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8年10月自考试题犯罪学(一)

全国2008年10月自考试题犯罪学(一)
全国2008年10月自考试题犯罪学(一)

全国2008年10月自考试题犯罪学(一)

课程代码:0023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以下犯罪防控系统的措施中,属于微观性预防的是()

A. 倡导主文化

B. 克服社会弊端

C. 提高家庭结构的合理性

D.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在下列犯罪防控系统的措施中,不属于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的是()

A. 搭建自行车棚

B. 开展就业指导

C. 加强旅馆业的管理

D. 被害预防

3.在下列措施中,属于美国三级犯罪预防理论第一层次的有()

A. 转处

B. 通过旅游、运动等方式改造青少年

C. 刑罚预防

D. 邻里照看

4.根据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全面分析社会治安状况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治安应达到的要求,是社会治安治理的()

A. 最终目标

B. 战略目标

C. 阶段性目标

D. 长期目标

5.对犯罪人的教育改造措施属于()

A. 罪前预防

B. 罪中预防

C. 罪后预防

D. 重点预防

6.治理犯罪的根本途径是()

A. 犯罪预防

B. 犯罪控制

C. 打击犯罪

D. 改造罪犯

7.在犯罪研究中,凡是两个相关因素之间的相关变动方向同增同减的,叫做()

A. 先行关系

B. 后行关系

C. 逆相关关系

D. 顺相关关系

第 1 页

8.犯罪意向调查推测的对象是()

A. 被害人的亲属

B. 犯罪人的邻居

C. 公安人员

D. 具有犯罪倾向者

9.根据损失与犯罪行为的关联程度,被害人的物质损失可以分为()

A. 货币损失和实物损失

B. 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C. 有形损失和无形损失

D. 身体创伤和精神创伤

10.没有固定职业或稳定生活来源和居无定所的被害人是()

A. 孤独型被害人

B. 挫折型被害人

C. 职业型被害人

D. 流动型被害人

11.在特定时空范围内犯罪率最高、犯罪行为最集中的年龄阶段被称为()

A. 初犯年龄

B. 累犯年龄

C. 差别年龄

D. 高峰年龄

12.犯罪人犯罪意识的外化表现是()

A. 犯罪心理

B. 犯罪现象

C. 犯罪行为

D. 犯罪动机

13.支配犯罪行为发生的是()

A. 生理病变

B. 生理异常

C. 犯罪动机

D. 潜意识

14.体格性格分型说是西方犯罪学者提出来的()

A. 犯罪遗传生物学观点

B. 犯罪体质生物学观点

C. 犯罪心理学观点

D. 犯罪精神病学观点

15.改革开放后第一次“严打”是在()

A. 1983年

B. 1985年

C. 1992年

D. 2000年

16.无论犯罪发展的总趋势如何,其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上会出现时起时伏、波浪式发展变化,这是犯罪的()

A. 消长律

B. 起伏律

C. 辐射律

D. 自组织律

17.犯罪人犯罪的年龄主要集中在()

第 2 页

A. 儿童时期

B. 青少年时期

C. 中年时期

D. 老年时期

18.犯罪研究表明,影响犯罪人年龄之区域性差别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发展水平

B. 人口结构

C. 地域文化

D. 政治环境

19.导致腐败现象增多的原因之一是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的()

A. 适用

B. 限制

C. 泛化

D. 遵循

20.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从社会制度上()

A. 限制了犯罪现象的产生

B. 保障了犯罪现象的产生

C. 诱发了犯罪现象的产生

D. 刺激了犯罪现象的产生

21.犯罪研究应坚持的基本观念是唯物观、辩证观和()

A. 和谐观

B. 阶级观

C. 系统观

D. 人生观

22.在选定的现实社会生活环境中,由实验者引发和控制某种社会事件,吸引被试者的注意力,并观察其反应的研究方法是()

A. 模拟实验法

B. 实验室实验法

C. 现场实验法

D. 心理实验法

23.犯罪动力的本质是犯罪的推力和引力与犯罪的控制力、阻力的()

A. 合力

B. 助力

C. 差力

D. 压力

24.引起犯罪动机产生的因素是()

A. 直接犯罪原因

B. 间接犯罪原因

C. 犯罪的社会根源

D. 犯罪的文化根源

25.德国学者李斯特提出了犯罪原因的()

A. 一元论

B. 二元论

C. 三元论

D. 多元论

26.下列人物中提出犯罪根源于私有制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者是()

A. 柏拉图

B. 托马斯·莫尔

第 3 页

C. 奥古斯丁

D. 孟德斯鸠

27.犯罪学中犯罪行为概念的外延()

A. 比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外延小

B. 比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外延大

C. 与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外延相等

D. 与刑法学中犯罪行为的规定完全不同

28.研究犯罪原因的目的在于()

A. 发现犯罪与其他现象的联系

B. 发现犯罪现状与发展趋势

C. 发现犯罪类型与规律

D. 发现犯罪行为的轨迹与危害

29.犯罪调查中的非随机抽样包括偶遇抽样、判断抽样、配额抽样和()

