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才子佳人小说的源流发展及代表作家作品

合集下载

第四讲 才子佳人小说

第四讲 才子佳人小说

• C、才子佳人小说对《红楼梦》产生过积极影响。
• 尽管《红楼梦》批评过才子佳人小说程式化、公 式化的弱点,说它“千人一面”、“万人一腔”。 但仍然吸收了才子佳人小说有益的营养。 • 比如对女“才”的描写和赞美,《红楼梦》写林 黛玉、薛宝钗、史湘云、探春等等女子才华横溢、 聪慧过人,并借贾宝玉之口赞美道:“凡山川日 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 浊沫而已。”这种女尊男卑论,实在是对几千年 来“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尊女卑”的封建思 想的一种反拨。
其三:杂剧《西厢记》为才子佳人小说提供了 一个完美的范式。就才子形象而言,才子佳人小 说未超越张生的情爱心理,婚姻爱情的美满和事 业的成功,温柔乡和功名场二者兼得,这是中国 文人典型的社会心态。 • 才子佳人小说所向往的与《西厢记》完全一致。 就佳人形象而言,则对《西厢记》中的崔莺莺有 所超越。崔莺莺迈出与张生私定终身这一步,她 本人内心的矛盾冲突相当激烈、痛苦,而才子佳 人小说中的佳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却十分大胆,明 朗,坚决,几乎没有心理障碍,体现出女性解放 的时代精神 。
• 才子佳人小说的另一个重要作家是烟水散人, 学界考定为嘉兴文人徐震。其代表作是文言短 篇小说集《女才子书》,又名《美人书》、 《闺秀佳话》、《情史续传》等。计12卷,每 卷演一女才子故事,这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 反映妇女生活的专题小说集。 • 才子佳人小说创作的后期代表作是《好逑传》, 又名《侠义风月传》,作者为“名教中人”。 描写秀才铁中玉与才女水冰心之间的爱情故事 较为成功,18世纪被译介到欧洲,歌德等欧洲 文艺大师曾予以充分肯定。它跟《玉娇梨》、 《平山冷燕》等作品一样,也是产生过世界影 响的中国古典才子佳人小说。
• 舜与娥皇、女英的故事在中国文人中一直 传为美谈。舜,英雄能人也;娥皇、女英, 才女佳人也。我们完全可以将其视为才子 佳人小说的情节原型。这种情节原型在后 世文学创作中逐渐演化: • 其一:《诗经•关雎》:“窈窕淑女,君子 好逑。”佳人嫁才子,正是淑女配君子在 精神上的一脉相传。

才子佳人小说

才子佳人小说

才子佳人小说1. 才子佳人小说2. 什么是“才子佳人小说”?3. 才子佳人小说代表作4. 才子佳人小说中的女性形象5. 才子佳人小说(百科)***才子佳人小说清初各类小说中,数量最多的是才子佳人小说。

才子佳人的婚恋小说由来已久,唐代元稹的《莺莺传》以后,传奇小说、话本和拟话本小说中都不少见,旨趣是不同的。

清初一时出现许多本这类小说,蔚为大宗,内容基本一致,与以往的才子佳人小迥然不同,成为清初小说的一大类型。

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是从晚明话本小说发展而来,篇幅增长了,一般在15至20回之间,成为章回式的中篇,书名也多仿照《金瓶梅》由主要人物姓名中的一个字拼合而成,如《玉娇梨》《平山冷燕》。

