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籽粒结构
谷物

不完善粒: 不完善粒:
整粒
整粒
被害粒
胴割粒 砕粒 茶米
未熟粒: 未熟粒: 籽粒未成熟不饱满, 籽粒未成熟不饱满, 米粒外观全部为粉质 発芽粒 芽腐れ粒 斑点粒 未熟粒 的颗粒。 的颗粒。 虫蚀粒: 虫蚀粒: 青未熟粒 乳白粒 基部未熟粒 被虫蛀蚀并伤及胚乳 的颗粒。 的颗粒。 奇形粒 病斑粒: 病斑粒: 心白粒 腹白(背白)未熟粒, 糙米胚或胚乳有病斑 的颗粒。 的颗粒。 生芽粒: 生芽粒: 病害粒 虫害粒 その他被害粒 芽或幼根已突出稻壳, 芽或幼根已突出稻壳, その他未熟粒 或检验糙米芽或幼根 已突破种皮的颗粒。 已突破种皮的颗粒。 生霉粒: 生霉粒: 稻谷生霉, 稻谷生霉,去壳后糙 死米 着色粒 米胚或胚乳变色或变 全面着色粒 部分着色粒 赤米 白死米 青死米 质的颗粒。 质的颗粒。
(一)稻谷分类与质量标准 (二)小麦分类与质量标准 (三)玉米分类与质量标准
重点: 重点: 1.品种分类与品种特征 品种分类与品种特征 2.品种质量控制指标 品种质量控制指标
稻谷分类
分 粒形 粒质 糙米 色泽 籼稻 粳稻 糯稻 普通稻 有色稻 类 粒形细长,稍扁平,籽粒强度小, 粒形细长,稍扁平,籽粒强度小, 籽粒呈椭圆形或卵圆形,较厚, 籽粒呈椭圆形或卵圆形,较厚,籽粒强度 大 米粒呈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 米粒呈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 糙米皮层色泽为蜡白色或灰白色。 糙米皮层色泽为蜡白色或灰白色。 糙米皮层色泽为褐色、绿色、红色、 糙米皮层色泽为褐色、绿色、红色、红褐 紫红色、紫黑色、 色、紫红色、紫黑色、乌黑色
优质小麦 弱筋小麦质量标准
项 目 籽粒 容重 / g·L-1 水分 /% % 不完善率 /% % 杂质 /% % 色泽、 色泽、气味 降落数值 /s %(干基 粗蛋白质 /%(干基) %(干基) 小麦粉 湿面筋 /%(14%水分基 % %水分基) 面团稳定时间 /min ≥ ≤ ≤ ≤ 总量 矿物质 ≥ ≤ ≤ ≤ ≤ 指 标 770 12.5 6.0 1.0 0.5 正常 300 11.5 22.0 2.5
食品加工 第6章 第2节-玉米淀粉

(2)为了达到磨碎效果,进入磨碎的浆料应具有30~35℃的温度,稠度 120~220 g/L。
D 纤维分离
(1)细磨浆料中以皮层为主的纤维成分 是通过曲筛逆流筛洗工艺从淀粉和蛋白质 乳液中被分离出去。
2.玉米籽粒的结构特征
皮层:它是由坚硬而紧密的细胞(果皮)和一 层很薄的不具备细胞构造的半透明膜(种皮) 所组成。
胚芽:位于靠近子粒基部的位置,含油量高, 营养丰富,韧性强占子粒纵切面面积近1/3, 占子粒质量的8%~14%。
胚乳:是子粒的主要部分,胚乳细胞里充满 了淀粉,约占子粒质量的82%。
3.玉米籽粒的化学组成
第二节 玉米淀粉生产工艺
一、玉米籽粒结构及化学组成
1.玉米的类型及分布
➢玉米类型:如马齿型、半马齿型、硬粒型、甜质型、糯质型、爆裂、半马齿型和硬粒型玉米。 ➢适合生产淀粉的原料主要是:马齿型,糯质型和高直链淀粉型玉米是专用淀 粉的原料。
a)、静止浸泡法:在独立的浸泡罐中完成浸泡过程 。
b)、逆流浸泡法:是将多个浸泡罐通过管路串联起来,组成浸泡罐组,通过泵的 作用,使浸泡液沿着装玉米相反的方向流动。
c)、连续浸泡:是从串联罐组的一个方向装入玉米,通过升液器装置使玉米从一 个罐向另一个罐转移,而浸泡液则逆着玉米转移的方向流动。
B 玉米的粗破碎与胚芽分离
(2)曲筛又叫1200压力曲筛,筛面呈圆 弧形,筛孔50 um,浆料冲击到筛面上的 压力要达到2.1~2.8 kg/cm。筛面宽度为 61 cm,由6或7个曲筛组成筛洗流程。
Shenya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谷物的生产与构造

