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章节复习

有理数章节复习
有理数章节复习

有理数章节复习

概念性质层面

作为初中数学的第一课,本章涉及的概念较多,主要包括:正负数,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乘方,科学记数法等.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对各个概念的把握,要能理解、计算和应用.

一、负数:引入负数,主要是应对记数的需要.负数都小于0.

例1、某老师把某一小组五名同学的成绩简记为:+10,-5,0,+8,-3,又知道记为0的成绩表示90分,正数表示超过90分,则五名同学的平均成绩为多少分?

例2、我国是最早认识负数,并进行相关运算的国家.在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里,就记载了利用算筹实施“正负术”的方法,图1表示的是计算)4(3-+的过程.按照这种方法,图

2表示的过程应是在计算( ) A .)2()5(-+-

B .)2(5-+

C .2)5(+-

D .25+

练习1、桌上摆着四杯水,分别是440毫升、365毫升、415毫升、372毫升.为杯子里的水设定一个基准,超过的毫升数记为正数,不足的毫升数记为负数.记录如下:40,-35,+15,-28,则这个基准数是______.

二、有理数:引入有理数,主要是对数的扩充,扩大了研究范围.要着重掌握有理数的分类,以及由此带来的概念性题目的分析判断.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整数就是正整数和负整数 B .分数包括正分数、负分数

C .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组成全体有理数

D .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例4、下面是四名同学对“0”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①“0”可表示特定的意义,如0℃等; ②“0”只表示什么也没有;

③因为0+0=0=-0,所以“0”既是正数也是负数; ④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练习2、下列说法:①所有的整数都是正数;②所有的正数都是整数;③分数是有理数;④有理数分为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⑤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其中正确的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三、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引入数轴,主要是将数字对应到图形上,这种“数形结合”思想,是初中数学的典型思想方法,目的是便于研究和解决相关问题.在学习数轴时,要本着应用为先的原则去体会其便利.

例5、数轴上一动点A 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 ,再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达点C ,若点C 表示的数为1,则点A 表示的数为( ) A .7

B .3

C .-3

D .-2

四、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要注意的是,相反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即两数相加和为0,不存在单个数是相反数的说法.对相反数,一者要注意其概念的应用,二者要能化简计算. 例6、一个有理数和它的相反数之积( ) A .一定为正数

B .一定为负数

C .一定为非负数

D .一定为非正数

例7、化简: (1))4(+-;

(2)??

????---)5

23(;

(3)[]{})(π----,

化简过程中,你有何发现?化简结果的符号与原式中的“-”号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吗?

例8、数轴上,点A 与点B 分别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且点A 在点B 的左边,A ,B 之间的距离为7个单位长度,则点A 代表的数是________.

五、绝对值: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绝对值的直接应用一般有求绝对值和根据绝对值求原数,尤其以后者容易忽略多个值而出错.绝对值表示距离和非负性也是出题的常考点,要引起重视. 例9、若5=x ,则=x ______. 变式、若5-=x ,则=x ______.

例10、绝对值不大于5的所有整数有____________.

六、乘方与科学记数法: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对于乘方,要记住其中的几个概念,理解其乘法运算的本质,然后能熟练计算.

科学记数法是指,把一个数表示成n a 10?的形式(其中a 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10,

n 是正整数).使用科学记数法主要是使书写简短,便于读数.

例11、据媒体报道,我国最新研制的“察打一体”无人机的速度极快,经测试最高速度可达204000米/分,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 A .204×103

B .20.4×104

C .2.04×105

D .2.04×106

例1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10000; (2)80万; (3)-56000000; (4)20.3亿.

例13、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里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 (1)78 . 6(精确到个位);

(2)0 . 853(精确到十分位);

(3)27 . 5644(精确到0 . 001); (4)12345678(精确到万位).

应用层面

作为初中的基础,本章主要是对数进行学习,所以最多的应用就是计算.除常规计算外,我们还要掌握数字规律问题、新定义计算问题等.另外,数轴作为一个新的工具,可以帮我们很好地解决问题,所以关于数轴的应用也是一个重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可类比小学所学混合运算,只是要注意符号和新的运算方式.同样的,以前所学各种运算律,也适用于有理数范围,熟练运用它们,可以简化计算. 例1、计算: (1))18

7

436592(36-+-?-; (2))4

1()59(65)3(-?-??-;

(3)25.36625.118)3

2

6597(?+?-?+-; (4)3)4

11()213(53÷-÷-?-;

(5))115(3)511(13)511(5-÷--?+-?-;(6)56)65121197(452÷??

