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损伤的诊断分级及防治
AKI-诊治和分期1-文档资料

急性肾衰竭主要指需要进行肾脏支持治疗
的急性肾损伤患者,并不是全部。
2019年,急性透析质量调查(Acute Dialysis Quality Initiative (ADQI))工作组通过专家的广 泛讨论与共识后制定了RIFLE体系。RIFLE分别 代表了不断增加的严重性程度分级危险( Risk)、 损伤(Injury)、衰竭(Failure)、以及两个预 后分级丢失(Loss)、终末期(End stage kidney disease)。
48小时的窗口;不管患者的尿量或血清肌酐水
平是多少,只要开始了透析即定义为肾衰竭;
AKIN建议应用1、2、3期代替R、I、F。
RIFLE-Risk/AKIN Stage 1(RIFLE的危险期
/AKIN的1期)
在一定程度上,AKI的1期患者很可能是最为重
要的一组病人,因为该期患者完全有可能逆转。 RILFE标准或许可有助于医生认识肾损伤的危 险、启动治疗或预防性措施。
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与处理
急性肾损伤(AKI)的定义
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定义为患者的肾功
能突然快速下降,表现为血清肌酐上升或尿量 下降。该临床综合征曾经有25个名称,35种 定义。
急性肾损伤(AKI)的流行情况
在ICU发生AKI的情况报导也不尽相同, 从1%至25%,患者的死亡率从15%-60 %不等。
三个严重程度分级是以血清肌酐水平变化或尿
量变化为基础定义的;
两个预后的分级的定义基础是肾功能丢失的时 间,也就是4周,和3月。
2019年,AKI网络(AKIN),这是一个多学科
国际研究小组,对RIFLE进行了部分修改。主要
包括:将FIFLE危险分类中血清肌酐升高50%扩
aki分级标准及名称

aki分级标准及名称为了规范和统一对于AKI(急性肾损伤)的评估和分类,《2012年工作组关于AKI的建议》提出了一套分级标准及名称。
本文将详细介绍AKI的分级标准以及各个分级的名称。
AKI是指肾脏在短时间内发生的急性功能障碍,这种功能障碍可能导致体内的废物和毒素无法正常排出。
因此,对于AKI的准确评估和分级至关重要。
AKI分级标准及名称如下:1. AKI分级标准AKI根据肌酐、尿量和肾脏损伤程度来确定分级。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AKI分级I:轻度损伤,肌酐水平在基础值的1.5-1.9倍(或肌酐水平升高≥0.3mg/dL)并尿量<0.5ml/kg/h持续6-12小时。
- AKI分级II:中度损伤,肌酐水平在基础值的2.0-2.9倍并尿量<0.5ml/kg/h持续12小时以上。
- AKI分级III:重度损伤,肌酐水平在基础值的3.0倍以上(或肌酐水平升高≥4.0mg/dL)或需要透析治疗。
2. AKI分级名称根据上述AKI分级标准,不同分级的AKI采用如下名称:- AKI分级I:AKI1级- AKI分级II:AKI2级- AKI分级III:AKI3级这些简洁明了的名称可以方便医务人员和研究人员准确描述和记录AKI患者的情况,有助于医生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AKI分级标准及名称的制定是根据大量的研究结果和临床实践经验,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这些标准和名称的使用可以使医疗团队更好地进行疾病诊断、治疗和监测,并促进不同研究之间的比较和交流。
然而,AKI分级标准及名称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AKI分级标准主要依赖于肌酐和尿量的测量,而这些指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身体组成等。
其次,AKI分级标准基于肌酐水平的变化,可能错过一些早期的肾损伤。
为了进一步提高AKI的诊断和评估准确性,医学界正在努力发展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检测方法。
这些新的标志物和方法有望在早期检测和分级AKI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提高患者的预后。
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AKI定义及分级 AKI病因 AKI临床表现及诊断 AKI治疗与预防
旧称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ARF),是一组以肾小球滤过率迅速(数 天~数周)下降临床综合征。
其临床指标为肌酐、尿素及其他代谢废物 和体液的潴留,主要临床表现与水钠潴留、 容量超负荷、高血钾及酸中毒有关。
➢ 轻症患者约20%
➢ 重症患者40% ~50%
王海燕, 肾脏病学第三版, 2008.
