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老龄事业发展的思考【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农村养老模式文献综述

农村养老模式文献综述

农村养老模式文献综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养老模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不同于城市的养老模式,农村养老模式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和挑战。

本文将从政府扶持政策、社会组织参与和家庭养老支持三个方面综述农村养老模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政府扶持政策政府在农村养老问题上的扶持政策是推动农村养老模式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养老事业的投入,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改善农村养老环境,提升贫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政府推出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了养老金和医疗保障,有效减轻了农村贫困老年人的生活压力。

政府加强了对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促进了农村养老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

政府还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养老产业,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服务,提高服务水平。

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组织是农村养老服务的重要参与者,对于完善农村养老模式起着关键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已经吸引了一大批社会组织的参与,包括民间慈善机构、社会团体和志愿者等。

这些社会组织通过开展各类养老服务活动,提供老年人社交、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支持,丰富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社会组织还能够拓宽农村养老服务的渠道,完善服务体系,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为全面的养老保障。

三、家庭养老支持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农村地区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农村,大多数老年人依然选择依赖子女或者配偶来承担养老责任,家庭关系在老年人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转型和城乡差异加大,越来越多的农村老年人面临着养儿防老、家庭矛盾等问题,农村家庭养老模式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何在维持传统家庭养老的加强社会养老的支持,成为农村养老模式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农村养老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养老事业的一个重要议题。

政府、社会组织和家庭需要共同努力,通过政策支持、社会参与和家庭支持,共同打造一个完善的农村养老体系,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和保障。

(完整word版)人口老龄化文献综述

(完整word版)人口老龄化文献综述

人口老老龄化的文献综述人口老龄化是当今全球人口发展的趋势,这种人口年龄的结构变迁正在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新世纪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老龄战略早已被纳入到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之中,摆到了各国政府工作的主要议程之上。

我国在世纪之交也进入了老年型国家行列。

人口老龄化也成了人口学、社会学、法学等很多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本文在大量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进行了文献资料进行梳理。

一、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在人口学界,人口老龄化( Population of Ageing)的概念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的提高过程,是指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联合国,1982)这是西方学术界认同的定义。

1986年我国出版的《人口学辞典》将人口老龄化定义为:“人口中老年人比重日益提高的现象, 尤指已达年老状态的人口中老年人比重继续提高的过程。

”但是应该看到,这个定义中的两句话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第一句话说的是老年人比重提高的现象,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定义,而后一句话说的是继续老龄化的事情,并且使老龄化的概念衍生出两层含义:一个是指任何一个人口中只要老年人比重提高就是人口老龄化,另一个是指老年型人口中老年人比重的继续提高。

但是我国学术界在使用人口老龄化概念时, 采用的是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即老年人口比重的提高。

对于人口老龄化概念的理解问题, 近来我国学术界也有研究, 对这一概念的由来及现今的发展作了有意的探讨。

( 罗淳,2001) 学者姜向群,丁志宏认为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和政府文件中出现了一定程度老龄化概念泛化、概念模糊化的情况,即把人口老龄化理解成老年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增长, 或者将比重结构性的问题与规模数量性的问题混在一起来讲, 导致了人口老龄化概念的不清楚和不规范。

认为老年人口的比重问题是人口学的基本问题, 或总体性的问题, 而老年人口的人口规模扩大增长则是一个亚人口问题,是老年学的问题, 两者绝对是两个意思, 不应该混淆的。

关于老龄人口养老状况的文献综述

关于老龄人口养老状况的文献综述

关于老龄人口养老状况的文献综述本文试图从已有文献中梳理出关于老龄人口养老状况的思路脉络与研究内容,分别从生活质量、生活照料、精神赡养以及养老保障策略四个方面进行整理与评述。

标签:人口老龄化;养老;文献综述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不争的社会现实。

我国国家统计局2016年2月29日发布的《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在2015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2.2亿,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的16%,超过人口老龄化国际惯例六个百分点。

