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脑内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基因重排分析
t细胞淋巴瘤tcrγ基因重排特征的分析及检测方法优化

T细胞淋巴瘤TCRT基N重排特征分析及检测方法的优化摘要研究背景与目的淋巴瘤在组织和细胞形态学方面与高度反应增生性淋巴组织的鉴别诊断十分困难,容易造成误诊。
淋巴瘤病理诊断是临床病理工作的难题之一。
目前国内主要依靠以形态学为主、免疫组化为辅的诊断手段。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从基因水平研究和分析诊断疾病的技术不断出现并且日趋成熟,为淋巴瘤诊断提供了有效工具。
淋巴瘤是由单克隆淋巴细胞增生所致,而反应增生性淋巴组织则来自于多克隆淋巴细胞,这是二者的重要区别。
编码免疫球蛋白(Ig)或T细胞受体(TCR)的基因经过重排以后,不同克隆之间的重排基因互不相同,因此,基因重排对淋巴瘤的诊断具有特异性价值。
以PCR技术为基础的方法以其简便、高效、廉价及适用面广而在淋巴瘤基因重排研究方面越来越受重视。
但不同研究文献中所采用的引物、PCR条件、PCR产物检测方法等都不尽相同,结果也有差异。
因此,难以找到适于常规临床病理诊断之用的标准程序。
Jurkat细胞是T细胞淋巴瘤基因重排研究中常用的阳性对照细胞,但有关Jurkat细胞基因重排的详细情况也未见报道。
假基因是Ig和TCR胚系DNA中常见的基因,有关假基因参与重排的情况以及在设计引物方面是否应将假基因包括在内也未见有关研究报道。
本实验以TCR基因重排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引物选择、PCR条件及PCR产物的检测方法等,分析T细胞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的最佳方法。
同时,分析TCR基因重排的特点,为进一步研究TCR基因重排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方法1以TCRy基因重排为研究对象,选用通用引物TVG、VvI及TCR7家族特异性引物为工具。
用正交设计实验优化ⅥI引物的PCR条件。
另选一对TCR[j通用引物作为TCRy引物的补充和比较。
2利用PCR和测序研究Jurkat细胞基因重排情况,分析TCR基因重排的基本特点。
3PCR产物检测方法①利用TCR通用引物检测淋巴瘤克隆性基因重排阳性率,分别用琼脂糖电泳和SSCP分析PCR产物;②将PCR产物分别进行直接测序和克隆后测序,分析TCR基因重排的特点及探索测序方法在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⑧分析PCR产物中DNA的克隆数与SSCP中条带数目的关系。
原发性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原发性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李芹芹;袁菲;金晓龙;董磊【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 gamma-delta T-cell lymphoma,PCGDTCL)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分析2例PCGDTCL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形态特征、免疫表型及基因检测结果,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者均以皮肤病变起病,肿瘤细胞表达T细胞标记和细胞毒性标记,不表达髓系、B细胞特异性标记;EBV原位杂交EBER阴性;基因克隆性重排结果为TCRγ阳性.结论 PCGDTCL是一种少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明确诊断依赖于病理活检及TCR基因重排结果.【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18(034)012【总页数】4页(P1380-1382,1385)【关键词】皮肤肿瘤;γδT细胞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作者】李芹芹;袁菲;金晓龙;董磊【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病理科,上海20180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病理科,上海20180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上海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病理科,上海20180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上海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上海20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5γδT细胞淋巴瘤是较为罕见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PTCL),WHO(2008)将其分为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和原发性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 gamma-delta T-cell lymphoma, PCGDTCL)。
PCGDTCL起源于γδT细胞,是一类EB病毒阴性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较为罕见。
本文现报道2例PCGDTCL,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及T细胞抗原受体(T cell receptor, TCR)基因重排情况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专家共识解读2024课件

年发病率及预后
预后情况
PCNSL年发病率为(0.4~0.5)/10万。
01
02
PCNSL中位OS时间为1.3年,3年预估OS率为37.7%。
03
接受联合化疗的5年预估OS率为30.5%,仅接受放疗的为 14.1%。
PCNSL在淋巴瘤中占比
影像学检查在疗效评估中的价 值
定期进行MRI等影像学检查, 对了解生存状况、评估疾病 状态、发现早期复发和转移 至关重要。
影像学检查在预后判断中的应 用 通过分析影像学特征,如瘤 细胞致密程度,可预测患者 生存率,指导后续治疗方案 选择。
病理学检查重要性
病理类型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检测
95%以上患者为弥漫大B细胞淋 巴瘤。
诊断与鉴别
临床表现特点
颅内占位效应
神经功能和体能状态
01
症状快速进展,体征包括头痛 、意识水平下降。
02
病变可造成脑组织肿胀,引起 颅内高压。
眼部受累情况
03
部分患者有视物模糊、视力下 降等症状。影像学检查意义01
02
03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的作用
影像学检查可显示颅内病 变的位置、大小和形状, 有助于PCNSL的诊断、鉴别 诊断及分期。
unfit患者选择
01
选择全脑放疗
02
参与临床研究
03
实施姑息治疗
01
02
03
复发难治患者策略
早期复发患者结局较差。
01
复发难治患者概述
02
根据既往治疗和缓解时间决定。
治疗方案选择依据
03
挽救性化疗及新药应用
淋巴瘤免疫组化指标判读标准

