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可编辑】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可编辑】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可编辑】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可编辑】

自然科学知识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现代科技发展趋势,了解观察、实验方法,了解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教育的关系。

2(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二、内容要求

第一节自然科学发展历史轨迹

古希腊的科学、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近代自然科学诞生阶段的三件大事、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科学技术经历了空前的革命、科学走向新的综合、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

第二节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观察、选题、实验计划的制订;

观察和实验的作用、观察和实验的主要方法;

观察、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逻辑方法、数学方法、假说及其检验; 实验一空气中灰尘自然沉降量的测定;

第三节科学、技术、社会与教育

世纪之交人们关注的问题:能源、环境、信息;

科学技术与理科教育:科学、科学教育;

三、重点难点

重点:现代科技发展趋势,观察、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四、教学建议

1(讲解与学员自学相结合的方式。

2(自学时阅读方法为主,可配合录音带。

第二章自然界的物质性

一、教学要求

1(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起源、结构和地表的

形态;了解大气、水物质的组成、分类、大气和水对生命的意义;了解酸碱指示性;

了解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分类和性质、了解

自然界是由形形色色的物质所组成。

2(理解地球形状与大小,理解水溶液的浓度和酸碱性的表示法和应用,理解几

种典型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递变规律,周期率的原理和周期表的运用,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基本类群与基本特征,理解构成生物体的物质

基础和结构基础。 3(掌握物质的量,掌握水溶液、掌握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和

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掌握土壤的酸碱度和铵态氮的简易测量方法。

4(逐步树立起自然界的物质观;学会使用显微镜。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地球概况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恒星、银河系、太阳、太阳系的九大行星; 地球及其起

源: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起源、地球的演化;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超外圈——磁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内容圈层、地球的表层;

地球的表面形态:海陆分布、海洋的形态、陆地的形态、地表形态的变化;

第二节自然界中的物质

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结构、物质的分类、物质的量;

大气的组成、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水的性质、水溶液;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金

属及其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溶液的酸碱性和指示剂;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和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烃、烃的重要衍生物;

分散系及其分类、分散系性质;

实验二土壤酸碱度和铵态氮的简易测定;

第三节地球上的生物

生物的基础特征:严整复杂的结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应激性和适应性、遗传和变异;

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太阳是地球上生命的源泉、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地球上有生物赖以生存的液态水、生命活动所需的气体. 生命的物质基础:组成生物体的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生命的结构基础:组成生物体的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生命的结构基础:细胞的形态和大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生物的类群: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实验三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方法;

实验四鲫鱼的解剖。

三、重点难点

重点:太阳及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地球的外部圈层、陆地的形态、溶液的浓度、无机物、元素周期率、烃及其重要衍生物的结构与性质、分散系的性质、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分裂. 难点:物质的结构、物质的量、浓度、氧化——还原反应、溶液的酸碱性、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蛋白质和核酸、细胞分裂。四、教学建议

1(物质的结构:了解物质的结构,知道用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规律,理解1~20号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壳层排布。 2(理解物质的量浓度并应用于pH值的计算。

3(从分析不同反应着手,从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转移两个方面,搞清氧化剂、氧化反应、氧化产物、还原剂、还原反应、还原产物等概念。

4(从分析盐类的水解反应,让学员理解硫酸铵等盐溶液呈酸性、碳酸钠等盐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5(只讲基本类别和代表性化合物,知道烃类中有饱和烃、不饱和烃、芳香烃及其结构。

6(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介绍,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挂图、模型、幻灯、投影片等)讲清细胞亚显微结构。每介绍一种结构,均采用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教学方法。

7(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中,着重介绍细胞的有丝分裂,借助于直观教具,以植物细胞为例,讲清细胞分裂的过程,强调各期细胞的主要特征。至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则可运用对比法,找出地植物细胞分裂的异同点.

第三章自然界的运动性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描述运动的相对性,了解重力势勇;了解大气运动是造成天气变化和气候分带的原因,了解各地区不同气候类型。 2(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匀变速运动的规律,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第三定律,理解功、功能、动能定理,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理解季节和五带、历法和时间。

3(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原理。

4(初步学会运用地球仪。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物体的最简单式

描述运动的相对性、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几种变速运动的规律; 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

功、动能、动能定理、重力势能、*引力势能;

冲量、动量、动量守恒;

第二节天体的运行

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

季节和五带、历法和时间;

大气环流、天气、气候;

实验五地球仪的运用。

三、重点难点

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四季和五带产生的原因,时间和历法的规定。

难点:牛顿第一定律、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性及大气环流四、教学建议

1(通过举例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消化难点,从而帮助学员纠正错误的固有观念。

2(通过实验演示,讲清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性,注意自转时各地线速度相异,公转时地轴倾斜的影响。

3(结合插图讲清与中国有关的大气环流的内容,如副热带、高压带、西风带、季风等。

第四章生命与自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生物界的两大营养类型,了解动物的营养方式,了解生殖发育。

2(理解植物光合作用、理解食物的营养成份,食物的消化、吸收、人体建立均衡膳食的重要;理解遗传变异,理解生命起源、达尔文进化学说及其本质。

3(掌握孟德尔遗传规律。

4(逐步建立对统一、动态平衡的辩证观点。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器官——叶、叶绿体;

光反应、暗反应;

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捕获太阳能、保护环境、物质循环; 第二节动物的营养

营养方式、食物的营养成分;

人体的消化系统、食物的消化、营养成分的吸收; 食物的分组、膳食的调配、均衡的膳食; 第三节生命的延续

生殖的基本类型、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受精;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的应用、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的

发展、染色体与基因、基因的连锁和交换规律; 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

*人类的几种遗传病、遗传病的预防;

第四节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生命起源:生命不能自然产生、生命化学进化说; 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理论;

*第五节人类的起源

从猿到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三、重点难点

重点: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孟德尔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展、人类遗传病的预防、生物进化的理论。难点:食物的消化、减数分裂、染色体与基因的连锁和交换规律。四、教学建议

1(学习“食物的消化”前,学员必须掌握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然后重点介绍口腔、胃、小肠中的消化过程,以及小肠部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2(介绍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先从孟德尔的遗传实验讲起,可利用磁性黑板等教具,一步步讲清实验过程。讲解时,应及时出现与阐述一些名词概念与符号,有利于分析和归纳出遗传规律。

3(讲解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重点讲清人工选择的三要素和自然选择的基本论点。

第五章资源、能源及其利用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自然资源、能源,了解氧化作用、了解一些重要气体(O?N?H?C 等)、液体的来源,了解一些重要非金属、金属的222

开发利用、金属腐蚀与防护的方法,了解一些高他子材料的合成、性能和应用。

2(理解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理解机械能、内能、电能及其它们之间的转化,理解电解食盐水。