A. 整群抽样

B. 等距抽样

C. 滚雪球抽样

D. 分类抽样

30.实证犯罪学派的犯罪预防理论是()

A. 刑罚预防论

B. 法律预防论

C. 环境预防论

D. 社会防卫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有关犯罪预防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A. 犯罪预防是针对犯罪原因采取的一系列活动

B. 犯罪预防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层次性、静态性的行为体系

C. 犯罪预防的目的是防止、遏制和减少犯罪

D. 狭义犯罪预防专指罪后预防

E. 广义犯罪预防包括罪前、罪中和罪后预防

32.犯罪学最基本的范畴是()

A. 犯罪现象

B. 犯罪原因

C. 犯罪对策

D. 刑事案件

E. 刑事侦查

33.犯罪对策学包括以下分支学科()

A. 犯罪预测学

B. 刑事政策学

C. 犯罪心理学

D. 犯罪人的矫治与改造

第 4 页

E. 监狱学

34.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犯罪状况是()

A. 未成年人犯罪多

B. 成年人犯罪多

C. 暴力性犯罪多

D. 敌对分子多

E. 经济领域犯罪突出

35.犯罪预测是科学测定未来可能发生的()

A. 犯罪状况

B. 犯罪原因

C. 犯罪条件

D. 犯罪结构

E. 犯罪变化趋势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36.犯罪现象

37.物防

38.性格

39.滚雪球抽样

40.犯罪社会学派

41.拟制的犯罪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2.简述犯罪研究的基本原则。

43.从构成结构上对犯罪人进行分类可将其划分为哪些类型?

44.为什么说犯罪学是多学科交叉的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45.简述犯罪预防的可能性。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6小题10分,第47小题12分,共22分)

46.试论犯罪现象的属性。(10分)

47.试论述龙勃罗梭的犯罪学思想和理论。(12分)

第 5 页

2018年10月自考00235犯罪学一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犯罪学(一) 试卷 (课程代码00235)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狭义犯罪学又被称为 A.犯罪现象学 B.犯罪原因学 C.犯罪预防学 D.犯罪对策学 2.从知识结构上看,犯罪学是一门 A.综合性学科 B.边缘性学科 C.单一性学科 D.独立性学科 3.刑事古典学派中,提出功利主义理论的学者是 A.边沁 B.费尔巴哈 C.贝卡利亚 D.迪尔凯姆 4.犯罪学的鼻祖是 A.达尔文 B.龙勃罗梭 C.加罗法洛 D.李斯特 5.下列选项中属于菲利犯罪预防思想的是 A.社会防卫措施 B.刑罚制裁 C.报应刑论 D.制定国际法典 6.当代犯罪学研究中,犯罪对策的核心内容是 A.心理预防 B.治安预防 C.社会预防 D.刑罚预防 7.先秦时期提出“禁奸止过,莫若重刑”观点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墨子 C.韩非 D.商鞅 8.新中国犯罪学研究起步于 A.建国初期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9.与其他方法论的研究者相比,思辨方法论的研究者更经常采用 A.调查研究 B.实验研究 C.定量的文献研究 D.定性的文献研究

2018年10月自考04737C 真题及答案(20190417175937)

2018 年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C++程序设计试卷 ( 课程代码04737) 本试卷共l0 页,满分l00 分,考试时间l50 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l 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审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2.设X 和y 均为bool 量,则x&&y 曲为真的条件是 A. 它们均为真 B .其中一个为真 C. 它们均为假 D .其中一个为假 3.拷贝构造函数应该是 A .不带参数的构造函数 B .带有一个参数的构造函数 C .带有两个参数的构造函数 D .缺省构造函数 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程序总是从第一个定义的函数开始执行 B .C++程序总是从main 函数开始执行 C. C++ 中函数必须有返回值 D .C++中函数名必须唯一 5.下列虚基类的声明中,正确的是 A .class virtual B :public A B .class B :virtual public A C .class B :public A virtual D .virtual class B :public A 6.下列哪个类型函数不适合声明为内联函数

A .函数体语句较多 B .函数体语句较少 C .函数执行时间较短 D .函数被频繁调用 7. 以下类模板定义正确的为 A .template B .template C .template D .template 8.C++中要实现动态联编,调用虚函数时必须使用 A .基类指针 B .类名 C .派生类指针 D .对象名 9.下列对静态成员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静态成员不属于对象,是类的共享成员 B .静态数据成员要在类外定义和初始化 C .调用静态成员函数时要通过类或对象激活,所以静态成员函数拥有this 指针 D .非静态成员函数也可以操作静态数据成员 10.下列对派生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一个派生类可以作为另一个派生类的基类 B .派生类至少有一个基类 C .派生类的成员除了它自己的成员外,还包含了它的基类的成员 D .派生类中继承的基类成员的访问权限到派生类保持不变 11.下列函数原型声明语句中,错误的是 A .int f(void) ; B .void f(hat) ; C .int f(a) ; D .void f(double a) ;12.如果有洒t 型变量a,则定义指向变量 a 的指针P 正确的写法是 A .int P=&a B .int * P= &a C .int &p=*a D .int*P = a 13.假定指针变量P 定义为“int 冰P=flew int(100) ;”,要释放P 所指向盼动态内存,应使用语句 A .delete p ; B .delete* p ; C .delete &p;D.delete[]p ; 14.假定A为一个类,则执行“ A a[3] ,b(3) ;”语句时调用该类构造函数的次数为 A .3 B.4 C .5 D .9 15.C++中定义标准输入输出的痒为 A .stdio B .math C 。iostream ;D.stdlib 16. 允许用户为类定义一种模式,使碍类中的某些数据成员及某些成员函数的返函值能