王海燕, 肾脏病学第三版, 2008.
AKI定义及分级 AKI病因 AKI临床表现及诊断 AKI治疗与预防
AKI
肾前性(30%)
肾性(60%)
肾后性(10%)
血管疾病
肾小球肾炎 间质性肾炎
肾小管坏死 ATN,60%
1.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水中毒 高钾血症 高镁血症 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 低钠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
2.代谢产物积聚 蛋白代谢产物(含氮物质)不 能经肾排泄,积聚于血中,称为氮质血症。 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烦躁、倦怠 无力、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可能合并心包 炎、心肌病变、胸膜炎及肺炎等 。
(一)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二)尿量及尿液检查 ✓ 每小时尿量 ✓ 尿液物理性状 ✓ 尿比重或尿渗透压 ✓ 尿常规
(三)血液检查
❖ 血常规检查 嗜酸性细胞明显增多提示有急 性间质性肾炎的可能;
❖ 血尿素氮和肌酐 血肌酐和尿素氮呈进行性 升高,每日血尿素氮升高;
缺血 中毒 沉着物
肾前性AKI病理生理
有效循环血量↓
肾血管收缩
肾血流灌注急剧↓
GFR↓
肾前性AKI (功能性肾衰)
肾性AKI病理生理
肾小管坏死 肾小球损伤 肾间质疾患 肾实质损害 GFR↓ 肾性AKI (器质性肾衰)
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及分级

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及分级
1 定义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指暴露于某些易引起
肾损伤的因素后,急性时期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
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的水平上升或者尿量明显减少,这
种肾脏损伤是非过滤性损伤,与急慢性肾病有其明显的不同点。
2 诊断标准
根据最新中国急性肾损伤认知研究诊断标准,急性肾损伤的诊断
标准有以下三个主要部分:
(1)血清肌酐升高:血清肌酐(Scr)在48小时内上升1.5倍以上,或者在24小时内上升2倍以上(根据参考值);
(2)实验室升高:综合参考实验室检验指标(例如血清钾、血清磷、补体C3、补体C4等)可以了解肾损伤的程度;
(3)体征特征:加重蛋白尿、水肿、血压降低、心功能不全等。
3 分级
急性肾损伤依据血清肌酐水平升高,按照临床症状分为三个等级:轻度(mild AKI)、中度(Moderate AKI)和重度(Severe AKI)。
(1)轻度急性肾损伤(mild AKI):表现为血清肌酐(Scr)水平
在48小时内升高50-100%,或者在24小时内升高26-50%(根据参考值);
(2)中度急性肾损伤(Moderate AKI):表现为血清肌酐水平在48小时内升高100-200%,或者在24小时内升高50-100%(根据参考值);
(3)重度急性肾损伤(Severe AKI):表现为血清肌酐水平在48
小时内升高200%以上,或者在24小时内升高100%以上(根据参考值)。
急性肾损伤是一种潜在危险的疾病,临床必需着重对诊断标准及
分级进行了解和评估,以提高治疗质量,减少病情发展的风险。
aki分级及诊断标准

aki分级及诊断标准
关于AKI(急性肾损伤)的分级和诊断标准有多种,常用的是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或尿量来进行评估。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AKI 分级和诊断标准:
1. AKI 分级:
- AKI 分为三个级别:1级、2级和3级。
- 1级AKI:GFR下降幅度相对较小,通常为基础GFR的1.5-1.9倍。
-2级AKI:GFR下降幅度适中,通常为基础GFR的2-2.9倍。
-3级AKI:GFR下降幅度显著,通常为基础GFR的3倍以上或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需要透析治疗。
2. AKI 诊断标准:
-诊断AKI 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
a. 尿量减少:连续6小时尿量<0.5 mL/kg/h;
b. GFR下降:GFR下降超过基线值的50%以上。
-基线值是指患者最近一次有可靠的肾功能测定结果时的数值。
- AKI 分级可根据尿量和GFR下降幅度来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一种常见的AKI分级和诊断标准,实际应用中可能还有其他不同的评估方法和标准。
因此,在具体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指南来进行评估和诊断。
如果您有具体的病例或需要更详细的信息,请咨询专业医生。
急性肾损伤的诊断分级及防治

重度急性肾损伤,Scr升高≥3倍或尿量减少0.3ml/kg/h以下,或需要肾脏替代治疗。
急性肾损伤的防治措施
急性肾损伤的防治措施包括保持血容量和肾脏血流、控制感染和炎症反应、 避免肾毒性药物的使用,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等。
急性肾损伤的药物治疗
利尿剂
如呋塞米和酚妥拉明等可增加 尿量,促进废物排出。
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标准包括血肌酐(Scr)和尿量的变化程度,以及肾脏结构的损伤程度。常用的诊断标准包 括RIFLE、AKIN和KDIGO等。
急性肾损伤的分级
分级Iபைடு நூலகம்
轻度急性肾损伤,Scr升高1.5-1.9倍或尿量减少0.5ml/kg/h以下,持续48小时。
分级II
中度急性肾损伤,Scr升高2.0-2.9倍或尿量减少0.5ml/kg/h以下,持续48小时。
急性肾损伤的预后评估
急性肾损伤的预后评估主要包括肾功能的恢复情况、患者的生存率以及长期 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及时干预和有效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急性肾损伤的诊断分级及 防治
急性肾损伤是指由各种病因导致的肾脏功能急剧下降的临床综合征。本节将 阐述急性肾损伤的定义、病因及其诊断和防治措施。
急性肾损伤的定义和病因
急性肾损伤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脏急性功能障碍的综合症状。常见病因包括肾血液循环障碍、药物过量 和肾毒性物质的暴露等。
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标准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可通过扩张肾血管,改善肾血 流。
抗生素
用于预防和治疗感染,减少肾 脏的炎症反应。
急性肾损伤的营养支持
1 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摄入
满足机体的能量需求和肌肉的修复和恢复。
2 限制水和电解质摄入
危重急性肾损伤的诊治

AKI 合并 ALI 的治疗策略
• ①体外膜氧化: 体外膜氧化 适用于对传统治疗 无效的心肺衰竭患者,方法为在 体外肾替代 治疗通过配合体外心肺支持,可能有助 于炎 症介质清除,减少利尿剂和有助于液体平衡。 ②体外 CO2 清除: 通过血透或血滤机器,帮 助清除 体内逐渐升高的 CO2,将有助于肺脏 恢复,进而有助 于 AKI 缓解。
2013年,中国急性肾损伤临床研究协作组调查了全国22 个省、直辖 市、自治区的44家省级和区县级医院共计 220余万例成年住院患者,其AKI的总检出率为2.03%, 其中 HA-AKI约占50%。我国2013年约有290万成年住 院患者罹患AKI,总体住院医疗费用高达1300 万美元。
• 心脏手术、败血症、重症监护的患者是我国HA-AKI 的高危 住院病患群,在 HA-AKI 患者中分别占 43.7%、32%、 30.3%。约1/4的AKI发生在慢性肾脏病(CKD)基础上,超过 40%的AKI由药物导致,在高龄患者中这一比例可高达 51% 。常见的致病药物依次为中草药、 NSAIDs、抗生素、对比 剂,以及化疗药物。
– 严重酸中毒
– 预后差
Liano F, Junco E, Pascual J Kidney Int Suppl 2018;66:S16-24
重症AKI行血液净化的指征
肾脏替代
• 尿量<20ml/h
肾脏支持
• 营养 • 充血性心力衰竭容量控制
• 高血钾、酸中毒
• 肺水肿 • 尿毒症其它并发症 • 调节液体出入平衡 • 调节酸碱和电解质平衡
导致休克和器官衰竭
血液净化治疗要点
• CVVH
