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小说主人公形象的演变
第四讲 才子佳人小说

• C、才子佳人小说对《红楼梦》产生过积极影响。
• 尽管《红楼梦》批评过才子佳人小说程式化、公 式化的弱点,说它“千人一面”、“万人一腔”。 但仍然吸收了才子佳人小说有益的营养。 • 比如对女“才”的描写和赞美,《红楼梦》写林 黛玉、薛宝钗、史湘云、探春等等女子才华横溢、 聪慧过人,并借贾宝玉之口赞美道:“凡山川日 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 浊沫而已。”这种女尊男卑论,实在是对几千年 来“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尊女卑”的封建思 想的一种反拨。
其三:杂剧《西厢记》为才子佳人小说提供了 一个完美的范式。就才子形象而言,才子佳人小 说未超越张生的情爱心理,婚姻爱情的美满和事 业的成功,温柔乡和功名场二者兼得,这是中国 文人典型的社会心态。 • 才子佳人小说所向往的与《西厢记》完全一致。 就佳人形象而言,则对《西厢记》中的崔莺莺有 所超越。崔莺莺迈出与张生私定终身这一步,她 本人内心的矛盾冲突相当激烈、痛苦,而才子佳 人小说中的佳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却十分大胆,明 朗,坚决,几乎没有心理障碍,体现出女性解放 的时代精神 。
• 才子佳人小说的另一个重要作家是烟水散人, 学界考定为嘉兴文人徐震。其代表作是文言短 篇小说集《女才子书》,又名《美人书》、 《闺秀佳话》、《情史续传》等。计12卷,每 卷演一女才子故事,这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 反映妇女生活的专题小说集。 • 才子佳人小说创作的后期代表作是《好逑传》, 又名《侠义风月传》,作者为“名教中人”。 描写秀才铁中玉与才女水冰心之间的爱情故事 较为成功,18世纪被译介到欧洲,歌德等欧洲 文艺大师曾予以充分肯定。它跟《玉娇梨》、 《平山冷燕》等作品一样,也是产生过世界影 响的中国古典才子佳人小说。
• 舜与娥皇、女英的故事在中国文人中一直 传为美谈。舜,英雄能人也;娥皇、女英, 才女佳人也。我们完全可以将其视为才子 佳人小说的情节原型。这种情节原型在后 世文学创作中逐渐演化: • 其一:《诗经•关雎》:“窈窕淑女,君子 好逑。”佳人嫁才子,正是淑女配君子在 精神上的一脉相传。
才子佳人小说

才子佳人小说1. 才子佳人小说2. 什么是“才子佳人小说”?3. 才子佳人小说代表作4. 才子佳人小说中的女性形象5. 才子佳人小说(百科)***才子佳人小说清初各类小说中,数量最多的是才子佳人小说。
才子佳人的婚恋小说由来已久,唐代元稹的《莺莺传》以后,传奇小说、话本和拟话本小说中都不少见,旨趣是不同的。
清初一时出现许多本这类小说,蔚为大宗,内容基本一致,与以往的才子佳人小迥然不同,成为清初小说的一大类型。
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是从晚明话本小说发展而来,篇幅增长了,一般在15至20回之间,成为章回式的中篇,书名也多仿照《金瓶梅》由主要人物姓名中的一个字拼合而成,如《玉娇梨》《平山冷燕》。
文字比较清顺、规范,中间夹有较多的诗词韵语,大多数是以诗词为主人公发生爱情的契机,有的诗词写得还颇有韵致。
从这一点说,这类小说又受到了明人传奇的影响。
就小说的内容说,这类小说是晚明拟活本中婚恋小说的新变。
“三言”、“二拍”里都有才子佳人的婚恋小说,多是写文人的风流艶事,重在情欲的爱悦,有着浓厚的世俗色彩。
清初的这类小说叙才子佳人才色相慕,终成连理,是超世俗情欲的,追求理想的配偶,却严守礼教规范,幷往往与才子的功名遇合纠缠在一起,题旨、意趣与晚明小说是不一样的。
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家是天花藏主人张匀,槜李烟水散人徐震。
张匀编着幷经营刊印,多为才子佳人小说,最著名的是《玉娇梨》《平山冷燕》《定情人》等。
