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老服务业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关于养老服务业的文献综述

关于养老服务业的文献综述

关于养老服务业的文献综述养老服务业的文献综述
⒈简介
⑴背景介绍
⑵目的和意义
⒉养老服务业概述
⑴定义和范围
⑵分类和发展趋势
⑶主要服务内容
⑷市场规模和现状
⒊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⑴人口老龄化趋势
⑵养老需求的多样性
⑶养老服务供需状况分析
⒋养老服务供给分析
⑴养老机构和设施
⑵养老人员和护理员
⑶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
⑷养老服务的经营模式和运营管理⒌养老服务政策与法规
⑴国家层面政策和法规
⑵地方的养老服务政策
⑶养老服务产业支持政策
⒍养老服务质量评估
⑴客户满意度评估
⑵服务质量指标与标准
⑶质量管理与改进
⒎养老服务创新与发展趋势
⑴科技创新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
⑵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养老服务
⑶社区养老与家庭养老的推进
⑷国际经验借鉴与合作发展
⒏养老服务行业竞争与机遇
⑴竞争格局与竞争对手分析
⑵养老服务行业的机遇和挑战
⑶发展策略和商业模式创新
附件:本文档涉及相关数据和统计报告
法律名词及注释:
●养老服务:提供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和社交
支持等一系列服务。

●养老机构:专门提供居住和护理服务给老年人的组织或设施。

●养老人员:在养老机构或社区从事护理、服务和管理等工作
的人员。

●养老服务企业:专门从事养老服务经营的企业或机构。

●养老服务质量评估:对养老服务提供的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以确保服务的标准和满意度。

农村养老模式文献综述

农村养老模式文献综述

农村养老模式文献综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养老模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不同于城市的养老模式,农村养老模式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和挑战。

本文将从政府扶持政策、社会组织参与和家庭养老支持三个方面综述农村养老模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政府扶持政策政府在农村养老问题上的扶持政策是推动农村养老模式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养老事业的投入,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改善农村养老环境,提升贫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政府推出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了养老金和医疗保障,有效减轻了农村贫困老年人的生活压力。

政府加强了对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促进了农村养老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

政府还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养老产业,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服务,提高服务水平。

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组织是农村养老服务的重要参与者,对于完善农村养老模式起着关键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已经吸引了一大批社会组织的参与,包括民间慈善机构、社会团体和志愿者等。

这些社会组织通过开展各类养老服务活动,提供老年人社交、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支持,丰富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社会组织还能够拓宽农村养老服务的渠道,完善服务体系,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为全面的养老保障。

三、家庭养老支持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农村地区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农村,大多数老年人依然选择依赖子女或者配偶来承担养老责任,家庭关系在老年人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转型和城乡差异加大,越来越多的农村老年人面临着养儿防老、家庭矛盾等问题,农村家庭养老模式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何在维持传统家庭养老的加强社会养老的支持,成为农村养老模式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农村养老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养老事业的一个重要议题。

政府、社会组织和家庭需要共同努力,通过政策支持、社会参与和家庭支持,共同打造一个完善的农村养老体系,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和保障。

我国城镇社区养老服务文献综述

我国城镇社区养老服务文献综述

我国城镇社区养老服务文献综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社会进步的发展,城镇社区养老服务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城镇社区养老服务现状和问题,本文将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从政府政策、服务模式和服务质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政府政策在政府政策方面,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城镇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

“健康中国2030”规划提出了加快建设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系统,强调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国家层面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如《关于发展社区养老家庭服务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完善老年人福利供养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加大对城镇社区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

二、服务模式现阶段,我国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主要采取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模式。

一方面,服务包括日间照料、上门服务、长期护理等;社区设立了养老服务中心或者养老驿站,提供康复护理、文化娱乐、健康咨询等综合服务。

不过,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如服务内容单一、服务人员短缺等,限制了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扩大规模。

三、服务质量城镇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是影响老年人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从时间上看,服务的及时性对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从空间上看,服务的质量也与地理位置有关,离老年人居住地较近的服务机构,更容易达到老年人的需求。

从服务人员上看,专业、负责的服务人员能够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

我国城镇社区养老服务取得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体系,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

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应加强与医疗机构、社会力量的合作,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扩大规模。

要培养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我国城镇社区养老服务文献综述

我国城镇社区养老服务文献综述

我国城镇社区养老服务文献综述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城镇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我国积极推进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本文将从政策法规、养老服务模式和实践案例等方面对我国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政策法规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城镇社区养老服务,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来支持和促进其发展。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社区养老三级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完善的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

