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套曲《我的歌》音高结构研究

钢琴套曲《我的歌》音高结构研究

钢琴套曲《我的歌》音高结构研究

中国当代新音乐作曲家盛宗亮,是活跃在西方主流世界的中国作曲家,钢琴套曲《我的歌》是盛宗亮于1989年应美国钢琴家赛尔金(Serkin)委约而作,由四首钢琴曲构成。作者自述其创作灵感来自于两方面:第一是赛尔金的音乐修养和精湛技巧;第二是对中国民间音乐的迷恋与追求。

此曲的英文名My Song的中文谐音是“脉——声”,寓意脉搏之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重大转折时期,在延续民族化的同时,作曲家们开始寻求借鉴西方现代作曲技法。

本文对《我的歌》中音高基本结构成分、结合形态及其发展手法等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的分析,并探索作曲家如何将民间素材与现代技法完美结合。这部钢琴套曲主要采用了以“五声性四音组”和两首中国民歌素材为基本结构成分,通过个性化的对位结合、民歌素材的运用、多重调式调性的处理、装饰音与色彩性和声的运用以及频繁的宫调系统转换等创作技法,在保留中国五声性特征的同时,还使作品具有了新时期的时代特征。

笔者对作品进行技术分析的同时,也对作品的音响感性体验进行了尝试性描写。旨在通过对作品中的音高素材、创作技法等方面的分析,结合本人对音乐音响效果的感知体验,探究个性化音高组织手法的艺术魅力和蕴含在其中的传统民族意蕴,并总结民族性音高素材与现代技法结合的创作对当今中国钢琴作品的理论研究以及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产生的积极影响。

贺绿汀钢琴曲《牧童短笛》分析(一)

贺绿汀钢琴曲《牧童短笛》分析(一) 【摘要】《牧童短笛》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和教育家贺绿汀先生在新文化背景下创作的中国现代钢琴曲,刻画了完全不同于西方风格的中国田园音画,它将欧洲音乐理论与中国音乐传统相结合,呈现出独具一格的中国风格特征,并对后来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贺绿汀;牧童短笛;分析 19世纪上半叶,西欧等国家的钢琴音乐进入了浪漫主义的黄金时期,然而在中国,随着教堂和新学堂在中国的兴起,这种“洋乐器”才逐渐被中国人接受并得以在中国推广和被应用,但却一直处于萌芽阶段。直到《牧童短笛》的出现让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有了新的一页,它将西方的复调写法和中国的民族风格相结合,在西洋乐器上演奏出了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风格的音乐。本文通过对钢琴曲《牧童短笛》的分析研究,概括和总结出了作品在曲式结构、和声、复调等方面的特征,旨在帮助读者进一步学习和理解贺绿汀先生将西方音乐和中国的民族风格相结合的作曲技法及创作理念,并希望能对现在的音乐学习者和创作者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一、贺绿汀及他的钢琴曲《牧童短笛》 贺绿汀是我国音乐界中享有崇高威望、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曲家、教育家、音乐理论家和活动家,原名贺安卿,又名贺抱真等。1903年出生在湖南邵阳一个农民兼商人的家庭,从小就受到当地丰富的民间音乐的熏陶。1931年2月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主修理论作曲,师从黄自先生对和声、对位、曲式、配器等专业作曲技术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学习。他的创作领域十分宽泛,在器乐曲、合唱曲、独唱曲、电影音乐等方面都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他的音乐作品结构比较严谨,音乐的发展也富于逻辑性。他为近代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团体的建设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34年的一天,贺绿汀先生在学校栏刊上看到一则由俄国钢琴家兼作曲家齐尔品(A·Tcherepnin,1899-1987)先生举办的“征集中国风味钢琴曲”的活动的海报,喜出望外的他从此就泡在襄阳南路84号一家裁缝店的小楼上租住的屋里进行夜以继日的创作,最后以《牧童短笛》、《摇篮曲》和《往日思》三首作品参加比赛,《牧童短笛》(当时为《牧童之笛》)获得了一等奖。此后,齐尔品把这首作品带到欧洲亲自演出,受到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后来在日本正式出版,使这首作品闻名国内外,也成为音乐会中最常演奏的中国作品之一。 二、曲式结构分析 《牧童短笛》结构简洁,为典型的三段曲式。 呈示段:(1-24小节),G征调式,C宫系统,4/4拍。共包括6个乐句,每个乐句都由4小节构成,句与句之间的音乐材料呈对比关系,主题带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味(见谱例1)。 (谱例1) 整个呈示段速度较缓慢,旋律十分悠扬、宁静。采用的是二声部对比复调的写法,高声部与低声部一呼一应,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四,上紧下松,上静下动,乐节与乐句之间左右手互为补充,形成呼应性交替进行,既有密切关联,也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中段(25-52小节),为“并置型”中段,采用了中国音乐中的“旋宫”手法,主调性为G征调式,2/4拍。复调音乐变为了主调音乐,音区提高,速度加快,采用了民间舞蹈的节奏,旋律欢快有趣,描绘了天真无邪的牧童在愉快的玩耍、嬉戏的情景。从主题材料、节拍、速度、和声调性、音乐织体和情绪等各方面都与呈示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见谱例2)。 (谱例2) 中段分为3个乐句,每句4小节,系同一主题材料在不同音高上的移位重复,采用了动机模进发展的手法,与前一段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乐段自身反复了一遍。第一句为D征调式,第二句为第一句的上五度属方向严格模仿,A征调式。第三句又为第二句的上五度属方向变化模仿,A宫调式,但只进行了两小节,因要进行乐段反复,所以在后两小节又回到了第一句的G宫调式。为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美学赏析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美学赏析电信09电子2班09311219 施璐霞 摘要:《童年情景》是舒曼1838年创作的一组音乐小品,是钢琴艺术史上的一部极为独特和优秀的作品。虽然按内容来说是描写儿童生活的,但这部作品不只是为儿童所写,也是为成人所作,表现成年人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文章结合音乐美学分别从作品内容,作品风格,音乐创作的动力和音乐表现性分析四个方面来描述这组优美动听的组曲。 一、前言 作者简介:罗伯特-舒曼一(Robert Schumanu 1810-1856)是德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评论家,指挥家。舒曼是浪漫主义时期西欧国家的伟大音乐家,他受性格的影响其作品都赋有一种健康的现实主义特征,正如李斯特所说:舒曼不去冒险,探求,不去征服和创造,却极力的想使自己辗转于欢乐和痛苦之间的纯粹,使浪漫主义的感情平静下来。与前一时期的作曲家比较,舒曼大大的丰富和扩展了音乐的形象,表达了更丰富的感情范畴。他钢琴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喜用套曲形式而这些套曲大都是有标题的。标题音乐在舒曼的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童年情景》是舒曼较多标题性套曲中一首较为著名的一首。被广泛的用在教学与音乐会演奏。《童年情景》是舒曼为克拉拉所写的情诗,他在写这部作品时曾写信给克拉拉说:我像长了翅膀一样,写下了13首可爱的小曲,附上《童年情景》之题,没有别的作品像这些音乐一样,真正从我心底流泻出来。作品手法洗炼,形象刻画生动准确,心理描写逼真到位,欢快动人,但作品也流露出一种因为童年逝去而产生的哀伤的惆怅感。 二、作品内容 (一) 《异国和异国人民》

