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奥数分数大小比较

五年级奥数分数大小比较
五年级奥数分数大小比较

刘老师奥数五年级春季义 第16讲 分数大小的比较及循环小数化成分数 比较分数大小的常用方法:

1.化同分母法;

2.化同分子法;

3.化成小数法;

4.搭桥法;

5.与1相减比较

法;6.比较倒数法;7.交叉相乘法,在分数a b 和c d 中,若ad ﹥bc ,则a b ﹥c d ;

8.公式法,若b a 是真分数,则b a ﹤b +k a +k ,b a ﹥b -k a -k (k ﹤b),若b a

是假分数, 则b a ﹥b +k a +k ,b a ﹤b -k a -k

(k ﹤a ). 例题精选

例1、比较1234598761 和1234698765

的大小。

例2、比较 473477 和 685689

的大小。

例3、比较 10052009 和 17333468

的大小。

例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分数:14 ﹤( )﹤( )﹤( )﹤13

例5、使不等式2

7

17

1

3

成立,□里可以填哪些自然数?

例6、将08·,0.1·2·,2.0·81·化成分数。

例7、将0.12·,3.13·6·化成分数。

例8、计算0.01·+0.12·+0.23·+0.34·+0.78·+0.89·

小学奥数10分数大小比较

1.8分数大小比较 1.8.1母同看子法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例如: 1.8.2子同看母法 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小。例如: 1.8.3与1比较法 1.8.4半比法 1.8.5等差比较法 如果两个分数的分子分别比各自的分母小相同的数,分子、分母稍大的那个分数比较大。例如: 如果两个分数是假分数,而且分子、分母的差分别相同,那么,分母大的那个分数比较小。

1.8.6相减比较法 如果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比另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大,可把分子的差做分子、分母的差做分母,得到一个新的分数。若新分数比原来分数中的任意一个分数大,则原来的两个分数中分母大的那个分数较大。例如: 1.8.7同加比较法 如果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一个数(0除外),正好和另一个分数相等,那么,另一个分数比较小。例如: 如果一个假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一个数(0除外),正好和另一个分数相等,那么,另一个分数比较小。例如: 1.8.8同减比较法 如果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减去一个数(0除外),正好和另一个分数相等,那么,另一个分数比较小。例如: 如果一个假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减去一个数(0除外),正好和另一个分数相等,那么另一个分数比较大。例如: 1.8.9化成整数比较 用两个分母分别去乘两个分数,将分数化成整数,整数大的原分数较大。例如:

1.8.10化成小数比较 1.8.11化一个分数为整数比较 1.8.12两数相减比较法 两个分数直接相减,所得之差大于0,则被减数大于减数。例如: 1.8.13两数相除比较法

1.8.14倒数比较法 倒数小的分数大。例如: 1.8.15化为百分数比较 1.8.16分别除以一个数比较 1.8.17分别加上一个数比较 1.8.18分别减去一个数比较 1.8.19由规律比较

奥数试题平均数问题附参考复习资料

初级奥数模拟试卷 平均数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五个人进行投篮比赛,分别投中3次、6次、6次、10次、10次,平均每人投中多少次。() A、5 B、6 C、7 D、8 2、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饮料。倒入的饮料高度不同,分别是4厘米,6厘米,6厘米,8厘 米,那么这要使这四杯饮料的高度一样,应该是多高。() A、6厘米 B、8厘米 C、7厘米 D、4厘米 3、甲、乙两个人的平均年龄是14岁,乙、丙两个人的平均年龄是17岁,那么丙比甲大几 岁。() A、8 B、7 C、6 D、5 4、已知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45,去掉一个数后,余下的数平均数是36,去掉的数是多少。 () A、60 B、79 C、80 D、81 5、有5个数的平均值为40,若把其中一个数改为60,平均值为50,这个数是多少。() A、20 B、10 C、50 D、30 6、刘丹语文、数学、英语的考试成绩分别是85分、90分、95分。那么她三科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A、90 B、85 C、95 D、80 7、糖果店把3千克白糖,3千克的麦芽糖,4千克的水果糖混合成什景糖。已知白糖每千克 4.50元,麦芽糖每千克4.10元,水果糖每千克7.50元,那么什景糖每千克多少元。() A、5.57 B、5.58 C、55.8 D、5.56 8、某学校一次奥数测试,有8名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5分,其中女生3人,平均成绩是92 分,那么男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A、93 B、95 C、94 D、80.8 9、小刚有5个抽屉,分别有图书33本,42本,20本,53本和32本,平均每个抽屉里有

