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柴油发动机控制系统(精华版)

汽车柴油发动机控制系统(精华版)
汽车柴油发动机控制系统(精华版)

86

M A S T E R T H E B A S I C S

基础知识讲座

SUV汽油车以其强大的动力、轿车

般的舒适感、多变的空间组合,深得追求个性生活的年轻一族喜欢。但随着环保节能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以及燃油成本的逐渐走高,SUV汽油车高油耗的弊端也暴露无疑。

基于动力性、经济性特别是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之考虑,柴油动力正日渐兴起,柴油机采用电控高压共轨系统在欧洲已普遍采用,我国也已有多个车厂生产柴油版SUV。

增压技术在普通柴油机上已趋普及,而在共轨柴油机上采用的涡轮增压

增压技术

气涡轮增压器由涡轮、径流式压气机、中间壳、转子总成和旁通阀等组成(如图1)。涡轮和压气机分别被安装在轴的两头,并有各自的铸造壳体,轴本身被安装在中间壳中,并由中间壳来支撑。

涡轮部分主要包括涡轮壳和单级径流式涡轮(如图2),它们是一个能量转换● 文/山东 刘华

刘华(本刊专家委员会委员)

哈尔滨工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工学

硕士,

高级工程

师。威海职业学院教师,汽车专业的专业带头人。北京现代汽车威海4S 店(威海振洋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兼职技术顾问。

器主要有两种:旁通阀式和可变截面式。长城哈弗SUV的GW2.8TC型柴油机采用了旁通阀式涡轮增压器,华泰圣达菲SUV的D4EA柴油机(CRDi)采用了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VGT。

1.旁通阀式废气涡轮增压器在长城哈弗GW

2.8TC型柴油机中的应用

长城哈弗车装备了具有电控高压共轨系统(Bosch公司的CRS2.0系统)的G W2.8T C型柴油机,该柴油机采用了带旁通阀式的废气涡轮增压器,增压器为Garret公司的GT22型或三菱公司的TF035HM增压器,其中TF035HM最高转

速达180000 r/min,最高压比为1.83。(1)旁通阀式增压器的结构

GW2.8TC 型柴油机的废

图1 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构成图

图10 压电喷油器柔性控制实例每循环5次喷射示意图

阀体孔直径都经气动量仪测量,针阀直径则按测得的喷嘴针阀体孔直径尺寸进行自动配磨,确保该对精密偶件的配合间隙保持在大约2μm。正因为针阀体

和针阀偶件必须以如此小的公差来相互配对,因此机械加工的要求十分苛刻,毛坯要在23℃的恒温车间内进行加工,喷嘴针阀体内孔的表面粗糙度要求达

到R z=0.6μm,并采用激光干涉仪进行无缺陷检验,确保喷嘴针阀体孔和针阀几何精度的正确性和一致性,从而使针阀在针阀体孔中的自由滑动达到最理想的状态。为了证实加

工质量完全一致,另外还要进行喷射油束形状检验来控制最终的实际应用质量。喷油器的最后装配则要求在净化室内进行,因为公差极其小,并必须确保性能的高可靠性,因此即使50μm大小的微粒就会妨害喷油器的正常功能,尤其是200μm大小以上的微粒决不允许进入喷油器。从功能和可靠性观点出发,压电共轨喷油系统对高压零件的清洁度的要求比通常行程控制的喷油系统更高,因此除了喷油器的装配之外最终检验也要进一步实现自动化,这是确保产品质量一致性的基础。

(未完待续)(编辑 曾晓云)

在SUV共轨柴油机上的应用

M A S T E R T H E B A S I C S

基础知识讲座

器。柴油机排出的废气经过涡轮壳喷向涡轮叶轮时,将废气的热能及压力能转变成动能,从而使涡轮高速旋转。

中间壳是支撑转子总成及固

定涡轮壳、压气机壳的中间支撑体,也是润滑和冷却浮动轴承的润滑油箱(如图3)。

润滑系统(如图4)的作用是冷却来自涡轮工作的热量、向轴承系统提供润滑、为转子动平衡提供油膜支撑。

涡轮轴与涡轮叶轮采用摩擦焊(利用焊件表面相互摩擦所产生的热,使端面达到热塑性状

态,然后迅速顶锻,完成焊接的一种压焊方法)连成一体,压气机叶轮以过渡配合装入涡轮轴上,并用自锁螺母压紧(如图5)。整个转子总成经过非常精确的动平衡,以保证高速运转情况下正常工作。

如图6,转子总成的支撑采用内支撑在两叶轮之间的中间体上,即两个全

浮式浮动轴承布置在两叶轮之间的中间体上,转子的轴向力由固定在中间体上的止推轴承装置承受。(2)旁通阀式增压器的工作原理

涡轮增压器本身不是动力源,它是

利用发动机排气中的剩余能量来驱动涡轮工作,从而带动压气机将更多的空气压缩进入发动机,使燃油能更充分地燃烧,达到提高发动机功率,降低有害物

排放的目的。 在高原地区,由于空气稀薄,自然吸气的发动机功率会下降,采用涡轮增压器,就可以弥补发动机的高原功率损失。 旁通式增压器具

有低速扭矩大并能兼顾高低速性能的优

点。其旁通阀工作是由增压压力来控制的。当增压压力达到预定值时,旁通阀打开,将部分多余废气排掉,控制涡轮增压器增压比,使发动机汽缸内的爆发压力不超过发动机机械负荷的允许值。

涡轮增压器采用旁通阀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柴油机在低、中速范围内与涡轮增压器具有最佳的匹配效果,以便柴油机能够得到较充足的空气量,并与随之加大的燃油供给量相适应,增大低速扭矩,改善燃油消耗,在高速范围通过旁通阀放气(即部分废气不经过涡轮直接进

入排气管)以避免增压器转子超速或增压压力过高而引起汽缸内燃烧压力过大,

加剧柴油机的机械负荷等。

如图7所示,旁通阀的开闭由增压

压力自动控制。将压气机出口的增压压力引入旁通阀调节器的密闭压力室内,当增压压力达到或超过规定值时,其膜

片将克服左边的

弹簧力,与联动推杆一起向左移

动,推动摇臂绕销轴旋转,使放气阀开启,实现排

气旁通阀放气,控制增压器转速的上升。使发动机汽缸内的

图2 涡轮部分的构成图

图3 中间壳部分的构成图图4 增压器轴承及润滑系统构成图

图5 涡轮叶轮、压气机叶轮与涡轮轴的连接示意图

图6 全浮式浮动轴承及止推轴承实物图

88

M A S T E R T H E B A S I C S

基础知识讲座

叶片组逐步打开,最终至全开位置,叶片间通道截面增大,导致废气进入涡轮机速度减慢,从而使涡轮机转速降低,同轴带动的压气机使进气量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内,如图10(b)所示。

