttle output)和刹车(brake output)来跟踪该速度。已知输入:车速和发动机转速(值可观测)。欲控制刹车和油门电压(同一时刻只有一个量起作用)。 算法思想 模糊控制器是一语言控制器,使得操作人员易于使用自然语言进行人机对话。模糊控制器是一种容易控制、掌握的较理想的非线性控制器,具有较佳的适应性及强健性(Robustness)、较佳的容错性(Fault Tolerance)。利用控制法则来描述系统变量间的关系。不用数值而用语言式的模糊变量来描述系统,模糊控制器不必对被控制对象建立完整的数学模式。 Figure 1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图 模糊控制的优点: (1)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规则的控制,它直接采用语言型控制规则,出发点是现场操作人员的控制经验或相关专家的知识,在设计中不需要建立被控对象的精确的数学模型,因而使得控制机理和策略易于接受与理解,设计简单,便于应用。 (2)由工业过程的定性认识出发,比较容易建立语言控制规则,因而模糊控制对那些数学模型难以获取,动态特性不易掌握或变化非常显著的对象非常适用。 (3)基于模型的控制算法及系统设计方法,由于出发点和性能指标的不同,容易导致较大差异;但一个系统语言控制规则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利用这些控制规律间的模糊连接,容易找到折中的选择,使控制效果优于常规控制器。 (4)模糊控制是基于启发性的知识及语言决策规则设计的,这有利于模拟人工控制的过程和方法,增强控制系统的适应能力,使之具有一定的智能水平。 简化系统设计的复杂性,特别适用于非线性、时变、模型不完全的系统上。 模糊控制的缺点

模糊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模糊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一、模糊控制系统简介 模糊控制系统是以模糊集合论、模糊语言变量和模糊逻辑推理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1965年美国的扎德创立了模糊集合论, 1973 年, 他给出了模糊逻辑控制的定义和相关的定理。1974 年英国的Mamdani首先用模糊控制语句组成模糊控制器,并把它用于锅炉和蒸汽机的控制, 在实验室获得成功, 这一开拓性的工作标志着模糊控制论的诞生。 模糊控制系统主要是模拟人的思维、推理和判断的一种控制方法它将人的经验、常识等用自然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 建立一种适用于计算机处理的输入输出过程模型, 是智能控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从信息技术的观点来看, 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从控制系统技术的观点来看, 模糊控制是一种普遍的非线性特征域控制器。 相对传统控制, 包括经典控制理论与现代控制理论。模糊控制能避开对象的数学模型(如状态方程或传递函数等) , 它力图对人们关于某个控制问题的成功与失败和经验进行加工, 总结出知识, 从中提炼出控制规则, 用一系列多维模糊条件语句构造系统的模糊语言变量模型,应用CRI等各类模糊推理方法,可以得到适合控制要求的控制量, 可以说模糊控制是一种语言变量的控制。

模糊控制具有以下特点: (1) 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规则的控制。它直接采用语言型控制规则, 出发点是现场操作人员的控制经验或相关专家的知识, 在设计中不需要建立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 因而使得控制机理和策略易于接受与理解, 设计简单, 便于应用; (2) 由工业过程的定性认识出发, 比较容易建立语言控制规则, 因而模糊控制对那些数学模型难以获取、动态特性不易掌握或变化非常显著的对象非常适用; (3) 基于模型的控制算法及系统设计方法, 由于出发点和性能指标的不同, 容易导致较大差异; 但一个系统的语言控制规则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利用这些控制规律间的模糊连接, 容易找到折中的选择, 使控制效果优于常规控制器; (4) 模糊控制算法是基于启发性的知识及语言决策规则设计的, 这有利于模拟人工控制的过程和方法, 增强控制系统的适应能力, 使之具有一定的智能水平; (5) 模糊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强, 干扰和参数变化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被大大减弱, 尤其适合于非线性、时变及纯滞后系统的控制。 除此, 模糊控制还有比较突出的两个优点: 第一, 模糊控制在许多应用中可以有效且便捷地实现人的控制策略和经验; 第二, 模糊控制可以不需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即可实现较好的控制,

模糊控制的应用实例与分析

模糊控制的应用 学院实验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 指导教师___________ 日期20门年9月20日 在自动控制中,包括经典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控制器的综合设计都要建立在被控对象准确的数学模型(如微分方程等)