1月全国自考犯罪学(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犯罪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23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选项是有关犯罪学学科性质的几种学术观点,其中多数人所赞同的并为教材所认可的观点是( ) A.法学观点 B.生物学观点 C.社会学观点 D.多学科交叉的(独立的)综合性观点 2.古典犯罪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是( ) A.康德 B.黑格尔 C.贝卡利亚 D.边沁 3.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一行为是否为犯罪行为可以有不同的认定,表明犯罪具有( ) A.社会性的属性 B.阶级性的属性 C.相对性的属性 D.随意性的属性 4.改革开放后,我国犯罪地域分布出现了向( ) A.西南倾斜现象 B.东北倾斜现象 C.西北倾斜现象 D.东南倾斜现象 5.心理分析法主要用于( ) A.研究犯罪动态 B.研究犯罪工具 C.研究犯罪构成 D.解释犯罪原因 6.经济转型过程中犯罪的增长,意味着经济对犯罪的作用一般是( ) A.直接的 B.事先的 C.被动的 D.间接的 7.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导致了个体犯罪欲念的( ) A.缓解 B.分化 C.扩张 D.收缩 8.下列诸项中,属于犯罪相关因素的是( ) A.气压 B.空间 C.工具 D.引起犯罪的现象 1

9.被害的受容性是指( ) A.被害人在遭受侵害时的一种顺应状态 B.被害人在犯罪侵害前容易接受加害者的诱导或容易成为加害者选择为侵害对象的特征 C.被害人由于自身刺激的行为而招致犯罪人对其实施犯罪行为的驱动性 D.被害人在遭受侵害时的一种反抗状态 10.短期犯罪预测的预测时段一般是指( ) A.1—2年 B.3—4年 C.4—5年 D.5年以上 11.教育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中的( ) A.临时性措施 B.战术性措施 C.战略性措施 D.被动性措施 12.人民调解委员会任期为( ) A.二年 B.三年 C.四年 D.五年 13.保罗·费尔巴哈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犯罪预防理论是( ) A.社区参与论 B.环境预防论 C.心理强制论 D.被害预防论 14.在下列方法中属于收集犯罪资料常用方法的是( ) A.问卷法 B.比较法 C.统计法 D.分析法 15.当代犯罪学研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理论是( ) A.犯罪经济学理论 B.犯罪心理学理论 C.犯罪生物学理论 D.犯罪社会学理论 16.在我国犯罪数量统计一般( ) A.以实际发生案件数为主 B.以警方统计为主 C.以检察院统计为主 D.以法院最终判决数为主 17.已经发生并被发现由于种种原因而未举报或举报了未予统计的犯罪数是( ) A.犯罪率 B.相对暗数 C.绝对暗数 D.明数 18.新中国社会治安最好的时期是( ) A.1950—1955年 B.1956—1965年 C.1966—1976年 D.改革开放之后 2

2017年10月全国自考00449《教育管理原理》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

2017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管理原理试卷 ( 课程代码 00449) 本试卷共 5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 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O.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管理是管理者运用一定的原理与方法,在特定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引 导组织被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的 A C .一种活动B.一种原则.一种资源约束D.一种资源分配 2.德国的行政学着眼于国家和国家的特性,是研究管理国家的科学,其研究的管理手段主要是 A.服务手段B.经济手段 C.法律手段D.技术手段 3.教育管理原理指的是教育管理的实质及其运动的 A.基本法则B.基本规律 C.基本原则D.基本途径 4.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职能,应该是 A. 监督型管理职能B.指导型管理职能 C.计划一指令型管理职能D.指导一监督型管理职能 5.教育管理活动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和采取不同的措施、方法,实行动态调节,使教育管理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这是教育管理的 A.权力性原则B.权变性原则 C.有效性原则D.民主性原则 6.教育政策的构成要素是教育政策方案完整性必须考虑的问题,尤其是作为行动准则的教育政策,必须做到 A .对象、目的、手段三位一体C .观念、行动、方法三位一体B.方针、策略、途径三位一体D.制定者、被执行者、内容三位一体 7.一般一个国家只有一个,是一个国家有关教育的总法。其形式称谓是A .宪法B.教育基本法 C .单行教育法D.教育行政法 8.关于教育行政执法的法律性特征理解,不正确的是

