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审计必背内容1

注会审计必背内容1
注会审计必背内容1

第一章

1.鉴证业务:

审计:合理保证(高水平保证),包括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合并分立清算,其他相关审计

审阅:有限保证(低水平保证)

其他鉴证业务:可能是合理保证也可能是有限保证,包括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

相关服务:无需提供保证,包括执行商定程序,代编财务信息,税务服务,咨询服务,会计服务

2.管理层及治理层的责任:

a按照适用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编制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保证报表)

b设计执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者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保证内控)

c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财务报表审计不能减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

3.审计证据在性质上具有累积性,主要是在审计过程中通过审计程序获得的,任何东西都能成为审计证据,包括信息的缺乏本身也构成审计证据。

4.与所审期间各类交易事项及相关披露的认定(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关项目):

a发生,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高估,虚构业务则违反发生认定

b完整性,确认已发生的交易事项已经记录,低估,遗漏则违反完整性认定

c准确性,确认已记录的事项按照正确的金额反应,金额错误则违反准确性

d截止,确认接近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与恰当的期间

e分类,确认被审计单位的记录交易经过恰当的期间

f列报

5.与期末账户余额及相关披露相关的认定(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

A存在,确认已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高估,虚构违反存在认定

B权利与义务,确认资产负债所有权属于被审计单位,抵押,质押,融资租赁与该认定相关C完整性,确认已发生的交易事项已经记录,低估,遗漏则违反完整性认定

D准确性,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均以恰当的金额包含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分摊均以恰当记录,金额错误则违反准确性,跌价准备,减值准备与计价和分摊相关E分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项目均已经过恰当的期间

F列报

6.职业怀疑

A质疑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b虽然注册会计师需要在审计成本与信息的可靠性之间进行权衡,但是审计中的困难,时间或成本等事项本身,不能作为省略不可替代审计程序的理由

c即使以前正直诚信的管理层和治理层也会发生变化,注册会计师不应依赖于以往对管理层和治理层诚信所形成的判断

d即使注册会计师认为管理层是正直诚信的,也不能降低保持职业怀疑的要求,不允许在获取合理保证的过程中满足于说服力不足的审计证据

7.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a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相关性,可能影响多项认定

b只要接受委托就有客观存在的审计风险,只能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状态

c重大错报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能评估不能改变,属于不可控风险

c由于审计存在固有限制,注册会计师不可能将审计风险降至为零

第二章

1.变更审计业务

A环境变化对审计需求变化产生影响(合理理由)

B注册会计师对原来审计业务的性质存在误解(合理理由)

C无论是管理层施加的还是其他情况引起的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不合理理由)

2.为避免对报告使用者存在误解,对相关服务出具的报告不应提及原审计业务和在原审计业务中已执行的程序,只有将审计业务变更为执行商定程序时,才可以在报告中提及已执行的相关程序

3.重要性概念:可容忍的错报程度

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需要从金额和性质两方面去判断,一方面金额超过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另一方面金额虽然没有超过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但在性质上对财务报表的使用决策有很大影响时,该错报也是重大的,比如金额较小但能扭亏为盈的少计费用

4不考虑错报对个别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重要性的确定包括财务报表重要性以及特定交易类别账户余额和披露的重要性;在计划阶段和形成结论阶段都要运用重要性水平

5.重要性水平选择的基准

经营规模没有发生变化,使用的替代性基准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不宜超过去年的重要性水平A企业的盈利水平保持稳定,按照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

B企业经营业务发生大幅波动,盈利亏损交替出现,或者微利微亏,按过去3-5年经常性业务的平均税前利润;或者营业收入

C新设企业,正在建造固定资产,按照总资产

D企业处于新兴行业,抢占份额,按照营业收入

E国际集团的研发中心,按照成本与营业费用总额

5.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

通常而言,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的50%-70%

将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为低水平时(50%,悲观):

A首次接受委托的审计项目

B连续项目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多

C项目总体风险较高,如处于高风险行业,管理能力欠缺,市场压力较大,业绩压力较大D存在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

将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为高水平时(70%,乐观):

A连续项目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少

B项目总体风险较低,如处于非高风险行业,管理层有足够的能力,市场压力较小,业绩压力较小

C以前经验表明内部控制运行有效

6.注册会计师通常选取超过实际执行重要性水平的财务报表项目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这些项目有可能导致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但是并不代表对所有金额低于实际执行重要性水平的财务报表项目不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A单个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的财务报表项目汇总起来可能金额很大,可能远超过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该考虑汇总后的潜在错报风险

B对于存在低估风险的财务报表项目不能因为其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而不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C对于识别出来的舞弊风险的财务报表项目,不能因为其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而不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7.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已记录金额与预期值之间的可接受差异额通常不超过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在审计抽样进行细节测试时,可以将可容忍错报的金额设定为等于或者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

8.确定特定交易类别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

A法律法规是否影响对特定项目的计量或披露的预期(如关联方的交易或管理层治理层的薪酬)

B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相关的关键性披露(制药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支出)

C使用者是否特别关注单独披露的业务的特定方面(新收购的业务)

9.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

确定一个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低于该临界值的错报视为明显微小的错报,可以不累积;需要考虑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及其管理层对沟通错报的预期;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可能是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3%-5%,一般不超过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10%

第三章

1.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A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其他渠道获取的审计证据更为可靠

B内部控制有效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内控薄弱时为更为可靠

C直接证据比间接证据更为可靠

D以文件记录形成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为可靠

E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或复印件更为可靠

如果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那么注册会计师仅靠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无法弥补其质量上的缺陷;审计工作通常不涉及鉴定文件记录的真伪

2.认定层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更需要设计实质性程序获取更加可靠有效的审计证据;对应收账款实施函证程序,可以为应收账款的存在,权利与义务认定提供相关可靠的审计证据,

不能为应收账款的完整性,计价和分摊提供审计证据;如果被审计单位与应收账款存在相关的内部控制设计良好并有效运行,注册会计师可以适当减少函证,但银行存款不适用此规定

3.函证的对象

A注册会计师应当对银行存款,借款及与金融机构往来的其他重要信息进行函证程序,包括零余额账户以及本期内注销的账户,除非有充分证据表明某一银行存款,借款及与金融机构往来的其他重要信息对财务报表不重要且与之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很低

B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应收账款实施函证程序,除非有充分证据表明应收账款对财务报表不重要,或者函证很可能无效。对于可能无效的函证,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替代审计程序。

4.函证的时间

注册会计师通常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为截止日,在资产负债表日后适当时间内实施函证程序。如果中的大错报风险为低水平,注册会计师可以选择资产负债表日前适当日期为截止日期实施函证程序,并对自该截止日期至资产负债表日期间发生的变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期中的审计证据和结果的有效性合理的延伸至期末

5.分析管理层不实施函证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A管理层是否诚信

B是否可能存在重大的舞弊或错误

C替代程序能否提供相关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6.函证过程的控制

a注册会计师需要对函证的全过程保持控制,函证的收发,将函证信息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信息进行核对,选择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的邮寄机构进行邮寄,跟函时注册会计师需要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对询证函的控制,并对被审计单位与被询证者之间的串通舞弊保持高度警觉

b如果在合理的时间内没有收到积极式询证函回函,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必要时再次向被询证者寄发询证函,如果再次寄发还未得到有效回应,再考虑实施相关替代性审计程序

c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取得积极式函证回函是获取充分适当审计证据的必要审计程序,则替代审计程序不能提供注册会计师所需要的审计证据,如果未获取回函,则应当确定其对审计工作及审计意见的影响