的基础上,但是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很多系统的影响因素很多,十分复杂。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特别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这种情况下,模糊控制的诞生就显得意头重大,模糊控制不用建立数学模型,根据实际系统的输入输出的结果数据,参考现场操作人员的运行经验,就可对系统进行实时控制。模糊控制实际上是一种非线性控制,从属于智能控制的范畴。现代控制系统中的的控制能方便地解决工业领域常见的非线性、时变、在滞后、强耦合、变结构、结束条件苛刻等复杂问题。可编程控制器以其高可靠性、编程方便、耐恶劣环境、功能强大等特性很好地解决了工业控制领域普遍关心的可靠、安全、灵活、方便、经济等问题,这两者的结合,可在实际工程中广泛应用。 所谓模糊控制,其定义是是以模糊数学作为理论基础,以人的控制经验作为控制的知识模型,以模糊集合、模糊语言变量以及模糊逻辑推理作为控制算法的一种控制。模糊控制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⑴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规则的控制,它直接采用语言型控制规则,出发点 是现场操作人员的控制经验或相关专家的知识,在设计中不需要建立被控对象的精确的数学模型,因而使得控制机理和策略易于接受与理解,设计简单,便于应用 ⑵由工业过程的定性认识出发,比较容易建立语言控制规则,因而模糊控 制对那些数学模型难以获取,动态特性不易掌握或变化非常显著的对象非常适用。

⑶基于模型的控制算法及系统设计方法,由于出发点和性能指标的不同, 容易导致较大差异;但一个系统语言控制规则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利用这些控制规律间的模糊连接,容易找到折中的选择,使控制效果优于常规控制器。 ⑷模糊控制是基于启发性的知识及语言决策规则设计的,这有利于模拟人 工控制的过程和方法,增强控制系统的适应能力,使之具有一定的智能水平。 ⑸模糊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強,干扰和参数变化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被大大减 弱,尤其适合于非线性、时变及纯滞后系统的控制。 由于有着诸多优点,模糊理论在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下面我们就以下示例介绍模糊控制在实际中的应用: 电机调速控制系统见图1,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为实际转速与转速给定值之间的差值e及其变化率仝,输出变量为电机的电压变化量u。图2为电机调试输出结果,其横坐标为时间轴,纵坐标为转速。当设定转速为2 OOOr / s时,电机能很快稳定运行于2 OOOr / s;当设定转速下降到1 OOOr / s时,转速又很快下降到1 OOOr / s稳定运 行。

基于simulink的模糊控制仿真

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10s+1)*e(-0.5s)。假设系统给定为阶跃值r=30,系统初始值r0=0.试分别设计 (1)常规的PID控制器; (2)常规的模糊控制器; (3)比较两种控制器的效果; (4)当通过改变模糊控制器的比例因子时,系统响应有什么变化? 一.基于simulink的PID控制器的仿真及其调试: 调节后的Kp,Ki,Kd分别为:10 ,1,0.05。 示波器观察到的波形为: 二.基于simulink的模糊控制器的仿真及其调试: (1)启动matlab后,在主窗口中键入fuzzy回车,屏幕上就会显现出如下图所示的“FIS Editor”界面,即模糊推理系统编辑器。

(2)双击输入量或输出量模框中的任何一个,都会弹出隶属函数编辑器,简称MF编辑器。

(3)在FIS Editor界面顺序单击菜单Editor—Rules出现模糊规则编辑器。 本次设计采用双输入(偏差E和偏差变化量EC)单输出(U)模糊控制器,E的论域是[-6,6],EC的论域是[-6,6],U的论域是[-6,6]。它们的状态分别是负大(NB)、负中(NM)、负小(NS)、零(ZO)、正小(PS)、正中(PM)、正大(PB)。语言值的隶属函数选择三角形的隶属度函数。推理规则选用Mamdani 控制规则。 该控制器的控制规则表如图所示:

Simulink仿真图如下: 在调试过程中发现加入积分调节器有助于消除静差,通过试凑法得出量化因子,比例因子以及积分常数。Ke,Kec,Ku,Ki分别是: 3 ,2.5 ,3.5 ,0.27

三.实验心得: 通过比较PID控制器和模糊控制器,我们可知两个系统观察到的波形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相对而言,对于给出精确数学模型的控制对象,PID控制器显得更具有优势,其一是操作简单,其二是调节三个参数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对于给出给出精确数学模型的控制对象,模糊控制器并没有展现出太大的优势,其一是操作繁琐,其二是模糊控制器调节参数的难度并不亚于PID控制器。 在实验中增大模糊控制器的比例因子Ku会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但Ku过大将会导致系统输出上升速率过快,从而使系统产生较大的超调量乃至发生振荡;Ku过小,系统输出上升速率变小,将导致系统稳态精度变差。

