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纲要

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纲要
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纲要

云南“两强一堡”战略

一、民族文化强省《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纲要》

保障措施和实施对策

24.建立组织领导协调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实行与精神文明建设相一致的各级党委、政府负总责,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指导、组织和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各负其责,人大、政协督促推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办公室设在省委宣传部。党政各职能部门要在民族文化大省建设领导机构及其办公室的指导协调下,动员组织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同时,建立组织协调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对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和决策。各地州市县也要建立相应的机制和制度。

25.加强领导目标责任制和工作会议、奖励制度。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把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纳入“十五”计划和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要在年度计划中提出具体的分解目标、任务和措施,年终总结时进行认真分析和评价。建立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工作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问题。建立表彰奖励制度,定期表彰奖励为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奖励优秀文化人才和优秀艺术作品。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及其传承人进行命名,对各种艺术门类杰出人才授予称号。

26.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和基础设施投入。制定《云南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条例》,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广播电视人口有效覆盖率,加强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科技馆、青少年宫、体育场(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发119跖]37号文件精神,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给予特殊倾斜。省里已出台的扶持文化事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十五”期间继续执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遗产相对丰富的地区,要从城市维护费中划拨一定比例用于文物保护;城市新建小区要按建筑造价的一定比例配套建设公共文化设施。设立贫困地州国家级贫困县“两馆二站”建设专项资金,各级政府也要配套一定资金,集中解决贫困地州国家级贫困县的图书馆、文化馆和乡文化站修扩建问题。设立文化精品创作扶持资金,扶持省内外文化工作者围绕云南题材的精晶创作。27.大力拓宽投融资渠道。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完善公共财政支持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政策,每年的文化投入根据财政状况作相应增加;适当增加财政资金在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额,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并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引导信贷资金投入,逐步增加对有潜力、有效益项目的贷款额度,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吸引国际金融资金投入我省的文化建设;积极探索利用外资办文化产业的有效途径。以政府支持、社会赞助的方式建立并壮大民族文化发展基金会,吸收利用社会资金成立云南文化投资公司、文化资产经营公司等机构,积极创造条件发行民族文化彩票,鼓励支持文化产业集团上市。充分运用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办文化事业的积极性,吸引各方力量对文化建设投资或捐赠。

28.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政府主要实行以政策指导、法规约束、信息服务、检查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宏观管理,把部分微观文化行政管理职能赋予行业组织,使政府的宏观调控与行业组织的微观管理有机结合。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的改革,制定政策促进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向产业实体转化;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步伐。规范文化产业单位的组织形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股份制改造,形成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制度;鼓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体通过资产重组,实施全新的现代管理模式,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29.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以资本为纽带、政府宏观调控、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引导、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遵循市场规律,优化资源配置,鼓励多种投资主体兴办多种形式的文化产业。采取政策措施,调整文化产业资产存

量结构和文化产业结构,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有利于促进和有效利用人力资本的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各级各类文化行业协会,形成行业自律机制。制定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政策,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文化产业,促进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协调发展。鼓励文化产业单位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吸收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发展外向型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业中介代理服务机构的建设,建立文化经纪人、独立制片人制度和项目建设招投标制度。30.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民族文化队伍。要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民族文化队伍;造就一支事业心强、有真才实学的民族文化创作和研究队伍;造就一支善经营、懂管理、守法纪的文化企业家和经营者队伍。制定《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人才培养规划》,指导全省文化队伍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在充分调动现有人才积极性的同时,广开渠道,引才纳贤。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设立重点院系、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建立民族文化大省人才培养基地,有组织、有计划地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创办民族民间传习馆(班),促进特殊文化人才的成长;保护好高龄民族文化传承人,培养中青年文化传承人。改革文化企事业单位的职称、人事、工资、福利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创造性作用。培育文化人才市场,用市场手段合理配置人才,使用人才。

31.加强民族文化科学研究和决策咨询。建立和完善民族文化研究体系,建立全省民族文化学科重点科研基地和民族文化信息库,强化云南民族文化建设中理论与实践重大问题的研究。加大民族文化科研经费投入,保证各项研究工作高质量展开。成立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发展民族文化事业的科学决策服务。

32.加强文化建设的立法工作,严格执法,为民族文化大省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在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我省实际,制定有利于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法规和条例,重点是制定和完善文化资源、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制定和实施文化领域的有关工作条例,建立和完善文化领域宏观调控和管理的各种法规制度,制定和完善文化市场管理的各项有关法规制度。认真贯彻《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法制教育,加强文化法规知识的宣传普及,培育公民的法制观念,增强守法自觉性。建立文化市场执法责任制度,建立·—支高素质的文化市场执法队伍,依法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33.切实加强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工作。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一认识,积极推动。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本《纲要》的精神和要求,认真制定本地方、本部门的有关规划和措施。各级各种新闻媒体要加大有关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内容的宣传力度。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把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变成全省人民的具体实践,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文明、民族团结、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

二、桥头堡战略

“桥头堡战略”是推进我国向西南开放、实现睦邻友好的战略需要,也是云南推进“兴边富民”工程、实现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现实需要,对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09年7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考察云南后提出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此后,加快桥头堡建设,把云南建成中国沿边开放经济区已成为云南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发改委启动编制指导意见,意味着这一战略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战略的实施

7月27日,云南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财政薄弱是云南桥头堡建设的一大瓶颈。云南省省长秦光荣认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的全面推开,将为桥头堡建设提供有力的金融保障”。

“这次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标志着金融体系支持云南全面对外开放新时期的到来。”

云南对外金融合作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云南财经大学东南亚南亚研究所所长胡列曲说。

与此同时,云南有关部门还在与海内外金融机构、政府高官商讨如何加强泛亚地区财金货币合作大通道建设,如何对构建战略大通道和云南桥头堡建设形成金融支撑,等等。

显然,云南桥头堡建设开始渐入佳境。

《指导意见》的目标

据《指导意见》,云南桥头堡建设将是一个为期十年的中长期规划,分为两个阶段。2011---2015年是云南桥头堡战略重点的突破阶段,云南将加快实施互联互通的通道路网建设、加快通关便利、综合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缅甸皎漂到昆明油气管道建设、国际物流体系的建设,连通云南到印度洋的口岸建设。

2016-2020年则是重点突破,建成昆明、曲靖、大理、蒙自四大枢纽为核心的公路、铁道、航空、水运对内对外运输网络运输体系的建设;建设石油、化工天然气、新能源、特色农业、矿产加工、生物制药、旅游文化、金融交通运输建设。