文字比较清顺、规范,中间夹有较多的诗词韵语,大多数是以诗词为主人公发生爱情的契机,有的诗词写得还颇有韵致。

从这一点说,这类小说又受到了明人传奇的影响。

就小说的内容说,这类小说是晚明拟活本中婚恋小说的新变。

“三言”、“二拍”里都有才子佳人的婚恋小说,多是写文人的风流艶事,重在情欲的爱悦,有着浓厚的世俗色彩。

清初的这类小说叙才子佳人才色相慕,终成连理,是超世俗情欲的,追求理想的配偶,却严守礼教规范,幷往往与才子的功名遇合纠缠在一起,题旨、意趣与晚明小说是不一样的。

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家是天花藏主人张匀,槜李烟水散人徐震。

张匀编着幷经营刊印,多为才子佳人小说,最著名的是《玉娇梨》《平山冷燕》《定情人》等。

徐震是在最初写出传奇类的小说《女才子书》之后,受书坊主人的邀请作起才子佳人小说的,作品有《合珠浦》《珍珠舶》《赛花铃》等。

他们都是失去了科举仕进缘机的文人,在小说创作迈入兴盛之际,作小说是一种谋生的方式。

他们都曾自述其境遇、心境。

张匀在《天花藏合刻七才子书序》中说:“顾时命不伦”,“淹忽老矣”,“欲人致其身,而既不能;欲自短其气,而又不忍,计无所之,不得已而借乌有先生以发其黄粱事业”,“凡纸上之可喜可惊,皆胸中之欲歌欲哭。

才子佳人小说创作模式及其演变

才子佳人小说创作模式及其演变

才子佳人小说创作模式及其演变
纪德君
【期刊名称】《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00)004
【摘要】才子佳人小说是在其开山之作《玉娇梨》、《平山冷燕》的创作示范与影响下迅速崛起并流行的;由于书坊主的商业运作,学步者纷纷,遂使起初的创作模式变成了窠臼,引起了接受者的审美疲劳和广泛批评.于是一部分作家为摆脱窠臼,不断翻新出奇,有意涉笔讲史、神怪、世情乃至艳情等内容,以迎合读者日趋变化的阅读口味;发展到后来,终于蜕变而为其它类型的小说了.
【总页数】7页(P133-139)
【作者】纪德君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俗文化研究中心 5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1
【相关文献】
1.才子佳人叙述模式在现当代小说中的演变 [J], 杨波
2."才子佳人"小说戏曲叙事模式的演变历程——以唐五代"红叶题诗"小说至明(题红记)戏曲的嬗变个案为例 [J], 鲁茜;陈如碧
3.郭沫若中后期小说创作模式的演变 [J], 贾剑秋
4.郭沫若早期小说创作模式的构建与演变 [J], 贾剑秋
5.《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中的才子佳人模式的演变 [J], 尹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二节才子佳人小说的源流发展及代表作家作品

第二节才子佳人小说的源流发展及代表作家作品

第二节才子佳人小说的源流发展及代表作家作品才子佳人小说勃兴于明末清初,但写才子佳人婚恋故事的文学作品却有一段源远流长的历史。

人们认为,先秦小说《穆天子传》中已经孕有才子佳人小说的胚胎,汉代史书《史记》之《司马相如列传》里的文君私奔故事已有才子佳人故事的意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志人小说,如《搜神记》中的《紫玉》、《王道平》等人鬼恋情故事,《世说新语》中《韩寿偷香》故事,更已具才子佳人小说雏形,叙述宛转的唐传奇中,《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飞烟传》等作品,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才子佳人小说佳篇,宋元说话中的“烟粉”类故事继续发展着才子佳人的故事类型,元末明初的文言小说《娇红记》曲折细腻而感人,使才子佳人故事进步到一个新阶段,明中叶这类文言小说更多涌现。

与此同时,宋元明白话短篇小说中这类故事发展得更有规模,逐渐走向成熟。

此外,在元明杂剧和传奇剧中,才子佳人作品成为引人注目的类别,《西厢记》、《牡丹亭》使才子佳人的爱情获得了很高的美学价值。

在文言小说、白话短篇小说、杂剧传奇戏剧等各种类型的才子佳人作品的综合影响下,才子佳人小说迅速走向成熟和兴盛。

明代末年出现了一批中短篇通俗才子佳人小说,如《鼓掌绝尘》中的“风集”和“雪集”,就是两个较长的才子佳人故事,已堪称身形完备的才子佳人小说。

大约在清顺治初年及南明尚存时期,第一部标准的长篇才子佳人小说《玉娇梨》问世,从此开始了才子佳人小说在明末清初约七八十年的繁荣发展,形成一个势力强劲、影响广泛的小说流派。

