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创伤学复习资料

运动创伤学复习资料
运动创伤学复习资料

运动创伤学复习资料

1、运动创伤:

是指在从事体育运动及其相关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创伤。它的发生与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项目、运动技术、运动水平以及运动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

2、运动创伤学:

是探讨体育运动中创伤的发生发展规律,研究有效的治疗和预防运动创伤的一门临床学科。

3、运动创伤包括生物学基础、临床防治及流行病学研究等三方面内容。

4、运动损伤按伤后时间分类可分为:

①急性损伤②慢性损伤(a急性期处理不当b劳损)

5、运动创伤是运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探讨体育运动中创伤发生的规律,研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尽可能减少创伤的发生,以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

6、运动创伤的产生是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心理素质、训练方法及环境因素等内外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7、青少年损伤最多见的是骨折,其次是挫伤,而在高龄组中软组织挫伤占首位,骨折占第二位。

8、女子足球运动员膝前交叉韧带受伤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足球运动员

(2~8倍)。其中16~17岁的女孩发病率最高,且受伤时并无冲撞接触,这与女足球员起跳落地时缺乏缓冲,以及其膝伸屈肌力比不平衡有关。

9、运动创伤主要发生在运动系统以及四肢和腰背为高发部位,并有其独特的发病特点:

①轻度创伤多②软组织创伤多③慢性损伤多④复合伤多⑤复发率高。

10、"在短跑运动时,大、小腿后肌群屈曲用力后蹬肌肉主动猛烈收缩,易引起肌肉损伤,大腿后群肌肉损伤尤多。而跟腱拉伤、踝关节和膝关节扭伤等也很常见。短跑比赛中急停,可引起髂前上棘的撕裂。

11、"中场跑和马拉松跑是周期性耐力性运动项目,运动员的损伤以慢性损伤为主,跑距越长,其慢性损伤(尤其是踝和腿部)的发生率较高。

12、"在跳远起跳时,身体承受的最大垂直地面反作用力是运动员体重的12~20倍,当起跳时下肢各关节受到一个短暂而突然的超大负荷。

1

3、"拳击运动是最激烈的接触性运动,参赛的双方力求以重拳击倒对方,打击部位集中于面部及腹部,颜面部的挫裂伤常见。拳击于颈部时可刺激颈动脉窦,反射性的血压骤降,可引起短暂性脑出血。

1

4、"膝关节是篮球运动损伤最多的部位,这与连球队专项技术特点有很大关系。蹲位时膝关节处于负荷最大、关节最不稳定的状态。

1

5、"肩部是排球运动员常见的损伤部位,以肩袖损伤肱二头肌腱腱鞘炎最为常见。

16、"网球运动中肘关节损伤最常见。当网球运动员正反手击球会拍或高压扣球发球时,由于过分伸展肘关节,使关节附近的肌腱嵌入肱骨上踝,引起肱骨外上髁炎即网球肘。

网球肘在老运动员中普遍存在。

1

7、"损伤发生后,组织中新的细胞和基质取代损害或丢失的细胞和基质的过程,及再次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反应,称为修复。整个修复过程一般为5天~3周。根据修复过程的主要反应特征可分为一下三阶段:

①炎症期②增生期③成熟期。

18、"祖国医学对创伤的病理变化有自己的认识,总是认为是脉络受损、淤血流注、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血瘀气滞、营卫不和等出现疼痛。对创伤疼痛和肿胀的认识,如“不通则痛”、“气伤痛,形伤肿”等。

19、"直腿抬高实验出现疼痛即为阳性,说明有坐骨神经痛或腰椎间盘突出症。

20、"目前用于运动创伤的辅助诊断技术主要有:

X线检查、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成像(USI)、放射性核素骨成像、肌电图(EMG)、关节镜检查等。关节镜诊治手术主要用于关节伤病的诊断和治疗。

2

1、"现场急救的RICE原则:

R(Rest)休息、I(Icing):

冰疗、C(Compression):

加压包扎、E(Elevation)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而消肿。

2

2、"慢性运动创伤是临床常见病损,它是由于机体长期、反复、持续的姿势或动作,在局部产生应力集中;慢性运动创伤的治疗原则:

对慢性劳损的治疗措施主要围绕四个方面进行:

消除病因,调整训练内容和(或)改变训练方法、加强各种恢复措施、对症治疗。

2

3、"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简称理疗,是利用人工方法或自然银子作用于机体,来预防和治疗伤病的方法,是运动创伤康复的重要辅助手段之

一。"自然因子包括光、空气、矿泉水、热沙及淤泥的等。人工方法有电、光、声、磁、热等。物理疗法的治疗作用包括消炎、镇痛、改善血循环(以温热疗法最为明显)、兴奋神经及肌肉组织、增强肌肉收缩功能、纺织肌萎缩、促进组织再生和疤痕软化吸收、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因此,理疗在各种创伤治疗和康复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急性或慢性颈肩、腰、腿痛及软组织损伤的重要疗法。

2

4、"根据创伤的病理、病程及功能情况合理安排创伤后的运动训练,是运动创伤治疗中特别重要的一环。

2

5、"康复训练的目标:

①保持运动员已经获得的良好训练状态,使伤愈能立即投入正规训练;②防止因伤停止训练而引起的“停训综合征”;③维护运动系统功能,防止肌肉萎缩及挛缩;④消除重复受伤的动作,预防再损伤;⑤改善组织代谢,促进关节软骨和肌腱的修复和再生;⑥尽快恢复肢体能力,达到从临床康复到功能康复。运动创伤康复训练的基本原则:

①特殊适应原则;②不能停止训练原则;③尽早恢复肌肉功能,适宜大运动量原则;④由简至繁的训练安排,循序渐进原则;⑤协调性的训练内容安排,全面训练原则;⑥科学锻炼,安全性原则。

2

6、"医疗康复训练的常用方法:

①运动疗法:

a主动运动:

由肌肉主动收缩完成,是运动疗法的主要方式(静力练习:

是利用肌肉的等长收缩进行肌力进行练习方法,不会引起关节活动;动力练习:

a等张练习:

又称动力性练习,利用肌肉的等张收缩惊醒的抗阻练习。b渐进抗阻运动c 向心练习与离心练习:

向心练习指等张收缩时,肌肉主动缩短使肌肉的两端相互靠近的练习;离心练习指由于阻力大于肌力,肌肉在收缩中被被动拉长,使两端相互分离的练习;d短促最大收缩练习;e等速练习)b被动练习

27、"关节软骨损伤十分常见

28、"慢性劳损康复训练的主要目标是早期恢复运动成绩防止再次损伤或加重。训练内容:

①纠正错误动作的练习②改变技术动作发展代偿功能的练习③加强上部肌肉的练习④消除粘连,改善局部血运的练习⑤肌力协调的练习⑥矫正畸形的训练。

2

9、"骨折自然愈合的基本过程:

①肉芽修复期②原始骨痂期③成熟骨板期④塑性期

30、"骨折愈合的影响因素:

骨组织的再生能力很强,一般的单纯性故作,数周内就有肉芽组织的连接,2~3个月就有原始骨痂连接,4~5个月后骨连接已足够坚强,但是有许多因素会影响骨组织的修复。影响骨折修复及愈合的因素有全身性因素和局部因素、医源性因素和药物因素。局部因素包括局部血供、骨折的类型、固定技术、理学

