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的性灵说及其诗歌创作

合集下载

论袁宏道性灵说在诗歌创作中的实践——以《潇碧堂集》为例

论袁宏道性灵说在诗歌创作中的实践——以《潇碧堂集》为例

论袁宏道性灵说在诗歌创作中的实践——以《潇碧堂集》为例作者:朱倩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9年第3期摘要:袁宏道作为性灵说的集大成者,将“性”与“灵”即作者的真性情与运文用字之技巧结合,并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论。

《潇碧堂集》收录的诗歌是他居柳浪馆潜心学习时所作,他这时期的诗歌在理论运用与创作实践上都较成熟,能很好地阐释其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情况,体现其自然性情之真、描山画水之趣、思想语言之奇及世俗之外、世雅之间的归于平淡。

关键词:袁宏道性灵说《潇碧堂集》真趣奇淡一、袁宏道的“性灵说”诗中的“性”“灵”自古以来被文人们以不同的形式重视着。

从“诗言志”到“吟咏情性”,文人们一直重视着诗歌中的“性”与“灵”,但大多都是在强调诗歌的思想情感方面。

袁宏道作为性灵说的集大成者,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论,将性灵说理论与创作实践融合。

(一)性灵说的形成从时代方面来讲,袁宏道在《与江进之》中写道:“世道既变,文亦因之,今之不必摹古者也,亦势也。

”a“三袁”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发展李贽“童心说”与汤显祖“唯情论”等思想主张,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

袁宏道在《叙小修诗》中品评袁中道的诗说“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b。

“独”字就表明他所强调的作者应抒发各自的性情,由不同的心,生各自的情,使作品展示作者独特的创作与思想个性。

“三袁”在指斥当时诗文“摹拟”“格套”等弊端的同时,并没有完全否定古文辞派的“复古说”。

袁宏道提出“学古不必泥古”,说明为文作诗须学古人写诗用字的技巧与学诗练诗的精神,但又要不拘格套,须见从己出,独抒性灵。

从袁宏道人生经历分析,其人生前期在官僚生活中读经习禅,后通过袁宗道接触到了“性命之学”,将儒、佛、道三者合为一,并“力争想以性命之学来解脱儒家一贯的绝对性”c,同时又受王学左派心学的影响。

袁宏道以“性灵”作为创作的基础,同时又说“性灵窍于心”,这里可以看到其受禅宗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将“性灵”与本体之“心”联系了起来。

清诗概述48性灵说之袁枚

清诗概述48性灵说之袁枚

清诗概述48性灵说之袁枚清诗概述48——清史札记之四十四我楚狂人四、清诗流派184.性灵说1清朝乾隆年间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派,接过公安派“独抒性灵”的口号,认为写诗要抒发人的真性情。

他对清代以来的各种诗歌理论观点予以全面排斥。

他的这种反传统、求创新的特点,是对于清代以来道统文学观的强大权威的挑战。

性灵派的成就主要为诗歌,其中七绝和七律尤佳。

如《春日杂诗》于恬淡宁静中透出轻松活泼的生活气息,十分舒畅自然;《马嵬》命意新颖,感情倾向也发生了根本转变。

性灵说可说是明代公安派的余绪,其代表人物袁枚,前文在“清代散文”中已经说过,这里先说袁枚的诗歌。

(1)袁枚与他的诗1袁枚是一位多产的诗人他主张的“性灵说”在当时独树一帜。

“性灵说”对流行于当时诗坛的各种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进行了有力的回击和扫荡,一改清诗风貌,影响深远。

袁枚所标举的“性灵说”诗论以情为本,主张“诗写性情”,即从诗歌的创作内容出发,要求诗歌创作主体抒发真情实感,以真情去充盈诗作的内容。

这是其诗论的核心部分。

在他看来,诗人唯有抒发真情,才能体现出诗歌自身的抒情本质,才能表现出自然清新、生动活泼、风趣别致的艺术魅力。

他不仅把抒发真情作为采集和鉴赏诗歌的标准,而且以身作则,在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中一以贯之,创作出很多富有真情的诗文作品。