大约到了乾隆、嘉庆时代,才子佳人小说逐渐衰微,但一直到晚清和民初,还能在鸳鸯蝴蝶派小说中见其余绪。

天花藏主人是才子佳人小说及其流派的奠基人,也是才子佳人小说创作最多最有成就的代表作家。

其姓名、籍贯至今尚无定论,故生平不详。

现知与天花藏主人名号有关的小说有16种之多,或署“著”、“述”,或署“编次”、“新编”,或作“序”,分别是:《玉娇梨》、《平山冷燕》、《两交婚》、《定情人》、《画图缘》、《金云翘》、《人间乐》、《玉支玑》、《锦疑团》、《幻中真》、《飞花咏》、《赛红丝》、《麟儿报》及《梁武帝西来演义》、《济颠大师醉菩提》、《后水浒传》,多为才子佳人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八)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八)
关系的 小说,如 等;二是文人创作的 小说,如
等。
2、五大声腔是指
、简答
1、简述侠义公案小说的基本趋向。
2、近代前期有哪几部较重要的世态人情小说?
第三章 黄遵宪、梁启超与近代后期诗文词
、解释:1、诗界革命2、新文体3、南社4、同光体
、填空
1、
诗界革命”的口号是由
正式提出的,其标准为
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
不拘一格降人才。”是 的代表作
中的一首。
的代表作 中的名句。
4、近代前期反帝爱国诗潮的核心人物是
5、魏源在鸦片战争爆发后所写的
6、近代前期宋诗派的领袖人物为
的成就最高。
、简答
1、略述魏源诗歌的思想艺术特色。
2、试述龚自珍的文学成就。
第二章 近代前期的小说与戏曲
、解释:侠义公案小说
、填空
1、近代前期的小说大体可分两派:一是与说话艺术有渊源
篇,从文体上看,有简约记述奇闻异事如同六朝
的短章,也有叙事委婉曲微如同
的篇章。清代学者 讥其“ ”,鲁迅称之为“ ”。
5、《聊斋志异》代表了中国古代
小说的最高成就。
、简答
1、蒲松龄一生的境遇如何?对他的文学创作有何影响?2、简述《聊斋志异》的成书情况。
三、论述
1、试述蒲松龄对中国文学的主要贡献。
2、试述《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3、如何理解鲁迅所说的《聊斋志异》“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的创作特色?
4、分析《婴宁》的思想艺术特色。
第五章
、填空
1、《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
小说的典范之作。
书中对《儒林外史》的 所作的评价。
3、《儒林外史》假托明代故事,实则展示的是
的社会状况。小说表达了作者

才子佳人小说概述论文

才子佳人小说概述论文

目录摘要 (2)Abstract (2)一、才子佳人小说概述 (3)(一)才子佳人小说的概念 (3)(二)才子佳人小说的演变 (3)二、“佳人”形象的三种模式 (3)(一)名门显宦之族的千金小姐 (4)(二)乡野平民之家的小家碧玉 (5)(三)烟花柳巷之地的风尘女子 (5)三、“佳人”形象的文化意义 (6)(一)《红楼梦》对“佳人”形象的借鉴 (6)(二)儿女英雄小说对“佳人”形象的超越 (7)(三)狭邪小说对“佳人”形象的异化 (8)注释 (9)参考文献 (10)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才子佳人小说是明末清初时期达到鼎盛的一种小说样式。