三段曲式,歌谣体风格,0大调,2/4拍。旋律优美,线条流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有种很亲切的感觉。A段是由两个并行乐句组成,B段是A段的进一步发展,很短小。仅一个扩展乐句。 (二) 《奇异的故事》 带再现的二段曲式,D大调,为前曲的上属调,A段16小节,两个乐句为8小节重复。好像讲述了一个身在异国他乡的人所碰到或听到的有趣的奇闻轶事的故事。B段为不平衡的对比二句结构(4+8)。全句是流畅的级进进行,好像孩子们在回味着故事的情节。 (三) 《捉迷藏》 单一主题发展的二段曲式,b小调。描写了孩子追逐打闹嬉戏的场面。A段是4+4并列结构B段是8+4结构。 (四) 《孩子的请求》 带再现的方正二段曲式,a+b+c+a的结构。描写了孩子向父母提出请求时的撒娇的表情。 (五) 《无比的幸福》 一段曲式,由三个基本并行的大乐句构成D大调。2/4拍,此曲可与上曲可以说是练成一气的,上一曲是请求,这一曲是结果。得到了想要的答复,脸上洋溢着幸福,欢快的笑容。表现了孩子们天真,快乐的本性。 (六) 《重要事件》 三段曲式,A大调第一段4+4,中段4+4,再现段为完全再现。3/4拍。表现了孩子们极力模仿大人们时的严肃、认真的表情。认真的态度令人发笑,表现了孩子们可爱的本性。 (七) 《梦幻曲》 此段是整个套曲中最出名,最被世人知晓的一首。被改编成小提琴,大提琴,长笛等乐器演奏。乐曲是由单一主题发展而来的三段曲式,各段都为4+4方正乐句,F大调。旋律优美,委婉动听。是一首充满梦幻色彩的无词歌,主题非常简洁,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色彩,旋律线几经跌宕起伏,婉转流连,使人不觉中被引入轻盈飘渺的梦幻世界,描写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八) 《火炉旁》 带尾声的三段曲式,F大调,2/4拍。A段8小节(4+4),再现段8小节,尾声8小节(4+4)。全曲结构方整,主题柔和。描写了一家人静静的固坐在火炉旁,老人们安详的闭着眼睛烤着温暖的炉火。孩子躺在妈妈的怀中安静的听着妈妈讲着故事,小狗趴在地上摇着尾巴。画面温馨、和睦、安静使人感动。 (九) 《竹马游戏》 三段曲式,C大调,2/4拍。A段8小节(4+4),中段为展开性中段。全曲灵活的刻画出一群毛头小孩儿们无所顾忌的骑着竹马一往直前的样子,曲子听起来有摇摆不定你,重心不平衡的感觉。

音乐家贺绿汀

第十课音乐家贺绿汀 教学目标: 1、在自学或聆听《贺绿汀落水生还记》的过程中,对音乐家贺绿汀的人品有初步的认识。在听赏和演唱活动中,能对音乐家贺绿汀及作品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来源:小精灵儿童网站 2、在听赏乐曲《嘉陵江上》的活动中,了解音乐作品反映的历史背景和表现的情感。能在地图上指出嘉陵江和长江的地理位置;能采用伴奏的形式参与《晚会》的听赏活动,感受音乐的气氛;能随乐哼唱《清流》,能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时光一去不回头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了解音乐家贺绿汀先生的生平及部分音乐作品; 2、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参与《晚会》的表现和创编。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牧童短笛》。 二、自由介绍音乐家生平: 1、由学生自由介绍:出生、经历、时代背景; 2、学生讲小故事; 3、老师或学生讲《贺绿汀落水生还记》; 4、过渡:作为一名音乐家,我们就不能不说说他的音乐作品。 三、按历史线索介绍贺绿汀先生的作品 1、1903年湘江边出生;

2、1934年《牧童短笛》、《摇篮曲》分别荣获“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 一、二等奖;来源:小精灵儿童网站 感受音乐:你是否能在音乐中听出中国风味? 3、1934年的简介 教师演唱《天涯歌女》。 4、1937年重庆日军侵华引出《游击队歌》 学生聆听《游击队歌》轻快的旋律表现了游击队的什么特点? 5、1934年嘉陵江畔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 结合教材聆听《嘉陵江上》。 四、课堂小结简介作品,布置学生收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你能说说你所了解的贺绿汀吗? 2、汇报收集到关于贺绿汀的作品。 3、布置学唱一两首为下节课的活动做准备。 二、听赏与策划 1、聆听《晚会》。 2、老师简介作品。 3、思考:这是一场怎样的晚会?描述一下你想象的热闹场景。 4、策划下节课我们来歌唱贺绿汀的作品,用一种你喜欢的方式表现演唱会热烈气氛。 三、听赏与跟唱《清流》

