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概论》教案

《会展概论》教案
《会展概论》教案

授课题目:第一章绪论

教学时数: 3 授课类型:■理论课□实践课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国内外会展的起源;

2.了解国内外知名会展活动;

3.熟悉国内外会展经济活动现状。

教学重点:

国内外会展起源及会展经济活动现状

教学难点:

国内外会展经济活动的现状分析

教学方法和手段:

1.以讲授为主,由会展案例引入会展活动发展历史;

2.在讲授中,结合教材插入国内外会展发展历程中的会展活动实例,提高

课堂讲授的有趣性;

3.多媒体教学,配置丰富的形意诠释及与会展活动相关的影视图片、视频,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会展活动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

第页

教学内容及过程旁批教学引入:

一、西南地区知名会展介绍

二、案例

“未来展馆竞争将更加激烈”(新华网《2014年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

《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及展馆发展现状

结论:中国展览业将在保持低速增长的同时进行优化和整合,同时各城市展馆之

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分析:了解国内外会展发展历程及个阶段特征,对推动会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

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第一节会展的起源

一、我国会展的起源

根据会展活动的产生时期、活动的举办形式不同,可分为4个阶段;

1.原始阶段(原始社会末期)

(1)形式:物物交换

(2)特点:时间、地点不固定;具有展览基本特征:“陈列”、“展示”。

(3)产生背景:社会化大分工带来了专门从事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生产的部落,

为物物交换提供了基础。

2.古代阶段(原始社会末期-1840年)

具有商业性质和展览会雏形的集市产生与发展时期。

集市包括市、集、庙会等多种市场交换形式。

(1)市-指人们交换产品的场所.

到西周发展成为官府控制的市场,市坊制开始流行。到宋朝,市的地域、时间限

制被打破,市的商业色彩越来越浓。

(2)集-展览活动的雏形。

发展:出现在公元前11世纪的商、周时期;唐宋以后得到大规模发展。

[讨论]:谈谈对重庆集市的认识。

特点:地点较为固定;举行时间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参加者主要是农民和手工业

者;彼此之间的交易活动实质上是生产者之间的产品流通。

称谓:中国古代-草市;中国北方-集;两广、福建-墟;四川、贵州-场;江西-圩;统称集市。

(3)庙会

[讨论]:谈谈对庙会的认识,并举例说明。

产生背景:宗教活动

发展:历史悠久,唐朝已经流行,宋朝继之,明、清盛行。

特点:因宗教事件并在宗教场所产生、发展的大型集市;比集市内容更加丰富,

除商品交流外,还有文化、宗教、娱乐等活动。

代表:北京白塔寺、隆福寺、护国寺的庙会;明代的茶马市。

作用: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对促进商品流通、沟通城乡联系等具有重要的经济

意义。

(3)有组织的展览活动

综合性展览形式:《旧唐书》卷一百五“韦坚传”中记载。

专业性的展览形式:唐代的农具展;元代的纺机、纺车等纺织用品展。

3.近代阶段(1840-1949年)

该阶段展览活动“官办”特征明显,该阶段政府尝试参与世博会并仿效世博会举办

博览会。

该阶段,我国展览活动包括3个方面:

(1)参加世博会

1851年,参加伦敦首届世界博览会;

1876年,美国费城世纪博览会,中国人第一次正式参加世界博览会;

1905年,清朝商部颁行《出洋赛会通行简章》20条,被认为是“中国政府正式登上世界博览会的开端”;

1915年,参加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中国的茅台酒和张裕酿酒公

司的“可雅白兰地”获奖。

(2)举办国内外展览会

1929.6.6-10.10,中国浙江杭州举办的西湖博览会;

1935.11-1936.3,在英国伦敦举办的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这是中国第一次出国办

展。

(3)抗战时期的展览会

1942年,迁川工厂出品展览会;

1943年,四川省物产竞赛展览会;

1944年,重庆工矿产品展览会。

影响:对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但是在流通领域的作用远没

有发挥出来。

4.现代阶段(1949年至今)

新中国展览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49年-20世纪80年代初期)

标志:1951年3月,首次参加“莱比锡春季博览会”,标志着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开端。

特点:会展活动数量少、规模小、组织水平和专业化程度较低,同时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功能:宣传和展示为主。

(2)蓬勃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

标志:1978年,中国贸促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十二国农业机械展览会”,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举办国际博览会。

1982年,参加美国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举办的“能源”专业博览会,自1926年后重返世博会。

1984年,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建成。

1986年,参加瑞士“巴塞尔样品博览会”,首次采取以展览为手段,以贸易成交

和销售为主要目的摊位式展览形式,开始于现代国际展览业接轨。

1993年5月3日,正式加入国际展览局。

特点:数量上,20%增长速度;展览设施方面,大规模建设;专业化、国际化、

品牌化增强;中外合作办展增多。

二、世界会展的起源

1.原始时期(原始社会末期)

形式:物物交换--展览的原始阶段、原始形式

特点:原始的、偶然的交易,包含了展览的基本原理,即通过展示来达到交换的

目的。

表现形式:原始集市活动、宗教祭祀活动、国家间的政治会盟以及分封活动。

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国际集市交易会:公元629年在法国巴黎近郊的圣丹尼斯举办的交易会

欧洲是世界展览业的发源地,欧洲的展览会一直具有很强的贸易性。

2.古代时期(奴隶社会-17世纪)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交换的次数增加,规模和范围都扩大,交换的形式发展

为固定时间和地点的集市。集市的产生与发展时期成为古代时期。

(1)古代集市的发展历程:

起源--古希腊的奴隶市场,以及后来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城邦代表大会;

贸易集市大规模发展(中世纪)--作为展览会前身的贸易集市定期或不定期在人口集中、商业较为发达的一些欧洲城市举行。如法国的香槟集市;现代意义上的贸易展

览会最早诞生在德国,如德国莱比锡博览会、德国法兰克福博览会,一般认为德国是

世界贸易展览会的发源地。

集市向样品博览会和展览会转变(14世纪)--集市向偏远地区发展,批发商的兴起和工业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集市的经营方式。

(2)该段时期集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具有展览的特征,体现在:

相同点:固定地点、定期举行。

不同点:集市只是松散的展览形式,规模一般较小,并具有浓厚的农业社会特征,

处于展览的初级阶段。

(3)欧洲古代集市产生时间比中国稍晚,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规模性和规范性,主要体现在:

规模性--规模上相对集中,举办周期较长,且功能相当齐;

规范性--各国政府先后制定了有关集市管理的法规。

3.近代时期(17-19世纪)

世界性展览产生与发展的时期,强调宣传展示功能的工业展览盛行。

背景: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国家间的贸易自由化。

标志:1798年,法国举办了世界上第一个由政府组织的工业产品大众展。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了“万国工业展览会”,即第一届世界博览会。

4.现代时期(19世纪末至今)

标志:1894年,德国莱比锡样品博览会。

现代贸易展览会和博览会发展时期,表现为市场性和展示性的结合。大致分为三

个阶段:

(1)综合性贸易展览会发展期(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1928年,11月,巴黎签订《国际展览公约》。

1931年,成立国际展览局,总部设在法国巴黎。

(2)专业展览会的出现与成长期(二战后)

产生背景:二战后,世界各国都着力进行经济建设和发展科技教育,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知名展览会:米兰博览会、莱比锡博览会、巴黎博览会

(3)国际化发展期(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

背景: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体系深化和科学技术进步。

发展:发达国家将贸易集市发展成为具有较大规模的国际展览会或博览会,兴建大型展览场馆,国际展览业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规模。

(4)信息化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

虚拟展览会的出现与发展时期。

1996年11月,英国虚拟现实技术公司和英国《每日电讯报》电子版联合举办了

世界上第一个虚拟博览会。

[讨论]:网上展览会能否取代实物展览会?

