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2用频率估计概率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河南省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2用频率估计概率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河南省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2用频率估计概率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随机事件与概率》教学设计(精品教案).docx

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 25.1.1 随机事件 教学目标 1.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2.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分析随机事件与其他事件之间的关系. 3.由简单的试验或推理,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从而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随机事件的特征. 教学难点 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向上抛出的篮球一定会掉下来”,“明天的太阳会从东方升起”,这都是必然会发生的事件;“抛掷一枚骰子,出现数字6朝

上”,“明天会下雨”,“打开电视正在播广告”这些事件我们事先都无法预测它们会不会发生,难怪人们总会发出“世事难料,天有不测风云”的感叹,那么这些事件的发生有无规律可循呢?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呢?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活动:1.自读教材第127页. 2.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课前预习”部分.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探究点一事件定义及分类 活动一:出示教材第127页问题1、问题2中的每一个问题,师生共同分析每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展示点评】判断事件是什么事件,主要看其发生的可能性:一定会发生的事件是必然事件;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是不可能事件;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的事件是随机事件. 【小组讨论】如何理解以上三个概念中“在一定条件下” 【反思小结】“在一定条件下”是指试验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当堂练习”知识点一

探究点二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出示教材第128页问题3,思考下列问题: (1)请和他人合作完成问题3的实验,填写教材中的表25-1,比较表中记录的数字的大小,结果与你原先的判断一样吗? (2)问题3中的“摸出白球”与“摸出黑球”是什么事件?它们发生的可能性相同吗?你认为哪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展示点评】由于两种球的数量不等,所以“摸出黑球”和“摸出白球”的可能性的大小不一样,“摸出黑球”的可能性大于“摸出白球”的可能性. 【小组讨论】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一样吗? 【反思小结】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当堂练习”知识点二 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1.本节课一个重要数学思想是分类思想,例如事件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随机事件中,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

初一数学概率测试题与答案

初一数学概率测试题及答案 一、细心填一填( 每题 3 分,计30 分) 1. 抛掷一枚伍角的硬币,印有国徽一面朝上的概率是 ___; 2.12 瓶装的啤酒中有 2 瓶有奖,则P(摸出有奖)=___; 3. 盒子里放有 2 个黑球和 1 个红球,它们除了颜色不同外,其余都相同. 甲、乙、丙三人规定每人摸出一球,摸 到红球者算胜. 如果摸球顺序按先甲,后乙,最后轮到丙进 行,那么这种游戏公平吗?答:___( 填公平或不公平); 4. 在第3 题中,三人中有一人摸到红球是___事件( 填必然或不可能或不确定); 5. 如图是商场里为了招揽生意,设立的有奖转盘,转 盘被分成相同的四部分. 当转动的盘子静止后,顾客就可以 得到指针所指的奖品. 凡购买 5 元的商品,便有一次转盘的 机会,小颖购买了20 元的商品,获得了一次转盘的机会, 则P(获得铅笔)___1( 填“lt; ”或“=”); 6. 小明从一副扑克牌中随意抽出一张,则P(抽到老K)=___; 7. 抽屉里有 2 只黑色和 1 只白色的袜子,它们混在一起,随意抽出两只刚好配成一双的概率是___;

2. 小猫在如图所示的地板砖上随意地走来走去,然后 随意停留在某块砖上,则P(停在三角形砖上)=___; 3. 随意抛掷两个均匀的骰子,P(朝上面的点数之和为1)=___; 4. 为迎接新年,学校准备了外观一样的80 个红包, 里边装有100 元的20 个,50 元的60 个,则P(摸到50 元) 比P(摸到100 元) 多___; 二、选择题( 每题 3 分,计30 分) 5. 三双白色的袜子和 1 双黑色的袜子均混合在一起, 随机摸出三只能够配成同色的一双是( ) A. 不可能事件; B. 不确定事件; C. 必然事件; D. 以上都 不是. 6. 甲、乙两人玩抽扑克牌游戏,他们准备了13 张从 1 到K的牌,并规定如果甲抽到10 到K的牌,那么算甲胜; 如果抽到是10 以下的牌,则算乙胜. 这种游戏对甲、乙来说,正确的说法是( ) A. 是公平的; B. 不公平,甲胜的机会大些; C. 不公平,乙胜的机会大些; D. 无法确定. 7. 某农夫在如图甲,乙,丙,丁四块田里插秧时, 不慎将手表丢入土里,直到收工时才发现,则手表丢在哪一 块田里的可能性大些?(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感受可能性》教案1