袁枚除了要求诗歌创作主体要抒发真实情感之外,还对诗人要具备一定的诗才天分道出了自己的见解。

袁枚认识到因为每个人的诗才禀赋各有所异,就会呈现出“笔性灵”和“笔性笨”的情况,于是就生发出禀赋灵性与创作灵感之间的关系,强调了诗才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他甚至用夸张、过分的语言把天分的作用提升到一个绝对的地位。

其实,袁枚在认识到“才”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同时,并没有否定学识的重要性。

他清晰地认识到每个人的性情各异,所以诗歌创作要情出于己,体现出“著我”的精神,强调“作诗,不可以无我”,激烈反对一切束缚诗歌抒发真情的制约因素,高呼“但须有我在,不可事剽窃”。

袁枚著名的诗精选

袁枚著名的诗精选

袁枚著名的诗精选(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策划方案、规章制度、祝福语、诗歌美文、名言大全、教育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summary reports, planning schem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blessings, poems and essays, famous quotes, educational materials, composition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袁枚著名的诗精选袁枚提出的“性灵说”是清代诗坛最重要的诗歌理论之一,他一生至少创作了六千三百余首诗,其中的代表作《小仓山房诗集》收录了271首咏史怀古诗。

“性灵说”与袁枚小诗创作

“性灵说”与袁枚小诗创作

“性灵说”与袁枚小诗创作尚志会(南通大学文学院,江苏南通226019)收稿日期:2019-09-19作者简介:尚志会(1995—),男,安徽阜阳人,南通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摘要:袁枚是清代乾隆时期著名诗人,同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

他的诗学主张“性灵说”,即诗歌之美贵在直抒胸臆,贵在自然。

袁枚创作的小诗,具有形式小、选材小、立意新、情感真、语言平易、注重对细节的捕捉等特点。

袁枚小诗创作特点与其诗学理论相呼应,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其理论主张与创作实践对清代中后期诗坛产生了较为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性灵说”;袁枚;小诗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318(2020)02-0078-04 袁枚是清代乾隆时期著名诗人,同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

他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从科举及第到翰林编修,继而到地方任官与辞官归隐。

他在江宁随园度过了长达五十年的世俗生活,而这五十年为中国文学发展史造就了一位极具创作活力的文学家。

袁枚一生著述颇多,如《随园诗话》《随园食单》《子不语》。

他在《随园诗话》中力倡“性灵说”,其诗话采诗的标准亦为“性灵”。

“性灵”就是浓厚的情感和灵敏的感觉,即内在的灵感。

[1]这一理论是从诗歌创作的主观条件出发的,强调创作主体必须具有真情、个性、诗才三个要素。

一般,我们将袁枚诗歌中力主“性灵”的诗称为“性灵诗”。

《小仓山房诗集》是袁枚诗学理论主张的具体实践,也较为完备地展现了袁枚“性灵说”的理论主张。

袁枚的诗歌中有相当一部分小诗创作,这些小诗创作饶有谐趣,从形式到内容都较好地表现了他的“性灵”之学。

一、形式之小,重在性情 王英志先生编撰的《袁枚全集新编》收录袁枚诗四千四百余首,其中小诗占相当一部分,有些径直以“绝句”为诗题,如《山居绝句》《诗毕后再题一绝》《戏谢二十四绝句》《偶作五绝句》《偶作三绝句》《杂书三绝句》《牡丹花·别赠花三绝句》等,不胜枚举。

袁枚的创作特色

袁枚的创作特色

袁枚的创作特色一、袁枚简介袁枚呢,可是清代很有名的一位文学家。

他字子才,号简斋,晚年的时候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这家伙可厉害了,在诗、文、词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二、袁枚的创作特色1. 诗歌创作特色性灵说袁枚的诗歌强调“性灵”,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诗歌要写出诗人的真性情。

就像我们平常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心里突然有了很真实的感受,然后就把这种感受直接写出来。

