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演奏海顿弦乐四重奏作品的几点体会

对演奏海顿弦乐四重奏作品的几点体会
对演奏海顿弦乐四重奏作品的几点体会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81850836.html,

对演奏海顿弦乐四重奏作品的几点体会

作者:周向明

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17期

海顿是交响曲之父,也是弦乐四重奏之父,总的来讲,海顿对弦乐四重奏发展所做的贡献,远远要超出其对交响乐曲发展所做的贡献。海顿一生创作了八十多首弦乐四重奏,并确立了弦乐四重奏的基本形式与架构,他的四重奏作品灵气风发,好像是睿智的老父亲调动着四把弦乐器在相互交谈,情调愉快轻松、风格恬静典雅,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带来活力,带来希望,有着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充分体现了海顿的音乐精神。如何演奏好海顿的弦乐四重奏,达到与海顿音乐精神的高度和谐之境,笔者通过近年来长期聆听演奏海顿的音乐作品,有一些体会,在这里提出来,就教于同行和专家们。

一、演奏好海顿弦乐四重奏必须在整体上认识把握海顿生存成长的时代背景

艺术来源于生活。任何艺术作品都是作者生存成长时代背景的缩影抑或写照,海顿的弦乐四重奏也不例外。海顿从18岁开始,直到77岁生命的结束,没有停歇过弦乐四重奏的创作。他的每一首弦乐四重奏都是独具音乐个性的佳作,结构之精美、声部之和谐可为后世之楷模。海顿对弦乐四重奏四件弦乐器如何搭配、如何产生最优美的旋律,最愉悦的声响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巧妙的处理,完美地使曲式服从于音乐内容。就如著名的柯达伊弦乐四重奏团成功地把海顿音乐灵感中的欢快和愉悦充分表现出来了一样,毫不夸张地说,他们对弦乐四重奏乐曲风格把握得十分精确,对海顿乐益融会贯通。他们之所以成功不仅因为他们都毕业于布达佩斯的李斯特音乐学院,重要的是他们有着系统的音乐理论素养,他们了解掌握系统的音乐史知识,他们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好海顿成长的时代背景与作品风格。

海顿1732年出生在奥地利东部靠近匈牙利边境的小镇罗劳,他的父亲是一个马车修理匠,在他的幼年、少年时期曾做过唱诗班歌童,后因倒嗓而被开除,曾一度处于无钱、无工作、无家可归的境地。在26岁进入贵族府中供职后,他的人生困境得以摆脱,他在作曲方面的成长也有了一个理想的空间。自1761年开始,近30年的时光海顿供职于匈牙利王族财势最大的保尔安东·艾斯特哈齐亲王府,他所承担的任务就是创作亲王点写的任何品种的音乐,指挥演出、训练管理所有的音乐人员、保持乐器的完好。这样的工作给海顿创造弦乐四重奏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环境条件。可以说,他的人生经历使他成为一个有耐心、有毅力、为人谦虚、处事得体的苦干者,一个知足常乐、甘居人下的大作曲家。正如海顿自己曾经说过的:“亲王欣赏我的每一项工作,表扬我。作为乐队指挥,我可以进行试验,观察是什么乐器加强或削弱了效果,从而改进、替换、省略或试用新的东西。我与世隔绝,周围没有人干扰我,把我引入歧途。因此,我是被迫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海顿的弦乐四重奏节奏富有变化,主题扩展面宽,展开时机巧妙,曲式处理精美,四种乐器各有个性、平起平坐。比如说,在0p.20中,大提琴被用作独奏的旋律乐器,织体完全摆脱对通奏低音的依赖,对位的重要性提高,丰富了作品织体,和同一时期的交响曲一样,这正是由于他曾靠打零工和教学勉强度日,自学了富克斯的《艺术律梁》,掌握了对位法,为其创作四重奏作品打下了基础。同样,作品0p.2.0 No.1