《感受可能性》教案 1.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概率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做出准确的判断;(重点) 2.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难点) 一、情境导入 在一些成语中也蕴含着事件类型,例如瓮中捉鳖、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和水中捞月所描述的事件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事件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类型一】必然事件 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5个黑球和3个白球,这些球的大小、质地完全相同,随机从袋子中摸出4个球,则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 A.摸出的4个球中至少有一个是白球 B.摸出的4个球中至少有一个是黑球 C.摸出的4个球中至少有两个是黑球 D.摸出的4个球中至少有两个是白球 解析:∵袋子中只有3个白球,而有5个黑球,∴摸出的4个球可能都是黑球,因此选

项A是不确定事件;摸出的4个球可能都是黑球,也可以3黑1白、2黑2白、1黑3白,不管哪种情况,至少有一个球是黑球,∴选项B是必然事件;摸出的4个球可能为1黑3白,∴选项C是不确定事件;摸出的4个球可能都是黑球或1白3黑,∴选项D是不确定事件.故选B. 方法总结:事件类型的判断首先要判断该事件发生与否是不是确定的.若是确定的,再判断其是必然发生的(必然事件),还是必然不发生的(不可能事件).若是不确定的,则该事件是不确定事件. 变式训练:见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题 【类型二】不可能事件 下列事件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打开电视机,中央一台正在播放新闻 B.我们班的同学将来会有人当选为劳动模范 C.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 D.太阳从西边升起 解析:“太阳从西边升起”这个事件一定不会发生,所以它是一个不可能事件.故选D. 变式训练:见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2题 【类型三】随机事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概率》导学案

25.1.2 概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时的频率可以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 〈二〉教学思考 让学生经历猜想试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的探索过程,丰富对随机现象的体验,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规律的数学模型.初步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三〉解决问题 在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锻炼质疑、独立思考的习惯与精神,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随机观念.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体验数学的价值与学习的乐趣.通过概率意义教学,渗透辩证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意义. 【教学难点】对频率与概率关系的初步理解 【教具准备】壹元硬币数枚、图钉数枚、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周末市体育场有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老师手中只有一张球票,小强与小明都是班里的篮球迷,两人都想去.我很为难,真不知该把球给谁.请大家帮我想个办法来决定把球票给谁. 学生:抓阄、抽签、猜拳、投硬币,…… 教师对同学的较好想法予以肯定.(学生肯定有许多较好的想法,在众多方法中推举出大家较认可的方法.如抓阄、投硬币) 追问,为什么要用抓阄、投硬币的方法呢? 由学生讨论:这样做公平.能保证小强与小明得到球票的可能性一样大 在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评价归纳. 用抛掷硬币的方法分配球票是个随机事件,尽管事先不能确定“正面朝上”

还上“反面朝上”,但同学们很容易感觉到或猜到这两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各占一半,所以小强、小明得到球票的可能性一样大. 质疑:那么,这种直觉是否真的是正确的呢? 引导学生以投掷壹元硬币为例,不妨动手做投掷硬币的试验来验证一下. 说明:现实中不确定现象是大量存在的,新课标指出:“学生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富有挑战的”,设置实际生活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对此予以肯定,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为课堂教学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也为下一步引导学生开展探索交流活动打下基础. 二、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1.教师布置试验任务. (1)明确规则. 把全班分成10组,每组中有一名学生投掷硬币,另一名同学作记录,其余同学观察试验必须在同样条件下进行. (2)明确任务,每组掷币50次,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统计“正面朝上”的频数及“正面朝上”的频率,整理试验的数据,并记录下来.. 2.教师巡视学生分组试验情况. 注意: (1).观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试验活动、是否愿意交流等,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勇于克服困难. (2).要求真实记录试验情况.对于合作学习中有可能产生的纪律问题予以调控. 3.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由于试验次数较少,所以有可能有些组试验获得的“正面朝上”的频率与先前的猜想有出入. 提出问题:是不是我们的猜想出了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产生差异的原因.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分析讨论产生差异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每次随机试验的频率具有不确定性,同时相信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也有规律