在基础设施方面,构建南北方向的印度洋国际大通道,包括泛亚铁路、泛亚公路,从深圳到广州、到南宁到昆明,到缅甸、孟加拉、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亚洲大陆桥,是支撑“桥头堡”的重要骨架。

其中连接云南与缅甸的,主要包括经德宏从瑞丽出境的滇缅陆水联运通道、昆明—仰光高等级公路和泛亚铁路西线。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云南省一直关注直达印度洋国际大通道的构建,即从西南方向形成一条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进而连接欧洲的新通道。这条从云南经由缅甸直达印度洋的大通道,要比目前经东南沿海绕道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的行程短3000公里左右。据统计,目前中国出口货物有42%,原油进口的90%均经马六甲。一旦印度洋大通道贯通,云南将不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贫困边陲,而成为开放的前沿。

期待更多优惠政策云南将借助桥头堡战略打造滇中城市经济圈、八个沿边经济区和四条经济走廊。

其中,滇中城市经济圈是以昆明为核心,统领玉溪、曲靖、楚雄。八个沿边经济区将建成为加快口岸经济港、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跨境合作区、三头在外的产业聚集区、无障碍跨境旅游区、民族保护及生态保护试验区。四条经济走廊包括云南-河内、云南—曼谷、云南-皎漂、云南-印度加尔各答等。

点轴面的全方位立体式布局将增强云南在国内国外的市场辐射功能。

齐欢称,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城市经济,将是云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八个经济区及四条经济走廊的建设则是有利于加快沿线开发、承担向西南开放,增强市场的辐射功能。

《指导意见》成效

《指导意见》指出,云南在利用其区位优势的同时,应鼓励多种贸易方式的发展,促进贸易结构的转型升级。

如,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启动,老东盟6国对我国的平均关税从12.8%降至0.6%,到2015年,新东盟4国对我国90%产品实施零关税。根据商务部的统计,今年上半年云南省外贸总额为61.2亿美元,增幅列居全国第二,对东盟的贸易额则同比增长54.2% 。

但云南主要商品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农产品、机电、生活用品的出口,进口的主要是原材料,贸易结构和贸易量和其具有的区位优势不相符。

在《指点意见》中,除发展云南六大支柱产业外,云南将作为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以促进其产业结构调整。

据了解,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包括劳动密集型产业、深加工制造业为重点、进出口加工贸易业、进出口商品区、资源性精加工、现代物流业、承接两头在外的产业。

另据知情者透露,国家发改委已表示,在规划的云南桥头堡重要产业中,将对云南现代物流

产业加大支持力度。

齐欢透露,云南向中央申请外向型的优惠政策,“政策的优惠远点要向深圳珠海看齐,近点要看齐广西、海南、两江新区、新疆喀什等政策。”

三、绿色经济强省

(一)、绿色经济的内涵

狭义绿色经济绿色经济,在狭义或绝对意义上是指与绿色生物资源开发相关联的绿色产品和服务生产→绿色营销通道建设→引导和满足绿色消费时尚需求的经济活动过程或经济模式。

广义绿色经济20 世纪后期被人类认识和切实关注的绿色经济蕴含更深广的意义。绿色产品的范围也在扩展,既包括绿色资源制成品,还包括洗涤用品、服装、化妆品、家用电器,直至各类染料、涂料、建材、各类机电产品和汽车。只要是无污染、无危害的产品或比之老一代产品及其他竞争产品更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的要求,获得进入国际国内市场“绿色护照”的产品和服务均可称为绿色产品。但就其实质而言,绿色经济就是建立在保证各类资源可循环持续利用基础上,不产生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自然生态获得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

(二)、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资源优势云南地处边疆、山高谷深,使我省自然生态得以较好的保持;立体气候、溪流江河纵横,孕育出茂密的森林、生物种类丰富和可发展以水能为主的清洁能量资源等。各级领导和各族人民群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感到了“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香料之乡”、“药物宝库”、“天然花园”等美誉的深刻内涵。延绵四千多公里的边境线和与多国接壤,使我省获得了建成通往东亚、东南亚、南亚国家和缩短与非洲、欧洲经济技术交往空间距离的“国际大通道”区位优势。

(三)、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主要内容

绿色经济强省建设的基础是立足自身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特色经济。着力于优势资源的培植、提升、加工、增值,走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生物资源开发创新等八大工程和建设中华生物谷即成为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主要内容。由于这一构想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吻合,符合了世界经济发展对云南的要求,也适应了国际国内市场绿色消费模式成熟发展的趋势和消费潮流,它必使云南获得无限的商机和发展前景。

(四)、绿色经济强省建设的核心问题是绿色营销

(1)、绿色营销的内涵

绿色营销的内涵绿色营销,也称环保营销或生态营销,一般指以不损害人类自身生存环境及后代未来需要为条件,以满足消费者和社会安全、健康、无害性需要为中心,合理应用各类生产条件和资源,进行清洁化、无害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经营的一系列行为过程。绿色营销十分重视以科学、有益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的生产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引导、满足、提高人类消费质量。-绿色营销观念和行为模式已是近20 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新市场营销理论,并将成为21世纪营销指南。

(2)、绿色营销成为热门话题的主要原因

环境恶化促使企业和人类崇尚绿色营销长期以来,人们似乎将地球资源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对工业生产给环境带来的危害性没有足够认识,甚至认为地球自身具有净化空气和水源,自动消除污染的能力。直到20 世纪60 年代,工业发达国家污染公害频发,全球变暖、酸雨侵蚀绿色资源、赤潮危害海洋生态等。为此,1992 年 6 月联合国召开成员国主要领导人参加的环境与发展会议,在重申1972 年6 月16 日在斯德哥尔摩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的基础上,又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在联合国环发大会和《宣言》的推动下,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制定发布了ISO14000 环境管理系列标准。这一标准体系不仅成为世界各国环境立法和经济管理的主要依据,也成为各国企业界树立良好形象,使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国内市场畅通无阻的通行证。ISO14000 系列标准,是继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之后,对企业产品、服务提出的绿色标准认证体

系。它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注意保护环境,防止城镇污染,注意增进社会利益和公共福利,关心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才能让社会满意,让企业获得社会的理解与认同,也才能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让消费者接受,从而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绿色营销是克服资源稀缺和生态经济矛盾的客观要求资源是有限的和稀缺的,而人们的物质与能量需求欲望是无止境的,这就必然产生资源永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对于商品生产者和市场主体的各类企业来说,只有实施绿色营销,即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努力进行清洁和无害化生产经营,有效地减少自然资源耗费和降低成本,才能获得提高产品与服务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