2017年10月自考02333软件工程试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软件工程试卷 (课程代码02333)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软件工程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获得的主要成果有 A.瀑布模型 B.CASE产品 C.过程式语言 D.结构化方法 2.在销售管理系统需求文档中出现下列描述,属于外部接口需求范畴的是 A.系统应能产生月销售报表 B.系统应在5分钟内计算出给定季度的总销售税 C.对要构建的账户接收系统,必须为月财务状况系统提供更新信息 D.任取1秒钟,一个特定应用所消耗的可用计算能力平均不超过50% 3.需求规约的基本性质包括重要性和稳定性程度、可修改的、完整的和 A.一致的 B.可重复的 C.可复用的 D.可测试的 4.在建模过程中,可用以描述加工的工具是 A.数据表 B.加工表 C.数据字典 D.判定表 5.指不同模块之间相互依赖程度的度量是 A.扇出 B.扇入 C.内聚 D.耦合 6.把要解决问题的过程分解为多个步骤或阶段,每一步是对上一步结果的细化,以接近问题的解法,该方法称为 A.逐步求精 B.逐步分解 C.逐步抽象 D.逐步概括 7.关联的多重性是指 A.一个类有多少个方法被另一个类调用 B.一个类的某个方法被另一个类调用的次数 C.两个类所具有的相同的方法和属性的个数比 D.类中对象参与一个关联的数目 8.使用用况图可以为系统建模,描述软件系统行为的 A.功能结构 B.业务过程结构 C.整体结构 D.状态结构 9.RU的设计方法给出用于表达设计模型中基本成分的术语,包括子系统、设计类、接口和 A.构件 B.用况细化 C.体系结构描述 D.部署模型 10.关于调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一个侧面证明程序员的失败 B.受时间约束的 C.一个推理过程 D.由独立的测试组完成

2018年10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

2018年10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2.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3.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长沙战役 B.北伐受挫 C.天京事变 D.安庆失守 4.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盛世危言》 5.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A.江南制造总局 B.金陵机器局 C.马尾船政局 D.天津机器局 6.近代中国向西方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维新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7.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 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B.洋务派与维新派的论战 C.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D.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8.19世纪90年代,梁启超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A.《新学伪经考》

B.《仁学》 C.《人类公理》 D.《变法通义》 9.1904年至1905年,为争夺在华利益而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日本与俄国 B.美国与英国 C.英国与日本 D.美国与俄国 10.在1911年爆发的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湖南 B.湖北 C.广东 D.四川 1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新民主主义 D.社会主义 12.1928年12月,在东北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的是()。

全国2019年04月自考(000235)犯罪学(一)学试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犯罪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235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 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广义犯罪学较之狭义犯罪学,研究范围增加了 A.犯罪现象 B.犯罪原因 C.犯罪预防 D.犯罪规律 2.对犯罪学属于“正题法则”学科的定位,说明犯罪学研究的是 A.自然科学 B.事物规律 C.行为规范 D.人文科学 3.犯罪学与刑事政策学研究的犯罪概念 A.前者范围更大 B.范围一致 C.后者范围更大 D.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4.定量研究方法的优点是 A.推进理论的抽象化和概括性,促进对现象之间关系的精确分析 B.能够比较深入、比较全面地认识研究对象,有助于探讨事物的本质特征 C.可以用来研究十分复杂的犯罪现象和犯罪问题 D.能够用来研究内在的心理问题和其他社会互动过程 5.下列属于加罗法洛的“法定犯罪”行为的是

A.杀人 B.强奸 C.盗窃 D.堕胎 6.意大利犯罪学派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是 A.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犯罪 B.运用思辨的方法研究犯罪 C.运用普查的方法研究犯罪 D.运用演绎的方法研究犯罪 7.犯罪学在新中国的发展起步于 A.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D.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 8.将犯罪原因归结为人的与生俱来的、源自于人类祖先的、被称为原罪的恶的意志,其突出表现在 A.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犯罪研究 B.中世纪时期的犯罪研究 C.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犯罪研究 D.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启蒙思想家的犯罪研究 9.对犯罪统计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官方犯罪统计具有权威性 B.官方犯罪统计避免不了犯罪暗数的存在 C.被害者调查没有瑕疵 D.自我报告的调查对象更适用于青少年犯罪 10.在犯罪学研究的资料收集阶段,关注所选择对象典型性的实地研究方法是 A.个案研究 B.局外观察法 C.参与观察法 D.非结构访谈 11.对犯罪行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社会学之犯罪行为概念内容最为广泛 B.犯罪学之犯罪概念内容范围大于刑法学之犯罪概念内容范围 C.刑法学之犯罪概念内容以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为本质属性 D.除罪化行为仍需要犯罪学予以关注 12.与安乐死、高利贷、赌博等属于同一类型的犯罪是 A.卖淫 B.强迫卖淫 C.贩毒 D.制造毒品 13.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彻底禁绝了 A.流氓团伙 B.娼妓制度 C.反革命破坏 D.拐卖人口 14.我国改革开放后犯罪现象呈现出最为显著的规律是

