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教育中利用ADDIE模型进行实践教学设计
基于ADDIE模型的中职英语微课教学设计模式探究

求知导刊Journal of Seeking Knowledge Guide教学JiaoXue1012018年8月Aug.2018作者简介:黄 慧(1977—),女,广东韶关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基于ADDIE 模型的中职英语微课教学设计模式探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其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微课就是在这一基础上诞生的,其对于教育教学的改变,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当前微课在中职英语教育领域中等应用还处于起步探索的阶段,从当前已有的微课资源来看,还存在有较多的不足,而在微课发展建设过程中,最为明显的不足就在于缺乏规范科学的教学设计。
一、中职英语微课教学设计与ADDIE 综合的可行性分析微课多以视频作为教学载体,其是在教学中针对某一个学科的知识点或者是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
相较于其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来说,微课有一个极为鲜明的特点,就在于“微”,其视频长度一般都不长,基本上不超过十分钟,视频制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讲清楚某一个知识点,重点是为了集中解决某一个问题,而且视频的制作比较精良,教学重点突出。
此外,微课应用还具有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优点,学生不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都能够灵活地运用微课学习自己想要黄 慧摘 要:在微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有效的课程设计是提高课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该如何做好课程设计工作呢?文章将从ADDIE 模型的角度入手,以中职英语微课程教学为例,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ADDIE 模型;微课;中职英语;教学设计;模式研究(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广州 510440)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8-07-12文章编号:2095-624X(2018)24-0101-02术发展,特别是DNA、RNA 自动化测序等先进仪器的应用和推广使测序手段更加便捷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基于ADDIE-F的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微课设计

基于ADDIE-F的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微课设计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话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所需具备的职业技能也在不断变化和升级。
设计一套符合最新行业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基于ADDIE-F模型,设计一套适用于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培训微课程。
通过系统性的课程设计和实施,旨在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促进其就业和职业发展。
通过本课程的设计与研究,旨在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基于ADDIE-F的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微课设计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提供一种科学、系统且可持续的培训模式,以满足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
具体目的包括:一、了解ADDIE-F模型在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情况;二、分析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三、探讨微课设计原则在职业技能培训中的价值和作用;四、明确课程目标和内容设计的要点和原则;五、探讨不同的课程实施方法对培训效果的影响。
通过实践和研究,我们期望为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一种更加有效、便捷和可持续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具备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基于ADDIE-F的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微课设计,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微课技术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职业技能素养。
通过深入研究微课设计原则、课程目标及内容设计以及课程实施方法,可以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研究结果也将为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推动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字数:209】2. 正文2.1 ADDIE-F模型介绍ADDIE-F模型是一种系统化的教育设计模型,它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五个阶段。
基于“ADDIE”模型的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ADDIE”模型的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本文将结合ADDIE模型,探讨基于ADDIE模型的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通过对ADDIE模型的概述,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步骤,实践过程与反思,教学效果评估以及优化策略的讨论,旨在为数学教师提供一种系统性的教学设计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对今后的教学设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究基于“ADDIE”模型的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的影响,以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具体目的包括:1.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步骤,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2.评估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效果,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模式;3.探讨优化策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4.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探索更多针对性和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法,推动数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通过研究实践,我们期待能够全面了解“ADDIE”模型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习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3 研究意义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完善,而基于“ADDIE”模型的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在这一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教学设计方法的优势和特点。
基于“ADDIE”模型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系统和有序地进行教学活动的规划和设计。
这种模型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评估和反思,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基于“ADDIE”模型的数学单元教学设计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通过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和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设计方法也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