(3)、绿色营销是推动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核心云南省大多数工业的“枝叶”长在农业的“树干”上,以绿色生物资源的培植、优化、深加工为主。云南省以绿色覆盖的秀美山川、热带雨林、奇花异木以及雪域风光、溪流江河、湖泊水库形成的自然风光,多彩民族文化造就的人文景观吸引消费者的旅游业发展及绿色旅游精品建设等,这本身就是绿色产品与服务的保护、创造提升过程。云南省省委省政府八大工程为内容的绿色经济强省建设构想,就是实实在在为绿色营销做努力,就是促进国际国内绿色消费理念的实现和绿色消费需求的满足,并希望由此求得云南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绿色营销需要绿色经济作基础,绿色经济特色的发扬光大,又有赖于有计划、有组织的策划、广告宣传和绿色推介营销,让全世界认识云南、支持云南并乐于共同建设和发展云南。近年我省举办的昆明国际旅游节、旅游产品展销会、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博览会、昆明国际花卉节等,都是云南绿色营销的杰出策划。绿色经营、绿色销售,绿色消费理念的引导与满足,绿色消费模式的形成,已成为我省各级党政领导、各企事业单位的共同行为,这是绿色经济强省建设的核心内容。让我们共同努力,以绿色营销工程推动绿色经济强省建设,在绿色经济强省建设中促进绿色营销。为“生态经济时代”、“绿色新世纪”作贡献。

建设绿色经济强省云南需要在生态理论研究上走在中国最前列

云南在推动绿色经济强省的建设上,理论研究滞后显而易见。如在反击极端生态主义理论上,我们还不能理直气壮;在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关系上,我们缺少系统的有说服力的理论,失去了道德高地;在理论联系实际上,我们没有将具体案例纳入生态文明理论体系里进行针对性的研究;特别是在“生态补偿理论”的研究上,我们还处于“权利主张”上,还未进入“理论主张”,失去了理论高地——这些,导致了云南在“绿色搏弈”中不能牢牢掌握话语权。我们相信,云南未来能给中国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一定是闪耀着生态文明理论光芒的绿色发展模式。

建设绿色经济强省,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进一步保护好七彩云南,是中央对云南的新期望。如何不负中央重托?最根本的就是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坚持实践创新,二是坚持理论创新。

云南因其特殊的生态地位,总是在全国较早地触及一系列重大生态理论和现实发展问题。从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和“绿色经济强省”的要求看,云南最大的短板是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最迫切的是如何补齐理论研究的短板,迅速搭建一个处于“国内领先、世界前沿、国际一流水平”的生态文明和绿色经济的理论研究平台,使云南在生态文明和绿色经济的理论研究上,走在中国最前列。

用生态文明理论指导绿色经济强省建设

云南是中国发展绿色经济和生态产业最具优势的省区,关注云南的“绿色生产力”,就是关注云南的未来!

但在现实生活中,传统发展观仍然在云南省相当多的地区和部门中占据着“实践霸权”地位,并成为制约云南发展绿色经济的重大障碍。

云南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如在民国时期,云南就诞生了举世闻名的“云南白药”;在计划经济时期,云南科学家也发明了震惊世界的“青篙素”。但在市场经济时期,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却一度发展缓慢,在全国的行业地位不断滑落,并开始落后于贵州。那

么,是什么造成了云南生物医药产业的现状?原因固然很多,但根本的思想根源,是部分官员头脑中根深蒂固的“GDP崇拜”和“可持续发展”等生态文明理论的“缺位”,导致云南没有像抓烟草经济和矿冶经济一样去狠抓生物医药的发展,一度错失了发展机遇。

生态产业和绿色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当前,云南正以“七彩云南保护行动”为载体,努力构建生态文明产业支撑体系,并召开了生物产业发展大会,规划到2020年,云南优势生物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0000亿元左右。为此,要顺利实现目标,只有用“可持续发展”取代“单纯的经济增长”,用“科学发展观”取代“GDP崇拜”,把生态文明理论作为推动云南发展方式转型的新思维,作为推动云南“绿色变革”和发展“绿色生产力”的新力量,云南才能真正建设一个世界瞩目的绿色经济强省。

前沿理论研究助云南在绿色搏弈中掌握话语权

哥本哈根大会给云南的最大启示,就是云南在低碳经济时代,应通过卓有成效的生态理论研究,在未来的发展和绿色搏弈中牢牢掌握话语权。

在全国、全世界占据特殊生态地位的云南,一直处于保护和发展这对尖锐的矛盾之中。近几年来,云南在绿色搏弈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特别是在水电开发和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上,云南省遭遇到了罕见的“舆论暴力”。

其实,金光APP风波、怒江水电开发遇阻、西双版纳人象之争的背后,不是简单的砍树与不砍树,建坝与不建坝,而是不同利益团体、不同意识形态的激烈斗争。这些争论同时也凸现了新时期中国生态文明理论建设的缺失和不足。如在反击极端生态主义理论上,我们还不能理直气壮;在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关系上,我们缺少系统的有说服力的理论,失去了道德高地;在理论联系实际上,我们没有将具体案例纳入生态文明理论体系里进行针对性的研究;特别是在“生态补偿理论”的研究上,我们还处于“权利主张”上,还未进入“理论主张”,失去了理论高地——所有这些,导致了云南在“绿色搏弈”逐渐失去了话语权。

云南的生态文明理论特别是理论体系研究,在近期,“生态补偿理论”应是重点和突破方向。“生态补偿理论”主要体现在对国际、国内、省内三个层面的研究。国际层面应立足于低碳经济、森林碳汇、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河流水电开发等领域;国内层面应立足于国家层面如何协调大江大河源头和下游的生态补偿机制;省内层面主要应立足于移民补偿的研究。通过这些卓有成效的生态理论研究,为云南在未来的生态实践掌握强有力的理论武器,并取得道义、经济、技术和文化的全面优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主动地位。

搭建平台发展和丰富中国生态文明理论

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在国际、国内渐成显学。党的十七大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已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在中央组织和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生态文明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列入了相关的子课题中。

在省外,在山东省委宣传部和山东大学的领导和支持下,山东省成立了我国第一家省级生态文明研究机构,也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专门以生态文明为研究对象的学术研究机构之一。

