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实验课件(20201022114027)
分析化学全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板

1
试剂的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符
2
试剂的纯度足够高
3
性质稳定
4
试剂参加滴定反应时,应按反应式定量进行,没有 副反应
第1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2.3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标定 2.3.2 标准溶液的配制
标准溶液的配制
直接法
标定法
第2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2.4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2.4.1 滴定分析计算的依据和常用的公式
其通式为:
第2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2.2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2.2.2 滴定度
在生产单位的例行分析中 ,为了方便计算 ,常用滴定度表示标准溶液的浓度. 滴定度是指每毫升滴定剂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 滴定度和浓度之间互算:
第2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2.3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标定 2.3.1 基准物质
(2)少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 t分布曲线与正态分布曲线相同之处是,曲线下面一定区间内的积分面积 ,就是该区间内随 机误差出现的概率
第1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1.4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1.4.2 总体平均值的估计
(2)少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
第1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1.4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1.4.3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第1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1.4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1.4.5 显著性检验
(2)F检验法
第1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1.4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1.4.6 回归分析法
(1)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及回归直线 回归直线可用如下方程表示:
回归直线与所有实验点的总误差即为
第1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1.4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1.4.6 回归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又称为容量分析法 ,是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即标准溶液滴 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加的试剂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 应完为止 , 然后根据试剂溶液的浓度和用量 ,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化学分析》课件

整理数据,撰写报告,提供结论和建 议。
05
化学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水质监测
总结词
化学分析在水质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水样中的各 种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了解水质状况并评估 其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详细描述
水质监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化学分析可以测 定水体中的溶解氧、酸碱度、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等关 键参数,从而判断水质是否符合相关标准,预防水体污染和 生态破坏。
、准确地完成分析任务。
分析仪器的智能化与自动化
总结词
智能化和自动化是化学分析仪器的重要发展方向,能够提高分析的效率和精度。
详细描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化学分析仪器正朝着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 展。智能化仪器能够自动完成样品处理、数据分析等环节,减少人为误差和操作时间。 自动化仪器则可以通过机器人技术实现样品自动进样、自动清洗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分
《化学分析》PPT课件
目录
• 化学分析简介 • 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 • 化学分析实验技术 • 化学分析中的误差与质量控制 • 化学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 化学分析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化学分析简介
化学分析的定义
总结词
化学分析是一种通过化学实验手段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详细描述
化学分析是对物质进行研究的科学方法,它通过化学实验手段,利用物质的化 学性质和反应,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确定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等。
04
化学分析中的误差与质量控制
误差的来源与控制
误差的来源
设备误差、操作误差、环境误差 等。
误差的控制
定期校准设备、规范操作流程、 控制实验环境等。
《分析化学》PPT课件

积分吸收与峰值吸收
• 锐线光源: 所发射谱线与原子化器中待测元素所吸收谱线中心频率(ν0)
一致,而发射谱线半宽度(ΔνE)远小于吸收谱线的半宽度 ( ΔνA )。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特点
选择性好:空心阴极灯作锐线光源,光 谱干扰小。
灵敏度高:适应于微量与痕量金属与 类金属分析。石墨炉原子化法,10-10~10-14水平。
精密度高。操作方便和快速。 应用范围广:分析不同含量、不同性质、不 同状态的元素。 局限性:不适于多元素混合物的定性分析, 难以原子化的元素分析灵敏度低。
在原子光谱中的带光谱和连续光谱
• 当获得原子的线光谱时,除观察到线光谱外,还会出现带光谱和连 续辐射。
• 连续辐射来源于原子化介质中的热微粒物质产生的热辐射。等离子 体,电弧,火花也会产生带光谱和连续辐射。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仪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原子化系统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指标
仪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锐线光源 原子化器
单色器 检测器 计算机工作站
空心阴极灯(HLC)
火焰原子化器(FAAS) 石墨炉原子化器(GFAAS) 氢化物原子化器(HGAAS) 平面衍射光栅 中阶梯光栅二维色散系统
光电倍增管(PMT)
包括雾粒的脱溶剂、蒸发、解离等阶段。 大部分分子解离为气态原子。
火焰原子化
火焰原子化器 火焰的类型 火焰的构造及其温度分布 自由原子在火焰中的空间分布 燃气和助燃气的比例
火焰的类型
• 当空气作为助燃气时,由不同燃气获得的火焰温度在1 700~2 400 ℃。仅仅能够原子化那些易分解的试样。
• 对难熔的试样,必须采用氧或氮氧化合物作为助燃气进行原子化。
光源的调制也可用稳定的直流电供给空心 阴极灯,在空心阴极灯和火焰之间插入一个切 光器,进行机械调制。
分析化学-绪论ppt课件