?????+--;

(7))4

3(25)23(41

2)3(223-?-+-?÷-; (8)13)2(11

4

)215()1(232019+-÷-+?

---;

例2、如果4=x ,3=y ,则y x +的值是( ) A .7±

B .1±

C .7±或1±

D .7或1

例3、李明的练习册上有这样一道题:计算|(-3)+▉|,其中“▉”是被墨水污染而看不到的一个数,他翻看了后边的答案得知该题的计算结果为6,那么“▉”表示的数是_______.

例4、请你只在“加、减、乘、除和括号”中选择使用,可以重复,将四个数-2,4,-6,8组成算式(四个数都用且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使运算结果为24,你列出的算式是_______________(只写一种).

例5、将-8,-6,-4,-2,0,2,4,6,8这9个数分别填入下图(1)的9个空格中,使得横、竖、斜对角的3个数相加的和为0,应该怎么填?若改用-2,-1,0,1,2,3,4,5,6这9个数分别填入下图(2)的9个空格中,使得横、竖、斜对角的3个数相加的和都相等,又怎么填?

新定义:解决新定义问题,关键是搞清新运算是怎么计算的,将新运算转化成常规运算后,再进行计算就没有问题了.

例6、数学活动课上,徐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规定一种新运算“※”,对于任意有理数a,b,有a※b=a-b+2.请你根据新运算,计算(3※4)※3的值是_______.

例7、大家都知道,八点五十五可以说成九点差五分,有时这样表达更清楚.这启发人们设计一种新的加减计数法.

比如:9写成11,11=10-1;

198写成202,202=200-2;

7683写成12323,12323=10000-2320+3

总之,数字上画一杠表示减去它,按这个方法请计算5231-3241=()

A.1990 B.2068 C.2134 D.3024

练习1、在一个秘密俱乐部中,有一种特殊的算账方式:a?b=3a-4b,比如对于2?(-4)是这样计算的:“解:2?(-4)=3×2-4×(-4)=22”,假设规定:a?b=2a-3b-1,那么请你求2?(-3)的值.

数字规律问题:数字规律问题,往往比较灵活,这类问题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符号和数字的变化,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数字,找到规律;另一种是周期循环,要注意找到循环周期,确定位置.

例8、观察下面一列数,探究其规律:

21-

,32,43-,54

,65-,7

6,……

(1)写出第7,8,9项的三个数; (2)第2018个数是什么?

(3)如果这一列数无限排列下去,与哪两个整数越来越接近?

例9、观察下列算式:

21 =2,22 =4,23 =8,24 =16,25 =32,26 =64,27 =128,28 =256,… 用你发现的规律,确定22018 的个位数字是_______.

变式、计算:21 -1=1,22 -1=3,23 -1=7,24 -1=15,25 -1=31,…,归纳各计算结果中的个位数字规律,猜测22019 -1的个位数字是( ) A .1

B .3

C .7

D .5

例10、观察下列图形中点的个数,若按其规律再画下去,可以得到第n 个图形中所有点的个数为_____(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练习2、1118×1311×1410的积的末位数字是_______. 练习3、观察下列三行数并按规律填空: -1,2,-3,4,-5,______,______,… 1,4,9,16,25,______,______,… 0,3,8,15,24,______,______,… (1)第一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

(2)第二行数、第三行数分别与第一行数有什么关系? (3)取每行数的第1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

数轴、绝对值的应用:抓住数轴上的点能表示数的特点,将数字对应表示在数轴上,则可利用数轴解决相关问题.另外,数轴上常考查点的移动、运动问题,计算时要把握好运算规律. 绝对值的性质和意义也常结合数轴一起考查,可涉及非负性应用,化简等.

-、例11、已知a、b分别表示两个有理数,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试比较a、a -之间的大小.

b、b

例12、北京时间2012年3月3日15时,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5个城市的国际标准时间(单位:时)在数轴上表示如图所示,那么开幕时间应是()

A.伦敦时间2012年3月3日23时B.巴黎时间2012年3月3日08时

C.纽约时间2012年3月4日04时D.汉城时间2012年3月3日14时

例13、小明做题时,画了一个数轴,在数轴上原有一个点A,其表示的数是-3,由于粗心,把数轴的原点标错了位置,使点A正好落在了-3的相反数的位置,想想,要把数轴画正确,原点要向哪个方向移动几个单位长度?()

A.向右移6个B.向右移3个C.向左移6个D.向左移3个

例14、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6,B是数轴上在点A左侧的一点,且A,B两点间的距离为10.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t( t>0)秒.

