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急救知识现况调查及干预

大学生急救知识现况调查及干预
大学生急救知识现况调查及干预

大学生急救知识现况调查及干预

作者:杨巧红, 颜君, 肖丹, YANG Qiao-hong, YAN Jun, XIAO Dan

作者单位:杨巧红,肖丹,YANG Qiao-hong,XIAO Dan(暨南大学医学院护理学系,广东,广州,510632),颜君,YAN Jun(中山大学护理学院,广东广州,510081)

刊名: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 MEDICINE EDITION)

年,卷(期):2008,29(2)

被引用次数:13次

参考文献(12条)

1.卢艳萍;黄集慈;石茜健康教育对提高公众急救知识水平的效果评价[期刊论文]-中国健康教育 2000(03)

2.覃思;王声湧穗港澳地区大学生急救知识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学校卫生 2006(02)

3.陈根芝;胡高楼;林佳浙江师范大学学生急救知识知晓及需求现况调查[期刊论文]-中国健康教育 2006(05)

4.姚建军;黄武;龚卫平湖北省大学生急救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期刊论文]-湖北体育科技 2003(02)

5.王满;答邦俊;杨辉河南省高师大学生急救能力现状调查[期刊论文]-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06)

6.魏穗霞;徐小华;邓春梅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急救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湖北体育科技 2001(03)

7.费国忠;蔡晓峰;刘艺林急救中心和高校联合开办自救互救选修课的经验总结[期刊论文]-中国急救医学

2001(11)

8.费国忠;刘艺林急救中心和高校合作设置防灾和急救选修课的现状和前景[期刊论文]-中国急救医学 2003(04)

9.孙晓静;张钦祥大学生群体中普及急救常识的意义[期刊论文]-职业与健康 2006(12)

10.田远芳;杨洪祥对大学生开设急救教育活动的探讨[期刊论文]-中国科技信息 2006(09)

11.宋因力;陈美红对公众开展院前急救知识教育的探讨[期刊论文]-医学与社会 2006(08)

12.关金保;温新华;张雁青少年儿童普及急救知识技能的有效途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社会医学 2001(0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李明霞在大学生中普及急救知识的必要性和方法探讨[期刊论文]-新西部(下半月)2009(6)

2.陈根芝.胡高楼.林佳.Chen Gen-zhi.Hu Gao-lou.Lin Jia浙江师范大学学生急救知识知晓及需求现况调查[期刊论文]-中国健康教育2006,22(5)

3.凌吉英.刘金花.刘眷玲.邹菲菲.王克芳.LING Jiying.LIU Jinhua.LIU Chunling.ZOU Feifei.WANG Kefang山东省大学生院前急救认知调查[期刊论文]-护理学杂志2009,24(2)

4.谢诚诚.祝雪花.徐伟英.樊小庆.杨皛白温州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认知及需求情况调查[期刊论文]-护理研究2010,24(23)

5.祝雪花.杨丽丽.蔡福满.陈军.姜文莉.邱贤云.韦泾云.张琴辉对医学院非医学类大学生开展急救知识培训的探讨[期刊论文]-护理研究2007,21(12)

6.黄河.王新刚.杨文海.王凯荣大学生急救知识知晓及需求现状调查分析[期刊论文]-宁夏医学杂志2008,30(12)

7.刘瑞峰.喻祝仙.周祖宝.黄山高校普及急救技术的可行性研究[期刊论文]-体育科技2004,25(1)

8.景周芳.唐桂莲.朱挑银.陈光大学生急救知识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估[期刊论文]-中国实用医药2007,2(8)

9.桂莉.曾友燕.陶红医学院校大学生院前急救知识培训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急救医学

2003,23(5)

10.彭迎春.李玉娟.刘兰秋.关丽征.王亚东.梁万年医科大学生急救知识培训现状与需求调查[期刊论文]-卫生软科学2008,22(6)

1.武天明.钟寿星.陈晓英.张铁涛琼州学院大学生急救知识认知及教育分析[期刊论文]-中国校医 2011(7)

2.敖薪.罗晓华综合性大学非医学专业开设《突发灾害事故的救援》课程的可行性及构想[期刊论文]-齐鲁护理杂志 2009(23)

3.刘小红.刘凌云.张少珠海某高校大学生急救培训现状与需求调查[期刊论文]-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30)

4.吴国华.何琨.张文强.林蓓蕾.高金玲.王鹏.王润娟.赵伟.薛淑好郑州市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知识认知现状调查[期刊论文]-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4)

5.李晓珍.王锋.陈青山.黄优娴.王峰娟广州某校大学生健康知识态度及教育效果评价[期刊论文]-中国公共卫生2011(7)

6.陈梦洁.张丽萍.于瑞梅.谢佳宜.周萍大学生急救护理知识的调查与分析[期刊论文]-护理管理杂志 2010(3)

7.杨凤霞高校急救健康促进模式的探讨[期刊论文]-中国校医 2011(11)

8.李红莉.彭奇.王梁平.张懿.刘春江.桂琛高职高专开设《急救护理学》必修课的实践与思考[期刊论文]-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21)

9.江淑聘.谭益冰.葛泳兰.陈敏婷.冯彩途医学院校大学生灾难医学教育的现状调查[期刊论文]-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11)

10.刘颖.任文轩在具有护理专业的综合类大学中开展护理学通识教育的课程设计[期刊论文]-浙江医学教育

2013(3)

11.王雷.熊明州.周维.邹霞丽.印英豪.单晨.易银沙.易尚辉长沙市本科生急救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期刊论文]-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3(11)

12.曲辉北京某大学学生参与心肺复苏知识技能培训效果分析[期刊论文]-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2(6)

13.蔡乐农.杨浩杰.高路.杨燕华.金晓艳.魏挺.卢媛媛.牛灵芝.闫伟艺某理工院校大学生急救知识及干预结果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学校卫生 2009(12)

引用本文格式:杨巧红.颜君.肖丹.YANG Qiao-hong.YAN Jun.XIAO Dan大学生急救知识现况调查及干预[期刊论文]-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8(2)

