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耳穴压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操作课件

中医护理操作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2.耳廓与脏腑关系十分密切,是机体体表与 内脏联系的重要部位
• 3.耳廓上有丰富的神经,血管,淋巴。对各 种内脏和各种感觉机能的调节起到重要的 作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儿形(头部朝下, 臀部朝上)
• 1.与头面对应的穴位----耳垂 • 2. 与上肢对应的穴位----耳舟 • 3.与下肢对应的穴位—对耳轮上、下脚 • 4.与躯干对应的穴位------对耳轮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风溪 Wind Stream
• [部位] 在耳轮结节 前方,指区与腕区 之间,即耳舟1区、 2区交界处。
• [主治] 风证(皮肤 病、外感、眩晕等 。)
3、对耳轮穴位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交感
• [部位] 在对耳轮下脚末端 与耳轮内缘相交处
• [主治] 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引起的诸种病症(失眠、 多汗、内脏器官神经官能 症及性功能障碍等);内 脏绞痛症(心绞痛、肾绞 痛、胆绞痛等);无脉症、 脉管炎、肢端动脉痉挛 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耳穴压豆定义
耳穴压豆是采用药籽或菜籽等 物品贴压及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 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通经活 络、调节气血、防治疾病的一种治 疗方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耳穴压豆适应症
• 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各种扭挫伤、头疼、神经性疼痛 );各种 炎症性病症(如牙周炎、咽喉炎、胆囊炎、肠炎、菌痢);内 分泌紊乱及功能紊乱性疾病 (甲亢、甲低、糖尿病、肥胖 、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神经衰弱、失眠、月经不调 );过敏及变态反应性病症(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 各种慢性病症

【中医护理特色】“小豆子”大作用——耳穴压豆

【中医护理特色】“小豆子”大作用——耳穴压豆

【中医护理特色】“小豆子”大作用——耳穴压豆中医是一种古老而又深奥的医学体系,其中包含了许多独特的治疗方法,对很多病症都有着非同一般的疗效。

其中,耳穴压豆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中医特色疗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辅助治疗和预防当中。

耳穴压豆是中医中的一种疗法,也称为耳穴穴位贴压疗法。

它是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特定穴位来调整人体的功能和促进健康。

按照中医理论,耳朵是人体的微缩反射区,耳穴与人体的各个器官和部位有关联。

在耳穴压豆疗法中,会将小豆、小磁铁或者按压粒贴在特定的耳穴上,通过压迫或刺激耳穴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根据个人需要和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耳穴进行贴压。

而本文则将详细介绍一下关于耳穴压豆的原理、穴区、方法、适应症和注意事项等等,以便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种治疗方法。

耳穴压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各个部位都与耳朵上的不同穴位相连,耳穴压豆主要是根据中医耳穴学说的一种特色疗法,它主要通过在人体耳垂或耳廓上贴上一颗大小适中的豆子,并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按压豆子来刺激相应的反射区,以此来刺激耳朵上的特定穴位,调节身体机能和气血运行,让身体的自愈能力得到提升,从而达到身体康健的目的。

而具体来说,耳穴压豆的原理也很简单,它主要有反射区原理、神经调节原理和内分泌调节原理等三种。

其中,反射区原理主要是指耳朵上的穴位和身体上的各个部位相连,而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就能够产生相应的反射作用,以此达到调节身体的功能。

而神经调节原理则是指耳朵上的穴位和身体上的神经系统所相连,通过对这些穴位进行刺激,则就能够调节人体神经系统功能,从而映射到身体中的各种生理过程。

最后,内分泌调节原理则是指耳朵上的穴位与身体上的内分泌系统相连,对这些穴位的刺激就能够调节内分泌系统,以此来侧面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耳穴的常见部位在耳穴当中有许许多多的部位和区域,不同的部位都有着不同的作用,映射并连接着人体中的各个部位,也具有着不同的作用。

