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微生物实验自来水大肠菌群的检测

南京工业大学微生物实验自来水大肠菌群的检测
南京工业大学微生物实验自来水大肠菌群的检测

自来水大肠菌群的检测

***1*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南京 211800)

【摘要】水是制药和食品行业使用最为广泛的原料,也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水与药品、食品中的其他原料一样,必须符合既定的质量标准,如果水被污染就会影响多批次

产品。另外,对微生物实验室来说,水是各种培养基、缓冲液、检测剂的主要组成部分实验采用自来水作为样品,对样品进行接种,分离,纯化,培养得到具有不同特征的肠杆菌。通过对肠杆菌的数量和形态特征的分析,确定自来水是否被污染和污染程度。

【关键词】多管发酵,大肠杆菌,最大可能数(MPN),发酵实验,革兰染色

前言:城市生活供水水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为确保饮水合用水安全,必须对其进行严

格的常规监测。但是水体中直接检测出病原微生物比较困难,因为它们数量极少,而且培养条件苛刻,分离鉴定比较困难。因此常选用指示微生物作为水体中病原微生物数量的指标。大肠菌在人体内和粪便中存在很多,受气污染的水体中较容易检测到大肠菌的存在,并且检测方法简单。因此,常用大肠菌群为指标评价水的卫生质量。

大肠菌群是一群需氧或兼性厌氧的、在37℃培养24-48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包括埃希菌属(Escherichia)、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肠杆菌属(Enterbactor)、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大肠菌群数是指每升水之中含有的大肠菌群的近似值,根据水中大肠杆菌数的数目即可判断水源是否被污染,并推断水源受肠道病原菌污染的可能性。本实验采用多管发酵法对水质微生物进行分析。该方法适用于各种水样,包括初发酵试验、平板分离和复发酵试验三部分。初发酵试验室用无菌操作技术向一系列装有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发酵管中接种一定量水样,培养。能产酸产气者说明水样中含有大肠杆菌群细菌。再根据产酸产气(阳性)管数求出100ml待测水样中是否存在大肠杆菌群细菌,而且可以检测出待测水样中大肠杆菌群的最大可能数。平板分离试验是对于发

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阳性管用接种环以无菌操作技术取一环其中的培养物,在伊红美蓝平板做划线接种,培养。若菌落呈深紫红色,为典型的大肠菌落菌群;菌落为粉红色、粘液状、不透明,为非典型的大肠菌群菌落;否则其他特征菌落均为非大肠菌群菌落。因此,通过平板分离试验可进一步确认水样中大肠菌群细菌的存在。复发酵试验是取典型或非典型的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并镜检,若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则再将其接种于乳糖蛋白胨培养基中,培养。如果产酸产气则证实存在大肠菌群细菌。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仪器: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显微镜等。

1.1.2 培养基:乳糖蛋白胨培养基:蛋白胨

2.0g、乳糖1.0g、牛肉膏0.6g、氯化钠1.0g、

1.6%溴甲酚紫溶液0.2ml、蒸馏水200ml、PH7.4。(分装于试管中,内含倒置杜氏小管)

3倍浓度乳糖蛋白胨培养基:蛋白胨0.75g、乳糖0.375g、牛肉膏0.225g、氯化钠0.375g、 1.6%溴甲酚紫溶液0.075ml、蒸馏水25ml、PH7.4。(分装于试管中,内含倒置杜氏小管)

伊红—美蓝(EMB)培养基:伊红—美蓝(EMB)培养基粉末9.0g、200ml蒸馏水、pH7.2。

1.1.3 染色剂: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路哥碘液、番红染色液。

1.1.4 水样:隔夜的自来水水样。

1.1.5 其他:取样器、灭菌移液管、载玻片、接种环、酒精灯、香柏油、二甲苯、无菌水、擦镜纸等。

1.2 实验方法

1.2.1 初发酵实验:

(1)对15支试管进行标号;

取五支装有三倍浓度乳糖蛋白胨培养基试管,标记水样名称和加水量10ml;(编号1—5)

取五支装有乳糖蛋白胨培养基试管,标记水样名称和加水量1ml;(编号6—10)

取五只装有乳糖蛋白胨培养基试管,标记水样名称和加水量0.1ml;(编号11—15)

(2)接种:

用移液枪分别取10ml水样加入1—5号试管中;分别取1ml水样加入6—10号试管中;分别取0.1ml水样加入11—15号试管中,摇晃均匀。

(3)培养:

将以上接种后的所有试管放入37℃培养箱中培养48h。

(4)观察实验结果:

培养48h后观察记录各加水量产酸产气的管数,即阳性试管。然后根据大肠菌群存在的管数查大肠菌群数得出每100ml水样中大肠菌群MPN,报告每升水样中大肠菌群数。利用Thomas公式计算最大可能数。

MPN/100ml=阳性管数X100/√(阴性管中的水样体积X全部试管中的水样体积)

1.2.2 平板分离:

(1)将试验中产酸产气试管中培养物以无菌操作技术分别在EMB平板上进行划线接种(要求长出单菌落),于37℃培养24h。

(2)培养24h后观察菌落特征。菌落特征类型有:

①菌落深紫色,有金属光泽——典型大肠杆菌群菌落;

②菌落深紫色,无金属光泽——典型大肠杆菌群菌落;

③菌落粉红色、粘液状、不透明——非典型大肠杆菌群菌落;

④其他特征。

(3)挑取呈①②③菌落特征的菌进行革兰染色、镜检,观察革兰染色反应结果和观察芽孢有无。

1.2.3 复发酵试验:

(1)用接种环分别挑取经确认为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的菌落上的菌种接种于乳糖蛋白胨培养基上(编号1—7),于37℃培养24h。

(2)培养24h后,观察产酸产气情况。凡是产酸产气者,即可最终确认为大肠杆菌

群细菌。

(3)根据复发酵实验结果,再计算100ml水样中大肠杆菌MPN。

2、结果与分析:

2.1 初发酵结果:

15支试管全都产酸,但其中两支试管内的杜氏小管内无气泡,实验数据如下,阳性组合为5-5-3,查阅大肠菌群检数表可得每100ml水样中细菌MPN为920。

表1:初发酵实验结果

2.2 平板分离结果

阳性管培养物划线接种培养24 小时后,EMB 培养基中长出深紫色有金属光泽的单菌落,菌落较小,呈圆形,表面和边缘光滑,是典型大肠菌群菌落

2.3镜检结果

从EMB培养基中挑取上述特征的菌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得菌体呈粉红色,为革兰氏阴性菌,镜检照片如下:

2.4 复发酵结果:

经过24h培养后,两支试管皆产酸产气,可认定为大肠菌群细菌。

3.结果与讨论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表明,该水样中存在大肠菌群。并且,大肠菌群存在的数量已经超出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规定,但是由于该水样是过夜的水样,因而,实验数据不具有准确性,但是过夜的自来水样大肠菌群数严重超标,不宜饮用。

心得体会:这次实验验证了自来水中存在大肠菌群及其数量标准。通过对整个实验的把握、计划及实验步骤的实施,可以看出,在实验当中我们还是缺少对整体实验的细致了解和计划。对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不能提前预测分析,缺少对问题的深入理解。这次实验同时也体现了许多我们操作上的不规范,不能完全按照无菌接种计术来完成实验,导致误差

变大,和轻微污染。

参考文献:[1]袁丽红、陆利霞、李霜,微生物实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试行标准[S],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3]高瑞坤,汤琳等.水中粪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方法—固定底物酶法与多管发酵

的比较.[J]中国环境检测.2008.24(4).40~41

5.水中大肠杆菌的检测(多管发酵法)

水中大肠杆菌群书的监测(发酵法) 一、试验目的: 1.了解和学习水中大肠杆菌的测定原理和测定意义。 2.学习和掌握水中大肠杆菌的监测方法。 二、试验原理: 水的微生物学的检验,特别是大肠杆菌的检验,在保证饮水安全和控制传染病上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评价水质状况的重要指标。国家饮用水的标准规定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群书每升中不超过3个,细菌总数每毫升不超过100个。 水中大肠杆菌的检验方法,常用多管发酵发和滤膜法。多管发酵发可运用于各种水样的检验,但操作繁琐,需要时间长。滤膜法仅用于自来水和深井水。操作简洁快速,但不适用于杂质较多,易于阻塞滤孔的水样。 三、试验材料: 1.培养基:乳糖蛋白胨培养基,伊红美蓝培养基 2.器材:灭菌三角瓶、无菌平皿、无菌吸管、无菌试管等。 四、试验内容 第一天: 1.水样的采集

自来水洗将自来水龙头用酒精灯火焰灼烧灭菌,在开放水龙头取水流5mh,以灭菌山角瓶接水取样以备分析。 2.用发酵法检查大肠杆菌 (1)生活饮用水的检验 ①初步发酵试验:在2个各装有50mh的3倍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三角瓶中,以无菌操作各自加水样10mh。摇匀后,37℃培养24h 第二天: ②平板分离:经24h培养后。特产酸产气及只产酸的发酵管,分别划线接种于伊红美蓝琼脂平板(EMD培养基上),37℃培养18~24h。大肠杆菌群在EMD平板上,菌落呈紫黑色,具有或略带或不带有金属光泽,或者呈淡紫红色,仅中心颜色较深,挑取符合上述特征的菌落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第三天: ③复发酵试验:将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的菌落的剩余部分接于单倍乳糖发酵管中,为防止遗漏,每管可接种来自同一初发酵管的平板上同一类型菌群1~3个,37℃培养24h,如果产酸又产气者,即证实有大肠菌群存在。 第四天: ④报告:根据证实有大肠菌群存在的复发酵管的阳性管,查附录1或2,报告每升水样品中大肠菌群数(MPN)

天津工业大学电机学练习题

交流绕组及异步电机习题 4.15一台三相异步电机,定子槽数Z=24,2p=4,y1=5,a=2。 (1)计算槽距电角α,每极每相槽数q; (2)画出槽电动势星形图(采用60度相带分相); (3)叠绕组展开图(只画一相)。 解:(1)槽距电角 1 3602360 30 24 p Z α ?? === o o o 每极每相槽数 24 2 243 Z q pm === ? (2)

异步电机 习题 5.29已知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数据为U N =380V ,定子Δ接,50Hz ,额定转速n N =1426r/min ,1 2.865R =Ω,17.71X σ=Ω, 2 2.82R '=Ω,211.75X σ'=Ω,R m 忽略不计,m 202X =Ω,试求: (1)极数; (2)同步转速; (3)额定负载时的转差率和转子频率; (4)会出T 型等效电路并计算额定负载时的I 1、P 1、cos φ1和。 解: (1)(2)异步电动机的额定转速接近于同步转速,因此同步转速为1500r/min ,所以极对数4 (3)转差率 1N N 115001426 0.051500 n n s n --=== 转子频率 2N 0.0550 2.5Hz f sf ==?= (4) 2 N 2.8256.40.05 R s '==Ω 1U 56.4Ω j11.75Ω2.865Ωj202Ω j7.71Ω1 I 1 I ' 等效阻抗 ()2.8657.7156.411.75202Z j j j =+++????P ()=49.9631.2458.9232.02j +=∠Ωo

定子电流 11380=6.45A 58.92 U I Z = = 定子线电流 1 6.45=11.17A L I = 功率因数 1cos cos32.020.85?==o (滞后) 输入功率 11113cos 3380 6.450.85=6250.1W P U I ?==??? 转子电流 1 2 202 5.89A 56.411.75202 I I j j '==++

水中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附件 水肠杆菌群检测方法-多管发酵法 NIEA E201.54B 一、方法概要 本方法系用以检测水中革兰氏染色阴性,不产生生孢子之杆状好氧或兼性厌氧菌,且能在35 ± 1 ℃、 48 ± 3小时发酵乳糖并产生酸及气体之大肠杆菌群(Coliform group);在不同体积或不同稀释度之水 样所产生之结果,以「100 mL水中最大可能数(MPN/100 mL)」表示 100 mL水中存在之大肠杆菌群数目。 二、适用围 本方法适用地面水体、地下水体、废水、污水及水源水质水样肠杆菌群之检验。 三、干扰 (一) 水样中含有抑制或促进大肠杆菌群细菌生长之物质。 (二) 检测使用的玻璃器皿及设备含有抑制或促进大肠杆菌群细菌生长的物质。 四、设备 (一) 量筒:100至1000 mL之量筒。 (二) 吸管:有0.1刻度之10 mL灭菌玻璃吸管或市售无菌塑料吸管,或无菌微量吸管(micropipet)。 (三) 试管:大小约150 × 15 mm之试管或有盖螺旋试管。 (四) 发酵管(fermentation tube):大小约22 × 9 mm之玻璃管。 (五) 稀释瓶:容量约100 mL可灭菌之硼硅玻璃制品。 (六) 锥形瓶:200至2000 mL之可灭菌硼硅玻璃制品。 (七) 采样容器:容量120 mL以上无菌之硼硅玻璃瓶或无菌塑料有盖容器,或市售无菌袋。 (八) 冰箱:温度能保持在4 ± 2℃者。 (九) 天平:待测物重量大于2 g时,须能精秤至0.01 g;待测物重量不大于2 g时,须能精秤至0.001 g。 (十) 培养箱:温度能保持在35 ± 1℃者。 (十一) 高压灭菌釜:温度能维持在121℃(压力约15 lb/in2或 1.1 Kg/cm2)灭菌15分钟以上者。