2021年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三章认识概率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13章《认识概率》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在一副52张扑克牌中(没有大小王)任抽一张牌是方块的机会是( ) A 、2 1 B 、3 1 C 、4 1 D 、0 2、以上说法合理的是( ) A 、小明在10次抛图钉试验中发现3次钉尖朝上,由此他说钉尖朝上的概率是30%. B 、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出现6的概率是1/6的意思是每6次就有1次掷得6. C 、某彩票的中奖机会是2%,那么如果买100张彩票一定会有2张中奖. D 、在课堂试验中,甲、乙两组同学估计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的概率分别为0.48和0.51. 3、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抽屉和3个完全相同的白色球,要求抽屉不能空着,那么第一个抽屉中有2个球的概率是( ) 5 2.3 2.3 1.2 1.D C B A 4、下列有四种说法: ①了解某一天出入扬州市的人口流量用普查方式最容易; ②“在同一年出生的367名学生中,至少有两人的生日是同一天”是必然事件; ③“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少儿节目”是随机事件; ④如果一件事发生的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那么它仍是可能发生的事件.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一个密码锁有五位数字组成,每一位数字都是0、1、2、3、4、5、 6、 7、 8、9之中的一个,小明只记得其中的三个数字,则他一次就能打开锁的概率为( ) A 、 15 B 、12 C 、120 D 、1100 6、如图,有6张纸牌,从中任意抽取两张,点数和是奇数的概率是( )

15 8.157. 6 5. 5 4. D C B A 7、在6件产品中,有2件次品,任取两件都是次品的概率是( ) A 、5 1 B 、6 1 C 、 10 1 D 、15 1 8、一个口袋中装有4个白球,1个红球,7个黄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充分搅匀后随机摸出一球,恰好是白球的概率是( ) A 、2 1 B 、3 1 C 、4 1 D 、7 1 9、随机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两次正面都朝上的概率是( ) A 、4 1 B 、2 1 C 、4 3 D 、1 10、一个均匀的立方体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1,2,3,4,5,6.右 图是这个立方体表面的展开图.抛掷这个立方体,则朝上一面上的数恰好等于朝下一面上的数的 2 1 的概率是( ) A 、6 1 B 、3 1 C 、2 1 D 、3 2 二、填空题 11、小明与小亮在一起做游戏时需要确定作游戏的先后顺序,他们约定用“锤子、剪刀、布”的方式确定,请问在一个回合中两个人都出“布”的概率是 . 12、一个口袋中装有4个白色球,1个红色球,7个黄色球,搅匀后随机从袋中摸出1个球是黑色球的概率是 . 13、一种游戏规则如下:在20个商标牌中,有5个商标牌的背面注明一定的奖金额,其余商标牌的背面是一张哭脸,无奖金,参与这个游戏的观众有三次翻牌机会(翻过的牌不能再翻).某观众前两次翻牌均获得若干奖金,那么他第三次翻牌获奖的概率是 . 14、在一个袋中装有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的1个红 色球、2个黄色球.如果第一次先从袋中摸出1 个球后不再放回,第二次再从袋中摸出1个球,那么两次都摸到黄色球概率是 . 15、如图两个转盘,指针落在每一个数上的机会均等, 则两个指针同时落在偶数上的概率是 . 16、小华买了一套科普读物,有上、中、下三册,要整齐的摆放在书架上,其中恰好按顺序摆放的概率是 . 74 36 2 4 5 3 2 1

新版北师大七年级下数学概率初步练习题有答案

数学七年级(下)第六章 概率初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任意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2的倍数”,此事件是( ) A.不可能事件 B.不确定事件 C.必然事件 D.以上都不是 2、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掷出的点数大于4的概率是 ( ) A.21 B.31 C.32 D.6 1 3、一个袋中装有2个红球,3个蓝球和5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现在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则P (摸到红球)等于 ( ) A.21 B. 3 2 C.51 D.10 1 4、如图,有甲、乙两种地板样式,如果小球分别在上面自由滚动,设小球在甲种地板上最终停留在黑色区域的概率为1P ,在乙种地板上最终停留在黑色区域的概率为2P ,则 ( ) A.21P P > B. 21P P < C. 21P P = D.以上都有可能 5、100个大小相同的球,用1至100编号,任意摸出一个球,则摸出的是5的倍数编号的球的概率是 ( ) A.201 B. 10019 C.5 1 D.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 6、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是________,即P(必然事件)= _______;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是_______,即P (不可能事件)=_______;若A 是不确定事件,则______)<(<A P ______.