谈贺绿汀钢琴曲《牧童短笛》的演奏处理

谈贺绿汀钢琴曲《牧童短笛》的演奏处理-音乐论文 谈贺绿汀钢琴曲《牧童短笛》的演奏处理 刘海峰 内容提要 本文就贺绿汀钢琴作品《牧童短笛》进行了演奏方面的分析论述。通过对奏法、踏板用法、远距离跨越及乐段衔接等方面分析了演奏作品的触键要点、风格特点、音响色彩等问题及相关演奏注意事项。 关键词 贺绿汀牧童短笛演奏 作者简介刘海峰(1975—)女,吉林艺术学院讲师,副博士。 ①史中兴《贺绿汀传》[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一版,第74页 ②张旭良《试论贺绿汀的钢琴曲》[J],《钢琴艺术》1997年第3期,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3月第一版,第12页 《牧童短笛》是1934年贺绿汀先生在上海创作的。同年俄罗斯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车列普宁来中国举办“中国钢琴作品比赛”,贺绿汀以《牧童短笛》应征,荣获头奖;1957年,在世界青年学生联欢节音乐会上这首钢琴曲被演奏而为世人熟知。《牧童短笛》是第一首通向世界乐坛的中国钢琴作品,也是第一首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对后来中国钢琴艺术具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贺绿汀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里。他非常喜欢祁阳戏、花鼓戏,从小熟悉各种民歌、山歌小调,深深地受到了故乡民族民间音乐和美术的熏陶。《牧童短笛》

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和浓郁的江南风情,描绘了一幅牛背牧童送夕阳的美妙图画。曲中,故乡的山光水色和弥漫山野的色彩音响,天真无邪的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在田野里漫游,这幅活动的山水画好似作者幼年生活的自我写照。贺绿汀曾经说:“我所写的《牧童短笛》,有人说是这个民歌或那个民歌,其实什么都不是,它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民间风格……由于你知道的民歌太多了,流露出来的自然就有民间风格。”① 贺绿汀创作钢琴曲的时代正处于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作者经历过五四运动,其中鲁迅、茅盾、冰心等文学家和文学研究会新文学思潮都对贺绿汀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冰心女士渗有泰戈尔东方诗情的乡土气息“童心、母爱、自然”三种色调的抒情风格,跟《牧童短笛》中清新质朴的东方气息,可说是一种呼应。 《牧童短笛》作为第一首通向世界乐坛的中国钢琴作品,时至今日仍是一些音乐院校教学大纲中的规定考试曲目,很多中国钢琴家将它纳入到音乐会节目单中或是作为音乐会返场曲目来演奏。本文仅就作品的演奏处理进行论述。 1.关于奏法方面的处理 1.1连奏 《牧童短笛》为ABA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其中第一段(A段)与第三段(再现A段)采用自由对比的二声部复调手法写成,二声部的演奏基本都由连奏来完成。两声部的五声化旋律具有“响应、对答、重复”的特点,类似民间乐曲中的“句句双”②。这两个声部互为依存,互为补充:在高声部十六分音符流畅跑动时,低声部以四分或八分音符做映衬对比;反之,在高声部句间或舒缓时,低声部接过高声部顺势跑动(见谱例1)。在第一段(A段)与第三段(再现A段)的连奏中,两声部的演奏分别由左右手来担任。

最新-舒曼钢琴作品特征综述 精品

舒曼钢琴作品特征综述 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1810~1856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 生于德国萨克逊洲茨维考小镇的一个殷实的书商家庭,并且在贝多芬和舒柏特的音乐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综合这两个优势其创作思想和实践始终强调音乐情感表现的目的和意义,并且舒曼对读书写诗有莫大的兴趣,并显示出诗人般抒情与幻想的气质。 舒曼的创作具有19世纪30~50年代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他的创作和评论活动,对德国以至欧洲浪漫主义及民族乐派的音乐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主要浅析一下舒曼的钢琴作品的特点。 舒曼是一个双重性格的人,他的双重性格是理解钢琴作品的重要线索,他的双重性格几乎贯穿了所有的钢琴作品。 舒曼曾自称自己为耽于幻想的音乐家,认为音乐即心灵的表现,感情的流露。 舒曼要用音乐写出自己对世间一切事物的体验。 他具有浪漫情怀钢琴作品体现于30~40年代,如《阿贝格主题变奏曲》9,1834~1835,包含一组小品的《蝴蝶》2,1829~1831,两组《帕格尼尼随想主题音乐会练习曲》3,1832、10,1833,《大卫同盟曲集》6,1837,《狂欢节》9,1834~1835,《童年情景》15,1838,《克莱斯勒偶记》16,1838,《大调幻想曲》17,1836等。 舒曼的创作涉及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但占舒曼作品很大比例的、有短小乐曲连成的钢琴套曲以及歌曲则集中体现了舒曼的独创性风格。 《蝴蝶》、《大卫同盟曲集》、《狂欢节》、《克莱斯勒偶记》等作品,都是将各首形象各异、情绪迅速变换的独立小曲编织在一起,成为舒柏特声乐套曲式的钢琴套曲。 下面就综合以上来进一步的浅析一下舒曼的钢琴作品的创作特点。 1旋律上。 舒曼钢琴作品的主要特色,仍在于其深度的个性化的诗意表现,而旋律是呈显其特色的主要媒介。 旋律的特点大致有如下几个①以相同的旋律语法,使用在不同的作品中,而成为特有的笔调。 ②偏爱以上拍开始的旋律。