模糊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

题目:模糊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2、掌握用matlab/Fuzzy logic toolbox进行模糊控制系统建模仿真的基本方法。 3、熟悉模糊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学时:4学时 三、实验原理 MATLAB R2008提供了建立模糊逻辑推理系统的仿真工具箱——Fuzzy Logic Toolbox,版本为Fuzzy Logic Toolbox2.2.7。建立模糊逻辑推理系统有两种基本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借助模糊推理系统编辑器(Fuzzy Logic Editor)的图形界面工具建立模糊逻辑推理系统,第二种方法是利用命令建立模糊逻辑推理系统。第一种方法使用简单、建模方便,适合于初学模糊逻辑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的读者。第二种方法稍难一些,但对深入了解模糊逻辑推理系统的MATLAB仿真知识大有帮助。下面分别讲述两种方法,读者可自行选择阅读。 1模糊逻辑工具箱图形界面工具 模糊逻辑工具箱图形工具是为了方便用户建立模糊推理系统而推出的图形化设计工具,在这里可快速方便的建立模糊推理系统并观测模糊规则、推理输出等。模糊逻辑推理图形工具主要包括:基本模糊推理系统编辑器(fuzzy)、隶属函数编辑器(mfedit)、模糊规则编辑器(ruleedit)、模糊规则观测器(ruleview)、模糊推理输入输出曲面观测器(surfview)。下面分别介绍它们的基本使用方法。 1.1基本模糊推理系统编辑器 在Command Windows输入“fuzzy”命令,弹出如下图 1所示的“FIS Editor”(模糊推理系统编辑器)窗口。在这里可以对包括输入、输出模糊语言变量的名称、模糊推理系统的类型和名称、模糊逻辑推理的各种运算(与、或、蕴含、规则合成、解模糊化)等高层属性进行编辑。同时,还可以打开模糊推理系统的隶属函数编辑器(mfedit)、模糊规则编辑器(ruleedit)、模糊规则观测器(ruleview)、模糊推理输入输出曲面观测器(surfview)。

模糊控制系统仿真实验

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智能控制技术》 实验报告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时间:年月日~年月日 ―――――――以下指导教师填写――――― 分项成绩:出勤设计报告 总成绩: 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 (1) 一、设计的目的 (2) 二、设计要求 (2) 三、设计过程 (3) 1.系统模型建立 (3) 2.模糊控制器设计 (3) 2.1 模糊集合及论域的定义 (3) 2.2模糊控制规则设计 (6) 2.3系统的参数选择 (7) 2.4仿真结果 (7) 四、设计分析 (9) 1.改变模糊控制隶属度函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 (9) 2.给系统模型加扰动对控制效果的影响 (12) 3.改变系统的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 (13) 五、模糊控制的优点 (15) 六、总结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6)

摘要 模糊控制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控制器的研究和开发以及各类实际应用中, 目前模糊控制已经应用在各个行业。各类模糊控制器也非常多, 模糊控制器的研究一直是控制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而关于模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则是模糊控制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基本问题。目前已经出现了为实现模糊控制功能的各种集成电路芯片。用MATLAB软件实现模糊控制系统的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MATLAB软件不但简单实用,而且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控制效果良好。 关键词:模糊控制仿真 MATLAB

设计目标说明 一、设计的目的: 1. 通过本次设计,进一步了解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模糊模型的建立和模糊控制器的设计过程。 2. 提高学生有关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能力。 3. 熟悉Matlab 语言以及在智能控制设计中的应用。 二、设计要求: 图1 模糊控制系统Simulink 仿真模型图 1、用Matlab 中的Simulink 工具箱,组成一个模糊控制系统。任意带模糊控制器的系统均可,例如一简单二阶加纯滞后系统(图1 所示)为,传递函数12()(1)(1) d s f f Ke G s T s T s τ-=++。其 中各参数分别为1240,10,60,2f f d K T T τ====。 2、采用模糊控制算法,设计出能跟踪给定输入的模糊控制器,对被控系统进行仿真,绘制出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3、改变模糊控制器中模糊变量的隶属度函数,分析隶属度函数和模糊控制规则对模糊控制效果的影响。比较那种情况下的控制效果较好。 4、给系统加上扰动,观察此时的阶跃响应曲线,看系统是否仍然稳定,并与无扰动情况下的阶跃响应曲线进行比较。并比较模糊控制和PID 控制的鲁棒性。 5、改变系统的参数,了解模糊控制在系统参数发生变化时的控制效果。并与PID 控制器作用下系统参数发生变化时的控制效果进行比较,思考模糊控制相对于传统控制的优点。