在省内,云南省林业厅正从林业建设与生态文明的角度开展相关的理论准备和研究;西南林学院正把“云南省如何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课题,作为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选动作,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向上级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云南虽有所行动,但亟待“大平台”整合部门“自选动作”纵观国际国内形式,云南省应当站在时代的高度,加强对生态文明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肩负起发展和丰富中国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历史使命,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搞清楚生态文明的内涵、本质、特征及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并结合正在全省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建设好绿色经济强省,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排头兵”。

建设民族文化大省

建设民族文化大省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四年级下册《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作为了解省情的前沿阵地,通过乡土教材《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实践和探索,既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际能力和团队精神中,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四年级的地方课程教学,通过《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美丽富饶云南的民风民俗,感受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家乡的各个民族、了解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2、了解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3、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做文明的现代化云南人。 四、教学措施: 1、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时空。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根据孩子的特点出发,创设各种活泼生动的活动,强调从活动中学习,让孩子在活动中去了解家乡的状况。 2、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和社会实践联系,强调从活动中学习,在探究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感知周围事物的特征,让探究成为地方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 3、强调学习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地方课程可与国家课程结合使用,相互渗透;也可单独开设。主要运用观察、信息收集、现场考察、参观访问、讨论、制作、调查、社区活动、专题研究等多种学习形式,掌握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能力,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五、课时安排

1、Array云 南 少 数 民 族 1课 时 2、 民 族 文 化 的 金 矿 2课时 3、音乐舞蹈的海洋 1课时 4、影视拍摄的基地 1课时 5、民间文学的沃土 1课时 6、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课时

云南省城乡规划条例(草案)

云南省城乡规划条例(草案) (公开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制定、实施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及其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分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市、区)域村镇体系规划和跨行政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包括城市群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第三条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节约用地和保护耕地,突出地方和民族特色、传统风貌,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合理规划产业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规划配置,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市辖区、开发区(园区)依法设立派出机构,按照规定职责承担有关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有关要求,设立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做好村镇规划管理工作。村(居)委会可以配备规划协管员,协助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乡规划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设立城乡规划委员会,作为城乡规划决策议事机构,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工作职责开展工作,为城乡规划编制和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城乡规划委员会由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代表组成,组成比例由本级人民政府确定。 第六条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发展改革、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市、县人民政府驻地镇的总体规划纲要和人口、建设用地规模进行审查,审查意见作为总体规划审批的依据。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并视财政收入增长的幅度逐年增加。 第八条鼓励开展城乡规划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和应用先进技术,制定规划标准、规范,创新管理模式,建设全省城乡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城乡规划信息共享,提高城乡规划的科技水

云南民族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云南民族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以大理巍山彝族为例 班级:地理科学11—2班 姓名:杨胜菊 学号:2011022230 日期:2013/12/1

摘要: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创造都依赖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每个民族只能在大自然这个天然舞台上从事文化创造活动,因而决定了民族文化属性具有两重性,即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生活在云南大理巍山这片热土上的彝族有着其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与他们生活的地理环境是密切联系的。彝族人民为了更好的适应大自然,形成了独特色的服饰、建筑、饮食、宗教等文化景观以及一条独具特色经济发展路线,这使得彝族生活中贯穿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线。 关键词:民族文化自然地理环境彝族服饰建筑饮食农作物 一、大理巍山自然地理概况 大理巍山县地形略似一只平卧的古瓷花瓶,南北两端狭窄而中部宽广;地势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巍山的山脉属云岭横断山脉的南延部份,地处云南省西部的哀牢山和无量山北段地区,和大理点苍山遥遥相望。山川秀丽,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境内河谷、盆地、山地相间分布。海拔高差悬殊大,其中河谷最低海拔1146米,山地最高海拔3037米。巍山水系属红河和澜沧江两大水系,以境内西部山脉为分水岭,山脉以西的漾濞江流域属澜沧江水系,山脉以东的西河流域属红河水系。由于巍山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促使生息在这里的人民用不同的生态适应方式,解决衣、食、住、行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也就出现了风格各异五彩缤纷的民族文化。生活在中部地区以回族为主体的人民,创造了以耕作为基

础的民族文化。生活在高原及高寒山区,二半山(中山地区)区的少数民族,创造了以半耕半牧及以畜牧为基础的文化。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风俗,而这些五彩纷呈的风俗习惯的形成又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由于历史的原因,彝族绝大多数居住于高寒山区和二半山区。高寒山区和二半山区养育了绝大多数彝族人民,也无时不在影响着彝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地理环境决定彝族人民对种植农作物种类的选择 1、居住在半山区的彝族由于气候凉爽、坡度较缓,农业生产以玉米和旱稻为主,并饲养黄牛和山羊,其经济发展居于中间水平。 2、居住在高山区的彝族由于海拔较高、气候冷凉、坡度较陡,农业生产以玉米、马铃薯、青稞、荞子为主,并兼营畜牧业,盛产山货药材,经济发展水平比半山地区都更为落后。 三、巍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区经济的影响 由于巍山彝族地区地形大多呈高山峡谷,陡坡不平的缘故,耕地被山川河流分割为零星块状。农民为了缩短住宅与耕地之间的空间距离,节省往来于二者之间的劳力,随耕地而搬迁,造成居住依耕地分散而分散。进一步加剧了闭塞,信息不通,交通不便的状况,导致商品经济观念缺乏。资源要素难以通过市场得到有效的配置。加之巍山彝族地区的耕地大部分分布于30―70度陡坡上,属“望天地”,不存在灌溉条件。并因海拔高,气温低,只能种植一些荞麦、土豆等耐寒的低产作物,其收成好坏全凭天意。除此而外,有些地区缺水、缺电、缺路,自然灾害频繁。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巍山彝区经济基础脆弱,经济发展

(第三号公告)云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评标补充规定

《云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 工招标评标补充规定》 (第3号公告) 云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施工招标评标补充规定 第一条为规范本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和评标行为,建立健全有关评标依据,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 第二条本补充规定为《关于印发<云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预算综合报价评标(暂行)办法>的通知》(云建建[2004]395号,以下简称“395号文”)和《关于印发<云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工程量清单评标(暂行)办法>的通知》(云建建[2004]396号,以下简称“396号文”)两个规范性文件的补充。 凡本省行政区域内进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下简称“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和评标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执行以上两个规范性文件以及本补充规定。 第三条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负责全省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和评标工作的统一管理,各州、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

