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加强政府预算管理(doc 7页)

如何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加强政府预算管理(doc 7页)
如何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加强政府预算管理(doc 7页)

如何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加强政府预算管理(doc 7页)

从2000年开始,我省省级财政即按照部门预算编制的内容、程序、方法,全面推进了部门预算改革。经过近八年的探索与完善,我省的部门预算改革已逐步趋于规范,改革成效十分突出。

一、2007年部门预算改革的新举措

为进一步深化和推进部门预算编制改革,顺利实施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结合财政部《关于完善和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的意见》精神,做好2007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并保证及时向省政府和省人大报告财政预

算的安排情况,我厅对2007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提出了以下几项措施: 1、严格基本支出预算管理

为了充分利用基础信息有关资料,最大限度地减少部门和单位的工作量,同时为了统一预算编制口径和方法,减少预算编制过程中的随意性,在

对基础信息进行全面审核的基础上,运用预算编制软件系统,对财政全

额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采用统一的定额标准公式将公用经费直接计算

生成各单位的日常公用经费预算(不含会议费、工会经费、福利费),不再需要各单位编制公用经费预算。

2、细化项目支出预算管理

项目支出预算要在对申报项目进行充分的依据审核并对重大项目进行

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排序,并结合当年财力状况,首先足额安排省委、省政府已确定的支出,然后再按照事业发展的轻重缓急,安排其他必需的支出。

(1)切实细化项目支出预算。细化预算是部门预算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科学分配财政资金的客观要求。部门及其下属单位所有项目支出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必须细化到具体的预算项目、必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相应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到不了具体项目的资金不能列入部门预算,没有明细支出内容的项目不能立项。行政及一般事业单位的维持及发展专项经费要按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进一步细化。

(2)将基本建设支出、科技三项费用等专项资金纳入部门预算。部门预算是完整、细化的预算,年初各项资金落实到部门和项目,既是部门预算编制的政策规定,也是人大、纪委审计监督和预算执行的要求。为此,要求省发改委、经委、科技厅、农牧厅、社保厅等部门,在细化预算的基础上,对属于部门再行分配的资金,如基本建设支出、科技三项费用、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农资金、社保资金等生产性和事业发展资金中部分经常性或连续性、有条件细化到部门和项目的资金,努力在年初预算中编列到部门的项目预算中。

(3)推进项目支出绩效预算管理工作,促使部门单位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根据《省级部门绩效预算管理实施意见》的有关精神,选择部分部门对2007年部门预算中安排的资金数额较大,社会影响较广、具有明显社会效益的重大项目,采用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绩效考评,帮助部门调整和优化预算支出的方向和结构,改进和加强省级部门项目支出的管理,并为下一年度编制和安排省级部门预算项目支出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3、进一步推进综合预算编制管理

综合预算就是要将部门所有的财政资金包括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范围。一是对于行政部门的行政性收费和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的收费收入,已纳入预算管理的,在预算编制上要认真实行收支脱钩,坚决取消收支挂钩核定预算的办法,实行真正意义上的预算管理。二是对于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要统筹安排,严格资金追加。各部门单位必须认真测算和如实上报预算外资金收入,凡部门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少报、漏报或瞒报预算外资金收入的,在预算执行中,一律不再下达或追加预算外资金拨付指标。帐户结余资金在下年编制部门预算时再进行统筹安排。三是推进编制规范的基金预算,进一步加强结余资金管理。为规范预算编制和执行,对各项基金应比照部门预算编制的方法,在部门预算“二上”阶段,要逐步编制比较完整规范的基金预算。同时,将对部门结余资金报送、确认、安排使用做出明确规定。

4、开展部门预算绩效评价试点工作

为了促进各部门的注意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按照省政府的要求,省财政厅已制定了《省级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绩效考评管理办法》(随文下发),根据有关精神,我们将选择部分部门对2007年预算中安排的资金数额较大,社会影响较广、具有明显社会效益的重大项目,采用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绩效考评,帮助部门调整和优化预算支出的方向和结构,改进和加强省级部门项目支出的管理,并为下一年编制和安排省级部门预算项目支出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5、提高年初预算的到位率。实行部门预算以来,省级部门预算安排的透明度不断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也逐步提高,2007年省级部门预算

编制中要继续做好这项工作,特别是有预算分配权的部门要给予大力的配合和支持。努力将基本建设支出、科技三项费用等专项资金纳入部门预算。部门预算是完整、细化的预算,年初各项资金落实到部门和项目,既是部门预算编制的政策规定,也是人大、纪委审计监督和预算执行的要求。为此,要求省发改委、经委、科技厅、农牧厅、社保厅等部门,在细化预算的基础上,对属于部门再行分配的资金、支农资金、社保资金等生产性和事业发展资金中部分经常性或连续性、有条件细化到部门和项目的资金,努力在年初预算中编列到部门的项目预算中,提高年初预算的到位率。

二、县级部门预算改革情况

我省共有51个县,已全部实行部门预算。虽然我省部门预算改革启动较早,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整个部门预算改革还在逐步完善中,与相配套的一些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使得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工作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定员定额标准不够科学。由于我省县级财力有限,实行部门预算以来,每年制定的定员定额标准都是按照历史制定的标准基础上做了修补和细化,使得按照定员定额标准核定部门支出的工作存在不准确和不公平因素,财政分配缺乏准确的基础数据支撑。二是综合预算编制还需进一步加强。在前几年的预算编制过程中,政府性基金、预算外资金仍实行与预算资金不同的核定办法,尤其财政专户以外的各项预算外资金财政部门很难掌握和管理,各部门只重视预算内资金的编制,而忽略预算外资金的编制,甚至漏报、瞒报预算外收入。部分预算外资金仍游离于部门预算之外,未纳入部门预算管理。部门综合预算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