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态软件的现状、特点和功能

组态软件的现状、特点和功能
组态软件的现状、特点和功能

组态软件的现状、特点和功能

一、引语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发展和计算机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工业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还是计算机技术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各种软硬件技术的发展。组态软件正是在这个环境下发展起来的。本文介绍了主要组态软件的现状,特点和其强大的功,并进行了一定的比较分析。。

二、概述

新型的工业自动控制系统正以标准的工业计算机软、硬件平台构成的集成系统取代传统的封闭式系统,其具有适应性强、开放性好、易于扩展、经济、开发周期短等鲜明优点。通常可以把这样的系统划分为控制层、监控层、管理层三个层次结构。

其中监控层对下连接控制层,对上连接管理层,它不但实现对现场的实时监测与控制,且常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完成上传下达、组态开发的重要作用。监控层的硬件以工业级的微型计算机和工作站为主,目前更趋向于工业微机。

组态软件指一些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的专用软件,它们是在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层一级的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能以灵活多样的组态方式(而不是编程方式)提供良好的用户开发界面和简捷的使用方法,其预设臵的各种软件模块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和完成监控层的各项功能,并能同时支持各种硬件厂家的计算机和I/O 设备,与高可靠的工控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结合,可向控制层和管理层提供软、硬件的全部接口,进行系统集成。目前世界上有不少专业厂商包括专业软件公司和硬件/ 系统厂商生产和提供各种组态软件产品。

三、组态软件的现状

目前中国市场上的组态软件产品按厂商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国外专业软件厂商提供的产品,国内外硬件或系统厂商提供的产品,以及国内自行开发的国产化产品。

从近几年的调查结果来看,国内组态软件市场大部分份额仍被国外几家组态软件占据,如:FIX、Intouch 等[1] 。而这些“洋软件”除了在功能完备性、产品包装、市场推广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外,并非所有方面尽善尽美。

美国Won derware 公司的In Touch。

INTOUC堪称组态软件的“鼻祖”,率先推出的16位Windows环境下的组态软件,在国际上曾得到较高的市场占有率。InTouch 在中国采用代理制,1995 年底变换代理后,在中国市场推出了低价小软件包,并结合较强的广告宣传攻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销售量上升很快。InTouch 软件的图形功能比较丰富,使用较方便,但控制功能较弱。其I/O硬件驱动丰富,只是使用DDE连接方式,实时性较差;另外驱动程序须单独购买。它的 5.6 版( 1 6位)很稳定,在中国市场也普遍受到好评。7.0 版(32 位)在网络和数据管理方面有所加强,并实现了所谓的实时关系数据库, 其实只是在SQL Server 上增加了数据传输插件而已。在32位Win dows环境下,In Touch已受到其他产品的猛烈冲击。In Touch软件小系统软件包价格比较适中,大系统软件包比较贵。

美国Intellution 公司的FIX。

FIX产品在中国市场也由来已久,1993年Intellution 公司就曾到中国参加

过展览会(当时专门的组态软件厂商直接在中国参展还不多见)[2] ,但其在中国的销售渠道比较混乱。1995年Intellution 被爱默生集团收购后,现通过日本分公司的大中国区进入中国,在北京、上海直接成立办事处,新发展了几家代理。FIX产品系列较全,包括DOS版, 16位Windows版,32位Windows版,OS/2 版和其他一些版本,功能较Intouch 强,但实时性仍欠缺,总体技术一般。其I/O 硬件驱动丰富,只是驱动程序也需单独购买。最新推出的iFIX ,是全新模式的组态软件, 思想和体系结构都比较新,提供的功能也较为完整[3] 。但也许过于“庞大”和“臃肿”,对系统资源耗费巨大, 用户最为明显的感受就是“缓慢” ,提供的许多“大而全”的功能对于中国用户也并不适用。而且经常受Windows 操作系统影响而导致不稳定。

澳大利亚CIT 公司的CITECH。

CITECH是组态软件中的后起之秀,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得很快,近年来CIT

公司在中国基本采用直销方式,建有办事处,并聘用一定数量的本地人才直接进行市场销售、技术支持乃至项目开发。CITECH产品包括16位和32位Windows 版,它的计算机味道很浓, 与其他软件有很多不同的地方[4], 使用的方便性和图形功能不及INTOUCH界面部分很漂亮,很吸引人。版本升级不是很快,一直没有很大的体系改变。其控制算法比较好,I/O 硬件驱动相对比较少,但大部分驱动程序可随软件包提供给用户。CITECH的价格略低于INTOUC和FIX。

德国西门子公司的WINCC。

新版软件有了很大进步,但体系结构还是比较老的思想,在网络结构和数据管理方面要比IFIX 差, 但也属于比较先进的产品之一。西门子似乎仅是想把这个产品当作其硬件的陪衬,对第三方硬件的支持也不热衷[5] ,若选用西门子硬件, 能免费得到WINCC所以对于使用其他硬件的用户,不是个好选择。

美国T.A.Engineering 公司的AIMAX。

AIMAX也提供了16位和32位Windows下的不同版本。其3.5版(16位)在

国内曾形成一批用户。AIMAX的图形组态方式比较直观,提供的功能较少,给人总的感觉档次不是很高。

中国市场常见的其他国外专业软件公司的组态软件产品还有原美国

Heuristics 公司的ONSOPE原美国In tec Con trol 公司的PARAGO美国Iconics 公

司的Gen esis,以色列PC SOFT公司的WIZCO以及美国U.S.Data公司的Factory Link 等。然而这些产品或因其厂商的合并、重组改制、或不景气,或不愿在中国市场

做大的投入或未能寻找到合适的市场合用伙伴,或因技术性能落后等原因,有些尽管也曾在中国市场流行一阵,但终究未成大气候,或尚未形成气候,目前所占有的市场份额相对都比较小。

近年来一些国外著名硬件或系统厂商亦推出了日趋成熟的组态软件产品,如美国GE公司的Cimplicity ,美国AB公司(Rockwell自动化)的RSView 这些组态软件,已一改过去仅为其本身硬件配套的OEM^式或面孔,通过大力加强对其他硬件产品的驱动支持和软件内部的各种功能,而发展成为专业化的通用组态软件。如美国GE公司成立了近百人的专门软件部门,已将其Cimplicity 开发成为通用组态软件产

品,尤其加强了服务器及网络冗余和管理层方面的功能,适应了潮流,加之随软件提供各种驱动程序,在国际市场上也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CIMPLICITY也好,RSVIEW fc罢,都不算有很突出的特点,版本升级也太慢。

国产化的组态软件产品也正在成为市场上的一支生力军,近年来已有一定

影响力的产品有组态王、SYNALL MCG S天工、ControIX、虎翼、力控等⑹ 国内有不少单位,如一些高校、研究所、公司,甚至一些个人正在积极地搞组态软件产品的开发。国产化的组态软件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优势,但总的来讲,由于资金来源缺乏,软件工程的组织薄弱,因此软件商品化的程度还比较差。目前国产化组态软件主要使用于一些小型的非重要性的项目应用中。

下面列举并介绍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内组态软件。

北京亚控公司的组态王。组态王是国内较早出现的组态软件产品之一,至今也有5 年左右的历史了。早期的组态王仿造INTOUCH只是个人机接口,到了5.1版本,在数据管理和开放性方面有了一些改进。但体系结构却没有实质性地突破。有可能还没有摆脱早期形成的不合理的程序构架。其网络功能较为薄弱,支持不了真正意义上的分布式系统。 6 系列版本的结构从广告宣传上看应该很不错。