论经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连年提高,2015年达67.67万亿元,相当于10.42万亿美元,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280美元,位居全球第73位。

我国“未富先老”的人口老龄化隐匿着众多危机:社会抚养负担不堪重负,人口红利减少,抑制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发展受阻、代际矛盾冲突等等。

笔者以老年人口的生活状况为研究主题,重点对国内外关于养老状况的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希冀对推动养老生活质量相关的研究有所帮助。

一、老齡人口的生活质量状况国外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强调应该对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进行研究。

总的来看,学界研究主要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定义、内涵及指标体系的探讨;二是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现状描述和影响因素分析;三是与健康长寿相关的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

国内方面,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学者开始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学者们主要从社会资源、社会支持以及城市化等视角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有益探索。

2005年,零点调查公司发布《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数报告》,该报告以量化的方式描绘了中国城市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现状。

调查显示,2005年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数为67.4分。

石志雷认为,农村老人多子未必多福,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在控制了老年人的受教育年限、年龄等其他方面特征的因素后,存活子女数量对父母的健康自评状况以及活动能力都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子女数量越多,老人相对于同龄人的健康状况越差。

关于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文献综述

关于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文献综述

关于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文献综述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更为明显。

本文将从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探讨如何应对并优化解决这个问题。

一、人口老龄化1. 引言随着医疗技术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各国的生育水平逐渐下降,加之医疗保障能力的提高,长寿时代已经到来。

人口老龄化指的是一定地区或国家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增加,可能导致国家青年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问题。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城市共同协作。

2. 国内外人口老龄化情况“老龄化”和“人口老龄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后者是指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

据统计,2019年6月,中国的老年人口已达到了2.5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7.9%。

美国目前的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超过了20%,而日本的老年人口比例已超过了28%,这些老年人口不断增加,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3.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的消费结构、劳动力供需、医疗保障等方面也会发生变化。

举例来说,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医疗保障方面的压力显然会不断增加。

此外,劳动力供应方面也会产生影响,如果年轻人劳动力不足,则产业结构可能会面临困境。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 定义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展现出来的行业产业的比例和结构。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则是指对当前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使其更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并推动经济持续稳健发展。

2. 优化升级的价值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意义重大。

首先,它能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其次,它利于提高民生福祉,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劳动力就业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

3. 实施的难点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难点,其中之一就是面对产业转型的风险。

另外,科技发展、人才储备等因素也会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生影响。

论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影响文献综述

论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影响文献综述

论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影响+文献综述摘要:人口老龄化已然成为现阶段世界人口状态的进化趋势,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已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形成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因而人口老龄化已然越发成为受全世界广泛注意的重要问题。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与社会生产力都还未发育完全在的情况下却已遭遇了人口老龄化问题,必然会给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文讨论了我国现阶段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了我国人口老龄化迅速,规模大,劳动资源与劳动力高龄化等特征,讨论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储蓄与税收,劳动力以及第三产业的影响,提出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偏向老年人口的投资政策,以将人口老龄化的劣势一定程度转化为优势,缓解国内劳动力资源不足以及劳动人口养老压力大的问题。

29399毕业论文关键字:人口,老龄化,经济,研究,对策Impact of population aging on the economyAbstract: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has already become a kind of state of population development in today's world. Changes in the age structure of the population has affected people's daily life and formed extensive and profound influence. Aging population has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that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China as the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in the world, it is still not enough in the social productiv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has not been sound, the problem of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will inevitably bring the profound serious influence to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population aging in China. China's population is aging fast, large scale, labor resources and labor force aging characteristic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peed of aging population of our country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influence to savings, tax, labour and the third industry. Finally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t is essential to establish biased investment policy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and to population aging disadvantages to some extent transformation for ease of domestic labor resources shortage, labor pension population pressure problem. 源自Key words:population, aging, economy, study,policy目录一、引言 1(一) 研究背景 1(二)文献综述 1(三) 研究意义 2二、现阶段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3(一) 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 3(二)劳动人口高龄化 4三、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 4(一)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 4(二)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储蓄及税收的影响 5(三)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资源的影响 6(四)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10四、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策略 13(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3(二)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加强老龄产业化建设 15五、结论 17参考文献 19一、引言(一) 研究背景欧美发达国家首先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同时其相关学者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影响也进行了长期的研究。