201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服务品质和水平。

这些政策文件为城镇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相关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支持。

二、养老服务模式在城镇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方面,我国探索出了一些具有特色的做法。

首先是社区日间照料服务,通过设立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娱乐活动等服务,让他们在白天有一个有益的安排。

其次是社区养老驿站服务,通过建立便民服务站点,向老年人提供咨询、健康管理、文化娱乐等服务,方便他们的生活和交流。

还有社区养老托幼服务,面向老年人和留守儿童,提供居家照料、社交陪伴、学习辅导等服务,促进家庭和社区的互助共融。

这些养老服务模式的出现,丰富了城镇社区养老服务的形式,满足了不同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三、实践案例在城镇社区养老服务的实践中,我国涌现出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值得借鉴和推广。

北京市朝阳区的“红领巾服务站”,通过开展老年人闲余时间的文娱活动、康复锻炼、心理抚慰等,受到了广大老年人的欢迎和好评。

广州市番禺区的“阳光家园”,积极开展老年人健康咨询、居家护理、社交活动等服务,为社区的老年人搭建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园。

还有山东省青岛市的“银宝关爱中心”,通过设立老年人食堂、健康诊所、文化沙龙等项目,为老年人提供了全方位的养老服务。

关于养老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养老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养老问题的文献综述养老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加剧,养老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综述养老问题的现状、挑战和解决方案,为读者对养老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一、养老问题的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养老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共同的挑战。

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全球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过去几十年中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预计到2050年将超过20%。

在某些国家,老年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30%以上。

这使得养老问题变得尖锐和紧迫,给社会经济、医疗资源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二、养老问题的挑战1.社会养老保障不完善: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很多老年人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

2.医疗服务需求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也不断增加,这给医疗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同时,老年人患上慢性疾病和多种疾病的风险也增加,需要更加全面和专业的医疗服务。

3.养老机构短缺:在一些地区,养老机构的数量和质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由于经济条件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依靠养老机构来解决生活和护理问题。

三、养老问题的解决方案1.加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政府应当加大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力度,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扩大覆盖范围,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

2.加强医疗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政府应当加大对医疗资源的投入和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供给能力。

同时,加强社区医疗服务的建设,推动社区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合作,提高老年人的医疗服务质量。

3.加大养老机构的建设力度:政府应当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投入,提高养老机构的数量和质量。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的建设和运营,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不同需求。

四、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养老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在政策制定、资源共享、经验交流等方面共同努力。

关于养老服务业的文献综述

关于养老服务业的文献综述

关于养老服务业的文献综述关于养老服务业的文献综述1. 引言养老服务业是指为老年人提供居住、护理、康复、保健、文化娱乐等综合性服务的产业。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业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领域。

本文旨在通过综述相关文献,探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为养老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2. 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与老龄人口的规模和结构密切相关。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老年人口规模逐年增加,预计到203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6亿。

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养老机构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养老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养老机构的规模不断扩大。

大型养老院、社区养老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等各类机构纷纷涌现。

2.2 养老服务水平提升近年来,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不仅仅提供日常生活照料,还注重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如组织各类文化娱乐活动、开展康复保健服务等。

2.3 养老服务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养老服务业与互联网的结合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通过互联网平台,老年人可以方便获取养老服务信息,预约服务项目,并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

3. 养老服务业面临的问题尽管养老服务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3.1 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目前,养老服务供给仍然滞后于养老需求,尤其是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养老机构床位不足,居家养老服务覆盖范围不广。

3.2 养老服务质量亟待提高虽然养老服务质量有所提升,但仍然存在服务质量不稳定、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等问题。

养老服务的提供者需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3.3 养老服务费用偏高养老服务费用是老年人和家庭考虑养老服务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养老服务费用偏高,难以承担,需要通过政府的扶持和市场机制的调整来解决。

4. 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方向与策略为了解决养老服务业面临的问题,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需要探索以下发展方向和策略:4.1 加大养老服务供给力度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养老院床位数量,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供给,同时鼓励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服务模式的发展。

我国社区养老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社区养老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社区养老研究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社区养老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社区养老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梳理和归纳现有研究成果,揭示社区养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深入分析和评价,本文期望为政策制定者、学者和实践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以推动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本文将首先界定社区养老的概念和内涵,明确研究范围和对象。

然后,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总结我国社区养老的发展历程、主要模式以及取得的成效。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社区养老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如服务供给不足、服务质量不高、政策支持不够等。

本文将展望社区养老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以期为我国社区养老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社区养老的概念与特点社区养老,又称为“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结合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养老模式。