3(掌握化学平衡。

4(确立普遍的能量转换及守恒的观点。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地球上的资源

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土地资源现状;

水资源的基本特征、水资源现状;

生物资源的特性、森林资源、草地资源、野生动物资源; 矿产资源的特点、矿产资源的现状;

第二节地球上的能源

能源概念、能源概况、能源分类;

煤、石油、天然气、核能;

太阳能、水能、风能等;

第三节能量及其转化

剧烈氧化、缓慢氧化、生物氧化;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定律;

内能、物体内能的变化、热力学第一定律、功率及代谢率; 电功及电功率、电流的热效应、电流的化学效应、电流的磁效应;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第四节原材料的开发利用

空气分离、合成氨、化学平衡、电解食盐水、硅酸盐材料; 铜铁、铝和铜、金属腐蚀和防护;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三、重点难点

重点:各类自然资源的特征,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核能,能源的概况和发展,合成氨、电解食盐水原理、铁、铝、合成高分子材料。

难点:我国自然资源现状与世界自然资源特征的异同、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金属电化学腐蚀和防护。

四、教学建议

1(以我国自然资源现状为主,再与世界自然资源特征相比,突出讲解我国不足之处。

2(以氢气和氮气反应生成氨气为例,阐明各种因素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并考虑影响平衡的因素,帮助建立化学工业生产中所要注意的辩证思维的方法。

第六章生活中的科学与技术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温度、热量、热量的传导方式,人体的体温调节方式,了解测能仪器的基本原理;了解信息的传递、处理、记忆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生物体内的能

量流通物质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2(理解光现象、声现象及其光、声现象在现代人类生活实践中的应用,理解光的反射、折射、透镜成像及其全反射现象。 3(掌握投影片制作方法。

4(提高利用电教手段开展教学的能力。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光和眼

光源、发光强度、光通量、发光亮度、照度;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折射定律、透镜成像;

全反射现象、全反射现象的应用;

眼睛、昆虫的复眼、光学仪器;

光的本性、电磁波谱;

实验六使用投影仪;

实验七综合运用投影片;

第二节声和耳

声音的产生、耳,声音的传播速度; 声波的反射、声波的衍射、声波的折射; * 音调和频率 * 响度和振幅度 * 音品和波形; * 驻波和共鸣 * 人的声音;

* 超声及其应用、* 次声及其应用; 第三节能量和生活

温度、热、热的传导方式、人体的体温调节;

测能仪器简介:

* 生物体内能量流通物质——ATP;

第四节信息及其处理

通信的历史、通信模式;

信息处理的演变、电子计算机处理信息、电子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实现、多媒体技术;

照片、录音磁带、磁带、光盘。

三、重点难点

重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全反射定律; 难点:折射率、产生全反射的条件。

四、教学建议

1(折射率是掌握折射定律的关键,要由浅入深地从三个层次上来理解折射率,弄清楚媒质的折射率n跟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有关。 2(全反射现象在生活中常会遇到,并有广泛地应用,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关系更为密切,教学中多联系实际运用,有助于加深理解。

3(结合生活中的应用,学习透镜成像的规律,成像的性质。第七章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环境保护和减灾的重要意义和对策。

2(理解环境和生物、人类的相互关系,理解人中增长和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理解可技续发展的观念。

3(掌握生态环境系统和生态平衡的概念,掌握人口问题的影响。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人类生存的环境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生物影响环境、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类型; * 人类生态系统的特点、* 保持生态平衡、* 建立良好的农田生态系统;

第二节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

世界人口增长的情况、我国人口的增长情况;

世界人口分布、我国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人口问题产生、人口问题的影响、人口问题的对策;

第三节环境保护和人类发展

对大气的影响、对土地的影响、对水资源的影响、对生物的影响; 大气污染与防治、水污染与水环境保护、土壤污染与防治、噪声污染与防治;

* 当前自然灾害的特点、* 主要自然灾害、* 减灾防灾对策; 传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之路;

实习:掌握小区人口、资源、环境的调查。

三、重点难点

重点;生态系统结构、生态平衡概念、人口问题的产生和影响、自然灾害特点、可持续发展观。

难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环境污染的原因。四、教学建议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教学时要注意抓住两者的作用,不同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2(讲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应先分述各类污染的来源,再综述人类活动是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

* 第八章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一、教学要求

了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知识,认识到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已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要加速我国的科技进步,一定要更快地提高教师的科技素质,使教师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充实自己。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生物技术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

医药工业、食品和发酵工业、农业、畜牧业;

第二节覆盖全球的无线电通讯网

数字化技术;

通过电波收发信息;

智能化网络;

第三节人类文明的物质基层

材料发展概况;

传统材料的新发展: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 材料技术的发展趋势: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材料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激光科学技术激光产生历史、激光的产生、激光器的结构;

激光器的分类;

激光的应用和前景。

三、重点难点

四、教学建议

本章以自学为主,还可结合有关知识材料让学员以专题形式自由报告、讨论。

第四部分课程教学建议

一、教学组织形式: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有条件可适当组织参观、访问,增加学员的直观感受。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1(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可以配合与知识相关的图片,有条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2(要把握好教学的深广度,根据本课程的目的要求,着重讲授理科基本概念、规律和重要知识,定性介绍一般性知识。

3(在教学中,尽量做好演示实验,根据条件安排学员实验;重视科学方法教学,培养学员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核方式:

闭卷考核。

四、注意事项:

在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和生活实际,重视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知识的教学,使学员在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了解自然科学对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

五、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主教材:《自然科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辅助教材:《自然科学基础学习指导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以下是附加文档,不需要

的朋友下载后删除,谢谢

班主任工作总结专题8篇

第一篇:班主任工作总结

小学班主任特别是一年级的班主任,是一个复合性角色。当孩子们需要关心爱护时,班主任应该是一位慈母,给予他们细心的体贴和温暖;当孩子们有了缺点,班主任又该是一位严师,严肃地指出他的不足,并帮助他改正。于是,我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既艰巨而又辛苦的工作。说其艰巨,是指学生的成长,发展以至能否成为合格人才,班主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说其辛苦,是指每天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以外,还要关心他们的身体、纪律、卫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等情况。尽管这样,下面我就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常规习惯,常抓不懈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节课、一两天说说就行的,它必须贯穿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于是我制定出详细的班规,要求学生对照执行,使学生做到有规可循,有章可依。由于低年级学生自觉性和自控力都比较差,避免不了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能操之过急。于是,我经常利用班

会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及时教育,给他们讲明道理及危害性,从而使学生做到自觉遵守纪律。

二、细处关爱,亲近学生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班主任要做好本职工作,首先要做到爱学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真诚的关心孩子,热心的帮助孩子。我深信,爱是一种传递,当教师真诚的付出爱时,收获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爱~感受孩子们的心灵之语,便是我最快乐的一件事~”