(1)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点P表示的数是_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Q同时出发.求:

①当点P运动多少秒时,点P与点Q相遇?

②当点P运动多少秒时,点P与点Q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

例15、如果014=++-b a ,那么=-b a ________.

例16、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b a a b c a 2)(_________.

例17、数轴上A ,B ,C 三点所代表的数分别是a 、1、c ,且c a a c -=---11.若下列选项中,有一个表示A ,B ,C 三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 B .C .

D .

练习4

比较大小问题:有理数大小比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问题,要注意一般的比较方法,先看符号,有必要再看绝对值,必须熟练掌握. 例18、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 (1))3(--和2-绝对值;

(2))4(--和4的绝对值;

(3)54

-和3

2-; (4))7(--和1-.

例19、在-0.3168中,用数字4替换其中的一个非0数字后,使所得的数最大,则被替换的数字是( ) A .1

B .3

C .6

D .8

例20、在如图1-3的数轴上,O 为原点,数轴上的点P ,Q ,R ,S 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 ,b ,c ,d ,请问下列哪一个大小关系式是不正确的( )

A .b a <

B .c b =

C .b a >

D .b <0

思想方法层面

学习初中数学,除学习基本的知识外,思想方法的提炼和运用也是要重点学习的.本章主要涉及三种思想方法,分别是: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和特殊值法.下面通过相关例题一一讲解. 数形结合:这是数轴这一工具带来的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是将代数问题结合到图形上,用一种比较直观的方式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例1、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则( ) A .0>ab B .0>+b a

C .0<-b a

D .0>÷b a

例2、如图,半径为1的圆在数轴上滚动,开始在数轴上点A (称圆与数轴的切点)处,向左滚动一周至点B 处,若点A 对应的数是3,则点B 对应的数是( ) A .π-3

B .32-π

C .3-π

D .π23-

例3、已知0>a ,0

例4、如图,已知点A 在数轴上,从点A 出发,沿数轴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C ,点B 所表示的有理数是5的相反数,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请在数轴上标出点B 和点C ;

(2)求点B 所表示的有理数与点C 所表示的有理数的乘积;

(3)若将该数轴进行折叠,使得点A 和点B 重合,则点C 和数______所表示的点重合.

分类讨论:分类讨论的原因是情况不确定,而不同的情况会导致不同结果,所以要分类.本章涉及分类讨论的地方包括绝对值逆运算,数轴上点运动的方向性等. 例5、在数轴上到表示-2的点的距离为4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

例6、甲、乙两人的住处与学校同在一条街道上,甲住处在离学校8千米的地方,乙住处在离学校5千米的地方,则甲、乙两人的住处相距______千米.

例7、如果有理数a 、b 、c 满足:0=++c b a ,0>abc ,那么a 、b 、c 中负数的个数是______.

例8、若b a b a ?

B .0>a ,0

C .0b

D .0

例9、互不相等的四个整数的积等于4,则这四个数的绝对值的和是( ) A .5

B .6

C .7

D .8

特殊值法:特殊值法是一种技巧性比较强的方法,运用得当,可以为解决问题带来极大便利,但要注意取值须合理,有代表性才行. 例10、若c a <,2c a b +=

,a b 2<,c

b

a S -=1,a c

b S -=2,b

c a S -=3,则S 1、S 2、S 3的大小关系是( ) A .321S S S << B .123S S S <<

C .231S S S <<

D .132S S S <<

七年级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0的数叫做正数。 1.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是整数,一、正数和负数自然数,有理数。 (不是带“—”号的数都是负数,而是在正数前加“—”的数。) 2.意义:在同一个问题上,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概念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 (有限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注: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零统称为非 负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整数。 ⑵按整数、分数分类: 正有理数正整数正整数 正分数整数0 零有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负整数分数正分数 负分数负分数 1.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对应关系: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是一一对应的。 三、数轴 比较大小: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3.应用 求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在原点的同侧作减法,在原点的两侧作加法。 (注意不带“+”“—”号)