图书多少本。() A、36 B、37 C、38 D、39 10、小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英语平均成绩是80分,自然科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 绩提高了2分,那么他的自然科学成绩是多少分。() A、87 B、88 C、89 D、9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有一列数是401,398,400,403,399,396,402,402,404,403,399,396,398, 398,405,401,400,402,403,400那么这20个数的平均数是______。 2、某校有10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分是63分,其中男生平均分是60分,女同学的平均分是70分,男生比女生多______人。 3、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60,甲数是80,乙数与丙数相同,那么乙数是_____。 4、小华期末语文考87分,英语考89分,要三门成绩平均分达到90分,数学至少要考______分。 5、小明和小红一起带着同样多的钱去学校旁边的文具店买铅笔,他们用全部的钱买了铅笔,小明买了8只,小红买了4只,回去后小明给了小红6元,每支铅笔______元。 6、7个数排成一列,它们的平均数是31,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29,后5个数的平均数是34,第3个数是______。 7、如果4个人的平均年龄是18岁,4个人中没有小于14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人可能是___岁。 8、有四个数每次取三个数,算出它们的平均数再加上另一个数,用这种方法计算了四次,分别得到86,92,100,106,那么原4个数的平均数是______。 9、在一次登山比赛中,小刚上山时每分钟走40米,18分钟达到山顶,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走60米,小刚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分______米。 10、有5个数,其平均数为138,按从小到大排列,从小端开始前3个数的平均数为127,从大 端开始顺次取出3个数,其平均数为148,则第三个数是______。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小李的语文成绩是95分,数学成绩是92分,英语成绩是87分,他三门的平均分是92。 () 2、有五个数,平均数是9。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1,那么这五个数的平均数为8,这个改 动的数原来是5。() 3、有几位同学参加语文考试,明明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如 果明明的得分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就只得87分,那么这些同学共有6人。()

小学奥数经典题追及问题

小学奥数经典题:追及问题 1.慢车车长125米,车速每秒行17米,快车车长140米,车速每秒行22米,慢车在前面行驶,快车从后面追上来,那么,快车从追上慢车的车尾到完全超过慢车需要多少时间答案为53秒算式是(140 125)÷(22-17)=53秒可以这样理解:“快车从追上慢车的车尾到完全超过慢车”就是快车车尾上的点追及慢车车头的点,因此追及的路程应该为两个车长的和。 2.在300米长的环形跑道上,甲乙两个人同时同向并排起跑,甲平均速度是每秒5米,乙平均速度是每秒米,两人起跑后的第一次相遇在起跑线前几米 答案为100米 300÷()=500秒,表示追及时间 5×500 =2500米,表示甲追到乙时所行的路程 2500÷300=8圈……100米,表示甲追及总路程为8圈还多100米,就是在原来起跑线的前方100米处相遇。 3.一个人在铁道边,听见远处传来的火车汽笛声后,在经过57秒火车经过她前面,已知火车鸣笛时离他1360米,(轨道是直的),声音每秒传340米,求火车的速度(得出保留整数) 答案为22米/秒算式:1360÷(1360÷340 57)≈22米/秒关键理解:人在听到声音后57秒才车到,说明人听到声音时车已经从发声音的地方行出1360÷340=4秒的路程。也就是1360米一共用了4 57=61秒。 4.猎犬发现在离它10

米远的前方有一只奔跑着的野兔,马上紧追上去,猎犬的步子大,它跑5步的路程,兔子要跑9步,但是兔子的动作快,猎犬跑2步的时间,兔子却能跑3步,问猎犬至少跑多少米才能追上兔子。答案是猎犬至少跑60米才能追上。 解:由“猎犬跑5步的路程,兔子要跑9步”可知当猎犬每步a米,则兔子每步5/9米。由“猎犬跑2步的时间,兔子却能跑3步”可知同一时间,猎犬跑2a米,兔子可跑5/9a*3=5/3a米。从而可知猎犬与兔子的速度比是2a:5/3a=6:5,也就是说当猎犬跑60米时候,兔子跑50米,本来相差的10米刚好追完 5.AB两地,甲乙两人骑自行车行完全程所用时间的比是4:5,如果甲乙二人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对行使,40分钟后两人相遇,相遇后各自继续前行,这样,乙到达A地比甲到达B地要晚多少分钟 答案:18分钟解:设全程为1,甲的速度为x乙的速度为y 列式40x 40y=1 x:y=5:4 得x=1/72 y=1/90 走完全程甲需72分钟,乙需90分钟故得解 6.一船以同样速度往返于两地之间,它顺流需要6小时;逆流8小时。如果水流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求两地间的距离 答案是96千米解:(1/6-1/8)÷2=1/48表示水速的分率 2÷1/48=96千米,表示总路程 7.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33千米,相遇是已行了全程的七分之四,已知慢车行完全程需要8小时,求甲乙两地的路

最新小学奥数年龄问题题库教师版.

【例 1】 小卉今年6岁,妈妈今年36岁,再过6年,小卉读初中时,妈妈比小卉大多少岁? 【解析】 这道题有两种解答方法: 方法一:解答这道题,一般同学会想到,小卉今年6岁,再过6年6612+=(岁);妈妈今年36岁,再过6年是(366+)岁,也就是42岁,那时,妈妈比小卉大421230-=(岁). 列式:36666+-+()() 4212=- 30=(岁) 方法二:聪明的同学会想,虽然小卉和妈妈的岁数都在不断变大,但她们两人相差的岁数永远不变.今年妈妈比小卉大(366-)岁,不管过多少年,妈妈比小卉都大这么多岁.通过比较第二种方法更简便. 列式:36630-=(岁) 答:再过6年,小卉读初中时,妈妈比小卉大30岁. 【巩固】 小英比小明小3岁,今年他们的年龄和是老师年龄的一半,再过15年,他们的年龄和就等于老 师的年龄,今年小英的年龄是多少岁? 【解析】 经过15年,小英和小明的年龄和比老师多增加15岁,所以老师今年年龄的一半是15岁,即小 英和小明今年的年龄和是15岁,小英今年的年龄是(15-3)÷2=6(岁). 【巩固】 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和是72岁;五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今年爸爸妈妈二人各多少岁? 【解析】 五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即爸妈的年龄差是6岁.它是一个不变量.所以爸爸、妈妈现在的 年龄差仍然是6岁.这样原问题就归结成“已知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72岁,他们的年龄差是6岁,求二人各是几岁”的和差问题. 爸爸的年龄:726239+÷=()(岁) 妈妈的年龄:39633-=(岁) 年龄问题