7.函证回函可靠性

a跟函回函时需要了解被询证者处理函证的通常流程和处理人员(身份和处理权限),观察处理人员是否按照正常流程处理函证

b电子形式收到的回函可靠性存在风险,需要采取一定的程序为电子形式的回函创造安全的环境,必要时可以要求被询证者提供回函原件

8.如果被询证者将回函寄至被审计单位,被审计者将其转交给注册会计师,则该回函不能视为可靠的审计证据,因此,注册会计师可以要求被询证者直接书面回复询证函

只对询证函进行口头回复不是对注册会计师直接进行书面回复,不符合回函要求,不能作为函证证据

第四章

1.选取特定项目测试的方法不满足审计抽样的特征,不属于审计抽样,当然也不会存在抽样风险

2.样本具有代表性并不意味着根据样本测试结果推断的错报一定与总体中的错报完全相同,如果样本选取是无偏差的,该样本通常具有代表性

3.适合审计抽样的两种情况:控制测试中控制运行留下轨迹,实质性程序中的细节测试,审计抽样不适用于风险评估程序和实质性分析程序

4.只要有抽样就会有抽样风险,抽样风险不能将为0,除非100%全查,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与抽样方法有关

5.控制测试的抽样风险有信赖过度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细节测试的审计风险包括误受风险和误拒风险。信赖过度风险和误受风险影响审计效果,信赖不足风险与误拒风险影响审计效率。

6.降低抽样风险的对策

注册会计师在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中,均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来降低抽样风险。抽样风险最本质的特征是由于选取低于100%的样本产生的风险。注册会计师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的是抽样风险;由于非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无关,因此不能通过扩大样本规模来降低非抽样风险。

7.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

A注册会计师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不适当的审计程序)

B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用于审计目标

C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定义误差

D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的评价审计发现的新情况(错误解读审计证据)

8.降低非审计抽样风险的对策

非审计抽样风险对审计证据的效率和效果都有影响,通过采取适当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对审计工作进行适当的指导监督复核,仔细设计审计程序,以及对审计事务的适当改进,注册会计师可以将非抽样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9统计抽样能够客观地计量,并通过调整样本规模精确地控制风险,这是与非统计抽样最本质的区别抽样风险

10.属性抽样适用于控制测试,是对总体中某一事件发生率得出结论的审计抽样方法,测试偏差率;变量抽样适用于细节测试,是对总体金额得出审计结论的抽样方法。货币单元抽样适用于细节测试,他是利用属性抽样原理得出总体错报金额的结论,属于综合属性变量抽样

11.控制测试的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适用于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系统选样(适用于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随意抽样(仅适用于非统计抽样),整群抽样(通常不能在审计抽样中使用)

整群抽样通常不能在审计抽样中使用,因为在总体中,连续的项目之间可能具有相同的特征,但与总体中的其他项目特征不同

12.

13.注册会计师可以选取替代样本进行测试的情况:无效单据,未使用单据,不适用的单据。如果注册会计师所选取样本对应的票据丢失,则应当追查单据丢失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另外在选取样本。

14.细节测试的抽样方法:货币单元抽样与传统变量抽样(包括均值法,差额法,比率法)

15.

在货币单元抽样中,总体布局有变异性

第五章

1.信息技术环境复杂并不一定意味着信息系统是复杂的,评估信息系统的复杂程度还需要考虑系统生成的交易数量,信息和复杂计算的数量

2.如果一般控制有效,注册会计师可以更多地信赖应用控制

3.无论被审计单位运用信息技术的程度如何,注册会计师均需要了解与审计相关的信息技术一般控制和自动化应用控制

4.即使被审计单位采用信息系统处理业务,也并不意味着人工控制被完全取代,即使系统进行自动操作,相关控制活动也会涉及人工的部分,只不过传统的人工控制越来越多的被自动化控制所替代,但不会完全替代

5.注册会计师了解内部控制的内容包括人工控制和自动化控制,与人工控制相比,自动化控制比较不容易被绕过,自动化控制不能消除不适当的人工干预

6.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不能降低舞弊的风险,但通过高效率的数据分析和测试能够有效识别风险

7.对拟信赖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不仅要测试系统的自动化应用控制,还要测试系统的一般控制

第六章

1.在归档期间对审计工作底稿作出的变动属于事务性的,它不实施新的审计程序,主要包括:A删除或废弃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

B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分类整理和交叉索引,交叉论证

C对工作底稿的归档工作的完成核对表签字认可

D记录在审计报告日前获取的,与项目组相关成员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的审计证据

2.归档期间收到的询证函回函不应替换替代审计程序的审计工作底稿,因为之前实施的替代程序也是有效程序

3.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日后60天内,如果审计业务未能完成,则归档期限为审计业务中止后60天内,如果针对同一财务信息执行不同的委托业务,出局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审计报告,则应该在规定的期限内分别将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归档

4.一般情况下,在审计报告归档后不应该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修改或增加,除非以下两种情况:

A注册会计师已经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取得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但是审计工作底稿的记录不够充分

B审计报告日后发现例外情况需要实施新的或者追加审计程序

5.记录归档后变动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

修改或增加审计工作底稿的理由,时间,人员以及复核的时间和人员

6.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自审计报告日起,对审计工作底稿至少保存10年,如果审计业务未能完成,则应自审计业务中止日起,至少保存10年

7.在完成最终审计档案的归档工作之后,注册会计师不应在规定的保存期限届满前删除或废弃任何性质的审计工作底稿

第七章

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注册会计师“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必要程序,特别是注册会计师在关键环节做出职业判断的重要基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必须要做的,没有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就不能评价重大错报,不能识别重大特别风险,不能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2.风险评估程序的内容:询问,分析,观察和检查(包括穿行测试),穿行测试必须做

3.经营风险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

a多数经营风险最终都会产生财务后果,从而影响财务报表;

b并非所有的经营风险都与财务报表相关,注册会计师没有责任与义务识别和评估对财务报表没有重大影响的经营风险

c经营风险可能对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或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产生直接影响

d经营风险与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范围更广

4.内部控制的目标与要素

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内部控制包括以下五要素:A控制环境B风险评估过程C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与沟通D控制活动E对控制的监督

5.与审计相关的控制

A并非需要了解所有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考虑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但目的并非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了解和评价内部控制只是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并非被审计单位所有的内部控制

B如果与经营和合规目标相关的控制与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程序时评价或使用的数据相关,则这些控制也可能与审计相关

C注册会计师确定内部控制是否得到一贯执行,属于控制测试,不属于了解内控

6.了解内部控制包括a评价控制的设计b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并非指一贯执行

7.了解内控是必须要做的,控制测试是可以做的,不是必须的,但是如果采用的是自动化程序则控制测试必须做,实质性程序也是必须做的。了解内控一般不能代替控制测试。了解内控不包括分析程序,不涉及评价财务信息。控制测试是确认控制运行有效的审计程序,需要采用重新执行。除非存在某些可以使控制得到一贯执行的自动化控制,否则注册会计师对控制的了解不足以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8.采用人工控制的情形:存在大额异常偶发的交易;存在难以界定,预测的错误;需要对现有自动化控制进行人工干预,监督自动化的有效性