不带V G T的D4E A柴油机(有旁通阀式涡轮增压器)的最大

输出功率为

83kW,最大输出扭矩为255N·m,而带VGT的D4EA柴油机(与前者比较,其它方面几乎相同)的最大输出功率增加了9 k W ,达到92k W,最大输出扭矩达285N·m,增加了30N·m。由此可见,VGT系统明显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

3.结束语

SUV汽油车功率大、油耗高,柴油动力应是发展趋势。柴油机采用带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VGT的电控高压共轨系统,能够很好地解决动力性、经济性及

排放之间的矛盾。

爆发压力不超过发动机机械负荷的允许值。

2.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在华泰圣达菲车D4EA柴油机中的应用

在上述废气涡轮增压器中,涡轮机转子叶片与壳体之间的截面积是固定不变的,在废气冲击下其转速与发动机的转速有关。当发动机低转速工作时,废气的动能小,涡轮机的转子转速较低,同轴带动压气机的充气量相对较少,增压后的进气压力较低;而发动机高速旋转时,废气的动能大,同轴带动压气机的充气量相对较多,增压后的进气压力高。这种充气量的差异,限制了发动机中低时速功率的提高。可变截面废气涡轮增压器(VGT——Variable Geometry Turbocharger)正是对此改进设计的,它主要是提高发动机中低速的充气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消除了传统涡轮增压器低转速时的“涡轮迟滞”现象。

华泰圣达菲车装备了具有电控高压共轨系统(B o s c h公司的第二代产品CRDi)的D4EA柴油机,该柴油机采用了带中冷器(水冷却)电子控制的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VGT,为美国Garret公司的 GT27型增压器。

D4E A发动机采用的可变截面增压器VGT剖面图如图8所示,VGT涡轮侧的

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

VGT的压气机部分与一般废气涡轮增压器相同,而在涡轮机侧除具有涡轮转子外,还有转动叶片组、传动及操纵结构(含膜盒式真空执行器及VGT电磁阀等)。

在涡轮机转子一侧的圆形固定盘上,装有转动叶片组,它的几何位置由E C U通过控制VGT电磁阀、膜盒式真空执行器来控制。如图10(a)所示,当发动机处于中、低速时,废气的动能较小,膜盒式真空执行器使活动叶片组处于最大关闭位置,叶片间通道通道截面变小,因此废气进入涡轮机的速度加大,从而使涡轮机的转速提高,同轴带动压气机使充气量较普通的增压器增多。

当发动机高速旋转时,废气

动能

加,气膜盒式真空执行器推动活动

图8 VGT的实物剖面图

图10 VGT叶片组角度变化示意图

图9 VGT涡轮侧结构示意图

柴油发电机组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柴油发电机组控系统工作原理 LIXISE 作者: 作者:LIXISE 柴油发电机组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和算法是相当的复杂,每个电路的设计都有其特定的算法来予以实现。柴油发电机组的控制器系统犹如发电机组的心脏,智能控制系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柴油发电机组的运行,保障了柴油发电机组的稳定工作,那么控制系统是通过何种原理和算法来实现呢?柴油发电机组的控制部分,数字式励磁控制器较传统的模拟电路励磁控制器具有精度高,反应快,控制算法适应性强,对于不同特性的电机只要通过调整程序参数就能适应,甚至可以实现更高端的自适应智能控制算法等优点。 一、数字励磁控制器软件实现与算法研究 主要是对数字式励磁控制器的软件和所采用的控制算法进行论述。首先对数字励磁控制器的主程序进行设计,然后对电量参数采集算法和智能励磁控制算法进行研究,并在CPU上进行实现。为了实现精确的数字励磁控制,需要得到实时、精确的电量数据,而要获得实时、精确的电量数据,则需要采用交

流采样方法,并推导出交流采样下各个电量的计算公式,最终编写计算出电量数据的算法程序。交流采样是按一定的规律对被测信号的瞬时值进行采样,再按照一定的数学算法求出被测电量参数的测量方法。下面给出交流电压,交流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素的各种算法中的离散公式。 二、数字式励磁控制器总体设计方案 工作电源:由于微处理器的工作电源要求,我们需要一个5V的稳定直流电源,信号调理电路的运算电路的供电需要一组±12V的直流电源,另外,开关量输出需要驱动继电器,所以需要一个+24V的直流电源,为此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电源转化模块得到系统正常工作所需的三组DC电源。 三、交流采样锁相环电路 要进行交流采样,通常需要进行同步采样,目前交流采样方式主要有硬件同步采样、软件同步采样和异步采样三种。硬件同步由硬件同步电路向CPU提出中断实现同步。硬件同步电路有多种形式,常见的如锁相环同步电路等。硬件同步采样法是由专门的硬件电路产生同步于被测信号的采样脉冲。它能克服软件同步采样法存在截断误差等缺点,测量精度高。利用锁相频率跟踪原理实

柴油发动机常识汽车磨合的常识,一定要细细的看看

柴油发动机常识汽车磨合的常识,一定要细细的看看 磨车是汽车保养之本,要想以后用好车,第一步就是磨好车,新车车主一定要高度重视。 “洁能保“发动机的保护神 一、为什么要磨合? 汽车是一个机械产品,其中有许多机械零部件都是相互配合工作的,由于机加工精度限制等原因,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并没有达到非常顺滑的状态,刚出厂的新车,或者刚刚大修过的车,都需要进行磨合。就是通过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咬合部位相互摩擦,使咬合面更顺滑,相互的配合更严密。经过比较好的磨合的车辆,整体车况都会更上层楼,如车辆比没磨合之前更有劲,更省油,噪音更小,操控更灵活。 汽车磨合不仅包括发动机的磨合,还包括变速箱的磨合、刹车的磨合等,汽车的磨合是这些主要部件磨合的统称。

二、怎样磨合? 既然磨合就是通过机械零部件之间通过相互“打磨”,使留有机械加工痕迹的机件表面更加细腻,达到相互间的配合更加顺滑的目的,所以在磨合时就应该使机械运动尽量轻,并且所有咬合部位都要磨到。 具体要注意的是: 1. 平稳起步,缓慢加速 动作要轻缓,起步要平稳,发动机点火后,要充分热车,再缓慢起步,避免急加速,急刹车,高速过弯等激烈驾驶现象,以低挡起步,缓慢加速,以1公里以后换入高挡为宜。 2. 不可让发动机转速过高 一般汽车厂家都会标注汽车磨合期的最高行驶速度,以不超过汽车最高时速的2/3为磨合期最高速度限制,但这种方法并不准确,因为有时会出现虽然速度并未超限,但由于档位掌握不当,发动机转速过高的情况,所以最好以发动机的转速来衡量更为科学。一般汽油机