201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01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 (课程代码03708) 一、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2.洋务派最早从事的洋务事业是( )。 A.兴办军用工业 B.兴办民用工 C.派遣留学生 D.创立新式学堂 3.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 A.《国闻报》 B.《时务报》 C.《强学报》 D.《万国公报》 4.1904年至1905年,为争夺侵略权益公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是( )。 A.美国与俄国 B.美国与英国 C.英国与日本 D.日本与俄国 5.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中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是( )。 A.孙中山 B.邹容 C.章炳麟 D.陈天华 6.1922年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是( )。 A.香港海员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省港工人罢工 7.1930年8月,邓演达领导成立的中间党派是( )。 A.中国青年党 B.中国国家社会党 C.中国******临时行动委员会 D.中国******革命委员会 8.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后,1934年10月开始战略转移的是( )。A.红十五军团B.红一方面军C.红二方面军D.红四方面军 9.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为扩大对华侵略而发动的事变是( )。 A.九一八亊变 B.—·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10.1937年,在淞沪会战中率领“八百壮士”孤军据守四行仓库的爱国将领是( )。 A.谢晋元 B.佟麟阁 C.张自忠 D.戴安澜 11.1940年,八路军对侵华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战役是( )。 A.平型关战役 B.雁门关战役 C.阳明堡战役 D.百团大战 12.1945年8月至10月,国共双方举行的谈判是( )。 A.西安谈判 B.重庆谈判 C.南京谈判 D.北平谈判 13.1946年6月,******军队挑起全面内战的起点是( )。 A.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 B.大举围攻东北解放区 C.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 D.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 14.台湾人民为反抗******当局暴政而举行“二二八”起义的时间是( )。 A.1945年 B.1946年 C.1947年 D.1948年

(完整版)2017年10月自考近现代史纲要试题真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答案】C 【解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考点】两对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 2. 洋务派最早从事的洋务事业是( )。 A.兴办军用工业 B.兴办民用工业 C.派遣留学生 D.创立新式学堂 【答案】A 【解析】洋务派最早兴办的洋务事业是军用工业。 【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 3. 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 A.《国闻报》 B.《时务报》 C.《强学报》 D.《万国公报》 【答案】B 【解析】戊戌维新时期,影响较大的报纸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等。

【考点】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4. 1904年至1905年,为争夺侵略权益公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是( )。 A.美国与俄国 B.美国与英国 C.英国与日本 D.日本与俄国 【答案】D 【解析】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清 政府却宣布“局外中立” 【考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5. 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中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是( )。 A.孙中山 B.邹容 C.章炳麟 D.陈天华 【答案】C 【解析】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歌颂革命是“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考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6. 1922年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是( )。 A.香港海员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省港工人罢工 【答案】A 【解析】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直接同帝国主义势力进 行的有组织较量,成为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

全国2018年10月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点精粹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斯密和李嘉图是(B) 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考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代表人物,绪论01 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斯密、李嘉图 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2.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马克思主义是历史时代的产物 B.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C.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成果的升华 D.马克思主义是先天智慧的结晶 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绪论01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2018年10月自考《犯罪学(一)》真题【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犯罪学(一)》真题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狭义犯罪学又被称为 A.犯罪现象学 B.犯罪原因学 C.犯罪预防学 D.犯罪对策学 2、从知识结构上看,犯罪学是一门 A.综合性学科 B.边缘性学科 C.单一性学科 D.独立性学科 3、刑事古典学派中,提出功利主义理论的学者是 A.边沁 B.费尔巴哈 C.贝卡利亚 D.迪尔凯姆 4、犯罪学的鼻祖是 A.达尔文 B.龙勃罗梭 C.加罗法洛 D.李斯特 5、下列选项中属于菲利犯罪预防思想的是 A.社会防卫措施 B.刑罚制裁 C.报应刑论 D.制定国际法典 6、当代犯罪学研究中,犯罪对策的核心内容是 A.心理预防 B.治安预防 C.社会预防 D.刑罚预防 7、先秦时期提出“禁奸止过,莫若重刑”观点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墨子 C.韩非 D.商鞅 8、新中国犯罪学研究起步于 A.建国初期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9、与其他方法论的研究者相比,思辨方法论的研究者更经常采用 A.调查研究 B.实验研究 C.定量的文献研究 D.定性的文献研究 10、由美国司法部出版的犯罪统计资料是 A.《统一犯罪报告》 B.《全国犯罪被害调查》 C.《犯罪白皮书》 D.《杀人犯罪补充报告》 11、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人的社会学特征是 A.犯罪人的人生观 B.犯罪人的认知能力 C.犯罪人的社会地位 D.犯罪人的需要 12、下列选项中关于犯罪人分类表述错误的是