弦乐四重奏的发展与演奏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81850836.html, 弦乐四重奏的发展与演奏探讨 作者:李朝华 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24期 【摘要】弦乐四重奏是一种重要的音乐表现形式,也是众多室内乐形式当中最为理想以及受到普遍认可的组合,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十分常见,受到广大社会群体的热烈欢迎。弦乐四重奏有着较为悠久的创作发展历史,而不同发展阶段也显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推动弦乐四重奏的发展,必须不断提高演奏水平,做好四把弦乐器之间的协调工作,提升弦乐四重奏的效果。 【关键词】弦乐四重奏;发展;演奏 【中图分类号】J622 【文献标识码】A 弦乐四重奏是四把弦乐器组合成的室内乐音乐形式,每一把弦乐器承担各自的演奏任务,在音乐演奏当中通过相互协调以及密切配合呈现出最佳的音乐演奏效果。弦乐四重奏虽然没有大量的乐器,不具备庞大的音乐气势以及宏大的场面,但是在抒情方面却十分精致,特别是可以创设人与人之间亲密交談的和谐音乐氛围,让听众感受到音乐的真实和纯真,从而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本文将重点就弦乐四重奏的发展和演奏进行探讨。 一、弦乐四重奏的创作发展 弦乐四重奏有着悠久的创作发展历史,而不同时期弦乐四重奏的发展也显示出不同的特征,下面以时间为主线对其创作发展历程进行探讨:第一,巴洛克时期是弦乐四重奏音乐形式具备雏形的阶段,而最终是海顿确定四重奏的体裁,奠定了弦乐四重奏创造发展的基础。第二,在古典主义时期,室内乐形式形成到达了关键期。弦乐四重奏是室内乐形式的一个典型代表,可以纯粹地进行音乐表达,也因此得以形成和发展。贝多芬是这一时期坚持弦乐四重奏作品创作的一个典型人物,其作品拥有内涵丰富的主题,整体给人欢快明朗的音乐感受。之后,舒伯特进一步发展了弦乐四重奏,使这一音乐形式获得突破,让歌曲本质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第三,在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上半叶作曲家们对于弦乐四重奏的兴趣开始逐步地消减,而到了后半叶连夜四重奏获得进一步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勃拉姆斯。勃拉姆斯是室内乐作曲家的代表人物,创作出了大量的弦乐四重奏作品。到了19世纪的末期,弦乐四重奏的创新发展步伐逐步加快,创作手法日益丰富,并且直接把四重奏的体裁推向了一个新的开端。第四,在近现代时期,仍然有大量的作曲家把弦乐四重奏作为创作中心,并致力于推动弦乐四重奏的创作与发展。 二、弦乐四重奏演奏水平提升方法 (一)加强弦乐四重奏音准训练

弦乐四重奏之父:海顿

弦乐四重奏之父:海顿 教学目标: 通过讲述海顿性格特点,培养学生人生观及处事的心态。 教学对象: 高中生 教学内容: 进一步了解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特点,弦乐四重奏的形式,海顿的弦乐四重奏,提琴乐器介绍,作品《皇帝弦乐四重奏》欣赏。 教学过程: 1、引入 海顿有一个响亮的称号:交响乐之父。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一共写作了108部交响曲、可谓是神人了,但是关于他的音乐贡献还有另一个方面,那便是弦乐四重奏了。 在音乐历史上海顿被称为交响乐之父的同时还被称做弦乐四重奏之父。 2、复习上节课内容 现在我们先讲讲上节课讲过的海顿的生活。 海顿(1732-1809)出生于奥地利。对于音乐从小便展现了超人的才华。 7岁便加入了维也纳教堂唱诗班的童声合唱团,变声后被解雇。 靠打临工和教书度日,同时师从当时有名的作曲家波尔波拉学习作曲。 后长期任职宫廷乐队,担任乐师、作曲和指挥,长达30余年。他对乐队长期的训练当中不断研究和尝试,促使他的音乐风格慢慢成熟起来。 被比他小24岁的莫扎特称为:亲爱的海顿爷爷。 3、海顿与莫扎特 既然莫扎特称呼海顿为亲爱的海顿爷爷,那么可见海顿与另一位音乐大家莫扎特是有比较深的渊源的。在海顿近晚年的时候得到了只有14岁的音乐神童莫扎特的拜访。 最开始莫扎特亲自拜访过海顿,因为后来他们都居住在维也纳,结下了深刻的友谊,两位音乐大家有着许多共同的话题,比如他们会一起探讨作曲技艺。 当时莫扎特向海顿请教的最多的便是如何写作弦乐四重奏。 4、弦乐四重奏 什么是弦乐四重奏? 弦乐:提琴家族的所有乐器,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四重奏:四个声部同时重叠演奏。 I:第一小提琴 II:第二小提琴 III:中提琴 IV: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弦乐四重奏是古典主义时期最重要的室内乐题材,而海顿就是这种音乐体裁的第一位杰出的大师。 播放音频视频:小提琴《月亮代表我的心》 大提琴《希特勒名单》《爱的致意》