在磨合期内最高转速不要超过2000转,允许个别情况下达到3000转;柴油机则以1000-1500转为宜,转速太高发动机负荷增加,损伤很大 行车时要及时换挡,使每一档位都能磨到,各种路况都要跑跑。手自一体的要手、自都磨到。 4. 不要负重行驶 机器磨合期间,负重太大也会有损机器,所以磨合期车上越轻越好,最好不要一下子拉上几个人跑来跑去的,也不要装载重物。 新车刚开始磨合最多开几个小时就要停一停,让它休息一下,别一天到晚让它跑,甚至跑长途。 6. 尽量避免紧急制动 紧急制动不但会使磨合中的制动系统受到冲击,而且加大了底盘和发动机的冲击负荷,所以在最初行驶的300公里内不要采用紧急制动。如确有突发情况,也应尽量先踩离合后踩刹车,以减小对发动机的冲击。 三、磨何期要多长?

道依茨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说明

道依茨发动机电控系统说明 1.系统总览 CA6DE3电控发动机采用外挂式电控单体泵系统,其工作原理与DEUTZ电控单体泵系统基本相同。采用电控单体泵,机械式喷油器。 外挂式电控单体泵 接插件引脚信号名称类型 1 电源负极地 2 电源负极地 3 电源负极地 4 电源正极电瓶+24伏 5 电源正极电瓶+24伏 7 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2地地 9 进气温度和压力(TMAP)传感器地地 10 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2电源+5V 12 进气温度和压力(TMAP)传感器电源+5V 13 曲轴转速传感器信号输入霍尔效应式频率信号 15 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1电源+5V 17 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1地地 18 水温传感器、燃油温度传感器地地 22 车速信号(仪表输出)输入频率信号 24 点火开关输入钥匙 25 严重故障指示灯1A低端On/Off驱动 26 SAE J1939 - CAN通信 27 SAE J1939+ CAN通信 28 车速信号(仪表输出)地地 29 曲轴转速传感器地地 31 曲轴转速传感器电源+5V 32 凸轮位置传感器信号输入霍尔效应式频率信号 33 凸轮位置传感器电源+5V

35 凸轮位置传感器地地 37 CAN + CAN通信 38 CAN - CAN通信 39 CAN屏蔽线屏蔽线 42 排气制动阀1A低端On/Off驱动 43 主继电器1A低端On/Off驱动 44 预热指示灯1A低端On/Off驱动 46 水温传感器信号输入模拟量 47 燃油温度传感器信号输入模拟量 48 进气温度和压力(TMAP)传感器温度信号输入模拟量 49 进气温度和压力(TMAP)传感器压力信号输入模拟量 51 SAE J1939 屏蔽线屏蔽线 52 机油压力警报开关输入低电位开关 57 制动踏板开关(气压)低电位开关 61 加热继电器 3.5A高端On/Off驱动 63 一般故障指示灯1A低端On/Off驱动 64 排气制动/发动机制动指示灯1A低端On/Off驱动 66 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1信号输入模拟量 67 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2信号输入模拟量 73 离合器踏板开关高电位开关 74 巡航设置/加速开关(选装)高电位开关 75 巡航恢复开关(选装)高电位开关 76 巡航ON/OFF开关(选装)高电位开关 77 巡航设置/减速开关(选装)高电位开关 79 排气制动开关高电位开关 81 小信号地地 98 1缸单体泵低端低端PWM驱动 99 3缸单体泵高端高端PWM驱动 100 1缸单体泵高端高端PWM驱动 101 2缸单体泵高端高端PWM驱动 102 4缸单体泵高端高端PWM驱动 103 6缸单体泵高端高端PWM驱动 105 6缸单体泵低端低端PWM驱动 106 3缸单体泵低端低端PWM驱动 108 2缸单体泵低端低端PWM驱动 110 5缸单体泵高端高端PWM驱动 111 4缸单体泵低端低端PWM驱动 112 5缸单体泵低端低端PWM驱动 3.1冷却液温度/燃油温度传感器(NTC) 向ECU提供发动机冷却液/燃油温度信号,敏感原件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式(NTC)。 温度传感器特性

柴油机电控系统维修

柴油机电控系统维修

————————————————————————————————作者:————————————————————————————————日期:

柴油机电控系统 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 在柴油机的电子控制系统中,最早研究并实现产业化的是电子控制柴油喷射系统,到目前为止已经经历了三代变化: 1. 第一代电控柴油喷射系统:位置控制式。 2. 第二代电控柴油喷射系统:时间控制式。 3. 第三代电控柴油喷射系统:高压共轨式系统。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特点 1.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2.降低氮氧化物和微粒的排放 3.提高发动机运转稳定性 4.改善低温起动性 5.控制涡轮增压 6.适应性广 7.控制精度高、响应快 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功能 1. 燃油喷射控制 2. 怠速控制 3. 进气控制 4. 增压控制 5. 排放控制 6. 起动控制 7. 巡航控制 8. 故障自诊断和失效保护 9. 柴油机与自动变速器的综合控制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基本组成 传感器 传感器是柴油机实现电控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作用是感知和检测发动机与车辆的运行状态,并将检测结果转换成电信号输送给ECU。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所用的传感器多数与汽油机电控系统相同。在柴油机电控系统中常用的传感器有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位置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空气流量传感器及氧传感器等。此外,在电控系统中还有开关量采集电路,用于检测空调、离合器、挡位、制动、巡航控制等开关量的状态信息。所有的信息经过电控单元的信号采集模块处理后送到发动机电控单元,作为发动机控制的依据。

柴油机电控单元 执行器 执行器主要是接收ECU传来的指令,并完成所需调控任务。不同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执行元件有很大差异,如电控直列泵[b1] 和分配泵中的线性螺线管,电控单体泵和泵喷嘴中的电磁阀,电控共轨系统中的PCV阀和喷油器电磁阀,以及空气系统控制中的各种阀门控制器等。执行器的水平决定了最终柴油机能够达到的性能。 第一代位置控制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位置控制式直列柱塞泵 位置控制式电控分配泵系统 第一代位置控制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特点 位置控制式直列柱塞泵 ECU根据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信号(即负荷信号)和柴油机转速信号,并参考供油齿条位置、冷却液温度、进气压力等传感器信号,按内存控制程序计算供油量和喷油提前角控制参数值,再通过ECU中行程或位置伺服电路,使电子调速器内的线性螺线管控制喷油泵供油齿条的行程或位置。 1. 喷油量的控制 线性螺线管安装在原喷油泵供油齿条的一端,螺线管中的铁心与喷油泵的供油齿条连成一体。当控制电流通过螺线管时,产生一个作用在铁芯上的与螺线管中电流成正比的电磁力,推动油量调节齿杆移动,当推力与复位弹簧力平衡时,齿杆就停留在某一位置上。齿杆位置传感器将信号传给ECU,ECU根据齿杆的实际位置和预定位置间的偏差量,发出改变输入螺线管电流的驱动信号就能精确控制齿杆的位置,从而改变喷油量 位置控制式直列柱塞泵电子调速器结构

