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肌内脂肪测定方法及其误差分析
肉中脂肪含量的测定(酸水解法)数据表格结论

1.肉中脂肪含量的测定(酸水解法)1.1原理利用强酸在加热条件下将试样进行水解,使结合或包裹在组织内的脂肪游离出来,然后用乙醚和石油醚提取脂肪,回收除去溶剂并干燥后,称量提取物的质量即得脂肪含量。
1.2试剂①无水乙醇;②乙醚(不含过氧化物);③石油醚(30~60℃沸程);④浓盐酸。
1.3操作步骤1.3.1样品处理准确称取肉约2.0 g ,置于250 mL 锥形瓶,加8 mL 水,混匀后再加10 mL 浓盐酸。
1.3.2酸水解将试管放入70~80℃水浴中,每隔5~10 min 用玻璃棒搅拌一次,至样品样品消化完全为止,时间约需40~50 rain 。
(水解过程中,如水分蒸发,应适当补加水,保持溶液总体积不变,以避免酸浓度升高。
)1.3.3脂肪提取取出试管,加入10 mL 乙醇,混合。
冷却后将混合物移人100 mL 分液漏斗,用25 mL 乙醚分次洗试管,洗液一并倒入分液漏斗。
加塞振摇0.5min ,小心开塞放出气体,再塞好,静置12 min ,小心开塞,用石油醚一乙醚等量混合液冲洗塞及筒口附着的脂肪。
静置10~20min ,待上部液体澄清,吸出上清液于已恒重的烧瓶内,再加5 mL 石油醚一乙醚等量混合液于分液漏斗内,振摇,静置后,仍将上层乙醚吸出,放入原烧瓶内。
将烧瓶于水浴上蒸干后,置100±5℃烘箱中干燥1 h ,取出放进干燥器内,冷却,30 min 后称重,反复干燥冷却操作至恒重。
1.4结果计算21%=100%W W W-⨯脂肪含量() 式中:W ——试样重量,gW 1——已恒重的烧瓶重量,g ;W 2 ——已恒重装有脂肪的烧瓶重量,g.1.5数据记录及计算称取肉的质量W =1.9993g锥形瓶恒重W 1=86.8062锥形瓶和脂肪重量W 2=87.17232187.1723-86.8026%=100%=100%=18.49%1.9993W W W -⨯⨯脂肪含量()。
肌内脂肪含量测定

一、样品:背最长肌样品号:1, 10, 11, 12, 14, 15, 24, 25, 26, 34, 36, 45, 46, 47, 48, 49(每个样品尽量做3个重复)二、需准备的东西:药品:无水乙醚器材:索氏抽提器(检查完好),滤纸(8cm×8cm),剪刀,坩埚,记号笔,电子天平,长镊子,干燥器,粉碎机,小自封袋三、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1 操作步骤⑴将肌肉样品放入坩埚中剪碎,然后把装有碎肌肉样品的坩埚放入烘箱中,103℃烘6h。
⑵将烘好的坩埚放入干燥器中冷却0.5h,取出坩埚中的肌肉样品放入微型粉碎机内粉碎,将粉碎的肌肉粉末放入小自封袋中干燥保存。
⑶将滤纸切成8cm×8cm方块,精确称取2-4g肌肉粉末(记作W1)用滤纸方块包好。
⑷将滤纸包放入烘箱95-105℃过夜烘干(10-12h)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0.5h后称量并记录下重量,称量后再次放入烘箱相同温度烘1-2h 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0.5h后称量,直到两次差值在千分之一(即两次称量的差值不超过0.001g)即可,记录下重量W2。
⑸将滤纸包放入索氏抽提器重浸泡过夜(乙醚必须全部淹没滤纸包),接通冷凝水水流(注意不能停水),在恒温水浴锅中进行抽提,调节水温至55-70℃,使冷凝下滴的乙醚成连珠状,抽提至抽取筒内的乙醚用滤纸点滴检查无油迹为止(约需8-10h )。
⑹ 抽提完毕后取出滤纸包在通风处发挥完乙醚以后放入烘箱95-105℃烘2h (乙醚必须完全挥发完毕),放入干燥器中冷却0.5h 后称量并记录数据,称量后再次放入烘箱相同温度烘1h 后放入干燥器冷却0.5h 后称量,直到两次差值在千分之一即可,记录下重量W3。
2 计算公式由于实验条件限制,本实验中以粗脂肪含量来近似表示肌内脂肪含量。