他觉得诗歌不是用来卖弄学问或者堆砌辞藻的。

比如说他的诗可能写自己在花园里看到一朵花开得特别美,就把那种惊喜和对花的喜爱很直白地表达出来。

他的性灵说还体现在诗歌的语言上,语言非常自然流畅。

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一样,不会故意搞得很晦涩难懂。

他不会为了符合某种固定的格式或者韵律,就把好好的句子搞得很别扭。

他的诗读起来就感觉很亲切,好像诗人就在你面前跟你聊天似的。

题材广泛袁枚的诗歌题材那是相当广泛的。

他既会写一些关于自然风光的诗,像描写山水景色的,什么青山绿水、奇峰怪石之类的,他能把那种景色描写得活灵活现,让你读着诗就像在看一幅画。

他也会写一些生活琐事。

比如说他可能会写自己和朋友喝酒聊天的场景,或者是自己在家里养的小猫小狗之类的。

这种描写生活琐事的诗,让我们感觉他就是一个很贴近生活的人,而不是那种高高在上只知道吟风弄月的诗人。

风格多变他的诗有时候很清新淡雅,就像春天的微风,轻轻拂过你的心田。

比如说他描写春天的一些诗,写那些嫩绿的柳枝啊,盛开的花朵啊,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有时候又很诙谐幽默。

他可能会在诗里调侃自己或者朋友,让你读着忍不住就想笑。

就好像他是一个很有趣的朋友,总是能给你带来欢乐。

2. 散文创作特色独抒性灵在散文创作上,他同样强调“性灵”。

他写散文也是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写出来。

他不会被传统的散文写作规范束缚得死死的。

他的散文可能会写自己的旅行经历,把在旅途中看到的奇闻异事、风土人情都写进去,而且写得很生动。

他的散文语言很优美,但是又不失自然。

于袁枚哀悼诗中看性灵

于袁枚哀悼诗中看性灵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7 8 3 6 . 2 0 1 4 . 0 2 . 0 5 2
于 袁 枚 哀 悼 诗 中 看 性 灵
李 建 华
( 黑龙 江农垦职业学院 , 哈尔滨 1 5 0 0 2 5 )

要: 袁枚的哀悼诗哀悼对 象广 泛, 诗歌 容量 较大 , 创作 中秉承 了“ 性 灵说” 的诗歌 理论 , 在 主张抒 写真性情
的内涵包括性情和灵机 两方面 内容 。前 者强 调诗歌 的主体
性和内容表现 的特点 ; 后者 突出诗歌艺术创造 的主观条件和 作用 ¨ J 。“ 性灵说” 要求诗 人作 诗既 要有 真情 实感 , 又 要有 灵敏 的悟性和高超的文学才能 , 如此 才能创作 出上乘佳作 。 袁枚诗歌题材广泛 , 内容丰 富 , 艺 术成 就颇 高。其 哀悼 诗的创作贯穿诗人从青年到晚年的全部创作阶段 , 其真挚 的
爱 汝手 软, 嗅爱 汝体 香 ” L 3 ∞ , 甚 至竞 能忘 却膝 下无儿 之痛
“ 我虽老无子 , 得女愁竟 忘 ” J 姗, 女 儿的生病 之急、 之重 , 逝 去之快让亲人们 “ 声声 呼 良归 , 哀音崩垣墙 ” l 3 ∞ 伤 心难耐 ,
“ 生母 孕六 月 , 恨极以头抢” j , 更让为父者捶胸顿足 、 痛彻
笃” J 、 “ 诗情愈痴愈妙”
可见诗人所倡 导 的性 情实质上
又如《 哭唐静涵十 二首》 : “ 伤 心三 十年 中事 , 历 历扪胸
尚宛然 。 ” “ 一年一度 宿君家 ……一辆 篮舆两枝 桨, 嬉游何处 不同君。 ” 从 相识 到 相知 、 相伴 , 3 0年 问往事 历历在 目。 每一个生活 的点滴 、 与友 交往的细节都 让袁枚生 出无 限的感 伤, 最后一句反问 “ 量 取长江 盛 老泪 , 君魂舍 我更谁 招” , 至 交挚友 的离世给诗人带 来 的何 止是 惋惜 , 何止是遗憾 , 何止