三、具体要求,指导到位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事物的认知是整体性的,能熟知轮廓,但不注重细节。

我认为,首先要蹲下来,以孩子的视角观察事物,用孩子能听懂的话和他们交流。其次,要注重细节教育,把该做的事指导到位,因为他们很想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很想把事情做好。

四、示范带头,直观引导

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有过这样一段话:“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低年级的学生对自己的班主任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他们会留心观察班主任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种表情,会细心倾听班主任的每一句话,他们对班主任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

德修养,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之中会成为全班几十个孩子的榜样。因此,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事事从我做起,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的学生。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做到,而且做得更好。要求学生讲卫生,不随便乱扔垃圾,自己就做到随手捡拾垃圾。要求学生不迟到,在我的带动下,我们班的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讲卫生不迟到,个个讲文明守纪律。

五、及时表扬,延迟批评

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说:“不应该使孩子们的注意力长久地集中在一些过失上,对此,尽可能委婉地提醒一下就够了。最重要的是要在学生身上激发出对自身力量和自身荣誉的信念。”教过低年级的老师都知道:孩子小,事儿多,一上课就“告状”。当老师的又不能不公平处理,这样耽误的时间太多,而且学生因为受了批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自己的过失上,情绪受影响,低落的情绪体验使智力活动水平明显下降,课堂吸收效率变低。针对这一情况,我采取延迟批评,这样既培养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又给予其改正和返回的机会,之后老师只要加以指导,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本文来自公务员之家,查看正文请使用公务员之家站内搜索查看正文。

第二篇:四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

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面对学生,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做一个真正有意义的班主任,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服好务,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我们的班级管理究竟该如何阅读学生个体,提升学生学习生活及生命的质量呢?在过去的一学期里,我们班在学校的统一组织、领导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及任课老师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安全、学习、工作等方面都取得较突出的成绩,现将我所做的一些工作总结如下: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净化学生的心灵,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重视每周的班会课,开好班会课;二是重视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多与学生谈心。重视班会,开好班会,为的是在班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大环境,重视的是学生的共性。为配合学校各项工作的落实,我们班积极开展了许多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明事理、长见识。学生自尊心也很强,直接的批评换回来的可能是思想的叛逆,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处,就是避免单调重复的批评说教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容易为学生接受,能切实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但开班会课不一定都要等到每周二下午第四节,可利用一些零碎的又不影响学科学习的时间开短小精悍的班会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必长篇大论,班主任把及时发现的不良思想的苗头一针见血地指出来,

对事不对人,进行警示性的引导教育,往往能把一些影响班风、学风的不良思想消灭在萌芽阶段。而重视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多与学生谈心,注重的是学生的个性和因材施教。我常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促膝谈心,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用个人的魅力征服学生,用自己的热情和朝气感染学生。体现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做任何事情,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为学生利益着想,学生才易于接受。在这个时候,我就是他们的好朋友,尽量为他们排忧解难,也正因如此,我得到了班上大多数学生的喜爱和信任。

二、加强班级管理,培养优秀的学风、班风,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努力培养"团结、严格、活泼、奋进"的班集体

四年级的学生思想、心理发展、变化很快。因此,对学生的思想工作显得尤其复杂和重要。在这个学期里,我的班级管理工作主要从三方面实施:一方面,我主

要加大了对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培养的力度,通过各种方式,既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品质;又注意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把教育和娱乐融入一体;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规划、料理、调控自己,使自己在集体中成为班集体的建设者,而不是"包袱"。在这点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班干部的选用,这是让学生自治的重要途径。班主任的管理代表的是学校的管理,不论班主任如何和颜悦色都带有不容质疑的权威性,也难免有不被理解和接受的时候,通过班干部的协调,往往

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班干部起的是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作用,他们接受班主任的指导,又及时向班主任反馈班级情况和同学们的思想动态;他们分工管理班级的各项事务,同时又是一个团结合作的整体。选好班干部,不但有利于班级管理,而且有利于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培养学生担任班干部,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如培养其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还可以培养其关心集体、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积极进取等优良的思想品质。多培养班干部有利于多数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来自公务员之家,查看正文请使用公务员之家站内搜索查看正文。

第三篇:特教班主任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校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下,我继续担任高考班班主任的工作,为了在今后的工作能够取长补短,特总结如下:

(一)抓常规管理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早到校、两操、打扫除、校各项活动的参加都认真组织,严格要求,决不马虎,让学生感到做人就要这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至今学生以习惯成自然。例如间操时间一到不用老师强调,都主动自觉去做,赢得任课老师的好评。

(二)实行班级管理

我们班级发展的目标都是由师生共同商讨确立的,并且分工负责。这样,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做到和谐统一。师生能以诚相待,共同决策,使学生感觉到班级的事也有他们的一部分。通过分级管理,班干部承担了一些日常事务的管理工作,并有权独立处理相关事务。班主任则激励和指导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化解工作中的矛盾。通过自我管理,既加强了班干部队伍的建设,培养了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又提高了全体学生的自觉性,自制力。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现在初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班级即是学生的一个大家庭。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起了相当大的作用。首先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学习目的教育,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其自信心及责任意识,其次,建立一些监督机制,奖惩制度,定期检查,定期反馈,赏罚分明,现在班级风气正,学风浓,凝聚力强。班级真正成为一个和谐向上的集体。

(四)个别教育与表扬相结合

班级中思想基础和学习都比较差的学生。通常表现为精力旺盛而又学不进去,思想活跃而又任性好动,对班集体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有一定影响。在教育转化这部分学生时,我从建立和培养感情入手,亲近他、关心他、了解他,努力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如在班级活动中,象打扫卫生、主动抬水,拾到东西主动上缴,积极参加校运会入场式等等,都及时表扬,使这些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极少获得表扬,久而久之,已经失去了上进心和自我认同感,缺乏自信心的同学,从拾自信,使他们在班主任充分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使性格和人格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来......

