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素的发现及壮大
前列腺素是哪里分泌的以及它的作用

前列腺素是哪里分泌的以及它的作用
肾前列腺素的绝大部分为肾髓质乳头部的间质细胞和集合管细胞
所产生,在人体的精囊、肺、肾、脑、胃肠等几乎全身各部组织细胞
都可分泌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的生理作用极为广泛。(1)对生殖系
统作用:作用于下丘脑的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增
加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释放,再刺激垂体前叶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
素分泌,从而使睾丸激素分泌增加。前列腺素也能直接刺激睾丸间质
细胞分泌。可增加大鼠睾丸重量、核糖核酸含量、透明质酸酶活性和
精子数量,增加精子活动。前列腺素维持雄性生殖器官平滑肌收缩,
被认为与射精作用有关。精液中PG使子宫颈肌松弛,促进精子在雌性
动物生殖道中运行,有利于受精。但大量前列腺素,对雄性生殖机能
有抑制作用。(2)对血管和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不同的前列腺素对
血管平滑肌和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效应不同。前列腺素E和前列腺素F
能使血管平滑肌松弛,从而减少血流的外周阻力,降低血压。(3)对
胃肠道的作用:可引起平滑肌收缩,抑制胃酸分泌,防止强酸、强碱、
无水酒精等对胃粘膜侵蚀,具细胞保护作用。对小肠、结肠、胰腺等
也具保护作用。还可刺激肠液分泌、肝胆汁分泌,以及胆囊肌收缩等。
(4)对神经系统作用: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对神经?递质的释放和
活动起调节作用,也有人认为,前列腺素本身即有神经递质作用。(5)
对呼吸系统作用:前列腺素E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而前列腺素F
相反,是支气管收缩剂。(6)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通过影响内分泌
细胞内环腺苷酸(cAMP)水平,影响激素的合成与释放。如促使甲
状腺素分泌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也通过降低靶器官的cAMP水
平而使激素作用降低。
动物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PG)来源与生理作?除红细胞外其他其他各种细胞均能合成前列腺素。
1)溶解黄体作用2)PGF和PGE能刺激垂体释放LH,同时PG对卵泡发育和排卵也有直接作用3)PGF2α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有利于分娩活动4)PGF2和PGF2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PGF有收缩血管的作用粗性腺激素如何参与促进精子发生和调节1)促卵泡素(FSH):启动生殖细胞的分化,促进到精母细胞为止的发生,刺激支持细胞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ABP)和抑制素,与LH的协调作用下,是支持细胞开始增生和发育的。
2)促黄体素(LH):刺激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3)抑制素:抑制GNRH和FSH的分泌卵裂的特点1)细胞核的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细胞质总体积并没有增加(无生长期)2)核子的核/质比率低,卵裂直到核/质比率与细胞一样为止3)比一般的体细胞的细胞周期快妊娠识别1)羊的妊娠识别:妊娠第9~21天,即胚干扰素胎从孵化到胚胎伸长结束前分泌-t,干扰素-t是母体孕体存在的最初信号,它能抑制子宫和分泌PGF2α,维持黄体能阻碍黄体溶解。
2)猪的妊娠识别:妊娠第11~12天和妊娠第14~30天识别信号①孕体分泌的雄激素变更PGF2α的释放途径并刺激子宫内膜的生长和分泌②每侧子宫角必须有两个孕体反刍动物的分娩过程分娩预兆:①骨盆韧带发生变化②外阴部扩大和水肿③乳房肿大控制分娩:①前列腺素及类似物②结合雌激素的催产素③皮质醇激素的类似物分娩过程:①子宫扩张②胎儿产出③胎衣产出影响分娩的因素:①产力(震缩、怒责)②产道:(尿生殖前庭、骨盆腔)③胎儿和产道的关系胎儿和产道的关系:胎向(纵、横、竖)胎位(上、下、侧)胎式:(微弯、屈曲、俯缩)前置(正生、侧生、倒生)。
茉莉酸类化合物、12-oxo-PDA、前列腺素简介

茉莉酸类化合物、12-oxo-PDA、前列腺素简介一、茉莉酸类化合物简介(一)茉莉酸的代谢和分布茉莉酸类(jasmonates,Jas)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化合物,现已发现了30多种。