【巩固】 今年小宁9岁,妈妈33岁,那么再过多少年小宁的岁数是妈妈岁数的一半? 【解析】 今年小宁比妈妈小33924-=(岁),那么小宁永远比妈妈小24岁.几年后小宁是妈妈岁数的一 半时,即妈妈年龄是小宁的2倍时,妈妈仍比小宁大24岁.这是个差倍问题.以小宁的年龄作为1倍量,妈妈年龄是2倍量,所以妈妈比小宁大的岁数也是1倍量,即1倍量代表着24岁.所以小宁24岁时是妈妈年龄的一半,因此再过24915-=(年). 【巩固】 6年前,母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问:母亲今年多少岁? 【解析】 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可以求出母子今年年龄和是78-6×2=66 (岁).6年前母子年龄和 是66-6×2=54(岁).又根据6年前母子年龄和与母亲年龄是儿子的5倍,可以求出6年前母亲年龄,再求出母亲今年的年龄. 母子今年年龄和: 78-6×2=66(岁), 母子6年前年龄和: 66-6×2=54(岁), 母亲6年前的年龄: 54÷ (5+1)×5=45(岁), 母亲今年的年龄: 45+6=51(岁). 【例 2】 小航的爸爸比妈妈大4岁,今年小航的父母年龄之和是小航的7倍,3年后小航的父母年龄之 和是小航的6倍,那么小航的妈妈今年多少岁? 【解析】 今年小航的父母年龄之和是小航的7倍,3年后小航的父母年龄之和刚好是小航的6倍,则小航 今年的年龄与父母增加的年龄的和刚好是小航增加年龄的6倍.即“小航今年的年龄”32+? 36=?,小航今年的年龄:18612-=(岁) .小航父母今年的年龄和:12784?=(岁).小航的爸爸比妈妈大4岁,所以小航的妈妈今年的年龄:844240-÷=()(岁). 【巩固】 学而思学校张老师和刘备、张飞、关羽三个学生,现在张老师的年龄刚好是这三个学生的年龄 和;9年后,张老师年龄为刘备、张飞两个学生的年龄和;又3年后,张老师年龄为刘备、关羽两个学生的年龄和;再3年后,张老师年龄为张飞、关羽两个学生的年龄和.求现在各人的年龄. 【解析】 张老师=刘备+张飞+关羽,张老师9+=刘备9++张飞9+,比较一下这两个条件,很快得到关 羽的年龄是9岁;同理可以得到张飞是9312+=(岁),刘备是93315++=(岁),张老师是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doc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 求平均数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总数 =平均数×份数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例题一: 例 1、用 4 个同样的杯子,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 厘米、5 厘米、4 厘米和 3 厘米。这四杯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练习二 2、小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分别是90 分、 96 分、 92 分和98 分。小明这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3、某学校1— 4 年级,分别有260 人、 300 人、 280 人和 312 人。这个学校平均每个年级多 少人? 4、甲筐有梨32 千克,乙筐有梨38 千克,丙、丁两筐共有梨50 千克,平均每筐梨有多少千克? 例题二 : 1、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明做了7 朵,小红做了9 朵,小花和小张合作了12 朵。平均每人做红花多少朵? 2、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52 本,第二层放书和第三层共46 本。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 练习二: 1、某工厂第一、第二车间共有工人180 人,第三车间有103 人,第四车间有81 人。平均每个车间有多少人? 2、商店有蓝气球和红气球共 43 只,黄气球有 20 只,绿气球有 33 只。平均每种气球有多少只? 3、植树小组植一批树, 3 天完成。前 2 天共植了 113 棵,第三天植了 55 棵。植树小组平均每天 植树多少棵? 4、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总分是 197 分,英语考了 91 分,小明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例题三: 1、小红、小青的平均身高是103 厘米,小军的身高是115 厘米,三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厘米? 2、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 4 天每天读25 页,以后每天读40 页,又读了 6 天正好读完。 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练习三: 1、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 2 小时每小时行驶60 千米,后 3 小时每小时行驶70 千米,这辆摩托车平均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 2、小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鸡,第一批的 20 只每只重 60 克,第二批的 30 只每只重 70 克,小明家的小鸡平均每只多少克? 3、少先队员为饲养场割草,第一组7 人,平均每人割13 千克,第二组 5 人,平均每人割25千克,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 4、有一小组同学量身高,其中 2 人都是 124 厘米,另外 4 人都是 130 厘米。这组同学平均身高 是多少厘米? 例题四: 1、数学测试中,一组学生的最高分是98 分,最低分是86,其余 5 名学生的平均分是92。这一组同学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2、一组同学进行立定跳远比赛。最远的跳了152 厘米,最近的跳了144 厘米,其余 6 名同学都跳了148 厘米。这一组同学平均跳了多少厘米? 练习四 3、一组学生测量身高,最高的是150 厘米,最矮的是136 厘米,其余 4 名同学都为143 厘米。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4、音乐考试中,一组学生中有 2 人得了最高分 90 分, 1 人得了最低分 70 分,其余 5 名同学都 得了 78 分。这组同学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小学三年级奥数第29讲 年龄问题附答案解析