钢琴音高与频率对照表

钢琴音高与频率对照表 频音 率符 A b B B C C# D b E E F F# G G# 八度 O1 27.500 29.135 30.868 32.703 34.648 36.708 38.891 41.203 43.654 46.249 48.999 51.913 O2 55.000 58.270 61.735 65.406 69.296 73.416 77.782 82.407 87.307 92.499 97.999 103.826 O3 110.000 116.541 123.471 130.813 138.591 146.832 155.563 164.814 174.614 184.997 195.998 207.652 O4 220.000 233.082 246.924 261.626 277.183 293.665 311.127 329.629 349.228 369.994 391.995 415.305 O5 440.000466.164 493.883 523.251 554.365 587.330 622.254 659.255 698.456 739.989 783.991 830.609 O6 880.000 932.328 987.767 1046.502 1108.731 1174.659 1244.598 1318.520 1396.913 1479.978 1567.982 1661.219 O7 1760.000 1864.655 1975.533 2093.004 2217.461 2349.318 2489.016 2637.020 2793.826 2959.955 3135.437 3322.437 O8 3520.000 3729.310 3951.066 4186.009 红圈制作QQ:247285914

[贺绿汀,钢琴曲,牧童,其他论文文档]贺绿汀钢琴曲《牧童短笛》分析

贺绿汀钢琴曲《牧童短笛》分析 【摘要】《牧童短笛》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和教育家贺绿汀先生在新文化背景下创作的中国现代钢琴曲,刻画了完全不同于西方风格的中国田园音画,它将欧洲音乐理论与中国音乐传统相结合,呈现出独具一格的中国风格特征,并对后来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贺绿汀;牧童短笛;分析 19世纪上半叶,西欧等国家的钢琴音乐进入了浪漫主义的黄金时期,然而在中国,随着教堂和新学堂在中国的兴起,这种“洋乐器”才逐渐被中国人接受并得以在中国推广和被应用,但却一直处于萌芽阶段。直到《牧童短笛》的出现让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有了新的一页,它将西方的复调写法和中国的民族风格相结合,在西洋乐器上演奏出了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风格的音乐。本文通过对钢琴曲《牧童短笛》的分析研究,概括和总结出了作品在曲式结构、和声、复调等方面的特征,旨在帮助读者进一步学习和理解贺绿汀先生将西方音乐和中国的民族风格相结合的作曲技法及创作理念,并希望能对现在的音乐学习者和创作者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一、贺绿汀及他的钢琴曲《牧童短笛》 1934年的一天,贺绿汀先生在学校栏刊上看到一则由俄国钢琴家兼作曲家齐尔品(A·Tcher epnin,1899-1987)先生举办的“征集中国风味钢琴曲”的活动的海报,喜出望外的他从此就泡在襄阳南路84号一家裁缝店的小楼上租住的屋里进行夜以继日的创作,最后以《牧童短笛》、《摇篮曲》和《往日思》三首作品参加比赛,《牧童短笛》﹙当时为《牧童之笛》﹚获得了一等奖。此后,齐尔品把这首作品带到欧洲亲自演出,受到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后来在日本正式出版,使这首作品闻名国内外,也成为音乐会中最常演奏的中国作品之一。 二、曲式结构分析 《牧童短笛》结构简洁,为典型的三段曲式。 (谱例1) 整个呈示段速度较缓慢,旋律十分悠扬、宁静。采用的是二声部对比复调的写法,高声部与低声部一呼一应,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四,上紧下松,上静下动,乐节与乐句之间左右手互为补充,形成呼应性交替进行,既有密切关联,也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中段(25-52小节),为“并置型”中段,采用了中国音乐中的“旋宫”手法,主调性为G徵调式,2/4拍。复调音乐变为了主调音乐,音区提高,速度加快,采用了民间舞蹈的节奏,旋律欢快有趣,描绘了天真无邪的牧童在愉快的玩耍、嬉戏的情景。从主题材料、节拍、速度、和声调性、音乐织体和情绪等各方面都与呈示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见谱例2)。

音高和频率转换表

音高和频率转换表 中央C之上的A作为440 Hz时,中央C的频率约赫兹。详见音高(pitch)。另外,如果以纯律计算,中央C的频率是2 61HZ。 一些解释: Octave 0-9 表示八度区。C-D-E-F-G-A-B 为 C 大调七个主音:do re mi fa so la si(简 谱记为 1 到 7)。科学音调记号法(scientific pitch notation)就是将上面这两者合 在一起表示一个音,比如 A4 就是中音 la,频率为 440 Hz。C5 则是高音 do(简谱是 1 上面加一个点)。 升一个八度也就是把频率翻番。A5 频率 880 Hz,正好是 A4 的两倍。一个八度区有 12 个半音,就是把这两倍的频率间隔等比分为 12,所以两个相邻半音的频率比是 2 开 12 次方,也即大约。这种定音高的办法叫做 twelve-tone equal temperament,简称 12-TE T。 两个半音之间再等比分可以分 100 份,每份叫做一音分(cent)。科学音调记号加上音分 一般足够表示准确的音高了。比如 A4 +30 表示比 440 Hz 高 30 音分,可以算出来具体 频率是 Hz。 A4 又称 A440,是国际标准音高。钢琴调音师或者大型乐队乐器之间调音都用这个频率。 C4 又称 Middle C,是中音八度的开始。有一种音高标定方法是和 C4 比较相隔的半音数, 比方 B4 就是 +11,表示比 C4 高 11 个半音。 MIDI note number p 和频率 f 转换关系:p = 69 + 12 x log2(f/440)。这实际上就是把 C4 定为 MIDI note number 60,然后每升降一个半音就加减一个号码。 可以看到 E-F 和 B-C 的间隔是一个半音,而七个主音别的间隔都是两个半音,也叫一个 全音。 标准钢琴琴键有大有小,大的白色琴键是主音,小的黑色琴键是主音升降一个半音后 的辅音(图)。一般钢琴是 88 个琴键,从 A0 到 C8。知道了上面这些,看到钢琴键盘应该就马 上能找到 Middle C 了,如下 音高间隔(音程)有各类说法,某些间隔的两个音同时发出来会比较令人身心愉快,比如 频率比 3:2 的 perfect fifth 在各类乐曲都会广泛用作和弦。具体音高间隔名称: 间隔半音数间隔名大致频率比 0perfect unison 完全一度1:1 1minor second 小二度16:15 2major second 大二度9:8 3minor third 小三度6:5 4major third 大三度5:4 5perfect fourth 完全四度4:3 6augmented fourth 增四度 45:32