茉莉酸(jasmonic acid,JA,C12H18O3,CAS:6894-38-8)和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JA-Me,C13H20O3,CAS:39924-52-2)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图1左上和右上为JA和JA-Me)。
图 1 代表性的茉莉酸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游离的茉莉酸首先是从真菌培养滤液中分离出来的,后来发现许多高等植物中都含有JA。
而JA-Me则是1962年从茉莉属(Jasminum)的素馨花(Jasminum officinale var. grandiflorum)中分离出来作为香精油的有气味化合物。
茉莉酸的化学名称是3-氧-2-(2′-戊烯基)-环戊烷乙酸〔3-oxo-2-(2′- pentenyl) cyclopentanic acetic acid〕,其生物合成前体来自膜脂中的亚麻酸,目前认为JA的合成既可在细胞质中,也可在叶绿体中(图2)。
亚麻酸经脂氧合酶(lipoxygenase)催化加氧作用产生脂肪酸过氧化氢物,再经过氧化氢物环化酶(hydroperoxide cyclase)的作用转变为18碳的环脂肪酸(cyclic fatty acid),最后经还原及多次β-氧化而形成JA。
图 2 茉莉酸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示意图诺菲尔(Knofel,1984,1990)应用放射免疫检测等技术调查表明,代表160多个科的206种植物材料中均有茉莉酸类物质的存在。
被子植物中JAs分布最普遍,裸子植物、藻类、蕨类、藓类和真菌中也有分布。
通常JA在茎端、嫩叶、未成熟果实、根尖等处含量较高,生殖器官特别是果实比营养器官如叶、茎、芽的含量丰富,前者如蚕豆中含量为3100ng·g-1FW,大豆中为1260ng·g-1FW,而后者约为10~100ng·g-1FW。
前列腺素及其应用

生殖激素在动物生产及人类疾病中的应用摘要:由于放射免疫技术及酶联免疫技术的广泛应用,激素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进展很快。
动物生产的主要目的是发展生产,繁殖快且饲养经济的动物,而生长和繁殖又在生殖激素控制下完成的,因此,激素很重要,在当代的动物生产与人类疾病的治疗中的应用十分重要。
本文主要简述前列腺素在动物生产及人类疾病中的应用,前列腺是雄性家畜的副性腺,,前列腺素存在于家畜的几乎各种组织和体液中。
关键词:前列腺素人工合成畜牧生产疾病治疗1.前列腺素的生理作用通过生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前列腺素具有不同的生理作用,因此前列腺素生产中的作用广泛。
目前人们已经知道,前列腺对平滑肌的活动,内分泌腺的分泌和血液的流量具有调节作用,通过这些作用能够影响家畜生理的很多方面,如血压的升高和降低,气管的舒张和胃液的分泌,子宫的收缩,黄体溶解等,还发现其与神经传导有关物质之间有明显关系。
2.人工合成前列腺素目前,对前列腺素应用研究越来越广泛,通过精液,羊水等成功提取天然前列腺素,但数量少,活性降低快,实际应用不变。
现已成功研制出了人工合成前列腺素类似物。
它们都比天然的作用时间长,活性高,副作用小,产量也不受客观条件制约,实际应用中,很快得到广泛推广。
前列腺素最先被用于人类计划生育和畜牧业生产领个方面,实践效果良好。
3.前列腺在畜牧业上的应用(1)调节发情:指利用外源性激素和生理活性物质,人为控制和调节发情规律,使母畜按照人们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发情,排卵和配种。
这是一种有效的干预家畜繁殖过程,提高繁殖能力的手段。
诱导发情即人工引起乏情期母畜发情,主要适用于初情期前乏情,生理性乏情,病理性乏情等情况。
对病理性乏情如持久黄体引起母畜乏情注射类前列烯醇,2~5天后,猪1~3天后发情,有效率大百分之九十以上。
常利用外源性激素或其他方法认为的控制并调整母畜发情周期,使之同期发情,以便进行人工受精或胚胎移植,达到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及畜产品成批上市的目的。
前列腺素及其受体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

前列腺素及其受体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前列腺素(PGs)是一族具有生理活性的二十碳不饱和脂肪酸和羟基脂肪酸,广泛存在于机体的组织和体液中,在局部以自分泌和旁分泌的形式对生殖生理、内分泌功能、精神行为、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血凝系统的功能及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起着各种调节作用。
前列腺素类物质包括PGE2、PGD2、PGI2及PGF2α等,它们的结构相似而又有差别,功能上有差别。
环氧化酶(COX)是前列腺素合成的限速酶,可催化细胞膜释放出的花生四烯酸转变成PGH2,PGH2在相应各前列腺素合成酶作用下合成各种功能不同的前列腺素。
种类不同前列腺素又与相应的受体相结合发挥生理作用。