100%132⨯-=W W W )粗脂肪含量(式中:W1:干燥肌肉粉末重量(g );W2:干燥的装有肌肉粉末的滤纸包重量(g );W3:抽提后干燥的装有肌肉粉末残渣的滤纸包重量(g )。
228猪肉品质的测定(精)

猪肉品质的测定一、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了解和熟悉猪肉品质测定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要求掌握肌肉纤维细度的测定方法和意义。
二、实验的设备和材料实验材料:猪的背最长肌及臀部肌肉各一块, 20%的HNO3溶液,pH试纸,甘油,肉色评分标准图,大理石评分标准图等。
实验设备:显微镜,镊子,手术刀,探针,酸度计,色值仪,分析天平,肉质压缩仪,水浴炉及水浴锅、肉样剪切仪、冰箱等。
三、实验方法和手段实验采用演示、讲解及学生动手操作等方法,使学生基本掌握肉质测定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学会对肌肉纤维的细度检测步骤和方法。
四、实验内容(一)、肉质评分猪的肉质优劣,对养猪生产和猪肉销售和食用的口感和风味影响很大,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提高猪的产肉性能,而忽视了猪的内在机能,加之高集约化的饲养管理,导致在提高瘦肉率的同时,伴随着肉质变劣的发生,目前人们对此已引起极大的关注,评判肉质的优劣主要依赖于肉质指标。
常用的肉质指标PH值、色值、系水力、肌肉脂肪、大理石纹、嫩度、滴水损失、品尝评定和风味等,此外还有许多活体早期评定肉质优劣的方法,如酯型、酶活性、氟烷测定、氟烷基因型PCR测定等。
氟烷阳性猪的劣质肉发生率为60-70%。
劣质肉主要表现形式有PSE肉和DFD肉两种。
PSE肉是指肌肉灰白(pale)、肌块质地松软(soft)、肌块切面汁液外渗(exudative);DFD肉是指肌肉暗黑(dark)、肌块质地坚硬(firm)、肌块切面干燥(dry);在研究肉质和比较肉质性状的差异时,必须考虑到品种特性、评定方法、判定标准、宰前处理和屠宰条件等因素。
1、肉色(meat color)肌红蛋白(Mb)和血红蛋白(Hb)是构成肉色的主要物质,起主要作用的是Mb,它与氧的结合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肉色,且与肌肉的PH值有关,其遗传力约为0.30。
肉色的评定方法很多,目前使用的主要有两大类:主观评定和客观评定。
主观评定是依据标准的图板进行5分制的比色评定:在猪宰后1-2小时,取胸腰椎接合处背最长肌横断面,放在4℃左右的冰箱里存放24小时,1分为灰白色(PSE肉色),2分为轻度灰白色(倾向PSE肉色),3分为鲜红色(正常肉色),4分为灰白色(正常肉色倾向DFD肉色),5分为按褐色(DFD肉色)。
猪肉品质的检测技术方法

猪肉品质的检测技术方法猪肉品质的检测技术方法摘要:文中叙述了猪肉品质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给出了我国猪肉的品质应遵循的标准,综述了多种检测猪肉品质具体指标的技术方法,以及说明了对猪肉品质进行多指标检测的必要性。
关键词:猪肉品质质量指标检测技术方法一、猪肉品质各种具体指标的技术检测方法检测肉质的方法和仪器有很多种,如色值仪,pH计,脂肪分析仪,肌肉嫩度计,超声波测定仪,近红外线探针,手提分光光度计,光学探针,电磁扫描,绝缘扫描,核磁共振扫描等。
1、嫩度检测用C—LM型嫩度仪测定腰大肌肉样的剪切力,肉样采用半熟处理即肉样在80℃恒温水中加热至中心温度60℃。
取上述部位约200g放人自封袋中,将温度计插入中心部位后,置于恒温水浴锅内,水温恒定在80℃,当肌肉中心温度达70℃时取出,用取样器取样品中心部位的肉样,用C—LM嫩度仪测定剪切力。
2、肉色检测美制NPPC比色板(1994版)。
上有5个眼肌横切面的肉色分值级别从浅到深排列,用于肉色定量评估。
1分=灰白色(异常肉色),2分=轻度灰白(倾向异常肉色),3分=正常鲜红色,4分=稍深红色(属于正常肉色),5分=暗紫色(异常肉色)。