第29讲年龄问题 一、专题简析: 年龄问题可以说是前面所讲的和差问题及差倍问题的综合,要正确解答这类题,首先要弄清:两个不同年龄的人,年龄之差始终不变,但两个人年龄的倍数关系却在不断地变化。 年龄问题的主要特征是:大小年龄差是一个不变的量。我们可以抓住差不变这个特点,利用和差、差倍等知识来分析解答这类应用题。 二、精讲精练 例题1 三年前爸爸年龄是女儿的4倍,爸爸今年43岁,女儿今年多少岁? 练习一 1、四年前小林年龄是小丽的2倍,小林今年12岁,小丽今年多少岁? 2、五年前爷爷年龄是孙子的7倍,孙子今年14岁,爷爷今年多少岁? 3、儿子今年10岁,爸爸今年34岁。几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

例题2 明明4岁时,妈妈年龄是明明的8倍。今年明明12岁,妈妈今年多少岁? 练习二 1、玲玲7岁时,爸爸年龄是玲玲的5倍。今年爸爸40岁,玲玲今年多少岁? 2、爷爷63岁时,他的年龄是小青的9倍。今年小青12岁,爷爷今年多少岁? 3、两年前妈妈年龄是儿子的5倍,儿子今年9岁,妈妈今年多少岁? 例题3女儿今年3岁,妈妈今年33岁。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7倍?

练习三 1、小明今年7岁,爷爷今年62岁。几年前,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12倍? 2、儿子今年2岁,爸爸今年的年龄是儿子的16倍。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7倍? 3、妈妈今年26岁,是小玲年龄的13倍。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玲的7倍? 例题4 4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3倍,4年后,母女年龄和是56岁。妈妈今年多少岁?

练习四 1、3年前,哥哥的年龄是弟弟的2倍。3年后,哥弟俩的年龄和是30岁。哥哥今年多少岁? 2、5年前,小明的年龄是小红的3倍。5年后,小明和小红年龄和是44岁。今年小明多少岁? 3、7年前,姐姐的年龄是妹妹的4倍。7年后,姐妹俩的年龄和是48岁。姐姐今年多少岁? 例题5明明今年12岁,强强今年7岁,当两人的年龄和是45岁时,两人各多少岁? 练习五 1、小红今年4岁,小平今年10岁,当两人的年龄和是30岁时,两人各多少岁?

奥数分数与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及例题

奥数分数与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及例题 小数的大小比较常用方法: 为方便比较,往往把这些小数排成一个竖列,并在它们的末尾添上适当的“0”,使它们 都变成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如果是循环小数,就把它改写成一般写法的形式) 分数的大小比较常用方法: (1)通分母:分子小的分数小. (2)通分子:分母小的分数大. (3)比倒数:倒数大的分数小. (4)与1相减比较法:分别与1相减,差大的分数小。(适用于真分数) (5)重要结论:①对于两个真分数,如果分子和分母相差相同的数,则分子和分母都大的 分数比较大; ②对于两个假分数,如果分子和分母相差相同的数,则分子和分母都小的分 数比较大. (6)放缩法 【例1】 (1)比较以下小数,找到最大的数:1.1211.1211.121.121211.12????,,,, . (2)比较以下5个数,排列大小:351,0.42,,1.667,73?? . 分析:(1)题目中存在循环小数,将所有小数位数补至相同的位数,如下所示: 1.12112112 l 1.121000000 1.121212121 1.121210000 1.120000000 于是可以得出结果,1.12??是最大的数.对于循环小数的问题,首先考虑的就是将其展 开,从中获得足够的信息,然后按照小数比较原则判断,不处理而一味的观察是没有意义的。 (2)题目中出现了整数、小数、假分数,可以先把数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小于1的数, 一部分为大于等于1的数,然后两部分内部比较,无须两部分间重复比较. ① 小于l 部分为0.42??和 37,将小数展开,并把37 化为分数得:0.42424,0.42857,显然,37>0.42??; ② 另一部分中,有整数、小数、假分数,先将假分数化为带分数21 3 ,比较三数整数部分,发现都为1,然后比较其他部分:213=1.666666…<1.667,所以得到1<213 <1.667. 即得:0.42??<37<1<213<1.667 . 这类问题将整数、循环小数、真分数、假分数等混合比较,一般以1为边界分为两部分 处理,避免重复判断。 【例2】 解答下列题目: (1)把下列分数用“<”号连接起来:10121520601719233337 、、、、 ;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专题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把一堆物品分给几个人,或者把几个人的物品集中起来再按照一定数量分给他们。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平均数问题 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移多补少,或者用总人数和总份数之间的关系来解答。 求平均数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如: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 练习一:

1、用4个同样的杯子,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4厘米和3厘米。这四杯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2、小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分别是90分、96分、92分和98分。小明这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3、某学校1 4年级,分别有260人、300人、280人和312人。这个学校平均每个年级多少人? 4、甲筐有梨32千克,乙筐有梨38千克,丙、丁两筐共有梨50千克,平均每筐梨有多少千克? 练习二: 1、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明做了7朵,小红做了9朵,小花和小张合作了12朵。平均每人做红花多少朵?