基于“ADDIE”模型的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ADDIE”模型的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ADDIE模型是一种经典的教学设计模型,它由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和评估(Evaluation)五个步骤组成。
该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能够帮助教师系统地设计和评估教学活动,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有效性。
在数学教学中,采用ADDIE模型进行教学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教学内容和活动,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结合ADDIE模型,分享一份基于该模型的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实践与思考,以期能够为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分析(Analysis):在教学设计的第一个阶段,教师需要对学生和教学内容进行分析。
在数学教学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对教师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我们选择了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的“整式的加减”这一内容作为教学对象。
在分析阶段,我们发现学生在这一内容上存在诸多困难,例如理解不准确、计算错误等。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针对学生的困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
设计(Design):在分析阶段的基础上,教师需要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
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
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我们参考了教材内容,选择了一些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和兴趣的例题进行讲解和练习。
在设计教学方法时,我们采用了问答互动、小组合作、教师讲解等多种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设计评价方式时,我们采用了课堂测试、小组展示、个人作业等形式,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开发(Development):在设计阶段完成后,教师需要进行活动教学材料的开发和收集。
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我们准备了教学讲义、例题讲解、练习题、小组活动材料等,以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
基于ADDIE-F的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微课设计

基于ADDIE-F的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微课设计高职院校是培养实用型、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而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则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微课教学模式逐渐受到重视,其具有时间灵活、内容精准、学习效果显著等特点,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本文将以ADDIE-F模型为指导,探讨如何利用微课设计,提升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分析(Analysis)在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微课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课程目标、受训学员、学习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
在这一阶段,可以调研学员的职业技能需求、学习习惯、学习需求等信息,为后续的设计提供依据和指导。
1.1 课程目标分析针对不同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其目标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一门机械维修课程,可能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维修技能;而对于一门市场营销课程,目标可能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营销策划能力。
在设计微课时,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确保微课内容与目标相符。
1.2 受训学员分析不同的学员群体可能具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一些学员可能更喜欢通过视频学习,而另一些学员可能更倾向于通过文字和图片学习。
在设计微课时,需要充分考虑受训学员的特点,确保微课内容能够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
1.3 学习环境分析学习环境也会影响到微课设计的内容和形式。
一些学员可能会在工作间隙或晚上进行学习,这就要求微课的内容能够在短时间内被吸收,而不造成学习负担。
在设计微课时,需要考虑学习环境的因素,确保微课能够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
二、设计(Design)在完成分析阶段后,接下来就是进行微课设计。
ADDIE-F模型中的设计阶段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确认、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资源的配置等方面。
2.1 教学目标的确认在设计微课时,需要明确微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能够指导微课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如果微课的目标是通过视频展示教学,那么需要选择合适的视频内容,并确定学员应该从视频中获得哪些知识和技能。
基于ADDIE-F的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微课设计

基于ADDIE-F的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微课设计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其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的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基于ADDIE-F模型,介绍一份关于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微课设计的方案。
一、分析(Analysis)在分析阶段,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培训的目标和受众。
高职院校的学生通常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需求,因此本课程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实用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
受众主要包括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他们通常对实践性强的培训更感兴趣。
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现有技能水平和培训需求,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方式收集信息。
在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确定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需求,并确定课程的核心内容和重点技能。
二、设计(Design)基于分析阶段的调查结果和需求分析,我们将设计一份微课的课程结构和内容。
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目标和内容设计:确定培训的核心目标和重点技能,设计相关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现有水平,从易到难地设计相关的课程内容。
2. 教学方法和资源设计:根据课程的内容和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资源。
可以采用案例讨论、实践操作、模拟演练等方式进行教学。