水的大肠菌群检测方法

4.1 在2个装有50ml三倍浓缩乳糖胆盐培养液的大试管或烧杯内各加入水样100mL。 4.2 在10支装有5mL三倍浓缩乳糖胆盐培养液的试管里各加入水样10mL。 4.3 轻摇试管,使液体充分混匀,置36±1℃培养箱中,培养24h。 4.4 观察每管是否产气,如不产气则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若有气体产生则为推测性试验阳性,需做进一步的证实试验。 5 证实试验 5.1 平板分离 自推测性检验阳性管中取一接种环培养液,接种到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置36±1℃培养箱培养18~24h,观察菌落形态,典型的大肠菌群菌落为黑紫色或红紫色,具有金属光泽。 5.2 复发酵试验 挑取可疑大肠菌群菌落1或2个进行革兰氏染色,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于36±1℃培养箱中,培养24h。5.3 凡乳糖发酵管最终产酸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无芽胞杆菌,为大肠菌群阳性。记下证实实验的阳性管数,查最大可能数(MPN)检索表得出1000mL水样中总大肠菌群的MPN值。 总大肠菌群(MPN)检索表 二、大肠菌群膜法测定 1 定义 大肠菌群(coliform bacteria)为需氧及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将带菌滤膜贴在含乳糖的选择性培养基上,经37℃培养24小时后,呈现深暗红色带金属光泽的菌落。 2 仪器 2.1 滤器 2.2 滤膜,孔径0.45μm。直径根据滤器规格,目前常用的有35mm和27mm两种。 2.3 抽滤设备 2.4 无齿镊子 2.5 其它仪器见《GB/T ××××-××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中第3章。 3 培养基 3.1 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 3.1.1 成分:蛋白胨10g 酵母浸膏5g 牛肉膏5g 乳糖10g 琼脂10~20g 磷酸氢二钾3.5g

大肠菌群检测方法

大肠菌群检测方法 进入无菌室步骤 1.进入无菌室前应打开紫光灯进行灭菌,时间为0。5—1小时。 2.关灯后0?5小时后放可进入。 3.进入更衣间更换衣服,佩带口罩、帽子、鞋套 实验步骤 1,进入无菌室后,先把酒精灯点燃,然后在用酒精棉进行手部消毒。(酒精棉是用75%的酒精加入脱脂棉中制成) 2,准备双料管3根,单料管6根,培养皿7个。 3,直接从原液中吸取10ml放入双料管,(3根每根各10ml) 4,再吸取原液1ml放入单料管中(3根每根各1ml) 5,再吸取原液1ml放入培养皿中(2个培养皿各1ml) 6,再吸取原液1ml放入盐水管中制成-1梯度的样液 7,更换一根吸管,从-1梯度的样液吸取1ml样液放入单料管中(3根每根各1ml) 8,再吸取-1梯度样液1ml放入培养皿中(2个培养皿各1ml) 9,再把每个培养皿中到入营养琼脂平铺底部摇允(注另作3个培养皿:空气空白,把培养皿打开十分钟倒入营养琼脂平铺底部摇匀。琼脂空白,把培养皿中倒入营养琼脂平铺底部摇匀。盐水空白,吸1ml生理盐水放入培养皿中,倒入营养琼脂平铺底部摇匀。) 10,把全部作好的放入培养箱中,温度36C+-1×C,大肠24H+-2H,菌落48H+-2H,(待培养皿中的琼脂凝固后反转过来放入培养箱中) 11,梯度:-1梯度为1ml原液加入9ml生理盐水配成 -2梯度为1ml-1梯度样液加入9ml生理盐水配成 -3梯度-4梯度配制方法和-1、-2梯度的配制方法一样 12,如果大肠初发酵产生气泡,用接种笔沾一个产气的液在伊红美兰平板上画之字形然后放入培养箱中36C,24H+-2H 。(接种笔在每次使用前必须在酒精灯上消毒。所画之形不能划破伊红美兰琼脂表面) 13,取出后在用接种笔在伊红美兰平板之字形上挑菌,放入乳糖复发酵管中,然后再培养36C+-1C,24H++-2H。 14,再在伊红美兰平板之字形上挑菌,放到载玻片上作镜检。(方法见标准) 15,只有镜检成紫红色和乳糖复发酵管产气同时成立的情况下,才能断定这根管是不合格。16,清洗消毒这根试管前必须进行消毒霉菌,121C,0。5小时同时不能放气。