MCGS

思想比较独特的产品,属于很另类的产品, 有很多特殊的概念和使用方式,大多数使用过其他组态软件的人都会感觉有些不惯。据说早期的版本是用VB开发的。传闻公司经常出现经营管理上的问题,据传 1 年换了2家投资方。

SYNALL

独特的产品,但使用起来有点别扭,网络方面有独到之处,缺点是效率和稳定性还有待提高。

哈尔滨华富公司的controX2000 。

比较新的组态软件, 尚未听说有关业绩的报导,产品体系结构很新, 非常像iFIX 的体系结构,界面漂亮,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有许多自己的特色。但从它DEM版运行效果来看,执行代码的运行效率不是很高,特别是图形处理环节,似乎有些缺陷。DEM运行也不十分稳定,运行其演示应用程序就能导致“死机”。用一些分析工具观察其执行的结构,感觉其程序结构设计不十分合理,代码重用率低,不像是多人协同开发的成果。已经打了很久的广告, 却一直未能看到一个

商品化的产品。

大庆三维公司的ForceControl (力控)

从时间概念上来说,力控也是国内较早就已出现的组态软件之一。只是因为早期力控一直没有作为正式商品广泛推广,所以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大约在

93年左右,力控就已形成了他的第一个版本,只是那时他还是一个基于DO番口VMS勺版本。后来随着Windows 3.1的流行,又开发出了16位Windows版的力控。但直至Windows95版本的力控诞生之前,他主要被用于公司内部的一些工程项目。32位Win dows下的1.0版的力控,在体系结构上就已经具备了较为明显的先进性,其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其基于真正意义的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的三层结构,而且其实时数据库结构为可组态的“活结构”。这些特点显然是受了如Apecs、InfoPlus

等先进的大型控制软件的影响。但 1.0 版的力控尚存在明显的不足,如:I/O驱较少,界面和产品包装不够美观等。在1999到2000年期间,力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最新推出的 2.0 版在功能的丰富性、易用性、开放性和I/O 驱动数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很多环节的设计上,力控都能从国内用户的角度出发,既注重实用性,又不失大软件的风范。另外,公司在产品的培训、用户技术支持等方面投入了较大人力,相信在较短的时间内,力控软件产品将在工控软件界形成巨大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进入市场的组态软件仅有一二十个主要品牌,但有能力进入组态软件市场的公司估计在几十个。其中硬件厂商的组态软件产品目前在中国市场占有的份额也不容忽视,它们不但在对本公司硬件产品的集成配套方面具有优势,而且正在打入与其他厂家硬件产品集成的市场。一些原DCS勺系统厂商,如Rosemount,Honeywell 等公司也陆续推出了新型的、更开放的控制系统以及现场总线产品,并配以“开放的”组态软件。其中国内已有一定规模软件同时有能力(包括技术实力、资金实力)快速进入组态软件市场的不会少于十家。如几大国内DCS系统商:浙大中控、北京和利时、浙江威胜、北京金穗等;另外几大电力系统商:南京南瑞、山东大学积成电子、山东烟台东方电子,四川联合大学等;其它大型系统集成商:清华同方、清华紫光、天津仪表等。由于这些公司均有很强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工程经验、业绩,市场影响力和认同程度较高,不少公司均有上市公司的背景,资金充足,一旦组态软件市场进入高利润的成熟销售期,这些公司估计会对组态软件市场有一定的响应。这些公司的软件虽然是整个控制系统的配套软件,但都接近通用组态软件,不用付出太大的代价就可以进入市场,因此应该说这些公司是组态软件商第一梯队最大的潜在竞争者。从目前来看,这些组态软件的开放性还主要是面对管理层,对下面的控制一般仍只针对本公司产品,因此不能称为通用组态软件,这些专门的组态软件都有很强的仪控特色,且价格不菲。

四、组态软件的特点

⑴延续性和可扩充性。用通用组态软件开发的应用程序,当现场(包括硬件设备或系统结构)或用户需求发生改变时,不需作很多修改而方便地完成软件的更新和升级;

⑵封装性(易学易用),通用组态软件所能完成的功能都用一种方便用户使用的方法包装起来,对于用户,不需掌握太多的编程语言技术(甚至不需要编程技

术),就能很好地完成一个复杂工程所要求的所有功能;

⑶通用性,每个用户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利用通用组态软件提供的底层设备(PLG智能仪表、智能模块、板卡、变频器等)的I/O Driver、开放式的数据库和画面制作工具,就能完成一个具有动画效果、实时数据处理、历史数据和曲线并存、具有多媒体功能和网络功能的工程,不受行业限制。

五、组态软件的功能

(1)强大的界面显示组态功能。目前,工控组态软件大都运行于Windows 环境下,充分利用Windows的图形功能完善界面美观的特点,可视化的m风格界面、丰富的工具栏,操作人员可以直接进人开发状态,节省时间。丰富的图形控制和工况图库,既提供所需的组件,又是界面制作向导。提供给用户丰富的作图工具,可随心所欲地绘制出各种工业界面,并可任意编辑,从而将开发人员从繁重的界面设计中解放出来,丰富的动画连接方式,如隐含、闪烁、移动等等,使界面生动、直观。

(2)良好的开放性。社会化的大生产,使得系统构成的全部软硬仵不可能出自一家公司的产品,“异构”是当今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之一。开放性是指组态软件能与多种通信协议互联,支持多种硬件设计。开放性是衡量一个组态软件好坏的重要指标。组态软件向下应能与低层的数据采集设备通信,向上能与管理层通信,实现上位机与下位机的双向通信。

(3)丰富的功能模块。提供丰富的控制功能库,满足用户的测控要求和现场要求。利用各种功能模块,完成实时监控产生功能报表示历史曲线、实时曲线、

提侠报警等功能,使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易于操作,系统既叫适用于单机

集中式控制、DCS分布式控制,也可以是远程能力的远程测控系统.

(4)强大的数据库。配有实时数据库,可存储各种数据,如模拟量、离散童、字符型等,实现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交换。

(5)可编程的命令语言。有可编程的命令语言,使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编写程序,增强图形界面[7] 。

(6)周密的系统安全防范,对不同的操作者,赋予不同的操作权眼,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7)仿真功能.提供强大的仿真功能使系统并行设计,从而缩短开发周期。

六、比较分析

以MCG为例,其功能和特点:

1. 全中文、可视化、面向窗口的组态开发界面,符合中国人的使用习惯和要求,真正的32 位程序,可运行于Microsoft Windows95/98/Me/NT/2000 等多种操作系统。

2. 庞大的标准图形库、完备的绘图工具集以及丰富的多媒体支持,使您能

够快速地开发出集图像、声音、动画等于一体的漂亮、生动的工程画面。

3. 全新的ActiveX 动画构件,包括存盘数据处理、条件曲线、计划曲线、相对曲线、通用棒图等,使您能够更方便、更灵活地处理、显示生产数据。

4. 支持目前绝大多数硬件设备,同时可以方便地定制各种设备驱动;此外,独特的组态环境调试功能与灵活的设备操作命令相结合,使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间的配合天衣无缝[8] 。