分级管理的原则,依法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和评标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工程量清单编制应当执行国家清单规范、省工程量清单细目指南的有关规定及下列规定: (一)在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时,项目特征描述应当清晰、准确,对清单项目的技术和质量要求,应在招标文件的技术部分中明确相应的要求和标准。 (二)措施项目清单应结合工程实际,考虑通用条件下的施工组织和施工方法,并按照国家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的通知》(建办[2005]89号,以下简称“建设部89号文”)及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工程造价标准管理有关规定进行编制。 没有编制措施项目清单的工程量清单为不完整的工程量清单,不得对外发出,招标管理机构和造价管理部门不予备案。 (三)招标人应考虑市场状况和工程实施过程可能发生的费用,列出其他项目清单。招标人未提出,但在合同履行中发生的,承包方可以按规定向业主索赔。 第五条拦标价必须公布以下内容: (一)按照395号文规定进行招标评标的,应公布直接工程费、措施费、其他项目费、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以及拦标价总价,并分别单列公布出措施费中的环境保护、临时设施、安全、文明费的合计;脚手架、模板、垂直运输、大机进出场及安

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摘要)

广州发布了“十三五”规划纲要,到2020年,广州GDP年均增长7.5%以上,到2020年达到2.8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万元左右,力争提前实现全市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到2020年,广州都有哪些目标?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以上,到2020年达到2.8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万元左右(编者注:2015年广州GDP总量是1.8万亿元,超过了新加坡),力争提前实现全市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成效显著,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70%左右,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 创新驱动:到2020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9%,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例达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5件。 城市功能:到2020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8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250万吨,广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6亿吨和2500万标准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60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2%。 改革开放:到2020年,商品进出口总值达2000亿美元。 城乡环境:到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86%,可吸入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低于30微克/立方米,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8平方米。 民生福祉:“十三五”期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00万人,筹集保障性安居工程(含租赁补贴)累计5.75万套。到2020年,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2岁以上,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达40张,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8%以上。 文明程度: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 要实现这些目标,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如何在“十三五”时期形成新的动力源?纲要给出的答案是,坚持“三大战略枢纽、一江两岸三带、多点支撑”发展格局。 “三大战略枢纽”

云南民族文化发展与文化产业建设.

中华民族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 由此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 包含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 以其独特、生动、多样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 30年来, 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步伐, 云南的民族文化建设也一步步向纵深方向发展。自 1996年云南省六届四次全体会议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以来, 发展文化产业就成为民族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只有从云南民族文化的特点出发, 加速文化产业的发展, 才能尽早实现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目标。 一、历史:30年来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一定的文化形态总是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形态, 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生长出一定的、反映特定社会形态的文化形态。改革开放 30年来, 我国的文化体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 —上世纪 90年代初。 1978年 12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呼唤社会文化体制的改革。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也由高度集中的、有计划发展国有文化的模式向文化市场化方向发展。通过调整艺术部门和艺术团体的布局, 以及“ 双轨制” 的改革方式, 使文化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认同, 标志是 1989年国务院批准文化部设置文化市场管理局, 全国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开始建立。[1](P23 第二阶段:上世纪 90年代—— —本世纪初。 1992年, 党的十四大召开, 促进了文化体制的改革。继 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和一系列方针之后, 2000年 10月,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在当中首次提出了建设文化产业的思路。

云南的民族与民族文化(下)

2、从文化角度来看(1)虎崇拜与彝族服饰(1)虎崇拜与彝族服饰彝族以虎为图腾,他们将虎的形象放到了服饰上.如武定、牟定、南华等县的虎头鞋、帽、肚兜。彝族并非凡是虎都视为图腾,而是以黑虎为图腾,于是服饰的颜色也以黑为贵。(2)鸡崇拜与彝族服饰红河、武定、禄劝以及昆明近郊的撒梅人戴鸡冠帽(3)、狗崇拜与民族服饰苗族和瑶族服饰苗族、瑶族关于狗的传说最多服饰无论男女均在领边、袖口、裤沿上和胸襟两侧绣上色彩鲜明的花纹图样,上衣则特意煎成前短后长;妇女将发结成角状,再覆以花帕,腰带故意在臀部掉下一截以似狗尾。德昂筒裙传说,很早很早以前,德昂族三姐妹一起杀牛,牛被杀伤倒地翻滚挣扎,牛尾染血乱甩,三姐妹的筒裙都溅上了不同程度的牛血。于是她们按照筒裙上牛血的位置和颜色织出新裙,就形成三种不同花色的筒裙,分别传给后代。个别地区的德昂妇女还以藤篾制的“腰箍”缠腰为饰,多者缠到二三十圈,颇为别致。德昂族男女都爱戴头帕,并以绒球为饰。二、民族建筑1、竹楼干栏式建筑,日本学者称为:高床式2、木楞房称为:井干式 3、土掌房冬暖夏凉、节约土地、就地取材、造价低廉容易建造、容易维修 4、纳西族的“三房一照壁”建筑 5、白族的“三房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第五节云南少数民族的姓氏与命名方式人名是民族文化特点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具体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色。一个民族的人名总是与该民族的社会性质、历史、地理、宗教信仰、语言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姓氏特色:1 、大多数的民族无姓氏,如藏族就以其房名作为姓氏的代称。 2 、有的民族的姓氏是后来“钦赐”的,如纳西族据说原来没有姓,丽江贵族“钦赐以木姓”,从此,官姓木,民姓和。 3 、有的民族直接采用汉姓,如回族等民族就是直接采用汉姓,但仍以马、金姓居多。二、名字连名制:1 、正推顺连法:父名在前,子名在后,以父名最末的一个或两个字(或音节)冠在子名之前,子名的最末一个或两个字(或音节)又冠于孙名之前,如此世代相连,犹如链条一环扣一环。2 、逆推反连法:即子名在前,父名在后。3 、冠姓连名法。其连法与正推顺连法相同,只是要冠上一个姓。第六节云南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学一、云南民族艺术1 、原始社会的艺术:岩画、文身2、商朝至西汉时期的艺术:青铜器文化艺术3、东汉至隋朝的艺术:碑刻和书法艺术孟孝琚碑: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五月,于昭通白泥井出土。此碑书法苍劲,文辞典雅,浑朴古茂,现嵌于凤池书院(今昭通第三中学)壁。现存孟孝琚碑,上端断残,下端完整,左有龙纹,右有虎纹,下有龟纹。残碑高1.33 米,宽96 厘米,碑文共15 行,每行残存21 字,(按上下文意推测,每行上缺7字),隶书。由于碑文残缺,仅有“丙申”、“十月癸卯于茔西起攒,十一月乙卯平下”等字样,给确定建碑时间带来困难。学者们考证,各抒己见,聚讼纷纭,主要有西汉河平四年(公元前25 年),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 年)、永元八年(公元96 年)、永寿二年(公元156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十三五”时期(2016-2020)是XXX镇经济转型,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XXX 镇“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理清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明确工作原则、奋斗目标、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对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组织动员全镇人民,步调一致,同心同德,艰苦创业,克难攻坚,开拓创新,全面实现XXX镇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纲要》主要阐明“十三五”期间XXX镇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政府工作重点,是“十三五”期间XXX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十二五”简要回顾 一、“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十二五”以来,XXX镇党委、政府在XXX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同甘共苦、攻坚克难,不断克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困难,坚定不移的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各项任务目标,为“十三五”时期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预计到2015年底,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XX亿元,年均递增X%;完成农业总产值XX亿元,年均递增X%;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XX亿元,年均递增X%;农民纯收入达到XX元,年均递增X%;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年均递增X%;完成公共预算收入XX万元,年均递增X%,全镇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二)农业产业稳步发展