环境等。①骨折处的血液供应是决定骨折愈合速度重要的因素之一,局部血液供应都会影响骨折的愈合②骨折的类型也是骨折愈合速度快慢的影响因素之一③粉碎性骨折损伤局部结束面积较大,但由于损伤严重,其愈合往往较慢④创造一个良好的固定和生物力学环境可使骨折得到较好的愈合。

3

1、"骨折的损伤机制:

骨折是指骨皮质和骨小梁的连续性部分或玩群攻破坏。运动中最常见的骨折通常是一次性暴力损伤所致。

3

2、"田径中,尤其是跑、跳项目运动员容易发生胫骨、腓骨或跖骨疲劳性骨膜炎,发生在胫腓骨上的骨膜炎也称行军腿,发生在跖骨上的也叫行军足;脊柱的椎弓峡部疲劳性骨折则多见于体操、艺术体操、举重和技巧等运动员,因频繁的过度伸腰引起。

33、"构成关节骨端关节面的正常对应关系发生异常变化,并造成关节的基本结构及辅助装置的损害和关节功能失常者称为关节脱位,俗称脱臼;关节脱位多发生与活动范围大,活动频繁的关节,以肘关节最多,其次是肩关节。(在运动损伤中最常见不稳定的关节有:

肩关节、腕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

34、"关节脱位的生物学基础:

关节的稳定性由骨骼、关节囊、韧带和肌肉共同维护的。

35、"脱位的治疗:

脱位整复成功后,应将患肢固定在何时的位置,时间须足够,一般2~3周,若有软组织的撕裂,则因有足够固定时间的保护。忽视伤肢必要的保护与制动,是导致关节脱位疗效差和造成习惯性脱位的主要原因之

一。"

3

6、"关节软骨一旦损伤,则遗留永久性病变,不能完全修复,治疗困难,常常影响体育训练及成绩提高,并导致手上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缩短。

3

7、"关节软骨的功能:

关节软骨的表层除具有耐磨、抗压和营养物质的通透功能外,还具有免疫屏障作用,关节软骨在关节活动、承重及生长(青少年)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运动中有减震、分散和缓冲冲击力以及减小摩擦力以利关节活动的功能。

38、"关节软骨损伤的类型:

关节软骨的机械损伤可分为3类:

①软骨细胞和基质显微损伤,没有明显的软骨表面破裂;②软骨明显破裂(软骨骨折);③软骨和软骨下骨的断裂。(骨软骨骨折)

39、"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与再生:

由于关节软骨是无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的组织,自身修复能力有限,损伤后常导致关节功能恢复不全,其主要生物学因素是:

①软骨无血管②损伤的组织缺少未分化的软骨细胞③软骨细胞封闭于致密、坚固的较原糖蛋白分子固体基质中,损伤的关节软骨不能得到骨组织中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进入损伤部位。

4

0、"软骨骨折损伤机制:

1、"急性软骨骨折:

急软骨骨折由3种主要外伤暴力引起,即嵌压、剪力与撕脱。

2、"慢性软骨骨折:

若软骨骨折在急性期未被诊断,则可能导致骨软骨性关节游离体与剥脱性骨软骨炎。

4

1、"创伤性关节炎:

是一种继发性的可以预防的骨关节病,是由于连续的物理性或机械性损伤导致的可运动关节的软骨变性、破坏,以及在次基础上的关节软骨,软骨下骨、滑膜、关机囊及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的一系列改变,出现关节疼痛、功能障碍者,称为创伤性关节炎。他的发生与运动系统慢性损伤、关节内骨折、关节暴力上及关节内异物存留等有关。

4

2、"肌肉拉伤:

可表现为部分撕裂伤或完全撕裂伤,多因强烈收缩或被动过度牵拉致伤,好发与跨越两个关节的长肌。

4

3、"肌肉挫伤损伤机制:

最常见的挫伤部位,是大腿前部的股四头肌与小腿前部的胫前肌。

4

4、"延迟性肌肉损伤:

是指机体在进行大运动量或不习惯性运动后一段时间内参加运动的肌肉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延迟性的结构改变,并伴随出现延迟性肌肉酸痛、肌肉僵硬、

运动能力下降。

4

5、"肌筋膜炎:

又称肌筋膜疼痛综合症,肌肉风湿病,肌纤维等。是种局部纤维性病变,以“激惹点”为特征的疼痛症。颈肩部、背腰部、骶髂部、髂嵴为好发部位。

46、"肌腱损伤的机制:

①直接创伤②过渡负荷

47、"断裂肌腱的修复:

肌腱一旦发生断裂,其内源性修补能力非常差,往往需要依靠腱外的腱围组织长入来修补腱断裂。

4

8、"关节韧带损伤是关节的骨与骨之间的静力支撑,稳定关节防止过度活动,并与关节周围肌肉系统一起静力和动力支撑作用。韧带损伤后的愈合过程一般分为3期:

①第一期为伤后1~7天,病理改变以出血、炎症为主;②第二期为纤维组织增殖期,伤后2~3周达高峰;③第三期为成熟期或重塑形期。

4

9、"韧带损伤防治原则:

韧带损伤后不管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治疗和康复的基本原则是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合理的功能训练,不能任凭其制动而不顾,也不能过早的对愈合未坚的韧带施加不适当的应力

50、"运动中出现的神经损伤,多为慢性劳损继发周围神经损伤,而脊髓损伤则为骨折拖尾等的严重并发症,可能危机运动员生命或出现瘫痪。

5

1、"脊髓损伤的治疗原则:

Ⅰ及时而合适的固定:

早期合适的固定,有助于防止因损伤部位的移位而加重脊髓的损伤。在现场搬运时尤为重要,一定要采用平托法。

52、"颅脑的运动创伤根据解剖部位可分为:

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损伤,三者可单独发生,但常是合并存在。

5

3、"脑震荡:

是脑损伤中损伤程度最轻的一种。实质为头部遭受暴力作用后,高级中枢神经系统一过性的功能障碍,但无明显的肉眼可见的神经解剖病理改变。

54、"拳击者脑病:

指拳击运动员因头部屡次被击,引起反复微小的脑组织损伤,这些损伤在不断积累后,产生的以走了蹒跚不稳,语言含糊不清,动作迟缓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晚发性、慢性脑损伤,又称为拳击醉酒样脑病。多见于拳击运动员,尤其是陪练者。

55、"眼眶不挫裂伤:

此伤又称拳击面,包括眼眶内软组织挫伤和眶壁皮肤裂伤。

56、"摔跤耳:

主要发生在摔跤和柔道运动员中,亦见于职业拳击手,由于在晚期耳廓变性如菜花,故又称“菜花耳”。

5

7、"外伤性鼻出血治疗:

受伤后,可用拇食指捏住鼻翼3~5分钟以压迫止血,局部冷敷,或用消毒棉球浸1%的麻黄素塞于鼻腔内3~4小时,出血较重不止者,应用凡士林纱布条填塞鼻腔以止血。

5

8、"椎间盘没有营养血管,其营养主要依赖椎体血管和组织液渗透,故很容易变性,随着人年龄的增长,椎间盘组织水分减少,弹性降低。

5

9、"寰椎外伤性前脱位:

运动训练场地发生颈的“前屈”或“后仰”头部着地,均有可能导致寰椎向前脱位,脱位严重是可伤及脊髓,引起四肢瘫或伤及呼吸循环中枢而导致运动员猝死。

6

0、"颈椎病:

是由于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黄韧带肥厚变性及颈椎骨质增生等继发性改变使颈神经根、椎动脉、颈髓、交感神经等受压或受刺激后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综合症。