A.以精神状态是否正常为标准,分为常态犯罪人和病态犯罪人 B.以情绪状态为标准,分为预谋犯罪人和激情犯罪人 C.以反社会程度为标准,分为初犯、偶犯、累犯、惯犯、职业犯 D.以组织形式为标准,分为犯罪团伙、犯罪集团、黑社会组织 13、犯罪现象流量、流向的一般运动过程体现的是 A.犯罪规律 B.犯罪状况 C.犯罪特点 D.犯罪属性 14、我国犯罪结构存在着区域差异,经济发达地区犯罪类型结构中,比较突出的犯罪类型是 A.侵财型 B.侵犯人身权利 C.暴力型 D.聚众型 15、以下选项中,一个国家内决定犯罪区域分布状态的是 A.个体因素作用的结果 B.自然因素作用的结果 C.社会因素作用的结果 D.社会与自然因素作用的结果 16、一定地域的年度内刑事发案数与年均总人口数之比,称为 A.犯罪数 B.发案率 C.犯罪明数 D.犯罪暗数 17、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犯罪高峰出现在 A.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B. “十年动乱”时期 C.改革开放初期 D.改革开放攻坚期 18、由犯罪统计“漏斗效应”所致,统计数据与实际数量最接近的部门是 A.警方 B.公诉机关 C.审判机关 D.监狱 19、对犯罪学中的被害人概念阐述错误的是 A.本概念中的犯罪是指刑事犯罪 B.被害人合法权益的损失表现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C.被害人既可能是已遭受犯罪行为侵害者,也可能是尚未遭受犯罪行为的侵害,但具备被害性者 D.被害人是指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承受者 20、当代古典犯罪学派的犯罪原因观是 A.性恶论 B.自然犯罪论 C.相对自由意志论 D.理性选择理论 21、犯罪生物学理论中,体质生物学的代表性研究是 A.犯罪家族研究 B.染色体异常研究 C.孪生子犯罪行为研究 D.体型与犯罪研究 22、挫折-攻击理论认为,人在受到挫折后容易引起攻击行为的反应类型是 A.内罚性反应 B.外罚性反应 C.无罚反应 D.过罚反应 23、对西方犯罪学影响巨大,被视为现代犯罪学理论基础的是迪尔凯姆的 A.犯罪生态学理论 B.紧张理论 C.控制理论 D.失范理论 24、社会控制理论的假定是 A.社会中存在自己所鼓励的文化目标并提供实现这种文化目标的合法手段

2018年10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孔德对科学的分类中,科学的最高层次是 A.天文学 B.数学 C.物理学 D.社会学 2.结构功能论兴起于20世纪 A.20年代 B.30年代 C.40年代 D.50年代 3.交换理论的建立者是 A.霍曼斯 B.科塞 C.达伦多夫 D.帕森斯 4.社会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来自于 A.奥地利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5.在社会学传入中国之时,翻译出版了日本女子大学社会学教授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的是 A.谭嗣同 B.康有为 C.严复 D.章太炎 6.在费孝通提出的“五脏六腑”说中,属于“五脏”的是 A.学术会议 B.学会组织 C.社会学课程 D.研究方法 7.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被称为 A.预测性功能 B.解释性功能 C.规范性功能 D.描述性功能

8.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被称为 A.访谈法 B.观察法 C.个案研究 D.典型调查 9.属于定性方法的是 A.实地研究 B.问卷调查 C.实验方法 D.统计调查 10.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被称为 A.人口结构 B.社区结构 C.环境结构 D.社会结构 11.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被称为 A.文化采借 B.文化互斥 C.文化冲突 D.文化排斥 12.重新社会化也称为 A.再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二级社会化 D.文化反馈 13.达到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是杯斯馆人站面锦营触品试共家具应手和教 A.知识积累 B.社会实践 C.观察学习 D.角色扮演何 14.某公司几个合伙人之间的合作,属于 A.契约式合作金恩带口,密样 B.制度化的传统合作洗温 C.自发性合作想要麻满目前顶好会 D.指导性合作=实刻 15.在霍尔提出的四种不同的个人空间中,距离最长的是当来氨年滨病目的意划,发 A.亲密距离 B.个人距离避 C.社会距离无等 D.公众距离谦难 16.以个人在社会网络中获得的利益来区分,社会网络的形态可以分为本基湘五变会练 A.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

2020年10月全国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犯罪学(一)

全国2018年10月自考试题犯罪学(一) 课程代码:0023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以下犯罪防控系统的措施中,属于微观性预防的是() A. 倡导主文化 B. 克服社会弊端 C. 提高家庭结构的合理性 D.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在下列犯罪防控系统的措施中,不属于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的是() A. 搭建自行车棚 B. 开展就业指导 C. 加强旅馆业的管理 D. 被害预防 3.在下列措施中,属于美国三级犯罪预防理论第一层次的有() A. 转处 B. 通过旅游、运动等方式改造青少年 C. 刑罚预防 D. 邻里照看 4.根据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全面分析社会治安状况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治安应达到的要求,是社会治安治理的() A. 最终目标 B. 战略目标 C. 阶段性目标 D. 长期目标 5.对犯罪人的教育改造措施属于() A. 罪前预防 B. 罪中预防 C. 罪后预防 D. 重点预防 6.治理犯罪的根本途径是() A. 犯罪预防 B. 犯罪控制 1