关于模糊控制理论的综述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人工智能》 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关于模糊控制理论的综述 专业自动化 班级 11级3班 学生姓名郑艳伟 学号 指导教师崔明月 成绩 2014年6月18日

关于模糊控制理论的综述 摘要:模糊控制方法是智能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回顾了模糊控 制理论的发展,详细介绍了模糊控制理论的原理和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步骤, 分析了模糊控制理论的优缺点以及模糊控制需要完善或继续研究的内容,根 据各种模糊控制器的不同特点,对模糊控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 类,并分析了各类模糊控制器的应用效能.最后,展望了模糊控制的发展趋 势与动态. 关键词:模糊控制;模糊控制理论;模糊控制系统;模糊控制理论的发展模糊控制是以模糊集理论、模糊语言变量和模糊控制逻辑推理为基础的一种智能控制方法,从行为上模拟人的思维方式,对难建模的对象实施模糊推理和决策的一种控制方法.模糊控制作为智能领域中最具有实际意义的一种控制方法,已经在工业控制领域、电力系统、家用电器自动化等领域中解决了很多的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兴趣. 模糊控制系统简介 模糊控制系统是以模糊集合论、模糊语言变量和模糊逻辑推理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1965年美国的扎德[1]创立了模糊集合论, 1973 年, 他给出了模糊逻辑控制的定义和相关的定理.1974 年英国的Mamdani 首先用模糊控制语句组成模糊控制器,并把它用于锅炉和蒸汽机的控制, 在实验室获得成功, 这一开拓性的工作标志着模糊控制论的诞生. 模糊控制系统主要是模拟人的思维、推理和判断的一种控制方法, 它将人的经验、常识等用自然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 建立一种适用于计算机处理的输入输出过程模型, 是智能控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从信息技术的观点来看, 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从控制系统技术的观点来看, 模糊控制是一种普遍的非线性特征域控制器. 相对传统控制, 包括经典控制理论与现代控制理论.模糊控制能避开对象的数学模型(如状态方程或传递函数等) , 它力图对人们关于某个控制问题的成功与失败和经验进行加工, 总结出知识, 从中提炼出控制规则, 用一系列多维模糊条件语句构造系统的模糊语言变量模型, 应用CRI 等各类模糊推理方法,

模糊控制系统的应用2

3.1 模糊推理基础 3.1.1 模糊集合 1.模糊集合定义 延用普通集合论的有关概念,设为论域,为元素,模糊集合定义:论域中元素的模糊集A是以:[0,1]为隶属函数表征的集合。隶属函数表征属于模糊集合A的程度或等级,亦称模糊特征函数,是用于描述普通集合的特征函数的扩展,其值域是从普通集合特征函数的{0,1}扩充到[0,1]区间的实数。若接近1,则表示属于A的程度高,反之,若接近0,则表示属于A的程度低。 2.集合表示方法 1)Zadeh(查德)表示法在论域U中,>0的全部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Fuzzy集合A的“台”,或“支集”。也就是说,当某个元素的隶属度为零时,它就不属于该Fuzzy集合。当Fuzzy集合A有一个有限的台时,A可表达为: (3-1) 式中,并不代表“分数”,而是表示论域U中元素与其隶属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单点”;符号“+”也不表示“求和”,而是表示Fuzzy集合在论域U上的整体。可见,通过台来表示Fuzzy集合的Zadeh 表示法,实际上是将Fuzzy集合视为一些单点的集合,使Fuzzy集合的表达式更加简明、醒目,而不必再考虑那些不属于该集合的元素(尽管这些元素也确在论域U之中)。当Fuzzy集合A的台有无限多个元素时,应用Zadeh表示法,Fuzzy集合A可表达为: (3-2) 式中,积分符号不代表普通的积分,也不意味着求和,而是表示无限多个元素与相应隶属度对应关系的一个总括。在这种情况下,式(3-2)中也不需加写算符。 2)向量表示法当Fuzzy集合A的台由有限个元素构成时,Fuzzy集合A还可表示成向量形式,即:

(3-3)注意,应用向量表示法时,隶属度等于零的项,在式(3-3)所示向量中必须以0代替,不能舍弃。例如,已知Fuzzy集合“几个”的Zadeh表示为: A = 0.3/3 + 0.7/4 + 1/5 + 1/6 + 0.7/7 + 0.3/8 其中,论域U = {1,2,3,4,5,6,7,8,9}。写成向量表示形式为: A= [0 0 0.3 0.7 1 1 0.7 0.3 0] 向量表示法对于Fuzzy集合的运算十分方便。 3)隶属函数法给出隶属函数的解析表达式,也能表示出相应的Fuzzy集合。Zadeh曾以年龄为论域,取=[0,100],给出的一个“年轻人”Y模糊集合的隶属函数为: (3-4)3.模糊集合的基本运算 定义:设A,B是论域U上的两个Fuzzy子集,规定A与B“并”运算(A∪B),“交”运算(A∩B)及“补”运算(,)的隶属函数分别为,,及,则对U上的每一个元素有: (3-5) (3-6) (3-7) (3-8)

实验一--模糊控制器的MATLAB仿真

实验一 模糊控制器的MATLAB 仿真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要求利用MATLAB/SIMULINK 与FUZZYTOOLBOX 对给定的二阶动态系统,确定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输入和输出语言变量、语言值及隶属函数,模糊控制规则;比较其与常规控制器的控制效果;研究改变模糊控制器参数时,系统响应的变化情况;掌握用 MATLAB 实现模糊控制系统仿真的方法。 实验时数:3学时。 二、实验设备:计算机系统、Matlab 仿真软件 三、实验原理 模糊控制器它包含有模糊化接口、规则库、模糊推理、清晰化接口等部分,输人变量是过程实测变量与系统设定值之差值。输出变量是系统的实时控制修正变量。模糊控制的核心部分是包含语言规则的规则库和模糊推理。模糊推理就是一种模糊变换,它将输入变量模糊集变换为输出变量的模糊集,实现论域的转换。工程上为了便于微机实现,通常采用“或”运算处理这种较为简单的推理方法。Mamdani 推理方法是一种广泛采用的方法。它包含三个过程:隶属度聚集、规则激活和输出总合。模糊控制器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模糊控制器的体系结构 四、实验步骤 (1)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对象模型为 ()()1140130120 ++s s 采用simulink 图库,实现常规PID 和模糊自整定PID 。 (2)确定模糊语言变量及其论域:模糊自整定PID 为2输入3输出的模糊控制器。该模糊控制器是以|e|和|ec|为输入语言变量,Kp 、Ki 、Kd 为输出语言变量,其各语言变量的论域如下:

误差绝对值:e={0,3,6,10}; 误差变化率绝对值:ec={0,2,4,6}; 输出Kp:Up={0,0.5,1.0,1.5}; 输出Ki:Ui={0,0.002,0.004,0.006}; 输出Kd:Ud={0,3,6,9}。 (3)语言变量值域的选取:输入语言变量|e|和|ec|的值域取值“大”(B)、“中”(M)、“小”(s)和“零”(Z) 4种;输出语言变量Kp、Ki、Kd的值域取值为“很大”(VB)、“大”(B)、“中”(M)、“小”(s) 4种。 (4)规则的制定:根据PID参数整定原则及运行经验,可列出输出变量Kp、Ki、Kd 的控制规则表。 (5)推理方法的确定 隐含采用“mamdani”方法:max-min; 推理方法,即“min”方法; 去模糊方法:面积中心法; 选择隶属函数的形式:三角型。