本文来自公务员之家,查看正文请使用公务员之家站内搜索查看正文。

第四篇:优秀班主任工作总结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

小学班主任面对6、7岁--11、12岁的儿童,工作更加繁重。我相信,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胜任这项工作并把自己从繁重中尽量解脱出来,那么,如何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就至关重要。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

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二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

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那么,你的教育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班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班干部决定的。小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班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

当选的班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班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其一,要大力表扬班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班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班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班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其三,培养*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三、以强化常规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一个学生的常规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以及路队常规等等诸多方面。训练可以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或全面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

本文来自公务员之家,查看正文请使用公务员之家站内搜索查看正文。

第五篇:大学班主任工作总结

见习期刚满的我,回顾这一年的工作,除了代理团委书记一职外,另外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就是担任班主任。我当任的是2000级英教及2001级0103、0104班的班主任。以下我分别将两个专业的班级工作进行总结。

2000级英教专业两个班情况比较好。他们已经基本适应大学生活,两个班班委工作认真负责,能起到核心带头作用,与我也保持着密切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复习题

自然科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地球的表面积为亿平方千米,海洋占据了其中的% 2、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根据大洋岸弯曲形状的某些相似性,提出了的假说。 3、大约在亿年前,地球上的大陆是汇聚在一起的,叫泛大陆。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北部的古陆和南部的古陆开始分裂。大陆中间出现了洋(1.8亿年前)。 4、板块构造理论是说:地球表层主要有六个基本板块,板块。板块运动的动力主要是地幔深处的作用。 5、英国的常被誉为“地层学之父”,提出“”后,就把时间与生物演化阶段联系起来,编篡地球的历史。 6、以为依据,人们建立了能反映地球相对年龄的地质年代表;通过可以准确地得到地球的。常用的有铀-钍-铅法、铷锶法以及钾氩法。 7、地质学把地球历史大致分为:。 8、地球所经历了3次大冰期,第一次发生在;第二次发生在(石炭一二叠纪);第三次发生在。大约亿年一周期,其原因可能是太阳最绕银心的公转 9、距今约5.7-5.1亿年的,陆地上还是一片荒凉,而海洋生物界第一次大发展,出现了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腕足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等动物。 10、志留纪出现了半索动物,是非脊索动物和脊索动物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一般身体呈蠕虫状,左右对称,全部生活在海洋中。并不是真正的鱼,它没有脊椎骨,只有一条纵贯全身的脊索作为支撑身体的支柱,这条支柱代表了脊椎的先驱。 11、是晚古生代的第一个纪,从距今4.05亿年开始,延续了5500万年之久,出现了鱼,是所有高等动物(脊锥动物)的祖先。鱼类一出现则空前繁盛,泥盆纪又称“鱼类的时代”。 12、开始于距今3.5亿年,延续了约6500万年。蕨类植物空前繁荣,还出现苏铁、银杏、松柏等植物。属于这一时期的煤炭储量约占全世界总储量的。 13、是地球发展史上重要的成礁期。这些具有造礁能力的生物包括钙藻类、古杯动物、钙质海绵、珊瑚、苔藓虫、层孔虫、厚壳蛤等 14、是爬行动物全盛时期,成为生物界的真正霸主。当时十分有益于陆地植物的生存和繁衍,整个地球都被陆生植物所覆盖,侏罗纪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公园,所以也是地球上著名的成煤期之一。晚期,出现了。 15、是地球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出现了真正的鸟类,著名的就生活在白垩纪,它是当时最强悍的食肉动物;也是全球发生大陆漂移,又一次出现生物大绝灭的时期。在,恐龙、菊石、箭石类等完全绝灭。 16、植物在第三纪占据主要地位并获得了迅速演化,植物退居次要地位。 动物就显示出它们的竞争优势。其中,的进化速度更快,除陆地外,它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向海洋(如鲸类)和向空中(如蝙蝠类)的辐射发展。无胎盘类在等地也获得了生存空间,有袋类成了那里的主人。 17、哺乳动物有很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进入新生代后,有胎盘类成为哺乳动物大家族的主流。身体,具有(单孔类除外),,发达有利于延续后代等等。 18、世界大陆架总面积占海洋总面积的%,平均宽度约为75公里。大约%的渔业资源来自陆架浅海。由大陆架向外伸展,海底突然下落,形成一个陡峭的斜坡,这个斜坡叫。约占海洋总面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化学复习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化学复习一碱 1.定义: 2.常见的碱 3.碱的通性 二酸 1.定义 2.常见的酸 3.酸的通性 三.盐 1.定义 2.常见的盐 3盐的化学性质 四.氯气 1.氯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溶解性

2,化学性质 (1)与金属的反应 (2)与氢气的反应 (3)与水的反应 五、氟 剧毒最活泼的非金属 + 2 + Q 2 + 2 = 4 + 六、溴、碘 溴液态与氯气相似化学性质 碘紫黑色固体 升华:这种固体不经加热直接变成气态的现 七、硫 1.物理性质俗称“硫磺”,浅黄色,黑火药主要成分,密度 2.078g/cm3 非金属性比较活 2.化学性质 (1)、硫与非金属反应 + (无色刺激性气味) 2+ 2 +=(酸雨) +(毒臭鸡蛋气味) (2)、硫与金属反应

+ 2+ +=(硫粉处理散落贡滴) 八、氮气 1.物理物性 气态占空气78% 无色无味气体 降温---液体、固体 2、氮气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3 +(灰色) (2)、与氧气反应 +2(无色) +2=2(空气中很容易) 2+=2+ (3)、与氢气反应 +32 九、氨气 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氨气 氨气----氨水---铵肥 2、氨气易液化 -33.35℃,常压---液态+大量热 十、金属通性 80%金属元素,常温下汞为液态,其余为固态,绝大多数是银白色,只有金为

黄色,铜紫红色。电、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 1、铝 比较活泼显+3价 (1)、与氧成致密氧化膜(常温) 4+3=2 (2)、与水受热 2+62+3 (3)、与酸反应 (4)、与碱反应 (5)、铝盐 水解 净水,灭火器原料 2、铁 分布最广元素之一,合金性质优良,光亮银白色金属,7.8 g/cm3熔点153℃,良好的延展性、导热性、坚韧性 比较活泼,常显+3价或+2价 (1)、铁与非金属反应 3 +2 2 +32 + (2)、铁与水反应 3+4+4 (3)、炼钢、炼铁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复习及答案

第一单元运动和力 一、填空 1、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在描述这种现象时,这个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为了使某些问题简化,不考虑物体大小与形状,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点,叫做()。但像位移这样即有大小又有方向,叫做(),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叫做()。 2、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叫做(),而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叫做()。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在真空中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 3、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 4、力和()是分不开的,不能离开它而独立存在,物体受()力是向下,()力是向上的,()是向前的,()力是向后的。 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作用,其总效果相当于地球对物体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力有(大小)有(方向),还有(作用点) 5、发生形变的物体因为要恢复原来的形状,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 6、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大小跟弹簧伸缩的长度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 磨擦力可以分为()()()。 9、冲量是是()和()的乘积。动量的变化等于冲量,这是结论叫做() 10、物体对竖直悬线的拉力等于零的的种状态叫做()。 11、抛体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和垂直方向的()。 在斜抛运动中,从物体被抛出的地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叫做(),物体到达的最大高度叫做(),当射角为()时,距离最远。 12、最简单的圆周运动叫做(),向心力、向心加速度方向指向()。 15、物体和稳度跟它的()和()有关。 二、问答题 一类题: 1、加速度 物体速度的改变量跟所经历时间的比值,叫做运动物体的加速度。 2、离心运动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这种运动叫做离心运动 3、胡克定律 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这个规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叫做胡克定律。 4、超重 当物体存在向上的加速度时,它对竖直悬线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现象,叫做超重现象。 5、失重 当物体存在向下的加速度时,它对竖直悬线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现象,叫做失重现象 6、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注意事项 (1)只有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的大小才和作用力成正比;同样地在作用力不变的条件下,才能够说物体的加速度和它的质量成反比。 (2)加速度和力都是矢量,它们的方向总是相同。 (3)如果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式中的F的就是这几个力的合力。 7、正确理解,牛顿第三定律注意事项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题库.doc