海顿《惊愕交响曲》赏析

海顿《惊愕交响曲》赏析 海顿是18世纪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重要作曲家和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奠基者。他的创作涉及面很广,其中以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最为杰出。他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确立了古典交响曲四个乐章的典型形式,并在配器上形成一套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为现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海顿被后人推崇为“交响曲之父”与“弦乐四重奏之父”。其创作对古典乐派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海顿(1732—1809),出生于奥地利东部与匈牙利临近的车匠家庭。他8 岁入维也纳圣斯蒂芬大教堂唱诗班,8年的歌童生活使他获得早期的音乐教育。变声离开唱诗班后生活艰难,靠私人教课和弹伴奏为生。他曾当过那不列斯歌剧作曲家波尔波拉的钢琴伴奏和侍仆,因而随其上过几次作曲课。1761年,他加入埃斯特哈齐家族宫廷的乐队,后成为乐长。在宫廷的近30年里,他创作了他的大部分作品。1790年尼古拉斯公爵趋势,宫中音乐组织解体,他迁居维也纳。1791年和1794年两度访问英国,他创作演出了12首《伦敦交响曲》大获成功。晚年创作出了两部著名的清唱剧《创世纪》和《四季》。 海顿共创作了108首交响曲、68首弦乐四重奏和协奏曲、嬉游曲等其他器乐作品;声乐作品有26部歌剧和4部清唱剧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它们确立起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体裁风格。交响曲海顿在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首先因为他是一位交响曲作曲家。他并非交响曲体裁的首创者,早在巴赫和亨德尔的时代,就已有人为这个领域作了准备,开拓了道路。但海顿继承了先辈的成就,确立了交响曲的规范,所以有人称他为“交响曲之父”。 在接触和聆听了海顿的作品之后,我对那部《惊愕交响曲》印象最为深刻。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是其最为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与他的其他几部交响曲被认为是古典交响乐的丰碑,乐曲中充满了生机盎然的民间歌舞气息和明快欢乐的情绪。关于《惊愕交响曲》的创作,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1791年的伦敦,听音乐会是王公贵族绅士淑女们的一种社交礼仪,各个皇室贵族不管喜不喜欢音乐,为了面子都要出席音乐会,每每在乐队演奏时打瞌睡。幽默的海顿知道后,写出了这部《惊愕交响曲》,据说海顿本人曾说这样的话:“那会叫女士们受惊地跳起来。”他故意在第二乐章中安祥柔和的弱奏之后突然加入一个全乐队合奏的很强的属七和弦。新作品演奏那天,音乐厅座无虚席,大家都想见识一下这是什么音乐。当乐队演奏到那段旋律时,那些睡着的绅士贵妇们果然从睡梦中惊醒,以为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甚至想逃出剧场。乐曲演奏完了,大家恍然大悟,海顿和观众们都开始哈哈大笑。这部交响曲因此而成名,于是后人也就给此曲冠以“惊愕”的标题。 这部乐曲的第一乐章速度很快,感觉轻巧流畅。第二乐章速度变慢,开始部分是弱起,非常轻,没有什么变化,刹那间乐队用最大的音量演奏,爆发出强烈的声音,定音鼓猛烈地敲击,模仿惊雷的声音。乐曲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轻快活泼,音乐诙谐富有活力。第四乐章速度变得更快,好像是人们在欢快地舞蹈。而其中第二乐章是整个交响曲四个乐章中最受欢迎、最为流传的乐章,也是海顿交响曲中最为熟知的一首。其主题因为充满了一种内在美和魅力,也被用入到作者的著名清唱剧《四季》的一首咏叹调中。乐曲采用变奏曲的形式,主题简单而朴实,为后来的变化发展留下很大的空间,初次出现由小提琴轻柔地演奏,第一变奏时声音更轻,然后导致全乐队爆发性的一击。第二变奏,在原有的基础上,