徐震是在最初写出传奇类的小说《女才子书》之后,受书坊主人的邀请作起才子佳人小说的,作品有《合珠浦》《珍珠舶》《赛花铃》等。
他们都是失去了科举仕进缘机的文人,在小说创作迈入兴盛之际,作小说是一种谋生的方式。
他们都曾自述其境遇、心境。
张匀在《天花藏合刻七才子书序》中说:“顾时命不伦”,“淹忽老矣”,“欲人致其身,而既不能;欲自短其气,而又不忍,计无所之,不得已而借乌有先生以发其黄粱事业”,“凡纸上之可喜可惊,皆胸中之欲歌欲哭。
才子佳人小说在康乾时期的叙事演变

21 00年 l 月 0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J r a fHu a i e st fSce c n g n e n ou n l n nUn v riyo in ea d En i e r g o i
V_ - .O 0 3INo 1 l
花 耳 ,柳 耳 ……” p到 了 两交 婚 >中 甚至 出 现 了 “ 若 无 ) 妇
才,已非淑女”l的观点。在这种 以才为美的审美关照 下, 4
收 稿 日期 :2 1 一0 一】 OO 5 6
山黛、冷绛雪 (平山冷燕> 、辛古钗、甘梦 (两交婚 >、 ) ) ( < > ) 柳蓝玉、赵红瑞 (画图缘) ) )等才女横空出世 , 将女性的文
黑暗及社会群体对真 正有才之士的藐视有关。 此外, 传统意 义 上的 “ 才子”们虽也秉性风流,定情之后却能矢志不渝地
两交婚 玉支玑》等作品的叙事与 ( < 玉娇梨)等早期 同 )
类小说一脉相承 ,故视为传统才子佳人小说 ; 而 终须梦 ( < 五凤吟 幻中真>等 2 ) 0余部、超过总数二分之一的作
却 也顺应时代文化的变迁在叙事模式、情爱意识等各方面
进行了自觉 调整 , 呈现出不同风貌 。康乾时期 ,世情世态叙
事成分 的加重直接导致 了才子佳人小说叙事的演变。 细致解
读这一现象, 有助于从文学史的角度对此类小说的发展流变 进行动态研究。 需要说明的是 ,根据 中国通俗小说总 I提要 >所提供 I ) 的资料 ,康乾时期才子佳人小说总数达到 5 O部左右 ,其中
流合污而被打 , 开铺 占 卜 因过于迂腐而遭人奚落 , 又 谋个塾 师之职又得罪小人而被辞 ;更可气的是屡赴科考屡次不第 , 最重要一次竞因沿途算命挣盘缠而贻误考期 ; 好容易得个佳 人为妻,却与儿子中途暴卒。究其不幸的原 因, 非小人拨 绝 乱那么简单,而更多地与其所处社会地位、身世际遇、官场
浅谈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文本建构

浅谈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文本建构在明末清初的中国古代,涌现出了一大批以描写爱情故事为主的文学佳作,这些作品之中的角色设定多为“才子”与“佳人”之间的爱恨纠葛,最后大多以大团圆为结局。
这类小说文本的建构也是以一种常态化形式出现,有固定的形象、传统的模式以及独特的文化特质组成。
标签:明清;才子佳人;小说;文本;建构一、才子和佳人的形象(一)才子的博雅所谓才子,在小说中所展现的才子形象一般都是生活在江南地区,并且大多是家中独子,外表长相清秀,皆会金榜题名。
常常得以佳人青睐,才子常常能够赠与佳人诗赋或者以诗定情。
结局通常都会是与佳人洞房花烛的大团圆结局。
按照形象的具体描述可以对才子进行这样的特质表现:一是从才子的风度上来讲,才子皆风流多情,才调卓异,率性而为,不拘小节。
才子皆早熟早慧,有的还生伴异兆,以此来显示才子的不同于常人的出身和风度。
二是从体态容止上来讲,才子大多生得清秀飘逸、文弱貌美女性化色彩浓厚,罕有粗豪的阳刚之气。
三是从品格节操上来讲,才子皆清高孤傲,耿介忠正,淡泊名利。
如《玉娇梨》主人公苏友白云:“俗见不能高,无才安敢傲,高傲正文人之品!”(二)佳人的美德作者在写作才子佳人小说的过程中,所塑造的佳人形象是光彩照人的。
但是在男性的话语权的笔下,佳人的形象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出了女性地位的上升,但是实际上书中所描写的美好佳人的形象只是作者对佳人形象的幻想。
小说中的佳人表面上来看她们仅仅是才子所青睐娶妻的标准,而实际上在佳人的身上寄予了失意的文人对情人的理想。