5. 简单易学的类Basic脚本语言与丰富的MCG策略构件,使您能够轻而易举地开发出复杂的流程控制系统。

6. 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能够对工业现场产生的数据以各种方式进行统计处理,使您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有关现场情况的第一手数据。

7. 方便的报警设置、丰富的报警类型、报警存贮与应答、实时打印报警报表以及灵活的报警处理函数,使您能够方便、及时、准确地捕捉到任何报警信息。

8.完善的安全机制,允许用户自由设定菜单、按钮及退出系统的操作权限。此外,MCGS 5.1还提供了工程密码、锁定软件狗、工程运行期限等功能,以保护组态开发者的成果。

9. 强大的网络功能,支持TCP/IP、Modem、485/422/232 ,以及各种无线网络和无线电台等多种网络体系结构。

10. 良好的可扩充性,可通过OPC、DDE、ODB、C ActiveX 等机制,方便地扩展MCGS 5.1组态软件的功能,并与其他组态软件、MIS 系统或自行开发的软件进行连接。

提供了WW浏览功能,能够方便地实现生产现场控制与企业管理的集成。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只使用IE 浏览器就可以在任意一台计算机上方便地浏览到与生产现场一致的动画画面,实时和历史的生产信息,包括历史趋势,生产报表等等,并提供完善的用户权限控制。

组态软件的特点和应用

组态软件的特点和应用 组态软件是指一些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的专用软件,它们是在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层一级的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使用灵活的组态方式,为用户提供快速构建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功能的、通用层次的软件工具。组态软件应该能支持各种工控设备和常见的通信协议,并且通常应提供分布式数据管理和网络功能。其预设置的各种软件模块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和完成监控层的各项功能,并能同时支持各种硬件厂家的计算机和I/O产品,与高可靠的工控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结合,可向控制层和管理层提供软、硬件的全部接口,进行系统集成。 随着它的快速发展,实时数据库、实时控制、SCADA、通讯及联网、开放数据接口、对I/O设备的广泛支持已经成为它的主要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监控组态软件将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 对应于原有的hmi(人机接口软件,Human Machine Interface)的概念,组态软件应该是一个使用户能快速建立自己的HMI的软件工具,或开发环境。在组态软件出现之前,工控领域的用户通过手工或委托第三方编写HMI应用,开发时间长,效率低,可靠性差;或者购买专用的工控系统,通常是封闭的系统,选择余地小,往往不能满足需求,很难与外界进行数据交互,升级和增加功能都受到严重的限制。组态软件的出现,把用户从这些困境中解脱出来,可以利用组态软件的功能,构建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应用系统。 组态软件是有专业性的。一种组态软件只能适合某种领域的应用。人机界面生成软件就叫工控组态软件。其实在其他行业也有组态的概念,人们只是不这么叫而已。如AutoCAD,PhotoShop,办公软件(PowerPoint)都存在相似的操作,即用软件提供的工具来形成自己的作品,并以数据文件保存作品,而不是执行程序。组态形成的数据只有其制造工具或其他专用工具才能识别。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工业控制中形成的组态结果是用在实时监控的。组态工具的解释引擎,要根据这些组态结果实时运行。从表面上看,组态工具的运行程序就是执行自己特定的任务。 虽然说组态就是不需要编写程序就能完成特定的应用。但是为了提供一些灵活性,组态软

TPV热塑性动态硫化橡胶

TPV 热塑性动态硫化橡胶 1.1 TPV定义:以PP为硬链段、EPDM为软链段进行熔融共混时,加入使其硫化的交联剂,利用密炼机、螺杆机等机械高度剪切的力量,使完全硫化的EPDM交联橡胶的粒子,以微米级尺寸(低于1微米)充分分散在PP基体之中得到的热可塑性弹性体。 1.2 TPV具有热塑性弹性体的特性:是一种具有橡胶的特性(高弹性、压缩永久变形等),又具有塑料的加工特征(工艺简单)的环保低碳性复合材料。 1.3 名词引申:TPV英文为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 ,中文译名:热塑性动态硫化橡胶;又称聚烯烃合金热塑性弹性体,简称为TPV;属于TPE范畴(热塑性弹性体),但与SBS\SEBS基体的弹性体不同,划分为橡胶类弹性体。 2. TPV特性 2.1 具有塑料加工性能(免硫化、可直接挤出成型、注射成型、压延成型、吹塑成型等)和硫化橡胶的性能,具体性能如下: a、良好的弹性和耐压缩变形性,耐环境、耐老化性相当于三元乙丙橡胶,同时其耐油耐溶剂性能与通用型氯丁橡胶不相上下。 b、应用温度范围广(– 60—150℃),软硬度应用范围广(25A—54D),易染色的优点大大提高了制品设计的自由度。 c、优良的加工性能:可用注射、挤出等热塑性塑料的加工方法加工,高效、简单易行,无需增添设备,流动性高、收缩率小。 d、绿色环保,可回收使用,且反复使用六次性能无明显下降。 e、比重轻(0.90—0.97),外观质量均匀,表面档次高,手感好。 2.2 TPV热塑性三元乙丙动态硫化弹性体/橡胶的主要特点: 1、优异的抗老化性能和良好的耐候、耐热性能; 2、优异的抗永久变形性能; 3、优异的抗张强度、高韧性和高回弹性; 4、优异的环保性能和可重复使用; 5、优异的电绝缘性能; 6、硬度范围广泛; 7、使用温度范围广泛; 8、颜色只有本白色、米黄色、黑色,着色容易,容易加工成型; 9、只能与PP共注射或挤出成型,与金属粘接需要特殊胶水处理。 3. TPV应用领域 3.1 汽车工业

组态软件的发展历史

1.3组态软件的产生和发展趋势 1.3.1组态软件的概念和产生背景 组态英文是“Configuration”,是用“应用软件”中提供的工具、方法、完成工程中某一具体任务的过程。组态软件指一些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的专用软件,是面向监控与数据采集(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e Acquisition,SCADA)的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层一级的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能以灵活多样的组态方式(而不是编程方式)提供良好的用户开发界面和简捷的使用方法,其预设置的各种软件模块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和完成监控层的各项功能,并能同时支持各种硬件厂家的计算机和I/O产品,与高可靠的工控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结合,可向控制层和管理层提供软、硬件的全部接口,进行系统集成。 在“组态”概念出现之前,是通过编写程序(如使用BASIC、C、FORTRAN 等)来实现某一任务的,编写程序不但工作量大、周期长,而且容易犯错误,不能保证工期。组态软件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组态”的概念是伴随集散型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简称DCS)的应用产生的,如DCS组态,PLC 梯形图组态。在其他行业也有组态的概念,如AutoCAD,Photoshop,办公软件(powerpoint)都存在相似的操作,即用软件提供的工具来形成自己的作品,并以数据文件保存作品,而不是执行程序。组态形成的数据只有其制造工具或其他专用工具才一能识别。由于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和技术的逐渐成熟,如何利用PC进行工业监控,成为工业控制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市场的发展使很多DSC和PLC 厂家主动公开通信协议,向“PC”监控完全开放,这不仅降低了监控成本,也使市场空间得以扩大,智能仪器、嵌入式系统和现场总线的出现,更使组态软件成为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灵魂。 1.3.2组态软件的功能特点 (l)功能多样。组态软件提供工业标准数学模型库和控制功能库,组态模式灵活,能满足用户所需的测控要求。对测控信息的历史记录进行存储、显示、计算、分析、打印,界面操作灵活方便,具有双重安全体系,数据处理安全可靠。 (2)丰富的画面显示组态功能。提供给用户丰富方便的常用编辑工具和作图工具,提供工业设备图符、仪表图符,还提供趋势图、历史曲线、组数据分析图等:提供十分友好的图形化用户界面,包括Windows风格的窗口、弹出菜单、按