纵观国内外会展的起源与发展,总结如下:

阶段标志活动范围典型形式活动目的组织方式

原始原始社会地方物物交换交换物品自发

古代工业革命前地区集市市场松散

近代1798年法国

工业产品大

众展

国家工业展览会展示有组织

现代1894年德国

莱比锡样品

博览会国际贸易展览会

和博览会

市场、展示专业组织第二节当代会展经济现状

一、我国会展经济现状

1.三大会展中心城市

(1)北京—一马当先

特点:起步早,规模大,档次高,发展全面。

北京会展发展呈现以下态势:

聚集效应明显—市场资源集中、权威机构集中、展览公司及场馆集中。

会展数量全国领先—政治、经济会议和国际会议;展览以经济技术类为主,70%;会展企业蓬勃发展—50%全国举办国际展览资格的公司;

会展场馆加速建设—展馆面积和档次位居全国前列;

品牌特征日益明显—UFI认证展会:机床展、冶金展、印刷展、纺机展、制冷展。(2)上海—迅速崛起

经济贸易中心城市,会展效益、场馆建设、品牌培育都初见成效。

(3)广州—百展争雄

最大特点:开放程度高。

依托广交会影响和优势产业支撑,形成了百展争雄的格局。

[典型案例]:广交会

1.广交会简介

2.广交会发展历史

3.广交会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意义

4.广交会将引领中国会展业的发展

[小结]:我国会展城市发展概述

我国会展城市体系一览表

会展城市类型城市代表城市特征

主导城市—国内会展中心北京、上海、广州国际性大都市

支撑城市—区域会展中心大连、深圳、杭州、昆明

区域特色城市

潜导城市—潜在区域会展中心西安、福州、武汉、博鳌

地区中心城市

[作业布置]:查阅相关资料,分析重庆会展经济发展现状。

2.五大会展经济带

(1)环渤海会展经济带

(2)长三角会展经济带

(3)珠三角会展经济带

(4)东北会展经济带

(5)中西部会展经济带

3.特点

--展览项目持续增长,数量扩张明显;

--展馆建设方兴未艾,成为城市必要设施;

--展览主办多元发展,政府主导色彩浓厚;

--展览地区集中程度高,经济发达地区领先;

--展览直接收入增长缓慢,主要靠社会效益驱动。

二、世界会展经济现状

1.欧洲—世界会展业发源地

欧洲会展业的特点:规模性领先,60%;贸易性突出;国际性显著,参展商、参

展观众的国际化;

(1)德国—世界展览王国,世界头号会展强国

特点:专业性、国际性展览会数量多;规模大;效益好;实力强。

--展览规模

每年举办近140个顶级的国际、国内交易会和展览会,占全球展会总数的2/3。

--展览场馆

世界最大的4个展览中心有3个在德国。

--展览企业

按营业额排序,世界十大知名展览公司,德国企业占6个。

--展览效益

从业人员10万人,年平均营业额25亿欧元,带动经济效益230亿欧元,经济带动比例1:9.5,提供25万个工作岗位。

--主要展览城市

汉诺威、法兰克福、慕尼黑、杜塞尔多夫

(2)意大利—兴旺发达的会展业

意大利是一个以加工业为主的国家,产品主要用于出口,促销工作十分重要。意大利享有“中小企业王国”的称号,众多中小企业是意大利的经济支柱。

功能:宣传本国产品、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以及推动出口。

(3)法国—精耕细作的会展业

特点:综合性展览会具有明显优势

世界第二大国际会议接待国家,占全球会议市场的 6.7%。

法国巴黎—世界第一大国际会议中心,每年接待各类国际会议占据全球国际会议

市场的 2.61%,欧洲会议市场的 4.62%。

法国会展业发展的最大特点:法国主要展览公司共同组织成立了法国国际专业展

促进会(Promosalons),专门从事促进国外专业人士来法国参观和交流的工作。

(4)英国

1851年5月1日,英国伦敦举办了世界第一届世界博览会。

2.北美洲—美国

北美展览会开始于18世纪,最早起源于专业协会的年度会议,展览作为年会会议的一项辅助活动,仅仅是一种信息发布和形象性展示的媒介。

特点:

--展览中心公有;

--数量多、主题丰富;

--经济拉动作用明显。

3.亚洲

(1)新加坡

会展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新加坡政府对会展业十分重视,专门成立了

新加坡会议展览局好新加坡贸易发展委员会负责会展业的推广。

--得天独厚的展览业优势

四通发达的国际交通网络、政治稳定、经济政策完善、商业环境良好,较高的国

际开放程度和较高的英语普及率。

--显著的国际展览业地位

连续17年成为亚洲举办会展地首选地区;

举办国际展会的规模和次数居亚洲第一位。

--先进一流的展览会场馆

新加坡展览中心、新达城会展中心

--灵活实效的展览业机构

2个官方机构:新加坡会议展览局和新加坡贸易发展委员会

(2)日本

展览净面积世界第七位,亚洲第二位

6大类展览:食品医药类、健康美容类、纺织服装类、机械电子类、五金建材类

和礼品工艺品类。

(3)中国香港—国际会展之都

--区位优势

--资源优势:经济资源、政策资源、信息资源、旅游资源

--产业优势

香港的展览会以消费品商战展为主,展商以港商为主题,展品是中国内地生产的

档次高的消费品。

--管理优势

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展览会议协会

--服务优势

优质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品牌优势

香港服装节是世界“七大时装展览之一”,亚洲历史最悠久和最具规模的时装展销活动。

(4)阿联酋

中东地区的会议展览中心、旅游中心和运动休闲中心

迪拜:中东威尼斯、世界黄金中心

4.南美洲—巴西

5.非洲—埃及

知名城市:开罗--埃及的展览业中心

知名展馆:开罗博物馆、开罗国际会议中心

知名会展活动:开罗博览会

6.大洋洲—澳大利亚

小结

国际会展业发展特点:

(1)平稳发展;

(2)从会展经济总量和规模角度看,区域不均衡,集中于专业化区域、经济发

达国家,特别是国际化大都市。

区域在世界会展

业中的地位

代表地区特点

欧洲发源地德国、意大利、

法国、英国、

俄罗斯

数量多、规模大、国际化

程度高、贸易性强、国际

性显著、管理先进

北美起步晚,发展

迅速

美国、加拿大

数量多、主题丰富、经济

拉动作用明显

亚洲发展势头迅

猛、发展潜力

日本、新加坡、

中国香港、阿

联酋

增长速度快、辐射面广、

专业门类齐全、市场广阔

大洋洲澳大利亚

非洲

展览市场逐

步建立埃及、南非外国展览资本对该地区

的大量输入并占据着主

导地位

南美洲

巴西、阿根廷、

墨西哥

第三节国内外部分知名展会介绍

一、世界博览会

1.概念

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

2.特点

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

3.发展历程

1851年5月1日,英国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

1928年,巴黎签署《国际展览公约》,规定了世博会的分类、举办周期、主办者

和展出者的权利和义务、国际展览局的权责、机构设置等;

1931年,成立国际展览局,总部设在法国巴黎;

1993年5月3日,中国正式申请加入国际展览局;

1993年12月,中国被选为国际展览局信息委员会委员。

4.类型

(1)注册类(原综合性)世界博览会

展期为6个月,每5年举办一次,主题领域广泛,规模庞大。

(2)认可类(原专业性)世界博览会

展期3个月,两届注册类世博会之间举办一次,分为A1、A2、B1、B2四个级别。展出内容单调,以某类专业性产品为主要展示内容。

二、奥林匹克运动会

1.发展历程

(1)起源--古代奥运会

公元前766年,第一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每4年一届;

公元349年,被罗马帝国废除。

(2)发展—现代奥运会

1896年,雅典奥林匹克运动会,标志着现代奥运会的开端;

1924年开始,分为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每四年举办一次。

2.组织机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性质--非政府的、非营利性的国际组织;

总部--1915年,总部由法国巴黎迁往瑞士洛桑;

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德国人托马斯?巴赫;

章程文件--《奥林匹克宪章》

奥运会在中国--1979年10月,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名古屋会议通过决议,1979年12月26日,正式恢复对中国奥委会的承认。

3.性质

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国际性综合运动会。

三、汉诺威国际信息及通信技术博览会(CeBIT)

1.影响

全球最具影响力和最具规模的信息及电信产业展览会,全球最大的商贸交易会和

第一大规模的单年展,规模最大的IT行业国际顶级盛会。

2.发展历程

1947年,举办了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

1970年,主办者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专门为这一展览类别创造了新名称CeBIT;

1986年,CeBIT脱离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成为独立的展会。

3.概况

举办时间:每年3月份;

举办地点:德国汉诺威;

展期:7天;

展品:通信与网络、信息就是设备及系统、软件、在线服务、办公室技术、银行

技术、IC技术等;

展区设置:26个展区。

4.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

在世界上拥有并运作自己展馆设施的展览公司中,年营业收入第一;

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展览场馆—汉诺威国际展览中心;

1999年,以“全球CeBIT”为口号在海外市场推广;

4大海外CeBIT

四、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中国第一展

创办:1957年春季

主办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

承办:中国对外贸易中心

时间:春、秋两季

地点:中国广州流花路展馆和琵州展馆

影响: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二大贸易展会

五、博鳌亚洲论坛

1.背景

亚洲缺乏一个真正由亚洲人主导,从亚洲利益和观点出发,专门讨论亚洲事物,旨在增进亚洲各国之间、亚洲各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交流与合作的论坛组织。

2.发展

1998年9月,倡议建立;

2001年2月26-27日,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以平等、互惠、合作和共赢为主旨;

2004年4月,决定每年4月第3个周末举行;

2015年,决定每年3与最后一个周末举行,为期4天。

[作业布置]:

《Indesign》课程标准

《Indesign》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专业的专业必选课之一。本课程由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在会展的策划营销中能够设计策划案、招展书及相关宣传品,并能设计相应的宣传手册及邀请函等。 二、课程作用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Indesign的基础知识,灵活应用Indesign进行设计,具备设计广告宣传、邀请函、书册,封面等的能力,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完成中完成设计类的工作任务。 三、前导、后续课程 表1 《办公软件实训(二)》课程前后支撑关系 四、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以培养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专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按照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致力于培养知识、技能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会展专业基础理论知识,重点培养会展行业所需要的综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主要是使学生熟练掌握Indesign这门软件的应用,因此本课程设计为“理论+案例+实训”的方式,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典型案例的演示和练习,使学生能够使用Indesign进行设计。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本课程主要学习InDesign软件,该软件是专业的排版软件,它符合各类专业印刷出版的要求和标准,并综合了PageMaker和QuarkXPress软件的优势,能够处理如杂志、报刊版面等复杂的设计,可以制作专业品质的精美印刷品。通过对InDesign软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用InDesign软件进行排版、学会平面设计创作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的排版能力,增强学生的创作能力。 一、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InDesign软件的基础知识,熟悉软件的基本理论、软件的界面、文档版面的设置,文本编辑,段落样式与字符样式,图形的绘制与编辑,图文编排等内容。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并重视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在现代生活、工作中的作用,了解版式设计的基础知识,掌握排版软件InDesign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操作方法,这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表达和完成设计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Photoshop的基本操作,具备设计的理念,能够设计宣传海报、宣传册、邀请函、书册、封面等,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完成中完成版面设计类的工作任务。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本课程在课程目标确定的基础上,基于职业岗位需要,职业能力成长需要和学生职业发展需要的原则进行课程内容的选取与序化。 1.课时分配表 (如无模块或工作情境,则删除第一列;可根据内容自行添加行)

会展概论教案

【案例导入】APEC会议、广交会、众说会展 【新授】 第一节会展的概念 广义会展——会议、展览、大型节事活动、奖励旅游。 狭义会展——会议与展览;当今社会二者的关系→相互渗透、密不可分。 一、会议的概念 (一)会议的字根分析 会:集会、聚会。议:商量、讨论。 (二)会议的定义 1.三人或三人以上参与的、有组织、有目的的一种短时间聚集的集体活动方式。 2.有组织有领导地商议事情的集会。 (三)会议的特征 1.有明确的目的和议题; 2.有一定的议程; 3.是群体性的活动; 4.是短暂的行为,并有一定的结果。 (四)会议的基本功能 1.沟通信息:这是最基本的功能。 2.发扬民主:会议作为一种载体,在现代民主进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案例: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两会”】。 3.科学决策:无论是社会、国家、企业等发展都需要管理,而决策在管理中起着重要的地位(管理的决策学派观)。会议为决策提供依据。 4.协调与合作:为冲突和矛盾的协调解决提供机会和条件。 【案例: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5.联络感情:会议的活动交往方式,有助于感情的沟通。 二、、展览的概念:

(一)展览的字面分析 展:陈列、展示(物品)。览:参观、观看。 (二)展览的定义 1.《现代汉语词典》:展览是陈列出来给人们看。 2.《辞海》:展览会用固定或巡回的方式,公开展示工农业产品、手工业制品、艺术作品、图书、图片,以及各种重要实物、标本、模型等,供参观、欣赏的一种临时性组织。(提醒:该定义存在的缺陷) (三)展览会的性质和特征 1.博览会。强调其综合性。【案例:中国花卉博览会】。 2.展览会(含交易会、看样订货会)。强调其贸易性。 3.展销会。强调其消费性。【例:各地迎春商品展销会、服装展销会】。 4.庙会(含灯会、花会等)。强调其以现场消费为主。【案例:(1)《水浒》中的情节;(2)老北京庙会】。 5.集市(含集、墟、场等)。强调其以现场消费为主。 作业: 1、搜集最近媒体传播的5个以上国内外展览信息,并按展览分类标准分 别予以归类。 2、会议与展览有何区别? 3、会议与展览各具有哪些功能? 第一章第二节现代会展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第二节会展的特点 导入方式一:我们所熟悉的旅游业都有哪些显著特点呢?综合性(六要素)、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季节性、敏感性、无形性等等,那会展业鲜明的自身特点又是什么呢?请预习第二节后回答:会展业与旅游业有哪些共同的特点?会展有季节性吗,它是否如旅游业一样敏感性? 导入方式二:广交会视频播放。 提问:广交会具备什么样的特点?

《会展策划师》课程标准

《会展策划师》课程标准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4431A107 课程名称:《会展策划师》 课程类型:必修课;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64 理论学时:64 实训学时:0 学分: 4 适用对象:会展专业 先修课程:管理学基础、会展礼仪、会展概论 二、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1)总体目标: 《会展策划师》课程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规划设计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考试通过率为目标。通过学习课程,学生理解和掌握会展场馆搭建、会展营销、宣传推广、项目运作、现场管、大型节庆活动等基本原理和方法。 (2)能力目标 1)能使用基本的策划方法,解释如何选定展览题材,能设计一个完整的会展立项策划案 2)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招展实践活动;能组织开展展会的各项宣传推广活动 3)掌握会议策划内容;掌握会议流程与运作模式;掌握一定的沟通与协调技巧;注重创新与决策能力的培养

4)掌握展览策划内容;掌握展览项目运作模式;掌握一定的沟通与协调技巧;注重创新与决策能力的培养 (3)知识目标 1)掌握会展场馆经营原则,了解会展场馆的运作模式 2)掌握会议策划内容、会议流程与运作模式 3)掌握客户反馈及意见调查的方法和评估 4)掌握确定会展服务商的主要方式和注意事项 5)掌握展览策划内容与展览项目运作模式 2、课程内容设计

3、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三、教材、资料 教材: 《会展策划师》,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参考资料: 《会展策划》,赵玲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 《会展策划与组织》,许传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四、考核方案设计 1、成绩的组成 本课程的成绩有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 (1)平时成绩占40%,主要包括学生平时作业、课堂出勤、课堂训练等综合表现。 (2)期末考试成绩占60%。 2、考试形式:笔试

《会展策划与服务》课程标准

《会展策划与服务》课程标准 目录 1课程基本信息 (2) 2课程定位 (2) 3课程设计思路 (2) 4课程目标 (2) 4.1 知识学习目标 (3) 4.2 能力培养目标 (3) 4.3 素质养成目标 (3) 5课程内容与设计 (3) 5.1 课程整体设计 (3) 5.2 课程单元设计 (5) 6 课程考核与评价 (10) 7 课程教学条件 (10) 7.1 教材选用与编写 (10) 7.2 辅助教学资料 (10) 7.3 教学环境与实践条件 (11) 8 其他说明 (11)

1课程基本信息 2课程定位 《会展服务与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初步掌握会展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专业基本素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各门专业课程奠定基础。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初步掌握会展的内涵、特点、类型和组成;了解会展产业的发展历程,发展趋势,产业特点、经济效应及宏观管理及国际化特性;了解会议、展览、节事与奖励旅游活动的基本组织程序、现场管理、后期评估的基础知识,从而使学生把握会展产业的总体构成框架和概念性、理论性、基础应用性知识,为进一步学习会展管理专业方向的其他应用性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为旅游管理专业设计的进入学校后的第一门会展专业必修课,担负着会展专业教育启蒙者的角色。本课程中会展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是进一步“掌握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重要基础,同时,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任务驱动,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树立专业思想,职业敏感性和敬业精神。 作为会展专业的启蒙课程,本课程担负着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会展专业的学习方式,树立专业思想及探索精神的主要任务。 本课程的主导思想:让会展新生通过本课程了解会展基本理论及国内外会展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学会本专业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观念,并通过实践活动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的会展专业课打下基础,同时树立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信心。

会展设计课程标准

会展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1.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定位 本课程为高等职业学校平面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以学习会展设计规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其专业内容实用性强、针对生产实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有独立创意进行文化博览展示和工商业会展总体设计和分列设计能力以及制作数码设计效果图的能力;具有正确运用文字撰写展览展示设计文案和策划方案的基本能力。通过自行报考可以获得会展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为继续学习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会展设计是一种实用的、以视觉艺术为主的空间设计。其需要设计师投放大量的精力,深入细致地了解参展公司和展品以及相关信息,精心策划、安排场地布局、标新立异地设计展台,以赋予创造性的艺术表现手法来满足参展商和展品陈列的要求以及观众的观赏欲望。其包括展品信息的了解,展位形式、布置的设计,并能现场指导安装人员以及展览礼仪的企划等。本课程将以目前国内各种会展为案例,从会展经济、会展设计、会展科技、会展的服务模式以及会展管理等多角度对会展进行剖析和探讨,以提高学生对会展的认识,为今后会展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2.课程设计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通过行业专家、课程专家对相关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得出从事平面广告设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在课程分析、课程内容分析的基础上,以工作岗位为专门化方向模块;以工作任务为线索采用并列式与流程式相结合设计课程内容;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兼顾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完整,保证技能证书考试的要求,为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形成以项目教学、任务教学为主体的课程模式,以工作流程和任务为线索设计项目,把工作过程设计成项目过程,以工作任务负载知识,通过技能操作、仿真模拟、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发现学习、范例教学、案例分析、实地参观、市场调查、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模式,在工作情境中开展学习过程。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引领作用,突出强化学生的主体和自主作用,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用发现学习取代接受学习、理解学习取代机械学习、自调节学习取代他调节学习。通过项目课程的实施提高学生的方法能力、学习能力、交流能力,促进学 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个性能力的形成。 3.课程任务 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会展设计工作必备的知识、工作规范、工作流程、操作技能和技巧。本课程以专业教学大纲为依据,掌握平面广告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包括:了