在才子佳人的小说中,从更深的层次来剖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佳人的身上更是被寄予了失意的人对情人梦幻般的理想。
首先,佳人被认作是才子一生追求的目标,孜孜不倦的追求使得才子们在现实无望的天空中闪烁起了点点希望的星光。
在小说中,才子出生寒微,虽说祖上是赫赫望族,但现在已是落魄不堪,或父母双亡,或只有寡母在家,才子虽有才,但他的才识得不到认同和赞赏。
红楼梦中的才子佳人形象

红楼梦中的才子佳人形象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曹雪芹生动地刻画了众多的才子佳人形象,这些形象犹如人间美玉,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对红楼梦中的才子佳人形象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1. 贾宝玉:才子之中的佼佼者贾宝玉是红楼梦中最为重要的角色之一,也是一个典型的才子形象。
他聪明机智,博学多才,琴棋书画无所不精。
同时,贾宝玉还有着一颗敏感而善良的心。
他对诗词歌赋世家的文化传统有着深厚的理解和独特的感悟,他的诗词作品被誉为红楼梦中的瑰宝。
贾宝玉的才情和情感使得他成为了红楼梦中才子形象的典范。
2. 林黛玉:才情横溢的女才子林黛玉,一个被誉为红楼梦中的代表性女才子形象。
她机智聪明,好学不倦,才情横溢。
林黛玉既是一个诗词才子,又是一个艺术家,她的诗词作品通常寄托着她的情感和思考。
她的才情使得她在红楼梦中成为了众多才子心中的梦中情人。
3. 薛宝钗:智慧与美貌并存的佳人薛宝钗是红楼梦中另一个备受称赞的才子佳人形象。
她不仅美貌动人,而且聪明智慧,才情出众。
薛宝钗对诗词歌赋有独到的见解,她的才情和智慧使得她成为红楼梦中众多才子的崇拜对象。
她的美貌和才情让人难以忘怀。
4. 贾探春:才女之花贾探春是红楼梦中的又一个才子佳人形象。
她天资聪颖,才情出众,擅长文辞才艺。
贾探春的诗词作品展现了她对人生、情感和家国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她的才情和才艺使得她在红楼梦中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人物。
5. 贾元春:婉约之美贾元春是红楼梦中另一位才子佳人形象。
她有着婉约的美,她的才情不仅体现在她的外貌,更体现在她优雅高贵的气质中。
贾元春的才情之美让人陶醉,使她成为无数才子的梦中情人。
总结:红楼梦中的才子佳人形象丰富多样,每个角色都有着独特的个性和才情。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和贾元春都是红楼梦中耀眼的明星,他们的才情和美貌让人难以忘怀。
这些才子佳人形象不仅展示了作者的艺术才华,更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才子佳人小说创作模式及其演变

摘 要: 才子佳人 小说是在其开山之作《 玉娇 梨》 《 、 平山冷燕》 的创作示范与影响下迅速崛起 并流行 的 ; 由于书坊 主 的商业运 作 , 步者纷 纷 , 学 遂使起 初 的创作 模 式 变成 了窠 臼 , 引起 了接 受 者 的审美疲劳和广泛批评 。于是一部分作 家为摆脱窠臼, 不断翻新 出奇, 有意涉笔讲 史、 神怪、 世情 乃至艳情等 内容 , 以迎合读者 日趋 变化 的阅读 1味 ; : 发展 到后来 , 7 终于蜕 变而为其 它类型的 小
乱或权 贵 等作梗 , 尝离 合悲 欢 之苦 ; 因才子 功 备 终 成名 就 , 谐 良缘 。才 子 佳人 小 说 的创 作 模 式 是 得 怎样形 成 的 ?又 曾发生 过什 么样 的演 化 ?其 演 化
的动因又是什么?本文试结合作者 、 出版者 、 评点 者、 读者等影响创作的各种因素 , 对这些 问题进行
造, 从而形成 了一种新 的章回小说类型。
子皆“ 天资高旷, 才调卓异 ” 从品行气节看 , ; 才子
①荑秋散人 :玉娇梨》北京 : 民文学 出版社 , 8 《 , 人 1 3年, 27 。 9 第 2页
一