1.概念: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得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一个数可以 看做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 2.法则:先确定幂的符号,然后再计算幂的绝对值。 十、乘方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3.混合运算法则: ⑴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⑵同级运算,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⑶如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在进 行有理数的运算时,要分两步走:先确定符号,再求值。 10的数表示成a ×10n 的形式(其中 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 为正整数)。这种记数的方法叫做科 学记数法。﹙1≤|a|<10﹚ 注:一个n 为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10n -1 ⑴精确到某位或精确到小数点后某位。 ⑵保留几个有效数字 十一、科学记数法 注:对于较大的数取近似数时,结果一般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 例如:256000(精确到万位)的结果是2.6×105 0数字起,到末尾数字止,所有的 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注:⑴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近似数的有效数字时,只看乘号前面的数 字。例如:3.0×104的有效数字是3,0 。 ⑵带有记数单位的近似数的有效数字,看记数单位前面的数字。 例如:2.605万的有效数字是2,6,0,5。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知识点总结

1、有理数的分类 2、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并能灵活运用。 1)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2)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3)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1)数a 的相反数是-a (a 是任意一个有理数) 2)0的相反数是0. 有理数 整数 分数 正整数(自然数) 零 负整数 正分数 负分数 正数 零 负数 正整数 正分数 负整数 负分数 有理数

3)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0. 4、倒数: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5、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1) 对任何有理数a,总有︱a︱≥0. 2)零的绝对值时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则a≥0;若|a|=-a,则a≤0。 3)若a>0,则︱a︱= a ;若a<0,则︱a︱= -a ;若a =0,则︱a︱= 0 ; 6、有理数比较大小:1)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2)数轴上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3)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7、有理数的运算: (1)五种运算:加、减、乘、除、乘方 (2)有理数的运算顺序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对只含乘除,或只含加减的运算,应从左往右运算。 (3)运算法则 1)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 2)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即a-b=a+(-b) 3)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①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②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4)有理数除法法则①除以一个数

《有理数》章节知识点归纳总结

2、下面有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一个有理数奇次幂为负,偶次幂为正 B.三数之积为正,则三数一定都是正数 C.两个有理数的加、减、乘、除(除数不为零)、乘方结果仍是有理数 D.一个数倒数的相反数,与它相反数的倒数不相等 3、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 )任何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 (B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 (C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 (D )任何数的绝对值都不是负数; 4、下列四个命题:(1)任何有理数都有相反数;(2)一个有理数和它的相反数之间至少还有一个有理数;(3)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4)一个有理数如果有倒数,则它们之间至少还有一个有理数;(5)数轴上点都表示有理数;(6)任何一个有理数的平方必是正数。上述命题中,说确的是; 5、a 是最小的正整数,b 是最大的负整数的相反数,c 是到数轴上距原点的距离最小的数,求2a b c ++的值 6、下列各数对中,数值相等的是( ) A 、+32 与+23 B 、—23 与(—2)3 C 、—32 与(—3)2 D 、3×22 与(3×2)2 7、按照下面所示的操作步骤,若输入x 的值为-2,则输出的值为___________ 8、已知 123112113114 ,,,..., 1232323438345415 a a a = +==+==+=??????依据上述规律,则99a =. 9、定义2 *a b a b =-,则(12)3**=______. 10、规定()()a b b a b a --+=?,求)5(3-?的值。 11、用“”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 ,b , 都有a b=b 2+1。例如,74=42 +1=17,求53的值及当m 为有理数时,m (m 2)的值。 12、现规定一种运算“*”,对于a 、b 两数有: ab a b a b 2*-=,试计算2*)3(-的值。 13、用“”、“”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 ,b ,都有a b=a 和a b=b ,例如32=3,32=2。则(20062005)(20042003)=__________。 二、数的分类 1、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括号:-16,26,-12, -0.92, 0, 0.1008,-4.95 正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正分数集合{ }; 负分数集合{ }; 2、 下列各数中:7,-9.25,10 9- ,-301,274 , 31.25,15 7 ,-3.5,0,221 5,-7,1.25,- 37,-3,4 3-。 正整数是{ } 正分数是{ } 负整数是{ } 负分数是{ } 正数是{ } 负数是{ } 三、非负性 ()2 输入x 平方 乘以3 减去5 输出