《会展服务与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09年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 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活动参评课题 《会展服务与管理》 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一体化模块式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子课题《<会展服务与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基本情况 (一)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课题研究背景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课题》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深化技工院校教学改革,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并结合劳动部制定了的《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在我校全面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课程研究开发时间为2009年2月至2009年9月,该课程的研究成果已投入到09级新生进行实施。 在总课题之下,本系确定的子课题为《会展服务与管理》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本子课题是根据广州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总体目标和广东省着力打造珠三角世界级会展基地、培育以香港-深圳-东莞-广州-珠海-澳门等地为中心的“黄金走廊”的精神,依据行业对会展人才需求情况开发的。 2、课题研究意义 据业内统计数据,中国会展业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但快速发展的会展业却面临人才短缺和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的严峻状况,号称百万大军的会展人员队伍,真正懂会展、会操作、能管理的一体化专业人才不足1%。目前,广州有两所本科院校开办会展经济管理专业,但其更重视学生对会展理论知识的培养,缺乏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市场上大多数的培训机构只注重相关证书的获得,对学员没有进行实际操作的系统培训。通过调研和参观广州市会展行业协会、展览公司和场馆,聘请行业专家作为我校的专业指导员,剖析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在掌握大量的资料后,我系开展了《会展服务与管

会展设计课程标准精编

会展设计课程标准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会展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1.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定位 本课程为高等职业学校平面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以学习会展设计规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其专业内容实用性强、针对生产实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有独立创意进行文化博览展示和工商业会展总体设计和分列设计能力以及制作数码设计效果图的能力;具有正确运用文字撰写展览展示设计文案和策划方案的基本能力。通过自行报考可以获得?会展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为继续学习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会展设计是一种实用的、以视觉艺术为主的空间设计。其需要设计师投放大量的精力,深入细致地了解参展公司和展品以及相关信息,精心策划、安排场地布局、标新立异地设计展台,以赋予创造性的艺术表现手法来满足参展商和展品陈列的要求以及观众的观赏欲望。其包括展品信息的了解,展位形式、布置的设计,并能现场指导安装人员以及展览礼仪的企划等。本课程将以目前国内各种会展为案例,从会展经济、会展设计、会展科技、会展的服务模式以及会展管理等多角度对会展进行剖析和探讨,以提高学生对会展的认识,为今后会展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2.课程设计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通过行业专家、课程专家对相关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得出从事平面广告设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在课程分析、课程内容分析的基础上,以工作岗位为专门化方向模块;以工作任务为线索采用并列式与流程式相结合设计课程内容;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兼顾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完整,保证技能证书考试的要求,为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形成以项目教学、任务教学为主体的课程模式,以工作流程和任务为线索设计项目,把工作过程设计成项目过程,以工作任务负载知识,通过技能操作、仿真模拟、角色扮演、创设情

会展概论教案

会展概论重庆大学出版社(教学支持资源-电子教案) 作者:马勇梁圣蓉 第1章绪论 第一节会展的研究对象和框架 一、会展研究对象 ●会展企业 ●会展场馆 ●会展项目 ●会展政策 ●会展组织 二、会展研究框架 ●会展营销管理 ●会展财务管理 ●会展物流管理 ●会展人力资源管理 ●会展客户关系管理 ●会展电子商务管理 第二节会展研究的方法体系 一、会展研究的基本原理 ●系统原理 ●效益原理 ●人本原理 二、会展研究的一般方法 ●归纳和演绎 ●抽象和具体 ●分析和综合 ●系统论方法 二、会展研究的具体方法 ●统计分析法 ●抽样调查法 ●图表模型法 ●综合调查法 第三节会展的功能体系 ●提升功能Advanced function ●辅助功能principle function ●基本功能assistant function 第四节会展的核心概念 概念一 狭义的会展是以欧洲为代表C&E ( Convention And Exposition )或者M&E ( Meeting and Exposition ) 会展的内容包括会议和展览

M:Corporate Meetings 公司业务会议 I:Incentive Tour 奖励旅游 C:Convention 协会或社团组织会议 E:Event 事件活动 概念二 广义的会展以美国为代表,MICE会展的内容包括:各类型的专业会议、博览交易会、奖励旅游以及各种事件活动。 一、会议(Meetings) 会议是指人们怀者各自相同或不同的目的。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进行信息交流或聚会、商讨的活动。 二、展览(Exhibitions ) ●展示Display ●展销会Fair ●展览Exhibition ●博览会Exposition 三、奖励旅游(Incentive) 奖励旅游管理协会(SITE)的定义:奖励旅游是一种向完成了显著目标的参与者提供旅游作为奖励,从而达到激励目的的一种现代管理工具。 四、节事活动(Events) 节庆是“节日庆典”的简称,包括各种传统节日。西方常把节日(Festival)和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看作一个整体,Festivals & Special Event(FSE)译为“节日和特殊事件”,简称“节事”案例分析:青岛国际啤酒节 第二章国内外会展发展史 第一节会展的起源与发展阶段 一、古代集市 (一)中国古代集市的发展 具有商业性质的集市最早出现在古代中国奴隶社会“市”指人们交换产品的场所,到西周时发展成为官府控制的市场“集”形成于11世纪,它是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和经济的交流的扩大而产生的.“庙会”产生于宗教活动的开展。 (二)欧洲古代集市的发展 欧洲集市起源于古西腊的奴隶市场、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城邦代表大会中世纪,以特许集市的形式出现,每年季节性举行大规模集市始于11——12世纪,其中最重要的是伯爵“香槟地区”的展览中世纪晚期,欧洲已形成发达的展览网 二、近代展览活动 (一)欧洲近代展览活动的发展 近代工业展览会的开端:1798年法国政府组织了工业产品大众展 第一个世界博览会:1851年英国伦敦万国工业展览大会 (二)中国近代展览活动的发展 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了劝工陈列馆:1905年 第一次办出国展:1935年11月中国艺术展览会在伦敦 北洋军阀农商部下属的劝业委员会:1915年

