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暴发和突发事件的控制制度

医院感染暴发和突发事件的控制制度

李生晓梦晓李飞刀制作双击可修改,再上传必究

再上传必究医院感染暴发和突发事件的控制制度

1、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执行控制措施。

2、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必须协同检验科微生物室人员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基本步骤为:

(1)、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暴发;(2)、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3)、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4)、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作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

(5)、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时,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加强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施;明确病原体后,再按照该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实施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确保不发生新的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理制度与流程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理制度与流程 为贯彻落实《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2009年)》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实行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责任制,院长为医院第一责任人。负责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的领导管理。 二、各科室主任是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的科室责任人,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履行本科室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职责。 三、医务人员应当掌握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定义、报告时限、处置工作及质量管理等要求。一量发现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及时报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监测、检验和干预,根据调查结果决定是否启动《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处理预案》。 四、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遵循属地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医院内发现以上情形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一、)发生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二、)发生特殊或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三、)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五、医院内发现以下情形时,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一、)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二、)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六、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相关科室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七、各科室应当对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处置工作予以配合,不得拒绝和阻碍,不得提供虚假材料。处理流程 临床科室发现3例及以上院感病例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立即到病房核查,在确认暴发时立即报告院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隔离病人加强消毒,同时查找感染源及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制定控制措施,分析调查资料,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1、报告 ⑴口头报告: 临床科室发现3例及以上医院感染病例时,立即报告感染管理科。 ①感染管理科调查有医院感染5例以上疑似病例或3例以上确诊病例时,应及时报告主管院长,并通报相关部门。 ②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时,医院应于12小时内报告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同时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⑵书面报告: 经核查确诊后感染管理科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医院感染管理小组递交书面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 报告时间、报告人、报告科室、医院感染暴发时间、医院感染暴发病例数量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原因、医院感染病例处置情况及控制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一步工作计划等。 2、应急处置 ⑴隔离诊治病人

医院感染暴发流行预警机制与应急控制预案资料

ⅩⅩ县人民医院 医院感染暴发流行预警机制与应急控制预案 为了提高医院感染暴发处置能力,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暴发、流行、快速切断传播途径,防止医院感染的继发和蔓延,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及相关规定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对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实行预警管理,制订应急处理预案。经年月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即日起执行。 一、医院感染暴发的概念 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二、预警机制 1、不定期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相应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知识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控制措施,做到对医院感染病例的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避免感染扩散。 2、加强医院感染监测,临床医护人员和各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作为与病人直接接触的一线单位,应对医院感染散发病例、突发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日常监测工作负责,院感办工作人员、临床医师及检验科人员要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做到早期预警,及时控制。 3、医院感染预警按从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1)有下列情形之一时进入三级预警:

同一科室同时出现3例同部位不同源医院感染; 同一科室同时出现3例不同部位不同源医院感染; 出现1例不明原因重症院内感染病例。 2)有下列情形之一时进入二级预警: 同一科室同时出现2例同部位、同病原菌的医院感染; 科室出现1例法定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科室同时出现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 同一科室同时出现3例以上不同部位不同源医院感染; 短期内科室出现2例以上不明原因,相同症状重症病例。 3)有下列情形之一时进入一级预警: 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 短时间内医院、科室同类感染骤增,罹患率显著高于医院、科室历年院感一般发病水平; 1例医院感染病例产生较严重后果的情况。 二级预警采取适当措施仍有新病例出现的情况。 4、各级预警处理措施: 1)三级预警科室内部通报,加强消毒工作,隔离耐药菌感染病人;严密监测所有病人,避免出现新发病例,并报院感办备案(12h 内);院感办进行检查指导。必要时组织相关科室对不明原因患者会诊,完善检查明确诊断。 2)二级预警报告院感办(6h内),加强消毒工作,隔离耐药菌感染病人和法定传染病感染病人;严密监测所有病人并实行保护性隔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理制度 一、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报告: 1、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所在科室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上报分管院长和医务、护理管理等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科应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空间分布、人间分布、时间分布、暴发因素与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 2、发现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2)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3、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下情形的,应当于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 1)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4、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在