7、一副扑克牌去掉大王、小王后随意抽取一张,抽到方块的概率是______,抽到3的概率是______. 8、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朝上的点数是奇数的概率是______. 9、数学试卷的选择题都是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小明对某道选择题完全不会做,只能靠猜测获得结果,则小明答对的概率是_____. 10、在数学兴趣小组中有女生4名,男生2名,随机指定一人为组长恰好是女生的概率是_______. 11、布袋中装有2个红球,3个白球,5个黑球,它们除颜色外均相同,则从袋中任意摸出 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是_________. 12、有一组卡片,制作的颜色,大小相同,分别标有0—10这11个数字,现在将它们背面 向上任意颠倒次序,然后放好后任取一组,则: (1)P(抽到两位数)= ; (2)P(抽到一位数)= ; (3)P(抽到的数大于8)= ; 13、某路口南北方向红绿灯的设置时间为:红灯40s,绿灯60s,黄灯3s.小刚的爸爸随机地由南往北开车经过该路口时遇到红灯的概率是_________. 14、如图是一个可自由转动的转盘,转动转盘,停止后,指针指向3的概率是_______. 15、(2011山东烟台中考题)如图,在两个同心圆中,四条直径把大圆分成八等份,若往

九年级数学下册4.2.1概率的概念教案(新版)湘教版

4.2 概率及其计算 4.2.1 概率的概念1.了解概率的定义,理解概率的意义;(重点) 2.理解P(A)=m n (在一次试验中有n种可能的 结果,其中A包含m种)的意义.(重点) 一、情境导入 一个箱子中放有红、黄、黑三个小球,三个人先后去摸球,一人摸一次,一次摸出一个小球,摸出后放回,摸出黑色小球为赢,这个游戏是否公平.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 【类型一】概率的简单计算 小玲在一次班会中参与知识抢答活动,现有语文题6个,数学题5个,综合题9个,她从中随机抽取1个,抽中数学题的概率是( ) A. 1 20 B. 1 5 C. 1 4 D. 1 3 解析:总共有20种情况,抽中数学题有5种 可能,所以是 5 20 = 1 4 .故选C. 方法总结: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计算公式: P(A)= m n ,其中n是总的结果数,m是该事件成立包 含的结果数.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 标训练”第1题 【类型二】利用面积求概率 一儿童行走在如图所示的地板上,当他 随意停下时,最终停在地板上阴影部分的概率是 ( ) A. 1 3 B. 1 2 C. 3 4 D. 2 3 解析:观察这个图可知,阴影区域(3块)的面 积占总面积(9块)的 1 3 ,故其概率为 1 3 .故选A. 方法总结:当某一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与

相关图形的面积大小有关时,概率的计算方法是事件A所有可能结果所组成的图形的面积与所有可能结果组成的总图形面积之比,即P(A)=事件A所占图形面积 总图形面积 .概率的求法关键是要找准两点:(1)全部情况的总数;(2)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4题 三、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中,强调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的计算应确定事件总数及事件A包含的数目.事件A发生的概率P(A)的大小范围是0≤P(A)≤1.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8章认识概率8.2可能性的大小教案

8.2 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目标:1.知道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2.让学生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感受影响可能性大小的因素; 3.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中,从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和感受从实验→结果(估计)的过程. 教学重点:体会事件发生的机会不总是均等的. 教学难点: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引入:让美羊羊和同学们先来做一个“找同桌”的游戏吧!让我们在游戏中思考,在游戏中探索.游戏规则:先请4名同学来做游戏,其中2名同学是同桌关系,其中一名同学蒙上双眼,另3位同学站在周围转圈,当中间这位蒙上双眼的学生喊停时,他手指指向哪位同学,就算找到这位同学.在玩之前同学们请猜一猜,蒙上双眼的学生从3位同学中一定能找到他的同桌吗?再请2名同学来,从5名同学中找同桌,蒙上双眼的学生一定能找到他的同桌吗?两个事件中找到他的同桌的可能性相同吗?(要求:参与游戏,独立思考,积极交流.)二、探索活动 活动一、摸球实验. (1)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2个白球和5个黄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 ①你认为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到的球可能是哪种颜色? ②你认为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 ③每位同学从袋子中摸1个球,记下所摸球的颜色,然后将球放回并摇匀; ④按③的方法请几位同学轮流摸球,并将试验结果填入下表: 我们用实验验证了大家的猜想. (2)怎样才能让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黄球大呢? (3)怎样才能让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更大呢? (4)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要求:动手实践,小组活动,在实验中交流.)