小说以才子与佳人的婚姻恋爱经历为描写对象,浓墨重彩地塑造了生动丰满的“佳人”形象。

佳人并非徒有容貌之美,更有诗学之才,谋略之能,敢于挣脱封建礼教束缚。

在婚姻问题上,佳人抛弃传统的门第观念,采取自主择婚的大胆举动。

在爱情观上,佳人信奉矢志不渝的理念,并将情欲分离。

本文以“佳人”形象为切入点,在细分三种模式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佳人”形象的特点,以及佳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同时探讨“佳人”形象对后来的文学创作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才子佳人小说;佳人;形象AbstractAs a kind of novel form, the genius and beauty novels achieve a period of great prosperity during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These novels describe marriage and love experience of gifted scholars and beautiful ladies. They vividly create ideal female images. These ladies are not only beautiful and gifted, but also skillful in strategies. They dare to get rid of fetter of feudal ethics. When it comes to marriage, they pursue their own happiness instead of clinging to family status idea. When referring to love, they believe in unswerving chase and they can distinguish between affection and sex. With the key point of the female image, the thesis deeply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pirit of female image under three modes. Meanwhile, it discusses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the female image on later literary creation.Key words: the genius and beauty novels;female;image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佳人”形象模式摭谈一、才子佳人小说概述(一)才子佳人小说的概念才子佳人小说风行于明末清初之际,是我国古代小说的一种题材类型。

现代文学才子佳人总结大全

现代文学才子佳人总结大全

现代文学才子佳人总结大全现代文学才子佳人数量众多,他们以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思想观点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他们的作品无论是描述现实生活,还是探讨人性与社会问题,都展示了卓越的才华和深邃的思考。

本文将对一些现代文学才子佳人进行总结,以展示他们的作品和对文学的贡献。

1. 鲁迅(1881年-1936年)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以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这些作品不仅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愚昧,还引发了人们对自身命运的反思。

鲁迅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写实手法和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力,成为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2. 钱钟书(1910年-1998年)钱钟书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杰出代表,他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幽默风趣的笔调,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

他的代表作品《围城》以嬉笑怒骂的形式,揭示了封建社会下的种种荒谬和虚伪。

钱钟书的作品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为中国现代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3. 茅盾(1896年-1981年)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以其对人性的关注和社会现象的反思,揭示了社会的种种不公和人性的复杂。

茅盾的代表作品包括《子夜》、《春蚕》等,这些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展现了人性的种种表现和社会的各种问题。

茅盾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对人性的关怀,影响了一大批读者和后辈作家。

4. 沈从文(1902年-1988年)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璀璨之星,他以其对农村生活的真实描写和对人性的思考,塑造了一批鲜活的人物形象。

他的代表作品《边城》、《春蚕》等,以其细腻入微的叙事和对人情世态的洞察,展示了农村社会的多样性和人性的复杂性。

沈从文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农民生活的真实关注,留下了深刻的文学印记。

5. 余华(1960年-)余华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以其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的孤独和人性的脆弱。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这些作品通过对生活琐碎的描写和对人物内心的剖析,呈现了人性的善恶和社会的冷漠。