“十二五”期间,全镇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土地整理为重点,大力优化土地经营管理,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农业基础设施显著加强,粮食基础地位得到巩固。以水产养殖、畜禽养殖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农业产业结构日趋优化,龙头企业、特色品牌不断壮大。 (三)工业发展日新月异 “十二五”以来,全镇工业以XXX开发区为载体,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工作力度,先后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XX个,涵盖建筑材料、钢铁加工、卫生洁具、电力工程等行业,为全镇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镇围绕XXX开发区园区建设和企业用工需求,注重发展运输、工程建设、餐饮、劳务输出等行业,第三产业稳步增长。预计到2015年底,全镇各类服务网点达XX户, 从业人员达到XX人。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十二五”期间,我镇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力改善群众生活条件。进一步优化了教育资源,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全镇初升高的入学率一直位居全区前列;以弱势群体救助为核心,社会保障再上新台阶,全面铺开居家养老工程,并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计生工作进一步加强。进一步规范了孕前型管理模式,强化了服务质量,加大了新型生育文化宣传,全面落实了利益导向机制。全镇人口出生率X X‰,人口自然增长率XX‰。此外,文化、卫生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六)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云南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

云南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 见稿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关于征求《云南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草案)》意见的公告关于公布《云南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的公告 为了在地方立法中发扬民主,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条例》的规定,现将《云南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在网络上予以公布,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请提出意见的单位和个人,于5月10日前将修改意见反馈云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地址:云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昆明市华山南路135号) 邮政编码:650021 联系电话:0871─3632911(传真) 电子邮箱;mrsliuchun@https://www.360docs.net/doc/b98371729.html, 云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二ОО六年四月二十八日云南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修订草案) (公开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增强和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城市绿化条例》、《城市供水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城市建设和从事城市建设管理活动的,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城市建设管理,包括城市建设专业规划管理、市政公用事业、园林绿化、市容和环境卫生、市政设施运营安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以及城建监察等方面的监督管理。 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是指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选择市政公用事业投资者或者经营者,明确其在一定范围和期限内建设和经营市政公用事业产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制度。 第四条城市建设应当遵循科学规划、节约用地的方针,坚持先地下、后地上,配套建设的原则。 城市建设管理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公众参与、建管并重、科学高效的原则。公众对城市建设及管理具有知情权、建议权、批评权、监督权。

建设文化大省重现丝路辉煌

建设文化大省重现丝路辉煌 甘肃省飞天奖舞蹈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是面向全省各大文艺院团、大中院校举办的专业舞蹈大赛。 一、两种赛事共同举办,繁荣甘肃省舞蹈事业 本次大赛首次将“小桃李杯”校园舞蹈比赛融入其中,两种赛事共同举办,而这样的一种方式其要求和目的也是不一样的。“飞天杯”舞蹈大赛中参赛的作品只限于原创,其用意在于鼓励编创优秀的舞蹈作品,推出新人新作,繁荣我省舞蹈事业。则“小桃李杯”校园舞蹈比赛要求原创和学演作品均可参赛,也在参赛选手的年龄上分为少年组和青年组两大类,要求选手的参赛条件为舞蹈专业中专、职业高中在校生或舞蹈特长大专、本科、研究生在校生等。这样的安排无论是专业的舞蹈学生还是业余舞蹈爱好者都能拥有一个真正属于每个人的权威舞蹈赛事,成为展示舞蹈才华的最佳平台。 二、芭蕾舞的纳入,开创我省舞蹈比赛新篇章 回望第一届和第二届“飞天杯”舞蹈大赛,其参赛舞种主要有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敦煌舞、现当代舞等,也都表现出了不俗的实力。而本次比赛中芭蕾舞作为后起之秀,唱起了主角,参赛选手无论是从身体条件、技术技能掌握、还是作品的把握都让人眼前一亮。他们精湛舞技和规范舞容,让所有的观众为之倾倒。在比赛中西北师范大学舞蹈学院和兰州市芭蕾舞团的演员们出色的表演了世界经典芭蕾舞剧《海盗》、《艾斯米拉达》、《堂吉诃德》、《天鹅湖》、《睡美人》等其中的优秀片段,细腻而准确的刻画了人物性格,展示了高超的技术技巧。 三、培育演员表演能力,展现我省舞蹈教学水平 从参赛人员来看,本次大赛可谓是精英汇聚,这也是各大院团展示教学成果的最佳平台。纵观这次大赛,舞蹈演员的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男女演员从能力来看,以

云南省小学四年级下册地方课程《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教学计划

2014—2015 学年下学期四年级(1)班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作为了解省情的前沿阵地,通过乡土教材《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实践和探索,既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际能力和团队精神中,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四年级的地方课程教学,通过《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美丽富饶云南的民风民俗,感受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家乡的各个民族、了解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2、了解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3、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做文明的现代化云南人。

四、教学措施: 1、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时空。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根据孩子的特点出发,创设各种活泼生动的活动,强调从活动中学习,让孩子在活动中去了解家乡的状况。 2、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重视学生 的学习与生活和社会实践联系,强调从活动中学习,在探究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感知周围事物的特征,让探究成为地方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 3、强调学习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地方课程可与 国家课程结合使用,相互渗透;也可单独开设。主要运用观察、信息收集、现场考察、参观访问、讨论、制作、调查、社区活动、专题研究等多种学习形式,掌握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能力,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五、课时安排 1、云南少数民族 1课时 2、民族文化的金矿 2课时 3、音乐舞蹈的海洋 1课时