国内柴油发动机行业分析报告

柴油发动机行业分析 1国内柴油机行业情况 (2) 1.1行业概述 (2) 1.2主要生产企业情况 (2) 1.3市场竞争形势 (5) 2行业分析 (6) 2.1行业特点分析 (6) 2.2行业发展方向 (8) 3玉柴竞争策略 (9) 3.1加大产品的科技含量缩短与世界先进产品的质量差距 (9) 3.2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和覆盖范围以缩短与市场需求多样性的差距,来满足市场。 (9) 3.3加强网络建设 (10)

柴油发动机行业分析 1国内柴油机行业情况 1.1行业概述 柴油机是我国机械行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行业,它已经成为汽车、农业机械、工程机械、船舶、内燃机车、地质和石油钻机、军用、通用设备、移动和备用电站等装备的主要配套动力,柴油机是目前产业化应用的各种动力机械中热效率最高、能量利用率最好、最节能的机型。柴油机行业的发展对我国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国防建设以及人民生活都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根据柴油机功率大小以及应用范围,我们把柴油机分为农机用柴油机、车用柴油机以及船用、地质石油用发动机。作为一种新型的动力,车用柴油机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柴油机行业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也是我国大力发展的一个行业。车用柴油发动机市场按其配套车型可分为货车柴油机发动机市场和客车用柴油发动机市场两大类,当前柴油发动机企业重点角逐的市场是轻型载货车柴油机市场和客车柴油机市场。 1.2主要生产企业情况 1.2.1东风汽车公司 目前东风公司下属5个柴油机生产厂,分别是东风汽车股份公司柴油发动机厂、东风康明斯柴油发动机公司、东风朝阳柴油发动机公司、东风南充发动机公司以及东风汽车公司发动机厂(在东风载重车公司内)。

柴油发动机电路控制系统的故障维修

柴油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 柴油发动机故障自诊断的内容 (1)发现故障 柴油机在正常运转情况下,输入电控单元的各种传感器的电平信号是处在一定范围内的。一旦出现该范围外的信号,电控单元即诊断为故障信号;但对开环控制系统中的执行器,由于只接受电控单元信号,不反馈“执行”情况,故需设置专门电路来检测执行器的工作情况。 (2)故障分类 制造厂在设计自诊断系统时,预先根据不同的故障部位信号的输入、输出电平信号,将故障代码编制在程序中。电控单元一旦发生故障,立即按故障信号对号入座,并编上预定的故障代码。 (3)故障储存 为了给维修入员提供方便,通常将上述的故障代码存入存储器中,即使在电源钥匙开关(点火开关)断开的情况下,电控单元的存储器电源仍处在通电状态下,不会失去已存储的故障代码。 (4)故障报警 当电控单元检测到故障后,通过设置在仪表板内的报警灯向用户报警,或通过液晶显示仪直接以文字的形式向用户报警,同时还显示故障部位。 (5)应急反应 汽车在运行中如果发生故障,为了不妨碍正常行驶,电控单元通常采用应急反应措施,即利用预编程序中的代用值(标准值的电平信号)进行计算以保证正常的行驶功能,并待停车后再由用户或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柴油发动机故障自诊断的工作原理 (1)传感器的故障诊断 柴油机运行时,如果传感器电压信号多次或持续一定时间超出了规定范围,则自诊断系统将其诊断为故障。以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故障诊断为例,正常工作时,其输出电压应在0. 1-4. 8 V,如果输出电压低于0. 1 V(相当于冷却液温度高于139 ℃)或高于4. 8 V(相当于冷却液温度低于-50℃时,则系统诊断为故障信号。在“记录”故障代码、显示故障(车内仪表盘上“检查发动机灯”亮)的同时,还会采取应急反应措施,用事先存储的代用值80℃作为冷却液温度的控制值,以防因传感器信号异常造成控制混乱而导致汽车不能行驶。自诊断随车检测系统只能诊断出该传感器有故障,故其电路发生短路或断路时,而无法确认传感器性能的好坏。 (2)执行器的故障诊断 柴油机运转时电控单元按柴油机工况的要求不断地向执行器发出各种指令,但开环控制系统中的执行器不可能反馈“执行”情况信息,需增加专用电路监视其工作情况,并对执行器故障采取相应措施。 柴油发动机自诊断故障码的读取 通常诊断的输出接口由检查发动机(Check Engine)警告灯、超速挡指示灯、ABS警告灯、电控单元检测插座(Check Connection、故障诊断插座(TDCI)等组成。警告灯或指示灯作为指示有无故障的标志,一般位于汽车仪表板上,电控单元检测插座一般位于发动机舱内。当将检测插座与检测端子TE对地短接,发动机警告灯会闪烁,闪烁次数即故障代码;故障诊断插座通常位于仪表板下方,它是电控系统诊断信号的专用连接器,主要用于与专用车外故障诊断仪(也称电脑解码器)相连接,进行车外诊断,以扩充随车诊断系统的诊断信息和诊断功能。 柴油发动机故障代码既可采用随车自诊断系统,也可采用车外诊断系统读取。 (1)采用随车自诊断系统读取 若发动机警告灯持续点亮,则意味着存在故障。为读取故障代码,先将电源钥匙开关置于“OFF",用一根导线连接故障诊断插座(或检测插座)内TE,和E,。在读取故障代码之前,要使柴油机处于规定的状态:蓄电池电压)11 V;松开油门;变速器置空挡;关闭所有附属电器设备;柴油机为热机状态。在以上状态下,将电源钥匙开关置于“ON",但不启动柴油机。 柴油发动机读取故障码的方法有以下3种: ①用仪表板上“检查发动机”警告灯的闪烁规律读取。若电控系统工作正常,电控单元内未存有故障代码,则警告灯以每秒5次的频率连续闪烁。若电控单元内存有故障代码,则警告灯以每秒2次的闪烁频率连续闪烁,并将两位数组成的故障代码的十位数和个位数,先后用警告灯的闪烁次数表示出来。若电控单元内存有若干个故障代码时,电控单元按