随着胚胎着床机制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PG对啮齿类动物子宫中胚泡的均匀分布、着床和蜕膜反应等过程十分重要[1],它们在介导雌性生殖功能中具有促进血管增殖、促有丝分裂及促分化特性,广泛参与着床过程中子宫上皮细胞分化、与胚泡滋养层的相互作用、着床位点基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子宫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胎盘形成所必需的血管发生等过程[2]。
PGs在植入前短暂的升高以增加子宫内膜血管通透性和参与发动子宫蜕膜化形成以及胎盘血管生成是必不可少的,前列腺素H合成酶抑制剂的使用可以造成胚胎着床障碍的动物模型[3]。
现就前列腺素及其受体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1 前列腺素I2前列腺素I2(PGI2)是血管内皮素细胞及其他一些细胞花生四烯酸代谢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1976年由Moncada首先发现并命名为前列环素(prostacyclin)。
所有血管组织以及肾间质细胞、胃粘膜上皮细胞、白细胞和皮肤成纤维细胞均可通过旁分泌的方式产生PGI2,它具有强烈的抑制血小板聚集、舒张血管和细胞保护作用,化学性质不稳定,在生理pH值条件下,循环血液中的半衰期为2~3 min,降解为稳定的代谢产物6-酮-PGF1α[4]。
PGI2参与胎盘形成中血管发生[4],是早期怀孕小鼠子宫中表达最丰富的前列腺素,其在着床位点的表达远高于非着床位点[5]。
前列腺素及其类似物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前列腺素作为动物体内的一种激素,在动物中的生理作用已被发现。
前列腺素(PG)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通常与效应细胞膜上的前列腺素受体结合发挥其生理作用。
它可以调节动物的心血管活动、呼吸功能、神经活动、胃肠蠕动、血小板功能和繁殖机能。
其中,前列腺素在诸如排卵、受精、着床、妊娠和分娩等生殖活动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本文阐述了前列腺素及其类似物的生理功能以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列腺素;氯前列烯醇;生理功能;临床应用前列腺素及其类似物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赵晓锟,杨江峰,于小杰,张雷,王净*(河北北方学院/河北省肉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河北张家口075000)20世纪30年代,有人在多种哺乳动物的精液中发现了一种激素物质,当时研究人员设想这种物质可能是由前列腺所分泌,所以把这种物质称为前列腺素(PG)。
经研究后证实,PG属于一种脂肪酸衍生物,并不像之前的研究者所认为的只有雄性动物生殖系统的附属腺体前列腺才分泌,其在动物机体的各种组织以及体液中几乎都存在[1]。
血液中的前列腺素,随着血流到达卵巢,可以溶解功能黄体,孕酮的分泌量下降,从而血液中的孕酮含量也随之降低,此时,下丘脑的负反馈调节发挥作用,调节卵泡发育,加速母畜发情。
另外,垂体后叶催产素的分泌,待产母畜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也受前列腺素的调控[2]。
前列腺素因其半衰期短,产生以后迅速在附近组织发挥作用,所以也称其为“局部激素”。
前列腺素分为9个型,PGE和PGF在动物繁殖中应用较多。
因天然前列腺素获得量少、成本高且发挥作用时间短,所以其结构类似物在动物生产中应用广泛,常见的有地诺前列素、氯前列烯醇、氟前列烯醇等。
其中氯前列烯醇因其效果明显、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应用最为广泛,氯前列烯醇具有高效溶解黄体的功能,相当于天然前列腺素的200倍[3],且与天然前列腺素同样具有促进催产素的分泌的功能。
该药为淡黄色油状黏稠液体,其钠盐溶于水、乙醇及甲醇,不溶于丙酮。
1前列腺素的生理功能1.1溶解黄体,诱导母畜同期发情在繁殖期母体排卵后,前列腺素可直接作用于黄体,加速黄体溶解,缩短了发情周期中的黄体期,新一轮的卵泡期能尽早出现,从而可以使同群母畜同期发情。
前列腺素作用机理综述

河北农业大学题目:前列腺素的作用机制综述学院:研究生学院专业班级:动医2014班集体学号:20149200760学生姓名:王旭丹二O一五年一月二十日前列腺素的作用机制综述研究生王旭丹20149200760摘要:不同类型的前列腺素具有不同的功能,如前列腺素E能舒张支气管平滑肌,降低通气阻力;而前列腺素F的作用则相反。
前列腺素的半衰期极短(1~2分钟),除前列腺素I2外,其他的前列腺素经肺和肝迅速降解,故前列腺素不像典型的激素那样,通过循环影响远距离靶向组织的活动,而是在局部产生和释放,对产生前列腺素的细胞本身或对邻近细胞的生理活动发挥调节作用。
由于前列腺素能引起子宫强烈的收缩,故应用于足月妊娠的引产、人工流产以及避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前列腺素治疗哮喘、胃肠溃疡病、休克、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可能有一定疗效,因而引起人们的重视。