人音版小学1-6年级音乐欣赏

复习资料一年级 1.《口哨与xx》(xx)普xxxx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田汉词聂耳曲齐唱 3.《颂祖国》维吾尔族民歌器乐类 4.《快乐的xx》xx曲xx 5.《袋鼠》(法)圣桑曲钢琴曲 6.《劳动最光荣》金近、夏白词黄准曲独唱 7.《三个xx》xx曲民乐合奏 8.《小青蛙》xx二胡xx 9.《野蜂飞舞》(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管弦乐 10.《小蜻蜓》xx词xx曲 11.《号手与鼓手》(法)比才xx 12.《会跳舞的洋娃娃》(匈)波尔蒂尼原曲(奥)克莱斯勒改编管弦乐 13.《星光圆舞曲》(美)布雷纳德钢琴曲 14.《xx圆舞曲》(xx)约纳森xx 15.《春晓》xx词xx曲合唱 16.《牧童短笛》贺绿汀钢琴曲 17.《牧童》xx民歌合唱 18.《让我们手拉手》钟高渊词丁永安、张学博曲齐唱合唱 19.《鸭子拌嘴》安志顺编曲民间打击乐合奏

20.《小象》(xx)亨利.xx器乐曲 21.《大象》(法)圣桑钢琴与大提琴合奏 22.《火车波尔卡》(奥)爱德华.施特劳斯管弦乐 23.《跳绳》xx钢琴曲 24.《小宝宝睡着了》士达曲江西童谣齐唱 25.《摇篮曲》(xx)勃拉姆斯合唱 26.《采蘑菇的小姑娘》晓光词谷建芬曲独唱 27.《铁匠波尔卡》(奥)约瑟夫.施特劳斯管弦乐 28.《在钟表店里》(xx)奥尔特xx 29.《调皮的小闹钟》(美)安德森管弦乐 二年级 30.《森林水车》(xx)xx贝格xx 31.《夏天的xx》xx民歌领唱合唱 32.《快乐的啰嗦》张式业编曲弹拨乐合奏 33.《阳光下的孩子》张明河词晓丹曲领唱合唱 34.《青蛙音乐会》xx乐曲xx 35.《百鸟朝凤》民间乐曲 36.《公鸡母鸡》(法)圣桑xx 37.《我的小鸡》xx儿歌合唱 38.《xx圆舞曲》(波)xx钢琴曲 39.《跳圆舞曲的小猫》(美)安德森管弦乐

贺绿汀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作品教学演奏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910971086.html, 贺绿汀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作品教学演奏分析 作者:刘良洪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06期 [摘要]贺绿汀先生是我国音乐界著名的老前辈之一,他一生创作的钢琴作品数量不多,但却是我国最早实现中国风格、具有开拓意义的作品,《牧童短笛》就是其中之一,所谓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正是如此,他在钢琴作品创作上始终坚持将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传统音乐形式结合起来,本文主将对贺绿汀先生在同一时期创作的获奖作品《牧童短笛》和《摇篮曲》进行作品教学演奏分析。 [关键词]牧童短笛摇篮曲演奏力度复调旋律和声民族音乐 中图分类号:S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6-0249-01 正文 1.《牧童短笛》与《摇篮曲》创作背景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求学的贺绿汀一直在关注音乐界,有一天突然看到一则消息:俄国的作曲家兼钢琴家齐而品要在上海举办“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活动,这次活动是非常严格公平的,就连作品的姓名都是严格密封的,在结果未揭晓之前谁也无法知道内幕,而且获奖者还可以有机会到国外免费学习深造另外加上一百元的奖金,这个消息让贺老喜出望外,他抓住了这个机会决定全力以赴来创作参赛曲目,当时正是上海最热的季节,房间里热的像蒸笼一样,他只能利用黎明凉爽一点的时间多创作一会儿,其中创作出来的是一首钢琴协奏曲根据一首童谣而定名的《牧童短笛》,原名叫《牧童之笛》,由于他从小就对田园风光特别熟悉,所以他就把自己的切身经历和感受融入到作品中。 2.《牧童短笛》与《摇篮曲》的演奏与教学 主要从作品的乐句、音色、演奏风格、踏板、速度、力度、节奏、指法及如何触键等方面来进行分析,以及演奏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和作品在教学中的应用来研究分析。 2.1.《牧童短笛》作品教学演奏分析 《牧童短笛》的音乐旋律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墨淡画。第一段(A段)1-24小节,这一段乐曲的主题完全是以五声音阶为主,运用了自由对位的二声部复调的写作手法,只是在12和14小节出现了B音,都是在小节的尾音上。A段乐曲的曲调平稳悠扬、轻松自由,弹奏时手指触键要干净利落,每一乐句左右手要衔接好,并且弹奏的清晰流畅,要体现出