吸波材料现状和应用——整理超经典

吸波材料的发展现状 一. 1.目前吸波材料分类较多,现大致分成下面4种: 1.1按材料成型工艺和承载能力可分为涂覆型吸波材料和结构型吸波材料。1.2 按吸波原理 吸波材料又可分为吸收型和干涉型两类。吸收型吸波材料本身对雷达波进行吸收损耗,基本类型有复磁导率与复介电常数基本相等的吸收体、阻抗渐变“宽频”吸收体和衰减表面电流的薄层吸收体;干涉型则是利用吸波层表面和底层两列反射波的振幅相等相位相反进行干涉相消。 1.3 按材料的损耗机理 吸波材料可分为电阻型、电介质型和磁介质型3大类。碳化硅、石墨等属于电阻型吸波材料,电磁能主要衰减在材料电阻上;钛酸钡之类属于电介质型吸波材料,其机理为介质极化驰豫损耗;磁介质型吸波材料的损耗机理主要归结为铁磁共振吸收,如铁氧体、羟基铁等。 1.4 按研究时期 可分为传统吸波材料和新型吸波材料。铁氧体、钛酸钡、金属微粉、石墨、碳化硅、导电纤维等属于传统吸波材料,它们通常都具有吸收频带窄、密度大等缺点。其中铁氧体吸波材料和金属微粉吸波材料研究较多,性能也较好。新型吸波材料包括纳米材料、手性材料、导电高聚物、多晶铁纤维及电路模拟吸波材料等,它们具有不同于传统吸波材料的吸波机理。其中纳米材料和多晶铁纤维是众多新型吸波材料中性能最好的2种。 2.无机吸波剂 2.1 铁系吸波剂 2.1.1 金属铁微粉 金属铁微粉吸波剂主要是通过磁滞损耗、涡流损耗等吸收衰减电磁波,主要包括金属铁粉、铁合金粉、羰基铁粉等。金属铁微粉吸收剂具有较高的微波磁导率,温度稳定性好等优点,但是其抗氧化、抗酸碱能力差,介电常数大,频谱特性差,低频吸收性能较差,而且密度大。 2.1.2 多晶铁纤维 多晶铁纤维具有很好的磁滞损耗、涡流损耗及较强的介电损耗,并且是良好的导体,在外界电场作用下,其内部自由电子发生振荡运动,产生振荡电流,将电磁波的能量转化成热能,从而削弱电磁波。 2.1.3 铁氧体 铁氧体吸波材料是研究较多也较成熟的吸波材料。它的优点是吸收效率高、涂层薄、频带宽;不足之处是相对密度大,使部件增重,以至影响部件的整体性能,高频效应也不太理想。 2.2碳系吸波剂 2.2.1石墨、乙炔炭黑

组态软件发展趋势

组态软件发展趋势 国外的组态软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出现,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Onspec、Intouch、iFix等开始进入中国。国内的组态软件从九十年代初开始研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产品有CVS、GOWELL、GH 等。虽然这个时期的组态软件主要是以单机应用为主,而且功能相对简单,但是已经能够满足当时大部分的监控需要。在组态软件出现之前,同样的任务是通过编写程序来实现的,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组态软件的出现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自动化工程师的工作效率和工程的可靠性,使得计算机与信息科技的成果惠及自动控制领域。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组态软件也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被认同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国内组态软件在此时开始出现品牌,并逐步取得了部分市场份额,同时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个时期的组态软件仍然是以单机应用为主,但能通过网络通信实现多台计算机的分工协作,并可解决中等和稍大规模系统的监控。从技术上来讲,这个时期的组态软件,无论来自国内或者国外,都是建立在Windows系统编程接口Win32之上的Windows应用程序。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组态软件的应用领域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逐渐突破传统的工业自动化领域,渗透到农业、医疗、交通、市政工程、楼宇、环保、新能源、节能降耗等诸多新兴领域。监控系统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因此,用户对组态软件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如,通过Internet实现远程工程部署、监控、调试和诊断,利用3G通信网络实现快速的远程数据采集;利用无级缩放、3D图形等技术来更为逼真地再现监控现场;同时,在进行大规模复杂系统的监控时,对系统的稳定性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要最大限度减少由于系统故障引起的停机时间;以及组态软件要与控制系统具有简便的连接和互操作性、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处理能力来弥补控制系统的不足、与企业的其它自动化系统以及信息管理系统更为方便地集成等;同时用户在产品的易用性、扩展性、灵活性、开放性等方面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更广阔的应用领域,更复杂的监控环境,更高的客户要求,都向组态软件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出现,也为组态软件应对上述挑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时代在呼唤新一代组态软件的诞生。 新一代组态软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以网络为中心,.NET为技术基础 目前的自动化监控系统仍是以单个的计算机为中心的,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虽然可以通过网络建立数据通信,但网络环境下计算机间的数据交换的方式过于单一,无法实现计算机群的有效分工和协作。当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量达到一定规模,地理位置分布到达到一定范围后,现有组态软件的旧的网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系统的需要。所以,新一代组态软件不仅要能够方便地构建可伸缩的网络分布式系统,通过协作和负荷分布来解决大型监控系统的需要,也要能够灵活的选择整体系统的架构,实现复杂的监控系统方案。所以以网络为中心、以XML、网络服务为核心,实现网络化计算机的协同是新一代组态软件的最重要发展方向。 组态软件要实现其对复杂网络系统的监控,客观上需要一种与复杂化和网络化应用相适应的IT技术的有力支撑,微软大力推出的.NET Framework框架平台就是一个理想的选择。.NET Framework框架平台在2002年推向市场,开始是作为Windows XP等操作系统的外挂组件提供的,从Windows Server 2003和Windows Vista开始,.NET平台即成为操作系统的一部分,在Windows 7中即包含了.NET平台

基于组态软件的论文:组态软件在2-氯-5-氯甲基吡啶生产中的应用

基于组态软件的论文: 组态软件在2-氯-5-氯甲基吡啶生产中的应用 【摘要】2-氯-5-氯甲基吡啶是一种重要的农药和医药中间体,它的合成研制对农药的发展和创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用组态软件制作的监控管理系统不仅在设计上非常简单,而且功能强大,维护和升级也非常方便,同时具有较高的性能和稳定性。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组态软件在2-氯-5-氯甲基吡啶生产中的应用。 【关键词】组态软件;2-氯-5-氯甲基吡啶;组态王;PLC;合成1前言 2-氯-5-氯甲基吡啶是一种重要的农药和医药中间体,英文名称为2-Chlor-5-Chlormeth-ylpyridine,简称CCMP, CASNo. 70258-18-3。是合成以吡虫啉(Imidacloprid)(化学名: 1-(6-氯-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烷-2-基胺)、吡虫清(啶虫脒Acetamiprid)(化学名:N-[(6-氯-3-吡啶)甲基]-N′-氰基-N-甲基乙脒)、吡虫胺(Nitenpyram TI-304)为代表的吡啶杂环类化合物的关键中间体之一,也是这一类农药分子中最具杀虫活性的结构部分。因此, 2-氯-5-氯甲基吡啶的合成研制对于新型、高效、低用量、安全的新农药的发展和创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 我公司CCMP的生产采用国内大多采用的环戊二烯路线,化学合成CCMP的方法在文献[2-4]等文章中均有详细介

