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的药理研究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摘要】:近代科技的发展,通过对中药黄芩及其活性成分的分析和研究,发现黄芩根部黄酮类物质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抗菌、抗病原体、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对消化系统的作用、解热镇痛镇静、保肝等作用,本文是对黄芩的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黄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

黄芩,是传统的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唇形科多年生植物黄芩的干燥根。别名黄金茶、烂心草、山茶根。黄芩药性苦寒,归肺心、胃、肝胆、大肠经。黄芩中含有的成分主要有黄酮类、甾醇类(如菜油甾醇Campesterol)、氨基酸和糖类, 迄今已分离出约40种黄酮,在黄酮类中又以黄芩苷( baicalin)、黄芩素( baicalein)、汉黄芩素(wogonin)和汉黄芩苷(wogonoside)、黄芩酮Ñ、Ò( skullcapflavoneÑ、Ò)、千层纸黄素A( oroxy- linA)等为黄芩的特征化学成分[1]。本文旨在介绍近年来黄芩的药理作用,包括抗氧化、抗菌、抗病原体、免疫调节、抗肿瘤、解热镇静、镇痛、保肝、等作用,为黄芩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思路和依据。

1 抗氧化作用

探讨中药的抗氧化作用, 也是近几年来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 对黄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作了大量的工作. 黄芩的主要成分是黄酮和黄酮醇、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苯乙醇糖甙、挥发油以及葡萄糖、蔗糖、苯甲酸、B-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和苯甲醇等[2]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黄酮结构中的2,3双键和4位羰基以及3或5位羟基对黄酮的抗氧化作用有重要贡献. 黄芩中已知的黄酮大都具有酚羟基结构, 因此是较好的抗氧化剂.在研究其主要四种黄酮化合物-黄芩素、黄芩甙、汉黄芩素和汉黄芩甙对脑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时, 分别采用抗坏血酸- Fe2+、2, 2- azobis( 2- amidinopropane) hydrochloride( AAPH)及还原型辅酶Ò( NADPH)三种不同损伤体系诱导大鼠脑皮质线粒体脂质过氧化, 四种黄酮10Lmol#L- 1对NADPH导的脂质过氧化都具有保护作用, 四种黄酮对抗坏血酸-Fe2+体系诱发的线粒体肿胀和膜的流动性降低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显示黄芩黄酮能抑制不同体系诱导的线粒体氧化损伤, 其中黄芩素效果最好[3,4]目前, 有许多化妆品中添加从黄芩中提取的黄酮类物质.

2 抗菌抗病原体作用

黄芩抗菌范围较广,体外研究发现,黄芩生品及炮制品对痢疾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沙门氏菌有效。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黄芩苷对白念珠菌黏附口腔上皮细胞与阴道上皮细胞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表明黄芩苷可以对临床妇科中常见的白念珠菌性阴道炎以及口腔白念珠菌感染如鹅口疮等疾病具有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5]。此外黄芩对皮肤和指甲的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黄芩甙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多种病毒所致细胞病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黄芩苷还有抗内毒素作用能减轻内毒素对细胞膜结构的损伤作用,近年来研究显示黄芩素具有抗HIV的作用能诱导感染HIV的细胞发生凋亡。

3 免疫调节作用

Hyung-MinKim等人将黄芩苷单体及黄芩苷与C-干扰素共同存在的重组体, 无菌条件下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结果:黄芩苷本身不能刺激NO产生,只有与C-干扰素共同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诱导产生NO,发挥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而且推断黄芩苷IFN-C的协同作用可能主要依赖黄芩苷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王新慧[6]观察黄芩苷对小鼠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实验,证实黄芩苷对小鼠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形成的促进作用是该药对红细胞膜上的相应位点的直接作用, 可能是通过直接影响红细胞膜上的CR1受体结构改变所引起。蔡仙德[7]等通过黄芩苷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实验中发现低剂量黄芩苷可明显促进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高剂量则显著抑制。低剂量黄芩苷对LPS诱导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促进, 但无统计学意义。

4 抗肿瘤作用

赵铁华等[8]研究表明适宜剂量(浓度)的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小鼠肺腺癌LA795瘤株的体内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侯华新等以MTT法测定黄芩黄酮A的细胞毒作用及与多种抗癌药物合用后对肝癌细胞BEL- 7402的生长抑制作用,以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观察药物的诱导分化作用, PCR- ELISA法测定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结果黄芩黄酮A能抑制肝癌细胞BEL-7402的增殖,黄芩黄酮A与顺铂、阿霉素、氟尿嘧啶合用具有相加或协同作用,且具有诱导分化作用,可降低端粒酶活性的表达。研究表明黄芩及其化合物黄芩素、黄芩苷及汉黄芩苷可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且存在量效依赖关系,黄芩素表现出最大的抗增殖活性。黎丹戎等[9]应用MTT 法、荧光显微镜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检测汉黄芩素对人卵巢癌细胞A2780的

作用;利用TRAP- ELISA方法观察药物处理前后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汉黄芩素可抑制卵巢癌A2780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与诱导凋亡有关,抑制端粒酶活性可能起部分作用。顾正勤等刘金霞等[10]利用腹水型Walker - 256瘤株引起的大鼠骨组织吸收和溶解的动物模型进行研究,发现黄芩茎叶总黄酮有抗肿瘤转移、侵袭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双向调节免疫功能。

5 抗炎作用

从对黄芩抗炎作用的研究报道发现,大多研究者对黄芩中提取的有效单体黄芩苷进行了研究,具有涉及范围广多角度的特点,分别从抗炎机理体内动力学参数、不同感染模型中化学物质测定、不同菌群等方面揭示了众多作用环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芩苷对大鼠腹腔白细胞内白三烯(LTs)、环磷酸腺苷( cAMP) 和细胞内游离钙水平的影响,显示出黄芩苷可显著抑制细胞内白三烯B4、白三烯C4的生物合成,还可显著抑制人工三肽(fMLP)激发的白细胞内Ca2+升高,并促进细胞内cAMP水平提高,表明黄芩苷可显著影响白细胞的多种功能,并揭示了其抗炎作用机理。在大鼠脑水肿形成前后检测了脑组织谷氨酸(Glu)与y-氨基丁酸(GABA)、核因子与靶基因DNA的结合活性,并检测IkBa表达及黄芩苷的影响,显示黄芩苷对感染性大鼠脑水肿有保护作用。[11]用一定浓度的黄芩苷溶液对眼科常见11种病原菌的体外抑菌实验表明,黄芩苷对临床眼科常见的多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6 对消化系统作用

黄芩素可以治疗肝炎。卢春风等[11]研究表明黄芩素、黄芩苷均能显著降低CCL4、肝损伤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 具有一定的保肝降酶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黄芩提取物还具有的抗溃疡作用。试验表明黄芩对消化系统有一定的作用。

7 解热镇痛镇静作用

黄芩含有黄芩苷和血清,可以对单核细胞型的DNA起到抑制作用,促进Pr 形成和Ca2+内流,避免了人体热源的出现,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消热作用。将中药黄芩进行煎煮或者侵泡,可以提高对人体大脑皮层抑制效果,抑制人体自发性活动,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黄芩中的黄酮化合物,可以有效地减少因为醋酸导致的扭体次数,使得钾离子渗透大脑皮层的疼痛区域增加,起到一定的镇痛作用。黄芩煎剂和浸剂都能够加强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可抑制小鼠自发活动,表现明显的镇静作用。而从黄芩茎叶中提取分离的总黄酮,明显抑制醋酸引起小鼠扭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