用比色板(1991版)对照眼肌样本给出肉色分值。
分值的精确度可判断到0.5分。
3、大理石纹检测美制NPPC比色板(1991版或1994版皆可)。
与肉色评分同步进行,按五个等级进行评分。
对照比色板给肉样评分。
1分为脂肪痕量;2分为脂肪微量;3分为脂肪中量;4分为脂肪多量;5分为脂肪过量。
两分之间允许设0.5分值。
4、粗脂肪检测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粉碎的风干样(40目筛)1.5g左右,用恒重的滤纸包好待用。
将滤纸包放入脂肪抽提器的抽提筒中,冷凝器上端塞上脱脂棉,连接上接收瓶,加入无水乙醚至瓶内体积的三份之二处,于40℃水浴锅上加热,连续萃取12小时。
取出脂肪包放在通风处让乙醚挥发0.5小时以上,直至不能闻出乙醚气味。
把滤纸包放入50-60℃的烘箱烘至恒重。
猪肉质地与风味测定

类统计就得出口感的小组评定。
花枯是为了下一年开放的更加灿烂,死亡是为力等待下一个黎明。挣脱那命运的枷锁
呈于品尝餐桌上,次序随机,品尝室内不得进行 任何烹调。5.4.2 所有品尝小组成员回避了解被 测肉样的品种背景。5.4.3 品尝人员对每个肉样 咀嚼 25 次以上,细细品味后作出四项评分(从~ 5~+5 共 11 个分值级别)。
花枯是为了下一年开放的更加灿烂,死亡是为力等待下一个黎明。挣脱那命运的枷锁
试仪、C-LM 嫩度计等。1.1 取样部位以眼肌腰 段头测端为主,可加测腰大肌中段、半腱肌中段、 半膜肌中段、股二头肌中段。1.2 前处理 1.2.1 用于种质测定和育种测定的被测猪宰前饲料配 方中不得含有兴奋剂、镇静剂和嫩化剂。1.2.2 被测猪必须按规范屠宰(见本系列第一篇),净 胜后迅速剥离完整眼肌等被测肌肉样本(包上塑 料薄膜食品袋),在 15℃~16℃条件下保存到宰 后 24 小时。然后再置于 0℃~4℃条件下熟化 48 小时。1.2.3 所有被测肉样必须测 pH45 和 pH24 作为嫩度的配合参考。1.2.4 熟化后的样本(宰
中处理 1.5 小时,再将收集瓶取出称重。将带有 脂肪的瓶重减去空瓶重就是样本肌内脂肪重。4 肌纤维测定方法肌纤维是肌肉组成的基本单位, 密度大,直径小,结缔组织纹理细致的肌束是肉 质细嫩的指征。肌纤维测定基本内容为肌纤维密 度和肌纤维直径。在某些情况下要加测纤维类型 和肌节长度作为嫩度和肉色的参考依据。现代的 肌纤维测定方法是从传统的 Cooper 法(1968) 和 Staun 法(1972)演化而来。4.1 取样都位眼 肌胸段第 10 肋与最后肋之间,股二头肌中段。 4.2前处4.2.1活体取样将猪保定后切开背部(倒
肌内脂肪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及研究进展

2020年第10期猪肉在我国国民的肉食结构比例中占比较大,虽然近年来价格不断增长,仍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肉品质优良的猪肉在市场中逐渐体现出优势。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食品的健康营养安全,对肉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一味的追求高瘦肉率,而是更热衷鲜嫩多汁的口感。
肌内脂肪(I nt r am uscul ar f at ,I M F )正是影响肉的嫩度和多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近年来对猪肉品质的改良研究,逐渐的过渡到如何降低皮下脂肪和提高肌内脂肪的研究中。
1猪肉品质及影响因素猪肉品质是生产中重要的性状,随着畜牧生产技术的改进,品种选育、营养措施的改善,猪肉的生产性能及产量均得到明显的提高,但猪肉品质却不断下降。
目前评价猪肉品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感官品质指猪肉的色泽,大理石纹,嫩度等。
(2)技术加工品质指其系水力,肌内脂肪等。