4、影视拍摄的基地 1课时 5、民间文学的沃土 1课时 6、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课时 勐约乡中心小学 王国花 2 015年3月1日

云南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精编版

云南省城市建设管理条 例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云南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 (1994年11月30日云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建设管理,促进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改善城市居民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设市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城市建设,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城市建设管理,包括城市建设规划和勘测、建设用地和建筑、房地产、市政公用设施、园林绿化、市容和环境卫生以及城建监察、城建专项资金管理等内容。 第四条城市建设执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城市建设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步提高。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建设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市建设投资应当在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中占有一定比例。 第六条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省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州、市、县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建设管理工作。 土地、工商、公安、交通、卫生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城市建设管理工作。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对城市规划、市政工程、公用事业、风景名胜区、市容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的建设管理实施监察。 在城市设立的城建监察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行使行政执法职权。 第八条所有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城市建设及其设施的义务,有权制止、检举损害城市建设及其设施的行为。

云南民族文化特征论

云南民族文化特征论 0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030911014 张颖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由中国境内不同的民族所组成的一个统一体。中国56个民族,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有着各自的民族文化特征。云南民族文化,因其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成为民族文化中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的部分。 从历史来看,云南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云南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其历史的久远可以追溯到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始于春秋的古滇文化、魏晋的爨文化、宋元时的南诏大理文化和元明清以来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各民族文化,构成了云南2000多年文明史的纵向脉络,使云南的历史文化资源雄浑而厚重。 从人文地理来看,云南多民族的共生共存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一个世界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形态共生带。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及民俗特点,构成了云南特有的民族人文景观。

下面,结合《云南民族文化概说》书本上的知识和上课所学的内容,粗浅的谈谈我所认识的云南民族文化特点。 一、云南民族文化特征的乡土性 自古云南地处闭塞,交通不便,即便有“蜀身毒道”、“茶马古道”这样联系外界的通道,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滇道之难,又远远超过蜀道。因此造成了云南民族人口流动性小,社会开放程度低,形成了云南各民族社会发育程度的参差不齐。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萌芽,人类社会发展经过的几种历史形态都有存在。由于历史上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加之自然资源又较为丰富,很容易形成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由此形成了一种比较完备的“隔离机制”。这样,其文化形态都较少发生重大变革,决定了云南民族文化具有乡土性的特征。 但也正因为云南民族文化的乡土性,造就了云南民族文化的独有的魅力。云南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包括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及歌舞、风俗、工艺品、服饰、建筑、饮食、节祭等等,构成了云南特有的山山水水各见人间千秋的人文景观,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民族歌舞资源。云南人已经在民族民间歌舞的市场化运作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云南映象》就是把

《云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评标补充规定》--云南省建设厅公告 第3号

云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评标 补充规定 云南省建设厅公告第3号 《云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评标补充规定》已经2005年10月25日云南省建设厅第14次厅务会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1月20 日起实施。 云南省建设厅 二OO五年十月二十八日 第一条为规范本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和评标行为,建立健全有关评标依据,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 第二条本补充规定为《关于印发{云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预算综合报价评标(暂行)办法)的通知》(云建建[2004]395号,以下简称“395号文”)和《关于印发(云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工程量清单评标(暂行)办法)的通知》 (云建建[2004]396号,以下简称“396号文”)两个规范性文件的补充。 凡本省行政区域内进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下简称“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和评标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执行以上两个规范性文件以及本补充规定。 第三条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负责全省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和评标工作的统一管理,各州、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依法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和评标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工程量清单编制应当执行国家清单规范、省:E程量清单细目指南的有关规定及—F列规定: (一)在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寸,项目特征描述应当清晰、准确,对清单项目的技术和质量要求,应在招标文件的技术部分中明确相应的要求和标准。 (二)措施项目清单应结合工程实际,考虑通用条件下的施工组织和施工方法,并按照国家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的通知》(建办[2005]89号,以下简称“建设部89号文”)及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工程造价标准管理有关规定进行编制。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 规划纲要 广西发展和改革委 根据《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阐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乘势而上奋力实现“两个建成”宏伟目标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广西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实现“两个建成”目标的关键期。必须深刻认识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准确把握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阶段特征,抓住用好重大战略机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章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方针政策,提出并实施一系列符合广西实际的重大举措,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胜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等指标超过万亿元,预计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8万亿元,年均增长10.1%。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千亿元产业增至10个,新兴产业加快成长,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农业农村发展态势良好,城镇化水平提升,“双核驱动、三区统筹”区域发展协调推进。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跨越,高铁经济圈和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南宁机场跻身千万旅客吞吐量大港行列,西部首座核电站防城港红沙核电1号机组并网发电,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工

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纲要

云南“两强一堡”战略 一、民族文化强省《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纲要》 保障措施和实施对策 24.建立组织领导协调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实行与精神文明建设相一致的各级党委、政府负总责,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指导、组织和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各负其责,人大、政协督促推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办公室设在省委宣传部。党政各职能部门要在民族文化大省建设领导机构及其办公室的指导协调下,动员组织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同时,建立组织协调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对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和决策。各地州市县也要建立相应的机制和制度。 25.加强领导目标责任制和工作会议、奖励制度。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把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纳入“十五”计划和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要在年度计划中提出具体的分解目标、任务和措施,年终总结时进行认真分析和评价。建立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工作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问题。建立表彰奖励制度,定期表彰奖励为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奖励优秀文化人才和优秀艺术作品。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及其传承人进行命名,对各种艺术门类杰出人才授予称号。 26.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和基础设施投入。制定《云南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条例》,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广播电视人口有效覆盖率,加强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科技馆、青少年宫、体育场(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发119跖]37号文件精神,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给予特殊倾斜。省里已出台的扶持文化事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十五”期间继续执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遗产相对丰富的地区,要从城市维护费中划拨一定比例用于文物保护;城市新建小区要按建筑造价的一定比例配套建设公共文化设施。设立贫困地州国家级贫困县“两馆二站”建设专项资金,各级政府也要配套一定资金,集中解决贫困地州国家级贫困县的图书馆、文化馆和乡文化站修扩建问题。设立文化精品创作扶持资金,扶持省内外文化工作者围绕云南题材的精晶创作。27.大力拓宽投融资渠道。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完善公共财政支持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政策,每年的文化投入根据财政状况作相应增加;适当增加财政资金在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额,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并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引导信贷资金投入,逐步增加对有潜力、有效益项目的贷款额度,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吸引国际金融资金投入我省的文化建设;积极探索利用外资办文化产业的有效途径。以政府支持、社会赞助的方式建立并壮大民族文化发展基金会,吸收利用社会资金成立云南文化投资公司、文化资产经营公司等机构,积极创造条件发行民族文化彩票,鼓励支持文化产业集团上市。充分运用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办文化事业的积极性,吸引各方力量对文化建设投资或捐赠。 28.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政府主要实行以政策指导、法规约束、信息服务、检查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宏观管理,把部分微观文化行政管理职能赋予行业组织,使政府的宏观调控与行业组织的微观管理有机结合。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的改革,制定政策促进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向产业实体转化;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步伐。规范文化产业单位的组织形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股份制改造,形成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制度;鼓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体通过资产重组,实施全新的现代管理模式,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29.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以资本为纽带、政府宏观调控、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引导、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遵循市场规律,优化资源配置,鼓励多种投资主体兴办多种形式的文化产业。采取政策措施,调整文化产业资产存