展示设计课程标准

“展示设计”课程标准 英文名称:Displaying Design 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 学分:学时:64 面向对象:本科/专科三年级学生 一、课程简介 《展示设计》课程分为四部分:展示设计基本原理、展示设计的程序和方法、展示设计的专项设计、展示设计的过程表达及案例分析,每一讲都由基本理论和方法联系到行业的最新信息,展示设计是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创新性的空间设计学科,需要广泛的专业知识做支撑,这些专业知识要跟着社会的发展进行实时更新,因此《展示设计》本着“系统”研究方法,突出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运用视觉传达手段、空间规划、平面布置、借助道具、设施、照明技术,对展示空间环境进行再创造,力求使观者接受设计者所要传达的媒介信息。二、课程地位与教学目标 课程地位:本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的限选课,属于专业技能系列。本课程将展示设计基础知识与设计课题相结合,启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的探索,让学生在课题设计中做出高质量、有深度、有创新力、逻辑性清晰的设计。并通过设计课题引导学生在从专业系统的角度再强化展示设计的方法及程序,包括:设计准备、设计定位、设计方案、方案深化、图纸表达、设计与施工的对接、施工阶段的程序规范、施工完成的验收等。同时,也为未来的毕业设计以及真实设计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让学生了解展示设计师在做方案设计的时候不是天马行空,而是依据展示设计程序和方法,扎实的推进设计,每一个问题都需要专业知识做后盾,掌握课程内讲授的理论及方法,并在设计中进行思考和应用。该目标具体分解为以下子目标。 1展示设计基本原理。 2展示设计的程序和方法。 3展示空间的专项设计。 4展示设计的过程表达。 展示设计基本原理告诉学生展示设计的宏观概念及发展历史概况;展示设计的程序和方法告诉学生系统设计在展示设计中如何应用,创造性思维在展示设计中的重要性;展示空间的专项设计告诉学生展示设计涉及到空间设计、版面设计、色彩设计、照明设计、道具设计、材料设计等要素,众多的要素交织在一起,如何让这些元素灵活互动,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对各要素的解析是必不可少的;展示设计的过程表达告诉学生有序、精准、直观的过程表达有助于方案自身的推敲及设计思想和方案的传达。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的四方面专业知识,对展示设计课题有更深的理解,获得专业的基础能力,为毕业设计要求第3,掌握手工制作基本技术,具有能够把设计概念制作成一件能够工作的物品的能力;了解专业设计领域的主要材料、工艺及制造技术方面的知识实现提供支持。

会展文案格式

会展文案格式 篇一:《会展创意与文案写作》课程标准 《会展创意与文案写作》课程标准 学时:64 学分:4 开课对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一、说明(一)课程性质 《会展创意与文案写作》是高职高专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程。它主要讲授会展文案的基本概念、特点、作用、种类和写作要求,以及常用会展文案的文种特征、适用范围、写作内容、具体格式和写作规范,着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培养会展应用性人才的必需课程。《会展文案》课程是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学生在完成《会展概论》、《会展营销》、《会展实务》等专业课的基础上开设的,其目的是为了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提供支撑。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锻炼,系统了解会展文案的含义、特点、作用、种类、格式、写作的基本要求,熟练掌握会展公文、会展规章文案、会展策划和申办文案、会展商务文案、会议主题成果文案、会展信息宣传和评估文案、会展事务礼仪文案等的写作知识,具备扎实的会展文案的写作能力。 学生需具备的职业能力目标为: 1.使学生系统学习掌握会展计划、组织、运作、实施、总结、反馈阶段文案写作要领,具有独立撰写各种会展活动方案的能力。 2.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能够胜任各企业企划部门要求的策划能力,培养文案策划人员所应具备的系统性、逻辑性、整合性、创新性职业特质。

(三)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会展文案写作动手能力为重点,力求与行业紧密合作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和设计,教学内容根据会展工序流程所涉及的文案进行教学,体现展会工作流程所涉及的文案全貌。同时流程中每一文种按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以素质教学和教学设计理论的基本观点为指导思想展开教学,要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 本课程按照会展运作阶段进行分阶段、模块式教学,从会展计划、组织阶段文案、会展运作阶段文案(上、中、下)、会展实施阶段文案、会展总结评估阶段文案开展教学,以做带学,学做结合的教学理念,着重培养学生在会展活动中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以职业能力为依据,通过课堂的讲授、 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现场模拟等项目组织教学,以培养学生独立撰写会展文案的写作能力。 (四)内容框架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从实践和理论两大模块进行教学,实践模块主要包括课堂实践训练,如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且包括社会实践训练,组织学生到展会进行现场参观、或参与企业组织的展览和会议活动。理论模块分六个模块进行教学,分别是会展计划组织阶段文案、会展运作阶段的文案(上)、会展运作阶段的文案(中)、会展运作阶段文案(下)、会展实施阶段文案、会展总结评估阶段的文案。 (五)教学时数分配 (六)教学方式

展示设计课程标准

《展示设计》课程标准16DL062415 课程编号:展示设计课程名称:英文名称:Exhibition Design 4 学分(时):3(56)授课周数:第五学期开设学期:环境设计适用专业:工程测绘与制图、建筑空间透视、建筑装饰材料、室内装饰施工工艺、先修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II(CAD)、计算机辅助设计Ⅲ(3D MAX)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展示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之一,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并具备行业特点的专业课程。学习该课程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具有较强的创意、策划、组织与协作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技能,把握时代特征及展示专业发展规律,对专业设计所涉及的空间、造型、声光、电等方面具备较强的创造和综合表达能力,同时具备现代科技技术和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设计与实施能力。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通过对展示设计的概念、展示设计的风格流派、展示设计的基本原理及人机工程学在展示设计应用、展示照明设计、展示色彩设计、展示道具设计、展示专题设计等知识的讲授,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于展示空间设计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设计程序等有系统的了解,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展示空 间设计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线索,设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形成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任务引领型课程。? 1.本课程根据会展设计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进行展示空间设计所需的专业能力、知识和职业素质要求,确定课程目标。? 2、本课程根据知识技能型展示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会展设计师职业资格标准,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以会展设计项目为线索,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选取教学内容,以各项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与之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不受学科课程的限制,建构新的展示空间设计课程内容体系。同时,也要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操作技能,注重设计理论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和在复杂的展示空间设计工作过程中的综合职业能力。? 3.计划以真实的会展设计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按照会展设计项目从接单,经过创意草图、设计综合表现直到提案演示的整个工作流程,设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 4.本课程中各项技能要求,均以会展设计师职业技能的鉴定为标准,课程标准涵盖职业标准。?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展示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之一,通过展示设计中常用的活动项目的仿真,使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了解展示空间设计的流程及各个主要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要求,能初步具备布置会场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往.