模糊神经网络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模糊神经网络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摘要:本文对模糊神经网络技术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模糊控制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然后结合各自的特点讨论了模糊神经网络协作体的产生以及优越性,接着对模糊神经网络的常见算法、结构确定、规则的提取等进行了阐述,指出了目前模糊神经网络的研究发展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模糊神经网络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模糊神经网络 引言 系统的复杂性与所要求的精确性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为此,通过模拟人类学习和自适应能力,人们提出了智能控制的思想。控制理论专家Austrom(1991)在IFAC大会上指出:模糊逻辑控制、神经网络与专家控制是三种典型的智能控制方法。通常专家系统建立在专家经验上,并非建立在工业过程所产生的操作数据上,且一般复杂系统所具有的不精确性、不确定性就算领域专家也很难把握,这使建立专家系统非常困难。而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作为两种典型的智能控制方法,各有优缺点。模糊逻辑与神经网络的融合——模糊神经网络由于吸取了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的优点,避免了两者的缺点,已成为当今智能控制研究的热点之一了。 1 模糊神经网络的提出 模糊集理论由美国著名控制论专家L.A.Zadeh于1965年创立[1]。1974年,英国著名学者E.H.Mamdani将模糊逻辑和模糊语言用于工业控制,提出了模糊控制论。至今,模糊控制已成功应用在被控对象缺乏精确数学描述及系统时滞、非线性严重的场合。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萌芽于上世纪40年代并于80年代中后期重掀热潮,其基本思想是从仿生学的角度对人脑的神经系统进行功能化模拟。人工神经网络可实现联想记忆,分类和优化计算等功能,在解决高度非线性和严重不确定系统的控制问题方面,显示了巨大的优势和潜力 模糊控制系统与神经网络系统具有整体功能的等效性[2],两者都是无模型的估计器,都不需要建立任何的数学模型,只需要根据输入的采样数据去估计其需要的决策:神经网络根据学习算法,而模糊控制系统则根据专家提出的一些语言规则来进行推理决策。实际上,两者具有相同的正规数学特性,且共享同一状态空间[3]。 另一方面,模糊控制系统与神经网络系统具有各自特性的互补性[。神经网络系统完成的是从输入到输出的“黑箱式”非线性映射,但不具备像模糊控制那样的因果规律以及模糊逻辑推理的将强的知识表达能力。将两者结合,后者正好弥补前者的这点不足,而神经网络的强大自学习能力则可避免模糊控制规则和隶属函数的主观性,从而提高模糊控制的置信度。 因此,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虽然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但由于两者都是用于处理不确定性问题,不精确性问题,两者又有着天然的联系。Hornik和White(1989)证明了神经网络的函数映射能力[4];Kosko(1992)证明了可加性模糊系统的模糊逼近定理(FAT,Fuzzy Approximation Theorem)[5];Wang和Mendel(1992)、Buckley和Hayashi(1993)、Dubots 和Grabish(1993)、Watkins(1994)证明了各种可加性和非可加性模糊系统的模糊逼近定理[6]。这说明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有着密切联系,正是由于这类理论上的共性,才使模糊逻辑

简易模糊控制器设计及MATLAB仿真

简易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及仿真 摘要:模糊控制(Fuzzy Control )是以模糊集理论、模糊语言和模糊逻辑推理为基础的一种控制方法,它从行为上模仿人的模糊推理和决策过程。本文利用MATLAB/SIMULINK 与FUZZY TOOLBOX 对给定的二阶动态系统,确定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输入和输出语言变量、语言值及隶属函数,模糊控制规则,比较其与常规控制器的控制效果,用MATLAB 实现模糊控制的仿真。 关键词:模糊控制 参数整定 MATLAB 仿真 二阶动态系统模型: ()()1140130120 ++s s 采用simulink 图库,实现常规PID 和模糊自整定PID 。 一.确定模糊控制器结构 模糊自整定PID 为2输入3输出的模糊控制器。在MATLAB 的命令窗口中键入fuzzy 即可打开FIS 编辑器,其界面如下图所示。此时编辑器里面还没有FIS 系统,其文件名为Untitled ,且被默认为Mandani 型系统。默认的有一个输入,一个输出,还有中间的规则处理器。在FIS 编辑器界面上需要做一下几步工作。 首先,模糊自整定PID 为2输入3输出的模糊控制器,因此需要增加一个输入两个输出,进行的操作为:选择Edit 菜单下的Add Variable/Input 菜单项。

如下图。 其次,给输入输出变量命名。单击各个输入和输出框,在Current Variable 选项区域的Name文本框中修改变量名。如下图 最后,保存系统。单击File菜单,选择Export下的To Disk项。这里将创建的系统命名为PID_auot.fi。 二.定义输入、输出模糊集及隶属函数