新疆阜康技师学院中职学前教育专业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题库 (草稿) {TX|名词解释3 填空3 简答4 判断1} {PZ|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第八单元} {KD|第一单元第一课、运动的描述第二课、简单运动的规律第三课、牛顿第一定律第四课、力和重力第五课、弹力和摩擦力第六课、力的合成和分解第七课、牛顿第二定律第八课、牛顿第三定律第九课、动量第十课、超重和失重第十一课、抛体运动} {KD|第二单元第一课、电荷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课、静电感应放电现象第三课、导体和电流第四课、电功、电功率第五课、电路的简单连接第六课、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第七课、安全用电第八课、有关磁的知识第九课、电动机是怎样工作的第十课、交流电第十一课、日光灯的工作原理第十二课、电磁波第十三课、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第十四课、电磁波在现代科技方面的应用} {KD|第三单元第一课、机械能第二课、分子的运动内能第三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第四课、原子的核式结构衰变第五课、核反应核能的利用确定发展目标} {KD|第四单元第一课、太阳家族—太阳系第二课、地球生命之源—太阳第三课、人类的老家—地球第四课、地球的卫星第五课、日食和月食第六课、恒星世界第七课、四季星空} {KD|第五单元第一课、典型的碱和碱的通性、碱的小实验第二课、酸的组成、命名和通性、酸的小实验第三课、常见盐和盐的性质、盐的小实验第四课、电解质溶液第五课、卤素、硫氮第六课、铝铁} {KD|第六单元第一课、有机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煤气第二课、乙醇第三课、乙酸第四课、酯和油脂第五课、糖类第六课、蛋白质第七课、食品添加剂第八课、涂料} {KD|第七单元第一课、生命的结构基础—细胞第二课、生命的自我更新—新陈代谢第三课、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四课、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五课、遗传和变异第六课、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第七课、生物与环境第八课、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 {KD|第八单元第一课、幼儿科学教育的形式和依据第二课、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及步骤第三课、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案例} {ND|容易较易中等较难很难 一、名词解释 [TX|名词解释][PZ|第一单元] [KD|第二课、简单运动的规律][ND|容易] [FS|4] 1.自由落体运动 [答案]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在真空中从静止开始夏洛的运动。 [TX|名词解释][PZ|第一单元] [KD|第三课、牛顿第一定律][ND|容易] [FS|4] 2.惯性 [答案]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TX|名词解释][PZ|第一单元] [KD|第五课、弹力和摩擦力][ND|较易] [FS|4]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测试题1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测试题1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1.在站台前有甲、乙两列原本静止的火车,突然坐在乙车上的乘客发现站台和甲车都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此时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乙车 B.甲车 C.站台 D.无法判断 2.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半程的速度是4m/s,后半程的速度是8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5.9m/s C.5.1m/s D.5.3m/s 3.沿着光滑斜面下滑的木块,滑到底面时() A.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B.作匀速直线运动 C.作匀速直线运动 D.静止 4.一个静止的弹簧秤读数是G,现在弹簧秤匀减速上升,此时弹簧秤的示数() A.大于G B.等于G C.小于G D.不知道 5.一根电阻为R的铜丝,拉长为原来2倍后的电阻为() A.4R B.2R C.0.5R D.0.25R 6.以下单位对应错误的是()

A.电热——瓦特 B.电压——伏特 C.电流——安培 D.电荷量——库仑 7.一个电阻通过的电流为1A时阻值为4Ω,问通过电流为2A时,电阻大小为()Ω A.2 B.4 C.8 D.1 8.两电阻并联时电功率之比为1:2,则串联时的电功率之比是() A.1:2 B.1:4 C.2:1 D.4:1 9.做正功还是负功,决定于() A.力的大小 B.位移的大小 C.力的大小和位移的大小 D.力和位移的夹角 10.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以下哪个选项机械能守恒() A.刹车后,汽车逐渐变慢 B.铅球在空中滑落 C.打气筒打气 D.足球在草地滚动 11.以下不属于分子运动的是() A.花香四溢 B.柳絮纷飞 C.樟脑变小 D.开水加糖变甜 12.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 A.金星 B.木星 C.土星 D.天王星 13.日食发生在()

中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期中测试题

宕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在描述运动时,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_________,一般研究地面上的物 体运动,时常取______作参照物。 2、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位移都相等,这种运动就 叫做______________运动,简称为__________运动;如果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____________运动,简称__________运动。 3、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___________运动或______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 惯性,一般可以说,______是物体惯性的量度,______越大,惯性越大。4、不均匀物体的重心位置,除跟物体的______有关外,还跟物体内______的分 布有关。 5、实验表明,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__________________的长度 成正比。 6、摩擦力可以分为______摩擦力、______摩擦力和_____摩擦力。 7、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______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8、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________成正比,跟物体的_______成反比,加速度的 方向跟____的方向相同。 9、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_____,方向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上。 10、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__________的变化,这个结论叫做_____定理。 11、10kg的物体以10m/s的速度做直线运动,在受到一个恒力作用4s后,速度变为2m/s。则物体在受力前的动量是_______;在受力后的动量是_______;物体受到的冲量为_______;恒力的大小为_______,方向是_______。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我们所说的“旭日东升”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 A、太阳 B、月亮 C、地面 D、云 2、.一同学沿跑道跑了400m又回到原处,他跑的位移是() A、400m B、200m C 、0m D、100m 3、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A、速度 B、加速度 C 、位移D、路程 4、炮弹以850m/s的速度从炮口射出,这个速度指() A、平均速度 B、即时速度 C 、线速度D、末速度 5、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一般取() A、9.8 m/s2 B、8.9 m/s2 C、10 m/s2 D、0 m/s2 6、物体的加速度大,说明物体的速度() A、一定很大 B、速度变化一定很大C 、速度变化一定很快D、无法判断 7、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C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D、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有惯性 8、如果摩擦阻力忽略不计,玻璃球沿斜槽向下滚动,是什么运动?() A、匀速直线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 C 、匀加速直线运动D、匀减速直线运动 9、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A、超重 B、失重 C、完全失重 D、完全超重 10、哪一种平衡物体的重心不变?() A、稳定平衡 B、不稳定平衡 C、随遇平衡 D、无法判断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自由落体运动: 2、牛顿第一定律: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卷1