关于对加快发展老龄事业的思考

关于对加快发展老龄事业的思考

应对老龄化的挑战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提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 覆盖率和保障水平。
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增加医疗卫生资源投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 水平。
发展养老服务产业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增加养老服务 供给。
促进老年人力资源开发
鼓励老年人继续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发挥其 经验和技能的作用。
02
03
政策建议与措施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包 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 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等,以满足不
同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加大对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提 高老年人的参保率和保障水平。
完善养老保险的监管机制,防止 养老保险资金被挪用或滥用。
加强老年医疗保健服务
建立健全的老年人医 疗保健服务网络,提 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服 务。
通过大数据分析养老服务的供需 情况,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 效率。
05
国际经验与启示
国际老龄事业的发展现状
发达国家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 ,积累了丰富的老龄事业发展
经验。
许多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 善的老龄事业政策体系,包 括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社
会福利等方面。
老龄事业的发展水平与国家的 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发达 国家在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 年医疗保健服务,提 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加强老年慢性病的预 防和控制,提高老年 人的健康水平。
推进老年教育发展
建立健全的老年人教育体系, 包括老年大学、社区教育等。
丰富老年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加强老年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育质量。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

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文献综述【摘要】我国正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在我们将介绍研究背景和问题意义,以及人口老龄化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在我们将详细分析我国老龄化现状,探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介绍政府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以及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在我们将展望未来,提出建议措施,希望能够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为未来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中国、文献综述、研究背景、问题意义、老龄化现状、老龄化原因、政策和措施、经济影响、社会影响、未来展望、建议措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5亿,占总人口的18%。

这一比例将继续增加,到2030年预计将升至30%。

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挑战。

随着老龄人口增多,养老金需求增加,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压力加大,同时老年人口的增多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养老、医疗、精神等方面的需求。

研究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原因、现状以及相关政策和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深入了解老龄化现状和影响,才能有效制定未来发展规划和政策,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1.2 问题意义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人口结构问题,更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及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金、医疗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也将直接影响我国整体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

人口老龄化还将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挑战。

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文献综述.docx

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文献综述.docx

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文献综述前言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到 2050 年,全球老龄人口将增加到近 2 0 亿,而60 岁以上的人口也将超过15 岁以下的青少年人数。

由此可见,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而我国在1999年的时候,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32亿,占总人口比重超过了10%,这也标志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且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比较多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

由此可见,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对的挑战之一。

一、关于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的探讨目前,大部分学者通过分析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认为中国步入人口老龄化以来,老龄化发展加速,且进程很快。

如刘思敏(2011)认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快于西方的原因在于中国近三十多年的人口计划生育的政策,使得人口生育率长期低于人口的更替水平。

徐文杰(2011)则进一步认为,经济发展水平的状况决定了老年人口分布的状况,因此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老龄化也相对比较严重。

二、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的研究1、“未富先老”。

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具有“未富先老”这样一个显著的特点。

“未富先老”是邬沧萍教授首先在20世纪80年代首先提出,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总人口和老年人口都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又由于中国长期积贫积弱,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GDP 还不到世界的1%,中国人口庞大,并且又迎来加速老龄化阶段,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的国家(2006);田雪原(2010)则认为在21世纪的今天,“未富先老”的特点始终伴随着我们,制定人口老龄化发展的政策等,必须考虑到这样的特点的制约和影响;冯慧阳(2011)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认为“未富先老”的特点是更加明显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速度赶不上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刘士杰和原新(2011)则把“未富先老”认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2、“未备先老”。

另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未备先老”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