医学生日常急救知识普及的调查及分析

医学生日常急救知识普及的调查及分析 发表时间:2012-04-16T16:50:09.4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6期供稿作者:杨焱平洪保安董敏王子婧黄琬雪王晓卉萨[导读] 在进行本次调查之前,我们通过网上查询、书籍查阅、同学交谈等方式了解到现在大学生对急救知识掌握缺乏。 杨焱平洪保安董敏王子婧黄琬雪王晓卉萨建郭建锴(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西太原 030001)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6-0431-02 【摘要】目的了解目前医学生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调查点:山西医科大学。调查对象:首先对我校的医疗系和非医疗系进行整群抽样,抽取医疗系:2008级和2009级的临床医学、儿科系、药学系;非医疗系:2008级和2009级的英语系、信息管理系、社会工作系。然后在此群体中通过随机抽样得到调查样本。调查内容:着重调查本校学生对交通事故、运动事故、溺水、触电、地震等突发事件的急救处理措施的掌握程度。调查方法: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Ⅰ期调查后进行日常急救知识干预,然后进行Ⅱ期调查。结果Ⅰ期调查显示,医疗系比非医疗系的得分高,说明他们对日常急救进行了解的程度高;对医疗系08级与09级比较中可以看出,高年级比低年级的掌握情况更好;非医疗系的08级与09级比较,高年级与低年级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差别不明显。通过对一期与二期总体分数以及心肺复苏得分的比较,可以得知我们发放急救知识宣传册的中间干预措施是有效的。结论我校学生对日常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高。大学生有必要进行急救知识学习。 【关键词】事故日常急救急救方法医学生 前言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多元化,交通伤害、触电、雪灾、洪水等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频繁出现。由于这些事件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而且每一个人都可能是“第一目击者”。面对伤者,实施正确的急救措施才能更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痛苦,甚至挽救生命。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公民的急救水平甚至是衡量城市生活水准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 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高素质人群,理应更好更多得掌握急救知识。调查人员了解到目前大学生急救知识严重匮乏,且大多数有关急救知识的调查只限于现状的调查,干预研究少有涉及。因此,本调查重点研究我校医疗专业和非医疗专业的大二、大三学生,通过分期调查、中间干预后进行分析对比反映目前我校大学生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了解干预效果,以此为今后开展急救知识普及教育提供数据参考。 1 资料 1.1 调查对象: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人数统计 注明:问卷回收率为97%。 1.2 调查内容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心肺复苏、止血、骨折、触电、哮喘、溺水、醉酒、癫痫发作、心绞痛、踩踏、地震、火灾、烫伤烧伤、动物咬伤及灭火器的使用、紧急避难场所设置地点和急救信号的识别、急救号码的掌握。 1.3 调查方式 问卷中的各题为分值型,问卷总分为70分。 Ⅰ期调查:在选定调查对象中发放调查问卷并回收整理。 中间干预:在调查对象中开展日常急救知识宣传活动。 Ⅱ期调查:向调查对象再次发放调查问卷并回收整理。 2 结果

救护知识普及教学大纲(新)

关注健康敬仰生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并结合《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5号)文件精神“建立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长效机制。要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公众参与的应急救护培训中的主体作用。支持红十字会在易发生意外伤害的教育、公共安全等领域以及交通运输、矿山、建筑、电力等行业中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积极推动红十字救护培训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不断提高应急救护知识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率。” 当前社会灾害频发、紧急事故不断,各种意外伤害——地震、火灾、车祸、溺水、触电等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而灾害发生时,如何有效的在第一时间对伤者进行紧急救护,从而提高伤者的生存几率正是应急救护工作所要解决的问题。 打个比方,人在心脏停止跳动的4分钟之内进行心肺复苏,其成活率在50%(溺水、触电的心肺复苏成活率已达到70%以上),6分钟后降低到4%,8分钟之后几乎失去了救援意义。成都市救护车到达的时间,一般为12分钟,因此当有人员伤亡情况发生时,在最佳的急救时间内,现场主要的处理人即“第一目击者”也就是能够第一时间对伤者提供现场救护的人,这种现场

救护称为院前救护又叫院外救护。再比如,意外伤害中,骨折,尤其时颈椎、腰椎骨折后若搬运不当,将造成终身瘫痪;人体出血量超过800—1600毫升时,生命就有危险,同样的,利用“第一目击者”在事发现场对伤病员提供紧急救护是挽救生命的最佳途径。 据权威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有近3000万人次的危重急症和意外伤害需要现场救护和转送,如果只依靠医院和医生,当救护车到来时,往往会使处在生死边缘的伤病员在等待中错失挽救生命的最佳时机。因此,现代救护理论认为,在事发现场,利用广泛的经过专业培训的“第一目击者”对伤病员实施及时有效的初步救护,可以有效的减轻伤残,挽救生命。而事实上,学习救护技能,学会自救互救,只需要16学时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部分基本知识普及仅需要120—150分钟)。 学会和掌握现代救护技能,可以为您和您的家人、朋友、单位和企业撑起一把生命的保护伞。 请,关爱健康,敬仰生命。 教学内容 项目一:了解红十字会的宗旨、理念

中学生对急救知识的了解及意义的结题报告

关于“中学生对急救知识的了解状况及意义”研究报告 广州彭加木纪念中学高二(6)班 课题组成员:冯颖文、邝舒颖(组长)罗惠宜梁浩銮梁梓成郭浩斐彭伟焯 温静霞黎文欣刘倚君周文焰龙紫珊、杨悦 指导老师:孙旭君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因各种急危重症,意外伤害时有发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而及时的、有效的急救能为治疗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公民的急救水平甚至是衡量一座城市生活水准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因各种急危重症,意外伤害时有发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而及时的、有效的急救能为治疗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 当今社会,普遍中学生对于了解急救知识的了解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觉得与自己无关,我还不懂这方面的急救知识等等,这一切都告知我们一个人的急救能力好坏与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中学生的调查表明中学生的急救知识严重匮乏,有待提高。从中学生的视角着手,去了解与认识他们在急救方面的不足,并弥补他们的不足,从而掌握相关的急救能力,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了解到了同学们对于急救知识的了解不深及意义是什么的这个情况之后,我们不禁联想到究竟中学生对于急救知识的了解状况到底是怎么样的,造成中学生们重视程度不高的原因,为什么要学习更多的急救知识这个问题,怎样能让中学生了解到急救知识的意义,等等。