2014—2015(下)高一春季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基础》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 甲、乙二人坐在行驶的轮船船舱里,甲说;“相对于船舱里的物体,我的位置没有变化,我是静止的”。乙从船舱的窗口看到岸边的建筑物说:“相对于岸边的建筑物,我的位置在变化,我是运动的。”你认为谁说的对?() A.甲正确,乙错 B.乙正确,甲错 C.甲、乙都错 D.甲、乙都正确 2. 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个人竖直向上跳起,结果仍落在车厢的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地板给他向上的力,推他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后,车厢内的空气给他向前的推力,带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一定向后偏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更明显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火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3. 在滑雪之前,往往在滑雪板上涂蜡。涂蜡的原因是() A.防止滑雪板侵湿 B.防止滑雪板磨损 C.增大摩擦力 D.减小摩擦力 4.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 =a/m =F/m =m/a D.以上都不正确 5. 一个作均匀圆周运动的物体,当所受的外力消失时,则可能() A.慢慢的停下来 B.仍做均匀圆周运动 C.做均匀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 6. 甲、乙两组同学举行拔河比赛,在比赛过程中的某段时间内,看到绳子被甲组同学匀速地拉过去,此时关于甲、乙两组同学对绳子拉力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小于一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B.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大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C.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等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存 7. 下列物理量中不是矢量的是() A.风力 B.速度 C.质量 D.位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一位同学沿半径为20m的圆形跑道跑了半圈,在这一过程中,它通过的位移是(),他通过的路程是()。 2.在平稳行驶的列车车厢里,悬挂一个小球如果小球突然向行驶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做()运动;如果小球突然向反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 3.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等于在地球上的1/6,在地球上重560N的人,在月球上的“重力”为(),在月球上这个人的质量为()。 4.实验表明:弹簧发生()时,在弹性范围内,弹性力的大小跟()成正比,这一规律被称为()。 5.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分别作用在()上,这一规律被称为()。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人推车运动时,人对车有力的作用。当人对车停止用力后,车会慢慢地停下来,这一现象证明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2.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运动的速度就会越大。()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卷完整版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卷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1.甲、乙二人坐在行驶的轮船船舱里,甲说;“相对于船舱里的物体,我的位置没有变化,我是静止的”。乙从船舱的窗口看到岸边的建筑物说:“相对于岸边的建筑物,我的位置在变化,我是运动的。”你认为谁说的对( ) A.甲正确,乙错 B.乙正确,甲错 C.甲、乙都错 D.甲、乙都正确 2.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个人竖直向上跳起,结果仍落在车厢的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地板给他向上的力,推他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后,车厢内的空气给他向前的推力,带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一定向后偏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更明显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火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3.在滑雪之前,往往在滑雪板上涂蜡。涂蜡的原因是() A.防止滑雪板侵湿 B.防止滑雪板磨损 C.增大摩擦力 D.减小摩擦力 4.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 A.F=a/m B.a=F/m C.F=m/a D.以上都不正确 5.一个作均匀圆周运动的物体,当所受的外力消失时,则可能() A.慢慢的停下来 B.仍做均匀圆周运动 C.做均匀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 6.甲、乙两组同学举行拔河比赛,在比赛过程中的某段时间内,看到绳子被甲组同学匀速地拉过去,此时关于甲、乙两组同学对绳子拉力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小于一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B.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大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C.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等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存 7.下列物理量中不是矢量的是() A.风力 B.速度 C.质量 D.位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一位同学沿半径为20m的圆形跑道跑了半圈,在这一过程中,它通过的位移是(),他通过的路程是()。 2.在平稳行驶的列车车厢里,悬挂一个小球如果小球突然向行驶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做()运动;如果小球突然向反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 3.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等于在地球上的1/6,在地球上重560N的人,在月球上的“重力”为(),在月球上这个人的质量为()。规律被称为()。 5.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分别作用在()上,这一规律被称为()。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人推车运动时,人对车有力的作用。当人对车停止用力后,车会慢慢地停下来,这一现象证明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2.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运动的速度就会越大。() 4.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合力逐渐减小时,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 5.以卵击石,石头没损伤,而鸡蛋破碎了,是因为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自由落体运动 2.惯性 3.摩擦力 4.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5.牛顿第二定律 五、简答题(共30分) 1.汽车急刹车时,车上的乘客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当车突然开动时呢(8分) 2.两辆在公路上直线行驶的汽车,他们的距离保持不变,是说明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两辆汽车都是静止的以什么物体作照物,两辆汽车都是运动的能否找到这样一个参照物,一辆汽车对它是静止的,另一辆汽车对它是运动的(3分) 3.下列各种摩擦各属哪一种摩擦( 4分) (1)小朋友从滑梯上下滑时,小朋友与滑板之间的摩擦; (2)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球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3)擦黑板时,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摩擦,手于黑板擦之间的摩擦;

F13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F13 考试科目名称: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课程目标 科学技术史是关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将历史上科学技术的各种发现与发明、科技革命与重大进展、科学家的贡献与方法、科学技术对社会的重大影响等等,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加以研究、从中得出它的发展规律与经验教训。 二、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启迪学生在了解中外科学技术的前提下学习前人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概况,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部分中国科学技术史 1、了解中国原始社会的科学技术。石器和火、原始农牧业、原始手工业、自然科学知识的萌芽、原始宗教神话自然观。 2、了解夏、商、西周时期的科学技术。甲骨文、青铜冶铸、农牧业、手工业、自然科学、自然观。 3、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冶铁采矿技术的早期发展、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水利工程的兴建、《考工记》与《墨经》、天文学、数学、地学、中医理论的奠基、诸子百家的自然观和学术争鸣。 4、了解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农业与水利、冶金、造纸与漆器、建筑和交通运输、纺织与机械制造、天文历法与张衡、物理学与化学、中外交通、贸易与科学文化交流、自然观。 5、熟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农业和农学著作、天文学、数学、地学、医药学和医学教育、炼丹术、化学、瓷器和冶金、佛教建筑、机械制造、自然观和宇宙论。 6、掌握隋唐、五代时期的科学技术。茶和农业生产技术、雕版印刷术和造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卷 -答案