会展实务课程标准doc

《会展实务》课程标准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4422B116 课程名称:《会展实务》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 总学时:28 理论学时:24 实训学时:4 学分:4 适用对象:酒店管理专业 先修课程:会展概论、饭店管理概论 二、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1)总体目标: 《会展实务》是学习和分析、演练会展活动在策划、设计、营销、服务各个不同阶段的工作流程、策略、工作方法和技巧,并发现和总结其一般规律和特点的课程。其实践性很强。通过《会展实务》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客观地分析影响会展活动(项目)开展的各种因素,掌握会展操作的一些基本思路和常用手法,并能运用正确的理论知识指导我国会展行业的实际工作。 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从事会展工作所必需的会展策划、会展设计、会展营销、会展服务方面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会展专业人才。 (2)能力目标 1)市场调研和会展项目策划能力; 2)会展组织能力;

3)业务洽谈和客户管理能力; 4)展台布置能力; 5)客户跟踪服务能力。 (3)知识目标 1)使学生明确会展业和会展经济的基本概念。 2)了解国内外会展产业的发展历史和特点,了解会展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会展调查的常用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撰写会展调研报告。 4)了解会议策划、展览的策划、开幕式策划和新闻发布会策划的常用方法和基本内容。 5)能够独立撰写小型会展策划方案。 6)了解会展营销的工作内容。 7)能够胜任电话、网络、拜访等会展营销工作。 8)能够进行各种邀请函、会刊的设计制作工作。 9)了解展会现场服务以及展会物流、搭建、志愿者、宣传等方面的内容,胜任一般的礼仪接待工作,提高会展服务质量增加客户满意度。 2、课程内容设计

会展服务与管理方案计划课程规范标准

《会展服务与管理》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 《会展服务与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初步掌握会展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专业基本素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各门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本课程主要阐述会展的概念、特点、构成、发展历程、经济效应、产业特点、宏观管理等基本理论,以及与会展组织和参与等方面相关的应用性基础知识,是会展业各门学科的基础和入门课程,也是培养会展应用性人才的必需课程。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性,在整个会展专业培养目标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本门课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初步掌握会展的内涵、特点、类型和组成;了解会展产业的发展历程,发展趋势,产业特点、经济效应及宏观管理及国际化特性;了解会议、展览、节事与奖励旅游活动的基本组织程序、现场管理、后期评估的基础知识,从而使学生把握会展产业的总体构成框架和概念性、理论性、基础应用性知识,为进一步学习会展管理专业方向的其他应用性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课程,它在理论与应用方面都有较大的深度和广度,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系统性、时代性、实用性与前瞻性。起着引导学生入门及培养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会展业的基本理论与时代理念的作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把握会展业的基本理论与时代理念,掌握会展业发展的最新信息,了解会展业各细分市场与主要国际会展组织,汲取发达国家会展业的成功经验,明确我国会展业的市场化发展与会展人才的培养问题,并初步把握会展业的发展趋势。通过学习与掌握主要内容、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理解与解决会展经济中的一般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和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2.设计思路 按照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教育的要求: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为酒店管理专业设计的进入学校后的第一门会展专业基础课,担负着

《会展概论》 教学大纲

《会展概论》教学大纲 一、理论教学内容 会展概论 1 导论 2 展览的产生与发展 3 展览会的组织 4 会议的组织 5 国内参展 6 海外参展 7 参观展览 8 展览的宏观管理 9 中国及世界若干知名展会 二、实践内容 会展概论 实训1 参观本地一展览场馆,了解其硬件和软件条件,分析其适合办什么展览。实训2 参加一次会议或参与组织一次会议,并写一篇参会或者组会总结。 实训3 在学习参观展览这一章后,确认一下自己需要寻找的信息,到可能得到这类信息的展览会上去参观,看能否获得这类信息。

三、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学时数实践网上课堂1导论 2 2展览的产生与发展 2 3展览会的组织 4 4 4会议的组织 2 4 5国内参展 2 6海外参展 2 7参观展览 4 4 8展览的宏观管理 4 9中国及世界若干知名展会 2 复习考试 4 总学时数28 12

《会展概论》教学大纲说明 一、本课程性质、作用和任务 《会展概论》是一门系统地研究会展经济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课程,它在理论与应用方面都有较大的深度和广度,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系统性、时代性、实用性与前瞻性。起着引导学生入门及培养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会展业的基本理论与时代理念的作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把握会展业的基本理论与时代理念,掌握会展业发展的最新信息,了解会展业各细分市场与主要国际会展组织,汲取发达国家会展业的成功经验,明确我国会展业的市场化发展与会展人才的培养问题,并初步把握会展业的发展趋势。通过学习与掌握主要内容、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理解与解决会展经济中的一般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和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它有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会展概论》作为会展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会展其他专业课的基础。后续课程有《会展管理》、《会展经济》、《会展营销与服务》、《会展项目策划》、《会展文本写作》、《会展政策与法规》等。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掌握会展业的基本概念及理论,了解会展国际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快速发展趋势。 另外,学员必须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特点、任务及其学习的基本内容,全面了解本课程的体系与结构,明确本课程在整个会展专业教育中的地位及其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在认清本课程性质、特点和教学任务的条件下,集中精力指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会展活动的特点、操作以及运作规律,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要处理好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因为这是所开设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大部分学生尚不具备相关的专业背景,为此应引导学生通过实地参观、调查等获得感性的对会展活动的认识,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条件,也为今后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展示设计》课程标准

《展示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16DL062415 课程名称:展示设计 英文名称:Exhibition Design 授课周数:4 学分(时):3(56) 开设学期:第五学期 适用专业:环境设计 先修课程:工程测绘与制图、建筑空间透视、建筑装饰材料、室内装饰施工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II(CAD)、计算机辅助设计Ⅲ(3D MAX)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展示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之一,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并具备行业特点的专业课程。学习该课程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具有较强的创意、策划、组织与协作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技能,把握时代特征及展示专业发展规律,对专业设计所涉及的空间、造型、声光、电等方面具备较强的创造和综合表达能力,同时具备现代科技技术和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设计与实施能力。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通过对展示设计的概念、展示设计的风格流派、展示设计的基本原理及人机工程学在展示设计应用、展示照明设计、展示色彩设计、展示道具设计、展示专题设计等知识的讲授,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于展示空间设计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

设计程序等有系统的了解,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展示空间设计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线索,设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形成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任务引领型课程。 1.本课程根据会展设计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进行展示空间设计所需的专业能力、知识和职业素质要求,确定课程目标。 2、本课程根据知识技能型展示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会展设计师职业资格标准,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以会展设计项目为线索,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选取教学内容,以各项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与之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不受学科课程的限制,建构新的展示空间设计课程内容体系。同时,也要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操作技能,注重设计理论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和在复杂的展示空间设计工作过程中的综合职业能力。 3.计划以真实的会展设计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按照会展设计项目从接单,经过创意草图、设计综合表现直到提案演示的整个工作流程,设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 4.本课程中各项技能要求,均以会展设计师职业技能的鉴定为标准,课程标准涵盖职业标准。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展示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之一,通过展示设计中常用的活动项目的仿真,使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了解展示空间设计的流程及各个主要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要求,能初步具备布置会场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往及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发展艺术设计专业各专门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会展概论课程标准