贺绿汀天涯歌女

贺绿汀天涯歌女 举例说明 1.对中国电影音乐的贡献 贺绿汀的作品艺术结构严谨、音乐发展富于逻辑性。 贺绿汀在近代电影音乐创作中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他的电影歌曲体裁多样、旋律优美、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他对电影歌曲的创造不仅丰富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而且促进了以电影歌曲为主的电影音乐艺术的发展、促进了歌曲创作。 在贺绿汀的音乐生涯中,在上个世纪30年代为当时的进步电影创作歌曲是其音乐创作中最突出、最有影响力的方面之一。 从20世纪30年代起,我国的电影事业进入了有声电影时期,当时的电影音乐基本上是以歌曲形式出现的,如聂耳、冼星海、任光、吕骥等作曲家都曾为进步电影创作过优秀的歌曲。在1934年一1937年间,贺绿汀以满腔热情投身于抗日救亡的革命洪流中,积极从事进步电影的配乐工作,与当时的左翼电影导演密切合作,先后为《乡愁》、《十字街头》、《马路天使》、《古塔奇案》、《都市风光》、《船家女》、《胜利进行曲》、《青年中国》、《春到人间》、《荒村夜笛》、《夜曲》等20余部电影创作了歌曲。其中在当时产生较大影响的有《四季歌》、《天涯歌女》、《西湖春晓》、《春天里》、《秋水伊人》、《神女》、《新中国》、《为祖国战争》等。 《四季歌》和《天涯歌女》是左翼导演袁穆之的电影《马路天使》的两首插曲。贺绿汀采用两首苏州民歌《哭七七》和《知心客》作为音乐素材,进行改编和配器。《天涯歌女》的曲调采用了流行在苏南城镇的民间音乐“剪靛花调”,旋律清新、细致,润腔细巧,音高装饰较多,极富江南风格特点。这两首插曲由当时被誉为“金嗓子”的明星周璇来演唱,在风格上朴素、自然,不矫揉造作,影片一经上映,即刻在社会上得到肯定并迅速流传开来,至今为人们传唱不已。 《西湖春晓》是沈西苓编导的左翼电影《船家女》的插曲。贺绿汀写于1934年,影片描写了旧中国杭州西湖一位摇船女受黑暗势力凌辱的悲剧故事。全曲以6/8拍摇晃的节奏型贯穿,借用威尼斯船歌体点明影片所处的典型环境。第一段采用了女高音独唱的形式,这种单线条的声线描绘了西湖“淡淡青烟漫山腰”的典雅风姿;第二段作者采用了四部混声合唱的形式,和声上运用了开放性大三级处理等手法,着意体现柳浪闻莺声、西湖苏醒的生动气韵;第三段是全曲的对比段,旋律时而下行迂回展开,时而又上行大跳,合唱织体改换对位化和声进行,以交错的多声韵律美,来渲染“青山绿水”的画意;第四、第五段音调倒装再现第一、二段,构思上微妙地将钢琴替代人声、补充“船在画里摇”的美学情趣。全曲意境深邃,章法严谨,技法洗炼,音乐抒情而又具有婉约、沉郁的气质。 在30年代的进步电影中,电影歌曲除了创作者,还有根据电影艺术表现需要而从现有歌曲中选配者。这种选歌以配合画面、故事的形式,成为电影歌曲的一种独特的创作。它的着眼点不在音乐的新创造,而在于音乐与电影的关系上。选配作为一种电影歌曲重要的创作方式,造就了不少适于电影的好歌。 其中贺绿汀创作《游击队歌》就被选为电影《青年中国》的插曲。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贺绿汀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队到群众中宣传抗战,《游击队歌》是1937年底他随演剧队到达山西临汾后创作的。全曲贯穿着富有弹性和活力的小军鼓

浅析舒曼的钢琴作品的特点

浅析舒曼的钢琴作品的特点 【摘要】舒曼的主要钢琴作品多完成于一八三九年之前,也就是热情洋溢的青年时期。这个时期的舒曼习惯于在钢琴上倾诉自己的情感。一篇篇的钢琴作品,其实就是他一篇篇的生活日记。作品中所涌现的旋律,也大都是可歌性的语法。而在诗学的影响下,其作品的旋律,也往往离不开方正的二小节、四小节、八小节的乐句组成。这使得他的旋律显示出极为热情内敛而不虚华外烁的线条。它在钢琴的中间音域以平和的音程进行,所表达的无限性内涵,必须像“朗诵诗”一般地反复寻味,才能得到深切的同情共感。 【关键词】舒曼;钢琴作品 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1810~1856)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生于德国萨克逊洲茨维考小镇的一个殷实的书商家庭,并且在贝多芬和舒柏特的音乐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综合这两个优势其创作思想和实践始终强调音乐情感表现的目的和意义,并且舒曼对读书写诗有莫大的兴趣,并显示出诗人般抒情与幻想的气质。舒曼的创作具有19世纪30~50年代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他的创作和评论活动,对德国以至欧洲浪漫主义及民族乐派的音乐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主要浅析一下舒曼的钢琴作品的特点。 舒曼是一个双重性格的人,他的双重性格是理解钢琴作品的重要线索,他的双重性格几乎贯穿了所有的钢琴作品。舒曼曾自称自己为“耽于幻想的音乐家”,认为音乐即心灵的表现,感情的流露。舒曼要用音乐写出自己对世间一切事物的体验。他具有浪漫情怀钢琴作品体现于30~40年代,如《阿贝格主题变奏曲》(Op.9,1834~1835),包含一组小品的《蝴蝶》(Op.2,1829~1831),两组《帕格尼尼随想主题音乐会练习曲》(Op.3,1832、Op.10,1833),《大卫同盟曲集》(Op.6,1837),《狂欢节》(Op.9,1834~1835),《童年情景》(Op.15,1838),《克莱斯勒偶记》(Op.16,1838),《C大调幻想曲》(Op.17,1836)等。 舒曼的创作涉及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但占舒曼作品很大比例的、有短小乐曲连成的钢琴套曲以及歌曲则集中体现了舒曼的独创性风格。《蝴蝶》、《大卫同盟曲集》、《狂欢节》、《克莱斯勒偶记》等作品,都是将各首形象各异、情绪迅速变换的独立小曲编织在一起,成为舒柏特声乐套曲式的钢琴套曲。 下面就综合以上来进一步的浅析一下舒曼的钢琴作品的创作特点。 1.旋律上。舒曼钢琴作品的主要特色,仍在于其深度的个性化的诗意表现,而旋律是呈显其特色的主要媒介。旋律的特点大致有如下几个:①以相同的旋律语法,使用在不同的作品中,而成为特有的笔调。②偏爱以上拍开始的旋律。③绝少使用附加的装饰音。④常以对位手法卡农或赋格处理旋律。这是舒曼孜孜钻研巴哈作品所获得的理念。⑤常以模进手法处理旋律。进而达到转调、简化或扩