南京工业大学微生物实验-自来水大肠菌群的检测

自来水大肠菌群的检测 ***1*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南京 211800) 【摘要】水是制药和食品行业使用最为广泛的原料,也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水与药品、食品中的其他原料一样,必须符合既定的质量标准,如果水被污染就会影响多批次 产品。另外,对微生物实验室来说,水是各种培养基、缓冲液、检测剂的主要组成部分实验采用自来水作为样品,对样品进行接种,分离,纯化,培养得到具有不同特征的肠杆菌。通过对肠杆菌的数量和形态特征的分析,确定自来水是否被污染和污染程度。 【关键词】多管发酵,大肠杆菌,最大可能数(MPN),发酵实验,革兰染色 前言:城市生活供水水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为确保饮水合用水安全,必须对其进行严 格的常规监测。但是水体中直接检测出病原微生物比较困难,因为它们数量极少,而且培 养条件苛刻,分离鉴定比较困难。因此常选用指示微生物作为水体中病原微生物数量的指标。大肠菌在人体内和粪便中存在很多,受气污染的水体中较容易检测到大肠菌的存在, 并且检测方法简单。因此,常用大肠菌群为指标评价水的卫生质量。 大肠菌群是一群需氧或兼性厌氧的、在37℃培养24-48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包括埃希菌属(Escherichia)、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肠杆菌属(Enterbactor)、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大肠菌群数是指每升水之中含有的大肠菌群的近似值,根据水中大肠杆菌数的数目即可判断水源是否被污染,并推断水源受肠道病原菌污染的可能性。本实验采用多管发酵法对水质微生物进行分析。该方法适用于各种水样,包括初发酵试验、平板分离和复发酵试验三部分。初发酵试验室用无菌操作技术向一系列装有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发酵管中接种一定量水样,培养。能产酸产气者说明水样中含有大肠杆菌群细菌。再根据产酸产气(阳性)管数求出100ml待测水样中是否存在大肠杆菌群细菌,而且可以检测出待测水样中大肠杆菌群的最大可能数。平板分离试验是对于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阳性管用接种环以无菌操作技术取一环其中的培养物,在伊红美蓝平板做划线接种,培养。若菌落呈深紫红色,为典型的大肠菌落菌群;菌落为粉红色、粘液状、不透明,为非典型的大肠菌群菌落;否则其他特征菌落均为非大肠菌群菌落。因此,通过平板分离试验可进一步确认水样中大肠菌群细菌的存在。复发酵试验是取典型或非典型的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并镜检,若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则再将其接种于乳糖蛋白胨培养基中,培养。如果产酸产气则证实存在大肠菌群细菌。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实验仪器: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显微镜等。 1.1.2 培养基:乳糖蛋白胨培养基:蛋白胨 2.0g、乳糖1.0g、牛肉膏0.6g、氯化钠1.0g、 1.6%溴甲酚紫溶液0.2ml、蒸馏水200ml、PH7.4。(分装于试管中,内含倒置杜氏小管) 3倍浓度乳糖蛋白胨培养基:蛋白胨0.75g、乳糖0.375g、牛肉膏0.225g、氯化钠0.375g、 1.6%溴甲酚紫溶液0.075ml、蒸馏水25ml、PH7.4。(分装于试管中,内含倒置杜氏小管)

水质微生物的检测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首页食品资讯政策法规生产技术质量管理检验技术仪器设备食品标准资料中心食品图库食品人才食品安全食品课堂专业英语食品专题食品网刊食品网址食品百科个人空间食品论坛 水质微生物 一、水质微生物及指示菌 在各种水体,特别是污染水体中存在有大量的有机物质,适于各种微生物的生长,因此水体是仅次于土壤的第二种微生物天然培养基。水体中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土壤,以及人类的动物的排泄物及污染。水体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受各种环境条件的制约。 一般认为,水中微生物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占有较大优势。与其他水体相比,河水及溪水中革兰氏阳性菌相对较多,这是因为陆地微生物冲洗污染的缘故。 水体中的致病性微生物一般并不是水中原有微生物,大部分是从外界环境污染而来,特别是人和其它温血动物的粪便污染。水中常见的致病性细菌主要包括: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小肠结炎耶尔森氏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等。 在实际控制中,对水质卫生质量的评价和控制,是无法对各种可能存在的致病微生物一一进行检测,而一般利用对指示菌的检测和控制,来了解水体是否受到过人畜粪便的污染,是否有肠道病原微生物存在的可能,从而评价水的质量,以保证水质的卫生安全。 目前,世界各国一般认为大肠菌群是指示水质受粪便污染较好的指示菌。 我国水质控制也采用大肠菌群作为指示菌,GB5749-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中大肠菌群每升不得超过3个。 在某些情况下,水体中的细菌总数也可指示水体受粪便等污染物污染的情况。这里的细菌总数其实是指营养琼脂培养后形成的菌落总数。目前世界各国对于控制饮用水的卫生质量,除采用大肠菌群等指标外,一般还采用细菌总数这个指标。我国GB5749-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生活饮用水细菌总数每毫升不得超过100个。 二、水质微生物检验方法 GB5750-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提供了水质中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 (一)细菌总数的检测:

水中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附件 水中大肠杆菌群检测方法-多管发酵法 NIEA E201.54B 一、方法概要 本方法系用以检测水中革兰氏染色阴性,不产生内生孢子之杆状好氧或兼性厌氧菌,且能在35 ± 1 ℃、48 ± 3小时发酵乳糖并产生酸及气体之大肠杆菌群(Coliform group);在不同体积或不同稀释 度之水样所产生之结果,以「100 mL水中最大可能数(MPN/100 mL)」表示 100 mL水中存在之大肠杆菌群数目。 二、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地面水体、地下水体、废水、污水及水源水质水样中大肠杆菌群之检验。 三、干扰 (一) 水样中含有抑制或促进大肠杆菌群细菌生长之物质。 (二) 检测使用的玻璃器皿及设备含有抑制或促进大肠杆菌群细菌生长的物质。 四、设备 (一) 量筒:100至1000 mL之量筒。 (二) 吸管:有0.1刻度之10 mL灭菌玻璃吸管或市售无菌塑料吸管,或无菌微量吸管(micropipet)。 (三) 试管:大小约150 × 15 mm之试管或有盖螺旋试管。 (四) 发酵管(fermentation tube):大小约22 × 9 mm之玻璃管。 (五) 稀释瓶:容量约100 mL可灭菌之硼硅玻璃制品。 (六) 锥形瓶:200至2000 mL之可灭菌硼硅玻璃制品。 (七) 采样容器:容量120 mL以上无菌之硼硅玻璃瓶或无菌塑料有盖容器,或市售无菌袋。 (八) 冰箱:温度能保持在4 ± 2℃者。 (九) 天平:待测物重量大于2 g时,须能精秤至0.01 g;待测物重量不大于2 g时,须能精秤至0.001 g。 (十) 培养箱:温度能保持在35 ± 1℃者。