1.2.6 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 例行分析:一般分析实验室对日常生产流程中
的产品质量指标进行检查控制的分析;
仲裁分析:不同企业部门间对产品质量和分析
结果由争议时,请权威的分析测试部门 进行裁判时的分析
.
1.2.7 分析方法的选择
对分析方法的选择通常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a.测定的具体要求,待测组分及其含量范围,欲测组分的性质; b.共存组分的信息及其对测定想影响,合适的分离富集方法,分 析方法的选择性; c.对测定准确度、灵敏度的要求与对策; d.现有条件、测定成本及完成测定的时间要求等。
§1.5.1 定量分析工作的一般步骤
➢1 采样(sampling)
要使样品具有代表性 ➢ 要注意:
1.避免损失 2.避免不均匀; 3.保存完好; 4.足够的量以保证.分析的进行。
2 试样分解试样预处理
➢ 目的是利用有效的手段将样品处理成便于分 析的待测样品;
➢ 与待测样品有关的因素: 1. 分析方法(常量、微量); 2.物态与相(多相、均相、固态、液态、气态); 3.待测成分在样品中的含量(针对不同的分析方
• §1.2.2 按分析对象分类
• 1.无机分析(inorganic analysis) • 2.有机分析(organic analysis)
• §1.2.3 按分析方法分类
• 分析化学按其测定原理和操作方法的不同可 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类。
.
1.化学分析法(Chemical analysis) 以化学反应为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 化学分析法,包括滴定分析法和重量分 析法.
➢在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推 广等方面;
➢都离不开分析化学。
.
分析化学的作用
分析化学课件(3)

R=mAn d. 对数运算
sR/R=nsA/A
R=mlgA
sR=0.434msA/A
12
3)极值误差传递公式 极值误差:最大可能误差 作用:简单方便的估计最大误差
加减法:R=A+B-C ER=|EA|+|EB|+|EC| 乘除法:R=AB/C ER/R=|EA/A|+|EB/B|+|EC/C|
1 基本概念介绍
⑴ 总体: 考察对象的全体; ⑵ 样本: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组测量值; ⑶ 样本容量 n:样本中所含测量值的数目; ⑷ 自由度: f=n-1;
…
⑸ 样本平均值:平行测定的各测量值的算数平均值
x
x1 x2
xn n
1 n
n
xi
i 1
x
23
1.基本概念介绍
⑹ 总体平均值 μ :测定次数n无限增多时的平均值 x
量筒 (0.1mL):
4.0mL(2)
17
2 有效数字修约规则 四舍六入五成双
被修约数字≤4时舍; 被修约数字≥6时入 被修约数字=5时,
若5前的数为奇数则进位成双,偶数舍5; 若5后面还有不是0的任何数皆入
18
例 下列值修约为四位有效数字
0.324 74 0.324 75 0.324 76 0.324 85 0.324 851 ➢ 禁止分次修约
7
3.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1.精密度高是准确度高的前提; 2.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高
精密度高,准确度பைடு நூலகம்高,可能存x1在系统误差!
消除系统误差后,可x用2 精密度表达准确度.
准确度x3及精密度都高----结果可靠
x4
8
4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按原因分类)
分析化学课件.ppt