发展战略-模糊逻辑与模糊控制技术的发展 精品

模糊逻辑与模糊控制技术的发展 宁廷群1 肖英辉1任惠英2 (1山东科技大学机电学院山东青岛 266510 2山东兖矿集团机械制修厂山东邹城 273500)The Development of Fuzzy Logic and Fuzzy Control Technology 摘要:针对现代工业控制领域的模糊控制技术的新发展,综合介绍了当代该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发展现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应用。 关键词:模糊控制;应用发展;自适应控制。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fuzzy logic and fuzzy control technology in modern control domain, and discusses the basic theory and main development in integration. At last it gives some prospects. Key words: fuzzy contro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adaptive control 一、引言 在现代工业控制领域,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出现了智能控制的新趋势,即以机器模拟人类思维模式,采用推理、演绎和归纳等手段,进行生产控制,这就是人工智能。其中专家系统、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是人工智能的几个重点研究热点。相对于专家系统,模糊逻辑属于计算数学的范畴,包含有遗传算法,混沌理论及线性理论等内容,它综合了操作人员的实践经验,具有设计简单,易于应用、抗干扰能力强、反应速度快、便于控制和自适应能力强等优点。近年来,在过程控制、建摸、估计、辩识、诊断、股市预测、农业生产和军事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深入开展模糊控制技术的研究应用,本文综合介绍了模糊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发展状况,并对一些在电力电子领域的应用作了简单介绍。 二、模糊逻辑与模糊控制 1、模糊逻辑与模糊控制的概念 1965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专家Lofty Zadeh提出“模糊逻辑”的概念,其根本在于区分布尔逻辑或清晰逻辑,用来定义那些含混不清,无法量化或精确化的问题,对于冯˙诺依曼开创的基于“真-假”推理机制,以及因此开创的电子电路和集成电路的布尔算法,模糊逻辑填补了特殊事物在取样分析方面的空白。在模糊逻辑为基础的模糊集合理论中,某特定事物具有特色集的隶属度,他可以在“是”和“非”之间的范围内取任何值。而模糊逻辑是合理的量化数学理论,是以数学基础为为根本去处理这些非统计不确定的不精确信息。 模糊控制是基于模糊逻辑描述的一个过程的控制算法。对于参数精确已知的数学模型,我们可以用Berd图或者Nyquist图来分析家其过程以获得精确的设计参数。而对一些复杂系统,如粒子反应,气象预报等设备,建立一个合理而精确的数学模型是非常困难的,对于电力传动中的变速矢量控制问题,尽管可以通过测量得知其模型,但对于多变量的且非线性变化,起精确控制也是非常困难的。而模糊控制技术仅依据与操作者的实践经验和直观推断,也依靠设计人员和研发人员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它不需要建立设备模型,因此基本上是自适应的,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历经多年发展,已有许多成功应用模糊控制理论的案例,如Rutherford,Carter 和Ostergaard分别应用与冶金炉和热交换器的控制装置。 2、分析方法探讨 工业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是探讨问题的前提,由于难以对非线性和不统一的描述,做出判断,因此模糊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的稳定性分析一直是一个热点,综合近年来各位学者的发表的论文,目前系统稳定性分析有以下集中: 1、李普亚诺夫法:基于直接法的离散时间(D-T)和连续时间模糊控制的稳定性分析和设计方法,相对而言起稳定条件比价保守.

Altronic空燃比控制系统资料

Altronic, LLC – A Member of the HOERBIGER Group EPC-110/120/100E/150 SERIES Air/Fuel Ratio Control for Stoichiometric and Lean-Burn Carbureted Engines n Universal line of air/fuel ratio controls for stoichiometric and lean-burn engines n Accurate closed-loop control of air/fuel ratio for minimum engine emissions n Precise full-authority actuation using a range of piston and butterfly-style valves for positive control of fuel n Modbus-based EPC terminal program and expanded I/O available to implement advanced control strategies n Fully supports Modbus RTU communications with included PC monitoring software n CSA-certified for use in Class I, Division 2, Groups C and D hazardous areas The EPC-110/120/100E/150 Air/Fuel Ratio Controls are applica-ble to most carbureted natural gas-fueled engines. This universal line of emission control systems includes three specific models – two of them for stoichiometric applications using a catalytic converter (EPC-110/120 and EPC-100E), and a third model used exclusively on carbureted, lean-burn engines (EPC-150). The EPC control systems utilize microprocessor technology, thus allowing for the execution of sophisticated control strategies, and a high-level of application-specific customization. This advanced control and setup functionality is coupled with a complete line of precision, industry-proven fuel control valves. Taken together, these capabilities collectively assure the user of long-term air/fuel ratio stability and reduced engine exhaust emissions. While stoichiometric and lean-burn engines require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oxygen sensing technologies, all EPC systems operate on the basis of closed-loop control to a setpoint utilizing data from an exhaust-mounted oxygen sensor as feedback. With the exhaust oxygen setpoint for lowest emissions entered into the controller, the EPC unit precisely controls the flow of fuel to the engine through the stepper motor valve(s) so as to maintain the target oxygen level during engine operation. The EPC controllers feature an alphanumeric LCD display which gives operators continual access to critical operating data without the need for non-hazardous area approved hand-held program-mers or PC’s. Controller operating mode, stepper motor control valve position(s), and exhaust oxygen sensor value(s) are just a few of the display-accessible parameters. To facilitate integration with supervisory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s, the EPC sys-tems fully support the ModBus RTU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A full-featured PC-based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oftware package is included with each system at no additional charge to the user.All EPC systems operate on DC-power, with a typical current draw of 1-3 amps (depending upon model). In remote areas or on applications without DC-power available, power can be pro-vided by the Altronic 24VDC Alternator Power Packages – refer to form ALT for further details. The entire EPC family of control products is certified by the Canadian Standards Association (CSA) as safe for use in Class I, Division 2, Group C and D hazardous areas. CERTIFIED CLASS I, DIVISION 2, GROUPS C and D