音高和频率转换表讲解学习

音高和频率转换表

音高和频率转换表 中央C之上的A作为440 Hz时,中央C的频率约261.6赫兹。详见音高(pitch)。另外,如果以纯律计算,中央C 的频率是261HZ。 一些解释: ?Octave 0-9 表示八度区。C-D-E-F-G-A-B 为 C 大调七个主音:do re mi fa so l a si(简谱记为 1 到 7)。科学音调记号法(scientific pitch notation)就是将 上面这两者合在一起表示一个音,比如 A4 就是中音 la,频率为 440 Hz。C5 则是高音 do(简谱是 1 上面加一个点)。 ?升一个八度也就是把频率翻番。A5 频率 880 Hz,正好是 A4 的两倍。一个八度区有 12 个半音,就是把这两倍的频率间隔等比分为 12,所以两个相邻半音 的频率比是 2 开 12 次方,也即大约 1.05946。这种定音高的办法叫做 twelve-t one equal temperament,简称 12-TET。

?两个半音之间再等比分可以分 100 份,每份叫做一音分(cent)。科学音调记号加上音分一般足够表示准确的音高了。比如 A4 +30 表示比 440 Hz 高 30 音 分,可以算出来具体频率是 447.69 Hz。 ?A4 又称 A440,是国际标准音高。钢琴调音师或者大型乐队乐器之间调音都用这个频率。 ?C4 又称 Middle C,是中音八度的开始。有一种音高标定方法是和 C4 比较相隔的半音数,比方 B4 就是 +11,表示比 C4 高 11 个半音。 ?MIDI note number p 和频率 f 转换关系:p = 69 + 12 x log2(f/440)。这实际上就是把 C4 定为 MIDI note number 60,然后每升降一个半音就加减一个号码。 ?可以看到 E-F 和 B-C 的间隔是一个半音,而七个主音别的间隔都是两个半音,也叫一个全音。 ?标准钢琴琴键有大有小,大的白色琴键是主音,小的黑色琴键是主音升 降一个半音后的辅音(图)。一般钢琴是 88 个琴键,从 A0 到 C8。知道了上面这 些,看到钢琴键盘应该就马上能找到 Middle C 了,如下 ? ?音高间隔(音程)有各类说法,某些间隔的两个音同时发出来会比较令人身心愉快,比如频率比 3:2 的 perfect fifth 在各类乐曲都会广泛用作和弦。具体音高 间隔名称: 间隔半音数间隔名大致频率比 0 perfect unison 完全一度1:1

钢琴的音高与频率对照表

钢琴的音高与频率对照表 十二音律(twelve pitches of the temperament octave)用绿色标注。此表通过连续的乘法每次乘1.0594631得出的结果(2的十二次方)。调音参考频率(A-440)为紫色标注。最低频率用红色标注,最高频率 用蓝色标注。

一、人声及各乐器频率范围表 实际人声频率 男:低音82~392Hz,基准音区64~523Hz 男中音123~493Hz,男高音164~698Hz 女:低音82~392Hz,基准音区160~1200Hz 女低音123~493Hz,女高音220~1.1KHz 录音时各频率效果 男歌声150Hz~600Hz影响歌声力度,提升此频段可以使歌声共鸣感强,增强力度。 女歌声1.6~3.6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提升此段频率可以使音色鲜明通透。 语音800Hz是“危险”频率,过于提升会使音色发“硬”、发“楞” 沙哑声提升64Hz~261Hz会使音色得到改善。 喉音重衰减600Hz~800Hz会使音色得到改善 鼻音重衰减60Hz~260Hz,提升1~2.4KHz可以改善音色。 齿音重6KHz过高会产生严重齿音。 咳音重4KHz过高会产生咳音严重现象(电台频率偏离时的音色)

乐器重要频率范围表: 贝司:低音吉它:频响在700~1KHz之间,提高拨弦音为60~80Hz 电贝司:低音在80~250Hz,拨弦力度在700~1KHz 吉它:电吉它:65~1.7KHz,响度在2.5KHz,饱满度在240Hz 木吉它:低音弦:80~120Hz,琴箱声:250Hz,清晰度:2.5KHz、3.75KHz、5KHz 鼓:低音鼓:27~146Hz,低音:60~80Hz,敲击声:2.5KHz 小鼓:饱满度:240Hz,响度:2KHz 通通鼓:丰满度:240Hz,硬度:8KHz 地筒鼓:丰满度:80~120Hz 吊钗:130~2.6KHz,金属声:200Hz,尖锐声:7.5~10KHz,镲边声:12KHz 手风琴:饱满度:240Hz 钢琴:低音在80~120Hz,临场感2.5~8KHz,声音随频率的升高而变单薄

10大中国钢琴作曲家及他们的作品

10 大中国钢琴作曲家及他们的作品 1、贺绿汀钢琴代表作:《牧童短笛》、《摇篮曲》贺绿汀( 1903-1999)湖南邵东仙槎桥人,其创作的《牧童短笛》具有鲜明音乐形象和浓郁江南风的乐曲,在钢琴的本土化创作过程中,具有开拓性意义。至今仍是钢琴教学中的保留教材。QQ音乐并没有收录所有介绍的曲目,仅此将最著名的《牧童短笛》供大家聆听。 2、储望华钢琴代表作:《黄河钢琴协奏曲》《翻身的日子》《解放区的天》《二泉映月》《新疆随想曲》《南海小哨兵》《前奏曲》等储望华,1941 年出生于湖南蓝田。在音乐院校及业余考级或比赛中,储望华的作品非常多见。 3、王建中钢琴代表作:《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浏阳河》《绣金匾》、《翻身道情》,《百鸟朝凤》、《梅花三弄》。王建中(1933-2016)作曲家、钢琴家。祖籍江苏江阴,生于上海。 4、江定仙钢琴代表作:《摇篮曲》《变奏曲》《思情》江定仙,1912 年出身于湖北省武汉市。1930 年考入上海音专。 5、陈培勋钢琴代表作:《卖杂货》《思春》《旱天雷》《双飞蝴蝶》陈培勋( 1922 一2006)广西合浦人,出生于香港。 6、黎英海钢琴代表作:《夕阳箫鼓》《阳关三叠》《杂技素描》《动物园》 黎英海(1927 年--2007 年1 月5 日)四川富顺人。 7、汪立三钢琴代表作:《在阳光下》,《东山魁夷画意组曲》《他