明清小说史

明清小说史

绪论一、小说的“小”字与中国古代小说的文化境遇二、明清以前中国古代小说演进的历史轨迹上编明代小说概论第一节明代小说的文化背景第二节明代小说的分类及其演变第一章《三国演义》第一节开创白话长篇小说的新纪元第二节历时态群体创作的成书过程第三节乱世英雄的喜剧悲歌第四节历史事实与艺术虚构的美学关系第五节政治与战争的艺术画卷第六节类型化人物形象的艺术画廊第二章《水浒传》第一节水浒故事的演变与《水浒传》的作者及版本第二节群雄造反的壮举与“忠”和“义”的悲歌第三节同中求异塑造英雄群像第四节犯中见避的情节艺术第三章《西游记》第一节由历史飞向神话第二节神话小说的多元解读空间第三节神话英雄孙悟空第四节神话小说的艺术经典第四章《金瓶梅》第一节书名、版本及“兰陵笑笑生”之谜第二节《金瓶梅》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第三节西门庆形象与市侩封建社会第四节潘金莲形象与封建性别文化第五节开创世情小说的新天地第五章话本小说第一节话本的产生第二节明清以前话本小说概说第三节明清话本拟话本的演变第四节话本小说的结构模式第五节话本小说的美学特征第六节话本小说集的代表作“三言二拍”下编清代小说概论第一节清代小说的文化背景第二节清代小说的分类及其演变第一章文言小说与《聊斋志异》第一节明代文言小说:准备清代的复兴第二节乡村塾师蒲松龄第三节一腔“孤愤”写《聊斋》第四节亦庄亦谐讽科举第五节刺贪刺虐刺官场第六节花妖狐魅情世界第七节《聊斋》鉴赏举例第八节仿《聊斋》反《聊斋》与《浮生六记》及其他第二章才子佳人小说第一节才子佳人小说与中国婚恋文化第二节才子佳人小说的源流、发展及代表作家作品第三节才子佳人小说的艺术程式第四节才子佳人小说在小说史上的地位第三章家将小说第一节家将小说的历史文化蕴涵第二节家将小说的主要文本第三节家将小说的代表作《说岳全传》第四章《儒林外史》第一节科举制度与吴敬梓的叛逆人生第二节展示科举文化病态的人物群像第三节双向寻觅的社会改造理想第四节讽刺喜剧渗透悲剧情思第五章《红楼梦》第一节文学巨擘曹雪芹第二节从《石头记》到《红楼梦》第三节《红楼梦》的悲剧主题第四节《红楼梦》的悲剧美学第六章武侠小说第一节武侠小说的源流第二节晚清武侠小说的浪潮第三节婚恋武侠的合流与《儿女英雄传》第四节公案武侠的合流与《三侠五义》第七章晚清谴责小说第一节社会文化背景与谴责小说的文化品格第二节李伯元与《官场现形记》第三节吴趼人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节刘鹗及其《老残游记》第五节曾朴与《孽海花》主要参考书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才子佳人小说的源流发展及代表作家作品才子佳人小说勃兴于明末清初,但写才子佳人婚恋故事的文学作品却有一段源远流长的历史。

人们认为,先秦小说《穆天子传》中已经孕有才子佳人小说的胚胎,汉代史书《史记》之《司马相如列传》里的文君私奔故事已有才子佳人故事的意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志人小说,如《搜神记》中的《紫玉》、《王道平》等人鬼恋情故事,《世说新语》中《韩寿偷香》故事,更已具才子佳人小说雏形,叙述宛转的唐传奇中,《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飞烟传》等作品,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才子佳人小说佳篇,宋元说话中的“烟粉”类故事继续发展着才子佳人的故事类型,元末明初的文言小说《娇红记》曲折细腻而感人,使才子佳人故事进步到一个新阶段,明中叶这类文言小说更多涌现。

与此同时,宋元明白话短篇小说中这类故事发展得更有规模,逐渐走向成熟。

此外,在元明杂剧和传奇剧中,才子佳人作品成为引人注目的类别,《西厢记》、《牡丹亭》使才子佳人的爱情获得了很高的美学价值。

在文言小说、白话短篇小说、杂剧传奇戏剧等各种类型的才子佳人作品的综合影响下,才子佳人小说迅速走向成熟和兴盛。

明代末年出现了一批中短篇通俗才子佳人小说,如《鼓掌绝尘》中的“风集”和“雪集”,就是两个较长的才子佳人故事,已堪称身形完备的才子佳人小说。

大约在清顺治初年及南明尚存时期,第一部标准的长篇才子佳人小说《玉娇梨》问世,从此开始了才子佳人小说在明末清初约七八十年的繁荣发展,形成一个势力强劲、影响广泛的小说流派。