δ=
∑|Xi-μ|
n
Ⅰ.总体标准偏差
σ =
∑(Xi-μ)2 n
Ⅱ.样本标准偏差 n < 20
S=
当 n
lim
x
∞
i
x
2
n 1
x
i
μ
i
n
X =
X
n 1
= X
2
2
n
s
σ
Ⅲ.相对标准偏差(RSD,变异系数) S S r = 100 % X Ⅳ.标准偏差与平均偏差
d1 与
d2
都 是 0.24
在统计学中
所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 总体 自总体中随机抽出的一组测量值称为 样本 样本中所含测定值的数目称为样本的容量, 用 n 表示。
设样本容量为n,则其平均值 x
=
1
n
∑Xi
i=1
n
当测定次数无限多时,所得平均值为总体平均值
1 = lim i n n
滴定分析的一般操作
化学计量点 滴定终点 滴定误差 sp ep Et
滴定分析的特点:
① 仪器简单、快速,用途广泛。 ② 准确度高,相对误差一般为±0.2% 左右。 ③ 适用于常量组分(含量>1%)的测定。
滴定分析法对滴定反应的要求
① 反应必须按一定的反应式进行,即反应 具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② 反应必须定量地进行,反应完全程度达到 99.9% 以上。 ③ 反应速度要快 。 ④ 必须有适当的方法确定终点。
二、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按学科分) 在无机物的分析中,由于组成无机物的元素多种 多样,通常要求鉴定试样由哪些元素、离子、原子团 或化合物的组成,各成分的含量是多少。有时也要求 测定它们的存在形式(物相分析)。 有机物的分析由于元素不多,结构很繁杂,所以 不仅要求鉴定组成元素,更重要的是进行官能团和结 构分析。
分析化学ppt课件第二版

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食品安全保障 技术应用 未来趋势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添加剂、重金属等是影响食品安全 的主要因素。分析化学在食品检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 作用,确保食品的安全与质量。
分析化学ppt课件第二版
目录
• 引言 •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 • 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 •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 分析化学的未来发展
01
引言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分析化学ppt课件第二版
适用对象
化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分析化学爱好者
课程目标
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培养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析化学的重要性
数据分析
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原始数据和 中间计算过程。
根据数据处理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 分析,得出结论。
数据处理方法
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如平均值 、中位数、标准差等。
误差分析与实验结果评价
误差来源
分析实验误差的来源,如仪器误 差、操作误差等。
误差控制
采取有效措施,减小实验误差, 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氧化还原滴定法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滴定, 通过滴定剂的加入量和被测物 的反应程度计算被测物的含量 。
沉淀滴定法
利用沉淀反应进行滴定,通过 滴定剂与被测物形成沉淀物的
过程计算被测物的含量。
滴定分析法
直接滴定法
间接滴定法
将被测物质与标准溶液直接混合,通过滴 定剂的加入量和被测物的反应程度计算被 测物的含量。
05
分析化学的未来发展
2024年度《分析化学电子教案》PPT课件

《分析化学电子教案》PPT课件•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分析化学基础知识•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配位滴定法contents目录•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光谱分析法简介•色谱分析法简介•现代分析技术与应用前景展望contents目录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1 2 3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分析化学的定义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测定有关组分的含量、确定物质的结构和存在形态及其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等。
分析化学的任务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和形态分析。
分析化学的分类分析化学概述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了解分析化学的最新进展和应用。
知识目标具备独立进行化学实验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分析化学的兴趣和热情,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情感目标课程目标与要求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分析化学》(第X版),XXX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分析化学原理》、《仪器分析》、《分析化学实验》等相关教材及参考书。
02分析化学基础知识03准确度与精密度概念辨析,提高准确度和精密度的途径01误差来源与分类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的识别与处理方法02数据处理技巧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可疑值取舍方法误差与数据处理分析方法分类与特点化学分析法重量分析、容量分析的原理及应用仪器分析法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原理及应用分析方法比较与选择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比较,选择依据试剂与溶液配制试剂分类与管理基准试剂、标准试剂、一般试剂的识别与使用溶液配制方法直接法、间接法配制溶液的步骤与注意事项溶液保存与浓度表示溶液保存方法,浓度表示方法及换算03酸碱滴定法酸碱平衡理论酸碱反应的本质探讨酸碱反应中质子的转移过程及其平衡常数。
酸碱平衡的移动分析浓度、温度等因素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缓冲溶液阐述缓冲溶液的组成、性质及其在酸碱滴定中的应用。
酸碱指示剂及滴定曲线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解释指示剂在不同pH 值下的颜色变化及其与酸碱反应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