参考答案: (1)①可能是白球,可能是黄球; ②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 ③④学生活动记录数据,随机数据. (2)可以使袋中的白球数比黄球多. (3)再多放一些白球. (4)在摸球试验中,每次摸到的球的颜色是随机的,摸到每个球的可能性是一样的,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与白球的数量以及总的球数有关. 活动二、掷骰子. 任意地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当骰子落地时, (1)朝上的点数会有哪些可能? (2)任意地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先后抛掷2次. 我们一起来实验. (3)如果全班同学每人抛掷2枚均匀的骰子,记下朝上的点数的数字,并计算出2次点数之和.(请思考:2次点数之和会有哪些可能的结果呢?抛掷若干次之后,点数之和是几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大呢?) 在这些结果中,它们发生的可能性一样吗?你认为哪些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 实验验证: 两个点数之和频数频率 2 3 4 5 6 7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概率教案

25.1.1 随机事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摸球”这样一个有趣的试验,形成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定性分析的能力,了解影响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因素。 2、过程和方法:历经“猜测—动手操作—收集数据—数据处理—验证结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出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特点以及影响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客观条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试验过程中,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得出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准确结论。需经过大量重复的试验,让学生从中体验到科学的探究态度。 教学重点: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定性分析 教学难点:理解大量重复试验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摸球试验:袋中装有4个黑球,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 2、提出问题:我们把“摸到白球”记为事件A,把“摸到黑球”记为事件B,提问: (1)事件A和事件B是随机事件吗? (2)哪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 【设计意图:“摸球”试验操作方便、简单且可重复,又为学生所熟知,学生做起来感觉亲切,有趣,并且容易依据生活经验猜到正确结论,这样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分组试验、收集数据,验证结果 1、把学生分成2人一组,其中一人把球搅均匀,另一人摸球并把结果记录在表1 【设计意图:设计“10次摸球”和“20次摸球”,意在引起结果的变化。】 注:结果1指事件A发生的次数多,结果2指事件B发生的次数多。 3、提出问题 (1)“10次摸球”的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的有几组?“20次摸球”的试验中呢?

七年级数学定理概念公式汇总

一、有理数 (一)有理数 1、有理数的分类: 按有理数的定义分类:按有理数的性质符号分类: 正整数正整数整数零正有理数 有理数负整数正分数 正分数有理数0 分数负整数 负整数负有理数 负分数 2、正数和负数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 (二)数轴 1、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2、数轴的三要素是: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三)相反数 1、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2、几何定义:在数轴上分别位于原点的两旁,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 做互为相反数。 3、代数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四)绝对值 1、定义: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2、几何定义: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3、代数定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 是0。 a (a>0), 即对于任何有理数a,都有|a|=0(a=0) –a(a<0) 4、绝对值的计算规律: (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2)若|a|=|b|,则a =b或a =-b. (3)若|a|+|b|=0,则|a|=0,且|b|=0. 相关结论: (1)0的相反数是它本身。 (2)非负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3)非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4)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 (5)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6)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它的正数或0,即|a|≥0。 (五)倒数 1、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求法:颠倒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 3、a(a≠0)的倒数是1 a.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概率初步专题练习(附答案)

第六章 概率初步 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1.“投掷一枚均匀的骰子,掷出的点数不超过 6”,这一事件是 () A .必然事件 B .不确定事件 C .不可能事件 D .随机事件 2.如图,在 4×4 的正方形网格中,任选一个白色的小正方形并 涂黑,使图中黑色部分的图形构成一个正方形的概率是 3.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小亮、小颖、小静四位同学用投 掷图钉的方法估计针尖朝上的概率,他们的试验次数分别为 20,50, 150,200.其中哪位同学的试验相对科学 ( ) A .小明 B .小亮 A. 4 A. 13 .3 . 13 2 C.13 1 D. 13

C.小颖 D.小静 4.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 2 000 次,正面朝上的次数最有可能为 ( ) A .500 B.800 C.1 000 D.1 200 5.桌面上有 A,B两球及 5个指定的点,若将 B球分别射向这 5 个点,则 B 球一次反弹后击中 A 球的概率为 ( ) 1234 A.5 B.5 C.5 D.5 6.正方形地板由 9 块边长均相等的小正方形组成,将米粒随机地撒在如图的正方形地板上 (落在正方形外的不 计 ),那么米粒最终停留在黑色区域的概率是 (

1224 A. 3B. 9 C. 3 D. 9 二、填空题 7.袋中装有除颜色外其余均相同的 5 个红球和 3 个白球.从袋 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则摸出的球是红球的概率为_ . 8.有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骰子各面上的点数分别为 1,2,3, 4,5,6.若任意抛掷一次骰子,朝上的面的点数记为 x,计算|x-4|, 其结果恰为 2 的概率是___ . 9.如图,转动的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指向白色区域的概率是 10.小明将飞镖随意投中如图的正方体木框中,那么投中阴影部 分的概率为______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用列举法求概率》教案