(十一) 高压灭菌釜:温度能维持在121℃(压力约15 lb/in2或 1.1 Kg/cm2)灭菌15分钟以上者。 (十二) 高温干热烘箱:如用于玻璃器皿等用具之灭菌,温度须能保持在160℃达2小时或170℃达1小时以上者。 (十三) 接种环:为白金或镍铬合金制,适用于细菌接种或移植,亦可使用无菌塑料制品。 (十四) p H计:精确度达0.1 pH单位。 五、试剂 (一) 试剂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导电度在 25 ℃时小于2 μ mho / cm(μS / cm)。 (二) 培养基,应使用市售商品化培养基。 1、硫酸月桂酸胰化蛋白胨培养基(Lauryl sulfate tryptose broth,简称LST) 1倍浓度LST培养基含有下列成份: 胰化蛋白胨(Tryptose)20.0g 乳糖(Lactose) 5.0g 氯化钠(NaCl) 5.0g 磷酸氢二钾(K2HPO4) 2.75g 磷酸二氢钾(KH2PO4) 2.75g 硫酸月桂酸钠(Sodium lauryl sulfate)0.1g 试剂水1L 配成2倍浓度(取71.2 g LST培养基粉末溶于1 L试剂水),完全溶解后,分取10 mL注入装有倒置发酵管之试管内,经121℃灭菌15分钟,冷却后备用,灭菌后培养基之pH值应在 6.8 ± 0.2。 灭菌后培养基若未当日使用,应保存在4 ± 2℃,保存期限为14天。可根据检验需求量,依配方配 制培养基。 2、煌绿乳糖胆汁培养基(Brilliant green lactose bile broth,简称BGLB) 1公升的BGLB 培养基中含有下列成份:

大肠菌群检验操作规程

大肠菌群计数检验操作规程 一、目的 建立大肠菌群计数检验的标准操作程序,使操作过程规范化。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大肠菌群计数的检验操作。 三、职责 1.检验人员 严格按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检验。 2.QC主管 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四、程序 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大肠菌群计数(coliforms)的测定 2.术语和定义 2.1 大肠菌群: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 无芽胞杆菌。 3. 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3.1 恒温培养箱:36℃±1℃,30℃±1℃。 3.2冰箱:2℃~5℃。 3.3 恒温水浴箱:46℃±1℃。 3.4天平:感量为0.1 g。 3.5均质器。 3.6振荡器。 3.7无菌吸管:1 mL(具0.01 mL 刻度)、10 mL(具0.1 mL 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

头。 3.8 无菌锥形瓶:容量500 mL。 3.9无菌培养皿:直径90 mm。 3.10 pH计或pH比色管或精密pH试纸。 3.11菌落计数器。 4.培养基和试剂 4.1 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auryl Sulfate Tryptose,LST)肉汤:见附录A中A.1。 4.2 煌绿乳糖胆盐(Brilliant Green Lactose Bile,BGLB)肉汤:见附录A中A.2 4.3磷酸盐缓冲液:见附录 A中 A.3。 4.4无菌生理盐水:见附录 A中 A.4。 4.5无菌 1 mol/L NaOH:见附录 A中 A.5。 4.6无菌 1 mol/L HCl:见附录 A中 A.6。

5.检验程序 大肠菌群MPN计数的检验程序见图1。 图1大肠菌群MPN计数法检验程序 6.操作步骤 6.1 样品的稀释 6.1.1 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25 g 样品置盛有225 m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 r/min~10000 r/min 均质 1 min~2 min,或放入盛有225 mL 稀释液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 1 min~2 min,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 6.1.2 液体样品:以无菌吸管吸取25 mL 样品置盛有225 m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 6.1.3样品匀液的pH值应在6.5~ 7.5 之间,必要时分别用1 mol/L NaOH或1 mol/L HCl 调

水中微生物的检测

综合实验二: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水样采集的方法、规则及注意事项; 2了解检查水中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及检测意义; 3学习对所检测的水样作综合分析。 二、实验原理 1.水体的微生物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在各种水体,特别是污染水体中存在有大量有机物质,适于各种微生物的生长; 水中的微生物污染来源:土壤,以及人类、动物的排泄物污染; 水体中少数致病微生物(主要来自人或动物的粪便污染)可导致某些肠道传染病传播。 2.水微生物检测可用于评价水质情况,预报水质的污染趋势,以保证水质的卫生安全。 在实际工作中,对水质卫生质量的评价和控制,是无法对水体中各种可能存在的致病性微生物一一进行检测。一般选择有代表性的一种或一类微生物作为指示菌,通过对指示菌的检测,来了解水体是否受到过的微生物污染,是否有肠道病原微生物存在的可能。 3.水微生物的监测指标: ⑴菌落总数 ①是指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h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②检测意义:作为一般性污染的指标,即评价被检样品的微生物污染程度和安全性。水样菌落总数越多,说明水被微生物污染程度越严重,病原微生物存在的可能性越大,但不能说明污染的来源。 ⑵总大肠菌群 ①是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的,37℃生长时能使乳糖发酵,在24h内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②检测意义:作为粪便污染的指标。水样总大肠菌群数的含量,表明水被粪便污染的程度,而且间接地表明有肠道致病菌存在的可能。 4.多管发酵法测定总大肠杆菌群 ⑴初发酵试验:采用乳糖蛋白胨培养液37℃培养24h,观察产酸产气情况,产酸产气说明水中存在大肠菌群,为阳性结果。但是,有个别其他类型细菌在此条件下可能产气,而不属于大肠菌群;产酸不产气的发酵管,也不一定是非大肠菌群,因其量少,可能延迟48 h后产气,这两种视为可疑结果,需进行下面的实验,才能确定是否是大肠菌群。 ⑵平板分离:对阳性管培养物及假阳性管培养物,接种于伊红美蓝培养基,观察菌落特征,将符合大肠菌群菌落特征的菌落并进行革兰氏染色和镜检,只有染色为革兰式阴性、无芽孢杆菌的菌落才是大肠菌群菌落。 ⑶复发酵证实试验:将以上两次实验已证实为大肠菌群阳性的菌群,接种于乳糖蛋白胨培养液,进行复发酵证实试验,经24 h培养产酸又产气的,最终确定为大肠菌群阳性结果。 最后,根据确定有大肠菌群存在的初发酵管(瓶数目),查阅专用统计表,得出总大肠菌指数。 三、实验用品 1.溶液及试剂: 蛋白胨、Nacl、20%乳糖、2%伊红水溶液、0.5%美兰水溶液、牛肉膏、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草酸铵结晶紫染液、卢戈氏碘液、95%乙醇、番红复染液、蒸馏水、NaOH溶液、HCl 溶液等 2.仪器和其他用品: 试管、德汉式小管、三角瓶、注射器、搪瓷缸、培养皿、载玻片、电磁炉、玻璃棒、移液管、酒精灯、接种环、试管架、恒温培养箱、灭菌锅、显微镜等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培养基配制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年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章程