左图: 硬质小麦,BS:破损淀粉 右图: 软质小麦
稻谷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国民经济中有 极其重要的地位。
普通栽培稻: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
籼稻和粳稻性质差异: 结构上的差异 加工特性差异
稻谷颖果的 纵剖面示意图
1、糊粉层 2、胚乳 3、种皮 4、珠心层 5、果皮 6、盾片 7、胚根 8、外胚叶
的胚乳较发达。胚乳中储藏着营养物质,主要由淀粉构成,所以禾本科作物一般作为主食之用,如稻谷, 小麦,玉米,大麦,高粱,粟,燕麦等。
小麦籽粒 (颖果)
果皮
外果皮 1、表皮 2、皮下组织 3、薄壁细胞的残余部 内分果皮 1、细胞中间体 2、横细胞层 3、管状细胞
种皮 (外种皮、种皮、内种皮)和色素束 珠心层(透明层、外胚乳)和珠心突 出物
左:燕麦淀粉(复粒) 右:燕麦淀粉粒
禾谷类作物都属于单子叶的禾本科(gramineae) 植
物,生产干的单种果实,这类果实就是“颖果”
(caryopsis),通常称为“籽粒” (kernel or grain)。
具有皮层、胚和胚乳三部分基本结构,各结构之
间的联系也大致相同。
皮层: 由子房壁发育而成,分果皮和种皮。外果皮常有茸毛和气孔,可依此确定品种。如硬粒小麦和普通
玉米籽粒的纵切面及 横切面示意图
1、皮壳 2、表皮层 3、中果皮 4、横细胞 5、管状细胞 6、种皮 7、糊粉层 8、角质胚乳 9、粉质胚乳 10、淀粉细胞
11、细胞壁 12、盾片 13、胚 14、初生根 15、基部 16、盾片 17、胚轴 18、果皮 19、粉质胚乳 20、角质胚乳
玉米籽粒的扫描电 镜图
上左:破损籽粒, 可见胚乳质地 上右:多角形淀粉 颗粒 下左:籽粒不透明 部分,球形淀粉粒、 蛋白质以及大量的 空气间隙 下右:淀粉核,破 损淀粉(BS)
植物的种子PPT课件(初中科学)

2.胚由胚芽、 胚轴、胚根和子 叶组成
两片 有胚乳,子叶
一片
种子都有_种__皮_和__胚___有的种子有__胚_乳__, 胚由_胚_芽_ ,_胚__轴_, _胚__根_和__子_叶__组成。
1、种皮:它被在种子外面的皮,一般是坚韧的,有
保护功能。形状、大小、色泽、硬度差别较大: ①有的种子种皮厚而坚硬,如松子、棉籽、西瓜
2.适宜的温度:
温度的作用在于直接影响整个萌发过程代谢活动的进行,最低:0─5℃最高 35─40℃;最适:25─30℃
3.足够的氧气:
随着种子吸水膨胀,呼吸作用加强,需要吸取大量的氧气,从而提供种子萌发 所需的能量。
种子萌发的过程: 1.吸胀 2.萌动:胚根第一突破种皮,生产上一般称为露白, 3.发芽:种子萌动后,胚细胞继续分裂生长速度加
贮藏营养物有:脂肪(核桃科植物种子的子叶中); 淀粉(麻栎和板栗种子的子叶,梧桐胚乳);蛋白质 (大豆种子的子叶);糖类半纤维麦等。
种子的分类:
1、种子中 子叶数目 的不同
2、种子里 有无胚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双子叶植物种子:
菜豆 、蚕豆、花生、大豆
南瓜、蓖麻、棉等 (2)单子叶植物种子:
玉米 小麦、水稻、高粱等
④有些种子的外种皮扩大成翅,如油松,泡桐, 梓树等。有些种子的种皮附生长毛,如棉花的纤维毛。 种脐:种子脱离果实时留下的痕迹。
2、胚:胚的形态多样,但结构基本类似 。
胚:胚芽、 胚轴、 胚根 、子叶
(1)胚芽位于胚的顶端,是未来植物茎叶系统的原始 体,将来发育成为植物的地上部分。
(2)胚轴位于胚芽和胚根之间,并与子叶相连,以后 形成根茎相连的部分。在种子萌发时,胚轴的生长对某 些种子的子叶出土有很大的帮助。
冀少版种子的结构

第二节
种子的萌发
你认识这些种子? 你认识这些种子
蚕豆种子
你认识这些种子? 你认识这些种子
玉米种子
你认识这些种子? 你认识这些种子
向日葵种子
绿豆种子
你认识这些种子? 你认识这些种子
大豆种子
你认识这些种子? 你认识这些种子
西瓜种子
如 何 纵 切 玉 米 种 子 ?