多见于有用、体操、排球等运动项目。

6

1、"根据症状将颈椎病分为6型:

Ⅰ局部型Ⅱ神经根型颈椎病Ⅲ脊髓型颈椎病Ⅳ椎动脉型颈椎病Ⅴ交感神经型颈椎病Ⅵ其他型

62、"胸腹部运动创伤的治疗:

1、"急救处理:

除常见急救处理外,搬运伤者时要使头、

背、腰及下肢在一条直线,滚动翻身。运送时脊柱切忌前屈、后伸及旋转。

63、"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患者仰卧,医生将一侧腿抬起,有腿或足麻、痛者为阳性;直腿抬高加强实验阳性:

又称直抬腿勾脚试验,方法与只腿抬高试验相同。当只腿抬高出现腿足痛或麻时,稍稍降低腿的高度,症状消失,此刻如果将足背伸(勾脚),下肢窜麻症状又复出现,及属阳性。

6

4、"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同时也是最不稳定的关节之一,肩部胡运动创伤是创伤率在前五位的伤病之一,约占运动创伤的

8."4%。

6

5、"肩峰撞击综合症:

是投掷运动员常见的慢性损伤,是指肱骨大结节和肩关节外侧结构(肩峰、喙肩韧带、喙突和肩锁韧带)之间相互撞击、摩擦引起肩袖等结构损伤、炎症等的一种病变。

6

6、"肩袖疾病:

按损伤程度分:

Ⅰ肩袖挫伤Ⅱ肩袖下完全撕裂Ⅲ肩袖完全撕裂

67、"肩关节周围炎发病机制:

凡运动员因上肢或肩部损伤而将患肢长期固定者都有可能并发此症。

6

8、"肱骨外上髁炎:

又称网球肘。诊断:

Mill’s试验:

屈肘、屈腕、手握拳,前臂旋前位时伸肘过程中肱骨外上髁部出现疼痛即为阳性。

6

9、"科内氏骨折(腕部骨折,桡骨下3.0MM范围内)

70、"股四头肌损伤机制:

股四头肌猛烈收缩或过度牵拉,能引起拉伤。及关节半屈曲位,突然强烈收缩股四头肌,是引起股四头肌断裂的主要原因。

7

1、"膝关节不稳定:

膝关节的韧带及其附属稳定结构的损伤,是膝关节创伤中最常见的损伤形式。膝关节的稳定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关节的力学状态、关节内稳定因素(半月板和交叉韧带)及关节外稳定因素(关节囊、侧副韧带、肌肉与肌腱等附属结构)

72、"运动性腿痛损伤机制:

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和胫骨疲劳性骨折,多发生于长期下肢过度使用和大负荷运动,如长跑、跳跃、行军等反复或周期性应力作用,导致胫骨疲劳性骨膜炎。

7

3、"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是最常见的韧带损伤,中医称之为“虎眼里缝伤筋”;膝外侧副韧带损伤的发生率,依次为膝内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外侧副韧带损伤较少见。

7

4、"前交叉韧带损伤:

前交叉韧带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胫骨的前移,同时可限制膝关节的过度内、外翻和过度内、外旋。足球运动员膝关节扭伤的一半是前交叉韧带损伤;在前交叉韧带损伤中,伸膝位损伤占29%,双足固定突然改变方向占24%,一步急停占17%;大约50%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伴有半月板撕裂,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常伴有外侧半月板的撕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运动员通常无法恢复到损伤前的竞技水平。(诊断:

前抽屉试验:

患者仰卧位,嘱其尽量放松,屈髋45度,屈膝30度或90度,小腿呈中立位,术者以臀部压住患者足背以固定之,双手抱住患者小腿上端向前拉,正常情况下,向前移动在0.5厘米以下,【需与健侧对比并参考手、腕部韧带松紧程度】)。

7

5、"后交叉韧带损伤:

在膝关节韧带结构中,后交叉韧带最为强大。生物学试验证明后交叉韧带对抗外力的强度相当于前交叉韧带或内侧副韧带的2倍。

7

6、"半月板摇摆试验:

患者仰卧,膝伸直或半屈,检查者一手托患膝,拇指缘放在内或外侧关节间隙,压住半月板缘,;另一手握足部并内外摇摆小腿,使关节间隙开大缩小数次,若拇指感到鞭状、条状物于关节间隙进出滑动或听到响声或患者感到疼痛,即表示该半月板损伤。

7

7、"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机制:

踝关节损伤中,外侧韧带损伤较为常见,是创伤率在前五位的伤病之一,约占创伤总数的4.49%。这主要因为:

①外踝较内踝长0.5

厘米②内测三角韧带较外侧韧带坚强③距骨体前宽后窄,当跖屈时,关节不稳,允许较大的侧向和内旋④旋后肌群远比旋前肌群有力。

第1章 运动创伤的范畴与分类

第一章运动创伤的范畴与分类 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骨科 朱宁 第一节、运动创伤的范畴 ●运动创伤是指在从事体育、运动及其相关活动中发生的各种创伤。 ●运动创伤学是探讨体育运动中创伤的发生发展规律,研究有效地治疗和预防运动创伤的一门临床学科。 ●运动创伤学包括生物学基础、临床防治及流行病学研究等3方面内容。生物学基础 ●包括人体结构的运动解剖学和生物力学、创伤修复病理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等人体科学基础,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此外,基因治疗、生物医学工程学等方法将被运用于运动创伤学,具有较好的远景。 流行病学研究 ●调查和总结各种运动项目的常见病、多发病及其病因学,分析不同防治方法的疗效,探讨损伤对训练的影响等,对运动多发伤病的防治方法及其运动训练安排,提供参考和指导意见。 临床防治 ●运动创伤后的疼痛和功能受限是运动创伤治疗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慢性软组织损伤是运动系统伤病中最常见、也是运动创伤治疗中的难点之一。而严重的意外损伤和多发的运动技术伤病是预防工作的重点。 ●我国运动创伤的防治自开展以来,许多项目已达到并具备国际先进水平。对各个运动创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防治运动创伤,更是我国运动创伤学的一大优势和特点。 运动创伤的分类 ●按损伤的程度分类 ●按损伤后的时间分类 ●按与运动训练技术的关系分类 ●按损伤皮肤、黏膜的完整性分类 ●按损伤性质分类 ●按损伤的组织结构分类 按损伤的程度分类 ●轻度损伤:日常活动正常,不影响工作,未丧失运动能力,尚能进行

