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缓释微球及产业化
绿叶制药注射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LY03003)在中国启动Ⅲ期临床试验

绿叶制药注射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LY03003)在中国启动Ⅲ
期临床试验
佚名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8(11)17
【摘要】6月20日,绿叶制药发布公告称,注射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LY03003)
在中国启动Ⅲ期临床试验。
LY 03003是绿叶制药长效缓释制剂平台开发的重点中枢神经系统在研产品之一,目前在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市场进行同步开发,在中、美两国分别完成了Ⅰ期临床试验并豁免了Ⅱ期临床试验。
目前,绿叶制药已拥有涵
盖LY 03003制剂,化合物合成方法及杂质的相关专利,计划在中国、美国、日本、
欧洲及其他国家注册和上市LY 03003。
【总页数】1页(P7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9.1
【相关文献】
1.卡莫司汀缓释植入剂Ⅰ期临床试验患者的护理
2.注射用盐酸米托蒽醌毫微球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试验
3.注射用罗替戈汀微球延缓MPTP致神经元损伤作用探讨
4.
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长期维持治疗减缓Ⅲ-Ⅳ期卵巢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保守手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5.CASI制药在中国启动靶向药物ENMD-2076的二期临床试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成果转化典型案例

成果转化典型案例案例1:高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的合成及应用开发——青岛科技大学“绿色轮胎协同创新中心”“绿色轮胎协同创新中心”黄宝琛教授为首的课题组,在国家科研项目的资助下,完成了“高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的合成及应用开发”项目,开发了一种采用负载钛体系催化异戊二烯本体沉淀聚合合成TPI的新技术,荣获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为了及时将该成果转化,中心对资金、用地以及人才技术进行多方位协调,2013年9月20日,青岛第派新材有限公司建设的中国和世界第一套万吨级反式异戊橡胶工业化生产装置在青岛莱西市姜山镇合成橡胶工业园投产,生产出合格的反式异戊橡胶产品。
该装置的投产成功改写了中国和世界无反式异戊橡胶万吨级工业化生产装置的历史。
青岛第派新材有限公司是由青岛科技大学牵头成立的青岛科大方泰材料工程有限公司和青岛易元投资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拥有该项目的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技术,是原始创新,是中国创造。
国外公司研发生产的反式异戊橡胶均采用钒体系催化剂溶液法聚合,其成本太高,产品售价是天然橡胶的10倍以上,难以广泛应用。
而青岛第派新材有限公司和青岛科技大学开发的本体沉淀聚合法工艺克服了国外工艺的不足。
首先是催化活性高,较国外采用的钒体系提高了30余倍,可免除后处理脱灰,反式结构含量≥98%;其次是聚合体系黏度低,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再次是产品为粉末状橡胶,无“三废”排放,能耗、物耗低,较通常溶液聚合能耗减少1/2~2/3。
此外,该工艺简单、投资少,合成成本比国外反式异戊橡胶低很多。
反式异戊橡胶主要用途是制造环保型轮胎。
目前,第派新材有限公司每年为世界轮胎巨头固特异公司提供大约2500吨反式异戊橡胶用于轮胎制造。
使用反式异戊橡胶生产全钢子午轮胎磨耗提高20%以上,耐疲劳性提高300%;用反式异戊橡胶生产的半钢子午轮胎可节油2.5%,经计算1吨TPI用于生产半钢子午轮胎轮胎,可节省燃油70吨,减少汽车尾气二氧化碳排放量200吨,其社会和经济效益都是十分显著的。
醋酸亮丙瑞林资料