2、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52本,第二层放书和第三层共46本。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 3、某工厂第一、第二车间共有工人180人,第三车间有103人,第四车间有81人。平均每个车间有多少人? 4、商店有蓝气球和红气球共43只,黄气球有20只,绿气球有33只。平均每种气球有多少只? 练习三: 1、植树小组植一批树,3天完成。前2天共植了113棵,第三天植了55棵。植树小组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 2、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总分是197分,英语考了91分,小明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3、小红、小青的平均身高是103厘米,小军的身高是115厘米,三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4、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练习四: 1、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每小时行驶60千米,后3小时每小时行驶70千米,这辆摩托车平均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 2、小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鸡,第一批的20只每只重60克,第二批的30只每只重70克,小明家的小鸡平均每只多少克? 3、少先队员为饲养场割草,第一组7人,平均每人割13千克,第二组5人,平均每人割25千克,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

小学奥数年龄问题

小学奥数年龄问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小学奥数《年龄问题》 年龄问题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问题。例如:已知两个人或若干人的年龄,求他们年龄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等等。要正确解答这类题,首先要明白:两个不同年龄的人,年龄之差始终不变。所以我们要抓住“年龄差不变”这个特点,运用“和差”、“差倍”等知识来分析解答有关年龄方面的问题。 年龄问题的三大规律: 1、两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2、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3、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年龄都是增加相等的量. 解答年龄问题的一般方法是: 几年后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小年龄, 几年前年龄=小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 典型例题 例[1]爸爸、妈妈今年的年龄和是82岁。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今年爸爸、妈妈两人各多少岁 分析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即爸爸、妈妈的年龄差是6岁,它是一个不变量。因此,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差仍然是6岁。这样原问题就归结为“已知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82岁,他们的年龄差是6岁,求两人各是几岁”的和差问题。

解爸爸年龄:(82+6)÷2=44(岁) 妈妈年龄:44-6=38(岁) 答:爸爸的年龄是44岁,妈妈的年龄是38岁。 例[2]小红今年7岁,妈妈今年35岁。小红几岁时,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红的3倍 分析无论小红多少岁时,妈妈的年龄都比小红大(35-7)岁。所以当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3倍时,也就是妈妈年龄比小红大(3-1)倍时,妈妈仍比小红大(35-7)岁,这个差是不变的。由这个(35-7)岁的差和对应的这个(3-1)倍,就可以算出小红的年龄,即差倍问题中的差÷(倍数-1)=较小数。 解妈妈现在比小红大的岁数: 35-7=28(岁) 妈妈年龄是小红的3倍时,比小红大的倍数是: 3-1=2(倍) 妈妈年龄是小红的3倍时,小红的年龄是: 28÷2=14(岁) 答:小红14岁时,妈妈年龄正好是小红的3倍。 例[3]6年前,母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问:母亲今年多少岁 分析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可以求出母子今年年龄和是78-6×2=66(岁)。6年前母子年龄和是66-6×2=54(岁)。又根据6年前母子年龄和

小学奥数九大经典题型精讲

(一)行程问题三大类 1、倍数类(以“行”定比) 例:甲、乙两车同时从A 地去B 地。甲行全程的一半时,乙离B 地还有54km 。当甲到达B 地时,乙已经行了全程的80%。求A 、B 两地的路程是( )km 。 解析:首先可以列出一个关系: 甲行一半( 2 1 ), 乙行 ? 甲行全程(1 ), 乙行 80% 由上、下来看,甲行全程是行一半的2倍,同理在相同时间内,乙行的路程也应该是2倍关系,可得?=80%÷2=40%,则剩1-40%=60%,全程为54÷60%=90km 。 2、行程问题正反比类(往返、相遇、追及) 例:王师傅用3.2 小时在家和工厂之间往返了一次,去时每小时25 千米,返回时减速5 2 ,求他家到工厂相距多少千米? 解析:往返类问题属于路程不变,首先能确定时间与速度的反比关系,并且依据题目能得出:去和回的速度比为5:(5-2)=5:3,依据反比得出去和回的时间比为3份:5份。 路程 =速度×时间 去: 不变 5 3份 回: 不变 3 5份 1份=3.2÷(3+5)=0.4(时) 去的时间为:3×0.4=1.2(时) 路程:25×1.2=30(千米) 3、行程问题份数类(一个到,一个未到) 例:甲、乙两人从A 、B 两地相向而行,5小时相遇,相遇后,两人继续前行,甲又用了3小时到达B 地,此时乙离A 地还有18千米。问:A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析:

甲5时乙5时 A B 乙3时甲3时 ①从后段路程来看,甲3时走的路程与乙5时走的路程一样,依据反比关系得甲速与乙速之比为5:3, ②再从整体考虑,当甲走完全程5份的路程时,乙走完3份的路程。则B离A地距离为5-3=2份,1份=18÷2=9km,全程为5×9=45km。 注:此类未变速问题可用一个小公式解决问题→路程=剩余路÷(大数-小数)×大数,如上题可直接列式为18÷(5-3)×5=45km,特别提醒,这种解法只限于未变速情况。 (二)盈亏问题三大类 盈亏问题有三类,分别是盈亏问题,假设法问题,牛吃草问题。三类问题本属独立问题,但解法大同小异,下面就三类问题的解题方式来区分异同,方便大家更好掌握三类问题。 首先确定一个关系→找差量:说法相同用“-”,说法不同用“+” 1、盈亏问题 例:四年级二班少先队员参加学校搬砖劳动。如果每人搬4块砖,还剩7块;如果每人搬5块,则少2块砖。这个班少先队有几个人?要搬的砖共有多少块? 解析:①找2个差量:盈亏差=7+2=9块,分配差=5-4=1块 ②盈亏差÷分配差=每后面的字 9 ÷ 1 =9(人) ③以两句话算总量:一句:4×9+7=43块