《用列举法求概率》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P (A )= n m (在一次试验中有n 种可能的结果,其中A 包含m 种)的意义. 2.应用P (A )=n m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复习概率的意义,为解决利用一般方法求概率的繁琐,探究用特殊方法—列举法. 求概率的简便方法,然后应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重点: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几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 相等,事件A 包含其中的.种结果,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 (A )= n m ,以及运用它 解决实际间题. 2.难点与关键:通过实验理解P (A )= n m 并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题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老师口问.学生口答)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1.概率是什么? 2.P (A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3.在大量重复试验中,什么值会稳定在一个常数上?俄们又把这个常数叫做什么? 4.A =必然事件,B 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C 是随机事件.诸你画出数轴把这三个量表示出来. 老师点评:1,(口述)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 发生的频率n m 会稳定在某一个常数P 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 就叫做事件A 的概率,记为P (A )=P . 2.(板书)0≤P ≤1. 3.(口述)频率、概率. 二、探索新知 不管求什么事件的概率,我们都可以做大量的试脸.求频率得概率,这是上一节课也是刚才复习的内容,它具有普遍性,但求起来确实很麻烦,是否有比较简单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方法—列举法,把学生分为10组,按要求做试验并回答问题. 1.从分别标有1,2,3 ,4,5号的5根纸签中随机地抽取一根.抽出的号码有多少种?

第八章 认识概率 复习

第八章 认识概率 复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 2、知道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可以用频率来估计概率。 学习重点: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 学习难点:可以用频率来估计概率。 学习过程: 【课前准备】知识点回顾: 1、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 在特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__________事件。 在特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____________事件。 _________事件和_____________事件都是确定事件。 在特定条件下,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我们事先无法确定它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_________事件。 2、概率: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一个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_________,称为这个事件的概率。若用A 表示一个事件,则我们就用()A P 表示事件A 发生的概率。 通常规定,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是______,记作()___=A P ;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___,记作()___=A P ;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是___和____之间的一个数,即____<()A P <____。 任一随机事件,它发生的概率是由它自身决定的,且是客观存在的,概率是随机事件自身的属性。它反映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一般地,在一定条件下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A 发生的频率 n m 会稳定地在某一个常数附近摆动,这个常数就是事件A 发生的概率()A P 。事实上,事件A 发生的概率()A P 的精 确值,即这个常数还是未知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常把试验次数很大时事件发生的频率作为概率的近似值。 在充分多次试验中,一些事件的频率总在一个定值附近摆动,试验次数越多,摆动幅度越小,这个性质称为频率的稳定性。 通过试验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大小,必须要求试验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 基础演练: 1.口袋里有3个红球和2个白球,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红球的可能 性是( )( ) ,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 )( ) 。 2.八(1)班参加植树活动,班主任问班长出勤的情况,班长说:“我们班共有50人,没有全部到齐,但大部分来了。”出勤率可能是( )。 A 、48% B 、50% C 、100% D 、96% 3.A 、B 、C 、D 表示四个袋子,每个袋子中所装的白球和黑球数如下:如果闭着眼睛从袋子中取出一个球,那么从哪个袋中最有可能取到黑球?( ) A 、12个黑球和4个白球 B 、20个黑球和20个白球 C 、20个黑球和10个白球 D 、12个黑球和6个白球 4.在不透明的袋中装有大小一样的红球和黑球各一个,从中摸出一个球恰为红球的概率与一枚均匀硬币抛起后落地时正面朝上的概率( ) A 、摸出红球的概率大于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 B 、摸出红球的概率小于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 C 、相等 D 、不能确定 5.随机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两次正面都朝上的概率是( ) A 、 41 B 、21 C 、4 3 D 、1

七年级上册数学常用公式汇总

七年级数学(上)常用公式及等量关系 1、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中的三个量及其关系为: )()()(t v s 时间速度路程?=, )()()(t s v 时间路程速度= , ) ()()(v s t 速度路程时间= (1)相遇问题:快行路程+慢行路程=原相距路程 (2)追及问题:快行路程-慢行路程=原相距路程 (3)航行问题: V 顺 = V 静+V 水 ; V 逆= V 静—V 水 ; V 顺 - V 水= V 逆+V 水=V 静 ; V 顺 - V 静= V 静-V 逆= V 水 ; 2逆顺水v v v -= ; 2 逆顺静v v v += 抓住两码头间距离不变,水流速和船速(静不速)不变的特点考虑相等关系 (4)环行跑道(同一地点出发) 反向:每相遇一次合走一圈 ,甲的路程 +乙的路程=环形周长×相遇的次数 同向:每追上一次多走一圈, 快的路程-慢的路程=环形周长×追上的次数 (5)车过桥或通过山洞隧道问题 过桥:(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 (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 速度×过桥时间=桥长+车长。 过山洞隧道:(洞长+列车长)÷速度=过洞时间; (洞长+列车长)÷过洞时间=速度; 速度×过洞时间=洞长+车长。 (6)时钟问题: 通常将时钟问题看作以整时整分为起点的同向追击问题来分析。 常用数据:①时针的速度是0.5°/分;②分针的速度是6°/分;③秒针的速度是6°/秒 2、销售盈亏问题 (1)进价售价利润-=; (2)%100?=进价 利润利润率 (3)10 折扣数打折前的标价打折后售价?=; (4)盈利:售价利润率)(进价=+?1 (5)亏损:售价利润率)(进价=-? 1 3、工程问题 (1)工程问题中的三个量及其关系为: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效率= ;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 工作时间=