状态反馈控制.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状态反馈控制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专业自动化(控制方向)年级2009级 学号222009321042049 姓名王昌洪 指导老师何强 成绩

2013 年4 月18 日 状态反馈控制 王昌洪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现代控制理论的特色为状态反馈控制,状态反馈控制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演变,在 现实控制系统中应用越来越是广泛,由于系统的内部特性可以由状态变量全面的反应出来,因而相对于输出反馈控制,状态反馈更加的有利于改善系统的控制性能。但是,在实际的系统中,状态变量由于其难于直接测量,所以进行状态反馈总是很难实现。本论文将论述状态反馈基本原理,并通过举例说明状态反馈控制的优越性,同时将对状态反馈控制进行Matlab仿真,使系统满足提出的设计要求。 关键词:状态反馈;极点配置;Matlab仿真;时域指标 State Feedback Control Wang changhong Southwest university 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Modern control theory, the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state feedback control, state feedback control through decades of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in the real control system is applied more and more widely, because the inter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can be fully reflected by the state variables,So relative to the output feedback control, state feedback are more favorable to improve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However, in practical systems, the state variable because of its difficult to measure directly, so the state feedback is always difficult to achieve.This paper will describe the state feedback principle, and illustrates the superiority of the state feedback control, at the same time, the state feedback control for Matlab simulation, the system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 Key words:State feedback;Pole assignment;Matlab simulation;Time domain index

双闭环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成绩:

文章编号: 双闭环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江苏省无锡邮编214122) 摘要:直流电机具有良好的起动、制动性能,因此其在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中应用广泛。众所周知,直流电机的闭环系统静特性要比开环系统的机械特写硬的多,而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直流调速系统是性能好、应用最广泛的直流调速系统,但该系统依赖精确的数学模型,在增加解决环节的同时,系统模型趋于复杂,还可能会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因此我们在总结了以前经验的同时,提出了双闭环模糊控制系统的的设计与仿真。 关键词:直流电机;双闭环系统;模糊控制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Double Closed Loop Fuzzy Control System Design and Simulation Author name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 China) Abstract:DC motor has good starting, braking performance, therefore in the electric driv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is widely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As everyone knows, the closed-loop DC motor system static characteristics than the open loop system of mechanical feature of more than hardware, and speed, electric current double closed loop DC motor control system is of good performance, the most widely used DC speed regulating system, but the system depend on the accurate mathematical model, increase solve link at the same time, the system model tends to be complex, also may influenc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Therefore we are summing up the previous experience at the same time, put forward a double closed loop fuzzy control system design and simulation. Key words:DC Motor; Double Closed Loop System; Fuzzy Control 1 引言 2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直流电动机具有启动转矩大、调速范围宽等优势,在轧钢机、电力机车等方面仍广泛采用。直流调速系统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比较成热,从控制技术的角度来看,它又是交流调速系统的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更为直流调速系统继续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契机。进入21世纪后国外一些公司仍在不断推出高性能直 流调速系统。因此,对直流调速系统的研究仍具有重要意义。 直流调速系统中最典型的控制方式就是速度、电流双闭环调速。由于受参数时变和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控制方法常受到很大的局限。另外,PID 控制方法往往在系统快速性与稳定性之间不能两者兼顾。模糊控制不依赖于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既能克服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又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因此,给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引入模糊控制器,可以改善系统性能。 2.1 双闭环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原理结构 为了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起作用, 可在系统中设置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即分别引入转速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二者之间实行串级联接。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作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再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电力电子变 换器UPE。从闭环结构上看,电流环在里面,称作内环;转速环在外面,称作外环。这样就形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如图1所示。 图1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结构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目前应用广泛、技术成熟,常采用PID控制方式,它具有结构简单、可靠等优点,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但是,在实际生产现场,由于条件限制,使得PID控制器参数的整定往往难以达到最优状态,另外,PID 控制方法必须在系统快速性与稳定性程度之间做出折衷,往往不能两者兼顾,而模糊控制能利用其非线性特性,突破PID方法的局限,使调速系统既有快速的动态响应,又有较高的稳定程度。除此之外,模糊控制又进一步提高了调速系统的鲁棒性。 调速系统的模糊控制模型在异步电动机闭环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