袁枚的诗歌创新理论

袁枚的诗歌创新理论
所 为 第 一 第 二 也 。 『m ”3 ]
以创新 为圭皋,大唱 “ 山代有才 人出 ,各领风骚数 百年” 江 。 他们相互唱和,影响 了清代 一 百多年的诗歌创作 , 创新论是 袁枚诗 论的重要组成 部分 , 是性灵诗学 的重要一翼 , 是袁 也 枚批判其他诗学 的重要 武器 ,但长期以来 , 没有得到很好 它
者 ,有 的 人 “ 把 抄 书 当作 诗 ” 误 ,将诗 歌 写作 与学 问 考据 混 为 一 谈 。艺术 的 光晕 被 考 据 的 迷 雾 所 笼 罩 ,诗 人们 的性 灵在
品从旧题材翻出新意 , 构思巧妙 , 对比鲜明, 清新 自然。“ 莫
唱 当年 长 恨 歌 ,人 间亦 自有 银 河 。石 壕村 里 夫 妻 别 ,泪 比 长
收 稿 日期 :2 1 —0 —2 00 9 5
真情 。他认为 “ 三唐诗 之所 以盛” ,在于 “ 少陵、自香 山” 杜 能 “ 自写性情” 。可见 ,在诗歌创新 上 ,他首先强调诗 歌作
作者简介 :梁结玲 (9 2 ,男 ,广西大新 人,北京 17 一) 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研究 方向为 中国文化与诗学 。
生殿 上多! ’ ”【 唐明皇与杨贵妃 的那段爱情故事让 人对历 1
史人物感慨万千 ,袁枚 旧事重提 , 将帝王的伤别与石壕村历 尽战苦 的老夫妻的幽咽相提并论 , 在人性的深处揭示 了人性
考据中迷 失了。袁枚对考据与诗 歌创作进行 了区别 :
“ 文 之 道 形 而 上 ,纯 以神 行 ,虽 多读 书,不 古
袁枚从诗的本质 论出发,有针对性地指出 “ 诗者,心之
声也 ,性情 所流露 者也 。 ,“ 者 ,人之性情者也 。 同时, ” 诗 ” 他还论证 了诗歌与考据学两者不能相兼。他 说 : 著作之文形 而上 , 考据之 学形 而下。 各有资性 , 两者断不能兼。……考订数 日,觉下笔无灵气。有

袁枚“性灵说”之真情论

袁枚“性灵说”之真情论

袁枚“性灵说”之真情论袁枚(1716-1797)清代著名的诗人和诗论家。

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他所倡导的性灵说在清代诗坛影响巨大。

(《清史稿》)中说:(袁枚)天才颖异。

论诗主抒写性灵,他人意所欲出,不达者悉为达之。

士多效其体。

著《随园集》,凡三十余种。

上自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其名。

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月第9卷第4期)郑艳玲麻玉霞在《袁宏道与袁枚的“性灵”之异》)中说道:“袁枚在《答曾南村论诗书》中指出:“提笔先需问性情,风裁休划宋元明。

”把真情作为创作之源,又在《随园诗话》卷五中总结我国几千年来的诗史:“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

”因此,袁枚的“性灵”倾向于人之灵动的情感、禀赋,即强调“情”。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1月第8卷第1期马杰的袁枚“性灵说”的是以追求中提到)袁枚所说之“性灵”不仅指“情”或“性情”,而且指“灵机”。

而(湖南教育学院学报刘长泉在以真达情——袁枚抒情诗的特色)中写道:做诗要有情,情之有无是诗之先决条件。

诗是情的产物,情的表现,要“自把新诗写性情”所以他坚决反对有意识地为政治需要,为炫耀学问或为其他种种目的去写诗。

情与真密不可分。

(燕山大学学报郑艳玲,麻玉霞在袁宏道与袁枚的“性灵”之异)中写道:真情是人内心感情,是文学之源,只有抓住诗歌的这个本质特征,才能创作出有价值的诗歌来,因此他反对虚假之作:“人之诗文,先取真意;譬如童子垂髫肃揖,自有佳致。