不适合人工控制的情形:大量重复发生的交易,能够通过自动化系统防止发现纠正的错误,可以得到自动化处理的的控制活动

9.控制环境的影响因素:

A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和落实

B对胜任能力的重视

C治理层的参与程度

D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

E组织结构

F职权与责任的分配

G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

10控制环境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广泛性

A控制环境对某些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具有广泛影响

B良好的控制环境有助于降低发生舞弊的风险,但不能绝对防止舞弊。有效的控制环境能为注册会计师相信在以前年度和期中所测试的控制将继续有效运行提供基础

C控制环境本身并不能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

11.控制活动是指有助于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包括授权,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物控制和职责分离。

12.预防性控制通常用于正常业务流程的每一项交易,以防止错报的发生,它可能是人工的也可能是自动化的。举例如下:

A计算机自动生成收货报告,更新采购档案,防止出现购货漏记账的情况

B更新采购档案之前要有收货报告,防止未收到购货的情况

C销货发票上的价格根据价格清单确定,防止计价错误

D系统将凭证上的账户号码与会计科目表进行比对,然后进行逻辑测试,防止分类错报

13.检查性控制是为了发现流程中可能发生的错报,举例如下:

A定期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跟踪调查挂账的项目

B将预算与实际费用间的差异列入计算机编制的报告并有经理审核,超过2%的予以记录

C系统每天比较运出货物的数量和开票数量,由开票主管进行复核和调查

D每季度复核应收账款贷方余额并找出原因

14.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程序

A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整个过程中,结合财务报表中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考虑,识别风险

B结合对你测试的控制的考虑,将识别出的错报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的错报领域相联系C评估识别出的风险,并评价其是否与更广泛的财务报表层次相关,进而影响多项认定

D考虑发生错报的可能性以及潜在错报的重大程度是否足以导致重大错报

15.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

A风险是否属于舞弊风险

B风险是否与近期经济环境,会计处理方法或其他方面的重大变化相关,因而需要特别关注C交易的复杂程度

D风险是否涉及重大的关联方交易

E财务信息计量的主观程度,特别是计量结果是否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F风险是否涉及异常或超出正常经营范围的重大交易

在判断哪些风险是特别风险时,注册会计师不应考虑识别出的控制对相关风险的抵消效果。与重大非常规交易或判断事项相关的风险很少受到日常控制的约束

16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

A作为风险评估的一部分,如果认为仅通过实质性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无法应对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被审计单位针对这些风险设计的控制,并确定其执行情况

B在被审计单位对日常交易采用高度自动化处理的情况下,审计证据仅以电子形式存在,其充分性适当性通常取决于自动化信息系统相关控制的有效性,应当考虑仅通过实质性程序不能获取充分适当审计证据的可能性

C如果认为仅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能获取充分适当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依赖的相关控制的有效性,并对其进行可了解,评估和测试

第八章

1.控制测试的含义和要求

控制测试是用于评价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方面的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

注册会计师应当从以下方面考虑控制是否运行有效的审计证据:

A控制在所审计期间的相关时点是如何运行的

B控制是否得到一贯执行

C控制由谁或者以何种方式执行

应当实施控制测试的情况:

A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

B仅实施实质性程序并不能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2.合理选择控制测试程序需要注意的事项:询问本身不足以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应将询问与其他审计程序相结合,以获取控制运行有效性的证据;观察提供的证据仅限于观察发生的时点,在不观察室可能未被执行,观察适应于正是某些时点上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3.一般情况下,了解内部控制不能同时达到控制测试的目的,但是如果了解某一项的自动化应用控制,由于控制运行的内在一贯性,了解内部控制的同时可以得出内部控制运行是否有效的审计证据

4.控制测试的目的是评价控制是否运行有效,细节测试的目的时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对同一交易同时实施控制测试与细节测试,以实现双重目的

5.如果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未发现某项认定存在错报,这本身并不足以说明与该认定有关的控制是运行有效的;

如果通过实质性程序发现某项认定存在错报,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降低对相关控制的信赖程度,调整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扩大实质性程序的范围;

如果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发现被审计单位没有识别出的重大错报,通常表明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注册会计师应当就这些缺陷与管理层和治理层进行沟通

6.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如果预期控制运行有效,则应当实施控制测试,根据控制测试的结果继续实施或调整实质性方案

如果实施实质性程序以后发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超过原来预期,或已经发现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则说明此前已实施的控制测试评价结果不恰当,需要重新考虑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7.通常以财务报表日为测试的时点,财财务报表日前的测试属于期中测试;控制测试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即每隔两年需要进行一次控制测试。

8.期中获得的审计证据的有效性要合理的延伸至期末:

A获取这些控制在剩余期间发生的重大变化的审计证据

B确定针对剩余期间还需获取补充的审计证据

9.旨在减轻特别风险的控制

A对于旨在减轻特别风险的控制,无论该控制在本期是否发生变化,注册会计师都不应依赖以前审计获取的证据

B如果确定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是特别风险,且注册会计师拟信赖针对特别风险的控制,那么所有关于该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必须来自当年的控制测试,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每次审计中都测试这类控制

10.对自动化控制测试范围的特别考虑

信息技术处理具有内在一贯性,除非系统发生变动,一项自动化应用控制应当一贯运行,注册会计师通常不需要增加测试范围

11.实质性程序

A无论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结果如何,注册会计师都应当针对所有重大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实施实质性程序

B如果认为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是特别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专门针对该风险实施实质性程序,至少要有实质性程序中的细节测试,单不排斥其他程序

C如果针对特别风险实施的程序仅为实质性程序,这些程序应当包括细节测试,或将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结合使用,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12.考虑在期中获取的审计证据

A如果在期中实施实质性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剩余期间实施进一步的实质性程序,或将实质性程序与控制测试相结合使用,以及将期中获取的审计结论合理的延伸至期末

B如果拟将期中测试得出的结论延伸至期末,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针对剩余期间仅实施实质性程序是否足够

C对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更应慎重的考虑能否将期中测试的结论延伸至期末

D如果是已经识别出的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为将期中得出的结论延伸至期末而实施的审计程序通常是无效的,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在期末或者接近期末实施实质性程序

13.在以前审计中实施实质性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通常对本期只有很弱的证据效力或没有证据效力,不足以应对本期的重大错报风险

只有当以前获取的审计证据或相关事项未发生重大变动时,以前的审计证据才可以用作本期有效的审计证据,如果利用,则需要实施实质性程序,以确保这些审计证据具有持续相关性

CPA审计精华知识点汇总

审计要素: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 标准的特征:相关性、完整性、可靠性、中立性、可理解性。 知识点:审计目标 (一)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和具体审计目标 准确性与发生、完整性之间存在区别。 例如,若已记录的销售交易是不应当记录的(如发出的商品是寄销商品),则即使发票金额是准确计算的,仍违反了发生目标。 再如,若已入账的销售交易是对正确发出商品的记录,但金额计算错误,则违反了准确性目标,但没有违反发生目标。在完整性与准确性之间也存在同样的关系。 (二)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和具体审计目标