这一系列问题萦绕在我们的脑海里,于是,我们选择了“中学生对急救知识的了解状况及意义”的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展开研究调查。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现在中学生安全问题是一个热门话题,而中学生安全问题中重要的问题还是急救能力问题,急救在当前社会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此次我们研究是为了解中学生意外伤害的急救与互救能力,为有针对性地提高中学生意外伤害的急救与互救能力提供依据. 同时也引起周围广大人群在急救方面的关注,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我急救知识。本次活动让我们了解了中学生对急救知识的了解状况及意义,生活中偶尔会碰到一些突发疾病的人,公交车、菜场、澡堂、马路上……尤其是突发心脏病人,在那样的场合下很难一下子就找到医生,帮忙的路人也只能打120求助,在救护车到的前段时间里,大家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措施,人工呼吸、心脏复苏,都没学过,如果方法不对反而可能加重病情。但是,如果错过了最佳急救时间,病人很可能就失去生命了……让更多的人学会急救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很多人平时可能也想学一点这方面的知识,但不知道上哪儿去学,现在好了,大家如果有时间,可以去急救中心上课,掌握一些急救知识,万一遇到突发的情况,可以出手相助。专家说,心脏骤停1分钟内开始实施急救,成功率一般都在90%以上,只要在急救的“黄金时间”采取措施,挽回生命的概率是相当大的,但这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才行,所以,这件事情应该大力推广,让更多的人都学会急救知识。

院前急救四项技能操作标准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成人机械通气(经口)操作流程 (一)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用抬颏推额法,以寰枕关节为转折点使头部尽量后仰,以便使镜片和气管在一条直线上。 (二)加压去氮给氧: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加压给氧,交予助手给病人吸100%纯氧2~3分钟,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插管时暂停通气。 (三)准备导管:选择相应规格的气管导管,用注射器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在导管内放入导丝并塑型,在气管导管前端和套囊涂好润滑油。 (四)准备喉镜:气管导管准备好后,选择合适形状和大小的喉镜镜片,检查光源后关闭,放置备用。 (五)准备牙垫、固定胶布和听诊器。 (六)暴露声门:打开喉镜,操作者用右手拇、食指拨开病人上下齿及口唇,左手紧握喉镜柄,把镜片送入病人口腔的右侧向左推开舌体,以避免舌体阻挡视线,切勿把口唇压在镜片与牙齿之间,以免造成损伤。然后,缓慢地把镜片沿中线向前推进,暴露病人的口、悬雍垂、咽和会厌,镜片可在会厌和舌根之间,挑起会厌,暴露声门。 (七)插入气管导管:操作者用右手从病人右口角将气管导管沿着镜片插入口腔,并对准声门送入气管内,请助手帮助将导丝拔除,继续将导管向前送入一定深度,插管时导管尖端距门齿距离常在21~23cm。注意气管导管不可送入过深,以防止进入单侧主支气管造成单侧通气。操作过程中如

声门暴露不满意,可请助手从颈部向后轻压喉结,或向某一侧轻推,以取得最佳视野。 (八)确认导管位置:给导管气囊充气后,立即请助手用简易呼吸器通气,在通气时观察双侧胸廓有无对称起伏,并用听诊器听诊胃区、双肺底、双肺尖,以双肺呼吸音对称与否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正确无误。 (九)固定导管:放置牙垫后将喉镜取出,用胶布以“八字法”将牙垫与气管导管固定于面颊。 (十)机械通气准备物品: 氧气瓶、流量表、通气管道、复苏器、模拟肺. (十一)安装流量表、通气管道、复苏器、模拟肺。 (十二)开启氧气瓶,观察流量表氧气量,选择复苏器工作模式,设定为15/400模式。 (十三)检查复苏器运转情况. 观察3组通气。 (十四)去掉模拟肺,连接病人,观察病人呼吸及缺氧改善情况。 二、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流程 (一)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二)判断意识:拍肩、呼唤患者,检查颈动脉搏动,确认意识丧失,无颈动脉搏动。 (三)启动急救反应程序,请助手准备除颤监护仪和简易呼吸器、面罩。 (四)摆放体位:患者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靠近患者跪地,双膝与肩同宽,头侧膝部外缘与患者肩头平齐。

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现状

我国近年急救知识普及现状 【摘要】据了解,由于急救知识的普遍缺乏,我国民众在遇到灾害和突发事件时,往往自救和互救能力低下,这也造成了很多完全能够避免的人身伤亡。针对这一情况,通过综合分析我国近年急救知识普及现状,发现其中的主要问题:公众对急救知识重要性认识不够,急救意识有待提高;缺乏完善的急救普及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及方式有待更新;培训结果不如人意。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以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 【关键词】公众;急救知识;普及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各种急危重症、意外伤害时有发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意外伤害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的患者约70万人,是居民死亡原因的第4位或第5位,也是134岁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1]。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情况对降低突发事件和灾难发生时的伤残率,提高生存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我国近年来在急救知识普及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急救知识的普及使公众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现场自救和互救,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公民的急救水平甚至是衡量城市生活水准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2]。 1 普及急救知识的意义 大量医学统计调查发现,如果在心跳停止4 min内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率为50%,如果在心跳停止后8 min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率下降为10%,如果在心跳停止后10 min才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的可能性仅为1%。因而“4 min”被称为救命的“黄金时间”。急救强调的是速度,而通常情况下救护车接报到赶抵现场平均约需10min,这正是心搏骤停、人工复跳的“黄金时间”[3]。但由于我国部分公众急救意识较差,对自已能否正确运用急救知识缺乏自信,害怕承担后果,缺乏救死扶伤的精神和责任感,急救意识的淡漠让很多生命贻误了宝贵的抢救时机[1]。大多数人除了消极等待急救医生的到来而别无他法,而部分人不了解急救知识和技能,在意外事件中因为搬运不当等导致伤者“第二次伤害”。所以急救知识的普及是很有必要的。 2 国外急救知识普及情况 上个世纪50至60年代,西方国家首先建立了现代心肺复苏理论和技术体系; 1956年ZOLL应用电除颤成功抢救了一例心室颤动的患者, 1958年美国Peter Safar证实了口对口人工呼吸优于“压胸抬臂通气法”; 1960年Kou-venhoven发表了第一篇关于胸外按压的文章,被称为心肺复苏的里程碑。口对口呼吸法,胸外心脏按压,配以体外电击除颤,构成了现代心肺复苏的三大要素。1961年Safar更进一步将CPR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进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 ALS),高级生命支持( prolonged life support, PLS)[4]。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急救技能中的核心内容,有研究证实,在普及CPR知识的欧美国家,每天有100多人幸免于死。由第一目击者进行CPR的有效率为66·67%,而事故发生后由医生进行CPR的有效率仅为5·28%,充分证实了“现场第一目击者”及早施行有效CPR的重要性[3]。 急救培训在欧美、日韩等国家都得到了积极地推行。2003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发生在院外的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患者中, 95%来不及到