3. 学习评估设计:设计合适的学习评估方式,例如考试、实践操作、项目实践等,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三、开发(Development)在开发阶段,我们将根据设计阶段确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课程素材的制作和课件开发。
在开发阶段,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制作教学素材:根据课程设计,制作相关的教学素材,包括课件、视频、案例资料等。
2. 教学资源收集与整理: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教学资源,例如教学视频、案例资料、实践操作教材等。
3. 课程内容开发:根据课程设计,开发相关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
设计实践操作环节、案例讨论题目等。
四、实施(Implementation)在实施阶段,我们将进行课程的试教和实施。
基于ADDIE-F的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微课设计

基于ADDIE-F的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微课设计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场所,承担着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人才的重要使命。
当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滞后、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等。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需要探索更有效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
本研究将基于ADDIE-F模型进行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微课设计,结合实际情况,设计更灵活、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这不仅有助于高职院校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职业人才,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结构调整。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将能够为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设计基于ADDIE-F模型的微课程,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分析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了解学生在不同专业领域的需求和瓶颈;二是探讨微课设计的理论框架,结合实际案例和模型,确定符合高职院校特点和学生特点的培训课程框架;三是探索基于ADDIE-F模型的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微课设计实施方法,通过系统化的流程,确保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四是进行课程评估与改进,通过数据分析和学生反馈,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升培训效果和学习体验。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旨在为高职院校提供一套完整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有效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促进其就业和发展。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一直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议题。
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利用微课设计理论和ADDIE-F模型来提升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的效果和质量,为相关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实用的方法和策略。
基于“ADDIE”模型的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ADDIE”模型的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设计成为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在数学教学领域,教学设计尤为重要,因为数学是一门抽象、逻辑性强的学科,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需要系统、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以及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这样的背景下,采用“ADDIE”模型进行教学设计,能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数学单元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基于“ADDIE”模型的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一、“ADDIE”模型概述“ADDIE”模型是指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和评价(Evaluation)五个阶段的教学设计模型。
这个模型是教育领域中最为经典的教学设计模型之一,也是教育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之一。
该模型强调了教学设计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能够确保教学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在数学教学设计中,灵活运用“ADDIE”模型,能够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1. 分析阶段在进行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时,首先需要进行分析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因素,全面了解教学对象的需求和现状。
以一位高中数学教师为例,他要设计一场“数列与数学归纳”单元的教学活动。
在分析阶段,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对数列和数学归纳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为后续的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2. 设计阶段3. 开发阶段开发阶段是教学设计的实施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准备教学材料、课堂环境和教学方法,为教学活动的实施做好充分准备。
在“数列与数学归纳”单元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准备案例分析的教学材料、应用题的训练题目和电子板书等教学资源,同时也要准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小组讨论、学生展示和课堂练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职业教育中利用 ADDIE模型进行实践教学设计研究初探刘健 李黎明 唐旭日 朱玉业(滨州职业学院,山东 滨州 256624)摘要 介绍ADDIE教学设计模型的概念,并详细说明分析、设计、开发、实施、 评价五个阶段的具体方法。
最后以一个典型案例说明 ADDIE教学设计模型的应 用方法。
关键词 ADDIE模型;教学设计;教学评价Abstract Introduce the define of the ADDIE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And also discuss the method of five steps such as analyze ,design ,develop,implement and evaluate.In the end ,a typical sample was used to explain the ADDIE Model.Key word ADDIE Model; Instructional Design;educational evaluate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中之一就是如何提高 实践教学的质量,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这是由高职教育特点决定的。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对实践教学已经进行了很多探索,如董奇志提出的实践 教学体系新构架,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体系由实践教学基地硬 件、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管理文件及实践教学文件等四大部分构成,明 确各组成部分的作用与职责, 以实践教学体系新框架指导学院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与实践。