绍,在此就不赘述。由于CCMP的工艺路线长、加工工艺复杂、要求条件苛刻、三废多等条件的限制,本公司应用新技术和先进工艺,特别是建立了先进的基于组态软件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使该产品的质量和收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组态软件 组态(Configuration)是指用软件工具对计算机及其软件资源配置的过程[5]。组态软件即指用于组态的专用软件,它们是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层一级的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常用的国外组态软件有:InTouch、iFIX、WINCC等,国产组态软件有:组态王(Kingview)、力控、MCGS等。组态软件能提供良好的用户开发界面和简捷的使用方法,以灵活多样的组态方式(而不是编程方式)提供良好的用户开发界面和简捷的使用方法,其预设置的各种软件模块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和完成监控层的各项功能;因此具有比VB、VC等编程方式更灵活多样的组态方式,可以非常容易的实现和完成监控层的各项功能。同时组态软件一般支持大多数硬件厂家的计算机和I/O 设备,与现在高可靠的工控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结合,可向控制层和管理层提供软、硬件的全部接口,进行系统集成。 在生产监控过程中,由于许多情况要求将数据库存储在地理上分布在不同位置的不同计算机上,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分散控制、集中管理,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可以方便地构成这

工业控制组态软件及应用

实验一组态软件的应用特点及项目的创建 一、实验目的: 1、了解WinCC的特点。 2、熟悉和掌握项目管理器的结构。 3、掌握项目项目创建的步骤。 二、组态软件的介绍 WinCC是进行廉价和快速组态的HMI系统,从其他方面看,它是可以无限延伸的系统平台。WinCC的模块性和灵活性为规划和执行自动化任务提供了全新的可能。 从组态的角度上来看,在WinCC中有三种解决方案:①使用标准WinCC资源的组态;②利用WinCC通过DDE、OLE、ODBC和ActiveX使用现有的Windows应用程序;③开发嵌入WinCC 中的用户自己的应用程序(用Visual C++或Visual Basic 语言)。 WinCC是基于Microsoft的32位操作系统(Windows NT4.0,Windows 2000和Windows 2000 XP)。该操作系统是PC平台上的标准操作系统。 WinCC为过程数据的可视化、报表、采集和归档以及为用户自由定义的应用程序的协调集成提供了系统模块。此外,用户还可以合并自己的模块。 WinCC的特点如下: 1.WinCC的开放性 WinCC对用户所添加的任何形式的扩充是绝对开放的。该绝对开放性是通过WinCC的模块结构及其强大的编程接口来获得。 2.将应用软件集成到WinCC中 WinCC提供了一些方法将其他应用程序和应用程序块统一地集成到用于过程控制的用户界面中。OLE应用程序窗口和OLE自定义控件(32位OCX 对象)或ActiveX控件可以集成到WinCC应用软件中,就好像是真正的WinCC对象一样。 3.WinCC中的数据管理 WinCC中的默认数据库Sybase SQL Anywhere从属于WinCC,该数据库用于存储(事务处理保护)所有面向列表的组态数据(例如变量列表和消息文本),以及当前过程数据(例如消息、测量值和用户数据记录)。该数据库具有服务器的功能,WinCC 可以通过ODBC或作为客户通过开放型编程接口(C-API)来访问数据库,也可以将同样的权限授予其他程序。因此,不管应用程序是在同一台计算机上运行,还是在联网的工作站上运行,Windows中的应用程序均可访问WinCC数据库的数据资源,在数据库查询语言SQL和相关连接的工具(例如ODBC驱动程序)的帮助下,其他客户端程序(例如UNIX数据库,Oracle、Informix、Ingres等)也可以访问WinCC数据库的数据资源。 4.在项目开始之前规定组态分类在项目开始之前,组态规定分为:WinCC项目的名称,变量的名称,WinCC画面的名称,创建脚本和动作的规则,组态规则(共同标准、库函数、按组工作),归档项目和方法。 运行项目的规定:这些规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用领域(例如冶金、汽车工业、机械制造等)。规定有:用户界面(画面安排、字体和字体大小、运行语言、对象显示等);控制概念(画面体系、控制原理、用户权限、有效键操作等);用于消息、限制值、状态、文本等的颜色;通信模式(连接类型、更新的周期和类型等);数量表(报警、归档值、趋势、客户端程序等的数目);消息和归档的方法。 三、项目管理器 1.启动

详细讲解橡胶与弹性体TPE TPV TPU的区别与应用

一、橡胶与弹性体材料的区别 橡胶作为化工工业专用语,在生产合成和加工领域的使用十分频繁。但人们在理解或使用它时,往往会质疑它和弹性体是否为同一概念,两者之间有何区别,是否可以相互代用,为此让我们看一下在一些权威性的经典着作中对它们是如何定义的。 橡胶 橡胶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分子量达到几十万。它区别于其他工业材料之处分为4个方面: 1.能在很大的温度范围内(-50-150 °C)保持高弹性; 2.弹性模量低,比普通材料低3个数量级; 3.形变大,伸长率最大可以达到1000%(一般材料小于1%); 4.拉伸时放热,而一般材料吸热;五,弹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也于一般材料相反"(出处同定义二)。 由上可知,弹性体和橡胶的性能基本上都是重叠的,概括的说,就是"低模量,高延伸",但两者也并非完全相同,至少表现以下2个方面: 1. 橡胶的优越特性往往需要通过交联(硫化)后才能充分发挥,而某些弹性体则不然。 2. 某些弹性体材料可以不经过配合,炼胶,硫化等传统的橡胶工艺而直接用塑料加工手段来制造产品。 所以弹性体的涵盖面比橡胶更广,如热塑性弹性体SBS就是典型例子。 弹性体 定义一:"凡是室温下受到变形力作用时在外形和尺寸两方面都会产生较大变化,而当外力去除后能在很大程度上(明显)恢复原样的大分子材料"(摘自"ASTM 1972年橡胶名词术语");

定义二:"在常温下呈现橡胶状弹性的高分子材料(包括橡胶和类橡胶物质)的总称,包括各种天然胶和合成胶"(摘自"橡胶工业词典"化工出版社1989年出版)。 从以上两项定义来理解,虽然他们的出处不同,阐述的具体用词也不同,但总的含义是相同的。第一,弹性体都属于高分子材料;第二,在外力的做一下都会出现变形,而且变形量很大;第三,一旦外力去除,绝大部分的变形随之消失,仅有小部分甚至极小部分变形被永久保留下来,即所谓的永久变形。所以弹性体的变形和复原特性和其他材料有很大区别;:首先当收到外力作用时,能立即产生变形,视乎无需花多大力即能听人摆布;但一旦外力消失,却有强烈的复原倾向。弹性体的这种特征正是其他材料望尘莫及的。 二、橡胶与热塑性弹性体的区别 简单来说,热塑性弹性体是加热成型的,用注塑机,挤出机,吹塑机都可以生产一些产品!具有水口可100%回收利用和部分传统橡胶的功能!但是一些机械性能和抗老化远不及橡胶,例如汽车轮胎,热塑性弹性体就做不了,只能天然橡胶才能做! 热塑性弹性体可与PP,PC,ABS,PS,PE,PA等硬胶相粘,一般用部分汽车配件,生活用品,体育用品,儿童玩具及厨房用品等方面,并时常见的牙刷手柄上的软胶就是热塑性弹性体(TPE) 1.热塑性弹性体是线性结构,通过氢键物理交联,高温时氢键断开,可塑;橡胶是化学交联,不具有热塑性 2.橡胶较软,热塑性弹性体的硬度范围很广,介于橡胶和塑料之间。 3.加工方式不同,橡胶通过炼胶加工,热塑性弹性体一般通过挤出注塑。 4.性能不同,橡胶通常需要添加各种助剂,需要硫化补强,而热塑性弹性体性能很好 5.弹性体的概念范围较广,热塑性弹性体也称为热塑性橡胶,橡胶通常指热固性橡胶