大约到了乾隆、嘉庆时代,才子佳人小说逐渐衰微,但一直到晚清和民初,还能在鸳鸯蝴蝶派小说中见其余绪。

天花藏主人是才子佳人小说及其流派的奠基人,也是才子佳人小说创作最多最有成就的代表作家。

其姓名、籍贯至今尚无定论,故生平不详。

现知与天花藏主人名号有关的小说有16种之多,或署“著”、“述”,或署“编次”、“新编”,或作“序”,分别是:《玉娇梨》、《平山冷燕》、《两交婚》、《定情人》、《画图缘》、《金云翘》、《人间乐》、《玉支玑》、《锦疑团》、《幻中真》、《飞花咏》、《赛红丝》、《麟儿报》及《梁武帝西来演义》、《济颠大师醉菩提》、《后水浒传》,多为才子佳人小说。

《梁武帝》、《济颠》、《人间乐》未必是他的手笔,《金云翘》、《幻中真》、《后水浒传》则已考定非其所作,已能肯定为其所作的是《玉娇梨》、《平山冷燕》、《两交婚》,《定情人》也极有可能出其笔端,余则待考。

《玉娇梨》、《平山冷燕》及《定情人》都是才子佳人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品。

《玉娇梨》(又称《双美奇缘》)是长篇才子佳人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才子佳人小说情节模式的开创性作品。

书名取自女主人公白红玉(后改吴娇)、卢梦梨的名字。

全书二十四回,写正统年间太常正卿白玄有女名红玉,美貌善诗,佞臣杨廷昭御史欲娶为媳,而其子杨芳不学无术,遂遭拒绝。

于是杨御史阴谋陷害白玄,荐其出使番邦议和,并欲强娶红玉。

白玄毅然出使,不接受要挟,将红玉托给妻弟吴翰林。

吴翰林改其名为吴娇,养为亲生,告假避祸还金陵。

偶见才子苏友白题诗,爱慕其才情,欲招为婿,不想苏友白误将丑女吴颜认做吴娇,不肯屈就。

白玄出使归来,亦告病避还金陵,以考诗方法择婿。

苏友白赋《新柳诗》应考,却被居心叵测的张轨如掉包,幸被红玉查明真相,又请苏友白题了《送鸿》、《迎燕》二诗,约为婚姻,然后让其进京求吴翰林保媒。

另一书生苏友德冒苏友白之名,求得翰林作媒信,到白府骗婚,又被红玉识破。

苏友白应试进京遭劫,另一才女卢梦梨,慕苏友白之才情,女扮男装,与之相会,并以嫁妹名义与之暗订婚约,且赠金助其进京赶考。

苏友白中了进士,只选了杭州推官,访梦梨、红玉皆未见,却被抚台杨廷昭逼婚,遂挂冠而去。

后改称柳生,与改名皇甫员外的白玄相遇,白玄爱才,欲招为红玉、梦梨之婿,二女不知柳生即是苏友白,守情不嫁。

后来苏友白改授翰林,终与二佳人成就“双美奇缘”。

《玉娇梨》中的正面形象具有不畏权贵、坚守人格的思想品质,在忠奸斗争中是非分明,正气凛然,追求婚姻幸福的男主人公宁失功名前程,挂冠辞官,也不屈从苟且上司的强迫婚姻,始终追求自主自由的美满爱情和婚姻。