云南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

云南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 (2006年修正本)颁布部门: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颁布时间:2006-11-30 生效时间:2007-01-0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增强和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国务院《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城市绿化条例》、《城市供水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城市建设管理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城市建设管理,包括城市建设专业规划、市政公用事业、城市园林绿化、市容和环境卫生、市政设施运营安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以及城市建设监察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 第四条城市建设管理遵循以人为本、科学规划、节约资源、因地制宜、公众参与、建管并重和持续发展的原则。 公众对城市建设管理依法享有知情、参与、建议、批评和监督的权利。 第五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市建设管理的领导,将城市建设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证城市建设管理经费,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第六条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城市建设管理工作。 州(市)、县(市、区)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市政公用、园林绿化等主管部门(以下统称城建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建设管理工作。 发展和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安全监管、交通、水利、林业、公安、工商、卫生、旅游、邮政、通信、电力等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城市建设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二章城市建设专业规划管理 第七条城市人民政府城建及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城市道路、供水、供气、供热、供电、节水、排水及污水处理、公共客运、消防、邮政、通信、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垃圾处理和关系公共安全的各类专业规划。 编制城市建设专业规划,应当从城市风格、风貌,道路、建筑、景观、公共

《云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工程量清单评标(暂行)办法》--云建建[2004]396号

云建建[2004]396号 为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评标活动,保证评标的公平、公正,维护招标投标活动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我厅制定了《云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工程量清单评标(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 云建建[2004]396号 各州、市建设局,省级各委、办、厅、局,各有关单位: 为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评标活动,保证评标的公平、公正,维护招标投标活动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我厅制定了《云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工程量清单评标(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在全省统一执行。在执行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函告云南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 附件:云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工程量清单评标(暂行)办法 云南省建设厅 2004年6月28日 附件 云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工程量清单评标(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施工招标评标活动,保证评标的公平、公正,维护招标投标活动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工程施工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报价招标的工程。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是指投标人按照招标人或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以下统称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施工图纸及招标文件规定的报价要求进

行投标报价。 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工程应当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招标。 第三条评标活动由招标人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委员会成员人数宜为7人以上的单数,其中相关经济方面的专家人数不少于3人。评标活动应遵循公平、公正、科学、择优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或者影响评标过程和结果。 评标委员会成员应当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遵守职业道德,对所提出的评审意见承担责任。 第四条招标人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证评标活动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评标委员会成员和与评标活动有关的工作人员不得透露对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人的推荐情况以及与评标有关的其他情况。 所称与评标活动有关的工作人员,是指评标委员会成员以外的因参与评标监督工作或事务性工作而知悉有关评标情况的所有人员。 第五条评标活动及其当事人应接受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招标投标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招投标管理机构)依法实施的监督。 第六条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工程量清单编制应依据招标文件、施工现场条件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建设部令[2001]第107号)、云南省建设厅《关于发布施行云南省2003版建设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通知》(云建标[2003]668号)及其相关配套的计价文件编制。 招标人应对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二)工程量清单误差、遗漏项目的修正: 1、招标人若发现工程量清单存在误差或有遗漏项目的,可在投标截止时间前15日对工程量清单作修正,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由此影响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编制时间的,招标人应当适当延长投标截止时间; 2、投标人不得对招标人公布的工程量清单作随意调整,投标人若对工程量清单有疑问可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内向招标人书面提出,由招标人视情况作出书面回复。

云南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分析

论文设计 2014城市规划专业城市地理学课程期末作业 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专业城市规划 年级城规101班 姓名李开啟 学号 201011002111 指导教师郑溪

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分析 一、昆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一、区域规划层面) 一、昆明市的定位(概括) 昆明主要有中央商务区、金融次中心、主城副中心……昆明主城区各区域的功能将得到明确,昆明由主城、呈贡新城、空港经济区组成核心区域,城市拓展空间以东南、东北两个方向为主。其中首次明确未来昆明将主要依托米轨线的改造,组成服务主城和呈贡及市域重要城镇的线网。 二、昆明区域功能 昆明是东南亚门户开放的枢纽,是国家级的历史名城,是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是西南部中心城市 集中西山、昆明滇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城市生态控制带;集中轿子雪山风景区、寻甸红色旅游风景区、九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石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阳宗海旅游度假区等昆明市重点的风景区为城市生态景观控制区。 三、昆明市区域范围,城市形成五轴一核心的局势。 1)、昆明中心城区范围含昆明 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的全 部行政辖区;西山区的主城二 环路内以内地区的福海、前卫、 马街、碧鸡四镇;呈贡县的洛 羊、龙城、斗南、吴家营、大 渔、马金铺六乡镇。总面积为 1722平方公里(含滇池草海水 域10.7平方公里)为经济贸易 区。 2)、昆明城市的空间拓展方向 应以东南、东北两个方向为主, 远景向滇池流域外拓展空间。 昆明南北向发展主轴,北翼以 昆曲高速公路为主,南翼由昆 玉高速公路、昆洛公路、南昆 铁路、泛亚铁路等组成,是昆 明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发展 轴。 3)、昆明主城区将形成“核心 —网络、两轴、两带”的开放 式城市空间结构。两轴是中心 城————海口,昆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