普及医学急救知识

普及医学急救知识,提高全民自救互救能力 是当前医务工作者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打造“健康镇江”三大工程之一。现介绍常用“十大急救”。 一心肺复苏(CPR) 【病例介绍】李某,男31岁,某学校电工,工作中不慎遭电击倒地后心跳呼吸骤停,该校老师立即对其就地进行心脏挤压,人工呼吸,并随即送本院救治,经抢救12分钟心跳呼吸恢复,5小时后神志清醒,治疗两周痊愈出院。 该病人因电击伤后导致心跳、呼吸骤停,表现为“假死状态”。急救的关键是应立即进行就地抢救,不能等待专业人员。该病人之所以抢救成功,是由于事故发生后,该校老师掌握了心肺复苏技术,立即进行了人工呼吸、心脏挤压,为医院进一步抢救奠定了基础。下面介绍关于心肺复苏的方法。 1、如何判断心跳呼吸已停止?任何一种原因(常见原因有:心脏疾病、各种中毒、意外伤害等)导致突然意识丧失,没有呼吸,面色苍白等就是心跳呼吸已停止的征象。 2、如何进行心脏挤压?立即将病人就地仰卧,解开衣领。 操作步骤:急救者用左手紧贴病人胸骨(胸前正中一块骨)中下1/3处,右手重叠交叉左手手背上,用上半身重力垂直下压5cm。要求:肘关节不能屈曲,用力勿过猛,防止肋骨骨折。每分钟100次。心脏挤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 。 面色改善视为有效。 3、如何进行人工呼吸?首先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后仰,同时必须用手予以清除口腔、咽喉部有呕吐物、血液、痰液等后,方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操作步骤:急救者用左手捏住病人鼻,深吸一口气后迅速吹入病人口内,此时应见病人胸部抬高,视为有效,吹气完毕,放松左手,反复进行。 (具体见图解) 通过上述方法可迅速建立人工循环和呼吸,保证心脏等重要器官血液供应。因为心跳呼吸停止在4分钟内抢救时成功率可达30-50%,4---6分钟抢救成功率为10%;6--10分钟存活率仅1%;10分钟以上存活率几乎为0。所以对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急救,必须分秒必争,时间就是生命。

急救知识问卷调查

急救知识情况调查问卷 您好,为了了解员工急救知识知晓情况,我们特地设立这份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现需要花费您宝贵的几分钟填写这份调查问卷,感谢您的配合! 性别:①男②女 年龄:①7-12②13-18③19-28④29-40⑤41-55⑥55以上 1、您是否渴望了解急救常识、学会自救互救技能? A、是 B、否 2、您曾接受过有关急救知识及技巧的培训么? A、接受过 B、没有接受过 3、您是否有主动系统的学习了解一些急救常识? A、有 B、有想法但没去了解 C、没有想法、也没去了解4、您认为自己对急救知识掌握的情况如何? A、非常好 B、好 C、一般 D、差 5、您对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宣传活动持什么态度? A、支持 B、中立 C、反对 6、你知道抢救突发病病人有“黄金四分钟”吗? A、知道 B、不知道 7、您在打120电话时该怎么说? A、交代自己所在位置 B、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 C、等待对方来询问自己 D、交代发生了什么情况 8、假如现在有人心脏骤停,您是否有信心、有把握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

A、非常有 B、比较有 C、了解一点但不懂得 D、没有 9、面对需要急救的情况,您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A、没学过,躲得越远越好或假装不知道 B、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做什么 C、害怕,忘记要做些什么 D、学过急救,但没有信心做好 E、学过急救,尽力去帮忙 F、学过急救,有信心做好 10、您遇到有人(或身边的人)需要急的第一反应是() A、很紧张,不知道做什么 B、会想到呼叫救护车 C、在救护车来临之前不知道怎样采取急救措施 D、会观察病情并采取简单急救措施 感谢您的参与,祝您生活愉快! 11、吃饭时看到有人突然不能说话,面色发青,应该怎么急救? A、拍背 B、在其身后压挤上腹部 C、让他赶紧喝点醋 D、让他吃大块馒头 12、如果有人走路时突然倒地,你上前帮助他,首先应该做什么? A.打120急救电话 B.大声呼唤,看他是否有意识

大学生急救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急救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摘要]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肺复苏和现场急救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现状及需求, 为高等院校开展相关教育工作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对某高校679 名在校大学生开展急救知识教育调查。结果不同年级大学生心肺复苏和现场急救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差别较大,一年级知晓率为32.18%,二年级知效率为80.1%,三年级知晓率为90.3%。结论对大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技能培训和急救知识教育十分必要, 建议在全国高等院校普遍实施。 [关键词] 急救知识学生 由于各种临床急症和意外事故发生的不可预知性和危急性, 及时、有效的现场自救和互救能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 提高抢救成功率。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 公民的急救水平是衡量当地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很多研究和事实也表明, 具备必要的灾害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可以有效地减少伤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学校与社会交流日益密切, 校园内外的大学生伤害事件时有发生。另外, 青年学生喜爱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 也容易产生身体伤害。因此, 提高大学生心肺复苏操作和现场急救的知识技能水平, 不但十分必要, 而且也是全面提高大学生身心素质、创建和谐校园的需要。为了解我院大学生对急救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认知途径,以进一步提高我院大学生的急救知识和救助水平,特作此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抽取我院非医学专业一至三年级全日制大学生679名作为调查对象,其中一年级289(4 2.6%)人,二年级246(36.2%)人,三年级144(21.2%)人,年龄在18-23岁之间;其中男生247(36.4%)人,女生432(6 3.6%)人。 1.2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借鉴国内其他城市关于大学生急救技能培训的相关经验,自行编制调查问卷,并经过预调查检验与修改,问卷内容包括:①一般资料,包括姓名、院系、专业、班级、学号、性别、出生日期、籍贯等;②急救知识来源的途径,包括科普宣传媒体听他人讲述及其他途径③急救知识: 触电时现场急救方法、判断心跳呼吸骤停的方法、溺水者现场处理方法、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部位、正确的人工呼吸方法、脊柱骨折患者正确的搬运方法、预防中暑的措施、燃气中毒首要的处理措施、四肢骨折时用夹板固定的正确方法、止血带止血时连续阻断血流不得超过的时间、伤口被艾滋病患者血液污染的现场处理、被犬咬伤后最重要的处理方法以及火焰烧伤时理想的自救方法;④急救知识学习的态度,是否必要。5急救知识普及方法的选择,包括理论与模拟训练并重、加大宣传及开设选修课。 采用自填问卷方式,完成对大学生急救技能现状调查。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现场发卷,学生不记名答卷,时间20min,当场收回问卷。发放问卷712份,回收685份, 在回收的问卷中有效问卷679份有效率为99.1%。