运动和训练,仅在运动时感觉不适。解剖结构无明显或只有可逆性微小损害,预后良好。 ●中度损伤:24小时以后不能工作者,日常生活活动有一定的影响,丧失部分运动能力,不能完成大部分训练内容。解剖结构有明显可逆性损害,预后尚好,但取决于治疗和继续训练的相互关系。两周以内暂停或减少伤部专项训练。 ●重度损伤:妨碍日常生活,丧失运动能力,完全不能训练。解剖结构有较大破坏,其预后取决于损伤结构的特性和良好的完整康复治疗。4周以上不能恢复训练或比赛。 按损伤后的时间分类 ●急性损伤:也称为新鲜损伤,指损伤初期。骨折、脱位通常在2周以内的损伤都称为急性损伤。软组织损伤则以3天以内为急性期,3天~2周以后则为慢性期(功能恢复期),通常2周以后则为慢性期(陈旧性期)。 ●慢性损伤:①急性期处理不当,伤后治疗不及时,伤病未愈,过早进行锻炼;②系长期微细损伤积累所致,因训练安排不当,局部训练过度或负荷量过大而逐渐发生。 按与运动训练技术的关系分类 ●运动技术伤:多数为过劳伤,少数为急性伤。如因投掷而引起肱骨螺旋型骨折,空翻等动作使踝过伸后爆发用力导致跟腱断裂等。 ●非运动技术伤:与运动技术无明显关系,多为意外伤。对此类损伤应注意预防工作,制定完善的比赛规则和重视防护是防止严重意外损伤的关键。 按损伤皮肤、黏膜的完整性分类 ●闭合性损伤:皮肤是覆盖人体表面的组织,在运动中很容易遭受暴力而致损伤。受伤部位的皮肤或粘膜保持完整,深层组织没有裸露称为闭合性损伤。 ●开放性损伤:受伤部位皮肤或粘膜破损,甚至伤及深部组织,使之与外界相通,称为开放性损伤,此类损伤容易并发感染。 按损伤性质分类 ●扭伤:关节的被动活动超越了正常的解剖学范围(可动区域),导致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关节囊、滑膜受到牵拉而被撕裂、甚至断裂,称为扭伤。 ●挫伤:体表受到钝性器械的打击或其他外力直接作用下,使皮下软组

运动损伤试题及答案

一、如何认识运动损伤的潜在原因及其致伤条件在运动损伤发生规律 中的作用。(试举例说明) 答:概念,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称为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的发生规律主要与两个潜在因素有关: (1)运动项目的特殊技术要求; (2)身体某些部位的生理解剖弱点。 在教学训练安排不当、局部负担过重等直接原因的作用下,导致专项运动的特殊技术要 求与局部解剖生理特点不相适应,就容易发生损伤。 例如: 篮球运动:1膝关节呈半蹲位(130°~150°)滑步、进攻、防守、制动、踏跳、发力及屈伸、扭转; 2 膝关节此角度为其解剖生理弱点处,稳定性相对减弱,其稳定性此多依赖于股四 头肌和髌骨维持。——髌骨劳损 投掷铁饼:1膝关节呈半蹲位完成旋转、屈伸、扭转、发力等动作 2膝关节此时的角度恰恰是其解剖生理弱点,稳定性相对减弱,易发生内外旋(翻)及关节面间的“不合槽”运动 ——膝关节损伤 体操运动 1悬吊、转肩等动作使肩部承受的牵拉力很大 2肩关节悬吊位运动时的稳定性主要依赖于肩袖肌维持,其又极易受到肱骨大结节 和肩峰的挤压和摩擦 ——肩袖损伤 二、在学校体育中,运动损伤的发生有何特点?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的发生特点:运动损伤由于运动项目多,因而伤种很多。从发病率上看,各个项目 及各个部位的损伤各不相同,但总体上是小伤轻伤多、软组织损伤多、慢性损伤多、复合性损伤多、严重伤及急性伤少。 在慢性小损伤中,有些属陈旧性损伤,但更多的则是劳损,属运动技术伤。 (一)肌肉、肌腱及韧带 急性伤少,慢性小损伤多。这一类损伤最主要的病理变化是纤维结缔组织的损伤性炎 症及变性,俗称“末端病”。是治疗最困难的运动损伤之一。 (二)关节软骨损伤 如髌骨软骨病、骨关节病等,大多系劳损所致。其主要的病理变化为软骨的退行性变。 由于软骨受伤后难以完全再生,因而治疗也较为困难。 (三)骨组织劳损 最常见的是疲劳性骨膜炎及骨折。前者一般改变训练方案,多可自愈,不直接影响训 练;而疲劳性骨折则愈合困难。 另一类型是骨软骨炎。对这一类骨化中心慢性损伤的防治,须予以重视。 (四)关节不稳 发病虽少但种类繁多。常见有膝直向不稳与旋转不稳;肩关节前后不稳;肘关节内侧 不稳;踝关节内外侧不稳等。 关节的稳定主要依赖于骨骼、韧带及肌肉共同维持。有的关节不稳是一种因素引起的,

体育保健学试题答卷

体育保健学试题答卷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体育保健学》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当人体血糖的浓度降低到正常值以下时,神经系统系统的功能将首先受到影响。 2、氟对牙齿具有保健作用,但摄入过量易引起斑牙症。 3、膝关节侧搬分离试验主要用于检查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膝关节内十字韧带损伤情况常采用抽屉试验对其进行检查。 4、健康成人每千克体重平均约有75ml血液,当出人体血量超过全身总血量 的30%时即可危及生命。 5、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早期的处理原则是制动、止血、镇痛、防肿和减轻炎症。 6、长时间在高热且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作业易使人发生热射病,当此病发生时,应立即将病人移到荫凉通风处。 7、在运动损伤中并发休克的主要原因有大量出血和剧烈疼痛。 8、按摩是一种良性刺激,对神经系统可起到__兴奋___和_抑制__作用。 9、在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中,对伤口深、长且污染严重者,应注射_破伤风抗毒血清(T·A·T)__。 10、肌肉发生痉挛的主要原因与发病机理为寒冷刺激、电解质丢失过多、肌肉舒缩失调和运动性肌肉损伤。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能源物质中,作为人体运动主要能源物质的是(C) A、蛋白质 B、脂肪 C、糖 D、ATP 2、对于射击等视力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运动员要注意提高其摄入量的维生素是(A)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1 3、下列对蛋白质营养功用描述不正确的是(C) A、蛋白质参与组织的新陈代谢和损伤的修复 B、蛋白质参与各种酶和激素的构成,具有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C、蛋白质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 D、人体内旧的或已经破坏的蛋白质发生分解可释放出部分能量 4、某同学有轻度扁平足,但功能检查良好,平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一定的锻炼基础,因此体育课健康分组时要将其安排在(A) A、基本组 B、准备组 C、医疗体育组 D、准备组或医疗体育组 5、前臂出血时,为了止血应指压(B)。

小学六年级体育运动活动与健康理论课教学方案课程教案

课题: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原因 教学内容: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原因 教学目标: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2、对常见的运动损伤的预防。 教学步骤: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 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 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思考题: 1、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有哪些作用? 2、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3、预防运动损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冷疗法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