但是从总体上看,真正从教学系统设计的角度出发,严格按照教学系统 设计的原理进行系统的规范与设计的资料还未见报道。
1 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中问题, 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的基本理 论与方法。
目前在培训机构或企业,在开发新的训练计划时,用途最广泛的方法学称教 学系统设计(ISD),它也称为教学系统设计或发展(ISDD),系统训练(SAT)方法, 或直接称为教学设计(ID)。
这种方法为学生的需要进行评估,并对计划进行逐步 展开, 包括训练材料的设计和发展、训练效果影响因素及训练效果的有效评估。
ISD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军事上研究、应用、演变、发展起来的, 在以后被引用在其他领域,是制定和实施培训、训练计划的一个有效方式。
经过 一系列的尝试,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在60年代末期开发并应用了早期的ISD模型。
今天,Walter Dick和Lou Carey被人们认为是教学方法学的权威,他们的权威 性体现在一本书中-----教学系统的设计(迪克和凯丽)。
2 ADDIE 模型简介有超过 100 个不同 ISD 模型, 但几乎所有模型都是根据 ADDIE 模型。
这个 模型是美国的 Walter Dick 和 Lou Carey 在 60 年代提出的,又称为迪克—凯丽 模型。
ADDIE 模型即把整个教学系统设计过程分为分析(Analysis)、设计(D 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评价(Evaluation)五个阶段, 每个阶段有具体的任务,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具体过程如图1:ADDIE 模型过程图。
图1:ADDIE模型过程图3 利用 ADDIE 模型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充分利用ADDIE模型设计高职教学系统,可以形成一套成熟的教学模式;并 可以利用ADDIE模型设计具体的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系统, 确保学生职业能力与企 业零距离对接;形成稳定的职业技能鉴定模式,提高绩效。
具体设计过程如下。
3.1 评估需要,明确设计(分析)包括学习需要的分析:揭示差距,形成教学目标;学习内容的分析:剖析知 识、技能要点,揭示其相互联系;学习者的分析:了解学习基础,分析学习动机。
其一是分析生产一线对知识技能、能力的需要。
是确定教什么的关键步骤, 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不同的知识点和技能、能力点穿插安排在每个教学环节,要改变过去的大纲体系,突出能力与技能在大纲中所占的比重,确保教学 与生产一线的零距离。
其二要开展教学分析,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双师型教师的 技术能力,教师进行实践教学的能力及意愿、分析实践教学可供利用的预算及其 它资源、分析进行实践教学的经验;分析教学背景,分析实验实习条件,以及对 应于岗位职业能力所需要的各种仪器设备。
其三是分析学生的状态与需求、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基础,在这个基础上 要实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3.2 编写行为目标(设计)这个阶段是学习目标的阐明,需要描述学习结果,编写标准参照测试。
描述 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的预期目标,也要描述每个具体的岗位职业能力的预期目标。
目标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
并要设计目标测定系统,测试目标是否达到。
3.3 开发这个阶段的任务一是开发评估工具,二是开发教学策略,三是根据目标开发 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从学生态度上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制度上保证实 践教学的有序进行;资金上保证实践的质量;为达到学习目标而开发教与学的活 动;教学资源要丰富;选择与开发合适的传递系统,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与企业 建立互相沟通机制;学生自身的准备充分;教师的准备等。
3.4 实施根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要充分利用设计与开发的各种资源,并不要 浪费资源,在各个方面确保顺利实施。
最终目标就是使教育绩效最大化,使学生 的技能真实化。
3.5 评价分析实施实践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改,分析产生的影响与效果。
并需要合适的评估方法进行效果的评价。
效果的评价应包括整个开发过程的评价 与学习效果的评价。
在学习效果的评价中要注意对于评估要从不同的侧面进行, 一个能力是多方面综合的结果。
例如汽车驾驶能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要拿到 驾驶证,需要进行理论考试、桩考、路考。
不同的考试考核了学习者能力的不同 侧面。
对于能力构成的多面性要有明确的认识,你可能对交通规则非常精通,但是你不一定是一个好司机,甚至驾驶技术很糟;反之你的驾驶技术过关,但是交 通规则一窍不通也不能说具有了驾驶员的能力。
评估测试必须符合职业岗位群的 能力要求,并且要科学严谨,只有如此才能达到目标。
4 案例分析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售货员超市业务能力:正确装袋。
4.1 分析阶段需要的分析:收银口装袋服务的重要性,业务高峰时需新手帮忙。
需开展培 训的方面:提供人性化的、高效的服务,争取“回头客”;更好地使用包装资源, 提高工作效率;为顾客所购的商品提供更好的保护。
目标分析:通过改进收银口的商品装袋和相关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使之 再次惠顾。
培训目标:能陈述顾客服务的理念与作法,包括“3米规则”;能履 行岗位职责,包括保证包装袋的供应和使用,高效的工作方法,和员工的相互配 合; 在装袋时能选择相关的物品作“墙”、 “底”和“填充物”; 能使用“墙”、 “底”和“填充物”来装满一个口袋。
学习者分析:包括对象特点(年龄,身体条件、性别、文化基础等);情景 分析,教学与岗位要求;强调责任,明确培训的意义;培训室,设备要求、培训 时间安排等。
任务分析:检查口袋供应是否充足;站在收银口服务区;顾客进入服务区, 应热情招呼,主动服务;当顾客将商品放到传输带上时,考虑如何将它们分类、 装袋;帮助收银员检查,确保所有商品已经放到传输带上;将扫描过的商品装入 口袋;将装好商品的口袋放回购物车。
4.2 目标与测试目标1:学完本单元后,您应能正确说出您个人工作职责、服务区域、顾客 地位和正确装袋的意义。
目标类型:事实 — 回忆。
测试题:我们提供正确装袋 的服务是使顾客(满意) ;您的工作职责是(用热情的态度和高效的方法)为顾;您的服务区域是您周围的(3)米;顾客第一。
客(提供人性化的专业服务)目标1教学内容呈现与策略:使用一个实例,让一名优秀员工说明公司理念 和顾客满意原则,并演示如何通过在收银口提供正确装袋的优质服务,在具体岗位上实践这种思想;让学习者提供一个实例,说明自己如何实践公司的理念,使 顾客满意,从而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责。
目标2:给您提供40种不同的商品,您能根据所学要求予以分类,至少90% 正确。
目标类型:概念—应用。
测试题:把40种商品名称按类别填入表内。
目标2教学内容呈现与策略:对每一类别的商品进行描述,并提供一个最好 的实例;为学习者提供不同的商品,让学习者对它们进行归类(也可做两者的匹 配练习)。
4.3 教学组织者的准备与实施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预测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根据学习 目标,由简到繁,由教室到超市,由熟悉到陌生,一步步引导学生接近学习目标。
4.4 形成性评价整个计划可以先由专家审阅,由超市生产一线的老职员进行审核与反馈,并 由学生试用后,进行进一步修改。
参考文献[1]董武绍.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培养技能型教育技术人才[J].电化教育研究,2004,(8)[2]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赵计平,徐益.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创新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5,(4)[4]Dick. W., Carey, L., & Carey .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instruction [M].QuarterlyReview of Distance Education. 2001注:本文是山东省教育厅2005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
作者简介:刘健,男,硕士。
山东滨州职业学院讲师,从事生物技术与高等职业 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通讯地址:山东省滨州职业学院生物工程系(滨州黄河12路919号)256603电话:05432218607Email:ljsdrag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