• 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
• 内毒素吸附柱
•多黏菌素B纤维柱(PMX-F,Toramycin)
急性肾损伤 诊断标准

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急性肾损伤(AKI)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疾病,其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AKI诊断标准包括RIFLE标准、AKIN标准和KDIGO标准。
本文将对这些诊断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临床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急性肾损伤。
RIFLE标准是根据患者的肾功能、尿量和肌酐清除率来进行分级。
根据RIFLE标准,患者被分为3个级别,Risk、Injury和Failure,每个级别又分为3个亚级。
这一标准对于早期诊断和干预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患者的肾功能异常,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AKIN标准是在RIFLE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将肌酐升高的时间作为诊断AKI的标准之一。
AKIN标准的优点在于其更加灵敏和准确地诊断患者的肾功能损害,有助于早期干预和治疗。
KDIGO标准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AKI诊断标准,它将肌酐升高、尿量减少和肾组织损伤等因素结合起来,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肾功能。
根据KDIGO标准,患者被分为3个级别,Stage 1、Stage 2和Stage 3,每个级别又分为3个亚级。
这一标准的优点在于其综合考虑了多种肾功能指标,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评估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程度。
总的来说,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标准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患者的肾功能异常,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RIFLE、AKIN和KDIGO标准都有其独特的优点,临床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标准进行诊断和评估。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AKI诊断标准,提高对急性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脂,四环素,利福平),NASIDS ,COX2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抗惊厥药物(苯妥英钠,丙戊酸钠)西咪替丁,利尿
剂,可卡因
肾小球肾炎
NASIDS,氨苄西林,利福平,锂盐,青霉胺,肼苯哒嗪,水银,海 洛因
• 肾后性
阿昔洛韦 MTX, 磺胺嘧啶,磷甲酸, 氨苯蝶啶 大量VitC,麻黄碱, indinavir,
着ATN发生 4.肾血管性:肾脏小血管炎如显微镜下多血管炎、韦格内肉芽
肿;肾脏微血管病如HUS
肾脏内科 急性肾损伤之病因
• 肾后性(Post-renal)-尿液流动受到阻塞
– 泌尿道管腔内的机械性阻塞 – 泌尿道解剖学上或功能上的异常 – 来自泌尿道外部器官或组织的压挤
AKI病因及易感、危险因素
肾脏内科
急性肾损伤之病因
• 肾前性(Pre-renal)-肾脏的血液灌流不足
– 全身性灌流血压不足
心源性休克,脓毒症性休克
– 整体体液容积不足
大量失血,脱水状态
– 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肝硬化,肾病综合症
– 肾脏本身血流控制失调
ACEI/ARB, NSAIDs/COX II inhibitor
急性肾损伤之病因
肾脏内科
抗菌素引起急性肾损害
前言
