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药研究概况汇总

合集下载

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策略

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策略

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策略肺纤维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其病理特征是肺组织中纤维化成分增加,导致肺功能受损。

本文将通过探讨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以及药物治疗策略来深入了解这一疾病。

一、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1. 上皮间质转化(EMT)上皮间质转化是肺纤维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正常情况下,上皮细胞与间质细胞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和功能区分。

但是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上皮细胞可转变为间质样细胞,并开始产生基质蛋白,从而促进纤维组织形成。

2. 炎症反应慢性炎症反应也是导致肺纤维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各种刺激因素引起的持久性或复发性炎症反应会诱导多种造花因子和趋化因子的释放,进而激活免疫细胞和产生大量氧自由基,最终导致肺组织纤维化。

3. 实质成分沉积慢性肺部感染、过敏反应和其他长期刺激可引起机体对实质成分进行过度反应。

这些实质成分的异常沉积会诱导和加剧纤维化反应,从而导致肺纤维化的发生。

二、药物治疗策略1. 抗炎治疗由于炎症反应在肺纤维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抑制炎症可能是治疗该疾病的关键。

常用的抗炎药物包括皮质类固醇和非甾体消炎药(NSAIDs)。

皮质类固醇可以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和减少氧自由基产生来减轻纤维化程度。

NSAIDs则可以缓解慢性肺部压力,从而降低了组织损伤的风险。

2. 抗纤维化治疗针对肺纤维化发展过程中的上皮间质转化和基质蛋白生成等环节,可以采用抗纤维化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在上皮间质转化中起到重要作用,抑制其信号通路或合成可以降低肺纤维化程度。

此外,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等药物也可阻断纤维组织形成。

3. 免疫调节治疗免疫系统失调也是肺纤维化的一个重要机制。

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可控制慢性肺部炎症反应,并减轻相关组织损伤。

常见的免疫调节治疗包括免疫抑制剂和免疫增强剂。

4. 支持性治疗肺纤维化患者往往伴随着呼吸困难、咳嗽和氧合不足等严重症状。

因此,支持性治疗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针对不同的临床表现,可以选用呼吸道扩张剂、镇静剂或氧气供应等方法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防治肺纤维化有优势

中医防治肺纤维化有优势

中医防治肺纤维化有优势作者:冯广泉来源:《科学养生》2013年第08期据媒体报道,最近首尔某大型医院住进了7名因不明病毒患肺炎的女患者。

她们大部分是因咳嗽和呼吸困难被诊所诊断为肺结核、肺浮肿或心脏功能不全等病。

进入首尔某大型医院,被诊断为“感染不明病毒而出现肺纤维化”。

患者中,36岁的患者A,在怀孕期间患感冒,到该医院接受诊治。

在吃药治疗后,病情反而更加严重,被安置在监护病房,随后该患者出现了快速的肺纤维化现象,并且还出现脑出血,最终在2日后死亡。

肺纤维化是什么病?怎么这么快就夺人性命?笔者就此采访了苏州市中医院陈宇教授。

据陈教授介绍,目前肺纤维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医学难题,国内外都在探讨该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案,但都未能确定具体的发病因素和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只能以控制病情为主。

因其难以治愈,肺纤维化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

其起病隐匿,病程发展快,预后不良,成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

近几年,肺纤维化发病率及病死率不断攀升,肺纤维化发病年龄多在40岁~75岁,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城市发病高于农村。

据了解,健康人的肺间质水分恒定,与肺泡处于理想的湿润状态,以利完成人体的气体交换功能。

当患有肺纤维化时,多因一种或多种基因缺陷引起的肺泡间结缔组织变厚变硬,挤占了肺泡的常规空间,使胶原蛋白过度沉积,降低了氧气交换能力,而导致呼吸困难。

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错过最佳治疗期,致使肺泡空间越来越小,无法正常实现氧气交换,使患者无法正常呼吸,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

肺纤维化临床症状表现不一,最初往往是由多种原因而引起的肺涨损伤,如肺泡炎、间质性肺炎等等,最终都可能引起肺泡上皮受损成纤维细胞增生,肺间质及肺泡结构改变,发生肺纤维化。

西医治疗这种疾病的效率不明显,陈宇教授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疗效明显。

他认为,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病情早期一般以扶正祛邪治疗,采用以治肺为准则,清肺化痰、平喘止咳等中药治疗;当病情逐渐加重,进入中晚期时如胸闷气急、不能下床活动,可采用扶正补肾纳气、回阳救逆、益气复脉治疗。