第1章有理数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 有理数 1、 正数:省略“+”号,如:1,2,3,0.5,31 . . . . . . 加“+”号,如:+1,+2,+3,+0.5,+31 . . . . . . 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如:-1,-2,-3,-0.5,-31 . . . . . . 一个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归纳:如果一个问题中出现 的量,我们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它们。 练习:1.如果向东为正,那么 -50m 表示的意义是( ) A .向东行进50m B .向西行进50m 2.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 .O 是最小的正数 C .0是最大的负数 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 给出下列各数:-3,0,+5,213,+3.1,-2,2004,+2014.其中是负数的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4. 冷库A的温度是-5℃,冷库B的温度是-15℃,则温度高的是冷库 5.一种零件的直径在图纸上是 10+0.05(单位:㎜),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 ㎜,加工要求最大不能超过 ㎜,最小不能超过 ㎜。 2、有理数 正整数、_______和_______统称为整数。 和 统称为分数。 _______和_______统称为有理数。零和正数统称为_______ ,零和负数统称为________。 有理数的分类 有理数? ?? ?? 整数??? 零 负整数 分数??? 正分数 有理数? ???? ?? ? 正整数正分数 零 ?? ? 负整数 练习:1、下列各数中, 整数有( ),正整数有( ), 负整数有( ),分数有( ),正分数有( ), 负分数有( ),正数有( ), 负数有( ),有理数( ). -7,9.2,-30,31.25,0.227,-18,3.14,2015,35,-2.236,67% 2.若a 是负数,则-a 是____数,若-a 是负数,则a 是____数。

初一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有理数基础知识 正数和负数 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 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 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3.0表示的意义 ⑴0表示“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如: 有理数 1.有理数的概念 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 -1,-3,-5…也是奇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⑴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⑵按正、负来分 正整数正整数整数 0 正有理数 负整数正分数 有理数有理数 0 (0不能忽视) 正分数负整数 分数负有理数 负分数负分数 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 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 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 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

【强烈推荐】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整 理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有理数: 有理数=整数+分数 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有理数=正有理数+0+负有理数 正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负有理数=负整数+负分数 l正数的概念:数轴上0右边的数即比0大的数叫正数,形如+1,+0.5,+10.1,0.001… l负数的概念:数轴上0左边的数,形如-3,-0.2,-100…. l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整数也是偶数. ①正负数的表示方法: 盈利,亏损;足球比赛胜,负;收入,支出;提高,降低;上升,下降; ②不投入不支出,不盈也不亏,海平面的海拔,某一个标准或基准….用0表示; 数轴: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数轴是一条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数轴有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画法:首先画一条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再确定正方向,一般规定向右为正,画上箭头,反方向为负方向;最后选取适应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 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任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a,b互为相反数a+b=0; 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在它的前面添上负号“-”即得原数的相反数,当原数是多个数的和差时,要用括号括起来再添“-”;下面的a,b即可以是数字,字母,也可以是代数式; 一般地,数a的相反数是-a,这里的a表示任意一个数,可以是正数、负数、0. 绝对值: 几何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代数定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

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归纳及典型例题

实验中学 马贵荣编 一、【正负数】 有理数的分类:★☆▲ _____________统称整数,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统称分数,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统称有理数。 [基础练习] 1☆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额大括号内: 1,-0.1,-789,25,0,-20,-3.14,-590,6/7 ·正整数集{ …};·正有理数集{ …};·负有理数集{ …} ·负整数集{ …};·自然数集{ …};·正分数集{ …} ·负分数集{ …} 2☆ 某种食用油的价格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涨落,规定上涨记为正,则-5.8元的意义 是 ;如果这种油的原价是76元,那么现在的卖价是 。 二、【数轴】 规定了 、 、 的直线,叫数轴 [基础练习] 1☆如图所示的图形为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 ) 2☆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用“>”号连接起来。 4,-|-2|, -4.5, 1, 0 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整数 B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分数 C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有理数 D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4、★ ①比-3大的负整数是_______; ②已知m是整数且-4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1.1 正数和负数 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 正数:比0大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 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3.0表示的意义 ⑴0表示“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0表示一个确切的量。如:0℃以及有些题目中的基准,比如以海平面为基准,则0米就表示海平面。 1.2 有理数 1.有理数的概念 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3,整数也能化成分数,也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⑴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⑵按正、负来分 正整数正整数 整数 0 正有理数 负整数正分数 有理数有理数 0 (0不能忽视)正分数负整数 分数负有理数 负分数负分数 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 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 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 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 3.数轴 ⒈数轴的概念

