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的干燥根,为临床常用中药。
其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多糖等成分,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抗过敏作用、解热镇痛作用、抗炎作用、抗肿瘤作用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参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本药物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标签:黄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是临床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其性寒,味苦,归肺、胆、脾、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临床主要用于肺热、咯血、肠炎痢疾、黄疸等疾病的治疗[1]。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黄芩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芩苷、黄芩素等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多糖及萜类化合物等,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参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黄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化学成分1.1 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为黄芩的主要化学成分,目前从20多种黄芩中已经分离鉴别出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汉黄芩苷、千层纸素A、千层纸素A苷、木蝴蝶素A、二氢木蝴蝶素A、白杨素等120多种黄酮苷元及苷类化合物[2]。
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汉黄芩苷等为黄芩的特征化学成分,是黄芩及其制剂的主要质量控制指标。
董建萍等[3]首次从川黄芩中分离出粘毛黄芩素-Ⅲ、粘毛黄芩素-Ⅰ。
1.2 挥发油杨得坡等[4]从黄芩根部鉴定出19个相对含量>1%的挥发性成分,其中苯二酸类化合物占26.1%,β-广藿香烯占14.54%,其后依次为异戊二烯、抗氧化剂BHA、α-/β-愈创木烯、乙酰苯等。
巩江等[5]的研究显示,黄芩地上部分挥发油中含有烯丙醇、苯乙酮、石竹烯、α-律草烯、香叶烯、γ-榄香烯等多种成分。
1.3 多糖多糖是由单糖链接而成的多聚糖,杨武德等[6]用硫酸苯酚分光光度法对黄芩不同炮制品中多糖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炒黄芩中多糖的含量最高,其次为酒黄芩、生黄芩、酒蒸黄芩、焦黄芩,而炭黄芩中多糖的含量最低。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研究进展引言黄芩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
黄芩苷是黄芩中的一种重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黄芩苷的提取方法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传统提取方法传统的黄芩苷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水提取、乙醇提取和超临界流体提取。
水提取法是最常见的传统提取方法,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提取效率较低,且易受原料质量、工艺条件等因素影响。
乙醇提取法提取效率较高,但由于乙醇易引起环境污染和溶剂残留等问题,因此受到了限制。
超临界流体提取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提取方法,其提取效率高,对环境友好,但设备成本较高,操作要求严格。
1.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提取方法,通过超声波对植物组织进行破碎,促进活性成分的释放,从而提高提取效率。
研究表明,在超声波条件下,黄芩苷的提取率明显提高,且提取时间缩短,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2. 生物酶辅助提取法生物酶辅助提取法是利用生物酶对植物细胞壁进行降解,促进黄芩苷的释放。
研究发现,利用混合酶提取黄芩苷,提取率和纯度均较传统方法有所提高,且对原料的要求较低,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3.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分离技术,其原理是利用超临界流体对黄芩中的成分进行分离,提高了分离效率和纯度。
研究结果显示,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在提取黄芩苷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三、提取方法的比较传统提取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存在提取效率低、环境污染和溶剂残留等问题。
新型提取方法虽然提高了提取效率和纯度,但设备成本较高,操作复杂。