它是指老年人在家庭居住的环境中,继续得到来自社区的各种养老服务和支持。

这种模式强调老年人在熟悉和舒适的社区环境中生活,同时享受到来自社区的专业化服务,包括生活照顾、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

地缘性强:社区养老充分利用了社区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就近的服务。

这种地缘性的优势使得老年人能够继续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减少了因环境改变而产生的适应压力。

服务综合性:社区养老提供的服务是多元化的,包括日常生活照顾、医疗保健、心理支持、休闲娱乐等。

这种综合性的服务满足了老年人在各个方面的需求,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成本效益高:与机构养老相比,社区养老的成本相对较低。

社区可以利用现有的社区设施和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服务,避免了机构养老中高昂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家庭参与度高:社区养老强调家庭在养老过程中的作用,鼓励家庭成员参与老年人的照顾和关怀。

这种家庭与社区的结合,使得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亲情和关爱。

我国城镇社区养老服务文献综述

我国城镇社区养老服务文献综述

我国城镇社区养老服务文献综述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口的数量逐渐增多,养老服务问题日益凸显。

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作为重要的养老服务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主要对我国城镇社区养老服务的文献进行综述,从养老服务模式、服务质量、服务需求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养老服务模式我国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主要分为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两种模式。

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自己的家中接受社区提供的各种养老服务,如家庭医疗、家政服务、餐饮服务等。

社区养老是指老年人在社区内居住,享受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设施和服务。

在实际应用中,我国城镇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以社区养老为主,居家养老为辅。

社区养老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可以集中资源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但是也存在服务范围有限、服务不够个性化的问题。

居家养老虽然可以个性化定制服务,但是需要大量的专业服务人员,成本较高。

二、服务质量城镇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包括服务内容、服务效果、服务态度等方面。

服务内容方面,应该提供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服务项目,如医疗、健康管理、文化娱乐等;服务效果方面,应该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有针对性的跟踪和评估服务效果;服务态度方面,服务人员应该以温馨亲切的态度和耐心为老年人服务,满足老年人的身体和情感需求。

针对服务质量问题,我国社区养老机构应该积极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服务品牌建设,并采用公开透明的评估机制,推动养老服务的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

三、服务需求城镇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与老年人的特点密切相关。

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主要表现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生理需求包括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治疗等;心理需求包括社交活动、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

在服务需求方面,城市社区应该对老年人的需求进行详细了解,并针对老年人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此外,社区应该重视老年人的参与感,鼓励老年人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管理和决策,提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综上所述,我国城镇社区养老服务目前面临着服务模式、服务质量和服务需求等方面的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养老服务业的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如何实现养
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摆在我国社会发展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从国内外关于养老服务业的相关研究入手,梳理国内外养老服务业的研究进展和现状,找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期为下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养老服务业;文献综述
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94亿,随着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预计2020年将达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摆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面前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了对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有个系统了解,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养老服务业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一、国外研究综述
目前,国外对养老服务业的研究主要从养老服务的内容、供给和需求、相关政策、养老服务业和实践等方面进行,并取得重大进展。

(一)对养老服务内容的研究。

Ronald J和Jacqueline L
(2005)从养老服务的内容入手,认为养老服务应当包括上门服务和社区服务。

上门服务主要有送饭、做饭、家政服务、医疗护理以及情感服务等,社区服务主要是老年人日间照护、托管等服务。

(二)对养老服务供给和需求的研究。

Davey和Patsios (1999)对比分析英国和美国的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及老年人满意度,认为社区服务不能完全取代家庭的功能,家庭、社区应加强协作。

Meinow,K?reholt等(2005)认为在资源
许可范围内,城镇养老服务的供给数量主要受老年人需求的影响,宏观上受政策、经济及人力资源的限制。

Mutchier和Burr(1991)发现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收入、资源等影响
老年人对晚年生活的安排。

(三)养老服务政策研究。

Komisar和Niefeld(2000)
从美国的相关政策入手,认为政府对于长期护理的关注不够,需建立平衡机构来平衡长期护理和卫生保健,集成服务,从而保证养老服务的质量,并强调需要完善融资机制,从而促进老年人长期护理的发展。

Trydeg?rd G.-B.和Thorslund M (2001)分析了瑞典在养老服务方面的政策变化,指出政府政策对于发展养老服务的重要作用,对于提供一份公平的养老服务,政策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四)养老服务实践研究和产业研究。