(三)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 知识点:审计风险 (一)重大错报风险 1.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可能影响多项认定。此类风险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 注册会计师同时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考虑的结果直接有助于注册会计师确定认定层次上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围。 2.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二)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检查风险不可能降低为零。 1.固有风险是指在考虑相关的部控制之前,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某一认定易发生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是重大的)的可能性。 2.控制风险是指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某一认定发生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没有被部控制及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的可能性。 3.检查风险是指如果存在某一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为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 一、审计计划的容 审计计划包括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一)总体审计策略 1.概念:总体审计策略用以确定审计围、时间安排和方向,并指导制定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

最新注册会计师注会CPA审计最终背诵版.pdf

审计 专题一审计计划 1、审计证据仅以电子形式存在,其充分性和适当性取决于系统相关控制的有效性,仅实施 实质性程序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应当考虑相关控制的有效性,并了解、评估 和测试相关控制。 2、对注册会计师带来不便的一般因素,不足以支持注册会计师做出XX不可行的决定;应 当实施存货监盘,或安排其他注册会计师代为监盘 3、内部审计的自主程度和客观性时有限的,如果拟利用内审的特定工作,应当评价内审的 客观性和专业胜任能力,并对内审的特定工作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确定其足以实现 审计目的。 4、注册会计师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应当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 5、重要性的确定: a)盈利稳定——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 b)微利或微亏,或盈利和亏损交替——过去3-5年经常性业务的平均税前利润或亏损; c)新设企业——总资产; d)新兴行业——营业收入; e)基金——净资产 f)研发中心——成本或营业费用; g)公益性基金会——捐赠收入或支出; 基准通常保持稳定,在经营规模没有重大变化时,使用替代性基准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不宜超过上年的重要性。 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不需要考虑具体项目计量相关的固有不确定性。 6、注会无需将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平均或按比例分配到各报表项目,而是应根据前期审计 经验和本期风评结果,确定一个或多个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7、当审计过程中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获取了新的信息或进一步程序使注会对被审单位经 营情况了解发生了变化,注会应当修改实际执行的和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 8、低于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的错报不需要累积,不需要更正;临界值一般为报表整体重要 性水平的3%-5%,最高不超过10%。 9、银存和应收的函证程序: 注会应当函证银存,除非有证据表明银存、借款及往来对财务报表不重要且重大错报风险低; 注会应当函证应收账款,除非对财务报表不重要或者函证很可能无效。 如果不对银存和应收函证,应当在底稿中说明情况。 10、管理层要求不函证时,应当考虑其合理性,合理则实施替代程序,不合理则视为审计范 围受限,应考虑对财务报告可能产生的影响; 分析原因时,应考虑管理层的诚信、是否存在舞弊或错误、替代程序能否提供充分适当 的审计证据; 审计范围受限: 11、注会应当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对询证函的控制,对被审计单位和被询证者之间串通舞弊的

2020注会审计主观题背诵

CH1.审计概述 A1.职业怀疑要求审慎评价审计证据。 虽然注册会计师需要在审计成本与信息的可靠性之间进行权衡,但是,审计中的困难、时间或成本等事项本身,不能作为省略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或满足于说服力不足的审计证据的理由。 A2.职业怀疑要求客观评价管理层和治理层。 (1)由于管理层和治理层为实现预期利润或趋势结果而承受内部或外部压力,即使以前正值、诚信的管理层和治理层也可能发生变化。 (2)注册会计师不应依赖以往对管理层和治理层诚信形成的判断。 (3)即使注册会计师认为管理层和治理层是正直、诚实的,也不能降低保持职业怀疑的要求,不允许在获取合理保证的过程中满足于说服力不足的审计证据。 CH2.审计计划 A3.审计的固有限制。 (1)财务报告的性质。 (2)审计程序的性质。 (3)在合理的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完成审计需要。 A4.审计过程中对计划的更改。 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对总体审计策略或具体审计计划作出重大修改,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作出的重大修改及其理由。 重要性。

定项目计量或披露的预期。(2)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薪酬(2)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相关的关键性披露。制药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成本(3)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特别关注财务报表中单独披露的业务的特定方 面 新收购的业务 A7.审计中运用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1)确定需要实施审计程序的对象。 注册会计师在计划审计工作时,可能根据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确定需要对哪些类型的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即通常选取金额超过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财务报表项目,因为这些财务报表项目有可能导致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 不代表注册会计师可以对所有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财务报表项目不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主要出于一下考虑: ①单个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财务报表项目汇总起来可能金额重大(可能远超过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汇总后的潜在错报风险; ②对于存在低估风险的财务报表项目,不能仅仅因为其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而不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③对于识别出存在舞弊风险的财务报表项目,不能因为其金额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而不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2)运用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程序关注点 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已记录金额与预期值之间的可接受差异额通常不超过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运用审计抽样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将可容忍错报的金额设定为等于或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运用区间估计评价管理层点估计的恰当性时注册会计师需要将区间估计的区间缩小至等于或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CH3.审计证据 A8.函证的对象 银行存款,借款及与金融机构往来的其他重要信息。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银行存款(包括零余额账户和在本期内注销的账户),借款及与金融机构往来的其他重要信息实施的函证,除非由充分证据表明某一银行存款,借款及与金融机构往来的其他重要信息对财务报表不重要且与之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很低。 A9.函证的时间(特殊情况) 基本原则:可以在资产负债表日前进行函证; 适用前提: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低水平; 注意事项:注册会计师可选择资产负债表日前适当日期为截止日实施函证,并对所函证项目自该截止日起至资产负债表日止发生的变动实施实质性程序。 A10.分析管理层要求不实施函证的原因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并考虑: (1)管理层是否诚信; (2)是否可能存在重大的舞弊或错误; (3)替代审计程序能否提供与这些账户余额或其他信息相关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CPA审计知识点归纳

第一编审计基本原理 接受业务委托→计划审计工作→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应对重大错报风险→编制审计报告。 第一章审计概述5 【掌握】审计的定义和保证程度(相关服务不保证) 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积极方式提出意见,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的程度。 合理保证业务是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将审计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以此作为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有限保证业务是注册会计师主要运用询问、分析程序等方法将审阅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以此作为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一、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2014 注册会计师对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负责的财务报表(鉴证对象信息)发表审计意见(提出结论),以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任程度。 如不存在除责任方之外的其他预期使用者,那么该业务不构成鉴证业务。 二、鉴证对象:历史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鉴证对象信息:财务报表 三、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相关性、完整性、可靠性、中立性、可理解性。 通用目的编制基础,主要是指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特殊目的编制基础,是指旨在满足财务报表特定使用者对财务信息需求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包括计税核算基础、监管机构的报告要求和合同的约定等。分为公允列报编制基础和遵循性编制基础。 四、审计证据。信息缺乏也构成证据。 五、审计报告 【掌握】审计目标 总目标:1 不存在重大错报;2出具报告并沟通。 一、遵守审计准则、职业道德守则 二、保持职业怀疑 一种态度,采取质疑的思维方式,对可能导致错报的迹象保持警觉,进行审慎评价证据。 相互矛盾的证据;对文件记录和询问的答复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信息;可能存在舞弊的情况;需要实施除审计准则规定外的其他审计程序的情形; 三、合理运用职业判断 (1)确定重要性和评估审计风险;(2)确定所需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围;(3)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4)评价管理层在应用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时作出的判断; (5)根据已获取的审计证据得出结论。 【掌握】审计风险 一、重大错报风险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 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进一步分为:

2014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第十六章必背知识点

2014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第十六章必背知识点 2014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第十六章主要讲解的是关于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的内容,本章内容较为琐碎,建议在适当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掌握。那么,本章节有哪些重点内容是需要必须要掌握住的呢? 2014注会考试审计第十六章必背知识点之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 1、注册会计师对集团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报告不应提及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除非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如果法律法规要求在审计报告中提及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应当指明,这种提及并不减轻集团项目合伙人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对集团审计意见承担的责任。 2、如果集团项目合伙人认为由于集团管理层施加的限制,使集团项目组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由此产生的影响可能导致对集团财务报表发表无法表示意见,集团项目合伙人应当视具体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如果是新业务,拒绝接受业务委托,如果是连续审计业务,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解除业务约定; (2)如果法律法规禁止注册会计师拒绝接受业务委托,或者注册会计师不能解除业务约定,在可能的范围内对集团财务报表实施审计,并对集团财务报表发表无法表示意见。

3、在集团项目合伙人接受集团审计业务委托后,下列方面受到的限制将导致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从而可能影响集团审计意见: (1)项目组接触组成部分信息、组成部分治理层和管理层,或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包括集团项目组需要获取的相关审计工作底稿); (2)拟对组成部分财务信息执行的工作。 4、集团项目组应当对集团及其环境、集团组成部分及其环境获取充分的了解,以足以: (1)确认或修正最初识别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评估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集团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风险。 5、集团项目组应当了解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的下列事项: (1)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是否了解并将遵守与集团审计相关的职业道德要求,特别是独立性要求; (2)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是否具备专业胜任能力; (3)集团项目组参与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的工作的程度是否足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4)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是否处于积极的监管环境中。

2018注会《审计》预习考点(四)

2018注会《审计》预习考点(四) 【知识点】认定(重点) (一)认定的含义 认定是指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注册会计师将其(明确或隐含的表达)用于考虑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潜在错报。 【解读】 1.认定是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对财务报表各要素作出的表达。 2.管理层的表达有明确的,也有隐含的。 例如:甲公司资产负债表(12月31日)所列示的期末存货项目(金额)1000万元,根据认定的含义,存货1000万元包括四种“表达”: (1)在财务报表日,甲公司资产负债表中所记录的存货1000万元是存在的。言外之意,不是“虚假的”(明确表达)。 (2)在财务报表日,甲公司资产负债表中所记录的存货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和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言外之意,金额正好是1000万元(明确表达)。 (3)在财务报表日,甲公司资产负债表应当记录的1000万元存货均已记录。言外之意,没有少记(隐含表达)。

(4)在财务报表日,甲公司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存货1000万元均由甲公司拥有或控制。言外之意,存货没有受到留置权限制,也没有被抵押或作为担保物(隐含表达)。 3.注册会计师识别的错报源于管理层认定中不恰当的表达,如果管理层的认定存在不恰当的表达,注册会计师则根据管理层认定的“不恰当”的表达确定财务报表错报的类别。 (二)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 1.发生:记录的交易或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没有多记、虚构交易)。 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没有漏记交易)。 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金额不多不少,正好)。 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没有提前或推迟)。 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三)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 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没有多记、虚构交易)。 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没有漏记)。

注会《审计》必背50知识点(2020)

审计必背 50 知识点

知识点 1:审计的保证程度 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 知识点 2:审计要素 (1)三方关系人 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人: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 (2)财务报表 (3)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即是标准。 (4)审计证据 (5)审计报告 知识点 3: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独立于财务报表审计而单独存在,并且无法降 低。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可能影响多项认定。此类风险通常与控制环

境有关。 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险。 知识点 4: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检查风险不可能降低为零。 知识点 5: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反向关系 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的相互关系: 审计风险(可接受)既定的情况下,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注册会计师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越低,反之亦然。换言之,当重大错报风险较高时,注册会计师必须扩大审计范围,尽量将检查风险降低,以便将整个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知识点 6: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时间 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以及明显微小错报均在计划审计工作(总体审计策略)时确定。 知识点 7:影响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高低的因素 注册会计师可能考虑选择较低的百分比来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情况:(1)首次接受委托的审计项目; (2)连续审计项目,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多; (3)项目总体风险较高; (4)存在或预期存在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 知识点 8:错报的分类 (1)事实错报,毋庸置疑的错报。 (2)判断错报,由于注册会计师认为管理层对会计估计作出不合理的判断或不

注册会计师CPA考试《审计》知识点详细复习整理完整版

注册会计师CPA考试《审计》知识点详细复习整理完整版

鉴证业务审计、审阅、其他鉴证业务 相关服务 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 目的 保证程度 独立性和专业性 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审计 注册会计师 目标和对象不同;审计标准不同;经费或收入来源不同; 取证权限不同;发现问题处理方式不同; 注册会计师对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负责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 审(责任)见,以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1)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 其实现公允反映(如适用); (2)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 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3)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包括允许注 会计师接触与编制财务报表相关的所有信息(如记 计 概 述 财务报表审计并不减轻管理层或治理层的责任,管理 层和治理层理应对编制的财务报表承担完全责任。 管理层也会成为预期使用者之一,但不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 审计标准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在某些情况下,信息的缺乏本身也构成审计证据 审计风险

审 计 概计目标(资产负债表)存在、权利和义务、完整性、计价和分摊 述 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审计目标性、准确性和计价 遵守职业准则、遵守职业道德守则、保持职业怀疑、合理运用职业判断 保持职业怀疑 计程序或满足于说服力不足的审计证据的理由 (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披露) 检查风险可以降低,但是通常不可能降低为零。 导致了注册会计师据以得出的结论和形成审计意见的大多数审计证据是说服性 而非结论性的。

(1)具备执行业务所需的独立性和能力; ( ( 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可接受具有编制财务报表的恰当基础,注册会计师也不具有 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适当标准。 管理层认可并理解其责任 连续审计 条款的情形 ( 审计的审计范围受到限制。)解除审计业务约定; 计( 监管机构等报告该事项。 只有将审计业务变更为执行商定程序业务,注册会计师 才可在报告中提及已执行的程序 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安排、审计方向和审计资源 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 风险评估程序 制定具体审计计划 总体审计策略通常在具体审计计划之前