若带假面伛偻,而装须髯,便令人生憎。

”其《续诗品·葆真》就说:“伪笑佯哀,吾其忧矣:”其《随园诗话》也批评王士祯“喜怒哀乐之不真”。

可见,袁枚倡导的性灵说,其核心就是强调诗人真实感情的表达。

(2005年12月份的求索中马杰和龚建平在袁枚个性思想对性灵说的影响)中说道:袁宏道所说的“性灵”主要指“性情”或“情”。

他认为作家内心必须首先有一种不可阻遏的强烈情感,这种情感激动着他,使他迫不及待地欲把这种情感舒发出来,以求内心的畅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伪 险恶 , 指出了封 建制度 的不合理 。袁枚 在诗歌 中直 接抨击封建制度 , 这不仅需要超卓识见和过人胆量 , 而
且 也 正 是 其 真 性 情 的 自然 流 露 。 2 以平等、 . 民主 的 态 度 尊 重 下 层 人 民 。 虽 然 身 在
袁枚 巨大的影 响。他宣扬性情至上 , 肯定情欲合理 , 强 调情是其诗 论 的核 心 , 女 是真情 的 本源 。他 在《 男 遣
兴》 诗 中说 :郑 孔 门前 不 掉 头 , 朱 席 上 懒 勾 留 。 明 一 “ 程 ” 确表示对孑 子 以来 的儒学特别是 程颐 、 熹 的理 学 的 L 朱 反叛 。他还认 为“ 宋学 有 弊, 汉学更 有 弊” 进 而 质疑 , “ 六经 ”公开宣称“ 经虽读不全信” 并借庄子的话抨 , 六 , 击“ 六经尽糟 粕” 《 然 作》 。他 的言 行 可谓 大胆 出 (偶 ) 格、 惊世骇俗 。他对虚伪 的假道学深恶痛绝 , 常常借机 加 以嘲讽抨击 , 表现 出封建社会 末期个性 解放思 想的 再次苏醒。 这些思想体现在文学理论 上, 就是 他的“ 性灵说” 。 袁 枚 的 “ 灵 说 ” 在 内 容 上 包 括性 情 、 性 和 诗 才 性 , 个 三个要素 。袁枚认 为“ 情 以外本无 诗” “ 性 ,若夫 诗者 , 心之声也 , 性情所 流露者也 ” “ ,天性多 情句 自工 ” 。就 是说诗生于性情 , 性情 是诗 的本 源和灵魂 。他所说 的 性情 , 就是真情。诗人 内心 要有真情 实感才 有创作 构 思的可能性 , 诗歌 中的景 物形象归根 结底也是 为 了体 现“ 的。而这种性情要表现出诗人的独特个性 。因 情” 此, 袁枚又认为“ 诗 , 可 以无我 ” “ 作 不 ,有人 无我 , 是傀 儡也” 。就是说没有个性 的诗人所作 的诗就 如同受人 摆布的“ 傀儡” 缺乏真正的生命力 。没有个性 , 就丧 , 也 失了真性情 。他在 《 续诗 品》 中专辟“ 著我 ” 品 , 一 就是 明确提倡创写 “ 有我” 旨。这是性灵说 审美价值 的核 之 心 。袁枚还进一步认为 , 仅有性 情 、 个性是 不够 的 , 还 应具备表现这一切 的诗才 。“ 诗人无才 , 不能役典籍运 心灵 ”有诗才 的人在 进行艺术构 思时才会 产生 灵机 , , 善 于把握灵机 , 易于成篇 。这里所说的灵机 , 就是今人 所谓灵感。艺术构思 中的灵机与才 气 、 分与 学识要 天 结合并重 。 这 三 个 方 面 的 有 机 结 合 , 成 了 完 整 的 诗 歌 理 论 构 体 系, 是晚明公 安派文学 主张 的隔代复兴 , 为清诗开创 新 的局 面打下 了坚实 的理论基础。