(3)营养品质指猪肉中含有的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等。
(4)卫生质量指药物残留,微生物是否超标等。
猪肉肉质性状的具体评定指标有:肌内脂肪、肌肉的pH 值、肉色、嫩度、滴水损失、大理石纹等。
其中肌内脂肪是猪肌肉内沉积的脂肪,其含量关系到肉的嫩度和多汁性及大理石花纹,因此是影响猪肉肉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2猪肌内脂肪对肉品质的影响大理石花纹是消费者购买猪肉时选择的最直观的标准,优质的大理石花纹归功于肌内脂肪的均匀分布。
肌内脂肪和肌间脂肪都属于肌肉脂肪,不同于皮下脂肪,主要分布于肌肉中。
脂肪的沉积均来自于动物机体的营养来源与体内脂肪的代谢,肌内脂肪是体内脂肪沉积最后的步骤,根据营养状况按照肌肉大血管、肌肉外膜、肌束膜的顺序逐级沉积,营养情况很好的时候肌肉内膜和小血管周围也会有脂肪的沉积,这也是形成猪肉大理石花纹的基础,肌内脂肪的含量可直接影响大理石花纹的评分。
猪肉的风味源于猪肉中含有的成分经过氧化反应挥发出的香味,也是消费者评价肉质的重要标准,这些成分有氨基酸,脂类,醇类,有机酸等。
猪主要胴体性状的测定方法

猪主要胴体性状的测定方法猪的胴体性状对于肉类产品的质量和市场价值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准确测定猪胴体性状对于猪肉生产和贸易是至关重要的。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定猪主要胴体性状的方法。
一、胴体重量测定猪胴体重量是一个基本而且重要的步骤。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用电子称直接测定猪的胴体重量。
在具体操作时,将整个胴体放在汽车称上,记录下称重数值,并减去称台的重量,从而得出猪的净重。
二、胴体长度测定猪的胴体长度可以通过使用测量尺或测量线等工具进行。
具体操作时,首先将猪胴体摆放平放在水平表面上,然后在猪头部的最前端处压紧测量线或测量尺,然后沿着背脊线一直拉直到胴体末端。
最后读取测量工具上的数值,就可以得到胴体的长度。
三、胴体深度测定猪的胴体深度可以使用背腰厚度仪进行。
首先将猪胴体放在理想位置上,然后用背腰厚度仪在猪背部正中央测量胴体深度。
具体操作时,将厚度计的尖端放在背脊线上,然后计量仪附件的位移杆会显示出胴体深度的数值。
四、肩胛背脂厚测量猪的肩胛背脂厚度可以使用背脂厚度仪。
具体操作时,将背脂厚度仪的尖端放置在肩胛骨上,然后用手握住仪器的手柄,将其垂直放置在背肌线上。
最后,记录读数并计算背脂厚度。
五、胴体肌肉含量测定猪的胴体肌肉含量可以通过切割和称重的方法进行。
首先,将胴体沿着脊柱从头到尾切割成两半。
然后,在每个切割的部分上使用刀片或切肉机将肉质部分切割下来。
最后,将切割后的肉质部分称重,并记录下数值。
通过将两个部分的重量相加,就可以得到胴体的肌肉含量。
六、胴体瘦肉率胴体瘦肉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可以通过计算胴体瘦肉重量占整个胴体重量的百分比得出。
具体操作时,将胴体分割为肉质部分和非肉质部分(骨头、内脏和脂肪等),然后将肉质部分的重量除以整个胴体的重量,并乘以100%。
最后得出的百分比就是瘦肉率。
七、胴体脂肪率胴体脂肪率是指胴体中脂肪的重量占整个胴体重量的百分比。
可以通过使用称重的方法得出。
具体操作时,将整个胴体秤重,然后将脂肪的重量除以胴体的重量,并乘以100%。
肉及内脏脂肪测定详细方法(进过多次试验的改进)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肉制品、豆制品、谷物、坚果、油炸食品、中西式糕点等粗脂肪含量的测定,不适用于乳及乳制品。
2材料
2.1试验材料及试剂:
牛内脏(心、肝、肉、胃)、石油醚、无水硫酸钠(疏松和干燥组织)
2.2试验仪器及用品