铁电材料的特性及应用综述

铁电材料的特性及应用综述 孙敬芝 (河北联合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唐山 063009)摘要:铁电材料具有良好的铁电性、压电性、热释电以及性光学等特性以及原理,铁电材料是具有驱动和传感2 种功能的机敏材料, 可以块材、膜材(薄膜和厚膜) 和复合材料等多种形式应用, 在微电子机械和智能材料与结构系统中具有广阔的潜在应用市场。 关键词:铁电材料;铁电性;应用前景 C 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Ferroelectric material Sun Jingzhi (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9,China ) Abstract:Ferroelectric material has good iron electrical, piezoelectric , pyroelectric and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ies, such as a driver and sensing two function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can block material, membrane materials (film and thick film) and the compound Material of a variety of forms such as application, in microelectromechanical and intelligen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in the system with vast potential application market. Keywords: ferroelect ric materials Iron electrical development trend 0前言 晶体按几何外形的有限对称图象, 可以分为32 种点群, 其中有10 种点群: 1, 2, m , mm 2, 4,4mm , 3, 3m , 6, 6mm , 它们都有自发极化。从对称性分析它们的晶体结构都具有所谓的极轴, 即利用对称操作不能实现与晶体的其它晶向重合的轴向, 极轴二端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能。从物理性质上看, 它们不但具有自发极化, 而且其电偶极矩在外电场作用下可以改变方向。在介电强度允许条件下, 能够形成电滞回线。晶体这种性能称为铁电性, 具有铁电性的材料称为铁电材料。1920 年法国人V alasek 发现了罗息盐(酒石酸钾钠 ) 的特异介电性, 导致“铁电性”概念的出现(也有人认为概念出现更早)。现在各种铁电材料十分丰富,

组态软件之运行时组态

组态软件之运行时组态 一.前言 运行时组态是组态软件新近提出的新的概念。运行时组态是在运行环境下对已有工程进行修改,添加新的功能。它不同于在线组态,在线组态是在工程运行的同时,进入组态环境,在组态环境中对工程进行修改。而运行时组态是在运行环境中直接修改工程。运行时组态改变了已往必须进入复杂的组态环境修改工程应用的历史,给组态软件带来了新的活力,并预示着组态软件新的发展方向。 为了说明什么是运行时组态让我们先打个比方。我们可以将工程组态比作是建造房屋。房屋在建造前先设计好图纸,然后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工程验收后房屋的大小、结构就固定下来了。交付住户使用后,住户自己是不能轻易改变房屋的结构(除非他本人就是建筑师且有合法手续),更不能扩展房屋的大小。如果对房屋进行改造,必须请建筑师设计,由建筑工人来施工。 传统的组态与之类似,工程组态好并交付用户使用后,工程中包括的功能就固定不变了。如果要扩充、修改工程的功能,就必须请熟悉该工程的组态工程师进入组态环境进行修改。如果房屋建好后,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方便的改变房间的内部结构,或者扩大房屋的空间,那将是多么惬意的事。假如建造师将房间的墙壁做成可移动、可拉伸的,并且预留了制作墙壁、门窗等构造房屋所需的机器,你就自己就可以将平房变成楼房,将楼房加高。当然建筑师很难为你制作出这样的设备,但是组态软件却可以做到这些。 组态工程师可以在构建工程后,有预见的设计出该工程的扩展工具。扩展工具用来生成扩展工程时所需的画面、画面中的构件、连接的硬件设备、新的测点等。扩展工具完全是跟该工程或该应用领域相关,工具一般只包含针对该应用的有限的几种部件,但是却能够满足该工程以后扩展。因为让技术人员(非组态工程师)掌握这些工具比掌握包罗万象的开发环境要容易得多,因此用户自己稍加指导就很容易完成工程的后期维护工作了。另外由于扩展工具只提供有限的功能,让用户犯错误的机会也就小多了。 二.运行时组态的优点 * 缩短工期。对于一具体工程项目,如果能将项目中用到的模式归纳出来,做成模板(该模板可以通过前面提到的扩展工具运行时生成),那么我们无须等到整个工程做完就可以将其投入运行了。即只要工程中需要的制作工具完成后,你就可以让最终用户在运行时自己增加功能了。让用户在运行环境中修改和完善,直至整个工程完成。该工作模式充分发挥了组态工程师和技术工人自身的优势,快速完成工程项目。因为组态工程师对组态软件熟悉,而技术工人对其应用熟悉,让他们分工做自己熟悉的事情,项目进度当然就快了。 * 解决了设备、画面不确定问题。有些工程本来就存在这样的需求。如在煤矿安全监测中,作业现场具有流动性,其监测的设备是经常变化的。这就要求组态软件中的测点和监视画面根据情况不断调整。我们不可能用常规的办法将各种情况事先穷举出来,也不可能每次改变都要求现场的技术人员进入复杂的开发环境进行修改。而现场应用模式比较稳定,这样我们就易于建造其运行时扩展工具。运行时组态对此是非常适用的。

组态软件的现状、特点和功能

组态软件的现状、特点和功能 一、引语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发展和计算机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工业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还是计算机技术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各种软硬件技术的发展。组态软件正是在这个环境下发展起来的。本文介绍了主要组态软件的现状,特点和其强大的功,并进行了一定的比较分析。。 二、概述 新型的工业自动控制系统正以标准的工业计算机软、硬件平台构成的集成系统取代传统的封闭式系统,其具有适应性强、开放性好、易于扩展、经济、开发周期短等鲜明优点。通常可以把这样的系统划分为控制层、监控层、管理层三个层次结构。 其中监控层对下连接控制层,对上连接管理层,它不但实现对现场的实时监测与控制,且常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完成上传下达、组态开发的重要作用。监控层的硬件以工业级的微型计算机和工作站为主,目前更趋向于工业微机。 组态软件指一些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的专用软件,它们是在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层一级的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能以灵活多样的组态方式(而不是编程方式)提供良好的用户开发界面和简捷的使用方法,其预设臵的各种软件模块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和完成监控层的各项功能,并能同时支持各种硬件厂家的计算机和 I/O设备,与高可靠的工控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结合,可向控制层和管理层提供软、硬件的全部接口,进行系统集成。目前世界上有不少专业厂商包括专业软件公司和硬件/系统厂商生产和提供各种组态软件产品。 三、组态软件的现状 目前中国市场上的组态软件产品按厂商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国外专业软件厂商提供的产品,国内外硬件或系统厂商提供的产品,以及国内自行开发的国产化产品。 从近几年的调查结果来看,国内组态软件市场大部分份额仍被国外几家组态软件占据,如:FIX、Intouch等[1]。而这些“洋软件”除了在功能完备性、产