不同提取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四、未来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黄芩苷提取方法的研究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未来,可以加强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生物酶辅助提取法和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等新型提取方法的研究,优化提取工艺,提高提取效率和纯度,降低成本,推动黄芩苷提取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复方黄芩苷乳膏的临床研究

汇报人: 2024-01-05
目录
• 复方黄芩苷乳膏的药理作用 • 复方黄芩苷乳膏的临床应用 • 复方黄芩苷乳膏的临床研究 • 复方黄芩苷乳膏的疗效评价 • 复方黄芩苷乳膏的研发历程 • 复方黄芩苷乳膏的未来发展
01
复方黄芩苷乳膏的药理作用
药效学
抗菌作用
复方黄芩苷乳膏中的黄芩苷成分 具有抗菌作用,对多种细菌如金 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抑 制作用,有助于治疗皮肤感染。
其他皮肤病
复方黄芩苷乳膏还可用于治疗其他皮肤病,如银屑病 、荨麻疹等。
用法用量
01
外用
将复方黄芩苷乳膏均匀涂抹于患 处,每日2-3次。
02
03
疗程
注意
根据病情轻重和个体差异,疗程 一般为7-14天。
避免接触眼睛和口鼻等黏膜部位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 导下使用。
不良反应与处理
皮肤刺激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刺激症状,如红肿、瘙痒、疼痛等。应立即 停止使用,并用清水洗净患处。
评价结果
1 2
治愈率
实验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有效率
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3
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
结果分析
01
复方黄芩苷乳膏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过敏作用,能 够缓解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
02
复方黄芩苷乳膏能够调节免疫功能,促进皮肤细胞 再生和修复。
不良反应
记录志愿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如 皮肤刺激、过敏等。
数据分析
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
黄芩的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黄芩的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常昊摘要:目的综述天然植物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黄芩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方法主要以近年研究文献资料为依据,查阅整理。
结果黄芩的化学成分、药理研究有一定的发展和突破。
结论黄芩在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黄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黄芩又名元芩、枯芩,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唇形科植物S cute llaria—baical ensis Georg i的干燥根[1],主要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作用,已有悠久的用药历史,是我国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品种之一,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等省区。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且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现就近几年来有关黄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1化学成分1.1 黄酮及其苷黄芩主要含黄酮类化合物,目前从黄芩中分离的黄酮苷元及苷有40多种,主要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汉黄芩素-5-O-β-D-葡萄糖苷、木蝴蝶素A(5,7-二羟基-6-甲氧基黄酮)、黄芩黄酮Ⅰ(5,2′-二羟基-6,8-二甲氧基黄酮)、黄芩黄酮Ⅱ(5,2′-二羟基-6,7,8,6′-四甲氧基黄酮)、白杨素(5,7-二羟基黄酮)、二氢木蝴蝶素A(5,7-二羟基-6-甲氧基二氢黄酮)等,其中黄芩苷为主要有效成分。
1.2 萜从黄芩中分离到多种倍半萜木脂素苷类。
1.3 微量元素黄芩中也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其中铁、铜、锌、锰的含量均很高[2]。
2药理作用2.1 抗菌和抗病毒作用黄芩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与中医经验治疗“天行热疾”、“火咳肺痿”和“疔疮火疡”相一致。
黄芩抗菌范围较广,其中对金葡菌、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且对钩端螺旋体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复方黄芩苷乳膏的临床研究