马克思主义学院年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章程 一、学院简介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年月,前身政治教育学院,于月月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自年学院获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二级硕士点以来,已经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三个学科方向形成了具有明显特色和较强优势的研究领域,年学院成为全省首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示范点单位。 学院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研室、人文素质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六个教研单位,有专职教师人,其中正教授人,副教授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人,硕士学位的教师人,主要承担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选修课等教学任务,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主阵地。全院现拥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硕士点自年秋季招生以来,共已培养九届余名毕业生,他们主要就职于高等院校、党政机关、金融机构、大中型公司企业等单位,现有在校研究生余人。 学院承担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省级课题项目多项。二、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为了使复试工作顺利进行,我们按照研究生院的要求,成立学院复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复试标准、程序、形式,审查复试和待录取名单并按规定处理复议等事宜。具体组员如下: 组长:黄爱宝 成员:鞠永干贾可春任铃刘海存 秘书:张晨曲 三、接收推免生的基本条件 、申请人应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申请人身体健康状况应符合教育部和我校规定的体检标准; 、申请人必须是年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且本科期间学习成绩优秀,专业成绩或综合成绩名列本专业前茅;

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一)水样的采集 供细菌学检验的水样,必须按一般无菌操作的基本要求采集,并保证再运送、贮存过程中不受污染。水样从采集到检验不应超过4h,在0~4℃下保存不应超过24h ,如不能在4h 内分析,应在检验报告上注明保存时间和条件。 1、自来水取样:应在水龙头打开放水5min,再用无菌容器接取水样,待分析。如水样内含有余氯,则采样瓶灭菌后按每500mL水样加3%Na2S2O3.5H2O溶液1mL。 2、江、河、湖、池自然水体取样:可用采样器,采样瓶应先灭菌。采样后,瓶内应留有空隙。如果与其他化验项目联合取样,细菌学分析水样应采在其他样品之前。 (二)初发酵试验 1.水样稀释:制备水样10-1、10-2的稀释液,方法为用无菌移液管吸取水样10mL放于盛有90mL无菌水和若干玻璃珠的锥形瓶中,充分振荡使混合均匀,并使其中的细菌尽量呈单个存在,即为10-1稀释液;再从10-1制备10-2稀释液。以此类推,稀释到所需倍数。 2.接种和培养:以无菌操作于5支三倍浓缩培养基(接种前一定应先检查杜汉氏小管内有无气泡)中各加入水样10mL,5支普通培养基试管中加入水样1mL,5支普通培养基试管中加入10-1稀释液1mL,小心混匀放入37℃培养箱中培养24h 。此即5管法。 3.结果观察:37℃中培养24h后取出观察,观察有无气体(杜汉氏小管内有无气体)和酸产生(培养基有无变色)。在48h之间,培养管内倒置的杜汉氏小管内有任何量的气体积累,或培养基颜色从紫色变为黄色,便可初步断定为阳性反应。 若所测定的15支管中均为阳性反应,说明浓水样污染严重,可将样品进一步稀释后,再按上述方法接种、培养和观察。

大肠菌群测定方法

大肠菌群及检验 一、大肠菌群介绍 大肠菌群并非细菌学分类命名,而是卫生细菌领域的用语,它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这些细菌在生化及血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其定义为: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一般认为该菌群细菌可包括大肠埃希氏菌、柠檬酸杆菌、产气克雷白氏菌和阴沟肠杆菌等。大肠菌群分布较广,在温血动物粪便和自然界广泛存在。调查研究表明,大肠菌群细菌多存在于温血动物粪便、人类经常活动的场所以及有粪便污染的地方,人、畜粪便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是大肠菌群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原因。粪便中多以典型大肠杆菌为主,而外界环境中则以大肠菌群其他型别较多。大肠菌群是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提出来的,主要是以该菌群的检出情况来表示食品中有否粪便污染。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粪便是人类肠道排泄物,其中有健康人粪便,也有肠道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所以粪便内除一般正常细菌外,同时也会有一些肠道致病菌存在(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因而食品中有粪便污染,则可以推测该食品中存在着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潜伏着食物中毒和流行病的威胁,必须看作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大肠菌群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工 作中。 二、大肠菌群检验方法:由于大肠菌群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即: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因此大肠菌群的检测一般都是按照它的定义进行。目前国内采用的进出口食品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主要有国家标准和原国家商检局制订的行业标准。两个标准方法在检测程序上略有不同。 (一)国家标准:国家标准采用三步法,即:乳糖发酵试验、分离培养和证实试验。乳糖发酵试验:样品稀释后,选择三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乳糖胆盐发酵管。36±1℃培养48±2h,观察是否产气。分离培养:将产气发酵管培养物转种于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36±1℃培养18-24h,观察菌落形态。证实试验:挑取平板上的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36±1℃培养24±2h,观察产气情况。报告:根据证实为大肠杆菌阳性的管数,查M P N表,报告每100ml(g)大肠菌群的MPN值。 具体操作参见GB4789.3-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二)原国家商检局制订的行业标准,等效采用美国FDA的标准方法,用于对出口食品中的大肠杆菌进行检测。本方法采用两步

2019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方案及录取办法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方案及录取办法 二、复试安排: 1、报到时间:2019年3月29日(具体时间9:00-11:00;14:00-16:00) 2、报到地点: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明德楼411室 3、体检、心理测试时间及安排:详情见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学校复试公告的具体通知。 4、复试考核安排 (1)复试考核形式及安排