精心整理一、 目前现状:世界现状,销售状况二、 国家“九五”国家"九五"攻关课题—长效多肽微球注射剂项目,目前现状三、 充分利用目前的微求技术平台,已申报的国家专利:目前处于状况醋酸亮丙瑞林(leuprorelinacetate,LE)是强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 或LH-RH ),临床上用于激素依赖性肿瘤的治疗。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的醋酸亮丙瑞林的剂型包括注射液、微球、混悬液、植埋剂4种。
日本武田公司用乳酸和羟乙酸聚合物为骨架材料制备可释放1个月、31个月、3个月或意的疗效1个月、3个氨基酸化合物。
(每90?min 不排卵、(LH)和卵泡刺激素醋酸亮丙瑞林是一种LH-RH 类似物,含有9个氨基酸,其促黄体生成激素(LH )释放活性约为LH-RH 的15倍,它的抑制垂体-性腺系统功能的作用也强于LH-RH 。
醋酸亮丙瑞林是高活性的LH-RH 类似物,由于它对蛋白分解酶的抵抗力和对LH-RH 受体的亲和力都比LH-RH 强,所以能有效地抑制垂体-性腺系统的功能。
将醋酸亮丙瑞林包裹成缓释微球,在首次给药后能立即产生一过性的垂体-性腺系统兴奋作用(急性作用),然后抑制垂体生成和释放促性腺激素。
它还进一步抑制卵巢和睾丸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从而降低雌二醇和睾丸酮的生成(慢性作用)。
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作为一种缓释制剂,通过聚合物骨架材料包裹活性成分后,它恒定地向血液中释放醋酸亮丙瑞林,故能有效地降低卵巢和睾丸的反应,产生高度有利的垂体-性腺系统的抑制作用。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或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皮下注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使血清中雌二醇下降到接近绝经期的水平,有卵巢功能抑制作用,可抑制正常排卵和使月经停止。
对前列腺癌患者皮下注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使血清睾丸酮浓度降至去势水平之下,具有药理学的去势作用。
对患有中枢性性早熟的男孩和女孩,皮下注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后,血清中促性腺激素的水平批准的微类似物,其年12月在类似FDA批准的LH-RH类似物除亮丙瑞林外,另外三个品种没有批准注射液剂型。
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说明书

核准日期:2010年04月19日修改日期:2014年06月27日,2015年07月15日,2016年08月04日,2017年09月21日,2018年09月30日,2020年01月02日,2020年07月01日,2020年07月30日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英文名:Leuprorelin Acetate Microspheres 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 Cusuan Liangbingruilin Weiqiu【成份】本品活性成份为醋酸亮丙瑞林。
化学名称:5-氧代-L-脯氨酰-L-组氨酰-L-色氨酰-L-丝氨酰-L-酪氨酰-D-亮氨酰-L-亮氨酰-L-精氨酰-N-乙基-L-脯氨酰胺单醋酸盐。
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59H84N16O12 C2H4O2分子量:1269.45辅料:注射用无菌粉末:乳酸聚合物和D-甘露醇注射用溶剂:D-甘露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聚山梨醇酯80和注射用水【性状】本品为白色粉末。
【适应症】前列腺癌绝经前乳腺癌中枢性性早熟【规格】11.25mg(以醋酸亮丙瑞林计)【用法用量】1.前列腺癌,绝经前乳腺癌:通常情况下,成人每12周皮下给予一次11.25mg的醋酸亮丙瑞林。
2.中枢性性早熟:通常情况下,剂量范围为30-180µg/kg/4周,根据患者性腺轴抑制情况及体重变化进行适当调整,每12周一次,每次1支皮下注射。
使用说明:给药前先将注射针朝上,然后推动柱塞杆,将全部的注射用溶剂完全推进至药物粉末中,充分混悬后使用,注意勿起泡沫。
使用预充式注射器,就不可能对注射剂量再进行调整。
因此,只有当患者需要一次性使用全部药物量的时候才能使用它。
【不良反应】下表显示了包括实验室检查值异常在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根据适应症和研究类型划分的。
括号内: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数/接受安全性评价的患者数下列不良反应为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上市后调查或来自自发报告等。
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

在大鼠和狗的研究表明,给动物投入14C标记的亮丙瑞林,药物被代谢降解为一些无活性的多肽片段,包括 五肽(代谢物1)、三肽(代谢物2和3)和二肽(代谢物4)。这些多肽片段也将进一步降解。五肽是药物主要的 代谢产物。
2.子宫肌瘤:皮下注射。通常情况下,成人每4周1次,每次1.88mg。但对于体重过重或子宫明显增大的患者, 应注射3.75mg,初次给药应从月经周期的第1~5日开始。
3.前列腺癌、雌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前乳腺癌:通常情况下,成人每4周1次。每次3.75mg,皮下注射。 4.中枢性性早熟:通常情况下,每4周1次,每次30ug/kg,皮下注射,根据患者症状可增量至90ug/kg 注射前,应用本品包装内附加的2ml溶媒将瓶内药物充分混悬,注意混悬时勿起泡沫。
注意事项
1.与治疗适应症相关的注意事项
(1)在用于治疗子宫肌瘤时,应注意使用本品治疗子宫肌瘤并非根治疗法。因此,原则上该药应作为手术患 者术前的保守疗法和绝经前的保守治疗。在使用本药的初期,未能观察到对下腹痛及腰痛有作用时,应考虑适当 的对症疗法。
(2)绝经前乳腺癌;当开始使用本品进行治疗时,应当检查激素受体表达的缺失/存在的情况。如果确定激 素受体不表达,就不能使用本品。
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
介绍
01 成份
03 适应症 05 用法用量
目录
02 性状 04 规格 06 不良反应
07 禁忌
目录
08 注意事项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