淋巴瘤免疫组化指标判读标准【摘要】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免疫组化检测已成为淋巴瘤诊断和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淋巴瘤免疫组化指标的判读标准及其临床应用。
首先介绍了淋巴瘤免疫组化检测的意义,然后列举了常见的淋巴瘤免疫组化指标,包括CD20、CD30、BCL-2等。
接着详细解析了淋巴瘤免疫组化指标的判断标准,强调了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未来发展方向方面,指出更多研究与实践将进一步完善淋巴瘤免疫组化指标的判断标准,为淋巴瘤的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淋巴瘤免疫组化指标的判读标准对临床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将进一步完善其应用,使得淋巴瘤的治疗更加精准有效。
【关键词】淋巴瘤、免疫组化、指标、判读标准、意义、临床应用、发展方向、诊断、治疗、研究、个体化治疗、依据。
1. 引言1.1 淋巴瘤免疫组化指标判读标准淋巴瘤免疫组化指标判读标准在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淋巴细胞和淋巴组织的类型分为不同亚型。
免疫组化检测是通过检测肿瘤组织中特定蛋白的表达水平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类型和预后,进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淋巴瘤免疫组化指标判读标准是根据淋巴瘤肿瘤细胞中特定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判断的依据。
常见的淋巴瘤免疫组化指标包括CD20、CD30、CD10、Bcl-2、Bcl-6等。
这些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可以帮助鉴别淋巴瘤的亚型和分级,指导治疗的选择。
准确的淋巴瘤免疫组化指标判读标准能够提高淋巴瘤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避免过度治疗或漏诊的情况发生。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淋巴瘤免疫组化指标的判读标准也在不断完善,为淋巴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淋巴瘤免疫组化指标判读标准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将对淋巴瘤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带来积极影响。
2. 正文2.1 淋巴瘤的免疫组化检测意义淋巴瘤是一种由淋巴细胞恶变形成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淋巴瘤的治疗和预后与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密切相关,因此需要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来了解淋巴瘤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和预后。
淋巴瘤的分类及病理诊断概述

2.与年龄的关系 儿胞 淋巴瘤把它归为老年病了。
3.什么是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 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是指肿瘤细胞与其起源的成熟细胞(相应的正常细胞)的相似程度。肿瘤细 胞的形态、功能、代谢、行为等方面与相应的正常细胞相似,则视为分化高;否则就是分化差或 称为低分化。 一般情况下,淋巴瘤细胞分化程度高的恶性程度低,分化程度低的恶性程度高。
17/24
免疫组化
常见标志物
1.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RB,LCA) CD20、CD79a、CD19、PAX5、CD38、CD138、CD23、免疫球蛋白轻链(κ、λ)、 Oct-2、Bob.1、IgM、IgG4、IgM、IgA CD3、CD2、CD5、CD7、CD4、CD8、CD43、CDRO(UCHL1)、CD56、CD57(Leu7)、细胞
13/24
淋巴结活检
二、脾切除
部分淋巴瘤患者主要表现为脾肿大,部分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来源于脾,患者的淋巴结可无 明显肿大,在这种情况下,脾脏切除病理活检成为确诊淋巴瘤的重要手段。 1.适应证 不明原因发热合并脾肿大的患者,即使经过细致的检查仍病因不明的,脾脏切除 成为最终确诊病因的手段。
腹腔镜技术因其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等特点使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正逐 渐取代开放性术用于脾脏切除。 3.重要性 脾切除不但有诊断作用,还有治疗作用,它可治愈所有脾功能亢进导致的 血细胞减少症,也是脾边缘区淋巴瘤的首选治疗方案。
✓CD38,CD138
正常或肿瘤性浆细胞/浆母细胞表达 CD38和CD138,可用于浆细胞瘤、淋巴浆细胞性淋巴 瘤、浆母细胞性淋巴瘤及B淋巴母细胞型淋巴瘤等肿瘤的诊断。
20/23
原发CD5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原发CD5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李青;张云岗;路军;曹勍;潘静;金木兰【摘要】目的探讨原发CD5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DLBCL 临床特点、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进行随访.结果 8例患者为女性,1例为男性,年龄56~83岁,中位年龄70岁.9例均有结外累及,包括骨髓、肺及肾上腺、鼻咽部、回盲部、脾脏、乳腺、胸壁.光镜下见中-大异型淋巴样细胞弥漫浸润,核仁显著.免疫表型:9例CD5、CD20、CD79a呈弥漫阳性,8例BCL-2呈阳性,6例BCL-6呈阳性,5例MUM-1呈阳性,4例CD10呈阳性,Ki-67增殖指数40%~ 80%.Hans分型:6例为生发中心B细胞(germinal center B-cell,GCB)亚型,3例为活化B细胞(activated B-cell,ABC)亚型.随访6.5 ~23.5个月,1例死亡,6例存活,但病情均进展或复发,2例失访.结论 CD5阳性DLBCL患者的病程呈侵袭性,多见于老人,常累及结外.免疫组化标记BCL-2多为阳性,CD10多为阴性.常规化疗效果不佳,预后较差.【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19(035)004【总页数】5页(P388-392)【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CD5;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作者】李青;张云岗;路军;曹勍;潘静;金木兰【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4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组在临床表现、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遗传学、治疗反应及预后等方面均具有明显异质性疾病。
临床病理学:肿瘤病理的分子检测