冷疗法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 刘晓光Ξ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摘 要:冷疗具有止痛、防肿、减少继发性损伤等作用,既可以用于急性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置中,也可以用于运动损伤的康复中。急性运动损伤紧急处置中的冷疗方法包括冷喷雾、冷水浸泡、冰敷和冰按摩等,作为功能恢复的冷疗方法主要有活性冷敷(冷敷与主动性治疗的组合)、低温条件下的伸展(冷敷与伸展活动的组合)以及冷热交替治疗等。作者对冷疗的具体模式、疗法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冷疗法;运动损伤 文章编号:1004-8790(2006)02-0026-03 中图分类号:G80415 文献标识码:A Tthe Application of C ryotherapy in Sports Medicine Liu Xiao-gua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 ports Science,S 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631,China) Abstract:Cryotherapy can relieve pain,prevent edema and reduce secondary injury injury after sports injury.It was used in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acute s ports injury,as well as in the tehabilitation of s ports injury.The methods of cryotherapy in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acute s ports injury included evaporatiing sprays,cold water immersion,ice pack and ice massage,and the methods of cryotherapy in rehabilitation mainly included cryokinet2 ics,cryostretch and alternate cold and hot thera py.The author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concrete modalities,ef2 fectiveness and precaution of cryotherapy. K ey w ords:Cryotherapy;Sports Injury 冷疗法(Cryotherapy)是将比人体体温低的物理因子(冷水、冰、蒸发冷冻剂等)作用于患部而进行治疗的一种物理疗法。随着其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进展,冷疗法现已广泛应用于运动医学中,除了用于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早期治疗外,它还可用于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恢复期治疗和慢性损伤的康复治疗。尽管冷疗法在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时间已经很长,但在冷疗的具体方式、持续时间和频率、与其它疗法的结合等方面人们仍然感到一定的疑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疗效确切而又安全的个体化治疗模式有待人们进一步去研究和探讨。 1 冷刺激作用及冷疗原理 111 冷刺激对组织温度的影响 冷因子作用于躯体可使各种组织的温度下降,冷因子的降温作用是冷疗各种作用的基础,冷因子对各种组织的降温幅度取决于冷因子的温度、冷作用方式、作用面积、作用持续时间、组织的深度等多种因素。 Enwemeka等[1]对冷因子的降温作用进行了研究。他们用冰袋在16名健康志愿受试者的大腿前面进行冷敷,测定了冷敷前、中、后皮肤表面以及距皮肤1cm、2cm、3cm深处组织的温度,冰袋的温度为-15~17℃,冰袋与皮肤之间隔以单层毛巾,冷敷面积为19×29cm2,冷敷持续20分钟,结果发现,冷敷8分钟开始,皮肤表面以及距皮肤1cm深处组织的温度明显下降,冷敷20分钟时分别下降3178℃和2149℃,距皮肤2cm和3cm深处组织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冷敷结束后18~48分钟,各受试者四个测试点 第25卷第2期 福建体育科技Vol1251NO12 2006年4月 Fujian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pril2006 Ξ作者简介:刘晓光(1962-),男,江西南昌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运动损伤与运动康复。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定义: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的关系,隶属人体科学范畴的一门学科。 (二)编写依据:根据《成都体育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的要求,依据体育学院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而编写。 (三)目的任务:通过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观察、认识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机能的相互关系;了解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初步掌握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方法;同时为体育学院开设的《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和《体育理论》等学科奠定基础,从而为各项运动技术的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四)课程编码:20100043 (五)学时数与学分:本课程68学时,4学分。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基本内容 教学安排 小计讲授讨论 实验(音像 材料) 实践 绪言 1 1 第一章人体基本构成 3 3 第二章运动系统10 22 34 第二章内脏 6 2 8 第四章脉管系8 2 10 第五章神经系统7 1 8 第六章感觉器官 3 1 4 总计40 28 68 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 绪论 知识点: 一、掌握人体的基本面和基本轴的概念。

二、熟悉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常用的解剖学定位术语。 三、了解运动解剖学的定义,了解运动解剖学的内容、目的与学习方法;第一章人体的基本构成 第一节细胞与细胞间质 知识点: 一、掌握细胞、细胞间质的概念。 二、掌握主要细胞器及其功能。 三、熟悉细胞膜的结构(液态镶嵌模型学说)和功能。 四、了解细胞核的组成和功能。 第二节组织 知识点: 一、上皮组织 (一)掌握上皮组织的特征。 (二)熟悉被覆上皮的分类、分布与功能。 (三)了解腺上皮和感觉上皮的分类、分布与功能。 二、结缔组织 (一)掌握结缔组织的特征。 (二)了解结缔组织的分类、分布与功能。 三、肌组织 (一)熟悉肌组织的分类及各类型肌组织的主要特征与区别 (二)熟悉肌节的概念,骨骼肌的收缩原理。 四、神经组织 (一)掌握神经纤维的概念。 (二)熟悉神经元的分类、结构及其各部分的功能。 (三)了解神经末梢及末梢装置。 第二章运动系统 第一节骨与骨连结 知识点: 一、骨总论 (一)掌握骨的构造、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及年龄特征。 (二)熟悉骨的发生与生长。 (三)了解骨的分类。 (四)了解体育运动对骨形态结构的影响。 二、骨连接总论 (一)掌握关节的构造。 (二)了解骨连结的分类。

《运动损伤与预防》课程试题库

《运动损伤与预防》课程试卷库 一、名词解释 .运动损伤:.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再生:.晕针: 康复:. 灸法: 针刺法:.水针: .拔罐疗法:.闭和性软组织损伤 .末端病:.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急救:.急性损伤 .牵引:.慢性损伤: .休克:.运针: .心脏复苏术:.得气 二、填空题 .根据运动损伤后皮肤或黏膜的完整性分为( )和( )。.运动员关节软骨损伤可发生在各个环节,最易患病的关节是( )、( )和( )。 .骨性骨痂主要是通过( )形成的,其次是( )。 .问诊就是询问病史,主要询问( )、( )和( )三个方面。.肩关节活动度检测时,需检查( )和( ) 两种运动方式。.肌肉手法检查常在( )和( )使用。 .撕裂伤、刺伤与切伤在处理时主要是早期的( )和( )。.( )和( )是心肺复苏初期要采取的最主要措施。

.正常人的脊柱有颈、胸、腰、骶四个生理弯曲,前两个( ),后两个( )。 .运动损伤的特殊手法检查大致分为( )和( )两大类。.伤口愈合除了( )外,还包括( ) 、( )过程来完成的。 .骨折修复的病理变化过程分为( ) 、( )和( )等三个阶段。 .血管损伤的病理变化包括( )、( )和( )三个过程。.根据运动技术与训练的关系把运动损伤分为( )和( )两种。.用听诊方法判断骨折时在( )和( )时,可听到骨折断端粗糙的摩擦音,既骨擦音。 对骨折患者的急救除了( )外,还包括( )和( )。 .半月板损伤的特殊手法检查除了( )外,还包括( )和( )。关节脱位复位成功的标志是被动活动恢复正常( )和( )。.四肢长度的测量误差手足指标不能超过( )其他指标不能超过( )。 交感神经功能障碍除了可引起血管舒缩功能及营养障碍外还可引起( )和( )。 三、是非题 . 正中神经损伤表现为猿形手和瓜形手。( ) .再生的组织在结构与功能上与原来的组织完全相同称为完全再生。. 骨性骨痂主要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 )

运动损伤理论教案

高一体育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一、教学内容: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二、教学任务: 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2、对常见的运动损伤掌握简易的处理方法(重点加难点)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用具:黑板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在上体育课或是课外活动的时候有没有受过伤啊,受伤后又是怎样处理的呢? 生:有,说说自己处理伤病的方法。 师:揭示今天要学的课的内容,出示一组运动员受伤时的课件图片,学生看完图片后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看了这组图片后认为这些运动员都是那些部位会受伤? 生:头部,脚踝,膝盖…… (二)、课的内容: 师:出示课件,讲解什么叫运动损伤及分类。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统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按伤后皮肤或粘膜完整分: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伤后病程阶段分: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受伤的组织分:肌肉损伤、肌腱损伤和内脏损伤,按受伤的轻重分:轻伤、中等伤和重伤。〈三〉、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师: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运动损伤及其分类,那为什么会发生运动损伤呢,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 生:回答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不注意,意外,马虎…… 师:出示课件讲解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四〉、常见的运动损伤与处理 师:同学们发生运动损伤后我们应怎样及时做出处理呢? 生:抹药水,清洗伤口,止血……