Peil(1991)提
出通过养老服务产业化解决养老服务的问题。

Barnhart和
Penaloza(2012)认为养老服务业应面向特定老年群体,态捕捉老年群体的消费特征。

Rose Gilroy(2005)指出,美国的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全面覆盖各种需求的老人,已建成较成熟的商业化运营模式。

Chikako Usui (2011)指出,日本社会发展了医疗护理业、养老居住业、老年旅游业等养老服务产业。

Halvorsrud,L.&Kalfoss,M.(2007)指出,英国的社区服务体系由地方政府组织管理,集居住、商业服务、休闲度假为一体,具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和功能区。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对养老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养老服务的内容、存在的问题、养老服务业供求和发展趋势方面。

(一)对养老服务的研究。

王宁(2011)发现,社区中老年人需求最多的养老服务是日常生活照料,需求最迫切的是医疗护理服务;精神慰藉和文化娱乐活动也很重要。

社会通过发展养老服务业满足养老服务需求,目前,对养老服务业的概念界定主要有三种:传统观念认为养老服务产业强调以政府投入为主,为老年人建立各种设施和体系,如养老院、老年大学等;台恩普(2009)认为养老服务产业具有服务性、盈利性特点的市场发展模式,以满足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老年人的实际需求;陈叔红(2007)等认为养老服务产业以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相关养老产品和服务为主要活动,为所有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设施和产品的新型产业。

刘美清
(2012)认为养老服务业是老龄产业的核心,应当优先发展。

(二)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关于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耿香玲、冯磊(2009)认为,针对老年人精神生活的服务不到位,子女关心照顾不够;吴琼辉(2011)发现农村养老服务存在财政投入不足、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城乡差距较大等问题;肖伟军、苏芳(2010)指出,农村老龄化问题严峻,医疗、养老保障体系跟不上,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劳动人口减少,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面临重大挑战。

(三)养老服务业供求方面的研究。

潘海生、何一枫(2009)提出养老服务业是为老年人提供特殊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
一种综合性的产业,在我国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市场需求量大,供给严重不足,供需不平衡的现状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杨怀(2012)从供给角度认为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养老服务业,深化养老投资体制改革,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业,鼓励招商引资,利用国内外资金投资发展养老服务业。

向甜(2012)从市场消费角度讨论了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有利环境,阐述了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影响的同时也为养老服务产业这一新兴产
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徐智垠(2010)认为我国庞大的老年群体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养老服务业是一个潜在着巨大的经济价值的“朝阳产业”。

(四)养老服务业发展趋势研究。

曹建芳(2007)认为
我国应建立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养老机构服务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李骏(2007)认为民间组织在养老服务体系中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

吴诺(2012)提出构建养老服务体系信息化系统。

耿亚男、宋言奇(2011)探讨建立一个中心多个站点的养老服务供应方式,以实现城镇养老服务的全覆盖。

南宁市发展中新课题组(2011)提出将老年消费群体按收入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养老,打造“医养合一”。

朱勇(2015)提出我国智能化养老的概念定位,论述了全国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的六大智能化系统:建筑设备智能化系统、社区管理智能化系统、健康管理智能化系统、照护服务智能化系统、生活服务智能化系统、文化服务智能化系统。

三、文献评述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梳理发现,各国均重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围绕养老服务业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首先,研究者对养老服务业的概念界定和定性问题上未达成共识;其次,对养老服务业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专门的、具体的、系统的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文献研究还相当缺乏,与实际情况相比,现有的研究仍显得十分匮乏。

尤其是国内,对养老服务业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但西方发达国家在养老服务业的实践中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再次,
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市场条件的分析不够深入,缺乏对老年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个性化服务等方面的具体研究,也没有具体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模式。

这三方面的问题有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得到完善。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 Michelle Barnhart,Lisa Penaloza. Who Are You Calling Old?Negotiating Old Age Identity in the Elderly Consumption Ensemble[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12(4):
1133-1153
[2] Chikako Usui.Japan’s Population Aging and Silver Industries[M].The Silver Market Phenomenon,2011,Part 3,Pages 325-337.
[3] 张新生,龚美华. 我国养老产业的转型和优化路径[J]. 中外企业家,2014,19:224-225.
[4] 邹铁钉,叶航. 一个关于养老改革的外文文献综述――基于人口结构、决策环境以及新自由主义的视角[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10:31-42.
[5] 向甜.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上海养老产业发展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3.
[6] 杨贞贞. 医养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筹资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4.
[7] 文洁.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J].
财政监督,2013,17:69-71.
[8] 张冬冬. 养老社区发展模式探析[J]. 城市开发,2013,04:68-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