2019下半年幼儿教育专业19秋幼师班《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下列不属于土地资源基本特征的是( d ) A.生产能力 B.面积有限 C.季节变化 D.随空间变化 2. 下列不是可再生资源的是( c ) A. 水资源 B. 生物资源 C. 矿产资源 D. 森林资源 3. 古希腊自然科学的主要特点是?( b ) A. 自然科学与哲学相分离 B. 把自然科学与哲学融为一体 C. 各派别之间争论激烈 D. 物理学已经有了一定发展 4.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 d ) A. 造纸、印刷术、彩陶、火药 B. 造纸、印刷术、圆周率、火药 C. 造纸、印刷术、火药、曲尺 D. 造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5.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b ) A.走过不卫生的公厕,闻到臭味。 B.汽车驶过沙漠地带,沙尘飞扬 C.糖块溶于水中尝到甜味 D.往湖中排放有毒的化学废水,整片湖受到污染 6. 看见半生不熟的杏子时流口水是什么现象?( C ) A. 非条件反射 B. 神经调节 C. 条件反射 D. 体液调节 7. “仪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说的是什么现象?(B ) A.遗传 B.变异 C.生殖 D.发育 8. 下列属于一次能源的是?( C )。 A、电 B、汽油 C、煤 D、焦炭9. 下列不属于地球外能源的是?(D ) A. 太阳能 B. 水能 C. 风能 D. 地热 10. 下列科学家中对血液循环理论做出巨大贡献的是?( A ) A. 维萨里 B. 哥白尼 C. 伽利略 D. 布鲁诺 11.因宣传日心说被教会处以火刑的是?( B ) A、哥白尼 B、布鲁诺 C、塞尔维特 D、伽利略 12.21世纪人们关注的自然科学三大问题是?( A ) A、能源、环境、信息 B、能源、人口、粮食 C、人口、粮食、化工 D、环境、地震、人口 13.日食必定发生在什么时候?( B )。 A、农历十五 B、农历初一 C、农历十六 D、农历初二 14.臭氧层被破坏有什么危害?( b ) A、温室效应,温度升高 B、增加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生率 C、增加夜盲症的发生率 D、植被为减少土壤沙漠化 15.人体内蛔虫与人的关系是?( c ) A、共生关系 B、互生关系 C、寄生关系 D、共栖关系 二、判断题(每空2分,共20分) ( x) 1. 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 ( v) 2. 音量取决于声音所具有的能量,能量越大音量越大声音越小。( v ) 3. 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 ( x) 4. 现在的科学技术可以使人们提前的预知地震的到来。 ( V ) 5. 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形成的。 ( X) 6. 人类是自然界的主人,可以创造自然,改变自然。 ( V) 7.社会经济条件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作用。 ( X) 8. 食品添加剂都是有害的,需要坚决抵制。 班级姓名

自然科学基础教案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生物 教 案 任课教师:李用

第一章、生物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生物的新陈代谢 类型:新授课 课时:2 教学目标: 1、识记新陈代谢的概念; 2、识记新陈代谢基本类型的概念和区别; 3、知道自然界存在中间代谢类型。 教学重点: 1、新陈代谢相关的多个概念; 2、生物的新陈代谢基本类型。 教学难点: 1、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四者的关系; 2、化能合成作用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回顾以往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陈代谢基本代谢的课题二、讲 二、板书: 1、新陈代谢的概念 (1)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概念和关系

(2)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概念和关系 (3)新陈代谢的意义 2、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1)同化作用的类型 〈1〉自养型的概念、代表生物 〈2〉异养型的概念、代表生物 (2)异化作用的类型 〈1〉需氧型的概念、代表生物 〈2〉厌氧型的概念、代表生物 (3)介绍自然界存在的中间代谢类型 小结: 本节课程详细讲述了生物新陈代谢的概念、类型、与对生物的意义,让学生理解新陈代谢与生物的重要联系,能够区分生活中常见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 作业: 名词:新陈代谢 第二节、酶与新陈代谢 类型:新授课 课时: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酶的本质 2、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酶的特性 3、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正确的使用生活中的酶制品教学重点: 1、酶的本质与特性 2、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酶的本质与特性 2、酶的作用机理 过程: 引入:图片引入(生活中的含酶制品) 板书: 1、酶的概念与本质 (1)酶的概念 (2)酶的本质 2、酶的特性 (1)高效性 (2)专一性 (3)作用条件温和 (4)活性可调节 (5)反应前后数量和性质不变 3、生活中含酶制品的使用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教学总结 刘宾 通过《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学习,感触颇深。我懂得了作为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的积极认识倾向,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科学兴趣是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顺利进行教学、发展学生智力、形成学生个性的重要条件。兴趣能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注重科学方法的引导,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的学习方法比有限的科学知识更为重要。教师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科学方法的核心部分是科学探究。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的方法很多,有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也可以在观察中探究、在动手实验中探究、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中探究,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探究要求。但探究只是学生学习中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教师的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充分获取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定的科学知识是科学知识再学习的基础,也是科学创造发明的必然要求。引导学生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包括对具体事实、概念、原理或规则的理解,也是科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如今很多人把科学素养的培养理解为能力的培养或科学精神的培养,那是片面的。离开了科学知识这个基础,科学素养的培养就是空谈。 当然,科学知识的获取,必须讲究科学的方法。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很多,如听教师讲授,自己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家庭科技活动等。 四、培养正确的科学精神,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科学精神要求学生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因此,必须精心选择和设计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让学生在亲历活动中培养他们认真负责、勇于探究、实事求是、善于思考、乐于合作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因此,我们必须从小细心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终身的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第一单元测试

姓名__________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在描述运动时,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_________,一般研究地面上的物体运动,时常取______作参照物。 2、物理学中用一个叫做_______的物理量来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化。 3、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位移都相等,这种运动就叫 做_________运动,简称为______运动;如果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___________运动,简称____运动。 4、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___________运动或______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一般可以说,______是物体惯性的量度,______越大,惯性越大。 5、不均匀物体的重心位置,除跟物体的______有关外,还跟物体内______的分布有关。 6、在平稳行驶的列车车厢里,悬挂一个小球,如果小球突然向行驶方向摆动,说 明列车在做______运动;如果小球突然向右摆动,说明列车在______。 7、自由落体运动是______运动,其加速度的值是______,加速度的方向是______。 8、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等于在地球上的,在地球上重560N的人,在月球上的“重力”为______,在月球上这个人的质量为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我们所说的“旭日东升”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A、太阳B、月亮 C 、地面D、云