2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下情形的,应当在2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 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5、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6、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时,除上述措施外,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积极查找病原体,加强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措施;明确病原体后再按照该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实施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确保不发生新的医院感染。 二、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医院感染暴发时,应采取下列控制措施: 1、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并执行控制措施。 2、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协同检验科微生物室人员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基本步骤为: 1)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制度及流程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制度及流程 一、临床科室平时做好医院感染病历登记工作,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集聚和暴发。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天查看微生物实验室致病菌检出情况,当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立即报告主管院长。 二、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三、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发现本科室出现3例以上同部位、同种、同源的医院感染病例或发生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病例,应在第一时间电话通知和书面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填写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表。 四、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报告后,立即到医院感染暴发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项目的监测,制定控制措施,基本步骤为:①、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暴发。 ②、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③、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④、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做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受新病人。

⑤、分析调查资料,对感染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 ⑥、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控制措施。 五、经过确诊为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时报告医务科、主管院长和院长。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应立即启动医院感染暴发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12小时内报告卫生局和疾控部门,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六、医务科接到通知后组织人员对感染病人进行诊治及抢救工作。并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七、医院感染管理科组织人员进行医院感染暴发防控知识、技能的培训。 滑县新区医院血液净化室二O一六年六月

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报告制度 1、科室内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及时报告主管院长、医务科和院感科: (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发生时必须于6小时内上报; (2)、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发生时必须于1小时内上报。 2、院感科接到科室上报或监测到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必须1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科。 3、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后,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院感科和临床科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并将相关情况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发生时必须于6小时内报告县卫生局; (2)、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发生时必须于1小时内报告县卫生局和县疾控中心。 4、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5、任何科室和个人发现医院感染暴发时必须按规定上报,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和谎报,出现问题实行责任追究。

二、医院感染暴发的控制制度 1、临床科室及时查找原因,协助医院和上级行政部门调查,执行控制措施。 2、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院感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3、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 (1).证实医院感染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暴发。 (2).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3).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4).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作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5).分析调查资料,对病历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6).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试题及答案

2013年医院感染暴发报告 及处置管理规范相关知识考核 科室: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正确在括号内划√,否则划×。每题10分,共 10题) 1、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2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正确答案:3例以上 2、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2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正确答案:3例以上 3、相关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和处置预案知晓率应达90%。(×)正确答案:100% 4、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遵循属地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 5、医院发现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时以应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6、医院发生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或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7、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 8、临床科室在短时间内发现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主管医生立即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经主任确定后立即电话(1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或应急办。(√) 9、应急处置过程包括控制感染源、切断感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发生特殊新

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时,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 10、任何科室和个人必须高度重视并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报告工作,不得瞒报、缓报和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和谎报。(√)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预案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预案 一、目的 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的发生发展,指导和规范医院感染暴发的应急处置工作,保证医疗安全。 二、范围 适用于我院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的应急处理工作。如系传染病引起的暴发,可同时参照我院《传染性疾病应急预案》 三、定义 1、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其中同种同源可指易感人群同时或先后暴露于同一感染来源(同种同医疗护理操作,使用相同批号的一次性物品、同一批血液/输液制品、使用同一种灭菌方法的物品、经同一医师或护士治疗的患者,同种微生物感染怀疑同一来源等) 2、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四、标准 (一)处置工作原则:处置过程实行调查与控制措施同步进行,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共同协同;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医院感染暴发的扩散。 (二)组织体系及职责: 1、领导小组:

组长:院长 副组长:主管业务副院长 成员: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 职责:研究并制定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的控制预案;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应当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本院的医院感染暴发成立与否做出判断;负责统筹协调组织相关科室、部门开展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与控制工作,并按要求报告有关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院感科,负责落实领导小组部署的各项具体工作,督促我院按应急预案开展工作,落实各项处置措施。 2、技术专家组: 组长:主管业务副院长 副组长:医务部主任院感科科长护理部主任 成员:感染科主任妇产科主任儿科主任药剂科主任 质控科科长消化中心主任急诊科主任重症医学科主任 骨外科主任泌尿外科主任脑外科主任呼吸内科主任 麻醉科主任麻醉科护长消毒供应中心护长检验科主任职责:负责对医院感染暴发卫生应急处置进行技术指导;负责对感染病例实施医疗救治,对下一步预防控制措施提出建议等。负责监督和管理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工作。 3、疫情报告管理组: 院感科 职责:负责收集医院感染病例的个案信息,负责医院感染暴发疫情上报。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doc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 为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管理,提高医院感染暴发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如下制度: 一、在同一病区、短时间内、发生3例(含3例)以上同种同源医院感染病例时,为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以院长为第一责任人,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以科室为单位的报告原则进行。 二、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 三、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全院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的管理工作。 四、主管医务人员发现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医院感染暴发,要立即报告所在科科主任。科主任接报后要立即组织科内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五、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接报后立即报告主管副院长,通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立即对医院感染暴发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并指导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六、发现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立即由院长报告市卫生局及市疾控中心。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导下,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XX大学生实习报告总结3000字 社会实践只是一种磨练的过程。对于结果,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胸襟: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一定非要用成功来作为自己的目标和要求。人生需要设计,但是这种设计不是凭空出来的,是需要成本的,失败就是一种成本,有了成本的投入,就预示着的人生的收获即将开始。 小草用绿色证明自己,鸟儿用歌声证明自己,我们要用行动证明自己。打一份工,为以后的成功奠基吧! 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板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的走向社会,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记得老师曾说过学校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身份。而走进企业,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但你得去面对你从没面对过的一切。记得在我校举行的招聘会上所反

完整版~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使用版)

一、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消毒技术规》等有关规定,并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制定与完善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应急程序与措施。 2、医院要根据有关规定制定医院感染的诊断、预防、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程序。 3、医院要制定和实施医院感染管理与监督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并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的重要容。 4、医院要加强消毒隔离工作,做好输液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治疗室、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工作。 5、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协同有关科室监督、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和完善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开展临床用药监控,实施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及时予以干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6、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的分类》的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有效管理,并有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7、医院建立全员医院感染控制培训教育制度,定期对医院在职

职工和新职工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与培训。 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召开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医院在医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正确给予指导,增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针对各部门反馈的信息,协调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例会,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会议由(医院)感染委员会主任主持,全体委员参加。 3、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主要议定的事项: (1)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制订全院控制医院感染的规划和管理制度; (2)参与医院消毒药、械的购入,并对其购入、使用、保管进行监督管理; (3)对照医院感染控制的标准,对医院的扩建、改建和新建提出建设性意见; (4)对医院感染管理科拟定的全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进行审定,对其工作进行考评; (5)遇到紧急问题和突发事件随时召开会议,讨论处理措施及应急预案。 4、每次会议均有记录,保存3年。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方案及流程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方案及流程

柳州潭中人民医院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处理工作应急预案 为了规范我院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管理,提高医院感染暴发处理能力,最大限度的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理管理规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理实施细则》,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院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处理工作应急预案。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一、设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理应急领导小组,并履行相应的职责 组长:蒋宗顺(院长 副组长:刘柳英(业务副院长) 成员:文秀玲(后勤副院长)、黄彦珍(护理部主任兼院感科长)、唐顺利(医务科长)、王国茂(总务科长)、李福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廖立红(儿科主任)、唐超人(妇科主任)、王玉珍(产科主任)、李志凤(内科主任)、河源(外科主任)、戴意松(检验科科主任)、侯业兴(麻醉科主任)、麻雯雯(药剂科主任)、陈英莲(供应室护长)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处理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2.组织召开医院感染暴发紧急处理会议,制定控制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患者造成的伤害;3.决定是否暂停收治新病人、暂停手术或诊疗项目等。 二、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1.临床科室科主任为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第一责任人(院内报告)。2.当发生以下情况时,主管医生立即报告科主任,科主任调查后立即上报医务处、感染管理办公室,并记录备查;(1) 临床医生短时间内(一般指7天内)发现3例及3例以上临床症候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和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或者发现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3.出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医院感染暴发,院感办立即报告分管院长,并通报相关部门。4.经调查符合Ⅰ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标准(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感染管理办公室应在2小时内报告柳南区卫生局,并同时向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5.当发生Ⅱ级医院感染暴发情况即(1)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及处理预案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 一、定义 (一)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某科室的住院病人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二)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二、报告原则 (一)科室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和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病例,首先医护人员报科主任和护士长,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核实后再上报分管院长。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应当在24小时内上报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1、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二)医疗机构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三、处置原则 (一)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医院感染暴发,各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必须立即报告院感科。 (二)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报告应于2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协调医务部、护理部、检验科等相关部门参与调查及救治工作。 (三)经调查证实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时,医院应于12小时内报告浦东新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疾控部门。 (四)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对感染病人进行隔离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切断感染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五)确诊为传染病的病例,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报告。 (六)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证实流行或暴发计算罹患率,查找感染源,查找引起感染的原因,确定传播途径,制定、组织、落实控制措施,分析调查资料,防止感染源的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大,写出调查报告。 (七)调查报告及时报主管院长,以便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医院感染造成的危害。 (八)其他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应对本院同类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