关键字:前列腺素;前列腺;作用机制;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prostaglandin were reviewedgraduate student:Xudan Wang 20149200760Abstract: Different types of prostaglandins have different functions,such as prostaglandin E can relax bronchial smooth muscle, reduce airway resistance; and the effect of prostaglandin F, on the other hand。
V ery short half—life of prostaglandin (1~2 minutes),in addition to the prostaglandin I2,other prostaglandin degradation quickly via the lungs and liver, so the prostaglandin not like typical hormone,through the cycle affect the activity of targeted groups over a long distance,but in the local produce and release,to produce prostaglandin cells themselves or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play a regulatory role of adjacent cells。
对前列腺素和前列环素的解析

对前列腺素和前列环素的解析前列腺素及相关的前列环素、血栓素、白细胞三烯和脂氧素都来源于花生四烯酸。
花生四烯酸在环加氧酶的的作用下首先转化为环内过氧化物。
环内过氧化物在不同的异构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前列腺素、血栓素、前列环素,因此环内过氧化物是它们共同的前体。
(前列腺素和前列环素都是由共同的前体环内过氧化物转化而来。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体的一组重要的活性物质。
前列腺素的化学本质为具20个碳原子的不饱和脂肪酸。
构成PG的基本骨架为前列烷酸,具一个环五烷核心和两条侧链。
根据五元环或整个分子结构不同,可把前列腺素分为A、B、C、D、E、F、G、H、I等型。
研究较多的有E、F、A、B、I型。
前列腺素在体内代谢极快,因其代谢酶(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主要存在于肺、肝、肾,故循环血液每流经肺一次,将有90%以上前列腺素失活。
前列腺素的生理作用极为广泛。
不同的前列腺素对血管平滑肌和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效应不同。
前列腺素E和前列腺素F能使血管平滑肌松弛,从而减少血流的外周阻力,降低血压。
前列环素(PGI2)可舒张血管,使血小板内cAMP增多,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但对心肌的直接作用目前尚不情况。
内皮素(ET)与一氧化氮(NO)、血栓素(TXB)与前列环素(PGI)之间的失衡将促进高血压的进展。
(实验发现在高血压患者中,ET-1与PGI2呈负相关,与TXA2呈正相关,PGI2与TXA2呈负相关。
)综上,前列腺素(E和F)和前列环素均能舒张血管。
比较明确的的是前列腺素(E和F)有降低血压的生理作用;前列环素在高血压的发生中,其血浆浓度降低(表现为负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列腺素的发现过程
1930年,Ulf Von Euler和W.M Goldblatt发现人、猴、羊的精液中存在一种使平
滑肌兴奋、血压降低的活性物质,具有五元脂肪环、带有两个侧链(上侧链7个
碳原子、下侧链8个碳原子)的20个碳的酸。当时设想此物质可能是由前列腺
所分泌,命名为前列腺素。
1957年Sune K. Bergstorm及其瑞典同事Bengt Ingemar Samuelsson分离出两
种PG纯品(PGF1和PGF2α) 并在后续研究中使用质谱仪阐明了前列腺素的结构
和代谢过程
20世纪60年代出现前列腺素药物的研究高潮
1964年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用全合成法制备PG成功,是PG类药物研究的重
大突破
1976年John R. Vane发现前列环素,
1982年John R. Vane与Sune K. Bergstrom和Bengt Ingemar Samuelsson共同
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
此后经过不断改进,前列腺素类药物从静脉给药、皮下注射发展到口服给药方式。
现在,不但所有天然PG已能用全合成法制取,还合成出许多PG类似物,他们
常常比天然的PG有更好的临床应用范围及效果。
荆志成:前列腺素类物质的发现和发展 2016
黄瑾,顾美皎:前列腺素药物的药物动力学与妇产科临床应用 《中国实用妇科与
产科杂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