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归纳及典型例题

一、【正负数】有理数的分类:★☆▲_____________统称整数,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统称分数,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统称有理数。 [基础练习] 1☆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额大括号内: 1,-0.1,-789,25,0,-20,-3.14,-590,6/7 ·正整数集{…};·正有理数集{…};·负有理数集{…}·负整数集{…};·自然数集{…};·正分数集{…}·负分数集{…} 2☆某种食用油的价格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涨落,规定上涨记为正,则-5.8元的意义 是;如果这种油的原价是76元,那么现在的卖价是。 二、【数轴】规定了、、的直线,叫数轴 [基础练习] 1☆如图所示的图形为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 2☆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用“>”号连接起来。 4,-|-2|,-4.5,1,0 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整数B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分数 C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有理数D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4、★①比-3大的负整数是_______;②已知m是整数且-4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知识点复习-华东师大版

第二章有理数 一、有理数的意义 复习内容:有理数的意义、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一)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如果用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那么负数就表示其相反意义的量. 2、常用的一些符号和数学语言的含义: ⑴a>0,表明a是正数.⑵a<0,表明a是负数. ⑶a≥0,表明a是非负数,即a是正数或a为0. ⑷a≤0,表明a是非正数,即a是负数或a为0. (二)数轴 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2、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3、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三)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 2、零的相反数是零. 3、数a的相反数是-a. 说明:要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只在这个数的前面添上一个“—”号就行了. (四)绝对值 1、 a (a>0) |a|= 0 (a=0) -a (a<0) 说明: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想办法去掉绝对值符号.因此,在具体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时,首先要判断它的正负,然后利用法则求出它的绝对值. 二、有理数的运算 重点复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复习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并掌握科学记数法. (一)有理数的加法 1、法则: ⑴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⑵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 较小的绝对值. ⑶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⑷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二)有理数的减法 1、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三)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1、方法和步骤: ⑴将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然后省略括号和加号. ⑵运用加法法则、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四)有理数的乘法 1、法则: ⑴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⑵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初中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有理数 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 )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 ? ????????负分数 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 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 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 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 1;若ab=1? a 、b 互为倒数;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知识框图

将考点与相应习题联系起来 考点一、关于“……说法正确的是……”的题型(只可能是选择题) 1、下列语句:① 带“-”号的数是负数;② 如果a 为正数,则-a 一定是负数;③ 不存在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④ 00 C 表示没有温度,正确的有( )个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数轴是一条直线; B.表示-1的点,离原点1个单位长度; C.数轴上表示-3的点与表示- 1的点相距2个单位长度; D.距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3或3。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5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5; B. 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 C. 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不是负数; D.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一定相等. 4、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比b 大 比a 大 、b 一样大 、b 的大小无法确定 5、若|a +b|=-(a +b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b ≤0 +b<0 +b=0 +b>0 6、下列说法:① 一个数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一定是负数;② 只有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③ 正数和零的绝对值都等于它本身;④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错误的个数是( ) 个 个 个 个 7、如果a 表示有理数,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 与-(-a)互为相反数 B. +a 与-a 一定不相等 一定是负数 D. -(+a)与+(-a)一定相等 8、已知字母a 、b 表示有理数,如果a +b =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b 中一定有一个是负数 B.a 、b 都为0 C.a 与b 不可能相等 D.a 与b 的绝对值相等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一定是负数 B. 只有两个数相等时,它们的绝对值才相等 C. 若|a|=|b|,则a 与b 互为相反数 D. 若一个数小于它的绝对值,则这个数为负数 10、给出下面说法:①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② 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这个数不是负数; ③ 若|m|>m ,则m<0;④ 若|a|>|b|,则a>b ,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二、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有理数的分类等概念的直接考题 1、某项科学研究,以45分钟为1个时间单位,并记每天上午10时为0,10时以前记为负,10时以后记为正,例如9:15记为-1,10:45记为1等等,以此类推,上午7:45应记为 2、在时钟上,把时针从钟面数字“12”按顺时针方向拨到“6”,计做拨了“+1 2 ”周,那么,把时针从“12”开始,拨了“1 4 ”周后,该时针所指的钟面数字是 3、若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下列式子:①a+b=0;②a=-b ;③|a|=|-b|;④a=b ,其中一定成立的序号为 4、数轴上到数-1所表示的点的距离为5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5、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是 ;绝对值最小的整数是 ;| -π|= _________ 6、写出所有不小于-4并且小于的整数:

(完整版)初中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 思维路径: 有理数 数轴 运算 (数) (形)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分数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c ; a-b 的相反数是b-a ;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 ???≤-≥=)0()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教案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一、有理数 知识点一: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负数的来源) 如“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增加”和“减少”、“升高”和“降低”。 由具有相反意义的词表示的两个量,就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个量规定为正的,用正“+” 数表示,而把与这个量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用负“-”数表示。 如:零上20°C 记作+20°C ,零下17°C 就记作 -17°C 如果用+5圈表示沿逆时针方向转了5圈,那么沿顺时针方向转了12圈记作-12圈 因为是量,表示时需要带着单位名称,如圈、元。 知识点二: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正数:像1、2.5、14 3、23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为了突出数的符号,可以在正数前加“+” 号。如:+3、+5.6 ,有时也可省略“+”号 如:1、2.5、14 3 负数:像-5、-10、-2.3等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负数前面的“-”号不能省略。由此看出,比0小的是负数,负数比0小。 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正数比0大,负数比0小。 复习小学内容: 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时,这个数是质数也称为素数。 如2、3、5、7、11、13、17、19等 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其他的因数,这个数就是合数。 如4、6、8、9、10、12、14、15等 质数和合数都是指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中的数,所以,0和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除了2 其余的质数都是奇数 再复习一下奇数和偶数 偶数:整数中能够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奇数:整数中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知识点三:有理数 有理数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整数: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也是分数 。 0.5=21 ;0.875=8 7 。。。这些都是有限小数,化成了分数。0..3=31 ;0..12.3=999123 ;0.1.2.3=99991123-- ;0.12.3=99 99912123-- 上述都是无限循环的小数,也化成了分数。 小学学过的圆周率π,其值是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4197169399375…它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它不是有理数,是八上实数中我们学到的无理数

有理数全章复习(按知识点分类复习)

1、 规定了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的直线叫数轴。 第一章 有理数全章复习 考点一: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 七年级一班某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为 80 分,数学老师以平均成绩为基准,记作 0 ,把小龙、小聪、 小梅、小莉、小刚这五位同学的成绩简记为 +10 ,– 15 , 0 ,+20 ,– 2.问这五位同学的实际成绩分 别是多少分 2 、如果规定收入为正,支出为负.收入 500 元记作 500 元,那么支出 237 元应记作 ( ) A .-500 元 B .-237 元 C .237 元 D . 500 元 3. 有4 包真空小包装火腿,每包以标准克数( 450 克)为基准,超过的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克数记作负 数,以下数据是记录结果,其中表示实际克数最接近标准克数的 ( ) A .+2 B .-3 C .+3 D . +4 4. 某商店出售三种不同品牌的大米,米袋上分别标有质量如下表:现从中任意拿出两袋不同品牌的大米, 这 两袋大米的质量最多相差 ( ) A .0.8kg B . 0.6kg C . 0.4kg D . 0.5kg 考点二:有理数的分类 1 、 _____ 、 ____ 和 _________ 成为整数,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统称为分数。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 统称为有理数。 练习巩固: 2 1、在– 2,+3.5 ,0, ,– 0.7 ,11 中.负分数有???????? 3 1 1 6、比 3 21大而比 21 3小的所有整数的和为 考点三:数轴 B 、2个 C 、3 个 D 、4 个 2 、不超过 ( 33 23 ) 的最大整数是 A 、–4 B –3 C 、3 D 、4 3.在数 8.3 、-4、0 、-(- 5)、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6 、 -|-10|、1 中,正数有 ) 个; ① 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② 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③ 一个整数不是正的,就是负的 ④ 一个分数不是正的,就是负的 5 、在数+ 8.3 ,- 4 ,- 0.8 , 0 , 90 ,- - 24 |中, 是正数, 不是整数。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练习题(有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练习题(有答案) 2.1 有理数 基础题 知识点1 认识正数与负数 1.(连云港中考)下列各数中;为正数的是(A) A.3 B.- 1 2 C.-2 D.0 2.(临沂中考)四个数-3;0;1;2;其中负数是(A) A.-3 B.0 C.1 D.2 3.在-1;0;1;2这四个数中;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是(B) A.-1 B.0 C.1 D.2 4.下列各数:-101.2;+18;0.002;-60;0;- 4 5 ;+3.2;属于正数的有+18;0.002;+3.2;属于负数的有-101.2;-60;- 4 5 . 知识点2 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5.(咸宁中考)冰箱冷藏室的温度零上5 ℃;记作+5 ℃;保鲜室的温度零下7 ℃;记作(B) A.7 ℃B.-7 ℃C.2 ℃D.-12 ℃ 6.下列不具有相反意义的是(C) A.前进5 m和后退5 m B.节约3 t和浪费3 t C.身高增加2 cm和体重减少2 kg D.超过5 g和不足5 g 7.若火箭发射点火前5秒记作-5秒;则火箭发射点火后10秒应记作(D) A.-10秒B.-5秒 C.+5秒D.+10秒 8.如果+80 m表示向东走80 m;那么-60 m表示向西走60__m. 知识点3 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 9.在0;1;-2;-3.5这四个数中;为负整数的是(C) A.0 B.1 C.-2 D.-3.5 10.有理数可按正、负性质分类;也可按整数、分数分类: ①按正、负性质分类:②按整数、分数分类: 有理数 ?? ? ??正有理数?????正整数 正分数 负有理数 ?? ? ??负整数 负分数 有理数 ?? ? ??整数 ?? ? ?? 正整数 负整数 分数 ?? ? ??正分数 负分数 11.下列各数:3;-5;- 1 2 ;0;2;0.97;-0.21;-6;9; 2 3 ;85;1;其中正数有7个;负数有4个;正分数有2个;负分数有2个. 12.如图是数学果园里的一棵“有理数”知识树;请仔细辨别分类;把各类数填在它所属的相应横线上.