复方黄芩苷乳膏的临床研究复方黄芩苷乳膏是一种中成药,由多种中草药制成。
黄芩苷作为主要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抗菌、消炎、镇痛等作用,常被用于治疗炎症、感染、疼痛等症状。
本文将对复方黄芩苷乳膏的临床研究进行阐述。
一、复方黄芩苷乳膏的成分和作用复方黄芩苷乳膏由黄芩、连翘、板蓝根、对叶金花、大青叶等多种植物制成,其主要成分是黄芩苷。
黄芩苷是黄芩的主要成分,具有抗病毒、抗菌、清热解毒、消炎镇痛等作用。
连翘具有清热解毒、镇痛等作用。
板蓝根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对叶金花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大青叶具有消炎、解毒、止血等作用。
二、复方黄芩苷乳膏的临床应用复方黄芩苷乳膏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疾病,如湿疹、荨麻疹、瘙痒等。
也可以用于治疗其他疾病,如口腔溃疡、皮肤病、汗斑等。
三、药理作用复方黄芩苷乳膏可以抑制病毒、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同时具有消炎、止痛等功效。
黄芩苷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减少炎症反应。
连翘可以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缓病情。
板蓝根可以增加机体对病原体的免疫力,抑制炎症,减少病毒繁殖。
对叶金花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肝脏解毒功能。
大青叶具有锈毒、清热、解毒、止血等作用。
四、临床研究复方黄芩苷乳膏的临床研究主要针对其在治疗皮肤疾病方面的应用进行。
其中一项研究以70例荨麻疹患者为对象,应用复方黄芩苷乳膏治疗,结果发现治愈率达到90%以上,疗效显著。
另一项研究则以20例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0例应用复方黄芩苷乳膏治疗,另10例则应用激素药膏治疗,结果发现复方黄芩苷乳膏的疗效与激素药膏相当,但副作用更小。
另外,还有一些小规模的临床研究表明,复方黄芩苷乳膏在治疗口腔溃疡、皮肤病和汗斑等方面也有较好的疗效。
五、注意事项复方黄芩苷乳膏虽然是中成药,但仍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使用时,要遵守使用方法和剂量,不宜过量使用。
对于过敏体质者和孕妇、哺乳期妇女应慎重使用。
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研究进展黄芩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黄芩苷。
黄芩苷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和现代药物研究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黄芩苷的提取方法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本文将介绍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一、传统提取方法传统上,黄芩苷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水提取法、乙醇提取法和醋提取法。
水提取法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将黄芩粉末与水一起加热煮沸,然后过滤得到黄芩苷浸膏。
乙醇提取法则是利用乙醇溶解黄芩中的黄芩苷,再通过蒸馏或浓缩得到提取物。
醋提取法则是在水提取的基础上添加一定量的醋进行提取,得到的提取物更易于贮存和使用。
这些传统的提取方法存在着提取效率低、生产成本高、操作复杂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二、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是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一种新型提取方法。
通过超声波的作用,能够提高溶剂渗透性,加速物质的传质和传热过程,从而提高提取效率。
对于黄芩苷的提取,研究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提取效率,减少提取时间,降低提取温度和溶剂用量,保留活性成分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目前,在超声波辅助提取黄芩苷的研究中,常用的溶剂包括乙醇、乙腈、丙酮等。
超声波处理参数也对提取效果有重要影响,如超声波功率、频率、处理时间等。
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为黄芩苷的提取提供了一种高效、简便、环保的新途径。
四、超临界流体提取方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是指在超临界状态下将溶剂的折点压力和温度调节到临界点以上,形成超临界流体,利用其溶解性和扩散性进行提取。
对于黄芩苷的提取,研究表明超临界流体提取方法能够克服传统有机溶剂提取的弊端,如有机溶剂残留、易燃易爆等问题,具有高效、选择性强、溶剂回收率高、环保等优点。
在超临界流体提取黄芩苷的研究中,常用的超临界流体包括二氧化碳、乙烷等。
超临界流体的压力、温度、流速等参数也对提取效果有重要影响。
超临界流体提取方法也为黄芩苷的提取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研究进展黄芩是中药常用的草本植物,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而其中的黄芩苷则是一种主要的活性成分。