肾脏随内着科临床应用药物应用种类的增多,药物引发的各系统器官损害逐渐引起 临床各科的关注,肾脏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是药物损伤 的靶目标,而且由于肾脏是大多数药物及其代谢产的排泄器官,肾功能减 退导致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蓄积是导致其它系统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肾脏内科
分期 1
2 3
血清肌酐
尿量
基线的1.5-1.9倍或≥0.3mg/dl(≥26.5μmol/l) <0.5ml/kg/h,持续612h
基线的2.0-2.9倍
基线的3.0倍,或Scr增加至≥4.0mg/dl (≥353.6μmol/l),或开始肾替代治疗,或 在小于18岁的患者,eGFR降至< 35ml/min/1.73m2
抗感染药是导致AKI的主要原因,多种抗感染药物均可导致肾损伤。常用 药物种类、药物用法、患者基础状况的变化使导致AKI的常见抗感染药物 类型有所改变。
早期识别药物性肾损伤,合理调整给药剂量是保证患者安全用药的重要手 段,也是各科医生应当掌握的基本技能
机制
肾脏内科
抗感染药物导致AKI主要通过以下机制作用:
尿量更不可靠,真正尿量进行性减少的典型患者并 不多见,由于利尿剂的使用很难真实反映;相当一
部份是非少尿型ARF,尿量不减少甚至增加。
AKI早期诊断标记物
肾脏内科
• 目前有很多关于AKI 早期诊断标记物的研究。主要有 Cystatin C、KIM-1、NGAL、IL-18、Cyr61 等,就目前的 基础研究及少量临床研究标明,这些指标可能有更好的敏 感性,并可能对AKI的病因进行区分。但所有这些标记物 尚属于研究阶段,距临床应用仍有一段距离,血肌酐和尿 量仍是目前最可靠的诊断指标。
大手术后发生的AKI ICU内发生的AKI
篇数 1 1 2 3
1 1
样本总数
3,945
1,005
1,0845 149 96 193 143 1,056
1,036
AKI诊断
RIFLE
RIFLE
自定义 自定义 RIFLE AKIN RIFLE AKIN
AKIN
发生率
10.7%
38%
2.1% 41.6% 29.2% 60.1% 48.9% 31.1%
Crowley et al. Clin Chest Med 2009
药物急性肾损伤(D-AKI)机制
肾脏内科
肾脏内科
血管收缩
• 改变肾小球的血液动力学 • ACEi • NSAID • CsA
肾脏内科
危险因素
• 年龄大于60 • 动脉硬化或同时服用利尿药者; • 肾功能下降, 血肌酐增高者; • 肾脏低灌注压 • 低钠、低血压、肝硬化、肾病综合征、充
血性心衰
肾脏内科
肾性-肾小管毒性
氨基甙类 二性霉素B 对比剂 抗病毒 顺铂 可卡因 马兜铃酸
肾脏内科
肾性-间质性肾炎AIN
• (青霉素、头孢霉素,磺胺类,环丙沙星,万古霉素,大环内脂,四 环素,利福平)
• NASIDS ,COX2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抗惊厥药 物(苯妥英钠,丙戊酸钠)西咪替丁,利尿 剂,可卡因
肾脏内科
• 肾性(Intrinsic renal)-肾实质本身受到伤害
1.肾小管性:急性肾小管坏死(acute tubular necrosis, ATN)为 肾性AKI最常见的成因 – 肾前性灌流不足的时间太久所引起 – 药物的伤害所引起 – 毒物或毒素的伤害所引起 2.肾小球性: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也常有碰到 3.间质性:急性间质性肾炎少见,多由过敏反应所引发或伴随
易感因素
肾脏内科 高龄 肾血流量不足或血流灌注不良者(见于过度利尿、脱水、 心衰,或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 素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解热镇痛药、利尿剂,或存在 孤立肾、双侧肾动脉狭窄等) 近期应用其他肾毒性药物(或利福平间歇用药) 既往存在慢性肾脏疾病或肾功能不全者 伴低钾、低镁血症 因复杂或慢性疾病同时联用多种药物者(常见于大手术、 器官移植及重症监护室内患者) 用药时间过长或剂量过大。
<0.5ml/kg/h,持续 ≥12h
<0.3ml/kg/h,持续 ≥24h,或无尿≥12h
Kidney Int, 2012, 2: 19
中国AKI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肾脏20内0科8-2012年中国内地在SCI收录期刊发表有关AKI的临床研究文章共 51 篇