浅谈如何控制汽车用柴油发动机废气排放

浅谈如何控制YZ4102柴油发动机废气排放 摘要:本文论述了影响汽车用柴油发动机废气中, NOx排放浓度的主要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工作经验,综合归纳了减少控制柴油发动机的 NOx 排放浓度的体会,谈谈这些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 关键词:柴油发动机、废气排放、方法措施 论文主体: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上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汽车废气排放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已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为此我国针对汽车的废气排放制定了严格的检验标准,其中对车用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废气排放中的NOx的含量也制定了相应的检验标准,有效的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了汽车业界有关人士关心与重视的问题。通常、同排量柴油机与汽油机相比具有功率大、燃油效能高、使用寿命长、启动性好、NOx,排放低油耗低等一系列优点、因而工业发达国家、柴油汽车发展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汽车柴油化的趋势,因此我仅用柴油机作为代表试作如下分析。 一、简述NOX的生成原理 在环保领域、所谓氮氧化合物是专指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 )的总 2 称化学缩写式为NOx。而NOx的生成量与燃烧方式特别是燃烧温度和过剩空气系数密切相关,根据燃烧条件和生成途径不同,生成的NOx分三种类型。 (1)燃料型NOx由燃料中的氮化物热分解后氧化产生。 与燃料中的碳氢离子团(CH)等反应生成。 (2)瞬间型NOx由空气中的N 2 (3)热力型NOx是由空气中的N 在高温下氮化而成。 2 燃烧过程中主要生成何种类型NOx决定于燃料组成和氮分含量等因素。如下图示:(图1) 由图见、锅炉燃煤时

产生的NOx以燃料型为主, 燃用天燃气时,以热力型 为主,而无燃料型NOx、燃 油时,情况介于二者之间, 重油含氮量高、则燃油型 NOx高、居多、轻油含氮量 低则热力型NOx居多。 (图 (1)影响NOx生成的两个重要因素是燃烧温度和氧浓度。热力型NOx是空 气中的N 2 在高温条件下与O 2 分子发生链式反应。如图 0+N2 N0+N N+O 2 NO+O (图 (2)影响NOx生成的另一重要因素是 氧浓度、油图可见燃料过剩(d小于1) 的情况,随氧浓度的升高热力型NOx量增 大在过量空气系数等于1时达到最大值, 随空气量增多虽然氧浓度升高,但由于 温度降低热力型NOx生成速率反而降低。 当富燃料和空气不足时,CH烃类 基团较多因而产生瞬间型NOx自然也较多, 如图3 过量空气系数d (图3)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开发现状及趋势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开发现状及趋势 丁志盛叶挺宁 摘要:介绍了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相关技术背景、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EECS,ECU汽车发动机电喷 一、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Engine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简称EECS)通过电子控制手段对发动机点火、喷油、空气与燃油的比率、排放废气等进行优化控制,使发动机工作在最佳工况,达到提高性能、安全、节能、降低废气排放的目的。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主要包括: - 燃油喷射控制; - 点火系统控制; - 怠速控制; - 尾气排放控制; - 进气控制; - 增压控制; - 失效保护; - 后备系统; - 诊断系统等功能。 另外,随着网络、集成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作为汽车控制主要单元的EMS系统通过 CAN(Controllers Area Network)总线与其他控制系统,例如:安全系统(如ABS、牵引力电子稳定装置ESP (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底盘系统(如主动悬挂ABC(Active Body Control))、巡航控制系统(Speed Control System或Cruse Control System)以及空调、防盗、音响等系统实现网络互联,实现信息共享并实施集成优化统一控制。在不久的将来,车载通讯平台将利用现有无线通讯网络为汽车驾驶提供更广泛的咨询、娱乐等增值服务(如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开发主要涉及以下技术容: - 传感器 主要包括空气流量传感器、空气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转速传感

柴油机电控技术发展三个阶段的技术简介.doc

柴油机电控技术发展三个阶段的技术简介 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 柴油机电控技术是在解决能源危机和排放污染两大难题的背景下,在飞速发展的电子控制技术平台上发展起来的。汽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为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柴油机电控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位置控制、时间控制、时间—压力控制(压力控制)

第一代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常规压力电控喷油系统) 优点:结构不需改动,生产继承性好,便于对现有柴油机进行升级换代。 缺点:系统响应慢、控制频率低、控制自由度小、控制精度不够高,喷油压力无法独立控制。 第二代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高压电控喷油系统) 改变了传统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和结构,主要以电控共轨(各缸喷油器共用一个高压油管)式喷油系统为特征,直接对喷油器的喷油量、喷油正时、喷油速率和喷油规律、喷油压力等进行“时间-压力控制”或“压力控制”。 特点:通过设置传感器、电控单元、高速电磁阀和相关电/液控制执行元件等,组成数字式高频调节系统,有电磁阀的通、断电时刻和通、断电时间控制喷油泵的供油量和供油正时。但供油压力还无法独立控制。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优点 1.改善低温起动性。 电子控制系统能够以最佳的程序替代驾驶员进行这种麻烦的起动操作,使柴油机低温起动更容易。 2.降低氮氧化物和烟度的排放。 采用柴油机电控技术,可精确地将喷油量控制在不超过冒烟界限的适当范围内,同时根据发动机工况调节喷油时刻,从而有效地抑制排烟。 3.提高发动机运转稳定性。 4.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采用柴油机电控系统,无论负荷怎样增减,都能保证发动机怠速工况下以最低的转速稳定运转,有利于提高其经济性。 5.控制涡轮增压。 柴油机电控系统中,ECU根据传感器信号精确计算喷油量和喷油正时。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采用电子控制技术可以对增压装置进行精确的控制。 6.适应性广。