(3)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三、报到提交材料清单(原件审核,复印件交学院) 应届生:1、准考证(原件、复印件1份); 2、身份证(原件、复印件1份); 3、学生证原件; 4、大学成绩单(原件、复印件1份); 5、英语等级证书或成绩单(原件、复印件1份); 6、个人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材料原件; 7、《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的打印件(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87209383.html,/index.action)。往届生:1、准考证(原件、复印件1份); 2、身份证(原件、复印件1份); 3、毕业证及学位证(原件、复印件各1份); 4、大学成绩单(原件、复印件1份); 5、英语等级证书或成绩单(原件、复印件1份); 6、个人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材料原件; 7、《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打印件1份(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87209383.html,/xlcx/) 或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原件(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87209383.html,/xlrz/)。 校外调剂申请材料:一志愿报考院校非我校的调剂考生,除携带1-7项材料外,还需携带两份《南京工业大学调剂考生申请表》。 个人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材料、调剂考生申请表均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学校复试公告中下载! 四、录取办法 1、根据学校下达的招生指标,学院招生领导小组按照一级学科进行排序录取,依据考生入学考试的总成绩(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并结合考生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2、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录取: (1)不按时提交复试报到材料或报到材料弄虚作假者; (2)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单科成绩60分以下者; (3)综合面试成绩60分以下者;

-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测定—多管发酵法[1]

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测定—多管发酵法 一.原理 总大肠菌群可用多管发酵法或滤膜法检验。多管发酵法的原理是根据大肠菌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以及具备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呈杆状等有关特性,通过三个步骤进行检验求得水样中的总大肠菌群数。试验结果以最可能数(most probable number),简称MPN 表示。 三.仪器 (1)高压蒸气灭菌器。 (2)恒温培养箱、冰箱。 (3)生物显微镜、载玻片。 (4)酒精灯、3mm接种环。 (5)培养皿(直径100mm)、试管(5×150mm),吸管(1、5、10mL)、烧杯(200、500、2000mL)、锥形瓶(500、1000mL)、采样瓶、移液枪。 四.培养基及染色剂的制备 1.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将10g蛋白胨、3g牛肉膏、5g乳糖和5g 氯化钠加热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调节溶液pH为7.2~7.4,再加入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1mL,充分混匀,分装于试管中,于121℃高压灭菌器中灭菌15min,贮存于冷暗处备用。 2.三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液:按上述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制备方法配制。除蒸馏水外,各组份用量增加至三倍。

3.伊红美蓝培养基: ①贮备培养基的制备:于2000mL烧杯中,先将20g琼脂加到900m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再加2.0g邻酸二氢钾及10g蛋白胨,混合使之溶解,用蒸馏水补充至1000mL,调节溶液pH值为7.2~7.4。趁热用脱脂棉或绒布过滤,再加入10g乳糖,混匀后定量分装于250mL或500mL锥形瓶内,于121℃高压灭菌15min,贮于冷暗处备用。 ②平皿培养基的制备:将上述制备的贮备培养基融化。根据锥形瓶内培养基的容量,用灭菌吸管按比例分别吸取一定量已灭菌的2%伊红水溶液(0.4g伊红溶于20mL水中)和一定量已灭菌的0.5%美蓝水溶液(0.065g美蓝溶于13mL水中),加入已融化的贮备培养基内,并充分混匀(防止产生气泡),立即将此培养基适量倾入已灭菌的空平皿内,待冷却凝固后,置于冰箱内备用。 4.革兰氏染色剂: ①结晶紫染色液:将20mL结晶紫乙醇饱和溶液(称取4~8g结晶紫溶于100mL95%乙醇中)和80mL 1%草酸铵溶液混合、过滤。该溶液放置过久会产生沉淀,不能再用。 ②助染剂:将1g碘与2g碘化钾混合后,加入少许蒸馏水,充分振荡,待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补充至300mL。此溶液两周内有效。当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淡黄色时应弃去。为易于贮备,可将上述碘与碘化钾溶于30mL蒸馏水中,临用前再加水稀释。 ③脱色剂:95%乙醇。

大肠杆菌的检测(MPN计数法)

大肠杆菌的检测(MPN计数法)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综述大肠杆菌的检测(MPN计数法) 院系: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 班级:食科114 姓名:张花 学号:114031431 组长:张军玲 成员:张花 赵晶郁 朱娟娟

大肠杆菌Petrifilm测试片计数法 摘要 食品检测是反映食品加工、贮藏、运输、等环节的卫生与安全状况的重要手段,而大肠菌群检测则是食品检测的重要指标均之一。根据定义大肠菌群是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碱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芽胞杆菌。其主要检测意义在于反映食品卫生状况并推测其在肠道致病菌的可能性。Petrifilm大肠菌群测试片是由美国3M生产的一种预先制备好的VRB平板培养基系统,并添加了TTC作为菌落指示剂便于菌落判读,而上层薄膜可以起到对大肠菌群发酵产生的气体截留的作用。该方法目前已被多数权威机构认可,并在国内很多实验室开展运用。 关键词大肠杆菌Petrifilm测试法

1设备和材料 1.1恒温培养箱:36±1℃。 1.2冰箱2~5℃。 1.3恒温水浴箱:44.5±0.2℃。 1.4天平:感量0.1g。 1.5均质器 1.6振荡器。 1.7无菌吸管:lmL(具0.01 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1.8无菌锥形瓶:容量500mL。 1.9 玻璃珠:直径约5mm。 1.10pH计或pH比色管或精密pH试纸 1.11试管架。 2. 培养基和试剂

2.1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 LST )肉汤。 2.2EC肉汤。 2.3蛋白胨水。 2.4缓冲葡萄糖蛋白胨水(MP-VP实验用)。 2.5磷酸盐缓冲液。 2.6无菌生理盐水:称取8.5g氯化钠溶于1000ml蒸馏水中,121℃高 压灭菌15min。 2.71mol/L氢氧化钠(NaOH ) :称取40g 氢氧化钠溶于1000ml蒸馏水中。 2.81mol/L 盐酸(HCI ) :移取浓盐酸90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3检验程序 4.样品稀释