医院感染报告制度 (1)

医院感染报告制度 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组长报告并于24小时内填表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医院感染管理科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当立即报告主管院长、医务科,并于12小时向卫生局报告并同时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2)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3、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当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定》的要求,在2小时内向卫生局报告。 (1)10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4、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按《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报告进行报告和处理。 5、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应做到不漏报、不错报、不迟报。 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 医院感染管理体系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和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构成。 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王英斌(院长) 感染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焕新(副院长) 毛卫庆(护理部主任) 张亚萍(主任)

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各临床科室主任及护士长、检验科、功能科主任,监测医生、监测护士 领导小组职责:负责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治疗、检测样本的采集,病人分流转运及转运途中的医疗监护;对相关人员采取医学隔离措施;对现场采取消毒隔离措施;组织对高危人群进行卫生应急体检,协助做好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向现场指挥部提出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医疗救治措施建议。 医院感染流行暴发调查控制流程 出现医院感染暴发趋势时,临床科室必须及时配合医院感染管理科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其基本步骤为: 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证,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着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暴发。 感染源:对感染患者、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查找引起感染的原因:对感染患者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患者做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患者甚至暂停接收新患者。 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 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 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1)协助疾控中心进行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调查与控制。

医院感染暴发处置流程

辛集市第二医院 医院感染暴发处置流程 为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管理,提高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特制定本程序。 1、医院感染暴发的定义 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2、处理流程 临床科室发现3例及以上院感病例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立即到病房核查,在确认暴发时立即报告院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隔离病人加强消毒,同时查找感染源及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制定控制措施,分析调查资料,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3、报告 3.1口头报告:临床科室发现3例及以上医院感染病例时,立即报告感染管理科。 3.1.1感染管理科调查有医院感染5例以上疑似病例或3例以上确诊病例时,应及时报告主管院长,并通报相关部门。 3.1.2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时,医院应于12小时内报告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同时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3.2书面报告:经核查确诊后感染管理科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医院感染管理小组递交书面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报告时间、报告人、报告科室、医院感染暴发时间、医院感染暴发病例数量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原因、医院感染病例处置情况及控制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一步工作计划等。 4、应急处置 4.1隔离诊治病人 4.1.1将院内感染病人及疑似病人分室诊治,与其它普通病人进行隔离。 4.1.2将传染病人及时转送隔离病房进行正规的治疗和护理。 4.1.3相关科室联动及时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环境卫生学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4.2环境处理 院感人员现场指导,做好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及医疗垃圾处理工作。 4.3流行病学调查 4.3.1对所有院感暴发病例进行查看、了解病史、核查实验室检验结果,开展相应的流行病学调查。 4.3.2进行核实会诊,确认是否为真正的院感暴发或流行的存在。 4.3.3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并及时完成调查报告。 5、制定控制措施 5.1根据初步调查结果,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控制医院感染。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5.2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 5.3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5.4积极做好诊治控制工作。 5.5根据感染暴发或流行的调查和控制情况,实时调整相应控制措施;必要时可采用关闭病房等措施。