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

柴油发动机的电控系统 柴油机电控系统以柴油机转速和负荷作为反映柴油机实际工况的基本信号,参照由试验得出的柴油机各工况相对应的喷油量和喷油定时MAP来确定基本的喷油量和喷油定时,然后根据各种因素(如水温、油温、、大气压力等)对其进行各种补偿,从而得到最佳的喷油量和喷油正时,然后通过执行器进行控制输出。 柴油机电控系统概述 【任务目标】 (1)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 (2)柴油机电控技术的特点。 (3)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4)应用在柴油机上的电控系统。 【学习目标】 (1)了解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 (2)了解柴油机电控技术的特点。 (3)了解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4)掌握应用在柴油机上的电控系统。 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 1.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 1)柴油机技术的发展历程 柴油用英文表示为Diesel,这是为了纪念柴油发动机的发明者――鲁道夫·狄塞尔(RudolfDiesel)如图8-1所示。 狄塞尔生于1858年,德国人,毕业于慕尼黑工业大学。1879年,狄塞尔大学毕业,当上了一名冷藏专业工程师。在工作中狄塞尔深感当时的蒸气机效率极低,萌发了设计新型发动机的念头。在积蓄了一些资金后,狄塞尔辞去了制冷工程师的职务,自己开办了一家发动机实验室。 针对蒸汽机效率低的弱点,狄塞尔专注于开发高效率的内燃机。19世纪末,石油产品在欧洲极为罕见,于是狄塞尔决定选用植物油来解决机器的燃料问题(他用于实验的是花生油)。因为植物油点火性能不佳,无法套用奥托内燃机的结构。狄塞尔决定另起炉灶,提高内燃机的压缩比,利用压缩产生的高温高压点燃油料。后来,这种压燃式发动机循环便被称为狄塞尔循环。

汽车电子介绍及控制系统

汽车电子介绍及控制系统 汽车电子是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和车载汽车电子控 制装置的总称。 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包括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和车身电子控制系统(车身电子ECU)。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有如赤裸裸的、不穿戴任何衣物饰物的人体;车载汽车电子包括汽车信息系统、汽车导航系统和汽车娱乐系统。车载汽车电子控制装置有如人身的衣物、饰物。汽车电子分类随着汽车电子技术朝着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上述分类可能会有交叉与融合。汽车电子地位: 汽车电子化被认为是汽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革命,汽车电子化的程度被看作是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用来开发新车型,改进汽车性能最重要的技术措施。汽车制造商认为增加汽车电子设备的数量、促进汽车电子化是夺取未来汽车市场的重要的有效手段。 据统计,从1989年至2000年,平均每辆车上电子装置在整个汽车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例由16%增至23%以上。一些豪华轿车上,使用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数量已经达到48个,电子产品占到整车成本的50%以上,目前电子技术的应用几乎已经深入到汽车所有的系统。汽车电子类别: 按照对汽车行驶性能作用的影响划分,可以把汽车电子产品

归纳为两类:一类是汽车电子控制装置,汽车电子控制装置要和车上机械系统进行配合使用,即所谓“机电结合”的汽车电子装置;它们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子控制。例如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制动防抱死控制、防滑控制、牵引力控制、电子控制悬架、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电子动力转向等,另一类是车载汽车电子装置,车载汽车电子装置是在汽车环境下能够独立使用的电子装置,它和汽车本身的性能并无直接关系。它们包括汽车信息系统(行车电脑)、导航系统、汽车音响及电视娱乐系统、车载通信系统、上网设备等。目前电子技术发展的方向向集中综合控制发展:将发动机管理系统和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集成为动力传动系统的综合控制(PCM);将制动防抱死控制系统(ABS)、牵引力控制系统(TCS)和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综合在一起进行制动控制;通过中央底盘控制器,将制动、悬架、转向、动力传动等控制系统通过总线进行连接。控制器通过复杂的控制运算,对各子系统进行协调,将车辆行驶性能控制到最佳水平,形成一体化底盘控制系统(UCC)。由于汽车上的电子电器装置数量的急剧增多,为了减少连接导线的数量和重量,网络、总线技术在此期间有了很大的发展。总线技术是将各种汽车电子装置连接成为一个网络,通过数据总线发送和接收信息。电子装置除了独立完成各自的控制功能外,还可以为其它控制装置提供数据服务。由于使用了网络化的设计,简

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发展

目录 1前言 (3) 2电子控制柴油机概述 (4) 2.1何谓电喷柴油机 (4) 2.2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状况 (5) 2.3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的目的及优点 (6) 2.3.1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的目的 (6) 2.3.2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的优点 (6) 2.4柴油机电控技术的特点 (7) 2.4.1柴油机是一种热效率比较高的动力机械 (7) 2.4.2柴油机的喷射系统形式多样 (7) 2.5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分类 (7) 2.5.1位置控制系统 (8) 2.5.2时间控制方式 (9) 2.5.3时间-压力控制方式 (9) 2.5.4压力控制方式 (10) 3电子控制柴油机技术介绍 (10) 3.1单体泵技术 (11) 3.1.1单体泵控制油路 (12) 3.1.2单体泵系统的另一个优势 (12) 3.2泵喷嘴技术 (13) 3.3高压共轨技术 (15) 4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17) 4.1高的喷射压力 (17) 4.2独立的喷射压力控制 (17) 4.3改善柴油机燃油经济性 (17) 4.4独立的燃油喷射正时控制 (17) 4.5可变的预喷射控制能力 (18) 4.6最小油量的控制能力 (18) 4.7快速断油能力 (18) 4.8降低驱动扭矩冲击载荷 (18) 5结论 (19) 6参考文献 (20)

摘要 柴油机的发展水平一直是车辆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和国际石油价格高涨,我国应对柴油机的发展引起足够重视。车用柴油机面临着日趋严格的排放法规和降低燃油消耗率等要求,采用电子控制技术是使柴油机同时满足各种要求的有效手段,而电控单元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其中的硬件和控制软件设计是否合理将对整个控制系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车用柴油机的结构比较复杂,尤其是新兴的电子控制技术,对于广大汽车驾驶与维修人员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了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状况、控制原理和应用特点及高压共轨技术的工作原理、研究方向、应用前景。 关键词:柴油机电子控制发展

EASYPANEL系列柴油机控制器

柴油机控制器EASYPANEL EP-10、20、30、40 安装使用说明书 广州三业科技有限公司

柴油机智能控制器EASYPANEL 系列 安装使用说明 EP-10、20、30、40 柴油机智能控制器是用于具有自启动、自动控制、自动保护功能的普及型柴油发动机或柴油发电机组控制的新一代产品。 1 适用范围 1.1 EP- 10、EP-30适用于各个厂家、不同型号、不同功率的柴油发动机组装的发电机组配置使用。 1.2 EP- 20、EP-40适用于以柴油发动机成套的动力装置配套使用。 1.3具有防潮、防水花飞溅功能,可在温度-20℃~+50℃(可订购-40℃~+50℃),在相对湿度95%时不凝露的环境下连续工作,可应客户要求进行防盐雾处理。 1.4 EP- 10、EP-30用户无需设定任何程序和参数,只需进行简易接线便可使用。 1.5 EP- 20、EP-40由于采用电磁速度传感器作速度检测,所以用户必须输入飞轮的有关参数(详见安装、调试说明)。 1.6 EP-系列的功能如下表: 1.7EP- 10控制器主要用于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含转速、发电频率、运行时间、蓄电池电压等