南京工业大学《微生物学》复习大纲

《微生物学》复习大纲 一、考试性质 微生物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是为我校招收微生物学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水平考试,选拔具有较全面的微生物学理论知识和分析能力的学生。其指导思想是有利于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选拔,促进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考试对象为2006年起参加我校硕士研究生入学微生物考试的考生。 二、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比较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掌握各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微生物的营养、生长、代谢、遗传育种等内容,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笔试内容包括具体实验方法等。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硕士研究生入学微生物学考试为笔试,总分150,考试时间为3小时。 四、参考书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编高教出版社 《微生物工程》曹军卫马辉文编科学出版社 五、试题类型 1、填空题 2、是非与说明题 3、名词解析 4、问答题及论述题 六、考试内容、考试要求 第一部分微生物形态、结构与功能 掌握:微生物的概念及研究范畴;四大类微生物的基本形态特征(个体、菌落),细菌的基本形态、共同构造、特殊构造及功能,细菌的群体形态及繁殖方式;革兰氏染色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放线菌的形态构造、繁殖方式,放线菌的群体特征;酵母菌的特点、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酵母菌的形态构造、繁殖方式与生活史,酵母菌菌落的特点;掌握霉菌细胞的形态构造、繁殖方式及菌落特点。 熟悉:,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及人类对它的认识,微生物学史中关键人物的贡献,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与科研生产的关系; 第二部分病毒与亚病毒 掌握:病毒的特性、病毒的典型形态构造,噬菌体繁殖的几个阶段,噬菌体效价的测定,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的概念,一步生长曲线的意义,噬菌体溶源性的概念,掌握噬菌体对发酵工业的危害与防治 熟悉:了解AIDS的相关知识,了解昆虫病毒用于生物防治的意义,了解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微生物的培养 掌握:微生物培养基的6大要素;培养基的设计原则,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的原理与实践意义;灭菌法的种类与应用;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法,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微生物连续培养的模式与优缺点,影响微生物生长的3要素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法 熟悉:微生物营养类型划分的依据和结果;高密度培养的方法和应用价值;了解化学杀菌剂、消毒剂、治疗剂的种类与应用。

水中大肠杆菌的检测办法

附件水中大肠杆菌群检测方法-多管发酵法 NIEA E201.54B 一、方法概要 本方法系用以检测水中革兰氏染色阴性,不产生内生孢子之杆状好氧或兼性厌氧菌,且能在35 ± 1 ℃、48 ± 3小时发酵乳糖并产生酸及气体之大肠杆菌群(Coliform group);在不同体积或不同稀释度之水样所产生之结果, 二、 三、 (一) (二) 四、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锥形瓶:200至2000 mL之可灭菌硼硅玻璃制品。 (七) 采样容器:容量120 mL以上无菌之硼硅玻璃瓶或无菌塑料有盖容器,或市售无菌袋。 (八) 冰箱:温度能保持在4 ± 2℃者。 (九) 天平:待测物重量大于2 g时,须能精秤至0.01 g;待测物重量不大于2 g时,须能精秤至0.001 g。 (十) 培养箱:温度能保持在35 ± 1℃者。

(十一) 高压灭菌釜:温度能维持在121℃(压力约15 lb/in2或 1.1 Kg/cm2)灭菌15分钟以上者。 (十二) 高温干热烘箱:如用于玻璃器皿等用具之灭菌,温度须能保持在160℃达2小时或170℃达1小时以上者。 (十三) 接种环:为白金或镍铬合金制,适用于细菌接种或移植,亦可使用无菌塑料制品。 (十四) pH计:精确度达0.1 pH单位。 五、试剂 (一) 试剂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导电度在25 ℃时小于2 μ mho / cm(μS / cm)。 (二) 5.0g 2.75g 2.75g 配成2倍浓度(取71.2 g LST培养基粉末溶于1 L试剂水),完全溶解后,分取10 mL注入装有倒置发酵管之试管内,经121℃灭菌15分钟,冷却后备用,灭菌后培养基之pH值应在 6.8 ± 0.2。灭菌后培养基若未当日使用,应保存在4 ± 2℃,保存期限为14天。可根据检验需求量,依配方配制培养基。 2、煌绿乳糖胆汁培养基(Brilliant green lactose bile broth,简称BGLB) 1公升的BGLB 培养基中含有下列成份: 蛋白胨(Peptone)10.0g

南京工业大学微生物实验自来水大肠菌群的检测

南京工业大学微生物实验自来水大肠菌群的检 测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自来水大肠菌群的检测 ***1*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南京 211800) 【摘要】水是制药和食品行业使用最为广泛的原料,也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水与药品、食品中的其他原料一样,必须符合既定的质量标准,如果水被污染就会影响多批次 产品。另外,对微生物实验室来说,水是各种培养基、缓冲液、检测剂的主要组成部分实验采用自来水作为样品,对样品进行接种,分离,纯化,培养得到具有不同特征的肠杆菌。通过对肠杆菌的数量和形态特征的分析,确定自来水是否被污染和污染程度。 【关键词】多管发酵,大肠杆菌,最大可能数(MPN),发酵实验,革兰染色 前言:城市生活供水水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为确保饮水合用水安全,必须对其进行严 格的常规监测。但是水体中直接检测出病原微生物比较困难,因为它们数量极少,而且培 养条件苛刻,分离鉴定比较困难。因此常选用指示微生物作为水体中病原微生物数量的指 标。大肠菌在人体内和粪便中存在很多,受气污染的水体中较容易检测到大肠菌的存在, 并且检测方法简单。因此,常用大肠菌群为指标评价水的卫生质量。 大肠菌群是一群需氧或兼性厌氧的、在37℃培养24-48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包括埃希菌属(Escherichia)、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肠杆菌属(Enterbactor)、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大肠菌群数是指每升水之中含有的大肠菌群的近似值,根据水中大肠杆菌数的数目即可判断水源是否被污染,并推断水源受肠道病原菌污染的可能性。本实验采用多管发酵法对水质微生物进行分析。该方法适用于各种水样,包括初发酵试验、平板分离和复发酵试验三部分。初发酵试验室用无菌操作技术向一系列装有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发酵管中接种一定量水样,培养。能产酸产气者说明水样中含有大肠杆菌群细菌。再根据产酸产气(阳性)管数求出100ml待测水样中是否存在大肠杆菌群细菌,而且可以检测出待测水样中大肠杆菌群的最大可能数。平板分离试验是对于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阳性管用接种环以无菌操作技术取一环其中的培养物,在伊红美蓝平板做划线接种,培养。若菌落呈深紫红色,为典型的大肠菌落菌群;菌落为粉红色、粘液状、不透明,为非典型的大肠菌群菌落;否则其他特征菌落均为非大肠菌群菌落。因此,通过平板分离试验可进一步确认水样中大肠菌群细菌的存在。复发酵试验是取典型或非典型的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并镜检,若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则再将其接种于乳糖蛋白胨培养基中,培养。如果产酸产气则证实存在大肠菌群细菌。 1、材料与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