小学奥数《年龄问题》有答案

小学奥数《年龄问题》 年龄问题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问题。例如:已知两个人或若干人的年龄,求他们年龄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等等。要正确解答这类题,首先要明白:两个不同年龄的人,年龄之差始终不变。所以我们要抓住“年龄差不变”这个特点,运用“和差”、“差倍”等知识来分析解答有关年龄方面的问题。 年龄问题的三大规律: 1、两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2、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3、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年龄都是增加相等的量. 解答年龄问题的一般方法是: 几年后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小年龄, 几年前年龄=小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 典型例题 例[1] 爸爸、妈妈今年的年龄和是82岁。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今年爸爸、妈妈两人各多少岁? 分析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即爸爸、妈妈的年龄差是6岁,它是一个不变量。因此,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差仍然是6岁。这样原问题就归结为“已知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82岁,他们的年龄差是6岁,求两人各是几岁”的和差问题。

解爸爸年龄:(82+6)÷2=44(岁) 妈妈年龄:44-6=38(岁) 答:爸爸的年龄是44岁,妈妈的年龄是38岁。 例[2]小红今年7岁,妈妈今年35岁。小红几岁时,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红的3倍? 分析无论小红多少岁时,妈妈的年龄都比小红大(35-7)岁。所以当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3倍时,也就是妈妈年龄比小红大(3-1)倍时,妈妈仍比小红大(35-7)岁,这个差是不变的。由这个(35-7)岁的差和对应的这个(3-1)倍,就可以算出小红的年龄,即差倍问题中的差÷(倍数-1)=较小数。 解妈妈现在比小红大的岁数: 35-7=28(岁) 妈妈年龄是小红的3倍时,比小红大的倍数是: 3-1=2(倍) 妈妈年龄是小红的3倍时,小红的年龄是: 28÷2=14(岁) 答:小红14岁时,妈妈年龄正好是小红的3倍。 例[3] 6年前,母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问:母亲今年多少岁? 分析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可以求出母子今年年龄和是78-6×2=66(岁)。6 年前母子年龄和是66-6×2=54(岁)。又根据6年前母子年龄和与母亲年龄是儿子的5倍,可以求出6年前母亲年龄,再求出母亲今年的年龄。 解母子今年年龄和:78-6×2=66(岁) 母子6年前年龄和:66-6×2=54(岁) 母亲6年前的年龄:54÷(5+1)×5=45(岁)

小学奥数之分数问题

第一讲小升初·竞赛中的分数问题知识导航 在分数式的计算应用问题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题型。 ①和(差)倍问题。具体表现为“已知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和(差),和约分过后的结果,求原分数。 ②变化类。具体表现为“已知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和(差)的关系,再告诉分子或分母变化后的结果,求原分数。” ③因数分解类。具体表现为“已知最简真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积,求原分数的可能值。” ④中间分数计算类。具体表现为“已知某分数在两个分数之间,求该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和的最小值。” …… 精典例题 例1:一个分数约分后是3 7 ,若约分前分子与分母的和是40,那么约分前的分数是多少? 思路点拨 想一想:约分后是错误!,你可以想到什么?你有几种方法来解答这个问题?(友情提示:从方程与算术两个角度来思考。) 模仿练习 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和是40,约分后是\f(3,5) ,那么这个分数原来是多少? 例2: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和是19,加上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就是错误!,这个分数是多少?(2006年成都外国语学校奖学金考试数学试题)3/16 思路点拨 想一想:加上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实际是分数中谁发生了变化?想明白后,再结合例1方法来思考一下,相信你能自己解答的! 模仿练习

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之和是37,若分子减去1,分数值是1 2 ,原分数是多少?(2007年成都外 国语学校小语种数学试卷) 例3:分子、分母相乘的积是2002的最简真分数共有多少个?(2005年成都七中育才东区衔接班招生考试题) 思路点拨 想一想:满足什么条件的分数才是最简真分数?再想一想对“分子、分母相乘的积是2002”的信息又应该怎样去理解? 模仿练习 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与分母的积是24,这个真分数是多少?(成都外国语学校2011年“德瑞杯”知识竞赛数学试题) 学以致用 A级 1.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72,约分后是错误!,这个原分数是多少?(2005年成都七中育才东区衔接班招生考试题) 2.将分数错误!的分子增加77后,如果要求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变为多少?(2010年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6年级衔接班试题2) 3.一个分数,分子、分母的和是2010,约成最简分数后是\f(7,60) ,这个分数是多少?(嘉祥外国语学校2011年5升6招生数学试题) B级 4.某分数分子分母的和为23,若分母增加17,此分数值为错误!,原分数为多少?(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德瑞教育发展基金会”2010年奖学金测试数学A卷)

2021年小学奥数年龄问题

小学奥数《年龄问题》 欧阳光明(2021.03.07) 年龄问题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问题。例如:已知两个人或若干人的年龄,求他们年龄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等等。要正确解答这类题,首先要明白:两个不同年龄的人,年龄之差始终不变。所以我们要抓住“年龄差不变”这个特点,运用“和差”、“差倍”等知识来分析解答有关年龄方面的问题。 年龄问题的三大规律: 1、两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2、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3、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年龄都是增加相等的量. 解答年龄问题的一般方法是: 几年后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小年龄, 几年前年龄=小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 典型例题 例[1] 爸爸、妈妈今年的年龄和是82岁。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今年爸爸、妈妈两人各多少岁?