九年级数学《概率》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概率》(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发展学生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并会判断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3、情感与态度目标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亲自演示,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促进学生乐于亲近数学,喜欢数学;教学重难点 重点:随机事件的特点。 难点: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教法、学法和辅助手段 教法分析 情境引人,游戏探索,游戏体验,拓展新知。 学法分析 参与活动,发现新知;探究合作,体验新知;抢答活动,巩固新知;听故事,拓展新知。教学辅助手段 红、白球若干,不透明盒子两个,骰子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买过彩票吗?中过奖吗? (学生有的说买过,绝大部分的同学说没有买过,没有中过奖) 师:你们想买彩票吗?想中奖吗? 生:想。 师:我们来模拟买彩票中大奖,请你们在纸上写出一个你认为幸运的三位数,老师立即开奖。学生写好后,展示开奖结果。 师:有中奖的吗?请举手,我为中奖的同学准备了奖品。 (为个别中了奖的同学发奖品,安慰没有中奖的同学) 师:买一注彩票一定能中奖还是可能中奖? 生:可能中奖。 师:我们这个游戏中一定要中奖,你能算出至少要买多少注彩票吗? (少数同学在算,很多同学不知道怎样算)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九年级数学(上)《概率初步》的学习,《概率初步》会告诉我们怎样计算。我们今天就学习第一节《随机事件》。请打开教材。(多媒体展示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分组活动)问题1: 5名同学参加讲演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签筒中有5根形状、大小相同的笔签,上面分别标有出场的序号1、2、3、4、5。小军首先抽签,他在看不到笔签上的数字的情况下从签筒中随机(任意)地取一根纸签,请考虑以下问题: (1)小军首先抽到的号共有几种可能? (2)抽到的序号小于6吗? (3)抽到的序号会是0吗? (4)抽到的序号会是1吗?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感受可能性

6.1感受可能性 1.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概率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做出准确的判断;(重点) 2.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难点) 一、情境导入 在一些成语中也蕴含着事件类型,例如瓮中捉鳖、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和水中捞月所描述的事件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事件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类型一】必然事件 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5个黑球和3个白球,这些球的大小、质地完全相同,随机从袋子中摸出4个球,则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A.摸出的4个球中至少有一个是白球 B.摸出的4个球中至少有一个是黑球 C.摸出的4个球中至少有两个是黑球 D.摸出的4个球中至少有两个是白球 解析:∵袋子中只有3个白球,而有5个黑球,∴摸出的4个球可能都是黑球,因此选项A是不确定事件;摸出的4个球可能都是黑球,也可以3黑1白、2黑2白、1黑3白,不管哪种情况,至少有一个球是黑球,∴选项B是必然事件;摸出的4个球可能为1黑3白,∴选项C是不确定事件;摸出的4个球可能都是黑球或1白3黑,∴选项D是不确定事件.故选B. 方法总结:事件类型的判断首先要判断该事件发生与否是不是确定的.若是确定的,再判断其是必然发生的(必然事件),还是必然不发生的(不可能事件).若是不确定的,则该事件是不确定事件.【类型二】不可能事件