(医学)耳穴压豆演示-2022年学习资料

(医学)耳穴压豆演示-2022年学习资料

观耳辨病法-一、瞧一瞧-耳廓的大小、厚薄反映先天肾气的强弱-健康人的耳廓颜色微黄而红润,不健康-人的耳廓则 燥而不润泽
观耳辨病法-二、摸一摸-主要注意局部有无隆起、凹陷、压痕的改变-顺序: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先右后左
观耳辨病法-三、压一压-压痛敏感程度分四级,以+表示-+呼痛,但表情无变化-++同时出现皱眉、眨眼等-++ 有躲闪等动作-++++不能忍受的剧痛,并有汗出等
耳穴结构口决-耳前:-一舟一垂一结节-二轮二屏三切迹-三脚三窝十六步
耳穴结构口诀-耳背:-耳轮背面-角疯后泽起-三个面-对耳轮下脚后沟-四个沟-耳舟后隆起-耳甲艇后隆起-对耳 后沟-耳轮脚后沟-四个隆起-年甲控后径起-耳廊背面解剖名称-耳轮尾青而-对耳屏后沟-耳垂育面
(医学课件)耳穴压豆ppt演示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对耳屏穴位-材-额-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体的-一头痛、头晕、失-眠、多梦-枕一头痛、眩晕、神-脑干-象 -经衰弱-对屏尖-皮质下一神经衰弱、-颞-屏间前-胃溃疡、高血压病-屏间后-冠心病、心律失常
耳屏穴位-外屏-肾上腺:耳屏外侧面-耳肾-1/1下1/2隆起面的中点-喉-邵-咽炎,单纯性-心胖-屏尖-下 一鼻炎-外鼻-肾上腺一低血压、风-湿性关节炎、休克、-屏间前-过敏性皮肤病
一、什么是耳穴压豆-耳穴压豆法是耳穴疗法的一种方法,是-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绿豆、小米、磁珠-等贴于耳穴处 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热、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一些疾病的方法。
耳轮-对耳轮上脚-耳轮结节-耳廊正面解剖图-三角窝-对耳轮下脚-耳舟-耳轮脚-屏上切迹-耳甲艇-耳屏-耳甲 -对耳屏-轮屏切迹-耳轮尾-屏间切迹-耳垂

常用中医护理技能 耳穴压豆法

常用中医护理技能 耳穴压豆法

器器器应应应应 耳对对对的的的的

轮应应应穴穴穴穴 脚的的的位位位位 周穴穴穴
示 意
——
——
——
——
——
——
——
围位位位

对对耳耳


耳耳舟垂
排三耳耳轮轮 或
列角甲甲 上 耳
窝艇腔 、 垂
下邻
脚近
与头面部对应的穴位在——耳垂
目1、目2、眼(屏间切迹前下方、 后下方、五区正中):青光眼、假 性近视、麦粒肿。 颌(三区的正中、上方);牙痛、 颞下颌关节炎。 面颊区(五六区交界线周围):面 瘫。
一、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1.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是有机整体,它 们通过经络相互联系,通过气血灌注相互影响。
2.手太阳、手足少阳、手明阳等经脉、脉络、经别均入耳 中,足明阳、足太阳的经脉则分别上耳前,至耳上角。 六阴经虽不直接入耳,但也通过经别与阳经相合,而与 而联系。
3.因此,十二经脉均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奇经八脉中阴 蹻、阳蹻脉并入耳后,阳维脉循头入耳。
耳穴压豆法
目录