创伤并发的AKI 急性心衰并发的AKI 挤压综合征并发的AKI 肝脏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AKI
肾脏内 科
急性肾损伤的诊治
急性肾损伤(AKI)是一种复杂的危重症
肾脏内 科
* AKI的原发病因和危险因素各异 * 临床表现可从轻度血清肌酐升高直至急性肾衰竭 * AKI影响危重症的预后,增加死亡率 * AKI存在发展至慢性肾脏病的风险
Rocci Z, et al. Kidney Int 2008, 73: 538
tenofovir,
• 其它
渗透性
静脉免疫球蛋白,淀粉,甘露醇 对比剂
抗感染药相关AKI
肾脏内科 抗感染药是导致AKI的主要原因,多种抗感染药物均可导致肾损伤。常用
药物种类、药物用法、患者基础状况的变化使导致AKI的常见抗感染药物 类型有所改变。
早期识别药物性肾损伤,合理调整给药剂量是保证患者安全用药的重要手 段,也是各科医生应当掌握的基本技能
分型
肾脏内药科物性肾损害根据用药与发病的关系,可分为四种类型
量效关系密切型:ADR与用药种类、剂量关系密切,可 以预测,虽发病率高,但采取防治措施可降低死亡率
量效关系不密切型:ADR与用药剂量无关,常由药物或 患者个体差异造成,无法预测,虽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
长期用药致病型:常指药物慢性累积毒性及后遗作用等 所致
药后致病型:常指药物的生殖毒性及致癌性等
药物性肾损害多为前三类
分类
肾脏内药科 物所致急性肾损伤主要包括两类 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AIN) 急性肾小管坏死
分类
肾脏内药科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AIN):
AIN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更是医源性急性肾衰的主要原 因。有过敏体质者发生AIN的几率较高
• 马兜铃酸
肾脏内科
• NASIDS, • 氨苄西林 • 利福平 • 锂盐 • 青霉胺 • 肼苯哒嗪 • 水银 • 海洛因 • 干扰素 • 环孢素 • 他克莫司
肾性-肾小球疾病
肾脏内科
• 阿昔洛韦 • MTX • 磺胺嘧啶 • 磷甲酸 • 氨苯蝶啶 • 大量VitC • 麻黄碱 • indinavir • tenofovir,
Nat Rev Nephrol. 2011;7:209-217.
AKI的诊断: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肾脏内科
用肌酐标准和用尿量标准是否存在差异?
* 血肌酐不敏感,不仅反映GFR,还受到其分布及排泌等 综合作用的影响
* 尿量受容量状态、药物等非肾性因素影响。
AKI不同阶段是否有不同的标志物?
肾脏内科 由于肾脏代偿功能强大,很多肾脏功能已严重受损, 血肌酐变化却很小;也有的急性肾小管坏死血肌酐 升高很快、很高,但肾脏实际受损并不严重,治疗 后很快缓解。
机制
肾脏内科
抗感染药物导致AKI主要通过以下机制作用:
免疫反应致肾损伤:某些药物分子具有与肾小管细胞靶 抗原结构类似的决定簇,或这些致病因子形成的免疫复 合物可与肾小管细胞靶抗原相互作用,使其由半抗原转 变为全抗原,从而激发肾小管间质的免疫反应。
直接肾毒性:某些药物可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或两种途 径共同作用导致肾脏损伤,因此肾毒性与用药剂量、疗 程有关。如氨基糖甙类可通过刷状缘上受体结合在近端 肾小管上皮细胞大量蓄积,直接损伤溶酶体、线粒体等 各类亚细胞器,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
34.1%
死亡率
53.7%
20.4%
28% 10.1% 3.6% 15.5% 78.6% 1.8%54.4%Fra bibliotek肾脏内科
AKI预后
大量研究表明,合并AKI的 患者较无AKI患者死亡率高
AKI患者死亡风险随AKI严 重程度增加而升高
AKIN 1级:OR =2.2 AKIN 2级: OR=6.1 AKIN 3级: OR=8.6
AKI的诊断-KDIGO(2012)
肾脏内科
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标准
* 48h内血清肌酐值增加≥0.3mg/dl(≥26.5μmol/l), 或
* 在发病前7天血清肌酐值较基线增高≥1.5倍,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