分析5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即爸爸、妈妈的年龄差是6岁,它是一个不变量。因此,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差仍然是6岁。这样原问题就归结为“已知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82岁,他们的年龄差是6岁,求两人各是几岁”的和差问题。 解爸爸年龄:(82+6)÷2=44(岁) 妈妈年龄:44-6=38(岁) 答:爸爸的年龄是44岁,妈妈的年龄是38岁。 例[2]小红今年7岁,妈妈今年35岁。小红几岁时,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红的3倍? 分析无论小红多少岁时,妈妈的年龄都比小红大(35-7)岁。所以当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3倍时,也就是妈妈年龄比小红大(3-1)倍时,妈妈仍比小红大(35-7)岁,这个差是不变的。由这个(35-7)岁的差和对应的这个(3-1)倍,就可以算出小红的年龄,即差倍问题中的差÷(倍数-1)=较小数。 解妈妈现在比小红大的岁数: 35-7=28(岁) 妈妈年龄是小红的3倍时,比小红大的倍数是: 3-1=2(倍) 妈妈年龄是小红的3倍时,小红的年龄是: 28÷2=14(岁) 答:小红14岁时,妈妈年龄正好是小红的3倍。 例[3] 6年前,母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6年后母子年龄和是78岁。问:母亲今年多少岁?

五年级奥数-分数大小的比较

龍腾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讲义编号 LTJYsxsrl003 学员编号:LTJY003年级:六年级课时数:3 学员: 辅导科目:数学学科教师:仁龙学科组长签名及日期2015.01.14 教务长签名及日期 课题分数的大小比较 授课时间:2015.01.15 备课时间:2015.01.02 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产生的原因,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2. 掌握分数的读法和写法,进一步理解分数单位; 3. 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4. 加深对分数意义和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理解.会熟练地比较分数的大小; 5. 理解和掌握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和特征,学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 6. 学生理解和掌握带分数的意义及特征,掌握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7. 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8. 理解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约分; 重点、难点重点: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带分数的意义及特征,能正确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掌握分数的基本的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最简分数的概念; 难点: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分数的大小比较;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学会正确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理解分数的基本的性质.;约分的方法和正确的书写格式. 考点及考试要求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学容 【新授课知识讲解】 1.分数的意义 我们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比如:一堆苹果,一批玩具,一班学生,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把它叫做单位 "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的读法 读分数时,应先读分母,再读分子. 3.分数的写法 写分数时,应先写分母,再划分数线,最后写分子. 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当两个自然数相除不能整除时,它门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由于除法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因此,我们只能说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故此,分数与除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被除数÷除数﹦

四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习题及答案(B)

六、平均数问题(B) 年级 ______班_____ 姓名 _____得分_____ 1.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20,加上一个数,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15,这个数是________ . 2.小强考了语文、数学、英语、历史、自然五门功课,数学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90分.把数学成绩加上去,平均成绩是92分.小强的数学成绩是_______分. 3.江滨小学有433个小朋友,分乘4辆汽车去儿童公园,第一辆车已经接走了115人,如果第二、三、四辆车乘的人数相同,第三辆车乘了______个小朋友. 4.5个数写成一排,前3个数的平均值是15,后两个的数的平均值是10,这五个数的平均的值是______. 5.甲、乙两地相距240公里,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6小时,返回时用了4小时.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________公里. 6.甲、乙、丙三人的平均年龄为17岁,而甲乙两人的平均年龄为15岁,那么丙的年龄是________岁. 7.甲乙两人带着同样多的钱,用他们全部的钱买了洗衣粉,甲拿走了12袋,乙拿走了8袋.回家后甲补给乙3.8元,每袋______元. 8.学校足球队18人合影留念,照6寸照片洗三张价格是4.5元,另外加洗每张0.3元,如果每人各得一张,平均每人需______元. 9.甲乙两块棉田,平均亩产185斤,甲棉田是5亩,亩产203,乙棉田亩产170斤,乙棉田有________亩. 10.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两科分数共176分,如果再加上外语分数,三科的平均分就比语文,数学两科的平均分多3分,小明的外语成绩是________分. 二、分析解答题: 11.学校足球队18人合影留念,照六英寸照片.洗3张价格是4.5元,另外加洗,每张0.3元.如果每人各得一张,那么平均每人需元. 12.五位裁判员给一名体操运动员评分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58分;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9.46分;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66分.这个运动员的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多少? 13.在一次登山比赛中,小刚上山时每分走40米,18分到达山顶.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走60米.小刚上、下山平均每分走多少米? 14.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540米,小明上学要走9分钟,回家时比上学时少用3分钟.那么小明往返一趟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答案——————————————————————

小学奥数教师版-6-1-18 年龄问题(一)