_院前急救管理规定

2011年改善医疗服务具体措施 一、改善门诊服务 1、规范窗口服务。落实《江苏省医疗机构主要窗口服务规范》,三级和县级综合医院以及门诊量较大的专科医院实行挂号、检验、“一站式”服务台等窗口工作人员提前30分钟以上挂牌上岗。挂号、取药等候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改善服务态度,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 2、改革服务流程。实行首问、首接负责制。优化门诊“一站式”服务和导医服务。开设简易门诊。门诊服务窗口和诊室弹性排班、分层分科分区挂号、收费、候诊。三级医院和县级综合医院要全面实行电子排队、叫号。注意运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实时传输门诊和入院患者相关信息,提前做好服务,缩短患者门诊检查、缴费、取药和办理住院手续时间。鼓励开展门诊适宜手术、开设日间病房,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3、推进预约诊疗。建设省、市级区域预约诊疗服务信息平台。各医院积极推进窗口、诊间、出院、电话、短信、网络、社区等多种预约方式,方便患者预约。2011年,二、三级医院专家门诊预约率分别达20%、50%以上。其他医院也要积极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加强预约诊疗管理,确保预约成功率。 4、方便患者检查。合理安排检验检查设备和人力资源,进一步减少预约检查,力争做到随到随查。对需要空腹检查等特殊项目,在人员和时间上要尽可能从患者角度考虑,努力节省患者等候时间。全面推行检验检查报告及时发放制度,能即时出结果的,即时发放;能当天出结果的,当天发放。继续完善检验检查结果查询方式,在确保患者隐私的前提下,通过自助打印、手机短信、电话或网络查询等多种形式方便患者。

5、实行专家门诊“全日制”。方便农村和外地患者就医,合理安排专家门诊,积极推行专家门诊“全日制”和专家门诊“中心制”。专家门诊要确保诊疗时间,确保诊疗质量,对疑难杂症要以专家诊疗中心为平台,及时组织相关专科的专家会诊,让患者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进一步加强紧缺专家门诊号的管理,想方设法杜绝“炒号”牟利行为。 6、安排好节假日服务。认真执行我厅下发的《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全省公立医疗机构节假日正常开诊的通知》(苏卫办医…2008?11号)和《省卫生厅关于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黄金周”休假方式的通知》(…2007?14号),合理调配人力、物力资源,安排好节假日门急诊和住院医疗服务,满足患者需求,确保医疗安全。 7、改善服务设施和环境。坚持一切从方便患者出发,完善医院标识和就诊流程引导系统。门诊实行分科候诊,并保证各医疗区域有足够的候诊空间,保持安静、舒适。有条件的医院要开设自动取款机、小卖部、休闲区等服务设施。加强医院安全保卫工作,为患者创造安静、有序、安全的诊疗环境。 8、强化患者身份识别。运用信息手段,加强对患者的身份识别。对首次就诊患者,建立规范的电子档案。对重复就诊的患者,及时查阅相关门诊或住院病历资料,及时识别患者,以便于及时、详细了解病史和治疗情况,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医院之间建立患者就诊信息交流机制,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费用。 二、改善急救医疗服务 9、强化院前急救服务。完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加强调度指挥,接到呼救信息后,无特殊情况下,农村30分钟内、城市(含县城区)10—15分钟内救护车赶到现场规范开展救治、转运。加强院前、院内急救医疗服务的协调配合,确保急救医疗服务的

急救知识普及培训

急救知识普及培训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急救知识普及培训 第一部分常见急救知识 一、出血与止血 损伤部位紧急止血是自救互救重要而常用的急救措施,若未能及时止血,可危及伤员生命。根据出血的特点,可迅速判断出血的类型和部位。 一般将出血分为三类:⑴动脉出血,出血呈喷射状,颜色鲜红,出血速度快且量大。 ⑵静脉出血,出血呈涌出状,颜色暗红,速度稍慢,但量也大。⑶毛细血管出血,从伤口向外渗血,色鲜红。 应根据出血类型及部位,采用相应的止血方法。 (一)指压止血 指压止血适用于头、面、颈、四肢动脉出血的急救,是用手指压迫出血部位的近心端,将动脉压向骨骼,中断血流,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 ⑴颞浅动脉指压止血 适用于:头顶部和颞部出血。 用拇指或食指在耳的前方、下颌关节附近触摸到动脉搏动后,用力压向颞骨达到止血目的。 ⑵面动脉指压止血 适用于:面部出血 在下颌骨下缘、下颌角处前方3厘米附近摸到面动脉搏动后,用力将其压于下颌骨上。 ⑶颈总动脉指压止血 适用于:头部和颈部大出血

将拇指或其他4指并拢置于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沟内,在摸到颈总动脉搏动后,用力将该动脉向下压于椎骨上。 注意事项:决不能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 ⑷锁骨下动脉指压止血 适用于:腋窝、肩部和上肢大出血 在锁骨上窝内触摸到动脉搏动处,用拇指将锁骨下动脉压向肋骨。 ⑸肱动脉指压止血 适用于:上臂下段、前臂和手大出血。 在上臂上1/3段内侧触摸到动脉搏动后,用拇指将动脉压向肱骨。 ⑹股动脉指压止血 适用于:大腿、小腿和足部大出血。 将两手拇指重叠置于大腿前面上部最明显的搏动点,并用力将股动脉向后压向股骨;由他人救助时,救助者双掌交叉叠放于动脉搏动处,用力向后压向股骨。 指压止血应注意:⑴选择正确的指压止血部位。⑵压迫应向骨骼方向,压力大小适度。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尤其用于四肢止血, ⑴先用无菌或干净的纱布、敷料等盖住伤口,再用纱布卷或毛巾折成垫,压住伤口。 ⑵用三角巾、绷带等加压包扎。 注意事项:1、无急救包时可用手边的清洁布类织物。2、加压包扎压力适度,以保证肢体远端能扪及动脉搏动为原则。3、包扎后抬高肢体,以增加静脉回流和减少出血。4、伤口内有粉碎性骨折块突出时要慎用。 (三)屈肢加垫止血 适用于:没有骨关节损伤的前臂或小腿出血。