柴油机智能控制器EASYPANEL 系列四种数据的检测和数字显示,带蓄电池电压过高/过低报警及超速/低速报警停机,低油压、高冷却温度报警停机由开关量输入进行触发(系统适用于发动机已带油压表及水温表)。 1.7 EP- 30控制器与EP-10同样设计用于发电机组的装配:但油压、温度传感器采用模拟量输入,系统含转速、发电频率、润滑油压力、冷却温度、运行时间、蓄电池电压等六种信号的检测和数字显示,带蓄电池电压过高/过低报警及超速/低速、低油压、高冷却温度报警停机(系统适用于裸机,发动机没带油压表及水温表)。 1.8 EP- 20、EP-40的控制对象主要是动力机械(也可用于发电机),EP- 20与EP-40的区别是:EP- 20的油压、水温采用开关量输入,而EP- 40采用模拟量油压、温度传感器,系统带数字油压、温度显示。EP-40控制器已含转速、油压、水温、运行时间、蓄电池电压等六种信号的检测和显示。 1.9配置EP-10、EP-20控制器的机组应具有柴油机配套的低油压报警开关、超温度报警开关,并另行配套油门控制机构(电子调速或电磁铁)则可组成智能控制机组。 1.10 EP-**系列控制器装配的机组只须配套油门控制机构(电子调速或电磁铁)则可组成智能控制机组 1.11 EP-**系列产品均提供一路扩展外部输入的开关量报警信号供用户使用。 2 功能特点 2.1 带手动及全自动控制功能。当自启动信号输入或人工按下启动按键,控制器便自动完成自启动、机组运行、故障停机保护等程序控制和过程控制。 2.2 自动监控功能。自动监控发动机在启动、怠速、升速、全速等过程的速度变化,自动完成启动电机的投入与撤出、转速过高与过低的超限停机、速度正常后输出运行(合闸)信号等。 2.3 柴油机运行状态显示功能。根据系统现时运行状况,由指示灯或显示屏指示设备当前所处的状态,包括:待机、开机、供油、自启动、怠速延时、正常运行、冷却停机、紧急停机等。显示屏显示的符号所代表的状态和参数请参照本说明书4.7表格。 2.4 运行参数检测、显示功能。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显示屏显示实时转速并通过翻页显示发电频率、(EP-30、EP-40增加油压、水温显示)、运行时间及蓄电池电压等现时数值。(EP-10、EP-20)的机油压力、冷却水温的参数则由用户原机配套仪表进行测量和显示。 2 .5 故障自诊断、故障显示及自动停机保护功能。机组在自启动及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控制器可根据预设参数判断其故障,并通过面板的显示屏和相应的指示灯同时显示故障原因,外接蜂鸣器用户可接收自动报警信号;机组也将同时停机,对机组实施保护。自动报警并停机保护的项目包括:无转速信号(启动转速过低、发电机不发电、启动电机与启动飞轮打滑)、超速、低速、低油压、高冷却温度、启动失败、停机失败、外接扩展报警输入等。 3 安装、调试说明 3.1 注意事项

汽车柴油发动机新技术

路线之争 汽车排放标准的提升,无非是在进气、燃烧和尾气处理三个环节应用新的技术。但这三个环节带来的技术组合的可能,却令中国这种采取跟随和模仿的国家感到无从选择。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汽车排放国标选择与欧洲标准靠拢,但国内柴油机的发展却滞后很多。 从欧洲的发展看,欧2到欧3和欧3到欧4,不是一个量级的进步方式。欧2到欧3是质的飞跃,发动机内从的机械式喷油变为更加经济和高效率的电子喷油。欧3到欧4则是在尾气处理上增加一些颗粒捕捉器、催化剂之类,进一步提高排放和燃烧效率。 举例来说,增加了尾气处理新技术的欧2发动机,颗粒物可以达到欧3标准,但是一氧化氮和碳排放都没降低,这两个需要缸内燃烧的办法来处理。倪威说:“现在北京市场一直在推的做欧2车的欧3化,就是在尾气系统增加一个大的消声器。但这其实只是对颗粒物做了减少而没有能够在燃烧环节降低其他物质的排放,只能算达到欧2.5。” 从欧2到欧3的过程中,单体泵和共轨一直是两条平行的技术路线,都是通过电控喷油来实现燃烧的高效率。在欧洲,由于柴油油品杂质少、含硫少,因此对这两个路线并无好坏之分,只是由于博世等厂家在共轨方面做了大量研发,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把共轨系统做到可以满足未来欧6的排放标准,而单体泵由于使用和研发都少,一直是跟随而没有超越当前的标准。一位研究发动机的业内人士说:“从这个意义上讲,共轨已经是成熟的技术,而单体泵则还要在更高标准下经受考验,算是发展中的技术。” 不过,对于中国 市场来说,单体泵在目前状况下,却几乎是个完美的选择。它对发动机的改动非常少,只在油路系统做些变化。而且,

单体泵对油品质量的忍耐程度比共轨系统好很多。由于一直以来沿袭前苏联的炼油模式,中国柴油除了杂质高之外,硫含量也非常大。目前,欧洲可以达到每百万单位10~15个单位含量的硫(10~15PPM),在中国平均水平只有300PPM,北京的最好水平也就是50PPM。 含硫高的柴油很容易堵塞喷嘴口和喷油后的消声器。共轨系统对此比较敏感,堵塞后就不能保证一直在最佳状态工作,而且会增加维修频次。单体泵则可以50~100PPM下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可惜的是,中国政府对于先进柴油技术的引导始终不明确,基本依靠企业自己判断。由于博世在共轨方面的技术领先,国内很少企业把开发共轨作为突破口,但在单体泵方面则已经有所突破。成都威特是亚新科在单体泵产品上的竞争对手之一。这家公司在2004年时曾由一位海归技术人员带队,把电控单体泵的技术攻克,但在产能上一直未能提升,最多也只是1万多套。 处于产品竞争的压力,中国的柴油发动机和整车企业更多选择成熟的共轨技术。作为一汽旗下的开发共轨系统的研究所,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已经做出了满足欧3标准的共轨系统产品,遗憾的是,同在一汽旗下,无锡柴油发动机厂却用的是博世共轨系统。这直接导致无油所只能试制,而没有机会做量产突破。要知道,一款共轨产品如果要配套某款发动机,之前要进行一年到一年半的技术改进和匹配试验,配套之后,更换供应商的可能性很小。 事实上,在这次产业升级中,中国企业缺乏战略眼光的毛病再次暴露出来。很多企业只是为了过关——比如达到欧3排放标准,而去分析选择什么系统。其实,目前来研发高压共轨,依然不落后,大家可以把它当作是给未来欧4的发展做铺垫。