C. 打击犯罪 D. 改造罪犯 7.在犯罪研究中,凡是两个相关因素之间的相关变动方向同增同减的,叫做() A. 先行关系 B. 后行关系 C. 逆相关关系 D. 顺相关关系 8.犯罪意向调查推测的对象是() A. 被害人的亲属 B. 犯罪人的邻居 C. 公安人员 D. 具有犯罪倾向者 9.根据损失与犯罪行为的关联程度,被害人的物质损失可以分为() A. 货币损失和实物损失 B. 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C. 有形损失和无形损失 D. 身体创伤和精神创伤 10.没有固定职业或稳定生活来源和居无定所的被害人是() A. 孤独型被害人 B. 挫折型被害人 C. 职业型被害人 D. 流动型被害人 11.在特定时空范围内犯罪率最高、犯罪行为最集中的年龄阶段被称为() A. 初犯年龄 B. 累犯年龄 C. 差别年龄 D. 高峰年龄 12.犯罪人犯罪意识的外化表现是() A. 犯罪心理 B. 犯罪现象 C. 犯罪行为 D. 犯罪动机 13.支配犯罪行为发生的是() A. 生理病变 B. 生理异常 C. 犯罪动机 D. 潜意识 14.体格性格分型说是西方犯罪学者提出来的() A. 犯罪遗传生物学观点 B. 犯罪体质生物学观点 C. 犯罪心理学观点 D. 犯罪精神病学观点 15.改革开放后第一次“严打”是在() 2

2017年10月自考03350社会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 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研究方法试卷 (课程代码03350)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

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现代社会研究方法要求所有关于社会的知识应当建立在对客观社会事实进行观察、实地调查或实验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纯粹思辨的基础上。这体现了社会研究的 A.目的性 B.经验性 C.理论性 D.应用性

2.下列属于集合概念的是 A.老年人B.贫困者C.残疾人 D.国家 3.探索性研究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 A.实地考察、研究设计和请教专家 B.实地考察、请教专家和假设检验 C.实地考察、请教专家和查阅资料 D.研究设计、请教专家和查阅资料 4.关于个案调查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个案调查的结论确定B.个案调查的结果可以推论总体 C.个案调查需要科学的抽样

6.关于选题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理的选题可以使有限的研究资源集中在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上 B.研究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具体内容规定着选题 C.研究题目一旦确定,后面各个阶段的研究工作必须完全按照选题阶段确定的目标、视角及方向进行 D.选题过程的质量对研究工作的整体质量影响不大 7.下列研究对象中,可以定位在个人层次进行分析的是 A.家庭 B.组织 C.外来工群体 D.非正式群体

2018年10月自考《公共关系学》真题【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公共关系学》真题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中国公关协会成立于 A. 1985 年 B. 1986 年 C. 1987 年 D. 1991 年 2、被称为公关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著作是 A.公众舆论的形成 B.公共关系学 C.修辞学 D.高卢战论 3、《中国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准则> 草拟及其实施方案》提出的时间是 A.1985 年 B.1986 年 C.1987 年 D. 1989 年 4、公关的功利意识指的是 A.形象意识 B.服务意识 C.沟通意识 D.互惠意识 5、横向展览会指的是 A.混合商品展览会 B.室内展览会 C.单一商品展览会 D.露天展览会 6、某银行举办存款突破亿元大关的庆祝活动,该活动属于 A.开幕庆典 B.周年庆典 C.重大成果庆典 D.特殊嘉奖庆典 7、“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提出者是 A.巴勒克拉夫 B.麦克卢汉 C.拉斯韦尔 D.伯尼斯 8、人们希望归属于一个团体以得到关心、爱护、支持、友谊和忠诚,这种需要属于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社交需要 D.尊重需要 9、许多人竞相效仿某些有影响的特定人物的某种新奇行为而形成的社会风尚被称为 A.流行 B.流言 C.舆论 D.风俗 10、那些能够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道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为A.策划人B.创意人 C.把关人 D.监督人 11、公关策划全过程的首要环节是 A.确定目标 B.设计方案 C.选择方案 D.实施方案 12、个人不愿意因为与众不同而感到孤立,从而放弃自己的意见的“随大流”行为是 A.自我评价行为 B.社会逆反行为

【自考真题】2018年10月自考《犯罪学(一)》试题

2018年10月自考《犯罪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235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狭义犯罪学又被称为 A.犯罪现象学 B.犯罪原因学 C.犯罪预防学 D.犯罪对策学 2、从知识结构上看,犯罪学是一门 A.综合性学科 B.边缘性学科 C.单一性学科 D.独立性学科 3、刑事古典学派中,提出功利主义理论的学者是 A.边沁 B.费尔巴哈 C.贝卡利亚 D.迪尔凯姆 4、犯罪学的鼻祖是 A.达尔文 B.龙勃罗梭 C.加罗法洛 D.李斯特 5、下列选项中属于菲利犯罪预防思想的是 A.社会防卫措施 B.刑罚制裁 C.报应刑论 D.制定国际法典 6、当代犯罪学研究中,犯罪对策的核心内容是 A.心理预防 B.治安预防 C.社会预防 D.刑罚预防 7、先秦时期提出“禁奸止过,莫若重刑”观点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墨子 C.韩非 D.商鞅 8、新中国犯罪学研究起步于 A.建国初期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9、与其他方法论的研究者相比,思辨方法论的研究者更经常采用 A.调查研究 B.实验研究 C.定量的文献研究 D.定性的文献研究 10、由美国司法部出版的犯罪统计资料是 A.《统一犯罪报告》 B.《全国犯罪被害调查》 C.《犯罪白皮书》 D.《杀人犯罪补充报告》 11、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人的社会学特征是 A.犯罪人的人生观 B.犯罪人的认知能力 C.犯罪人的社会地位 D.犯罪人的需要 12、下列选项中关于犯罪人分类表述错误的是 A.以精神状态是否正常为标准,分为常态犯罪人和病态犯罪人