注册会计师CPA审计必背点下已过人员的吐血总结

注册会计师CPA审计必背点下已过人员的吐血总结

第15章 注册会计师利用他人工作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利用内部审计工作 1、CPA利用内审工作不能减轻其责任 审计过程中涉及的职业判断,比如重错报风评估、重要性水平确定、样本规模、对会计政策和估计评估等,均有CPA负责执行 2、注册会计师利用内部审计的审计目标 (一) 确定是否利用以及前1、确定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是否评价4个(客观性、专业胜任、 在多大程度利用内部审计提可能足以实现审计目的应有的职业关注、有效沟通) 人员的特定工作2、若可能足以实现审计目的的内评价3个(内审特定工作的性质和范围、(回答两个问题)审人员的工作对CPA审计程序内审评价审计证据主观程度、 性质时间和范围产生预期影响CPA评估认定层次重错风)(二) 如果利用内审人员评价5个(充分技术培训和精通业务的人员、适当的监督复核和记录、 特定工作,确定该工作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得出合理结论、结论是否恰当且报告与已执行工作能否足以实现审计目的结果一致、例外事项或异常事项得到恰当解决) 3、确定对内部审计特定工作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考虑:(1)对相关领域的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2)对内部审计的评估;(3)对内部审计人员特定工作的评价。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利用专家工作 1、CPA利用专家工作的审计目标 (一)确定是否利用专家工作考虑因素4个(管理层编报是否利用、涉及事项的性质及重要性、涉及事项的重错风、 应对识别出风险的预期程序的性质包括专家了解及替代程序)(二)若利用专家工作,确定评价内容4个(结论的相关性和合理性、与其他审计证据的一致性、重要假设和方法专家工作是否足以具体情况下的相关性和合理性、重要原始数据相关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实现审计目的评价程序5个(询问专家、复核专家底稿、实施用于证实的程序、 与其他专家讨论、与管理层讨论专家报告) --- 评价专家工作恰当性 2、CPA利用专家工作时,应从哪些方面评价专家 a、评价专家是否具有实现审计目的所必须的胜任能力、专业素质和客观性 (无独立性) b、了解专家的专长领域 c、与专家达成一致意见(4个:专家工作性时和范围,各自角色和责任、沟通性时和范围、保密规定) d、评价专家工作的恰当性(5个评价程序,评价专家工作是否足以实现特定审计目的,见上述) 3、如果评价专家结果为不恰当,CPA措施 a、就专家拟执行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和范围,与专家达成一致意见 b、根据具体情况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比如利用其它专家,若扔不能获取审计证据,则非无保留意见报告)

注会审计课后作业第二十章

第二十章货币资金的审计(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情形中,不违背“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原则的是( )。 A.出纳人员兼任会计档案保管工作 B.出纳人员保管签发支票所需全部印章 C.出纳人员兼任收入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工作 D.出纳人员兼任固定资产明细账及总账的登记工作 2.下列与现金业务有关的职责可以不分离的是( )。 A.现金支付的审批与执行 B.现金保管与现金日记账的记录 C.现金的会计记录与审计监督 D.现金保管与现金总分类账的记录 3.企业一般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现金,因特殊情况需要支付现金的,应事先报经()审查批准。 A.董事长 B.总经理 C.开户银行 D.财务总监 4.注册会计师执行的以下实质性程序中属于审查企业收到的现金是否已经全部登记入账的是()。 A.核对库存现金日记账与总账金额是否相符 B.检查库存现金是否在财务报表中做出恰当的列报 C.从被审计单位当期收据存根中抽取大额现金收入追查到相关的凭证和账薄记录 D.从现金日记账中选取项目追查至与现金收付相关的原始凭证 5.盘点库存现金,不能实现的审计目标是()。 A.确定现金的余额是否正确 B.确定现金在财务报表日是否确实存在 C.确定在特定期间内发生的现金收支业务是否均已记录 D.确定现金在报表上的列报是否恰当 6.审计小组在资产负债表日监盘库存现金后,应编制库存现金监盘表,分币种面值列示盘点金额。以下有关库存现金监盘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库存现金监盘表必须由出纳自行编制,并经注册会计师签字 B.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主管与出纳员均应在监盘表上签字 C.库存现金监盘表中的金额应当与库存现金日记账核对相符 D.库存现金监盘表需注明报表日至盘点日的收支金额 7.注册会计师为证实资产负债表所列现金是否真实存在,下列程序中必须执行的是()。 A.盘点库存现金 B.编制现金预算表 C.函证银行存款余额

注册会计师审计背诵重点

第一章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特点 1、注册会计师审计含义(100%背) 审计是一个系统化过程,即通过客观地猎取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认定的证据,以证实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并将结果传达给有关使用者。 2. 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需要利用内部审计工作的缘故。(100%掌握) (1)内部审计是被审计单位内部操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在工作上具有一致性; (3)利用内部审计工作结果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审计费用。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治理制度 1、一般合伙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其债务是合伙人以各自的财产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背) 2、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其债务是以事务因此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背) 3、有限责任合伙会计师事务所,也称专门的一般合伙事务所无过失的合伙人关于其他合伙人的过失或不当执业行为以自己在事务所的财产为限承担责任,不承担无限责任,除非该合伙

人参与了过失或不当执业行为。(背) 第三章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1、违约:会计师事务所在商定期间内未能履行合同条款规定的义务。(背) 2、一般过失:注册会计师没有完全遵循专业准则的要求。(背) 3、重大过失:注册会计师全然没有遵循专业准则或没有按专业准则的差不多要求执行审计。(背) 4、欺诈:注册会计师为了达到欺骗他人的目的,明知托付单位的财务报表有重大错报,却加以虚伪的陈述,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背) 5、“不实报告”的定义(100%背) 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法律法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依法拟定并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后施行的执业准则和规则以及诚信公允原则,出具的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审计业务报告,应认定为不实报告。 6、利害关系人的含义(100%背) 因合理信赖或者使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不实报告”,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交易或者从事与被审计单位的股票、债券等有关

注会《审计》知识点:比较信息

2014年注会《审计》知识点:比较信息 知识点:比较信息 一、比较信息的含义 比较信息,是指包含于财务报表中的、符合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与一个或多个以前期间相关的金额和披露。 对应数据,是指作为本期财务报表组成部分的上期金额和相关披露,这些金额和披露只能和与本期相关的金额和披露(称为“本期数据”)联系起来阅读。 比较财务报表,是指为了与本期财务报表相比较而包含的上期金额和相关披露。 注意: 对于对应数据,审计意见仅提及本期;对于比较财务报表,审计意见提及列报的财务报表所属的各期。 二、审计程序 (一)一般审计程序 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财务报表中是否包括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要求的比较信息,以及比较信息是否得到恰当分类。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 (1)比较信息是否与上期财务报表列报的金额和相关披露一致,如果必要,比较信息是否已经重述。 本期财务报表中的比较信息来源于上期财务报表中的本期数据,因此,有必要将比较信息与上期财务报表列报的金额和相关披露进行核对,以确定两者之间是否一致。 (2)在比较信息中反映的会计政策是否与本期采用的会计政策一致,如果会计政策已发生变更,这些变更是否得到恰当处理并得到充分列报与披露。 (二)注意到比较信息可能存在重大错报时的审计要求 1.在实施本期审计时,如果注意到比较信息可能存在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确定是否存在重大错报。 2.如果上期财务报表已经审计,且上期的重大错报已经更正,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比较信息与更正后的财务报表是否一致。 (三)获取书面声明 三、审计报告 1.对应数据 对应数据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2017CPA审计需要背诵的要点大全