黄芩苷的提取方法研究是黄芩药效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黄芩中黄芩苷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传统的提取方法包括浸泡法和水提法。
浸泡法是指将黄芩粉末浸泡在乙醇水混合液中,经过提取和浓缩得到黄芩苷。
该方法简单快捷,但提取效率低,需要长时间浸泡,并且溶剂中乙醇的消毒过程可能对药品的质量产生影响。
水提法是指将黄芩粉末浸泡在水中加热煮沸,然后经过过滤、浓缩得到黄芩苷。
该方法可以避免乙醇对药品的影响,但提取效率低,且在高温下易损失黄芩苷的活性。
目前,在传统提取方法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提取方法。
其中,超临界CO₂萃取法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提取方法。
该方法利用超临界CO₂的高温高压特性,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实现黄芩苷的高效提取。
超临界CO₂萃取法具有不使用有机溶剂,提取效率高,提取时间短等优点,但由于设备成本高,因此成本较为昂贵。
此外,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酶法提取法等也被广泛应用于黄芩苷的提取中。
微波辅助提取法利用微波加热的特性,可以大大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效率;超声波提取法则是利用超声波的作用来打开黄芩细胞,从而释放黄芩苷;酶法提取法是将黄芩粉末加入葡萄糖苷酶、动物蛋白酶等酶类,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来实现黄芩苷的水解和释放。
总的来说,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不断探索和改进不同的提取方法,可以提高黄芩苷的产率和质量。
未来在黄芩苷的提取方法研究中,可以进一步开发新的绿色提取方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黄芩的药理作用及其药对研究进展

黄芩的药理作用及其药对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黄芩,又名黄精、黄连、黄柏,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自古以来便是中医药学中常用的草本药物之一。
黄芩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痢、凉血安胎等多种药理作用。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黄芩的药理作用及其药对研究进展日益深入,黄芩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黄芩的药理作用,包括其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心血管保护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并深入探讨黄芩与其他药物的配伍应用及其机制。
本文还将对近年来黄芩药对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梳理和评价,以期为黄芩的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对黄芩的药理作用及其药对研究进展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为进一步探索黄芩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二、黄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黄芩,作为一种具有悠久药用历史的中药材,其药理作用广泛且深远。
这些作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独特的化学成分。
黄芩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其中黄芩苷和黄芩素是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成分。
这些黄酮类化合物赋予了黄芩显著的抗氧化、抗炎、抗菌和抗病毒活性。
黄芩苷和黄芩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这一特性使得黄芩在预防和治疗多种与氧化应激相关的疾病中展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
黄芩还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其黄酮类成分能够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有效缓解炎症反应。
这使得黄芩在治疗炎症性疾病如肺炎、肠炎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黄芩还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研究表明,黄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破坏细菌和病毒的细胞壁或细胞膜,从而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这使得黄芩在防治感染性疾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黄芩的这些药理作用为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黄芩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黄芩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和精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 脑损 伤的修复保护 , 糖尿病 肾病 的改善和抗过敏等 作用。 对 关键词