2、.一同学沿跑道跑了400m又回到原处,他跑的位移是()A、400mB、200mC 、0mD、100m 3、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A、速度B、加速度C 、位移D、路程 A、平均速度 B、即时速度C 、线速度D、末速度 5、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一般取()A、9.8m/s2B、8.9 m/s2C 、10 m/s2D、0 m/s2 6、物体的加速度大,说明物体的速度()A、一定很大B、速度变化一定很大C 、速度变化一定很快D、无法判断 7、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C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D、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有惯性 8、以下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B、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有重力没有别的物体对它作用 C 、一个足球当它在空中飞时没有受到重力 D、一个物体,不论静止还是运动,也不论怎样运动,受到的重力都一样 9、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这对跳远运动员来说:( A、地球自转不影响运动员的成绩 B、运动员面向东跳去最有利 C 、运动员面向西跳去最有利 D、运动员面向南或北跳去最有利 10、关于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才可能运动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课程标准 1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 一、前言 本课程强调在尊重学生认识规律、知识架构的基础上,从世界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观点 出发,提炼出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一致规律,结合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把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的自然科学知识进行整合,同时融合科学实践、科学精 神和科学态度,组成了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并将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 贯穿于上述所构成的有机课程知识体系之始终。 二、课程定位 1、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课程是以提高幼儿教师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科学能力为目的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 本课程强调在尊重学生认识规律、知识架构的基础上,从世界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观点出发,提炼出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一致规律,结合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把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的自然科学知识进行整合,同时融合科学实践、科学精神 和科学态度,组成了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并将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贯 穿于上述所构成的有机课程知识体系之始终。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使学生进一步树立辨 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适应 21世纪初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需要。 2、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在认识和理解一些重要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了解科 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过程的基础上,切实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掌握 认识自然事物客观规律的主要科学方法,培养其科学兴趣与科学态度,进一步巩固其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什华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能力,深刻领悟科学与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所 发挥的重大作用,并最终达到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目的与要求。 3、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注重与中等师范及高等师范本科阶段的知识结构相衔接,通过学习,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在开设本课程之前,学生必须先学习中学化学、中学物理、中学生物及中学地理等课程。 2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第一单元测试题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第一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在描述运动时,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_________,一般研究地面上的物 体运动,时常取______作参照物。 2、物理学中用一个叫做_______的物理量来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化。 3、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位移都相等,这种运动就 叫做_________运动,简称为______运动;如果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___________运动,简称____运动。 4、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___________运动或______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 惯性,一般可以说,______是物体惯性的量度,______越大,惯性越大。 5、不均匀物体的重心位置,除跟物体的______有关外,还跟物体内______的分 布有关。 6、实验表明,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__________________的长度 成正比。 7、摩擦力可以分为______摩擦力、______摩擦力和_____摩擦力。 8、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______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9、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________成正比,跟物体的_______成反比,加速度的 方向跟____的方向相同。 10、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_____,方向______,作用 在___________上。 11、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__________的变化,这个结论叫做_____ 定理。 12、10kg的物体以10m/s的速度做直线运动,在受到一个恒力作用4s后,速度变为2m/s。则物体在受力前的动量是_______;在受力后的动量是_______;物体受到的冲量为_______;恒力的大小为_______,方向是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我们所说的“旭日东升”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 A、太阳 B、月亮 C 、地面D、云2、.一同学沿跑道跑了400m又回到原处,他跑的位移是() A、400m B、200m C 、0m D、100m 3、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A、速度 B、加速度 C 、位移D、路程 4、炮弹以850m/s的速度从炮口射出,这个速度指() A、平均速度 B、即时速度 C 、线速度D、末速度 5、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一般取() A、9.8m/s2 B、8.9 m/s2 C 、10 m/s2D、0 m/s2 6、物体的加速度大,说明物体的速度() A、一定很大 B、速度变化一定很大C 、速度变化一定很快D、无法判断 7、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C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D、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有惯性 8、如果摩擦阻力忽略不计,玻璃球沿斜槽向下滚动,是什么运动?() A、匀速直线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 C 、匀加速直线运动D、匀减速直线运动 9、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A、超重 B、失重C 、完全失重D、完全超重 10、哪一种平衡物体的重心不变?() A、稳定平衡 B、不稳定平衡C 、随遇平衡 D、无法判断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自由落体运动: 2、牛顿第一定律: 3、摩擦力: 4、牛顿第二定律: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期末测试

2014级学前班期末试卷 自然科学基础2015.6 考生须知 1、本卷共有4页,有4大题26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将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相应的位置上,然后开始答题,做在规定的位置上。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与金属晶体中的 ____________ 有关。 2、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苏打的化学式是 ________ ,小苏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4、 ____ 受热后由固体直接变为蒸气,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 。 5、“酸雨”指的是PH< ____ 的大气降水。 &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 __________ 的乙醇水溶液作消毒剂。 7、工业酒精严禁使用,因其中常混有有毒的 ______ 醇。 8、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 ________ 。 9、乙醛分子中含有 ________ ,所以它能发生银镜反应。 10、乙酸又叫 ______ ,它是日常调味品__________ 的主要成分。含量在96%以 上的乙酸也叫 ______ 。乙酸是弱酸,其酸性比碳酸_______ 。 11、 ___ 和________ 统称为油脂。 12、工业上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来制造肥皂的,肥皂的有效 成分是 ______ 。 13、 ___ 是生命活动的承担着,一切重要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机能都与它有密切的 关系。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 分) 14、下列单质能和水发生剧烈反应的是() A、Fe B、Mg C 、Cu D、Na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卷1

1. 甲、乙二人坐在行驶的轮船船舱里,甲说;“相对于船舱里的物体,我的位置没有变化,我是静止的”。乙从船舱的窗口看到岸边的建筑物说:“相对于岸边的建筑物,我的位置在变化,我是运动的。”你认为谁说的对?() A.甲正确,乙错 B.乙正确,甲错 C.甲、乙都错 D.甲、乙都正确 2. 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个人竖直向上跳起,结果仍落在车厢的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地板给他向上的力,推他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后,车厢内的空气给他向前的推力,带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一定向后偏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更明显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火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3. 在滑雪之前,往往在滑雪板上涂蜡。涂蜡的原因是() A.防止滑雪板侵湿 B.防止滑雪板磨损 C.增大摩擦力 D.减小摩擦力 4.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 A.F=a/m B.a=F/m C.F=m/a D.以上都不正确 5. 一个作均匀圆周运动的物体,当所受的外力消失时,则可能() A.慢慢的停下来 B.仍做均匀圆周运动 C.做均匀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 6. 甲、乙两组同学举行拔河比赛,在比赛过程中的某段时间内,看到绳子被甲组同学匀速地拉过去,此时关于甲、乙两组同学对绳子拉力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小于一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B.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大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C.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等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存 7. 下列物理量中不是矢量的是() A.风力 B.速度 C.质量 D.位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一位同学沿半径为20m的圆形跑道跑了半圈,在这一过程中,它通过的位移是(),他通过的路程是()。 2.在平稳行驶的列车车厢里,悬挂一个小球如果小球突然向行驶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做()运动;如果小球突然向反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 3.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等于在地球上的1/6,在地球上重560N的人,在月球上的“重力”为(),在月球上这个人的质量为()。 4.实验表明:弹簧发生()时,在弹性范围内,弹性力的大小跟()成正比,这一规律被称为()。 5.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分别作用在()上,这一规律被称为()。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人推车运动时,人对车有力的作用。当人对车停止用力后,车会慢慢地停下来,这一现象证明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2.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运动的速度就会越大。() 4.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合力逐渐减小时,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 5.以卵击石,石头没损伤,而鸡蛋破碎了,是因为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自由落体运动 2.惯性 3.摩擦力 4.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5.牛顿第二定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