3.
1、菜豆种子的结构
观察思考: 观察思考
1. 蚕豆种子有哪些结构 蚕豆种子有哪些结构? 2. 哪些结构与种子的萌发有关? 哪些结构与种子的萌发有关? 3. 种子的重要部分是什么 种子的重要部分是什么?
(1)外部结构: 种皮
种皮很坚韧, 种皮很坚韧,具有保护种 很坚韧 子的内部结构的作用
你认识这些种子? 你认识这些种子
南瓜种子
你认识这些种子? 你认识这些种子
芝麻种子
海椰子
斑叶兰
(重达 重达1500g左右 ) (1亿粒的重量才有50g) 重达 左右 (1亿粒的重量才有50g) 亿粒的重量才有
比一比: 比一比 各种植物的种子,大小、形状、颜色一样吗? 各种植物的种子,大小、形状、颜色一样吗?
二、播种深度的确定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1、菜豆、玉米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功能, 菜豆、玉米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功能, 菜豆与玉米种子比较。 2、菜豆与玉米种子比较。 种子的萌发过程。 3、种子的萌发过程。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选择题:
1.下列都是单子叶植物的一组是:( 1.下列都是单子叶植物的一组是:( 下列都是单子叶植物的一组是
种子成熟后不能立即萌发, 种子成熟后不能立即萌发,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 能发芽.这种现象就叫休眠 能发芽 这种现象就叫休眠
《玉米的类型与分类》PPT课件

• 乳熟期籽粒含糖量20% ~25%,为普通玉米的 8 ~ 10倍,比普通甜玉米高一倍。
• 果皮比较厚,柔弱性差,水溶性多糖含量很低, 风味及糯性欠佳
• 成熟籽粒皮厚、不透明
• 采收48小时后籽粒蔗糖含量减少1/15
• 采收期及贮存期相对较长,可达一周左右
精选课件ppt
15
3. 加强甜玉米
Enhanced sweet corn
第二节 玉米的类型与分类
精选课件ppt
1
一、玉米的类型
玉米籽粒胚乳类型
• 角质胚乳:淀粉粒小、结构致密,较 硬、半透明,富含蛋白质。
• 粉质胚乳:淀粉粒大、结构松散,较 软、不透明,蛋白质含量比较少。
• 根据籽粒胚乳结构、分布以及颖片的 长短,可将玉米划分为八个类型
精选课件ppt
2
(一)马齿型
• 又称:马牙型 • 学名:Zea Mays L. indentata Sturt. • 英文名:Dent Corn
精选课件ppt
25
半马齿型 (Semident Corn)
马齿型与硬粒型的杂交后代
精选课件ppt
26
二、特用玉米
• 具有某种特殊性状或特殊用途的玉米类 型或品种
• 如高赖氨酸玉米、高油玉米、笋玉米、 饲用玉米等
• 生产当中常常将甜玉米、爆裂玉米、糯 玉米、高赖氨酸玉米、笋玉米、高油玉 米、高淀粉玉米、饲用玉米、彩色玉米 等统统叫做“特用玉米”
•淀粉全部为支 链淀粉,遇稀碘 液呈现棕红色
•蒸煮后呈粘性
精选课件ppt
20
用途
• 乳熟期鲜果穗特别适合做鲜食玉米、 速冻保鲜
• 成熟籽粒可提取支链淀粉,其价格 比普通玉米淀粉高1.4 ~7.4倍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一章3.1.2《种子植物》

强
弱
__长__得__多____
短
种子在比较__干__旱____的地方能 只有散落在
萌发环境
萌发,若环境过于干燥或寒冷, __温__暖__潮__湿____ 它可以处于___休__眠___状态,待 的环境中才能
气候适宜时再萌发
萌发
相同点 都是植物繁殖后代的方式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B 2A
3D
4C
植
物
幼
小 生
子叶 5
命
(两片)
体
种
1
皮
玉米种子的结构: 玉米种子外面也
有厚皮。但这一层实 际上是由两层组成的, 外面一层是果皮,里 面一层是种皮。因玉 米种子成熟后,果皮 和种皮紧贴在一起, 不易分开,故看上去 只一层。所以,玉米 的籽粒实际上是果实, 只是习惯上称之为种