初一数学第1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初一数学第1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 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如果出判 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3.0表示的意义 ⑴0表示“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有理数的概念 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⑴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⑵按正、负来分正整数 整数正有理数正分数 有理数有理数(0不能忽视)负整数 分数负有理数负分数 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 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 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 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 ⒈数轴的概念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意:⑴数轴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⑵原点、正方向、 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⑶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 要统一;⑷数轴的三要素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 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 ⑴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0用原点表示。 ⑵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也就是说,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如,数轴上的点π不是有理数) 3.利用数轴表示两数大小 ⑴在数轴上数的大小比较,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⑵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⑶两个负数比较,距离原点远的数比距离原点近的数小。

苏科版七上第二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七上第二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0的数叫做正数。 1.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是整数,自然数,有理数。 一、正数和负数(不是带“—”号的数都是负数,而是在正数前加“—”的数。) 2.意义:在同一个问题上,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概念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有限小数、百分数与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零统称为非正整数。 ⑵按整数、分数分类: 正有理数正整数正整数自然数 正分数整数0 零有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负整数分数正分数 负分数负分数 任何有理数都可以表示成分数形式。 1.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 a ;人造无限不循环的,如0.1010010001…… 三、无理数 2.三种基本形式的无理数:带π的;22 1.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对应关系: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是一一对应的。 三、数轴有理数和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任意一点都表示一个 有理数或无理数。 比较大小: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3.应用求两点之间的距离:用右边的点的表示的数减去左边的点表示的数。 代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1.概念几何:在数轴上,离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相反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a+b=0,即a=-b;反之,若a+b=0,则a与b互为相反数。 四、相反数两个符号:符号相同是正数,符号不同是负数。 3.多重符号的化简多个符号: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符号的化简,看负号的个数,当“—”号的 个数是偶数个时,结果取正号;当“—”号的个数是奇数个时,结果取负号 1.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1;0没有倒数) 五、倒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倒数,则a·b=1;反之,若a·b=1,则a与b互为倒数。 若a与b互为负倒数,则a·b=-1;反之,若a·b= -1则a与b互为负倒数。 1.几何意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若|a|=|b|,则a=b或a=﹣b) 六、绝对值 2.代数意义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0 a >0,|a|=a 反之,|a|=a,则a≥0 代数意义的符号语言 a = 0,|a|=0 |a|=﹣a,则a≦0 a<0,|a|=‐a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4.人们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5.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6.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7.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0。 8.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9.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0.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11.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2.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13.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4.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向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15.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6.一般的,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17.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18. 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19.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0.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21.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n 中,a 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22.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出: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显然,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