2017年10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2017年10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 (民放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 A.文化现象 B.文化内涵 C.文化事象 D.文化思潮 2.历史上,青藏高原地区曾居住过 A.古巴人和鲜卑人 B.古巴人和羌人 C.鲜卑人和吐蕃 D.吐蕃和羌人 3.中国古代家族伦理的核心是 A.修身B,勤业C.孝梯D.尊师 4.《诗经》编成于 A.春秋时切 B.战国时期 C.汉朝 D.唐朝 5.中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产生于 A.元代末期 B.明代中叶 C.清朝中叶 D.民国初年 6.在中国古代教育程序的八个步骤中,最终阶段是 A.“正心”B“修身”C“平天下”D“治国” 7.中国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 A.坚持语文独立 B.坚持语文互助 C.坚持语文平等 D.坚持语文分类

8.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是隋唐确立的 A.孝廉制度 B.九品中止制 C.科举制度 D.官吏选拔制度 9.在诗歌题材上,律诗盛行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10.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五帝的谱系是 A.黄帝、鲧、高辛,尧、舜 B.黄帝、颛顼、高辛、尧、舜 C.黄帝、仓颉、高辛、尧、舜D、黄帝、高辛、尧、舜、蚩尤 11.中国铁器的普遍使用始于 A.新石器时代 B.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12.唐代以后科举制的主要形式是 A.民间推选制 B.官员推荐制 C.面向社会的公开考试 D.门阀世族世袭制 13.在中国哲学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是 A.人定胜天的观念 B. 物竞天择的观念 C.天人之分的观念 D.天人合一的观念 14.现今能见到的最早的中国汉字是 A.岩壁文 B.石鼓文 C.青铜文 D.甲骨文 15.注重人的心态部分,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的是 A.广义文化 B.狭义文化 C.民族文化 D.国别文化 16.古代识字课本《百家姓》出现于 A.唐代初年 B.北宋初年 C.明代初年 D.清代中期 17.中国农业生产文化的主体内容是 A.水利开发 B.农具应用 C.农业政策 D.农耕灌溉

2017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真题答案解析

2017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真题答案解析点击查看》》》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后唐庄宗李存勖在消灭仇敌时,意气风发,极写其强盛;在大功告成,天下平定后,又极写其衰败,在盛衰、成败、兴亡的对比中,阐述了本文的主旨。 【考点】《五代史伶官传序》 2、【答案】A 【解析】本文写作与“百日维新”失败之后,作者勉励处于逆境之中革命者不要因一时的挫折而灰心,要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战胜逆境,继续从事革命。本文主要采取正反对比论证法: 第一段,“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正反对比。 第二段,顺境与逆境相对比。 第三段,遇挫折不退却,与旁观者对比。 第四段,堆山者与填土者对比,堆山者“功亏一篑”,填土者则“持之以恒”

全文围绕成与败,顺与逆,强与弱,彼与我—— 进行正反对比。 【考点】《论毅力》 3、【答案】D 【解析】尽管如此,我对人类的评价还是十分高的,我相信,要是人民的健康感情没有被那些通过学校和报纸而起作用的商业利益和政治利益加以有计划的破坏,那么战争这个妖魔早就该绝迹了。 【考点】《我的世界观》 4、【答案】A 【解析】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 虞兮奈若何!” 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考点】《垓下之围》 5、【答案】C 【解析】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经过变革,找过的军事改革迅速取得成功,使其成为一等强国,一举扭转了往昔秦兵东进和胡马南下的被动挨打局面。

【考点】《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6、【答案】C 【解析】《先妣事略》是明代归有光追忆亡母的一篇记叙文。全篇主要借回忆母亲生前的几件事情,表现母亲治家的勤俭、对孩子的期望以及他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文章笔意疏淡,虽写家常琐事,但读来亲切动人。 【考点】《先妣事略》 7、【答案】B 【解析】本文通过记述浙江桐乡乌镇“香市”今昔的变化,即小见大,写出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日益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反映了旧中国由封建经济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转变,并没有给农村带来发展和繁荣。作品主要采用今昔对比的写作方法。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追忆往昔香市的热闹场面,第二部分描述重兴香市的冷落情景。通过今与昔、冷落与热闹的对比来表现主旨。 【考点】《香市》 8、【答案】A 【解析】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庵,中国著名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