索氏抽提器(冷凝管、抽提管、脂肪烧瓶)、水浴锅(HH-S8型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铁架台、分析天平(FA2004B上海佑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最小刻度0.1mg)、滤纸、细绳、研钵、培养皿、绞拌机(MJ-25BM04C、广东美的精品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纱线手套、干燥器、烘箱(DHG-9140A、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石油醚(分析纯、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3.3.2试样处理
从冰箱里取出样品,放置在案板缓冻直到可以切动为止(避免样品化出水),此时取样品两三个部位总共30g,放入绞肉机内搅碎,取出10g平均分成两份,放入两个标记好的培养皿中,再向其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在一同放入烘箱内(95℃-100℃)烘干衡重。然后再将样品从培养皿中转移到研钵中,充分研磨后转移到滤纸上,其中转移药品不可浪费。采用纸卷法(下文有图演示)将样品包好并用细绳系紧。
3试验方法:
索氏抽提法(参照:GB_T 50096-2003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3.1原理:
试样用(无水乙醚或者)石油醚等溶剂抽提后,蒸去溶剂所得的物质,称为粗脂肪,因为除了脂肪外,还含色素及挥发油、蜡、树脂等物。抽提法所测得的脂肪为游离脂肪。
3.2操作流程:
试验前衡重—试样前处理—抽提(回收石油醚)—衡重称量—结果计算。
3.3.3抽提
将滤纸包放入抽提筒内,连接已干燥至恒量的脂肪烧瓶,由抽提器冷凝管上端加入石油醚至瓶内容积的三分之二处,于80℃的水浴锅上加热,预先将橡皮管连通好,使水流通,控制流速,确保石油醚不断回流提取(6次/h-8次/h),一般抽提6h-12h(下文有图演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08年 第7期
102猪肉肌内脂肪测定方法
及其误差分析
张伟力1,曾勇庆2
(1.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2.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1 猪肉肌内脂肪测定的概述
1.1 肌内脂肪的基本概念
肌内脂肪的国际通用名为Intramuscular Fat,简称IMF,即肌肉结缔组织膜(epimysium)内瘦肉中含的脂肪, 是重要的肉质性状之一;而肌间脂肪是指Intermuscular Fat,即肌肉结缔组织膜(epimysium)外肌肉间沉积的脂肪。
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1.2 影响肌内脂肪含量的因素
肌内脂肪含量与品种、性别、年龄、肥育方式有关。
我国地方猪种一般肌内脂肪较丰富,但品种内品系间或个体间差异较大。
国外某些精选的专门化品系肌内脂肪也较丰富,但品系内个体间差异较小。
1.3 肌内脂肪在肉质评定中的意义
肌内脂肪是猪肉滋润多汁的物理因子,也是产生风味化合物的前体物质。
适度丰富的肌内脂肪对良好的口感、多汁性、风味、系水力、嫩度都有一定的作用,是肉质测定中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在测定中最容易出错的参数。
1.4 常用肌内脂肪测定方法
经验丰富的职业肉质技工能根据大理石纹评分、大理石纹类型、肉面手感大致估计出肌内脂肪含量档次。
如大理石纹1分相当于肌内脂肪2%,5分相当于肌内脂肪8%。
但某些品种如长白、皮特兰、汉普夏等的肌内脂肪常低于2%(低脂肉样见图1,虽然杜洛克的个别专门化品系可达6%,大白猪相应为5%,目前这些品系不多),而我国早熟的地方品种的某些个体常高于8%(莱芜猪的某些个体可高于10%,该肉样见图2-1,2-2),此时则无法用大理石纹来推测肌内脂肪含量,而且现代肉质标准对肌内脂肪的定量概念要求精确到0.01%。