中 图分 类 号 : 9 R6
黄 芩是 我 国传 统 常用 中 药 , 源 于 唇 形科 植 物 黄 P 3蛋 白表 达 的 改 变 。MT" 果 表 明 , 来 5 I结 黄芩 苷 在 体 外
芩 的干 燥根 , 药用 历 史 悠久 。黄 芩 苷 ( acl ) 黄 对 人肝 癌 H p 2细 胞 有 明显 的诱 导 细胞 凋 亡 作用 , 其 bi i 是 an e G一 芩 中 的有效 成 分 之一 , 有 多 种 药 理作 用 , 降压 、 具 如 镇 且 这种抑 制作 用呈 现浓 度和 时 间依赖 性 。免疫 细 胞化 静 、 肝 、 胆 、 菌 、 炎等 。本 文对 黄 芩 苷新 的药理 学 ( 保 利 抗 消 S—P法 ) 检测 凋亡 相关 基 因 B l 2 P 3蛋 白表达 c一 、5
诱 导前 列 腺癌 细胞 凋 亡 , 明显抑 制癌 细 胞 增殖 , 有 外最 小抑 菌浓 度分 别为 0 5 g ml 0 2 / , 并 具 .0m / 和 .0mgml抑 直接抗 肿 瘤 作 用 。 匡菊 香 等 用 5 i lL及 更 高 浓 菌作 用 明显 。生物膜 ( i l 是 指 细菌 不可 逆转 地 黏 x / mo bo m) i f 附在 物体 表面 或 其本 身 细 胞 之 间相 互 黏 附 , 被 其 自 并
研 究 及其 应 用进 展综 述 如下 。
1 抗肿瘤 作 用
明显减少 、 a B x表达 明显 增加 ; c 一2 B x比例 明显 降 Bl / a
低 。黄芩 苷对 人 肝 癌 H p 一 eG 2细胞 具 有 较 强 的诱 导
低 B l 2 B x比例有关 。 e一 / a
在体 外 , 黄芩 苷 对 S8 10和 H p—A一2 e 2肿瘤 细胞 凋亡 作用 , 其作 用 机 制 可 能 与下 调 P 3基 因 表达 和 降 5 增 殖 均具 明显 的抑 制 作用 , 随药 物 浓度 增 加 , 制作 用 抑
天津药学
Taj P am c 2 1 i i n n hr ay 0 2年
第 2 第 3期 4卷
6 1
g n r n p a t e i i n s a r s e t e, mu ie tr o s r a in l a ta s l n r cp e t : p o p c i v h c n e , b e v to a
20 0 6,1:1 1 6
suy rnpl t n 2 0 , 1( ): 2 td .Ta s a i , 0 6 8 3 30 no
2 V heci ,C meyO A.Mi n n sdu 4 e rshl JJ o l d c  ̄ o im.tescn fte Mu h eo do h
胞 增殖 在 S期 百分 比无 明显 影 响 , 生 G期 细胞 阻滞 , 萄球菌 的抑 菌试 验及体 内对耐药 性 金黄 色葡 萄球 菌 感 发 无 法运 行 到 S期 , 断 细 胞 在 S期 的 D A合 成 , 而 染 小 鼠的保 护作 用 , 阻 N 从 观察 黄 芩 苷 的抑 菌 作 用 。黄 芩 苷
等 采用 不 同浓 度 的黄 芩 苷 处 理 细胞 后 , 流式 细 胞 性 金黄 色葡 萄球 菌有抑 菌作 用 。杨 明等 采用 正 交提 用 仪检 测前 列 腺癌 细胞 D 15的凋 亡 率 , 疫 组 织化 学 取法 提 取黄芩 中黄芩苷 , P C法检测 含量 并测 定提取 U4 免 HL 染色 检测 凋 亡 相关 蛋 白的表 达 。结 果 表 明 , 芩 苷 能 物对 大肠 埃希 杆菌 和金 黄色 葡萄球 菌 两种 供试 菌 的体 黄
6 6
黄 芩 苷 药 理 作 用 研 究进 展
黄 志军
( 天津市 长征 医院 , 天津 摘 要 30 2 ) 0 10
根 据近年来 已发表 的有关黄芩 苷 的文献 , 绍黄 芩苷药 理作 用研 究进展 。其 主要 有抗肿 瘤 , 介 抗病原 体 , 对 黄芩苷 , 药理作用 , 进展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65 8 (0 2 0 4 6 -4 10 —6 7 2 1 ) 33 1 0 0
逐 渐增 强 , 明显 延长 H p—A一2 且 e 2小 鼠的生 存 日数 。 2 抗 病原 体作 用 洪 铁 等 实 验 表 明 , 对 照 组 比较 , 芩 苷 中、 剂 量 与 黄 高 黄芩 苷抗菌 范 围较广 , 对金 黄色 葡 萄球 菌 、 绿脓 杆 作 用后 的肿 瘤 组织 细胞 G / 1期 的 百分 比增 加 , 细 菌作用 较 强 。孙 冬梅 等 通 过体 外对 耐药性 金 黄色 葡 0G 对
e h n c n i ls f nt u g l :t e r n r c ie F t r c o il e i o a d n c a so i n a s h o ya d p a tc . u u e Mi r b o a f
,
2 潘学田.中国药 品实用手册.北 京 : 油工业 出版 社,20 6 5 石 00: 5—
达 到抑 瘤 目的。黄芩 苷 作用 于 H p—A 一 2肿 瘤 组 织 e 2 和复方 磺胺 甲曝 唑 ( M S Z—T P 对 耐药性 金 黄 色葡 萄 M ) 后 ,c 一 B l 2基 因表 达 减 弱 , a B x基 因 表 达 增 强 , 明 黄 球 菌 的最低 抑菌 浓度 分 别 是 2 m / l 0 4 g ml 说 gm 和 .5m / , 芩苷 可 下调 B l 2, 调 B x表达 , c一 上 a 进一 步 印证 黄 芩 苷 体 内试 验表 明黄 芩 苷 (0 gk ) 以 降低 耐 药 性金 10m / g 可 能够 诱 导 H p—A 一2 e 2肿 瘤 组 织 细 胞 凋 亡 。顾 正 勤 黄 色葡 萄球 菌感 染 小 鼠的死 亡 率 , 明黄 芩 苷对 耐药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