概念及与经络脏腑的 关系
叁 适应症和禁忌症

耳廓的解剖结构及耳 穴分布

耳穴选穴原则、操作 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概念
耳穴压豆是在耳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 种保健方法,是用王不留行等药籽或菜籽置于 胶布上准确地贴于耳穴处,用手指给予适度的 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热、麻、胀、痛等 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又称耳穴埋豆法。
7.尿潴留:选择耳穴肾、膀胱。
三、禁忌症
• 1.严重的心脏病不宜使用。 • 2.严重的器质性病变,如重度贫血、血友病。 • 3.孕妇慎用或禁用。 • 4.外耳患有病症,如溃疡、湿疹、冻疮破溃时,暂不宜使用。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
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近视 属中医“能近怯远症” 1.肝开窍于目 2肾藏精 【取穴】:心、肝、肾、目一、目二、眼 。
调经 按压內分泌穴、內生殖器穴,尤其是压
力所引起的经期不稳定效果较好。
压力山大
减肥
取穴:三焦、肺、內分泌、脾等穴。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肥胖。
便秘 取穴:大肠穴、直肠穴。 便秘久了通常会有痔疮的问題,可以按压 肛门穴,預防痔疮。
耳穴疗法的压豆材料
有生王不留行籽、绿豆、白芥子、六神 丸等,其中以王不留行籽最为常见。用胶 布制成0.6平方厘米乘以0.6平方厘米之大小 方块。亦可用从药店购买的专用于耳穴压 豆治疗的耳豆板。
禁忌症
皮肤感染,皮肤过敏、耳廓有炎症、溃 疡或皮损者,不宜采用贴压法
评估
1.核对医嘱,了解患者主要症状,发病部位 及相关因素。
操作步骤 1.按要求着装,修剪指甲,洗手。 2.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解释。 3.安置合理体位。
4. 选准穴位处先以75%酒精棉球擦耳廓皮 肤,再用干棉球擦净,用镊子夹起中间粘 有压物的小方胶布,置于所选之穴区,并 将其粘牢压紧。待各穴贴压完毕,即予以 按压,直至耳廓发热潮红。按压时注意将 拇、食二指分置耳廓内外侧,挟持压物, 先作左右圆形移动,找到敏感点后,即采 用一压一放式按压法,
2.患者体质及压豆部位皮肤情况。 3.个体差异,心理状态。
告知 压豆局部有酸、麻、胀、痛感。 局部可能出现辅料过敏现象。
计划
1.物品准备 治疗盘、75%酒精、胶布、压豆 材料生王不留行籽、绿豆、白芥子、六神 丸等。
2.病人准备:介绍压豆的目的和方法,以取得 合作。
3.环境准备: 病室整洁,舒适。

培训学习资料-耳穴压豆2022年学习资料_

培训学习资料-耳穴压豆2022年学习资料_

口:-胃:耳轮脚-缘与消失处周围-线中m-食管:耳轮脚下方中-下方外-1/3处-输尿管-官一食管炎、食管痉 -胰阳-天肠-o-贲门一神经性呕吐-艇中阑尾-胃一胃炎、胃溃疡、失眠、-十二指肠-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肺 气管-三焦-内分泌-耳垂-23
耳甲穴位-十二指月-小肠:耳轮脚上方的-方的外1-中1/3处-指肠一十二指肠溃疡、-c角-腹胀、腹泻-胰胆 -房胱-大肠-·小肠一消化不良-艇中阑-•大肠一腹泻、便秘-的食管口-肺-心-气管-三焦-内分泌-耳垂-2
肝:耳甲艇-立-的后下方-肾:对耳轮上下分叉-●-处直下方的耳甲艇处-腹腔-输尿竺-一月经不调、更年期综角-合征、高血压病-膀胱-·肾一腰痛、耳鸣、神经衰-胰阳-肠-艇中阑尾-弱、遗精、阳痿-十二指肠-脾一腹胀 腹泻、便秘、-气管-食欲不振、失眠-三焦-泌-耳垂-脾:耳甲腔外上方在-耳轮脚消失处与轮屏-切迹连线的中点 -25
一、什么是耳穴压豆-耳穴压豆法是耳穴疗法的一种方法,是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绿豆、小米、磁珠等贴于耳穴处, 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热、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一些疾病的方法。
耳轮-对耳轮上脚-三角窝-耳轮结节-耳廊正面解剖图-对耳轮下脚-耳舟-耳轮脚-屏上切迹-耳甲艇-耳屏-耳甲 -对耳屏-轮屏切迹-耳轮尾-屏间切迹-耳垂-5
变形-謇-丘疹-脱屑-血管异常-11
·耳前控制人体的前面,五-脏六腑、组织器官和五官-七窍。-·耳背控制人体的背面,神-经系统、骨骼肌肉运动系 统。-12
三、耳穴的分布规律-内脏器官在耳廓代表区的形态与器官自身的形态-颇为相似,往往呈“投影”的对应关系。-13
耳垂穴位-耳垂相当于人体的头面部-·1区一牙痛、牙周炎-·2区一舌炎、口腔炎-·3区一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区一神经衰弱、牙痛-·5区一假性近视、迎风流泪-·6区一耳鸣-·7、8、9区一扁桃体炎、咽炎-颌舌牙-面颊 空眼垂前-14