《会展概论》课程考核实施细则 一、课程分析 (一)课程性质 1.授课对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第一学期开设 2.课程类型: (1)理论课程 (2)文经类课程 (3)考试课 3.课程作用: 《会展概论》课程是我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第一学期开设的职业基础课程,它一门系统地研究会展经济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系统性、时代性、实用性与前瞻性。起着引导学生入门及培养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会展业的基本理论与时代理念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把握会展业的基本理论与时代理念,掌握会展业发展的最新信息,了解会展业各细分市场与主要国际会展组织,汲取发达国家会展业的成功经验,明确我国会展业的市场化发展与会展人才的培养问题,并初步把握会展业的发展趋势。通过学习与掌握主要内容、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理解与解决会展经济中的一般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和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计 (一)课时: 总学时、学分、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举例:本课程共26时,4学分,其中理论教学20学时,实践教学6学时。 为了体现实践性,本课程还要安排6-12学时(1-2天)校外会议、展会、开幕式等接待服务实践,不占课内学时。 (二) 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 可列表、可单列均可。

项目一、会展入门 4理论 项目二、会展经济 2理论+2实践 项目三、会展构成要素 2理论 项目四、MICE相关理论 8理论+4实践 项目五、会展组织及展馆管理4理论+4实践(三)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2.“模拟”教学方法 3.“观摩”教学方法 4.“角色扮演”教学 三、考核评价方式 考试课

展示策划与设计课程标准

《展示策划与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展示策划与设计课程代码650119 课程性质限选课程课程类型 A 学时数72 学分 3 适用专业五年制大专广告设计与制作电脑艺术设计 开课部门设计与传媒学院系部审核教务处审核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传媒系专业限选类课程。 (二)课程作用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灵活应用展示基础原理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展示策划方法,具备展示策划能力。 (三)前导、平行、后续课程 了解展示的发展,认识展示设计的各类范畴,知道展示设计的基本类型。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如下,可适量增减) 具体说明学生应达到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具体的、可达到的、可评价的语言说明学生实际能达到的学习结果,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

及的。 1.掌握展示策划概念; 2.掌握展示发展历程; 3.掌握展示设计的基本范畴与类型。 (二)能力目标(如下,可适量增减) 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把工作实践的要求课程化;把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课程化。 1.能够认识展示设计的概念; 2.能够了解展示发展历程; 3.能够结合实际设计展示类型; 4.能够根据实际改善展示; 5.具备一定的策划展示能力。 (三)素质目标(如下,可根据课程适量增减) 1.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业规范意识与职业道德素质; 2.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3.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课程内容及标准 本课程在课程目标确定的基础上,基于职业岗位需要,职业能力成长需要和学生职业发展需要的原则进行课程内

《社交礼仪实务》课程标准

《社交礼仪实务》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社交礼仪实务》 课号:092L70L 所属学院:旅游学院 适用专业:旅游、酒店、会展 课程类型:必修 1、前言 1.1课程性质与任务 《社交礼仪实务》课程是旅游管理、会展管理、酒店管理专业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旅游概论》、《旅游法规》、《旅游英语》、《会展概论》等专业基础课是其前修或同修课程,后续课程主要包括《酒店管理概论》、《旅行社管理》、《餐饮管理》、《景区服务与管理》等多门专业课程。《社交礼仪实务》课程是学生学习旅游类职业岗位规范服务与管理的核心课程。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规范性,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均有突出的意义,是将本专业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高技能业务和管理人才的重要一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牢固树立礼貌服务意识,具备良好的礼仪素养,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能掌握旅游社交的基本技巧、规范及操作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准确地加以运用,以良好的个人风貌得体地与宾客交往,更好地胜任旅游职业岗位工作。1.2设计思路 本课程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出发,以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提高为主线,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本课程根据旅游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自我发展的意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一定的管理学、经济学视野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适应旅游服务与管理岗位工作要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制定自己的教学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能力、礼仪素养和礼仪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本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以一般社交场合待人接物的基本要求和典型岗位的职业能力和工作流程为基础,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原则,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删减无应用性或应用性不强的内容,构建“1+5+3”:1个基础概念模块,5个单项任务模块和3个典型岗位综合任务模块等九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增加实训课时,达到全部课时的50%以上,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以礼貌意识和交际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行业典型岗位实际工作流程:从意识唤醒――岗前形象修饰——待人接物——礼宾次序安排——谈吐沟通应对技巧——职业礼仪知识拓展——行业典型岗位操作设计整个实践教学项目内容。 本课程实践环节组织四位一体:课堂实训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

会展概论(四川教育学院)第五章节事活动 教案

第五章节事活动 [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节事活动的概念、基本类型。 ?理解节事活动策划原则、策划流程,能进行简单的运用。 ?了解节事活动的运行模式以及我国节事活动的发展现状。 [本章问题引入] 节事活动尤其是大型节事活动的成功举办可以为举办地增强凝聚力、获得财政收入、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近年来,众多国家、地区和城市纷纷举办各种节事活动,并把节事活作为举办地营销的重要举措,以此提升举办地的形象和地位,促进举办地经济文化建设。 第一节节事活动概念和类型 一、几个相关概念 (一)节日(Festival) 节日可以简单的定义为有主题的、传承性较强的公众庆典活动。它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节日与平日相对而言,具有非日常性,是一种特殊的日子;节日有共同的价值观念,节日的目的是为有共同认为有价值的事情所设立的;真正的节日是为公众而产生的,而不是为个人产生的,节日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范围。所以,不同社会群落价值观念不同,崇尚的节日也各不相同。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有多种多样的节日活动,它们反映了不同群落的传统习惯和价值观念。 (二)事件(Event)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事件”的解释是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情。近年来,业内提出了一些与“事件”相关的概念,如“重大事件”、“特殊事件”、“标志性事件”等。同时也出现了“重大活动”、“大型活动”、“特殊活动”、“标志性活动”、“活动项目”等提法。事实上,两者均来自同一英文单词“event”,只是不同的专家学者根据具体的情况,翻译和使用的名称不同而已。 (三)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 简单的说,特殊事件就是那些不同于日常生活的事件。Getz曾从组织者的角度和消费者的角度为特殊事件进行了定义:从特殊事件的主办者或组织者来说,特殊事件是发生在主办者或组织者日常进行的或是经常碰到或举办地活动或项目范围之外的事情,具有一次性或至少不是经常发生地特点;对于消费者或顾客来说,特殊事件与日常的常规活动不同,是发生在人们日常生活体验或日常选择范围之外的事件。 约翰·艾伦指出特殊事件可以是那些经过精心策划和举办的某个特定的仪式、演讲、表演或庆典等,其形式可以包括国庆日、庆典、重大的市民活动、独特的文化演出、重要的体育比赛、社团活动、贸易促销和产品推广等。 当然特殊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对象体会不同,不同的角度理解不同。事件或活动是否特殊,或许活动主办方、组织管理者和参加活动的消费者就会有所不同。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