山集(序曲与赋格五首)》 汪立三(1933~2013 ),四川犍为县人。自幼热爱音乐。1954 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1959 年毕业后到哈尔滨师范学院工作。曾任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8、丁善德钢琴代表作:钢琴曲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新疆舞曲第一号》、《托卡塔——喜报》等 丁善德(1911年?1995年),浙江绍兴人,生于江苏昆山。 1928 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院,初学琵琶,一年后转习钢琴。 9、石夫钢琴代表作:《第一.二.三新疆组曲》、《数三章》、《娃哈哈变奏曲》、《陕北民歌变奏曲》、《山歌》等石夫(1929-2007),湖南湘潭人。 10 、瞿维钢琴代表作:《花鼓》、《洪湖赤卫队》幻想曲。瞿维,中国作曲家。原名瞿世雄,1917 年5 月9 日生于江苏常州。瞿维于1946-1948 年间完成的《花鼓》,是四十年代一部重要钢琴曲。

钢琴曲目

钢琴考级曲目 第一级 一、基本练习 音阶、琶音、和弦:C大调、G大调、D大调 二、练习曲 练习曲钢琴基本教程No.49 ………….………………………..……………………………………...... 拜厄曲练习曲钢琴基本教程No.57 ……………..……………………………………………………………... 拜厄曲三、乐曲 麻雀………………………………………………………………………………………...……...…鲁布巴赫曲交通警………………………………...…………………………………………………….…………汤普森曲湖上的天鹅………………………………………………………………………………..………….. 汤普森曲玩具儿童小曲五首No.1 ………...…………………………...…………………………........................ 李重光曲小鸟的歌儿童小曲五首No.3 ……….…...…………………………………………………………. 李重光曲C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Op.57,No.1 …………………………..………………………....…….…比尔曲 第二级 一、基本练习 音阶、琶音、和弦:F大调、b B大调 二、练习曲 快乐的回忆儿童的车尔尼No.19 ………………………………………...………...…………... 田村宏改编练习曲Op.599,No.29 .…………………………………………………………..…………………车尔尼曲三、复调乐曲 卡农Op.14 ……………………………………………………………………………………...………. 昆茨曲d小调小步舞曲………………………………...……………………………………………...………吕利曲 四、大型乐曲 F 大调小奏鸣曲第二乐章Op.41,No.2 …………………………………………………………安哈尔曲 G大调小奏鸣曲Op.151,No.1 …………………………………………………………………迪亚贝利曲五、小型乐曲 旋律…………………………………………………………………………………………………...…舒曼曲拉·库卡拉查蟑螂………………………………………………………………………………汤普森改编柔板………………………………………………………………………………………………什金别列特曲舞曲…………………………………………………………………………………………..………盖吉格曲

人音版小学1-6年级音乐欣赏

人音版小学1-6年级音乐欣赏 复习资料一年级 1.《口哨与xx》(xx)xxxxxx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田汉词聂耳曲齐唱 3.《颂祖国》维吾尔族民歌器乐类 4.《快乐的xx》xxxxxx 5.《袋鼠》(法)圣桑曲钢琴曲 6.《劳动最光荣》金近、夏白词黄准曲独唱 7.《三个xx》xxxx民乐合奏 8.《小青蛙》xx二胡xx 9.《野蜂飞舞》(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管弦乐 10.《小蜻蜓》xx词xxxx 11.《号手与鼓手》(法)比才xx 12.《会跳舞的洋娃娃》(匈)波尔蒂尼原曲(奥)克莱斯勒改编管弦乐 13.《星光圆舞曲》(美)布雷纳德钢琴曲 14.《xx圆舞曲》(xx)约纳森xx 15.《春晓》xx词xxxx合唱 16.《牧童短笛》贺绿汀钢琴曲 17.《牧童》xx民歌合唱 18.《让我们手拉手》钟高渊词丁永安、张学博曲齐唱合唱 19.《鸭子拌嘴》安志顺编曲民间打击乐合奏

20.《小象》(xx)亨利.xx器乐曲 21.《大象》(法)圣桑钢琴与大提琴合奏 22.《火车波尔卡》(奥)爱德华.施特劳斯管弦乐 23.《跳绳》xx钢琴曲 24.《小宝宝睡着了》士达曲江西童谣齐唱 25.《摇篮曲》(xx)勃拉姆斯合唱 26.《采蘑菇的小姑娘》晓光词谷建芬曲独唱 27.《铁匠波尔卡》(奥)约瑟夫.施特劳斯管弦乐 28.《在钟表店里》(xx)奥尔特xx 29.《调皮的小闹钟》(美)安德森管弦乐 二年级 30.《森林水车》(xx)xx贝格xx 31.《夏天的xx》xx民歌领唱合唱 32.《快乐的啰嗦》张式业编曲弹拨乐合奏 33.《阳光下的孩子》张明河词晓丹曲领唱合唱 34.《青蛙音乐会》xx乐曲xx 35.《百鸟朝凤》民间乐曲 36.《公鸡母鸡》(法)圣桑xx 37.《我的小鸡》xx儿歌合唱 38.《xx圆舞曲》(波)xx钢琴曲 39.《跳圆舞曲的小猫》(美)安德森管弦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