第一章审计概述 1,审阅主要采用询问和分析 2,审计的目的是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或内涵,增强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以合理保证的方式提高财务报表的质量,不涉及为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议[会哭的孩子] 3,审计业务提供合理保证,审阅业务提供有限保证(非鉴证服务无保证) 4,责任方可能是预期使用者,但不能是唯一预期使用者。如某项业务不存在除责任方之外的其他预期使用者[例如:设计内部控制,执行商定程序,代编财务报表等],则不构成鉴证业务。 5,审计工作的基础(前提)是管理层和治理层认可并理解其应当承担的下列责任: 1.按适用的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使其实现公允反映; 2.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3.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包括: (1)允许注册会计师接触与编制财务报表相关的所有信息; (2)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所需的其他信息[如关联方等]; (3)允许注册会计师在获取审计证据时不受限制地接触其认为必要的内部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 6,管理层和治理层认可其责任的过程[三承]:通过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D2Z]承诺责任,通过编制和签发财务报表承担责任,通过提交书面声明[D18Z]承认责任。 7,如管理层不认可其责任或不提供书面声明,注册会计师承接此类审计业务是不恰当的[或可能导致解除业务约定]。8,构成鉴证对象的条件[记忆] (1)鉴证对象可识别。如“营业收入”可识别,“工作态度”不好识别;衣服的材质可识别,是否受消费者喜爱不好识别。 (2)不同组织或人员对鉴证对象按照既定标准进行评价或计量的结果合理一致[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可能因人而异]; (3)注册会计师能够收集与鉴证对象有关的信息,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以支持其提出适当的鉴证结论[舞弊比错误难以取证。所以,如果舞弊太多,审计可能敬而远之,甚至考虑解除业务约定。正所谓:惹不起,躲得起]。 (二)审计的鉴证对象和鉴证对象信息[记忆]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鉴证对象是历史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鉴证对象信息即财务报表。 9,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标准:相关、完整、可靠、中立、可理解。 10,会哭的孩子:注册会计师基于自身预期、判断和经验对鉴证对象进行的评价和计量,不构成适当的标准。 11,鉴证业务五要素:三方关系、(适用财务编制基础)标准、审计证据、审计报告和鉴证对象信息。 12,列报与披露可以归纳为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完整性、分类和可理解性、准确性和计价四种认定。

注会《审计》知识点总结

注会《审计》知识点总结 (一)抽样风险 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和对总体全部项目实施与样本同样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 抽样风险分为下列两种类型: 1.信赖过度风险(控制测试)和误受风险(细节测试)――影响审计效果信赖过度风险是指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 误受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风险. 2.信赖不足风险(控制测试)和误拒风险(细节测试)――影响审计效率信赖不足风险是指推断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 误拒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的风险. 注意:只要抽样,抽样风险就存在.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成反方向变动:样本规模越小,抽样风险越大:样本规模越大,抽样风险越小.既然抽样风险只与被检查项目的数量有关,那么控制抽样风险的惟一途径就是控制样本规模.无论是控制测试还是细节测试,注册会计师都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抽样风险.如果对总体中的所有项目都实施检查,就不存在抽样风险,此时审计风险完全由非抽样风险产生. (二)非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某些与样本规模无关的因素而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错误结论的可能性. 在审计过程中,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包括下列情况:

1.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 2.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定义控制偏差或错报,导致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错报. 3.注册会计师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例如,注册会计师依赖应收账款函证来揭露未入账的应收账款. 4.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例如,注册会计师错误解读审计证据可能导致没有发现误差.注册会计师对所发现误差的重要性的判断有误,从而忽略了性质十分重要的误差,也可能导致得出不恰当的结论. 5.其他原因. 注意: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虽不能量化,但可以通过仔细设计其审计程序来降低、消除或防范.

超赞的CPA复习笔记(审计)

超赞的CP4复习笔记(审计) CPA 考试《审计》篇 一、科目特点: 审计学在我国形成的时间不长,并且我国《审计》教材的编写借鉴了很多西方教材的内容,直译内容占了较大比重,所以有些语言表达不太符合汉语习惯,也不符合我们的思维习惯。学审计很累,累就累在咬文嚼字上。这一点与学习法律知识类似,其实大多时候我们是在玩文字游戏,要仔细揣摩、分析其中的意思才会真正理解。 另外,教材所讲解的内容只注重了各知识点的介绍,缺乏对整个审计工作程序的系统阐述。又由于《审计》科

目的理论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理论为实务操作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故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很多地方都需要注册会计师进行专业、合理、准确地判断。对于《审计》一科问题的解答在其内容和方法上都具有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而考生大多数都没有从事审计工作的执业经验或是对审计缺乏一定的敏感性,所以容易致使绝大多数的考生盲目进行机械式的学习,答题过程中漫无目的,很难准确分析到题目的中心要点。 由于以上多方面原因,导致了众多考生朋友感觉《审计》一科难度很大。不过,只要在脑海中建立起清晰的知识体系框架,那样就会感觉轻松许多了。 二、报考建议: 会计、审计和税法: 主要考虑到会计和审计的联系以及会计与税法的联系,但是难度较高;建议优先保证会计和税法通过,审计的难度较高些,如果没有通过,也为第二年通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会计、财管和风险管理: 主要考虑到财管和风险管理难度要低,而且联系紧密,且会计能为财管打基础; 优先保证会计和财管的通过。 会计、财管和税法:主要考虑到财管能够提前学习,会计和税法联系紧密,且能共同促进财管的学习;优先保证会计和税法通过。 会计、税法和经济法: 主要考虑到难度问题,会计和税法联系紧密,经济法难度也不大;优先保证会计和税法通过。 三、学习方法: 1.熟悉教材 审计的专业判断内容比较多,但是应当说大部分考题的答案都可以在书上找得到,其他部分需要一些发挥,教材上找不到,所以一定要熟悉教材。要把教材真正弄懂弄通,才会有助于阅读资料,准确理解、分析问题,千

202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题型及考点解析

202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题型及考点解析 1.(单选题)【题干】下列有关检查风险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选项】 A.检查风险不可能降低为0 B.保持职业怀疑有助于降低检查风险 C.检查风险是未通过审计程序发现的,导致出具不适当的审计报告 D.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答案】C 【解析】检查风险指如果存在某一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为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而实施程序后没有发现这种错报的风险(选项C错误);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审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选项D正确);由于注册会计师通常并不对所有的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进行检查,以及其他原因,检查风险不可能降低为零(选项A正确);保持职业怀疑有助于降低检查风险(选项B正确)。 【考点】检查风险 2.(单选题)【题干】在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时,下列情形中,注册会计师不能另外选取替代样本的是()。(题干补充) 【选项】 A.单据丢失 B.单据不适用 C.单据无效 D.单据未使用