子。
小实验
观察:一部分变成蓝 色, 这部分的结构叫
子叶(___两____片,储藏营养物质)
像玉米种子这样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称为__双__子__叶__植物。
(2)玉米种子的结构(如图1-2-2)
_果__皮__和__种__皮__
___胚__乳____ (储藏营养物质)
玉 ____胚_____ ___胚__根____
米 种
胚芽
子
___胚__轴____
子叶一片、有胚乳, 营养贮藏在胚乳里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
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
种子植物与苔藓、蕨类植物相比,更能
适应陆地环境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能产生种子
种子萌发的过程
观察种子的着生情况
比较以下两种种子的着生情况
粮油基础知识1

粮油基础知识一、主要粮食、油料籽粒的形态结构1 谷类粮食中的稻谷、小麦、大麦、玉米、高粱等都属于谷类。
谷类籽粒由皮层(包括果皮和种皮)、胚、胚乳三个主要部分构成。
有些品种如小麦还有糊粉层。
皮层:包围在胚和胚乳的外部,形成保护组织,对粮食的安全储藏是有利的。
胚:胚部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水分和酶,是种子生命活动最强的部分,也最易生霉。
它由胚根、胚茎、胚芽和子叶四部分构成。
胚乳:谷类粮食的胚乳特别发达,是粮粒养分的储存处,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较多的蛋白质。
糊粉层:是紧贴在种皮里和胚乳外面的一层组织。
现将稻谷、小麦、玉米籽粒的形态结构介绍于后。
1.1 稻谷稻谷籽粒是由两片外壳(稻壳)包住,在外面的一片较大的壳子称外稃,里面的一片较小壳子则称内稃。
内外稃表面有茸毛,顶端有针状的芒。
稃的基部有两片护颖,内外稃和护颖对湿度、温度、虫、霉的影响与危害,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稻谷比大米易于保管。
稻谷去壳后为糙米,糙米粒由皮层、胚乳和胚三部分组成。
米粒的绝大部分为胚乳,包在胚和胚乳外面的为皮层。
糙米有胚的一侧为腹部,无胚的一侧为背部。
糙米碾去皮层后成为食用大米,大米胚乳中除淀粉外,含蛋白质较多而结构较紧密的部分,呈蜡状,颜色较深且透明,这种米粒品质较好。
胚乳中含蛋白质较少的米粒在腹部或米心部位出现不透明的粉质白斑,分别叫腹白或心白,腹白或心白的形成与品种和气候条件有关。
这种米粒结构疏松,硬度低,加工时易成为碎米,品质较差。
有的种皮中含有色素,使糙米呈红色或褐色。
稻谷、糙米形状见图1—1。
1.2 小麦小麦粒由皮层、胚乳和胚三部分组成。
内外颖在脱粒时已除去。
小麦皮层有红色、白色两种,分别叫红麦和白麦。
小麦粒顶端的茸毛称为麦毛。
隆起的一面称为背面,背面的基部有胚。
平坦的一面称为腹面,腹面中间有一道凹陷的沟,叫腹沟。
麦毛和腹沟容易潜藏灰尘与微生物,对保管不利。
小麦籽粒的形态见图1—2。
小麦的胚乳是麦粒的主体部分,其重量占粒重的84%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
白坤高级工程师
1.玉米果穗
⑴玉米籽粒是生长在果穗的穗轴上,果穗是着生在玉米秸杆中部叶腋间的。
①果穗由苞叶、玉米须、籽粒和穗轴四部分组成-A.苞叶是包裹玉米须、籽粒和穗轴的叶片形纤维组织,展开后呈尖形,一个果穗的苞叶一般是7~13层;B.玉米须是生长在穗轴上、夹在籽粒中间的长丝形纤维,数量与籽粒相同;C.籽粒在穗轴上生长的方向一致,即玉米籽粒顶端的尖痕朝向穗轴尖的方向,玉米籽粒中含胚芽面朝向穗轴尖的方向;D.穗轴是由玉米秸杆的叶腋间生长出来,结实籽粒的部分称穗轴,从叶腋间到穗轴间生长苞叶的部分称穗柄;②籽粒是生长在穗轴上的颖果(果实),籽粒的顶端有一个很小的尖痕,玉米籽粒在穗轴成双行排列,一般是16、18行(范围12、14、16、18行),每行34~55粒籽粒(范围24~67粒),一个果穗一般有有800粒左右(310~1060粒),一个中等大小的果穗约有300~500个籽粒。