中医护理基本技能—耳穴压豆法

中医护理基本技能—耳穴压豆法

取穴以5~7穴为宜, 隔3天更换1次,如有 02 污 染 及 时 更 换 , 两 组 穴位交替贴压,两耳 交替或同时贴用。
耳穴压豆
任务实施
核对 评估
施针前 准备
整理 记录
用物 准备
操作 过程
耳穴压豆
核对评估
解释核对 核对医嘱、治疗卡、床号、 姓名。
评估环境 环境清洁、宽敞、安 静、光线充足 。
➢ 压豆
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备好的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 对准穴位紧紧贴压其上,并 轻轻揉按1~2分钟 。
耳穴压豆
➢ 整理记录
整理
操作完毕,协助患者取舒适 体位,然后整理床单、用物, 归还原处,洗手 。
记录
洗手、记录、签名 。
耳穴压豆
任务评价
评估准确 护理得当
压豆穴位选择正确
操作过程完整、 准确
评估患者 探查耳部的皮肤情况,是否适合操作,以及对疼痛的耐 受程度和对治疗疾病的信心。
耳穴压豆
用物准备
治疗盘,敷料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王不留行籽,75%酒精、棉签、镊子、胶布、弯盘、小剪刀 。
耳穴压豆
压豆前准备
核对用物 再次核对所需用物是否准备齐全 ;
护士准备 衣、帽、鞋、口罩穿戴整洁,修剪指 甲、洗手 ;
《中医护理学》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
任务描述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是采用药籽或菜籽等物品贴压及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通 经活络、调节气血、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耳穴压豆
任务分析
能找到常用的耳穴
知道耳穴压豆的适用 范围
03 02
04
01
能熟练完成耳穴压豆
知道耳穴压豆的注 意事项及禁忌症

中医护理进修学习汇报ppt课件

中医护理进修学习汇报ppt课件

23
可编辑课件PPT
24
感谢您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26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可编辑课件PPT
13
穴位按摩法
可编辑课件PPT
14
穴位按摩法
(一)、目标 1 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 症状。 2 通过穴位按摩,达到保健强身 的目的。
(二)、禁忌证 各种出血性疾病、妇女月 经期、孕妇腰腹、皮肤破损及瘢痕等部位 禁止按摩。
(三)、护理及注意事项 1 操作前应修剪指 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 2 操作时用力 要均匀、柔和、持久,禁用暴力。
1、耳针法(耳穴埋豆) • 2、艾条灸法 • 3、拔火罐法 • 4、穴位按摩法 • 5、刮痧法 • 6、湿敷法 • 7、涂药法 • 8、熏洗法
可编辑课件PPT
7
耳针法(耳穴压豆)
可编辑课件PPT
8
耳针法
(一)、目标 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 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 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 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 (二)、禁忌证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 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可编辑课件PPT
15
刮痧法
可编辑课件PPT
16
刮痧法
(一)、目标 1 缓解或解除外感时邪所致高 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2 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 流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禁忌证 体形过于消瘦、有出血倾 向、皮肤病变处等禁用此法。
(三)、护理及注意事项 1 保持空气新鲜, 以防复感风寒而加重病情。 2 操作中用 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 3 刮痧过程中 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停 刮,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4 刮痧后嘱 患者保持情绪安定,饮食宜清淡,忌食生 冷油腻之品。 5 使用过的刮具,应消毒 后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