因此度量手段也有严格要求。
最经典的方法为索氏抽提法(soxhlet)(图3)。
索氏抽提法稳定可靠,但较费力费时费空间(防火通风设备)。
有一些新的手段问世,有望将来形成气候,但目前尚难普及。
按2008年第53届国际肉科技大会论文集的报道趋势,索氏抽提法依然是测定肌内脂肪的最权威手段。
2 索氏抽提法的操作要领
2.1 取样部位
眼肌(背最长肌)中段最后肋与第一、二腰椎间核心部分。
如果单测肌内脂肪取一片眼肌约30~80 g即可,如果是配合其他生化指标一起测定,则要取250~300 g位于第10肋和第2腰椎间的一段眼肌(对比图4和图5)。
2.2 前处理
将宰后热胴体新鲜肉样切取去膜后迅速剁成碎末或用匀浆机捣碎,称取10 g左右肉末置于102 ℃烘箱中脱水至恒重(如果当日不能做,肉样应立即移入-15~-20 ℃冷冻室保存)。
此
基金项目:国家发改委生物育种高技术专项(2007249051),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重大课题优质瘦肉猪配套系选育项目(20069013)和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J07WF08)。
图1 低脂肉样图2-1、2-2 莱芜猪肌肉脂肪高于10%肉样图 3 索氏抽提法
2008年 第7期 SWINE INDUSTRY SCIENCE 猪业科学103
程序可与干物质测定同步。
如果屠宰现场不能匀浆,则应将整条眼肌肉样剥离出胴体并迅速用塑料膜封存于0~4 ℃,然后带回实验室,务必在24 h内完成匀浆。
2.3 仪器
全套索氏萃取装置(串联索氏瓶与配套水浴锅)、通风厨、电子天平、烘箱、真空干燥箱。
2.4 操作
将干燥肉样连同滤纸包放入萃取套管中,塞上脱脂棉,将套管填入索氏瓶中加入约160 mL石油醚(40~60 ℃),启动通风,冷凝水和索氏加热器后将虹吸循环控制在每小时10次以上连续萃取6 h。
本测定过程中绝对不能停水停电。
然后取下脂肪收集瓶置于干燥器中过夜,于次日将收集瓶置于80 ℃真空干燥箱(13 kPa以下)中处理1.5 h,再将收集瓶取出称重。
将带有脂肪的瓶重减去空瓶重就是样本肌内脂肪重。
3 常见的技术错误和误差原因
3.1 取样误差
取样时部位把握不准,眼肌取样部位前于第10肋导致测定结果偏高;取样部位后于第二腰椎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眼肌肌内脂肪分布规律为头侧段高于尾侧段。
此外,眼肌横断面上肌内脂肪分布也不均匀,
外侧部分肌内脂肪含量往往高于中心部
分(图6)。
因此,取样的切块应为成片切下的眼肌而不是从眼肌中心挖出来的核心部分。
3.2 水分误差
在热胴体上分离出眼肌时立即切取肉样称重并匀浆最为理想。
如果不能立即匀浆,则肉面水分蒸发导致干物质浓缩使测定结果偏高。
热胴体眼肌取出后暴露于空气48 h内可失水5%~15%,水分误差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3.3 匀浆误差
匀浆机应选用肉科学生化实验机型,如Ultra Turrax Homognizor, 避免使用家庭厨具(切菜机,绞肉机),以保证拌匀。
机械匀浆的离心力容易将脂肪甩向容器外层,故机械匀浆后必须追加手动匀浆(图7-1,7-2)。
3.4 抽提误差
为了省事,样本萃取6 h后从索氏瓶中取出,待挥发致恒重时按下列公式计算:
此法通过间接推算测得肌内脂肪,这种差减法省去了真空抽提从而变得省时省力。
可惜的是这种不规范方法往往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故在正式定量实验中不宜采纳。
(收稿日期:
2008-07-03)
图4 眼肌图5 眼肌
图6 肌肉脂肪比较图7-1 机械匀浆图7-2 肉浆
肌内脂肪% =
空瓶内脂肪重鲜肉样本重
×100%
肌内脂肪% =
萃取前肉样重—萃取后肉样重
鲜肉样本重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