柴油机电控技术简介习题(苍松教学)

一、填空题 1.常用的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差动电感式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主要由________、 _________和 _________等组成。 3.在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ECU以柴油机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作为主控制信号,按设定的程序确定最佳的供油速率和供油规律。 4.柴油机的怠速控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 5.柴油机的起动控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控制。 6.___________、 ___________是影响柴油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重要因素。 7.柴油机电控系统中,进气控制主要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控制。 8.柴油机中的燃油温度传感器一般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 9. 第一代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主要以_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_为特征。 10. “位置控制”的直列柱塞泵供油量控制一般采用___________电磁阀。 11.柴油机电控系统的控制模式可分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三大类。 12.柴油机执行器中所使用的执行电器主要有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和力矩电机等。 13.最早的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就是以_______________为基础改造的。 14.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用以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信号。 15.发动机负荷信号和_____________信号共同决定柴油机的喷油量及喷油提前角。 16.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执行器由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17.最佳喷油提前角受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燃油温度、进气温度、及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 响。 18.柴油机电控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19.在装用电子调速器的柱塞泵电控系统中,喷油量控制是由ECU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20.直流电动机式电子调速器主要由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控制杆等组成。 21.电动助推器实际上就是直线运动的__________________。 22.控制杆位置传感器安装在______________内,用来检测___________的位置。 23. 第二代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燃油喷射系统;________________燃油喷射系统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燃油喷射系统。 24.直列柱塞泵供油正时电控系统的两个电磁阀分别安装在___________________中。 25.直列柱塞泵供油正时电控系统的转速传感器安装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 26.直列柱塞泵常用的正时控制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 27.电控柴油机燃油喷射控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控制;______________控制; __________________控制等。 28. 柱塞泵正时控制器的组成主要由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调整弹簧等组成。 二、判断题 1.柴油电控系统能在不同工况及工作条件下对喷油量进行校正补偿。() 2.对于不同用途、不同机型的柴油机,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应有较强的适应性。() 3.着火正时传感器检测燃烧室开始燃烧的时刻,修正喷油正时。() 4.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一般对供油量采用开环控制。() 5.在不同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供油正时和供油量的执行元件是不同的。() 6.在多缸柴油机工作时,由于喷油量控制指令值一定,所以各缸喷油量就一定。() 7.喷油提前角对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影响很大。() 8.柴油机是压燃式,发动机在低温条件下着火相当困难。() 9.柴油机的排放控制主要是废气再循环控制。()

车用柴油与普通柴油的区别

车用柴油小常识 1.为什么要推行车用柴油? (1)车用柴油标准为国家强制性标准,必须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9147-2009《车用柴油》于2010年1月1日实施,过渡期到2011年6月30日止。同时,根据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以及国家环保减排总体要求,机动车将按照污染分担率承担减排任务。为了2020年能够达到国家承诺的低碳减排目标,国家要求分年限在国内强制推行低排放的汽柴油标准。 (2)普通柴油和车用柴油适用范围不同。 –普通柴油“主要用做拖拉机、内燃机车、工程机械、船舶和发电机组等压燃式发动机的燃料,也可用做GB19756-2005(三轮汽车、低速货车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限值及实验方法)中所规定的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的燃料。(三轮汽车:指最高设计车速小于或等于50km/h的,具有三个车轮的货车。低速货车:指最高设计车速小于70km/h,具有四轮的货车。) –车用柴油主要“适用于压燃式柴油发动机汽车,但可不包括GB19756-2005中所规定的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 对顾客来说,汽车在选用柴油时,三轮车和最高设计车速小于70km/h的四轮柴油车可选择普通柴油(也可以选择车用柴油)。设计车速高于70km/h的四轮柴油汽车应选择车用柴油。 2.使用车用柴油的好处?(指标区别见附表) 目前,车用柴油与普通柴油主要区别在于硫含量和十六烷值等9项指标。(2013年7月1日后车柴与普柴的硫含量指标要求相同),正确使用油品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延长了车辆使用寿命。 (1)使用车用柴油一个主要的作用体现在尾气排放上。 目前的普通柴油仅能满足国家第Ⅰ、Ⅱ阶段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要求,而车用柴油可以满足国家第Ⅲ阶段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要求。车用柴油中硫含量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英文缩写汇总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英文缩写 AFM 空气流量计 AIC 空气喷射控制 AIS 空气喷射系统 ALT 海拔开关 A/M 自动—手动 ASC 自动稳定性控制 AT(A/T) 自动变速器 ATS 空气温度传感器 B+ 蓄电池正极 BPA 旁通空气 BPS 大气压力传感器 BTSC 上止点前 CCS 巡航控制系统 CFI 中央燃油喷射 CFI 连续燃油喷射 CID 判缸传感器 CIS (燃油)连续喷射系统 CIS气缸识别传感器(判缸传感器) CNG 天然气 CNGV 天然气汽车 CPS 轮轴位置传感器 CPS 曲轴位置传感器 CPU 中央处理器 CTP 节气门关闭位置

CTS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CYL 气缸(传感器)DC 直流电 DI 分电器点火 DIS 无分电器点火系统DIAGN 诊断 DLC 数据线接 DLI 无分电器点火DTC 诊断故障码ECA 电子控制点火提前ECCA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ECD 电子控制柴油机ECM 发动机控制模块ECT 电控变速器ECT 发动机机冷却液温度ECU 电子控制单元(电脑) EDS 柴油机电控系EEC 发动机电子控制EFI 电控燃油喷射EGI 电控汽油喷射EGR 废气再循环EIS 电子点火系统EPA 环保机构 ER 发动机运转ESA 电子点火提前

EST 电子点火正时 EUT 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 EVAP燃油蒸气排放控制装置 FP 燃油泵 FTMP 燃油温度 FFM 热膜式空气质量流量计 HAC 海拔(高度)补偿阀 HEI 高能点火 HEUI液压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HIC 热怠速空气补偿阀 HO2S 加热型氧传感器 HZ 故障灯 IAA 怠速空气调整 IAB 进气旁通控制系统 IAC 进气控制 IACV 进气控制阀 常用汽车英文缩写含义全攻略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 Tiptronic-轻触子-自动变速器 Multitronic-多极子-无级自动变速器 控制系统 ABC-车身主动控制系统 DSC-车身稳定控制系统 VSC-车身稳定控制系统 TRC-牵引力控制系统 TCS-牵引力控制系统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ASR-加速防滑系统 BAS-制动辅助系统 DCS-车身动态控制系统 EBA-紧急制动辅助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