MCGS组态软件使用入门

MCGS组态软件使用说明 MCGS是北京昆仑通态自动化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一套基于Windows平台的,用于快速构造和生成上位机监控系统的组态软件系统,主要完成现场数据的采集与监测、前端数据的处理与控制,可运行于Microsoft Windows 95/98/Me/NT/2000/xp等操作系统。 MCGS组态软件包括三个版本,分别是网络版、通用版、嵌入版。 具有功能完善、操作简便、可视性好、可维护性强的突出特点。通过与其他相关的硬件设备结合,可以快速、方便的开发各种用于现场采集、数据处理和控制的设备。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模块化组态就可构造自己的应用系统,如可以灵活组态各种智能仪表、数据采集模块,无纸记录仪、无人值守的现场采集站、人机界面等专用设备 1,MCGS组态软件的整体结构 MCGS 5.1软件系统包括组态环境和运行环境两个部分。组态环境相当于一套完整的工具软件,帮助用户设计和 构造自己的应用系统。运行环境则按照组态环境中构造的组态工程,以用户指定的方式运行,并进行各种处理,完成 用户组态设计的目标和功能。 MCGS组态软件所建立的工程由主控窗口、设备窗口、用户窗口、实时数据库和运行策略五部分构成,每一部分 分别进行组态操作,完成不同的工作,具有不同的特性。 ●主控窗口:是工程的主窗口或主框架。在主控窗口中可以放置一个设备窗口和多个用户窗口,负责调度和管理这 些窗口的打开或关闭。主要的组态操作包括:定义工程的名称,编制工程菜单,设计封面图形,确定自动启动的窗口,设定动画刷新周期,指定数据库存盘文件名称及存盘时间等。 ●设备窗口:是连接和驱动外部设备的工作环境。在本窗口内配置数据采集与控制输出设备,注册设备驱动程序, 定义连接与驱动设备用的数据变量。 ●用户窗口:本窗口主要用于设置工程中人机交互的界面,诸如:生成各种动画显示画面、报警输出、数据与曲线 图表等。 ●实时数据库:是工程各个部分的数据交换与处理中心,它将MCGS工程的各个部分连接成有机的整体。在本窗口内 定义不同类型和名称的变量,作为数据采集、处理、输出控制、动画连接及设备驱动的对象。 ●运行策略:本窗口主要完成工程运行流程的控制。包括编写控制程序(if…then脚本程序),选用各种功能构件, 如:数据提取、定时器、配方操作、多媒体输出等。 2,MCGS组态软件的功能和特点 ●全中文、可视化、面向窗口的组态开发界面,符合中国人的使用习惯和要求,真正的32位程序,可运行于Microsoft Windows95/98/Me/NT/2000等多种操作系统。 ●庞大的标准图形库、完备的绘图工具以及丰富的多媒体支持,使您能够快速地开发出集图像、声音、动画等于一 体的漂亮、生动的工程画面。 ●全新的ActiveX动画构件,包括存盘数据处理、条件曲线、计划曲线、相对曲线、通用棒图等,使您能够更方便、 更灵活地处理、显示生产数据。 ●支持目前绝大多数硬件设备,同时可以方便地定制各种设备驱动;此外,独特的组态环境调试功能与灵活的设备 操作命令相结合,使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间的配合天衣无缝。 ●简单易学的类Basic脚本语言与丰富的MCGS策略构件,使您能够轻而易举地开发出复杂的流程控制系统。 ●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能够对工业现场产生的数据以各种方式进行统计处理,使您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有关现场

汽车材料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

汽车材料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https://www.360docs.net/doc/b918750591.html, - 1 - 汽车材料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 于向涛 1,孙智 1,董升 1,谷青霞 2 1中国矿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2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61) 摘要:为了满足人们对汽车环保性、节能性、安全性、舒适性越来越高的要求,汽车用材 料正在发生变化。汽车轻量化成为汽车发展趋势之一。本文分析和介绍了汽车用钢铁材料、 轻合金材料、塑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和其他材料的组织、成分、物理性能和加工成形等 特点,指出了它们在降低汽车质量、减少尾气排放、降低能耗、提高安全性和综合性能等方 面所起到的作用,并简要介绍了这些材料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应用现状。文章指出未来一段时 间汽车用材的发展趋势是:钢铁材料仍旧是汽车用材的主体,但性能会不段提高,在汽车用

材中的比例也会不断下降。轻合金材料、陶瓷材料、塑料、复合材料和其他材料在汽车上的 应用比例会逐渐提高。 关键词:材料;汽车;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U270.4 1. 引言 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消耗了大量的石化燃 料,加剧了环境污染,也增加了汽车的使用成本。如今,低能耗、轻量化、低污染排放和高 安全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主流趋势[1]。为了适应地球环境要求,同时为了增强在汽车市场上 的竞争力,以满足人们对汽车性能越来越高的要求,世界各国努力改进和研发汽车材料,提 高材料的比强度、降低构件质量、降低制造成本和耗能、广泛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大力发 展特殊材料和复合材料、降低汽车质量、提高汽车寿命[2]。本文将重点介绍和分析国内外汽 车用材料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2. 汽车用钢铁材料 汽车由几十万个零部件组成,大部分是由金属材料制成[3]。由于钢铁材料具有成本低

组态软件(实验报告)

组态软件实验报告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一组态软件概念介绍 实验目的: 介绍组态软件的基本概念应用背景。 介绍组态软件的软件系统结构和功能特点。 认识和比较各个公司组态软件的特点。 以讲述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组态软件,知道组态软件的由来,组态软件的应用背景,和相关技术特点,从概念上对软件有个初步的认识。 实验内容: 1、介绍组态的概念; 2、计算机监督与控制系统的概念; 3、工控机的特点; 4、原始组态软件和当前组态软件的区别和优缺点; 5、组态软件的基本特性整体结构; 6、介绍各公司组态软件的特点。 实验二软件安装与认知 实验目的: 学习组态软件的安装; 学习组态软件各模块的功能; 区别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的操作。 由于组态软件的编程方式是面向对象的方法,以事件触发软件的相关动作。基本操作的熟悉让学生对组态软件运行原理有初步的认识。 实验内容: 1、安装图灵开物组态软件。 2、了解单机版功能与网络版功能的区别。 3、运行演示工程。 4、学习软件界面的功能及基本操作。 实验结果:

实验三工程建立 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让学生学习怎么建立一个组态软件工程,建立的各个元素,对应了实际现场的哪些操作,重要的是记住建立工程中的一些关键性步骤。 实验内容: 1、新建组态软件工程。 2、新建计算机节点,了解节点中各功能的含义及配置方法。

3、新建设备,了解组态软件功能设备及驱动的应用方法。 4、新建图页,图页是组态软件界面图形绘制区域。 5、新建标签,了解标签的类型及各种属性,以及标签在工程中作用的区域。实验结果:

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

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 新材料企业应改变研究力量分散、隔绝的现状,重组研究力量,避免重复投资、重复研究,推进新材料技术的研究。下面是有关于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的内容,欢迎阅读。 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近年来,在政策扶持下,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目前来看,新材料产业竞争力依旧薄弱,核心关键材料对外依存度仍较高。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性引导、改善市场化环境。 材料行业是一国工业体系的基础,新材料的研发则关系着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正因此,我国多次出台针对性政策鼓励发展新材料产业。 然而,材料领域的一大特点是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因此尽管国家大力支持,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关键新材料自给率仍堪忧。 除了核心关键新材料自给率不高,也出现某些领域过剩的担忧。例如,多晶硅、碳纤维、锂电子等热门新材料出现扎堆,部分地区陷入结构性过剩窘境。 对此,未来可以试着打造国际一流的新材料创新高地,以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同时,落地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完善政策引导机制。 新材料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其

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我国经济结构面临转型升级,更需要新材料产业做支撑,为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前景十分乐观。 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材料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新材料产业产值已从XX年的6500亿元增至XX年的16000亿元,年均增速达25%。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内,新材料产业仍将处于黄金发展期,产值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速有望维持在20%以上,发展空间巨大。 与此同时,随着家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新材料产业市场潜力逐步释放。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有望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另外,新能源汽车、可穿戴设备、航天军工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也将进一步刺激新材料产业的增长,加快核心关键材料的突破。 总的来说,新材料产业前景大好。但是目前竞争力薄弱,亟待多措并举完善制度,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助力新材料产业发展。如此才能实现《“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目标,即到2020年重大关键材料自给率达到70%以上。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与策略新材料作为21世纪三

TPV材料特性及应用

TPV材料特性及应用 (一)概念及组成 TPV,全称为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意思是热塑性硫化橡胶。TPV,通常指的是PP+EPDM共混的聚烯烃合金热塑性弹性体。TPV主要由二部分组成,一是塑料作为连续相,二是橡胶作为分散相,通常橡胶需要与软化油或增塑剂与之配合,硫化剂和一些辅助助剂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为了降低成本或者提高某方面的性能,一些无机填料会被填加。 (二)基本参数 外观:为淡黄色或本白色椭圆形或柱条形颗粒; 硬度:40~100A; 比重:0.9~0.97; 缩水率:1.5~2%; 拉伸强度:4~8MPa; 断裂伸长率:200~400%; 阻燃特性:UL94-HB. (三)独特功能特性 TPV的两个组分中,PP为连续相,赋予TPV材料热可塑性。EPDM橡胶为分散相,赋予TPV橡胶弹性,由于EPDM饱和的分子链结构,且EPDM为交联结构,这使得TPV具有通常的热塑性橡胶TPR不具备的一些特性。主要如下: a.更优良的耐酸(碱)性 TPV在98%浓硫酸中浸泡168小时,主要物性下降不太大。其延伸率可保持75~80%,拉伸强度可保持80%,撕裂强度可保持70%。而普通的TPE、TPR,在浓硫酸中浸泡半小时就会被逐渐熔蚀。 b.更优良的耐溶剂(汽油)性 TPV在92#汽油中浸泡168小时,撕裂强度提高30~40%,延伸率提高5~10%,拉伸强度甚至提升10~15%。而普通的TPE、TPR,在汽油中浸泡半小时就会发生溶胀,破坏材料物

性。 c.更小的永久压缩变形 通常的TPE、TPR,25℃,168小时,压缩永久变形在30~40%;70℃,168小时,压缩永久变形在40~55% TPV,25℃,168小时,压缩永久变形在15%;70℃,168小时,压缩永久变形在30%. d.优良的耐候抗紫外线性能 TPV在户外环境可使用5~10年不龟裂、不脆化、不发生明显的性能下降。而普通的TPE、TPR在户外光照或紫外线条件下,1~3个月就会发生龟裂或脆化。 e.宽泛的使用温度范围 TPE具有优良的耐高低温性能,可在-50~130℃的温度范围保持其使用特性。 (四)加工特性 TPV为热塑性的橡胶,可直接挤出(以及与其他塑料共挤),注塑(以及包胶其他塑料),吹塑成型。TPV体系中,由于含交联结构的分散橡胶相,则使得高温状态下材料流动时的的剪切作用较强。这也使得TPV的流动性在所有热塑性弹性体中是较低的。TPV最理想的加工方式是挤出,其次是吹塑,再次是注塑。 挤出、注塑、吹塑温度,建议在170~210℃.同等条件下,注塑温度比吹塑或挤出温度稍高些。 (五)配色性能 由于交联剂的引入,使得TPV颗粒或多或少白中带点黄色,另外温度等气候环境会让原色的TPV材料颜色加深,故不建议用TPV材料加工浅色制品。 (六)气味及VOC 汽车行业是TPV的一大应用领域,这对材料的VOC及其他提出了较高要求。关于VOC,大多数TPV都可符合主要汽车配套厂商的VOC限值要求,而对于气味测试,相当长一段时间来,都是TPV材料面临的一大瓶颈,这主要是由于交联剂高温下作用产生气味所致。不过随着今年来TPV配方及制造工艺的日趋成熟完善,气味问题,已不再是难以克服的障碍。

新型材料的现状及发展

新型材料的现状及发展 【摘要】介绍了21世纪各种材料的发展状况,特别是新型材料在新的领域及各个领域所起到的作用,简要分析了各种材料的性能,优缺点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型材料;材料性能;发展方向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20世纪70年代人们把信息、材料和能源誉为当代文明的三大支柱。80年代以高技术群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又把新材料、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并列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材料则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和寿命,是现代工业、农业、国防工业及科学技术等飞速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材料与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 一.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它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发展过程,它具有工艺成熟、质量稳定、性能优良、价格低廉等优点,相对于陶瓷材料和高分子材料来说,它具有很大的优势,是人类使用较为广泛的材料,尤其是新型金属材料新型金属材料种类繁多如金属纳米、准晶、超细晶材料等,作为具有优异特性的高技术新型金属材料,愈来愈显示出重要的应用前景。 另外还有许多其它的新型金属材料,如: 1.形状记忆合金 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种新的功能金属材料,用这种合金做成的金属丝,即使将它揉成一团,但只要达到某个温度,它便能在瞬间恢复原来的形状形状记忆合金所具有这种特殊形状记忆功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卫星、航空、生物上程、医药、能源和自动化等方面。

但是,这种合金的造价过于昂贵,而且形状变化不能过于频繁。最重要的是这个种类的合金都有一个类似于最高记忆温度的存在,超过了那个临界温度,可能导致合金完全失效。 2.金属塑料 长期以来,在国际科学界,如何让金属材料具有塑料的玻璃形成能力一直是一个焦点问题。由我国科学家研制的“金属塑料”,结合了金属与塑料的部分特性,在开水中就可以像橡皮泥一样,很容易进行变形处理。当温度降到室温,它又恢复了一般金属玻璃所具有的优良性能。 我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汪卫华研究小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经过多年努力,研制出这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有关专家评价说,这种“金属塑料”在很多领域都具有重大的应用和研究价值,可作为纳米、微米加工和复写的优良材料,将来可使汽车部件像塑料一样便宜。 3.敷钛板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敷钛板层状产品。其结构特点是由钛薄层1、锌薄层2、基材钢板3、锌薄层4、钛薄层5依次复合为一个整体。优点主要是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美观持久性,是钛材、不锈钢材在某些领域(如化工、家电、机械)的较好替代品,也是进口敷铝锌板的理想代用品。缺点是价格较高,而且钛金属较为稀缺。 二.非金属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新型材料不断崛起,各种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及不同类型材料所组成的复合材料等)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末有的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