正常玉米籽粒长度7~16mm,宽度5~12mm,厚度3~7mm;③果穗出籽粒率75%~85%,出穗轴率15%~25%,果穗内藏孔隙度51%左右。
玉米果穗长180~270mm,不能结实籽粒的果穗尖长3~46mm,果穗直径52~68mm。
果穗长200mm以上、直径60mm以上的是大穗玉米。
⑵玉米每穗有800粒左右(310~1060粒),玉米籽粒平均重量250~300mg/粒(100~600mg/粒),玉米籽粒千粒重295g(250~500g)。
正常玉米籽粒长度7~16mm,宽度5~12mm,厚度3~7mm。
玉米收获时出籽率一般为-春玉米86%~91%、夏玉米80%~85%(即玉米芯率为-春玉米9%~14%、夏玉米15%~20%)。
玉米经济产量是由穗数、穗粒数和粒重构成。
玉米果穗图见图1。
紫红色穗轴白色穗轴
图1 玉米果穗图
1-玉米须 2-玉米果穗 3-苞叶 4-穗柄 5-籽粒 6-胚芽 7-梢帽 8-木髓 9-皮屑
2.玉米结构
玉米籽粒基本结构分为种皮、胚乳、胚芽、梢帽等四个主要部分,是紧密连结不易分开的。
玉米籽粒因品种不同有黄、白、黑、紫红等色,最外一层的种皮通常是透明的。
籽粒重量中种皮占6%~8%、胚乳占80%~85%、胚芽占10%~15%。
玉米籽粒形状、大小和透明度等随品种类型而不同,如马齿型品种粒大,扁平近长方形。
在同一果穗上的籽粒形状也不相同,果穗中部籽粒相互挤压大而呈扁型,穗尖和穗尾籽粒受挤压小而近乎圆形或棱形。
玉米籽粒的外形为圆形或马齿形,稍扁,在下端有梢帽,去掉梢帽可见到种皮上有一块弹性组织即是胚芽。
透过种皮可清楚地看到胚乳位于宽面的下部。
沿胚乳正中纵切成两半,外面有一层厚皮即是种皮。
种皮以内大部分是胚乳,在背侧基部一角是胚芽。
玉米籽粒基本结构和形状图见图2,玉米籽粒纵剖面和平剖面图见图3,马齿型玉米籽粒结构切片图见图4(浸渍后),玉米胚芽图见图5,玉米梢帽图见图6,马齿型玉米与硬粒型玉米图见图7,各种类型玉米穗和籽粒图见图8,各种类型玉米籽粒正面和和纵剖面、横剖面图见图9,各种类型和颜色玉米籽粒图见图10。
图2 玉米籽粒基本结构和形状图
马齿型玉米(黑龙江省) 硬粒型玉米(河南省)
图3 玉米籽粒纵剖面和平剖面图
1-粉质胚乳(白色) 2-角质胚乳(黄色) 3-种皮 4-胚芽 5-胚根 6-皮屑 7-梢帽 8-齿部
图4 马齿型玉米籽粒结构切片图(浸渍后、6×)
剖视图 浸渍后图
图6 玉米梢帽图
图5 玉米胚芽图
整穗图
顶部图
胚芽面图
横剖面图
胚芽背面图
纵剖面图
马齿型玉米(黑龙江省)硬粒型玉米(河南省)
图7 马齿型玉米与硬粒型玉米图
注:纵剖面图中胚芽的胚根部位黑色条是新玉米(玉米穗、脱粒的籽粒)收获后没有及时晾晒、在捂闷(2d以上)情况下产生的,新玉米收获后如及时晾晒、没有捂闷胚时根部位不会产生黑色条。
图8 各种类型玉米穗和籽粒图
图9 各种类型玉米籽粒正面和纵剖面、横剖面图
马齿型玉米硬粒型玉米黄色糯质型玉米糯质型玉米甜质型玉米爆粒型玉米
有稃型玉米白色玉米黑色玉米红色玉米紫色玉米
图10 各种类型和颜色玉米籽粒图
3.玉米植株结构
玉米植株结构分为玉米秸秆、玉米花粉、玉米叶、玉米穗、玉米籽粒、玉米穗轴等。
玉米植株各种结构中都含有人类和动物生长需的淀粉、蛋白质、纤维素、脂肪、糖、各种氨基酸、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有效的化学成分和营养成分,各种化学成分和营养成分在玉米各结构中含量不同。
玉米秸秆图见图11,玉米穗轴图见图12,玉米花粉图见图13,玉米叶图见图14,玉米苞叶图见图15,玉米须图见图16。
图11 玉米秸秆图
1-维管纤维束 2-髓 3-皮层
白色穗轴紫红色穗轴
图12 玉米穗轴图
1-木髓 2-木环 3-粗壳 4-细壳 5-穗尖 6-穗柄
图13 玉米花粉图
图14 玉米叶图
图15 玉米苞叶图
图16 玉米须图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