预防医院感染暴发的措施

预防院感暴发的措施 一、预防院感暴发的措施 1、科室认真开展院感病例的监测,及早发现院感流行暴发的隐患,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临床医生应掌握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加强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尤其是某些特殊抗菌药物的应用。 3、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 4、加强医源性传播因素的监测,认真做好消毒灭菌与隔离。 5、加强重点环节、高危人群的院感管理。 6、感染管理科在院感病例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院感病原体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的基础上,定期分析监测资料;当发现有院感暴发迹象时,向领导小组报告,组织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研究。 7、感染管理科根据分析论证结果,向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及总务科通报,以利于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8、强化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 二、院感暴发报告 (一)院内报告程序 1、各科室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时,主管医师应立即通知本科室院感质控小组负责人,并在医院办公系统院内感染管理栏内上报,于1 小时内通知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护理部; 并立即向分管院长汇报; 再由分管院长上报院长。 2、遇到特殊情况,可直接上报院长。 3、院长接到报告后,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做出初步评价,由院长决定上报市卫生局。 (二)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 1、科室出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所在科室应立即通知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在向主管院长报告同时组织人员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及处理,并指导科室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2、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况时于12 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1)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

发; (2)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3、发生以下情形时,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报告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1)10 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4、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除感染管理办按感染暴发程序报告外,防保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规定进行报告。 三、院感暴发的控制措施 1、院感暴发流行时,领导小组负责确定应急预案的启动。由领导小组统一指挥、调度相关科室及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感染管理科负责具体的业务指导。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配合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2、查找和控制感染源:对医院感染的病人、可疑传染源(包括密切接触者、环境、物品等)进行必要的病原学检查。对病人和疑似病人应及时隔离,积极做好防控和诊治工作。 3、切断感染途径:确定感染途径(如接触物品、水、空气、飞沫、食物、血液、血制品、药品、药液、诊疗器械等),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保护易感人群: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切实保护易感人群,控制感染和再次传播,必要时暂停收治新病人。 5、严格遵循标准预防,医务人员在加强消毒隔离同时,主动采取自身职业防护措施。 四、责任追究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应急处置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1、领导小组对院感暴发应及时调查核实,及时部署防控措施,按要求上报市区卫生局和市区疾控中心。院长为院感暴发报告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副院长为直接责任人,感染管理科为报告院感暴发的责任人,为报告传染病的责任人。 2、各科室上报院感病例,科主任为报告本科感染暴发和防控的第一责任人。主管医生为直接责任人。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 1、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应由主管医生于 24 小时之内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主管医生须即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卡》随即送到感染科。 2.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卡后到病区调查、核对、登记,并定期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3.凡发现在同一病区三例以上的相同细菌感染的病例,科室质控员应立即电话通知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暴发流行发生,对不及时报告的个人与科室予以一定处罚。 4.疑为医院感染病人应及时采集标本送检,在转科后已留标本报告阳性,并确诊为院内感染者,由转出科室补填登记卡并注明转归。 5.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管理科于 24 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科,并通报相关部门。 6.医院感染管理科常规进行漏报调查,漏报与隐瞒不报,予以相应处罚。医院感染流行、医院感染流行、暴发处置原则 1.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管理制度。 2.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 (1)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证实有流行或暴发。 (2)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

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3)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4)制订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做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5)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 (6)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3.报告主管院长,并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1)协助当地疾病控制部门进行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调查与控制。 (2)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指导医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3)根据需要,组织有关专家协助对感染病人的诊治。 4.当其他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对本院同类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5.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一、标准预防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其基本特点为:

医院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及处置预案

医院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 程及处置预案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x x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及处置预案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或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处置流程