下列事件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打开电视机,中央一台正在播放新闻 B.我们班的同学将来会有人当选为劳动模范 C.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 D.太阳从西边升起 解析:“太阳从西边升起”这个事件一定不会发生,所以它是一个不可能事件.故选D. 【类型三】随机事件 下列事件:①随意翻到一本书的某页,这页的页码是奇数;②测得某天的最高气温是100℃;③掷一次骰子,向上一面的数字是2;④测量三角形的内角和,结果是180°.其中是随机事件的是________(填序号). 解析:书的页码可能是奇数,也有可能是偶数,所以事件①是随机事件;100℃的气温人不能生存,所以不可能测得这样的气温,所以事件②是不可能事件,属于确定事件;骰子六个面的数字分别是1、2、3、4、5、6,因此事件③是随机事件;三角形内角和总是180°,所以事件④是必然事件,属于确定事件.故答案是①③. 探究点二: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九年级数学上册-随机事件与概率25.1.2概率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5.1.2 概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概率,认识概率是反映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 2.了解频率可以看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了解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概率. 3.理解概率反映可能性大小的一般规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试验得出和理解概率的意义,正确鉴别有限等可能性事件,了解简单事件发生概率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 通过分析探究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动脑习惯,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有限等可能性. 2.用概率定义求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有限等可能性,准确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请同学讲“守株待兔”的故事. 问:(1)这是个什么事件? (2)这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引入课题. 【教学说明】通过熟悉的故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上节课所学,思考如何衡量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从而引出课题.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 试验1:从分别标有1、2、3、4、5号的5根纸签中随机地抽取一根,回答下列问题: ①抽出的号码有多少种情况? ②抽到1的可能性与抽到2的可能性一样吗?它们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讨论结果】①抽出的号码有1、2、3、4、5等5种可能的结果. ②由于纸签的形状、大小相同,又是随机抽取的,所以每个号码被抽到的可能性大小相等,抽到一个号码即5种等可能的结果之一发生,于是:1/5就表示每一个号码被抽到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说明】通过本试验,帮助学生理解、体会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为有限多个,并且每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同. 试验2:投一枚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有多少种可能?向上一面的点数是1或3的可能性一样吗?是多少呢? 【教学说明】学生通过试验,交流得出结论,感知在这个过程中,每种结果的可能性,在一次试验中,可能结果只有有限种. 思考(1)概率是从数量上刻画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根据上述两个试验分析讨论,你能给概率下定义吗? (2)以上两个试验有什么共同特征? 【讨论结果】(1)一般地,对于一个随机事件A,我们把刻画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随机事件A发生的概率,记作:P(A). (2)以上两个试验有两个共同特征: ①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有限多个. ②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教学说明】对于具有上述特点的试验,我们常从事件所包含的各种可能的结果在全部可能的试验结果中所占的比分析出事件的概率. 问:(1)根据上面的理解,你认为问题2中向上的一面为偶数的概率是多少? (2)像上述试验,可列举的有限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可以怎样表达事件的概率? 【讨论结果】(1)“向上一面为偶数”这个事件包括2、4、6三种可能结果,在全部6种可能的结果中所占的比为3/6=1/2.∴P(向上一面为偶数)=1/2. (2)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种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P(A)=m/n. 问:(3)请同学们思考P(A)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分析:∵m≥0,n>0,∴0≤m≤n,∴0≤mn≤1,即0≤P(A)≤1. 问:(4)P(A)=1,P(A)=0各表示什么事件呢? 【讨论结果】当A为必然事件时,P(A)=1. 当A为不可能事件时,P(A)=0. 由此可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它的概率越接近于1;反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它的概率越接近于0,如下图: 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例1掷一个骰子,观察向上一面的点数,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认识概率知识讲解

认识概率知识讲解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认识概率--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作出准确的判断; 2.理解概率的定义,通过具体情境了解概率的意义; 3.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能利用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 1.不可能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事件. 2.必然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必然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都是确定事件. 3.随机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很多事情我们事先无法确定它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随机事件. 要点诠释: (1)一般地,要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首先要确定事件是什么类型. (2)必然发生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大,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小,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可能不同. 要点二、频率与概率 1.概率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这个事件的概率(probability).如果用字母A表示一个事件,那么P(A)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

事件A的概率是一个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的数,即,其中 P(必然事件)=1,P(不可能事件)=0,0<P(随机事件) <1. 所以有:P(不可能事件)<P(随机事件)<P(必然事件). 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是由这个随机事件自身决定的,并且是客观存在的.概率是随机事件自身的属性,它反映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频率 通常,在多次重复实验中,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会在某一个常数附近摆动,并且随着试验次数增多,摆动的幅度会减小,这个性质称为频率的稳定性. 一般地,在一定条件下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m n 会在 某一个常数附近摆动.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把试验次数很大时,事件发生的频率作为其概率的估计值. 要点诠释: ①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而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②频率和概率在试验中可以非常接近,但不一定相等; ③概率是事件在大量重复实验中频率逐渐稳定到的值,即可以用大量重复实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去估计得到事件发生的概率,但二者不能简单地等同,两者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也是经常的. 【典型例题】 类型一、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 1.(1)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①若 a、b、c都是实数,则a(bc)=(ab)c; ②没有空气,动物也能生存下去; ③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在 90℃时沸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