关于大学生急救知识的调查问卷

关于大学生急救知识的调查问卷 您好!我是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的学生。因各种急危重症,意外伤害时有发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而及时的、有效的急救能为治疗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为了了解本校大学生对急救知识的了解程度,故开展此次问卷调查。希望您能认真、如实地回答下列问题。我们保证您所填写的信息只用于学术,决不会泄露您的个人信息。谢谢您的配合和支持,在此我们向您表示最真挚的感谢! 1. 请填写您的院系,年级和专业:[填空题] 2. 您的性别是:[单选题] [必答题] A男 B女 5. 您的急救知识来源于:[单选题] [必答题] A书籍B网络、电视 C课堂D亲人朋友E其他 6. 您了解常用的急救知识吗:[单选题] [必答题] A非常了解B一般了解C了解很少 7. 您认为自身来讲是否需要了解急救知识:[单选题] [必答题] A需要B不需要 C无所谓 8. 您接受过专业的急救知识培训吗?[单选题] [必答题] A接受过很多次B接受过一两次C从未接受过 9. 如果生活中遇到突发状况,您会用急救方法进行救援吗?[单选题] [必答题] A会 B会一点 C不会 10. 若在学校开设急救知识培训课程您是否同意[单选题] [必答题] 很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很同意 11. 您认为心脏骤停后几分钟内为急救的黄金阶段:[单选题] [必答题] A3分钟B4分钟C5分钟 D 6分钟E7分钟 12. 胸外按压的正确部位:[单选题] [必答题] A心前区 B胸骨中上1/3 C胸骨中下1/3

13. 单人做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频率比是:[单选题] [必答题] A30:2 B15:2 C30:1 14. 关节扭伤后怎么办:[单选题] [必答题] A扭伤后立即用热水敷 B尽快找人用按摩牵扯等方法舒筋活络C冰敷患处后,将患腿抬高,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包扎 15. 被猫狗咬伤后,如何处理伤口:[单选题] [必答题] A涂抹药膏后包扎伤口,送往医院注射疫苗B冲洗伤口,擦碘酒后包扎,送往医院注射疫苗C用肥皂水或清水反复冲洗,挤出伤口中的污血,送往医院注射疫苗 16. 卡到鱼刺时怎么办:[单选题] [必答题] A大口吃饭将其咽下B喝醋让鱼刺软化 C若鱼刺在可视范围,可让人掏挖,不在可视范围则应立即前往医院 17. 皮肤被烫伤怎么办:[单选题] [必答题] A患处涂抹牙膏B患处涂抹酱油C用纱布包扎患处 D用冷水冲洗烧伤皮肤,如果烧伤严重,消毒处理后,用干净的布等简要包扎以防止感染 18. 如果流鼻血并且血流不止该如何处理? [多选题] [必答题] A左(右)鼻孔流血,举起右(左)手臂,数分钟后即可止血 B 患者流鼻血时,应使其头上仰,并用纸巾或棉布塞住鼻孔,阻止鼻血流出 C将流血一侧的鼻翼推向鼻梁,并保持5~10分钟,使其中的血液凝固,即可止血。如两侧均出血,则捏住两侧鼻翼。鼻血止住后,鼻孔中多有凝血块,不要急于将它弄出,尽量避免用力打喷嚏和用力揉,防止再出血 D让患者坐在椅子上,将双脚浸泡在热水中,可止鼻血 19.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怎么做:[单选题] [必答题] A马上做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使其清醒 B先控水,胸外心脏按压并人工呼吸 C不断拍背,使其将水吐出 20. 如果不慎吞了异物该如何处理? [多选题] [必答题] 误吞了钱币、纽扣等小而圆并且光滑的物体,应干呕直至异物从胃吐出 B误吞了钱币、纽扣等小而圆并且光滑的物体,一般均能通过肠道排出。可多吃些韭菜之类的高纤维蔬菜,促进其排出 C如吞咽了尖锐和直棱的物体,例如小发卡、骨头、开式别针等,多吃一些润肠胃的东西以便异物排除 D如吞咽了尖锐和直棱的物体,例如小发卡、骨头、开式别针等,则很危险,但决不可惊慌

院前急救自查自纠报告

深泽交通医院院前急救自查自纠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石家庄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院前急救管理工作的精神,我院非常重视,分管院长立即组织进行全院检查,特别是对急救工作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督导和自查,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力求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能力和服务水平,规范,高效地开展院前急救服务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落实,措施到位 由于刘院长高度重视,我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急救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组织安排知识培训,定期考核全院急救医疗工作,发现问题,要求立即报告,有分管领导给于应急处理措施。全院的急救工作在院急救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有序不乱进行工作。 二在急救工作中,要求做到三个严格和三个确保。 (一)要严格要求急救人员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急救工作落实到位。在全院的急救工作管理中,要求相关急救人员及时增添急救药品,定时检查急救设备,做到人员,药品,设备通讯,车辆“五落实。特别要求急救工作中要专人管理,有制度,有排班,有登记。急救人员做到熟悉地理环境,证件齐全,急救技术水平较高。做到五分钟出诊,服从统一指挥,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出诊或拖延出诊时间,对急,危重病人坚持先抢救后办手续的原则,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任何医护人员不得推诿,对一完成抢救需要转急诊的病人,要严格执行医院转诊制度。违者医院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二)要严格急救工作规范和流程,确保急救工作及时准确,规范高效。若遇到异地报警,跨县派车,重大急救及突发事件,三无患者,精神病患者急救,医疗机构之间的转诊等情况时,分管领导要高度重视,切记发生规范不妥,流程无序,态度粗暴,使用忌语,职责推诿等情形,此外,要做好院前急救出车的催督,全程跟踪,协调联系以及信息收集等工作,及时掌握各急救值班车辆,待命人员动态变化情况、 (三)要严格急救人员考核,确保急救工作纪律和规范落到实处。要求对急救人员治理“庸(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懒(事不关己,高低不就)散(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进一步加强强调工作日常管理,细节管理和质控制度。 三认真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提高应急能力 通过学习提高了全院医务人员对急救工作重要的认识,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认真履行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做到“一切着眼于急救病人”,“一切为了急救病人”,“一切服务于急救病人”。 四今后急救工作 在刘院长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强急诊急救工作管理,严格执行急救工作相关制度和程序。不断加强对全院医务人员业务技术的培训,强化“三基”训练,熟练掌握急救技术,进一步提高急救能力,把急救医疗工作切实做到优质,高效,及时,以精湛的技术为急救病人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 深泽交通 医院