《玉娇梨》所创造的试诗择婿、小人捣乱离间、功名成就团圆等情节,为后起的才子佳人小说不断摹仿而成为模式。

《平山冷燕》二十回。

署荻岸散人编次,荻岸散人亦即天花藏主人。

书名取自男女主人公平如衡、山黛、冷绛雪、燕白颔四人的名字。

因叙四人婚姻故事,故又名《四才子书》。

作品写先朝时,皇帝命百官赋《白燕》诗,皆做不出,大学士山显仁遂献十岁小女山黛所作《白燕》诗,天子大喜,赐玉尺以“量天下才子”,并御书“宏文才女”赐之。

一晏公子因受山黛题诗讥笑,串通给事中窦国一,诬告山显仁以“十龄乳儿”冒充才女,有欺君之罪。

皇帝乃命文臣周公梦、夏之忠、卜其通及山人宋信四位知名学者前去考诗,均被山黛考败。

窦国一与宋信因而被贬。

为讨好山显仁,宋信与窦国一逼买维扬民间才女冷绛雪,送往山府为婢。

山黛爱其才,与之姊妹相处。

冷绛雪因代山黛给皇帝题诗,被皇帝“暂赐女中书”。

时洛阳才子平如衡、松江才子燕白颔,相约化名到山府考诗。

山、冷二才女扮作记室1对试,二生双败叹服。

然山黛、冷绛雪均曾偶识燕、平二人诗才,才子佳人,早已情心暗通,只不得相遇。

后燕白颔状元及第,平如衡亦是探花郎,御赐才子才女联姻,燕娶山黛,平娶冷绛雪,两对夫妻,四位才子,才美相宜,成就风流爱缘。

《平山冷燕》通过文臣才士诸男子皆被比败等情节,颂扬了女子的才华和智能,冲击了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性别文化。

作品中又颂扬皇帝圣明、社会升平,并御赐才子才女成婚团圆,这种结局方式影响了后来很多才子佳人小说,成为一种模式。

《定情人》,十六回,不署撰人,首序署“素政堂主人题于天花藏”,天花藏主人各序多题“天花藏主人题于素1记室:古代官名,负责记录、起草表章等工作,旧时亦用作秘书代称。

政堂”,唯此序特别,一般认为,此书当即天花藏主人所作。

作品写四川成都双流县才子双星(字不夜)早年丧父,其母教养成人,颖异过人,又姿容秀美,十五岁考上了秀才。

老母急于其婚育,而双星却誓不苟且,遂游学江南以觅定情之人。

至绍兴村,得其父同年退休少师江章常识,住在江府,与其女蕊珠一见钟情,又和诗交心,遂私下定情约婚,而江章也喜欲招婿。

忽上虞县一世袭侯爵的赫府之公子前来求亲,此人性情粗俗,宿娼眠妓,江家以已择婿拒绝。

帮闲袁空不好向赫公子交待,又要骗千金聘物,遂将其女指鹿为马,冒充江小组嫁之,后赫公子猎獐偶遇江章,拜见而被骂逐,方知上当。

赫公子怀恨在心,恰值朝廷选美,乃买通姚太监选江蕊珠入宫,蕊珠殉情投水。

双星中了状元,因拒绝屠附马欲招为婿,被派出使海外。

虽屡有惊险,却平安归来,并有功受封。

蕊珠临行之前,曾嘱其父收侍女彩云为义女,称二小姐,并亲笔遗嘱双星与彩云成婚。

双星持书痛哭,虽遵嘱成婚,却与彩云分床而寝,守情不移。

而蕊珠实已被救未死,终于定情人恩爱团圆。

《定情人》是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上乘之作,特别是它集中地表现了才子佳人小说所追求的婚恋理想,具有突出的进步意义,艺术方面也能细腻曲折,较耐品味。

才子佳人小说题署中另一个常见的名号是烟水散人。

现已知题署烟水散人的小说有九种,即“古吴烟水散人演辑”《后七国乐田演义》,“鸳湖烟水散人著”《女才子书》、《珍珠舶》,“槜李烟水散人编次”《合浦珠》、《鸳鸯配》、《梦月楼情史》,“烟水散人编次”《桃花影》,“烟水散人新著”《春灯闹》,“烟水散人校阅”《赛花铃》。

学术界对三种不同籍贯及三种不加籍贯的“烟水散人”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皆是“秀水徐震字秋涛者”,一种则认为《女才子书》所题署的鸳湖烟水散人可能是徐震,而《桃花影》、《春灯闹》、《赛花铃》等,则非“秀水徐震字秋涛者”所著,迄今尚无定论。