1 33 —
则清高孤傲 , 超逸流俗 ; 在择偶 问题上 , 才子又都 强调以才 、 、 为标准 。其所写佳人 , 貌 情 亦多 出身
佳 人成 婚 。 可见 , 的确 是 在 借 小 说 “ 泄 其 黄 他 发
粱 事业 ” 。
本来 , 以才子 佳 人 婚 恋 故事 为题 材 的文 学 作 品 , 文 学史 上早 已 司空见 惯 , 别是 元 明 中篇 传 在 特 奇小 说 、 中后 期 风行 的才 子佳人 戏 , 明 就多 以才 子 佳人 的婚 恋故 事 为 主要 内容 , 已逐 渐 形 成 一 见 并
第二节 才子佳人小说的源流发展及代表作家作品

第二节才子佳人小说的源流发展及代表作家作品才子佳人小说勃兴于明末清初,但写才子佳人婚恋故事的文学作品却有一段源远流长的历史。
人们认为,先秦小说《穆天子传》中已经孕有才子佳人小说的胚胎,汉代史书《史记》之《司马相如列传》里的文君私奔故事已有才子佳人故事的意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志人小说,如《搜神记》中的《紫玉》、《王道平》等人鬼恋情故事,《世说新语》中《韩寿偷香》故事,更已具才子佳人小说雏形,叙述宛转的唐传奇中,《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飞烟传》等作品,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才子佳人小说佳篇,宋元说话中的“烟粉”类故事继续发展着才子佳人的故事类型,元末明初的文言小说《娇红记》曲折细腻而感人,使才子佳人故事进步到一个新阶段,明中叶这类文言小说更多涌现。
与此同时,宋元明白话短篇小说中这类故事发展得更有规模,逐渐走向成熟。
此外,在元明杂剧和传奇剧中,才子佳人作品成为引人注目的类别,《西厢记》、《牡丹亭》使才子佳人的爱情获得了很高的美学价值。
在文言小说、白话短篇小说、杂剧传奇戏剧等各种类型的才子佳人作品的综合影响下,才子佳人小说迅速走向成熟和兴盛。
明代末年出现了一批中短篇通俗才子佳人小说,如《鼓掌绝尘》中的“风集”和“雪集”,就是两个较长的才子佳人故事,已堪称身形完备的才子佳人小说。
大约在清顺治初年及南明尚存时期,第一部标准的长篇才子佳人小说《玉娇梨》问世,从此开始了才子佳人小说在明末清初约七八十年的繁荣发展,形成一个势力强劲、影响广泛的小说流派。
大约到了乾隆、嘉庆时代,才子佳人小说逐渐衰微,但一直到晚清和民初,还能在鸳鸯蝴蝶派小说中见其余绪。
天花藏主人是才子佳人小说及其流派的奠基人,也是才子佳人小说创作最多最有成就的代表作家。
其姓名、籍贯至今尚无定论,故生平不详。
现知与天花藏主人名号有关的小说有16种之多,或署“著”、“述”,或署“编次”、“新编”,或作“序”,分别是:《玉娇梨》、《平山冷燕》、《两交婚》、《定情人》、《画图缘》、《金云翘》、《人间乐》、《玉支玑》、《锦疑团》、《幻中真》、《飞花咏》、《赛红丝》、《麟儿报》及《梁武帝西来演义》、《济颠大师醉菩提》、《后水浒传》,多为才子佳人小说。
红楼梦中的才子佳人形象解读

红楼梦中的才子佳人形象解读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也是才子佳人形象最为完整、深刻的描写之一。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曹雪芹通过精彩的笔触,刻画出了一批才子佳人的形象,不仅令人印象深刻,更展示了他们的个性与特点。
本文将对红楼梦中的才子佳人形象进行解读。
一、贾宝玉:多情的才子红楼梦的男主角贾宝玉是一个多情的才子。
他聪明、才智出众,却常为情所困。
贾宝玉对美丽的女子情有独钟,无论是林黛玉、薛宝钗还是王熙凤,在他眼中都是绝色佳人。
他与黛玉之间的情愫更是成为整个故事的核心。
然而,贾宝玉的多情不仅带给他自身的痛苦,也影响了周围人的命运。
二、林黛玉:叛逆的佳人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受欢迎的才女之一,她与贾宝玉相似,同样是一个叛逆的佳人形象。
黛玉是一个独立、敏感且情绪化的女子,她对于形式与礼教的束缚感到厌烦,常常表现出对世俗道德观念的反抗。