请; 6-1-8.年龄问题(一)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线段图法来分析题中的年龄关系. 2.利用已经学习的和差、和倍、差倍的方法求解年龄问题. 知识精讲 知识点说明: 一、年龄问题变化关系的三个基本规律: 1.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2.每个人的年龄随着时间的增加都增加相等的量; 3.两个人之间的年龄差不变 二、年龄问题的解题要点是: 1.入手:分析题意从表示年龄间倍数关系的条件入手理解数量关系. 2.关键:抓住“年龄差”不变. 3.解法:应用“差倍”、“和倍”或“和差”问题数量关系式. 4.陷阱:求过去、现在、将来。 年龄问题变化关系的三个基本规律: 1.两人年龄的差是不变的量; 2.两个人的年龄增加量是不变的; 3.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年龄问题的解题正确率保证:验算! 例题精讲 年龄差不变 【例1】小卉今年6岁,妈妈今年36岁,再过6年,小卉读初中时,妈妈比小卉大多少岁? 【考点】年龄问题【难度】1星【题型】解答 【解析】这道题有两种解答方法: 方法一:解答这道题,一般同学会想到,小卉今年6岁,再过6年6612 +=(岁);妈妈今年36岁,再过6年是(366 -=(岁). +)岁,也就是42岁,那时,妈妈比小卉大421230 方法二:聪明的同学会想,虽然小卉和妈妈的岁数都在不断变大,但她们两人相差的岁数永远不变.今年妈妈比小卉大(366 -)岁,不管过多少年,妈妈比小卉都大这么多岁.通过比较第二种方法更简便.列式:36630 -=(岁),再过6年,小卉读初中时,妈妈比小卉大30岁. 【答案】30岁 【例2】爸爸妈妈现在的年龄和是72岁;五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今年爸爸妈妈二人各多少岁? 【考点】年龄问题【难度】1星【题型】解答 【解析】五年后,爸爸比妈妈大6岁,即爸妈的年龄差是6岁.它是一个不变量.所以爸爸、妈妈现在的年

四年级奥数30题题目及答案

小学四年奥数大全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速算与巧算 1、9+99+999+9999+99999= 2、199999+19999+1999+199+19= 3、(1+3+5+...+1989)-(2+4+6+ (1988) 4、389+387+383+385+384+386+388 5、(4942+4943+4938+4939+4941+4943)÷6

1、对任意一个自然数进行变换:如果这个数是奇数,则加上99;如果这个数是偶数,则除以2。现在对300连续作这种变换,能否经过若干次变换出现100?为什么? 2、商店进了一批钢笔,用零售价10元卖出20支与用零售价11元卖出15支的利润相同。那么每支钢笔的进货价是多少元?

1、黑板上有5和7两个数。现在规定操作:将黑板上的任意两个数相加的和写在黑板上。问:经过若干次操作后,黑板上能否出现23?为什么? 2、河堤上有一排树共100棵,从左往右数第78棵起往右都是一班种的,从右往左数第67棵起往左都是三班种的,其余都是二班种的,那么二班种了多少棵?

果园里有梨树、桃树、核桃树共526棵,梨树比桃树的2倍多24棵,核桃树比桃树少18棵.求梨树、桃树及核桃树各有多少棵?

1、在□中填入适当的数字,使乘法竖式成立。 2、在□中填入适当的数字,使除法竖式成立。

1、天天带了一些苹果和梨到敬老院慰问。每次从篮里取出2个梨和4个苹果送给老人,最后当梨正好分完时,还剩下27个苹果。这时他才想起原来苹果是梨的3倍多3个。原有苹果、梨各多少个? 2、40名同学在做3道数学题时,有25人做对第一题,有28人做对第二题,有31人做对第三题。那么至少有多少人做对了三道题?

重点小学小学六年级经典难题-奥数题

精心整理1、某校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4倍少8人,比女生人数的3倍多24人,这个学校参加数学竞赛的 2、修一条长200米的水渠,已经修了80米,再修多少米刚好修了这条水渠的3/5? 3、一本书600页,第一天看了它的1/4,第二天看了它的2/5,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4、爱达花园小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六(1)班捐的占六年级的1/3,六年级捐的占全校捐款的1/4,全校共捐款2400元,六(1)班捐了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18、小红8天读一本书的2/5,剩下的准备6天读完,平均每天读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19、一本书640页,3天看了它的3/8,照这样的速度还要几天才能看完这本书? 20、一条长800千米的路,一辆汽车6小时行了路程的3/5,照这样的速度行完全程还要几小时? 21、小红拿出自己钱的4/7,小丽拿出自己钱的3/5,两人各买一本同样的字典,已知小红原有21元,求小丽原有多少元? 22、仓库有一批化肥,运出它的4/7按5∶3分配给王村和张村,已知张村比王村少分4.8吨。这批化肥一共有多少吨? 23、新河口小学一(2)班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5/6,转走2名女生后,全班共有42人。现在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

的几分之几? 24、六(2)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平均成绩是78分。已知男生的平均成绩是75.5分,女生的平均成绩是81分。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多少? 25、一杯盐水200克,其中盐与水的比是1∶24,如果再放入4克盐,这时盐与水的比是多少? 26、甲厂有120人,乙厂有80人。从乙厂调几人到甲厂才能使两厂人数的比是5∶3? 27、要修一条长1800米的水渠,工作五天后,修的长度与未修的比是1∶3,照这样的进度修下去,还要多少天才能修完这条水渠? 41、甲乙两队修一条路,甲独修要12天,乙独修要10天。现由甲队先修几天,余下的由乙独修。结果完成时甲比乙多干1天,乙队修了几天? 42、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几小时后在距中点40千米处相遇。已知甲车行完全程要8小时,乙车行完全程要10小时,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3、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做要12天完成,现在甲队独做18天,余下的由乙接着做,8天正好做完,如果由甲独做这项工程,要多少天完成? 44、一个池上装有三根水管,甲管是进水管;乙管是出水管,2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丙管也是出水管,3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现在先打开甲管,当水池的水刚刚溢出时再打开乙、丙两管,用了18分钟才将这池水放完。这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