肺间质纤维化

肺间质纤维化

肺间质纤维化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肺间质的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肺间质,也可累及肺泡上皮细胞及肺血管。

病因有的明确,有的未明。

明确的病因有吸人无机粉尘如石棉、煤;有机粉尘如霉草尘、棉尘;气体如烟尘、二氧化硫等;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药物影响及放射性损伤。

本病属中医“咳嗽”、“喘证”、“肺瘘”等范畴。

[临床表现]起病隐匿,进行性加重。

表现为进行性气急,干咳少痰或少量白黏痰,晚期出现以低氧血症为主的呼吸衰竭。

查体可见胸廓呼吸运动减弱,双肺可闻及细湿罗音或捻发音。

有不同程度紫绀和杵状指。

晚期可出现右心衰竭体征。

[诊断]1.进行性气急、于咳、肺部湿罗音或捻发音。

2.x线检查:早期呈毛玻璃状,典型改变弥漫性线条状、结节状、云絮样、网状阴影、肺容积缩小。

3.实验室检查:可见ESR、LDH增高,一般无特殊意义。

4.肺功能检查:可见肺容量减少、弥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

5.肺组织活检提供病理学依据。

本病应注意与喘息性支气炎鉴别。

[治疗]1.西医药治疗(1)激素治疗:强的松30—40毫克,分2-3次口服,逐渐减量至维持量,5-lO毫克,1日1次。

(2)治疗并发症: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菌选择抗生素。

(3)支气管扩张剂:氨茶碱、舒喘灵等。

(4)氧疗:适用于晚期患者。

2,中医药治疗(1)肺气虚损:咳喘声低、易疲乏,自汗畏风,易感冒,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肺气,止咳定喘。

方药:生黄芪30克,生白术、杏仁、紫菀、款冬花、地龙各10克、防风6克,太子参15克,炙麻黄6克,生甘草6克。

中成药:玉屏风颗粒。

(2)气阴两虚,痰淤阻肺:干咳无痰或少痰,喘息气短,动则加甚,神疲乏力,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腰酸膝软,舌淡红、首薄白或少苔,脉细滑或细弱。

治法:补肺滋肾,化痰活血。

方药:太子参、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各15克,麦冬30克,五味子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生黄芪30克,百合30克,胡桃肉15克,丹参30克,紫菀10克,川贝粉6克(冲服)。

中医益气活血法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理论探讨

中医益气活血法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理论探讨

中医益气活血法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理论探讨发布时间:2021-07-15T14:28:25.64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5期作者:唐虎,李睿[导读] 肺纤维化(pulmonaryfibrosis,PF)是各种原因唐虎,李睿(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眉山620010)【摘要】肺纤维化(pulmonaryfibrosis,PF)是各种原因导致肺间质增生性改变的一类疾病,其发病情况呈逐年上升态势,严重危及人类健康。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是间质性肺病中的一中类型,目前西医药治疗手段主要以激素治疗(冲击治疗)、免疫抑制剂、其他细胞毒性药物及其他辅助治疗等为主,未取得理想治疗效果。

近年来,不同医家开展了各种研究,结果提示中医中药的参与对提高该类疾病的临床疗效具有一定帮助,但其病因病机及治疗机制仍不明确。

四川省名中医张晓云教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和自己的临床经验,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探讨运用益气活血法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疗效确切,值得借鉴。

【关键词】益气活血法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理论探讨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种可累及肺间质、肺泡和(或)细支气管的肺部弥漫性疾病,临床多见干咳、劳力性呼吸困难,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降低为特征,血气分析多提示低氧血症,影像学上可见双肺弥漫性病变。

本病属于呼吸疾病中的难治性疾病,无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及种族倾向,男性多于女性,通常中年起病,以40~70岁多见,平均诊断年龄为66岁,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50%,10年生存率仅30%,病程持续进展,逐渐丧失肺泡-毛细血管功能单位,最终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1]。

1.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治策略及困境肺间质纤维化是多种病因导致间质性肺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结局。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是间质性肺疾病中的一种,即指病因未明的慢性进展性纤维化型间质性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老年人群好发,病变多局限于肺叶,组织病理学和(或)影像学表现以寻常型间质性肺炎为特征而难以快速准确诊断[2]。

浅谈名老中医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经验

浅谈名老中医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经验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年第17卷第34期159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0 引言肺间质纤维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肺间质的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肺间质、肺泡和(或)细支气管,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肺间质病变。

临床上分为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SPF)和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以IPF为多见。