她不愿意妥协,坚持自己的真实感受,这使她在整个故事中充满了矛盾与冲突。
三、薛宝钗:勤奋的佳人相比于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多情与叛逆,薛宝钗则是一个勤奋的佳人形象。
她出身书香门第,博学才华,但她并不像黛玉那样多愁善感,也没有宝玉那样情感纠葛。
相反,薛宝钗注重实际,她懂得顺应时势,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她是一个知晓进退的女子,她的出现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一丝温情与稳重。
四、王熙凤:聪明的佳人王熙凤是一个聪明机智的佳人形象,在故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熙凤来自商人家庭,有商业头脑与经济眼光,她熟知人情世故,并善于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为家族谋利益。
然而,她刻薄、机巧的一面也使她在与黛玉的关系中产生矛盾,成为了一个复杂的人物。
五、其他才子佳人形象除了上述几位主要角色外,红楼梦中还有一些其他才子佳人形象,如贾母、王夫人、李纨等。
这些角色或以智慧、或以美貌、或以温柔而受到赞赏。
每个才子佳人都有其独特之处,他们的性格与命运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红楼梦中丰富多样的情感世界。
总结:红楼梦中的才子佳人形象各具特点,通过作者的描写,展现出不同的性格和命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才子佳人小说主人公形象的演变
在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园林里,才子佳人小说是一个特殊的艺术品种。
早在唐代传奇与宋元话本中,就出现了一些描写上层社会青年男女悲欢离合的风月故事。
到了明末清初之际,才子佳人小说由短篇过渡到中长篇,逐步兴盛,以致风靡一时。
才子佳人小说作为一种文学潮流,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一定的席位。
才子佳人是才子佳人小说中无可置疑的中心人物。
他们在历史长河中变幻着各自不同的面貌,大致经过了由专擅到多能,由被动到积极,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历程。
愈到后世,其理想化的色彩愈益浓厚。
一、才子:
1.从以文才见长到以武功取胜
早期小说中的才子“两眼浮六合之间,一心在千秋之上;落笔时惊风雨,开口秀夺山川”。
作者用不少篇幅来展示他们的才华。
例如在《玉娇梨》中,白太常得罪杨御史,是因为试探出其子腹内平平,拒绝把女儿许配他。
后来他化名皇甫员外,与苏友白盘桓交游后,答应把女儿嫁他,正是因为窥见了他的底里:“才又高,学又博,人物又风流俊秀”。
可以说,这种对文人才华的渲染、夸张是无以复加的。
同时,才子柔弱书生的本性也得到真实的表现。
“苏秀才穷途卖赋”一回就把书生旷野被劫、束手无策的狼狈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
像才子这样遇难无助的状况到后期小说中得到完全改变。
才子不仅能从容对付个别强盗以自卫,而且还行侠仗义,惩治恶霸。
在小说中才子制定捣巢妙计,调兵
遣将,一举奏功。
“山般气骨海般量,名在凌烟上。
”其成就远远超过堂堂武将。
才子由柔弱书生演变为以武功取胜逐渐蔚为时尚。
东西南北,到处是才子为国建功立业的人生舞台。
他们尽情挥洒着个人的聪明才智,在比宦途、科场更广阔的天地翱翔搏击,实践着“学成文武业,货与帝王家”的士人理想。
2.从始乱终弃的负心汉到生死不渝的痴情郎
《莺莺传》中张生没有善始善终地珍视崔莺莺。
现实的利害打算,前程的吉凶未卜,都干扰了他将爱情进行到底的决心,其始乱终弃的负心嘴脸实在令人厌恶。
张生一类的薄情才子在唐宋小说里并不罕见。
《霍小玉传》中李益,《茹魁传》中茹魁,《鸳鸯灯传》中张生。
真是“最恨多才情太浅”。