运动创伤总论 运动创伤学

运动创伤总论运动创伤学 定义:是运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伤外科的一个分支。它运用现代医学在创伤方面的知识和技术,研究和总结运动性损伤的发病原因、损伤机制、治疗及康复、伤后训练、转归以及损伤预防,为改善训练条件,改进训练方法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保证正常的训练和锻炼,提高运动成绩和增强体质。 任务:1.减少损伤对训练的影响2.确定运动创伤的防治重点3.身体结构对运动创伤发病的影响4.通过多种途径,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运动创伤的基本原因 自身的解剖弱点 运动项目技术的特殊要求 准备活动不合理 训练水平不足 违背训练原则 训练、竞赛组织不当 运动竞技状态不良 气候因素不佳运动创伤的分类 按创伤的组织结构分类 按创伤程度分类 按创伤时间分类 按运动能力丧失程度分类 按运动技术与训练的关系分类 按创伤后皮肤的完整性分类运动创伤发生与运动项目的关系运动创伤的防治重点 特点:慢性伤(chronic injury)多劳损性伤(overuse injury)多小损伤(minor or micro-injury)多 根据任玉衡等对6810 名优秀运动员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骨折占4.9%,脱位占1%,绝大部分属于慢性运动性微细损伤。 慢性微细损伤是运动创伤学的防治重点肌腱、肌肉及韧带损伤 主要损伤:肌肉筋膜、肩袖损伤、肌腱剑鞘、棘突骨膜炎 主要病理变化:纤维结缔组织的损伤性炎症及病变 末端病:腱止结构的微细损伤,主要病变为腱止结构的慢性退行性改变。镜下可见腱的玻璃样变、纤维变、截断变、小动脉增生及硬化、甚至钙化关节软骨损伤 常见损伤:髌骨软骨病、骨软骨骨折、软骨剥离、关节软化症、半月板损伤等 病理表现:软骨退行性变 大部分是逐渐劳损所致,约占病例中的2/3 软骨的自愈能力极差,损伤后足以完全修复,一旦损伤,治疗上叫困难,因此必须加强预防骨组织损伤 最常见的:疲劳性骨膜炎、应力性骨折和骨软骨炎 最多见损伤: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及骨折 骨软骨炎是骨劳损的另一类型,这类损伤性炎症有胫骨结节性骨软骨炎、跟骨骨骺炎、肱骨小头骨骺炎等关节稳定结构的损伤 稳定结构:动力性结构、静力性结构 稳定因素:骨骼的形状、韧带的松紧及肌肉的力量膝关节不稳: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韧带肩关节不稳定:肩袖肌群椎间关节不稳定:椎间盘神经组织的损伤 损伤: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 中枢神经:脑组织慢性微细损伤引起的脑病,如拳击引起的击醉(脑组织软化)

2016体育考试试题与答案

下列心率中,符合中小学生体育课胜利负荷要求的是() 70—90次/分 90-120次/分 130-150次/分 160-190次/分 2. 早锻炼运动负荷不易过大,时间不易过长,适宜时间()分钟。 20—30 40—50 30—50 50—60 3. 某同学有轻度扁平足,但功能检查良好,平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一定的锻炼基础,因此体育课健康分组时要将其安排在() 基本组 准备组 医疗体育组 4. 常用于肢体粗细相差较大部位的绷带包扎法应为() 环形包扎 螺旋形包扎

反折螺旋形包扎 正行包扎 5. 内脏器官损伤时,则出现头晕,脸色苍白、心慌气短、出虚汗、四肢发凉、烦躁不安,甚至()。 休克 头痛 胃痛 腿痛 1. 健身跑运动强度一般属于中等强度。 对 错 2. 神经系统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系统,在机体各器官、系统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对 错 3. 游泳项目在水中进行,机体散热较多、较快,冬泳更是如此。 对 错 4. 主动拉伤是指肌肉突然猛烈收缩,其收缩力超过肌肉本身的承受能力而发生的肌肉拉伤。 对 错 5. 足球是损伤发生率最高的运动项目之一。 对 错 1. 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环境,它们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社会 运动 生活 2. 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名言。

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生命在于运动 活动是生活的基础 3. ()因素是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成才、成功的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更是大学生的健康因素。 形象 气质 性格 4. 大学在校生应按()的要求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 每学年一次 两学年一次 四年一次 5. ()为新中国获得第一枚奥运会金牌。 李宁 许海峰 伏明霞 6. 体育运动在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形态结构和机能方面具有提高心肌用氧能力、()、降低血脂的作用。 防止脑动脉硬化 提高心力储备 促进胃肠蠕动 7. 从健康角度讲来看,()被认为是最佳运动时间。 5:00—7:00 10:00—12:00 16:00—18:00

运动创伤学复习资料

运动创伤学复习资料 1、运动创伤:是指在从事体育运动及其相关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创伤。它的发生与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项目、运动技术、运动水平以及运动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 2、运动创伤学:是探讨体育运动中创伤的发生发展规律,研究有效的治疗和预防运动创伤的一门临床学科。 3、运动创伤包括生物学基础、临床防治及流行病学研究等三方面内容。 4、运动损伤按伤后时间分类可分为:①急性损伤②慢性损伤(a 急性期处理不当 b 劳损) 5、运动创伤是运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探讨体育运动中创伤发生的规律,研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尽可能减少创伤的发生,以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 6、运动创伤的产生是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心理素质、训练方法及环境因素等内外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7、青少年损伤最多见的是骨折,其次是挫伤,而在高龄组中软组织挫伤占首位,骨折占第二位。 8、女子足球运动员膝前交叉韧带受伤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足球运动员(2~8倍)。其中16~17岁的女孩发病率最高,且受伤时并无冲撞接触,这与女足球员起跳落地时缺乏缓冲,以及其膝伸屈肌力比不平衡有关。 9、运动创伤主要发生在运动系统以及四肢和腰背为高发部位,并有其独特的发病特点:①轻度创伤多②软组织创伤多③慢性损伤多④复合伤多⑤复发率高。 10、在短跑运动时,大、小腿后肌群屈曲用力后蹬肌肉主动猛烈收缩,易引起肌肉损伤,大腿后群肌肉损伤尤多。而跟腱拉伤、踝关节和膝关节扭伤等也很常见。短跑比赛中急停,可引起髂前上棘的撕裂。 11、中场跑和马拉松跑是周期性耐力性运动项目,运动员的损伤以慢性损伤为主,跑距越长,其慢性损伤(尤其是踝和腿部)的发生率较高。 12、在跳远起跳时,身体承受的最大垂直地面反作用力是运动员体重的12~20倍,当起跳时下肢各关节受到一个短暂而突然的超大负荷。 13、拳击运动是最激烈的接触性运动,参赛的双方力求以重拳击倒对方,打击部位集 中于面部及腹部,颜面部的挫裂伤常见。拳击于颈部时可刺激颈动脉窦,反射性的血压骤降,可引起短暂性脑出血。 14、膝关节是篮球运动损伤最多的部位,这与连球队专项技术特点有很大关系。蹲位 时膝关节处于负荷最大、关节最不稳定的状态。 15、肩部是排球运动员常见的损伤部位,以肩袖损伤肱二头肌腱腱鞘炎最为常见。 16、网球运动中肘关节损伤最常见。当网球运动员正反手击球会拍或高压扣球发球时, 由于过分伸展肘关节,使关节附近的肌腱嵌入肱骨上踝,引起肱骨外上髁炎即网球肘。 网球肘在老运动员中普遍存在。 17、损伤发生后,组织中新的细胞和基质取代损害或丢失的细胞和基质的过程,及再 次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反应,称为修复。整个修复过程一般为5天~3周。根据修复过程的主要反应特征可分为一下三阶段:①炎症期②增生期③成熟期。 18、祖国医学对创伤的病理变化有自己的认识,总是认为是脉络受损、淤血流注、阻 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血瘀气滞、营卫不和等出现疼痛。对创伤疼痛和肿胀的认识,如“不通则痛”、“气伤痛,形伤肿”等。