“弦乐四重奏”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彭松 丰富的艺术表现完美的演奏形式 ——“弦乐四重奏”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彭松 (武汉音乐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作者简介]:彭松(1972-),男,湖北武汉人,武汉音乐学院管弦系讲师,主要从事音乐演奏、教学及研究工作。 摘要:“室内乐”起源于欧洲,其产生原因是受欧洲十二世纪到十五世纪声乐合唱四声部创作的概念影响,而形成的由乐器来演奏合唱四个声部的音乐形式。“弦乐四重奏”以其多样化的演奏技巧,丰富的表现力,歌唱性的旋律和宽广的音域、音区、音色对比,成为“室内乐”中最重要的演奏形式,所以在不同时期都有大量的作曲家来创作弦乐四重奏作品,并吸引许多理论家来对弦乐四重奏作品进行研究,其研究涉及到和声、调性结构和作曲技法等方面。本文将对弦乐四重奏形式自形成以来200多年的时间里发展的情况进行论述,并在弦乐四重奏发展的不同时期中,针对有代表性的作曲家的创作风格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室内乐、弦乐四重奏、发展情况、创作风格 “室内乐”起源于欧洲,其产生原因是受欧洲十二世纪到十五世纪声乐合唱四声部创作的概念影响,而形成的由乐器来演奏合唱四个声部的音乐形式;在当时通常是为贵族等少数人演奏,供其欣赏的音乐。所以,这里的“室内”是指在西欧贵族的宫廷和客厅等。由于演奏地点在家庭和室内这样的自然环境,就区别于教堂音乐、剧院音乐和音乐厅等音乐。室内乐除各种各样重奏外,还包括少数乐器伴奏的独奏和重奏乐曲。室内乐既不象歌剧音乐那样宏伟气派,又不象交响乐那样富于戏剧性并充满矛盾冲突,它属于重奏音乐,每件乐器,每个声部之间都是各自独立、互相平等而又能有机地融合,在表达感情方面以细腻见长,是表达作曲家心灵深处的自我独白。 “弦乐四重奏”这一体裁是十八世纪在欧洲被开始运用和接受的,现已经历了两百多年。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里,许多卓越的作曲家和演奏家都为“弦乐四重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弦乐四重奏”成为最具有表现力的音乐语言之一。美国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梅纽因曾说过:“弦乐四重奏是音乐表演的最高形式,也是最纯的音乐演奏的形式,可以表达人类最深刻、最细腻的情感,它能表现出细微的感情变化。”正因为如此,对弦乐四重

下面是一些18世纪到20世纪80年代弦乐四重奏名曲

下面是一些18世纪到20世纪80年代弦乐四重奏名曲: 海顿的68首乐乐四重奏,特别是晚期的艾尔德迪四重奏,作品76。 莫扎特的23首弦乐四重奏:他献给海顿的六首(K. 387,421,428,458,464,465,作品10)被普遍认为是古典弦乐四重奏的顶峰之作。C大调第19号《不和谐音》,K. 465以其不调和的前奏著名。 贝多芬的16首弦乐四重奏声誉甚隆。弦乐四重奏1-6号,作品18展示了他自海顿和莫扎特以来对弦乐四重奏发展的总结。之后三首,弦乐四重奏7-9号,作品59 也非常流行而甚至今天也是,因为这些作品大大地扩展其表现形式和吸收了新的情感和戏剧性。接下来也有弦乐四重奏10-11号,作品74《Harp》和作品95《Serioso》。最后,弦乐四重奏12-16c和大赋格,作品127,130-135,这最后五首弦乐四重奏和大赋格为作曲家最后的作品。虽然这些作品充满着不妥协的斗志,被认为是最伟大的作品,但是相比起贝多芬中期写下的浪漫诗篇,诸如拉祖莫夫斯基四重奏,普及程度还是稍逊一筹。 舒伯特的d小调第14号弦乐四重奏《死与少女》。还有A小调第13号弦乐四重奏《Rosamunde》和他最后的G大调第15号弦乐四重奏。 孟德尔颂的六首弦乐四重奏。 史麦塔纳的e小调第1号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涯》。 勃拉姆斯的三首弦乐四重奏。 德沃夏克的F大调第12号弦乐四重奏《美国》。 柴可夫斯基的第1号弦乐四重奏,作品11,特别是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 鲍罗丁的D大调第2号弦乐四重奏,特别是第三乐章"夜曲"。 德彪西的g小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0。 荀白格的四首弦乐四重奏。 拉威尔的F大调第弦乐四重奏。 杨纳杰克的第1号弦乐四重奏《克罗采》",灵感来自托尔斯泰的小说克罗采奏鸣曲,其小说灵感来自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No. 9,克罗采奏鸣曲。 Frank Bridge的第3号弦乐四重奏。 巴托克的六首弦乐四重奏。 贝尔格的抒情组曲,作给弦乐四重奏。 马提努的协奏曲给弦乐四重奏和管弦乐团 萧斯达高维契的十五首弦乐四重奏,特别是c小调第8号弦乐四重奏,作品110。艾略特·卡特的五首弦乐四重奏和近年受到赞扬的系列。 菅野茂的六首弦乐四重奏《Dietro il Pontecello》。 武满彻的第1号四重奏给弦乐《A Way a Lone》。