ORR (%)
71.2 vs 47.3 84.6 vs 37.5 62.1 vs 32.2 73.7 vs 30.7
83 vs 36 58 vs 15 61 vs 22 66.9 vs 23.0
PFS (月)
9.8 vs 6.4 8.4 vs 6.7 9.6 vs 6.6 10.8 vs 5.4 13.1 vs 4.6 9.7 vs 5.2 11.1 vs 6.9 11.0 vs 5.6
ROS1 、 RET基因重排
ROS1重排见于2%肺肿瘤;少吸(<10包、年)/不吸 烟患者;年轻患者;腺癌。临床对克唑替尼敏感。 对EGFR TKIs不敏感。 RET基因融合见于1.3%肺癌,腺癌。
临床检测方法:FISH,RT-PCR
HER2在乳腺癌中…
HER2在乳腺癌中…
HER2扩增与肿瘤发生有关。肿瘤体积大 ,无病生存期 短 ,对CMF等方案耐药, 对蒽环类药物比较敏感,50% 患者为ER或PR阳性。
检测:定量PCR或测序。
ALK基因重排在NSCLC中…
发生率: 3-7% 临床特点: 少吸(<10包、年)/不吸烟
年轻患者 腺泡或印戒细胞癌
融合特点: 主要与EML4存在 至少9种融合方式,其他IFGALK, KIF5B-ALK 与其他癌基因变异不共存
靶向药物:克唑替尼
临床检测方法:FISH,增强免疫组化,RT-PCR
EXON
Genet Med 2009:11(1):21–34
胃肠道间质瘤与格列卫
c-kit/PDGFRA突变类型预测伊马替尼疗效,其中c-kit外显子11突变疗效最佳 PDGFRA D842V突变者对伊马替尼原发耐药。 检测方法:DNA测序
基因重排
原发性脑淋巴瘤MRI和MRS表现

原发性脑淋巴瘤MRI和MRS表现朱旻钰;葛锐;阮怀军【摘要】目的探讨脑原发性淋巴瘤的MRI和磁共振波谱分析(MRS)表现.方法 11例经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为脑淋巴瘤的患者,均行常规MRI 和MRS 检查,回顾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8 例单发,3 例多发,病灶位于皮层下白质6 例、基底节区2 例、胼胝体3 例,T1WI 显示6 例呈等信号,5 例呈低信号,T2WI 显示3 例呈等信号,8 例呈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均明显强化,其中5 例可见握拳征,瘤体周围见轻、中度水肿;11 例MRS 显示:Cho 升高,NAA、Cr 降低,6 例见Lip 峰;病理证实均为B 细胞淋巴瘤.结论综合分析常规MRI、MRS 表现可以对原发性脑淋巴瘤作出正确诊断.%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RI and MRS appearances of the primary brain lymphoma. Methods Eleven cases with primary brain lymphoma proved by pathology underwent conventional MRI and MRS. Results There were 8 cases with single lesion and 3 cases with multiple lesions. Tumors located in subcortical white matter in 6 cases, basal ganglia in 2 cases, corpus callosum in 3 cases. On T1WI images , 6 lesions were iso-intensity and 5 lesions were hypointensity; on T2WI images, 3 lesions were iso-intentsity and 8 lesions were hyperin-tensity. All of tumors were highly enhanced after contrast media injection, among which 5 lesions showed fist sign. Edema surrounding tumorrnwas light or moderate. MRS showed that Cho increased accompanied NAA and Cr decreased, and Lip peak could be seen in 6 cases which confirmed were B cell lymphoma by pathology.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MRI and MRScharacteristics has important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primary brain lymphoma.【期刊名称】《安徽医学》【年(卷),期】2013(034)003【总页数】3页(P318-320)【关键词】脑淋巴瘤;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作者】朱旻钰;葛锐;阮怀军【作者单位】230000,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原发性脑淋巴瘤(primary brain lymphoma,PML)在组织学上与非神经系统淋巴瘤相同,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