《运动损伤与预防》课程试题库

《运动损伤与预防》课程试卷库 、名词解释 .运动损伤: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 .再生: .晕针: 康复: . 灸法 : 针刺法: .水针: .拔罐疗法: .闭和性软组织损伤 .末端病: .开放性软组织损 伤 .急救: .急性损伤 .牵引: .慢性损伤 : .休克: .运针: .心脏复苏术: .得气 、填空题 .根据运动损伤后皮肤或黏膜的完整性分为 ( )和 ( )。 .运动员关节软骨损伤可发生在各个环节,最易患病的关节是 ( )、 ( ) 和( )。 .骨性骨痂主要是通过 ( .问 诊就是询问病史,主要询 问 .肩关节活动度检测时, 需检查 .肌肉手法检查常在 ( .撕裂伤、刺伤与切伤在处理时主要是早期的 ( )和 ( ) ( )、( )和( )三个方 面。 ( )和( ) 两种运动方式。 )和( )使用。 )形成的,其次是 ( )

.正常人的脊柱有颈、胸、腰、骶四个生理弯曲,前两个( ),后两个( )。 .运动损伤的特殊手法检查大致分为( )和 ()两大类。 .伤口愈合除了( )外,还包括( )、( )过程来完成的。 .骨折修复的病理变化过程分为()、( )和( ) 等三个阶段。 .血管损伤的病理变化包括( )、( ) 和( )三个过程。 .根据运动技术与训练的关系把运动损伤 分为( )和 ( )两种。 .用听诊方法判断骨折时在( )和( ) 时, 可听到骨折断端粗 糙的摩擦音,既骨擦音。 对骨折患者的急救除了( )外,还包括( )和 ( )。 .半月板损伤的特殊手法检查除了( )外,还包括( )和( )。关节脱位复位成功的标志是被动活动恢复正常( )和( )。.四肢长度的测量误差手足指标不能超过( )其他指标不能超过( ) 。 交感神经功能障碍除了可引起血管舒缩功能及营养障碍外还可引起( )和( )。 三、是非题 . 正中神经损伤表现为猿形手和瓜形手。( ) .再生的组织在结构与功能上与原来的组织完全相同称为完全再 .()和()是心肺复苏初期要采取的最主要措施。

健美操试题及答案

健美操试题 1.有氧运动是指?(B) A、长时间大强度的运动 B、长时间中低强度的运动C短时间大强度的运 2.健身健美操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 (A) A简·方达B奥黛丽·赫本C马华 3.减肥的正确方法是(C): A运动B节食+运动C合理的饮食+运动 4.健身健美操属于: (A) A有氧运动B减肥运动C健美运动 5.健身健美操的灵魂是: (C) A动作B表现力C音乐 6.健身操活动的一般顺序是: (C) A先四肢再躯干B从上往下依次C先躯干后四肢 7.我们了解的拉丁健身操是以什么命名的: (B) A人名B动作特色C练习形式

8.一套有氧健美操一般包括: (C) A操化动作B操化动作+难度动作C操化动作+垫上动作 9、健身健美操属于?(A) A、有氧运动 B、极限运动 C、水中运动 10、"下列对健美操的基本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A、落地缓冲由脚跟过渡到全脚掌或由前脚掌过渡到全脚掌 B、半蹲时,身体前倾,臀部向后 C、身体控制为自然挺拔,头部稍稍昂起 11、"下列不属健身健美操之列的是: (C) A、踏板操 B、健身街舞 C、爵士舞 12、"常用的健美操手型有?(B)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13、"有氧运动至少要达到多长时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A) A、40分钟 B、1小时 C、1小时30分钟 14、"做4个交叉步需要几个八拍?(B) A、1个八拍 B、2个八拍 C、3个八拍 15、"热身的时间一般占总锻炼时间的(B) A.5%左右 B.10-20% C.20-25% 16、"以下急性损伤的处理不恰当的是: (C) A.冰敷 B.加压 C.按摩 17、"什么为健美操的灵魂(A) A、音乐 B、服装 C、表情

运动损伤和预防课程试题(卷)库

《运动损伤与预防》课程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运动损伤: 11.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2.再生: 12.晕针: 3康复: 13. 灸法: 4针刺法: 14.水针: 5.拔罐疗法: 15 .闭和性软组织损伤 6.末端病: 16.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7.急救: 17.急性损伤 8.牵引: 18.慢性损伤: 9.休克: 19.运针: 10.心脏复苏术: 20.得气 二、填空题 1.根据运动损伤后皮肤或黏膜的完整性分为( )和( )。 2.运动员关节软骨损伤可发生在各个环节,最易患病的关节是( )、( )和( )。 3.骨性骨痂主要是通过( )形成的,其次是( )。

4.问诊就是询问病史,主要询问( )、( )和( )三个方面。 5.肩关节活动度检测时,需检查( )和( ) 两种运动方式。 6.肌肉手法检查常在( )和( )使用。 7.撕裂伤、刺伤与切伤在处理时主要是早期的( )和( )。 8.( )和( )是心肺复苏初期要采取的最主要措施。 9.正常人的脊柱有颈、胸、腰、骶四个生理弯曲,前两个( ), 后两个( )。 10.运动损伤的特殊手法检查大致分为( )和( )两大 类。 11.伤口愈合除了( )外,还包括( ) 、( )过程来完成的。 12.骨折修复的病理变化过程分为( ) 、( )和( )等三个阶段。 13.血管损伤的病理变化包括( )、( )和( )三个过程。 14.根据运动技术与训练的关系把运动损伤分为( )和( )两 种。 15.用听诊方法判断骨折时在( )和( )时,可听到骨折断

端粗糙的摩擦音,既骨擦音。 16对骨折患者的急救除了( )外,还包括( )和( )。 17.半月板损伤的特殊手法检查除了( )外,还包括( )和( )。 18关节脱位复位成功的标志是被动活动恢复正常( )和( )。 19.四肢长度的测量误差手足指标不能超过( )其他指标不能超 过( )。 20交感神经功能障碍除了可引起血管舒缩功能及营养障碍外还可引起( )和( )。 三、是非题 1. 正中神经损伤表现为猿形手和瓜形手。 ( ) 2.再生的组织在结构与功能上与原来的组织完全相同称为完全再生。 3. 骨性骨痂主要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 ) 4. 杜格式实验为阳性时,可诊断为肩关节脱位。 ( ) 5. 判断血液循环是否正常,必须与身体对称部位的皮肤温度作对比, 若患侧温度较健侧低2℃以上,说明血液循环严重障碍。 ( ) 7.伤口愈合分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一期愈合仅限于无菌手术;和经过清创缝合的伤口。 ( ) 8.运动员的关节软骨损伤可因一次暴力损伤和逐渐劳损引起其病理

《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理论课教案1

小学体育与健康 《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理论课教案 年级:四年级 教学内容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 教学目标1、懂得形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运动损伤的主要措施。 2、学会几种简单的运动损伤的护理方法。 3、认识体育运动中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性,增强保护身 体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和方法。 难点:能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平时的运动实践中去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大家是不是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在体育运动中是否受过伤?受伤之后你们是怎样护理的?那你们为什么会受伤?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及其怎样来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二、设疑引思,指导学生阅读材料 什么是运动损伤? 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提出“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有哪些?”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到课文中去找答案,教师进行提问指导。