风 流 名 士 的 文 论新 说
突 破 正 统 约 束 的 诗 作 内 容
袁枚的性灵说 强调诗歌抒 写个人 的真性 情 , 思 在 想 内容方面不受封建正统 思想和伦 理道德 的约束 , 他 本人 的诗歌创作也正是性灵诗 的典范 。袁枚诗歌的思 想 内容 , 材广 泛 , 凡反 映现 实 , 题 举 怀古 咏物 , 山水 风
袁 枚 的性 灵 说 及 其 诗 歌创 作
梁 颖珠
袁枚 (76 78 , 1 1 —19 )字子 才 , 简斋 , 号 浙江钱塘 ( 今 杭州市 ) 。他生有 异禀 , 年得 志, 十 四岁 中进士 人 少 二 后, 入翰林院 , 后来 到江苏溧水 、 宁等地做 县令 。三 江 十三岁 即辞官在南京小仓1 筑“ n 随园” 世称随园先生 , , 过 着 论 文 赋 诗 、 士风 流 的生 活 , 名 足足 半 个 世 纪 。袁 枚 与 赵 翼 、 士 铨 并 称 为 “ 隆 三大 家 ” 蒋 乾 。著 有 《 仓 山房 小 诗文集》 《 园诗话》 、随 等。
光 , 人 情 趣 , 所 不包 。但 最 能 见 出其 真 性 情 、 具 个 元 最 锋芒 和 特 色者 则 是 以下 三 个 方 面 。 1对封建统治 制度 的直接 揭露与抨 击。如《 蝗 。 捕 曲》 写蝗 虫 “ 狠如 狼 , 如 羊 , 虎 而翼 兮 , 云 之南 贪 如 如 翔” 而后笔锋 一转 , 辞指 斥封 建统 治者 “ , 严 苛政 猛 于 虎, 蠹吏虐于狼” !再 如《 偶然作》 其九 , 自言年 轻时倾 慕有科举功名之人 , 料后来看 到 的事 实却是正 直人 不 士 读 书做 官 的 困 穷 处境 : 于 今 二 十 年 , 成 可怜 虫 。 都 孝 廉 难 饲 口, 士愁 飘 蓬 。 进 读书人连年苦读好不容易 中了个举人 、 进士 , 却竟然到 处飘泊还难 以蝴 口, 更兼 吏治黑 暗 , 任人唯亲 , 论资 排 辈, 就别指望大有作为 , 一展宏 图了。至于那 些总是名 落孙 山 , 最终老死科场 的读 书人 , 其贫寒困苦窘迫之态 就更别提了。又如《 : 鸡》 养鸡纵鸡食, 肥乃烹之。 鸡 主 人 计 自佳 , 可 使 鸡 知 。 不 “ 主人” 纵鸡食” “ 为的是“ 鸡肥乃烹之 ”但鸡在被宰杀 、 , 烹食之前 , 主人喂以精料给它吃饱 , 让它受蒙蔽并满足 于“ 优越 ” 的地位 , 可谓居心 险恶 !这种 主人与鸡 的关 系, 极似封建 社会 君和 臣、 主与奴 的欺骗 与被欺骗 、 利 用与被利用的关系 !诗人 的感慨 和批判尽 在不 言中。 上述诸作从各个不 同的角度 , 揭露 了封 建统治者 的虚
袁 枚 生 活 通 脱 放 浪 , 性 独 立 不 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有 离 经 叛 个 很 道、 反叛传统 的色彩 和追求个性 解放 的启 蒙精 神。晚 明 的进 步思 想 家 徐 渭 、 显 祖等 大力 张扬 的 以情 反 理 , 汤 黄宗羲 、 戴震等攻击宋儒 的“ 天理 , 存 灭人欲 ” 都给 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