徐震,字秋涛,别署烟水散人,浙江嘉兴人,生卒生平不详,约生活在顺治、康熙年间,康熙末年尚在人世。

题署“鸳湖烟水散人著”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女才子书》(又名《美人书》、《闺秀佳话》、《情史续传》),十二卷,每卷演一女才子故事,这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反映妇女生活的专题小说集,作者热情赞美女才子们“胆识与贤智兼收,才色与情韵并列”,同情他们的婚姻悲剧和生活遭遇,控诉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抨击封建礼教,鼓吹妇女婚姻自主,思考了私奔、从良、再嫁、多妻等多种妇女问题,具有积极和进步的意义。

从小说史上看,《女才子书》并非一般所谓才子佳人小说,但其中的十二个故事,约略概括了明末清初婚恋小说的基本类型,对才子佳人小说影响很大,因而具有重要的资料及研究价值。

介绍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不能不提到《好逑传》一书。

《好逑传》又名《侠义风月传》,十八回,题“名教中人编次”,“游方外客批评”。

作品写明朝大名府秀才铁中玉“既美且才,美而又侠”,不畏权贵。

大夬侯仗势抢夺穷秀才韦佩未婚妻,铁中玉仗义相救,执铜锤打入养闲堂,救出老人弱女。

此后游学山东。

山东历城兵部侍郎水居一,其女水冰心美貌如花,“却又有才有胆,赛过须眉男子”。

同县大学士之子过其祖慕色求婚,冰心不允。

后水侍郎失机削职,流放边庭,过家又来强求,水小姐施巧计躲过,让过公子娶了欲夺家产而助纣为虐的叔父之女。

过家又欲在祭坟路上拦路劫持,冰心以易轿逃脱。

过家又来劫持,恰逢铁如玉拦路相救。

一个美貌聪慧,一个侠心义胆,铁、水二人,自此结情。

当铁如玉被下毒谋害而得急病,水冰心即迎至家中疗护。

病愈后两人长夜畅谈,却谨守礼教不乱。

过家不肯罢休,又再三图谋冰心,并谗陷水居一,铁中玉皆挺身相救。

后水居一复职升任尚书,铁中玉进士及第选为翰林,两家议定亲事而未合卺。

过其祖又串通万御史枉奏二人先奸后娶,有伤名教。

皇帝查知二人成礼而未同居,乃召见水冰心并命皇后验明贞女事实,赐旨成婚。

《好逑传》取《诗经·关雎》诗意,颂扬君子淑女之情,试图调合爱情与礼教的矛盾,宣传伦常甚于美色,廉耻于婚姻的观念,有其迂腐的一面。

但这一对才子佳人却有着一般才子佳人难敌的优秀品格,他们绝非只是风流美貌、莺声燕语、软弱无能,论才也只止于吟诗作赋,而是刚烈勇毅,练达沉着,足智多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这两个刚柔并济、才智相兼、文武双全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健康的人格理想,具有积极意义。

作品故事精采,结构紧凑,才子佳人玩显官恶少歹徒于掌心之中,使得喜剧色彩比较浓厚,增加了阅读的趣味。

《好逑传》对后期才子佳人小说影响很大,并且早在18世纪就被译介欧洲,歌德读后曾赞赏不已。

故它跟《玉娇梨》、《平山冷燕》等作品一样,也是产生了世界影响的中国古典小说之一。

上述作品之外,写得比较好的才子佳人小说还有《宛如约》、《飞花咏》、《春柳莺》、《驻春园》、《金云翘》、《吴江雪》、《两交婚》、《铁花仙史》等等。

才子佳人小说的发展大约经过了初起期的重“情”求“真”阶段,中盛期的“情”“理”调合阶段,和晚衰期的杂糅变态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