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课件出示)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3、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4、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5、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二、运动损伤的预防:(课件出示)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 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运动创伤学复习资料

运动创伤学复习资料 1、运动创伤: 是指在从事体育运动及其相关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创伤。它的发生与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项目、运动技术、运动水平以及运动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 2、运动创伤学:是探讨体育运动中创伤的发生发展规律,研究有效的治疗和预防运动创伤的一门临床学科。 3、运动创伤包括生物学基础、临床防治及流行病学研究等三方面内容。 4、运动损伤按伤后时间分类可分为: ① 急性损伤② 慢性损伤(a 急性期处理不当b 劳损) 5、运动创伤是运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探讨体育运动中创伤发生的规律,研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尽可能减少创伤的发生,以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 6、运动创伤的产生是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心理素质、训练方法及环境因素等内外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7、青少年损伤最多见的是骨折,其次是挫伤,而在高龄组中软组织挫伤占首位,骨折占第二位。 8、女子足球运动员膝前交叉韧带受伤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足球运动员(2~8 倍)。其中16~17岁的女孩发病率最高,且受伤时并无冲撞接触,这与女足球员起跳落地时缺乏缓冲,以及其膝伸屈肌力比不平衡有关。 9、运动创伤主要发生在运动系统以及四肢和腰背为高发部位,并有其独特的发病特点: ① 轻度创伤多② 软组织创伤多③ 慢性损伤多④ 复合伤多⑤ 复发率高。 10、"在短跑运动时,大、小腿后肌群屈曲用力后蹬肌肉主动猛烈收缩,易引起肌肉损伤,大腿后群肌肉损伤尤多。而跟腱拉伤、踝关节和膝关节扭伤等也很常见。短跑比赛中急停,可引起髂前上棘的撕裂。

11、"中场跑和马拉松跑是周期性耐力性运动项目,运动员的损伤以慢性损伤为主,跑距越长,其慢性损伤(尤其是踝和腿部)的发生率较高。 12、"在跳远起跳时,身体承受的最大垂直地面反作用力是运动员体重的12~20倍,当起跳时下肢各关节受到一个短暂而突然的超大负荷。 1 3、"拳击运动是最激烈的接触性运动,参赛的双方力求以重拳击倒对方,打击部位集中于面部及腹部,颜面部的挫裂伤常见。拳击于颈部时可刺激颈动脉窦,反射性的血压骤降,可引起短暂性脑出血。 1 4、"膝关节是篮球运动损伤最多的部位,这与连球队专项技术特点有很大关系。蹲位时膝关节处于负荷最大、关节最不稳定的状态。 1 5、"肩部是排球运动员常见的损伤部位,以肩袖损伤肱二头肌腱腱鞘炎最为常见。 16、"网球运动中肘关节损伤最常见。当网球运动员正反手击球会拍或高压扣球发球时,由于过分伸展肘关节,使关节附近的肌腱嵌入肱骨上踝,引起肱骨外上髁炎即网球肘。 网球肘在老运动员中普遍存在。 1 7、"损伤发生后,组织中新的细胞和基质取代损害或丢失的细胞和基质的过程,及再次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反应,称为修复。整个修复过程一般为5 天~3周。根据修复过程的主要反应特征可分为一下三阶段: ① 炎症期② 增生期③ 成熟期。 18、"祖国医学对创伤的病理变化有自己的认识,总是认为是脉络受损、淤血流注、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血瘀气滞、营卫不和等出现疼痛。对创伤疼痛和肿胀的认识,如“不通则痛”、“气伤痛,形伤肿”等。

小学六年级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1

小学六年级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案 教学内容:1.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原因 教学目标: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2、对常见的运动损伤的预防。 教学步骤: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 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 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思考题: 1、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有哪些作用? 2、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3、预防运动损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运动创伤复习题

运动创伤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劳损:因超负荷使用而引起的肌肉或韧带的慢性、机械性损伤。 2.网球肘:又叫(肱骨外上髁炎)指前臂伸肌群在肱骨外上髁附着部分,局部滑囊或关节囊的损伤性炎症。 2.闭合性损伤:局部皮肤或黏膜完整,无裂口与外界相通,损伤时的出血聚集在组织内。 3.裂伤:钝性物体打击面引起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撕裂或断裂。 4.炎症:机体对致炎因子引起的损害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局部组织反应。 5.挫伤:钝性暴力直接作用于人体某处引起的局部或深层软组织的急性闭合损伤。 6.康复锻炼:手术后伤者进行有利于恢复和改善功能的身体活动。 7.急救:对运动出现的意外或突发伤病进行急救的临时性的处理。 9.脑震荡:指头部受到外力作用后,脑的神经组织被震荡而引起的大脑暂时性的意识和机 能障碍。 10.肌肉拉伤:肌肉主动猛烈的收缩或被动过度的拉长所造成的肌肉组织的损伤。 11.急性损伤:直接或间接力量一次作用而致伤,伤后症状迅速出现,病程一般较短。 12.髌骨劳损:髌骨软骨病和髌骨周缘腱止装置慢性损伤的统称。 13.肩袖损伤:肩袖肌腱或合并肩峰下滑囊的损伤性炎症。 二.问答题: 1.对脊柱损伤的伤员应如何搬运? 必须使用硬(平)板担架搬运,禁止使用软担架、软垫、禁止使用抱头抬足式搬运或背负、行行等。 2.预防运动损伤的原则 积极开展宣传教育 ②加强全面身体训练,掌握正确技术动作 ③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 ④加强保护与帮助 ⑤加强医务监督工作

3.运动损伤有哪些危害?如何才能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一)危害:运动损伤的产生对运动、生活、工作方面带来了影响。影响了正常的训练、 阻碍水平提高,减少运动寿命。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轻者影响学习、训练; 重者导致伤残和死亡。 (二)原则: 积极开展宣传教育 ②加强全面身体训练,掌握正确技术动作 ③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 ④加强保护与帮助 ⑤加强医务监督工作 4.影响组织再生的因素。 损伤程度、有无感染及异物、局部血供。 5.教练员在运动损伤防治中有哪些职责? ①控制现场顺序,保护伤员不受进一步损伤 ②检查伤员意识,通知急救人员 ③检查损伤情况 ④组织急救处理 ⑤记录损伤发生情况或向急救人员叙述受伤经过 ⑥帮助急救人员将伤者转送医院。 6.动脉出血的特征及常用止血点。 (一)特征:血液颜色呈鲜红、急速涌出或喷射出。 (二)止血点:①颞浅动脉止血点(头) ②颌外动脉止血点(面) ③锁骨下动脉止血(肩、上臂) ④肱动脉止血点(前臂) ⑤股动脉止血点(下肢) ⑥胫前、胫后动脉止血点。(足) 7.踝关节扭伤易损伤哪一侧韧带,为什么?应如何检查和进行现场急救? (一)韧带:踝关节外侧韧带 原因:外踝比内踝位置低,内侧三角韧带比外侧三角韧带强,内翻肌群比外翻肌群力量大,易产生跖曲。 (二)检查:踝关节强迫内翻或外翻试验和抽屉试验 急救:轻度:立即冷敷、加压包扎。24h后可选用外敷中药、理疗、按摩、针灸、药物痛点注射,3-4天后在保持原固定下练习行走。重度:冷敷、加压包扎 后,用托板固定3周,2-3天后拆除加压包扎,配合中药外敷、按摩、针灸 等,继续固定3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