【答案】A 【解析】选项C,注册会计师选取的样本可能包含无效的项目, 如无效的单据(比如空白的单据)如果注册会计师能够合理确信票据 的无效是正常的且不构成对设定控制的偏差,就要用另外的收据代替。选项B,D,注册会计师对未使用或不适用的单据的考虑与无效 单据类似;选项A,如果找不到该单据,或由于其他原因注册会计师 无法对选取的项目实施检查,注册会计师就要考虑对评价样本时将 该样本视为一项控制偏差。 【考点】选取样本并对其实施审计程序 3.(单选题)【题干】考虑选择较高的百分比来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选项】 A.首次接受委托的审计项目 B.以前年度调整较少的项目 C.处于高风险行业、面临较大市场竞争压力 D.存在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 【答案】B 【解析】选项A,C,D属于考虑选择较低的百分比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情况。考虑选择较高的百分比来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1、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少;2、项目总体风险低到中等,例如:处于非 高风险行业、管理层有足够能力、面临较低的市场竞争压力和业绩 压力等;3、以前期间的审计经验表明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 【考点】重要性 4.(单选题)【题干】关于质量控制复核使用分析程序,错误的选项是()。 【选项】

审计必背的重要理论

审计必背的重要理论及概念 第一章审计概论 一.审计概念:是由独立的专门机构或人员同意托付或依照授权,对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的会计报表和其他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并发表意见。 二.审计的目的: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是否合法、公允发表意见(一般目的)。会计报表审计是现代审计的支柱。 三审计对象:审计对象是指审计的客体,包括被审计的实体和内容。通常审计对象可概括为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具体地讲,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治理活动; 2.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 四.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一)区不,列表如下:

(二)联系: 1。联系参见民间审计与政府审计;内部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差不多上现代审计体系的组成部分。要紧体现在两者差不多上对被审计单位经济事项进行审计,在专门多时候,注册会计师审计需要考虑利用内部审计工作,以提高审计效率,而内部审计部门也经常要求注册会计师审计提供治理建议。 2.(结合P152[准则原文]、P160学习)任何一种外部审计在对一个单位进行审计时,都要对其内部审计的情况进行了解并考虑是否利用其审计工作成果。这是因为: 第一,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操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在工作上具有一致性; 第三,利用内部审计工作成果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审计费

用。 第三章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 一.独立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过程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是衡量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标准,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的核心部分,由注协制定报财政部批准后施行,他包括以下三下层次 1.独立审计差不多准则 2.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与独立审计实务公告 以上两层次属法定要求 3.执业规范指南 独立原则,是指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时应当在实质上和形式上(同时具备)独立于托付单位和其他机构。具体包括三层含义: 第一层,所谓实质上的独立,是要求注册会计师与托付单位之间必须实实在在地毫无利害关系。心态才能客观、公正。 第二层,所谓形式上的独立,是对第三者而言的,即注册会计师必须在第三者面前呈现一种独立于托付单位的身份,即在他人看来是独立的。 第三,独立原则在强调注册会计师关于托付单位保持独立性的

2018注册会计师审计考点汇总[2018注册会计师《审计》试题及答案(14)]

2018注册会计师审计考点汇总[2018注册会计师《审计》试 题及答案(14)] 【导语】大为大家的2018年注册会计师《审计》及答案,希望对参加2018年注会的考生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 1.A会计师事务所承接了通达公司xx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业务。该所质量部门负责人要求审计小组成员在编制通达公司审计业务的 工作底稿时,要遵循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求,对每张工作底稿均应做到格式规范、内容完整、范围适当,以便使( C )的注册会计 师通过工作底稿清楚了解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和形成的审计结论。 A.未学过审计准则和相关要求 B.不了解通达公司所处的具体 经营环境 C.未曾接触过通达公司审计工作 D.不了解通达公司所属行业 的会计问题 2.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被审单位进行审计所形成的审计工 作底稿,其所有权应归属于( A )。

A.会计师事务所 B.进行审计的注册会计师 C.被审单位 D.会计师事务所和被审单位 3.注册会计师在对ABC有限责任公司xx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为查清某项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查阅了事务所xx年审计该项固定 资产的工作底稿。本次审计于xx年3月完成,则注册会计师查阅的 该项固定资产的工作底稿应(C )。 A.至少保存至xx年 B.至少保存至2018年 C.至少保存至2019年 D.长期保存 4.下列(ACD )文件通常应作为审计工作底稿保存。 A.重大事项概要 B.财务报表草表 C.有关重大事项的来往信 D.对被审计单位文件记录的复印件 5.以下关于保存工作底稿期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BD )。 A.对于相关服务业务的工作底稿,应自归档日起至少保存7年

2019年CPA审计重点背诵精华(打印版)

2019年CPA审计重点背诵精华 (精品总结精华,值得下载背诵) 专题一审计计划 理由:A公司所有业务均通过ERP系统,且ERP系统自动生成会计分录和财务报表。审计证据仅以电子形式存在,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取决于ERP系统相关控制的有效性。这种情况下,仅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改进建议:考虑依赖相关控制的有效性,并对相关控制进行了解、评估和测试。 审计中的困难、时间或成本等事项本身,不能作为注册会计师省略不可替代的审 计程序或满足于说服力不足的审计证据的正当理由。(背) 结论:由于去往该西部城市的路途遥远,交通成本高,则认定对该仓库年末存货实施存货监盘不可行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对注册会计师带来不便的一般因素(如路途远和交通成本高)不足以支持注册会计师做出实施存货监盘不可行的决定。 该新建仓库库存量约为集团整体库存量的20%,对该仓库存货实施存货监盘是必要的审计程序。审计中的困难、时间或成本等事项本身,不能作为注册会计师省略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或满足于说服力不足的审计证据的正当理由。 改进建议:前往该西部城市对该新建仓库的存货实施监盘程序,或安排其他注册会计师对该新增仓库的存货代为实施监盘程序。 理由:内部审计的自主程度和客观性是有限的,注册会计师不能在未对内审有关因素作出评价并对内审相关工作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情况下,就直接据以得出内控有效性的结论。 改进建议:如果拟利用内部审计人员的特定工作,项目组应当评价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和专业胜任能力等因素,并对内审部门的特定工作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确定其是否足以实现审计目的。

五、重要性水平的确定(重点) (一)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 注册会计师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应当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基本模型: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基准× % 1 、在选择基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5个方面) (1)财务报表要素(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2)是否存在特定会计主体的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的财务报表项目(如为了评价财务业绩,使用者可能更关注利润、收入或净资产); (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所处行业和经济环境; (4)被审计单位的所有权结构和融资方式(例如,如果被审计单位仅通过债务而非权益进行融资,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更关注资产及资产的索偿权,而非被审计单位的收益); (5)基准的相对波动性。 重要性的具体确认原则 (1)适当的基准取决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包括各类报告收益(如税前利润、营业收入、毛利和费用总额),以及所有者权益或净资产。 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实体,通常以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作为基准。如果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不稳定,选用其他基准可能更加合适,如毛利或营业收入。 (2)在通常情况下,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利润可能是大多数财务报表使用者最为关注的财务指标,因此,注册会计师可能考虑选取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作为基准。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例如企业处于微利或微亏状态时,采用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为基准确定重要性可能影响审计的效率和效果。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采用以下方法确定基准:(二选一)(背) ①如果微利或微亏状态是由宏观经济环境的波动或企业自身经营的周期性所导致,可以考虑采用过去3至5年经常性业务的平均税前利润作为基准。 ②采用财务报表使用者关注的其他财务指标作为基准,如营业收入、总资产等。 (一)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 常用的基准(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