虽然此后,才子里面虽然也常不乏负心之徒,但从元代《娇红记》开始,才子向痴情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小说第一次以前所未有的篇幅展现了才子申纯持之不懈的恋爱历程。
最后申纯选择为爱情献身的道路,使他的人格放射出动人的光辉,极大地提升了文坛上才子的恋爱品味。
在爱情上表现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优良品德。
3.从形象的平面单一到立体多元
早期作品中的才子性格单纯明确,一句话即可概括其特点。
作家并不重视形象的塑造,只对故事的编写有兴趣。
如《莺莺传》为了把张生写成“善补过”的人物,就略去了张生变心的经过这一应该揭示的重要内容,让我们仅仅看到他大发一通女人祸水的谬论。
而把他的女人观作为负心的依据显然是不足的。
才子形象、性格简单化的格局在元代,尤其是明末清初以后被打破。
作家开始有意识地表现出人物性格的各个侧面和不同层次。
如《玉娇梨》中的苏友白,是一位执着追求爱情的才子。
对佳人的痴情是他的主要性格。
此外,他在白太常面前展露了“才又高,学又博,人物又风流俊秀”的一面;执意退亲、不惜断送功名表现了他的孤高傲岸;私下窥看,把无艳当成无娇(白红玉),表现了他谨慎中不乏武断;赠银替店主打发承差,又反映了他仗义疏财的一面。
写出了才子多情、傲岸、讲义气而又有些冒失的特点,使苏友白像现实生活中血肉丰满的人物一样出现在读者面前。
才子形象的更丰满还表现在小说对人物性格变化的把握上。
《兰花梦》写许文卿对松宝珠态度的转变是委婉有致,一波三折。
小说把这位好色、专横的状元才子对待佳人如阴晴反常天气般的不同态度细细写来,勾画出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呈现的异样神态,令人赞叹作家的生花妙笔。
二、佳人
1.由逆来顺受、自咽苦果的被动到积极、大胆的主动出击
唐传奇《莺莺传》,明传奇《贾云华还魂记》等作品中的佳人在性格和爱情追求上显得比较柔弱、被动。
崔莺莺在张生变心前后,一直没有激烈的言行,相反却以柔情的倾诉来企盼才子的回心转意。
在才子恩断义绝后,对他仅采取躲避的态度。
明代传奇中的佳人贾云华,面对母亲对自己与魏鹏婚事的拒绝,只是无限伤感抑郁,最后患病而亡。
这些佳人在爱情的道路上几乎从来就不会积极争取,而是独自默默吞食了苦果。
晚明的才子佳人小说中,苦角就很少了,作品中的佳人以积极主动的行动来决定个人命运,追求幸福、主宰人生。
她们不是在闺中坐等才子的垂青,而是主动去挑选才子。
在觅偶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她们知道如何创造机会,把才子吸引到她的身边。
在爱情的天地,佳人们开始以主宰者的姿态收场。
2.由单一素质的强调到复合型完美素质的并重
在明末清初之前相当长的时间里,郎才女貌一直被描写成是才子佳人产生爱情的主要方式。
相应的,佳人的单一素质尤其是美貌得到突出的强调。
在《霍小玉传》中,李益初见霍小玉时对她说:“小娘子爱才,鄙夫重色,两好相映,才貌相兼”。
才子最珍视的是她的美色,而霍小玉对此是既自负又加以倚恃。
霍小玉之后的很多此类作品,主要也是突出佳人的美色。
作品中的“佳人”,只是美人的代名词。
从明清之交的《玉娇梨》书开始,文人作家在佳人的塑造上增加了更多理想化的色彩。
他们认识到了才的重要性。
例如《平山冷燕》中的山黛能与朝廷文臣、金马学士比文论艺,与天下数一数二的才子角逐诗艺也并不落在下风。
同时他们开始重视佳人的智慧、胆识。
《好逑传》中的水冰心更是“及至临事作为,却有才有胆,赛过须眉男子”。
佳人的情也开始被挖掘,强调了情对佳人的重要性。
苏友白在《玉娇梨》第五回谈到他理想的佳人:“有才无色,算不得佳人;有色无才,算不得佳人;即有才有色,而与我苏友白无一段脉脉相关之情,亦算不得我苏友白的佳人。
”。
像不少作品描写佳人对才子有怜才之念,主动相会,吟诗会文,解囊相助等,就表现了她们对情的大胆追求。
文人就这样通过理想化的方式,重新塑造了传统佳人的新形象。
此时的佳人集中了才、美、胆、识、情等诸多最优秀的素质,是完美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