浅谈海顿与莫扎特室内乐作品的创作

2 摘 要:室内乐是指适合于在室内演奏音乐,和交响乐、歌剧局音乐相对而言,多半是在生活中娱乐性的音乐。在古典主义时期,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大师们将室 内乐的各种体裁形式逐步完善并进行了发展。今天,人们一般所说的室内乐通常 为器乐重奏曲、声乐重唱曲的形式。海顿与莫扎特室内乐创作特点的比较由于海 顿与莫扎特均出生于奥地利,二人都是古典主义的代表,所以他们的创作特点也 有很多相似之处,并且,他们的室内乐作品对后来的室内乐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 要的影响。 关键词:室内乐 海顿 幽默 亲切 莫扎特 明朗 乐观 创作特点 室内乐,严格来说是指适合于在室内 演奏音乐,和交响乐、歌剧局音乐相对而 言,多半是在生活中娱乐性的音乐。室内 乐重奏中的每一个声部都是相对独立的, 所以它对作曲家写作技法的要求很高,室 内乐重奏的写作手法通常较为复杂,除了 一般的发展手法外,还要有多样化的复调 音乐发展手法。室内乐重奏曲没有交响乐 的恢弘气势,也没有歌剧那样强烈的戏剧 冲突,也正是因此显得室内乐重奏的情感 细致。在欣赏室内乐的时候要求听着静下 心来,仔细聆听其中每一个声部的旋律。 由于室内乐重奏的每一个声部都相对独立 而富有个性,所以它对演奏者的要求也很 高。除了要对自己所担任的声部进行细腻 的刻画,还要演奏者之间做到心灵相通。 一个成功的室内乐重奏组合要经过长期的 练习与磨合,以致一个眼神,一个呼吸,甚 至一个最细小的动作都能是其他演奏者心 领神会,这些知识完美演绎一首室内乐重 奏曲的最基本前提。 一、海顿的室内乐创作 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主义风格的代表人 物之一,他对于古典主义风格的形成做出 了巨大贡献。他出生于一个车匠家庭,从 小接触的音乐主要是奥地利民间音乐以及 浅谈海顿与莫扎特 室内乐作品的创作 文\魏逸民 教堂音乐。家庭出身和生活经历造就了海 顿幽默亲切的性格。这对他音乐的创作风 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十八世纪八十年 代起海顿的创作才真正开始了成熟时期, 也是在这一时期作品的风格是既保留了作 品内容的严肃性、深刻性,又付与了自己 所特有的明朗、愉快的风格。海顿被誉为 “交响乐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他一生 共创作了八十四首弦乐四重奏,三十一首 钢琴三重奏,一百零五首由上低音维奥尔 琴、中提琴与大提琴演奏的《嬉游曲》,约 五十六首弦乐三重奏,还有为各种乐器谢 的嬉游曲、潜行去、夜曲。 海顿的室内乐重奏作品中最具有代表 性的当属弦乐四重奏《皇帝》。这首乐曲创 作于1797年,本曲之所以被称为《皇帝》 是因为他的第二乐章主题是著名的《皇帝 赞歌》。这个背景能体现出海顿的爱国情 结。这首乐曲在一开始就很鲜明爽朗的展 示出主部主题,给人以充满青春活力的感 觉。海顿明快的风格和节奏感在本曲中体 现得淋漓尽致。演奏家在演奏这首曲子的 时候,展示在听众面前的不是令人厌烦的 学究气,而是热爱音乐的情感表达。这正 是海顿音乐的魅力之所在。第一乐章是快 板乐章与第二乐章如歌的稍慢版产生鲜明 黄河之声 YELLOW RIVER OF THE SONG 2009年11期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