公众急救知识技能问卷调查精修订

公众急救知识技能问卷 调查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1.当家人发生急性心梗,下列处理行为不适宜的是() A.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B.先将患者搬到安全的地方 C.帮助病人嚼服阿司匹林药物 2.遇到非严重烧伤烫伤情况,在脱离热源之后,应立刻() A、用冷清水冲洗 B、涂抹手头现有的药或清凉膏 C、挑开水泡,防止留疤 3.鼻子出血时,正确的应急处理措施是() A.把头抬高,以免鼻血流出。 B.用纸巾堵住鼻孔。 C.捏住鼻翼,让患者身体前倾,用嘴呼吸。 4.打球、跑步时扭伤关节,最佳应急处理措施是() A.用热毛巾敷。 B.贴膏药。 C.用冷水敷。 5.在吃东西时不小心被鱼刺、竹签、鸡骨、鸭骨等鲠住咽喉时,应该() A.大口吞咽饭团,把鱼刺压到胃内。 B.用镊子将异物夹出。 C.他人用手拍背。 6.被犬、猫等宿主动物咬伤后,下列行为不合理的是() A、立即用肥皂水、消毒剂或单用清水反复清洗伤口,时间不低于15分钟。 B、然后用酒精反复消毒,最后涂上碘酒。 D.伤口尽量要求止血、包扎、缝合。 7.高血压或脑溢血病人发病昏迷后,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让病人仰卧。 B.让病人侧卧。 C.先给病人进水。 8.癫痫病人发病时,不应该() A.固定住住其胳膊、腿。 B.将其挪到安全的地方。 C.让患者保持右侧卧位,以防窒息。 9.中暑后最佳急救方法是() A.自行服食退烧药(如普拿疼、阿斯匹灵等) B.体表擦拭酒精。 C.吹电扇。 10.有人溺水后,应采取的急救方法是() A.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头朝下,拍背。 B.倒挂患者,来控水。 C.应对呼叫无反应且无呼吸者,进行心肺复苏。 11.您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必要吗? A.必要 B.不必要 12.您的家庭成员中是否有人患有易突发的病症(例如心脏不好可能会心肌梗塞) A.有 B.没有 C.可能有,但我不知道 13.您的年龄段? A.小学生

医学类调查问卷

医疗知识调查问卷 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然而,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不太了解甚至不知道一些基本的医学急救知识,对于急救手段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为此,我组就人群对于急救知识的了解而展开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谢谢您的配合。 1、请问您是否知道急救号码? A、知道(请注明:_________) B、不知道 2、请问您是否接受过急救知识的培训? A、接受过 B、没有 3、请问您的急救知识的来源是什么?(多选) A、网络 B、新闻 C、书本 D、亲人朋友 4、请问您遇到急救时的反映是什么? A、拨打120 B、观察病情并采取紧急措施 C、不知道怎么办 5、成人每分钟正常的心跳是什么? A、50次 B、60-100次 C、110-120次 6、对于医疗人员对沉睡中的小孩进行掌掴的事件,请问是怎么看的? A、可以理解,是合理行为 B、不能理解,是暴力行为 C、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于医疗人员对呼吸困难的病人进行”割喉“的事件,请问是怎么看的? A、可以理解,是合理行为 B、不能理解,是暴力行为 C、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当一个病人肩膀疼痛,医生要求做心电图的事,请问您是怎么看的? A、可以理解,医生为病人着想 B、不理解,医院为了增加收入 C、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果裸露的皮肤被烫伤并起泡,该怎么处理? A、降温,把起泡的表皮撕掉,再包扎 B、降温,并涂抹牙膏或酱油等消炎 C、用白酒或清水冲洗患处,涂抹烫伤膏 10、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呼吸不畅,应怎样做? A、马上做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使其清醒 B、先控水,胸外心脏按压并人工呼吸 C、背起溺水者,马上将其送往医院

急救知识宣传

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的创伤病人,20%因创伤后没有得到及时的现场救治而死亡。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病例中,有40%—60%在发病最初几小时内死亡,而其中的70%是因为来不及到医院就诊而死于家中或者现场。在我国,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等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高,高血压病患者已经达到1亿,糖尿病在某些地区发病率高达10%;据目前的死亡病例分析表明,有40%的冠心病病人死于发病后15分钟内,其死因大多是由于不能得到迅速及时的抢救,而并非是病情开始即发展到不可挽回的致命程度。现代医学科学告诉我们,严重创伤者抢救的黄金时间是在受伤后的一个小时内,猝死抢救的最佳时间则是最初的4分钟以内,成功率能达到80%,每延长1分钟,成功率就降低10%,如果超过10分钟,成功率就几乎为零。目前95%以上的居民缺乏正确的急救知识,使很多病人和伤员得不到及时正确的现场处理。因此,只要应用急救知识和急救技术对病人进行现场抢救,就可能维持病人最基本的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和血压等,提高危重病人的生存率。 因此,掌握一些家庭急救护理常识,对自己、对家人、对他人、对社会都是非常有益的。 一、急救的目的: 1、保存生命 2、防止情况恶化 3、改善预后 二、急救的处理 人的身体系统中,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是最重要的,如果这两个系统产生问题, 很快就会死亡,因此,急救也就是通过处理使这两个系统能正常运作。(一)、呼吸系统 1、正常成年人呼吸频率:8-20次每分钟,儿童越小,呼吸越快 2、成人正常呼吸状态:平静、表浅、有节律 3、快速评估病人呼吸功能是否正常:

(1)呼吸次数是否正常? (2)呼吸状态是否正常? (二)、循环系统 1、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心率:60-100次 2、脉动:可以在桡动脉(手腕处)、颈动脉(喉结左右两指处)、股动脉(大腿根中部,儿童常用),即使处于休克状态,颈动脉和股动脉也能摸到脉动 3、正常末梢循环:指甲红润,按压发白,松开之后,2秒可回复红润 4、快速评估病人循环功能是否正常: (1)脉搏次数正常吗? (2)末梢循环正常吗? 5、动脉出血:血喷出来;静脉出血:血从伤口流出;毛细血管出血:血从伤口渗出 三、急救优先原则 D(危险)、R(反映)、A(气道)、B(呼吸)、C(循环) 1、Danger危险 停、看、听、闻

公众应急管理知识与急救常识

公众应急管理知识问答与急救常识 1.普及应急知识有何意义?应对突发公共事?公众应急管理知识问答与急救常识? 件的行为主体是什么? 掌握应急知识是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应急知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人类在与自然奋斗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积累了许多应急知识和经验,普及应急知识,帮助广大公众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广大公众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行为主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坚持依靠群众。要引导群众掌握应急知识,学会保障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要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灾害损失。 2.发现刑事、治安案件以及危及公共与人身财产安全和扰乱公众正常工作、学习与生活秩序的案件时,怎么办??发现斗殴、盗窃、抢劫、强奸、杀人等刑事、治安案件时,应立即拨打110报警。若情况紧急,无法及时报警,则应在制服犯罪嫌疑人或脱离险情后,迅速报警。发现溺水、坠楼、自杀,老人、儿童或智障人员、精神病患者走失,公众遇到危难孤立无援,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出现险情,均可拨打110报警。拨打110报警时,要讲清楚案发的时间、方位,您的姓名及联系方式等。如对案发地不熟悉,可提供现场附近具有明显标志的建筑物、大型场所、公交车站、单位名称等。报警后,要保护现场,以便民警到场后提取物证、痕迹。未成年人遇到刑事案件时,应首先保护好自身安全。 3.发现火情,怎么办??发现火情应及时拨打119火警报警电话。拨打119报警时,必须准确报出失火方位。如果不知道失火地点名称,应尽可能说清楚周围明显的标志,如建筑物等。尽量讲清楚起火部位、着火物资、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困等情况,同时应派人在主要路口等待消防车。在消防车到达现场前应设法扑灭初起火灾,以免火势扩大蔓延。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手提式干粉灭火器适宜扑灭油类、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等初起火灾,使用时,先打开保险销,一手握住喷管,对准火源,另一手拉动拉环,即可灭火。手提式泡沫灭火器适宜扑灭油类及一般物质的初起火灾,使用时,用手握住灭火机提环,平稳、快捷地提往火场,不要横扛、横拿,灭火时,一手握住提环,另一手握住筒身的底边,将灭火器颠倒过来,喷嘴对准火源,用力摇晃几下,即可灭火。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适宜扑灭精密仪器、电子设备以及600伏以下的电器初起火灾,使用时,一手握住喷筒把手,另一手撕掉铅封,将手轮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打开开关,二氧化碳气体即会喷出。 4.发生交通事故或交通纠纷,怎么办??发生交通事故或交通纠纷,可拨打122或 110报警电话。双方认为可以自行解决的事故,应把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协商处理; 其他事故,需变动现场的,必须标明事故现场位置,把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等候交通警察处理。遇到交通事故逃逸车辆,应记住肇事车辆的车牌号,如未看清楚肇事车辆车牌号,应记下肇事车辆车型、颜色等主要特征。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求助电话,同时不要破坏现场和随意移动伤员。拨打122报警时,必须准确报出事故发生的地点及人员、车辆伤损情况。找交通警察处理交通事故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在交通警察 5.需要医疗急救服务时,怎么办??发现人员伤到达现场前,应注意保护现场。?

我校大学生急救知识现状调查与分析-2019年精选文档

我校大学生急救知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1.1调查对象 采用随机问卷调查法,对我校在校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 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其他学历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现场发放,现场回收。 1.2调查方法 本文笔者共同设计了本次调查问卷,选择12 名校医院医护人员为本次问卷调查者,负责发放及回收问卷。12 名医生护士分成6组,于2016年3月7日(周一)11 : 30?12 : 30在我校3 个学生食堂共6 个出口随机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1200 份, 回收1200 份。 问卷内容包括急救基础知识及技能、急救培训意愿、心肺复苏等方面,共16 个问题,具体包括本市急救电话、我校校医院急诊电 话、大学生作为现场目击者时的急救反应、急救知识的获取途径、既往是否参加过现场急救培训、参加急救培训的意愿、掌握急救知识及技能的必要性、心肺复苏的自我评价、急救知识缺乏的原因自我分析以及按照20 1 5版《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 指南》中的具体心肺复苏要求设计的8 个专业问题。 1.3问卷结果汇总及数据录入 本文笔者共同进行了问卷结果分析,剔除不合格问卷15 份,包括空白问卷、乱填问卷、字迹潦草无法辨认等问卷。有效问卷

1185 份,有效率为98.8%。双人核对进行有效问卷数据录入,录 入结束后按照20%比例进行数据抽查,抽查正确率为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 示,组间比较采用X 2检验,以P 0.05 );但与学生心肺复苏自我测评比较,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273.883,P 3.2对策及建议 要改变当前高校大学生急救知识及技能匮乏的现状,提高高校安全事故处理水平,需要建立符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且行之有效的高校急救体系。全面统筹高校与社会医疗体系力量,充分发挥校医院的职能,调动志愿者团体与大学生的积极性,推动高校急救事业发展。 3.2.1 学校重视急救工作,创建平安校园大学安全是大学 办学的重中之重。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端专业人才的基地,除了 教书育人,保障大学生校园安全也是极其重要的。创建平安校园, 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必须加强高校急诊急救工作 [11] 。 张海涛等[12] 指出,建立和获得有效的信息交流在急诊急救 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高校必须建立大学生健康管理数据库。我 校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体检(包括本科生、研究生研究生、博士研 究生),建立学生健康档案,由专人负责。在学生出现安全意外 时,能及时掌握学生健康情况,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对于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