⑤药剂科、后勤部门负责应急药品、物资采购工作;提供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所需应急物质:药品、器械、消毒药械、个人防护物品等,以保障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4.医院感染暴发突发事件的判定标准、终止条件以及分级 判定标准在短时间(1周)内连续发生3例及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且有大范围蔓延趋势,即启动应急处理工作。 终止条件末例医院感染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即可终止应急处理工作。 医院感染暴发突发事件疫情分级 Ⅰ级:在短时间(1周)内连续发生3例及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且有大范围蔓延趋势。 Ⅱ级:在短时间(1周)内连续发生5例及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由于院内感染爆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Ⅲ级:10例以上的院内感染爆发事件;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院内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院内感染。 5.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监测报告程序; 当疑有或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趋势时,经治医生应立即向本科室主任报告,并立即填表报告院感专职人员; 科室在短时间内(一周)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病例的医院感染;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科室应以最短的时间(2小时)内向院感专职人员/院总值班报告(上班时间报院感专职人员、下班及节假日报医院总值班); 院感专职人员接到科室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并向医务科等相关部门通报; 经调查及评估证实为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院感专职人员应在12小时内报告师卫生局及师疾控中心。 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报告。 6.应急响应医院感染暴发突发事件疫情分级响应程序 Ⅰ级:由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立即到现场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启动应急处理工作的建议,报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后实施。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及控制程序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及控制程序 为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管理,提高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特制定本程序。 一、医院感染暴发的定义 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二、处理流程 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 及时报告 医院感染管理科 组织院感管理小组 流行病学调查 《 确认医院感染暴发 隔离病人加强消毒并查找感染原因汇报分管院长 制定控制措施并实施按《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 要求进行上报 ; 写出调查报告、制定防范措施 三、报告 1、口头报告:临床科室发现3例及以上医院感染病例时,立即报告感染管理科。

(1)感染管理科调查有医院感染5例以上疑似病例或3例以上确诊病例时,应及时报告主管院长,并通报相关部门。 (2)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时,医院应于12小时内报告赣县卫生局,并同时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2、书面报告: 经核查确诊后感染管理科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相关部门递交书面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报告时间、报告人、报告科室、医院感染暴发时间、医院感染暴发病例数量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原因、医院感染病例处置情况及控制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一步工作计划等。 } 四、应急处置 1、隔离诊治病人 (1)将院内感染病人及疑似病人分室诊治,与其它普通病人进行隔离; (2)将传染病人及时转送隔离病房进行正规的治疗和护理; (3)必要时对易感病人实施分区隔离治疗,甚至暂停收治新病人; (4)相关科室联动及时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环境卫生学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2、环境处理 院感人员现场指导,做好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及医疗垃圾处理工作。 ) 3、流行病学调查 (1)对所有院感暴发病例进行查看、了解病史、核查实验室检验结果,开展相应的流行病学调查。 (2)进行核实会诊,确认是否为真正的院感暴发或流行的存在。 (3)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并及时完成调查报告。 5、制定控制措施 (1)根据初步调查结果,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控制医院感染。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2)医院感染管理科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 (3)分管院长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医院感染爆发或疑似爆发应急预案及报告处置流程

医院感染爆发或疑似爆发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医院感染爆发或疑似爆发应急预案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指导和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工作,保护病人和医务人员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主管业务副院长 组员:医务处、院感科、护理部、感染性疾病科、药剂科及检验科主任 二、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报告 1、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趋势时临床科室医生立即报告科主任,同时上报院感科。 2、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应于12小时报告县卫生局,并向县疾控中心报告。 3、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应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要求进行报告。 4、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

报告。 三、出现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应采取下列感染控制措施: 1、院感科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采取有效措施,并将调查证实发生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报告院领导。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人员开展感染控制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从人、财、物等方面予以保证,使感染控制有序、高效展开,将受到感染人群缩小到最低围。 2、医务科负责组织专家进行会诊,协助临床科室查找感染源及传播途径,隔离相关病人,防止感染源的传播及感染围的扩大。 3、护理部负责协调护理人员,协助做好各项消毒、隔离及病人安置工作。 4、检验科负责各种病原学检测。 5、药剂科、器械科、总务科负责应急物资、药品的准备和发放工作。 6、感染管理科负责流行病学调查: a.证实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病例进行确诊。 b.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c.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d.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做适当的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隔离处理,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 e.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在科室的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和感染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