肺间质纤维化属于中医学“肺痿”、“肺痹”等范畴,以隐袭性进行性呼吸困难,短促有哮鸣音为其突出的症状,干咳或有少量白色粘痰,咳吐不利。

当继发感染时,痰量增多或为黄痰,偶有血痰。

部分患者可出现胸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出虚汗,全身困乏无力,呼吸表浅急促。

晚期出现杵状指(趾),发绀,蜂窝肺,肺萎缩。

在治疗上,西医现多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并辅以支持疗法,但疗效尚不理想,且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副作用大。

中医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为了进一步提高其临床疗效,现将名老中医治疗本病的特色理论和临床经验浅述如下。

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1]治疗肺系疾病,总的原则是注重抓主症,抓共性,抓主要病机,注重疾病的演变规律,并注重“风邪”在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将肺间质纤维化归于中医“肺痿”范畴,认为病位在肺,久病及肾,关乎脾胃。

病机为肺肾两虚、气虚血瘀、肺气失宣,并确立了益气养阴、调理肺肾、纳气平喘、活血化瘀的治疗大法,同时兼以疏风宣肺、化痰止咳、祛瘀通络。

晁教授不仅重视医学古籍的研究,而且对现代药理的研究也非常重视。

他认为补益类中药有调节免疫功能,如太子参、麦冬等均具有调节免疫作用,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具有抗缺氧作用,类似于中医调理肺肾作用的体现。

部分活血药有抗纤维化作用,如丹参、当归等可以改善机体微循环,改善临床缺氧状态,延缓或阻断肺纤维化的进程,可认为是中医活血化瘀作用的体现。

还有部分中药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如麻黄、杏仁、紫菀等可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肺通气功能,属于中医宣肺平喘作用的体现。

这个老中医可逆转肺间质纤维化,你还在等什么?

这个老中医可逆转肺间质纤维化,你还在等什么?

这个老中医可逆转肺间质纤维化,你还在等什么?“夏季,老年人身体调节能力弱、免疫功能下降、抗病能力差等因素容易引起肺病的发生和反复。

”你好名老中医堂大内科专家、首席呼吸疾病专家张会川教授说,空调、冷饮、凉菜等更容易造成呼吸道抵抗力下降,加重纤维化病变速度。

据相关统计显示,不少医院接诊了大量呼吸疾病患者,其中急诊内科就诊患者比平日增加了20%。

被誉为“肺间质纤维化治疗第一人”的张会川教授提醒,“夏季高温”使一些呼吸道疾病的老病号纷纷“中招”,严重的患者甚至出现了呼吸衰竭的症状。

你好名老中医堂首席呼吸疾病专家张会川教授解析:“肺病难治,难就难在反复发作,随着患者年龄增加和发病次数增多,症状会越来越重,即使住院也只能是消炎抗菌。

这样的结果就是,炎症消除了,但受炎症刺激而受损的肺组织并没得到复原,就像皮肤受伤愈后会留下疤痕一样,肺部组织如肺泡、气管、支气管在炎症感染消除后也会留下疤痕。

而临床常规的消炎、止咳、平喘等对症处理,长期使用只会加重肺部纤维化的进程,这就是‘治不好、致残肺’的根源!”激素、抗生素,治标不治本“治疗肺病,无论是采用抗生素、茶碱类或激素类药物进行抗炎和抗过敏治疗,还是采用祛痰化痰类药物稀释痰液和抑制痰液分泌,这些都难以彻底排净痰液,更无法呼出残气,治标不治本。

”你好名老中医堂大内科专家张会川教授说,一般认为,只有两成患者适合用激素控制急性症状。

但激素治疗不适合年龄大于70岁的,极度肥胖的,伴随心脏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的患者,所以要谨慎使用。

逆转纤维化,为肺病康复指明出路温肾清肺汤疏通经络、调畅气机、修复脏器功能,内病外治、标本兼治,多种康复手段辨证选方、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整体调节、恢复机体内环境阴阳平衡。

同时运用多功能治疗系统直接作用于肺脏病灶部位,修复受损肺脏细胞。

改善血液循环和物质能量代谢,促进炎症的消散并进一步调动肌体免疫系统、增强自身免疫力。

温肾清肺汤运用针对性极强的精制纯中药方剂纠正体质、体液、内分泌紊乱失衡状态,使身体内环境免疫平衡彻底恢复,激活再造肺功能,从而达到迅速消炎、止痛、化淤、缩短治疗疗程,治愈肺病的目的。

探讨肺间质和肺高压的中药疗法

探讨肺间质和肺高压的中药疗法

探讨肺间质和肺高压的中药疗法----谢东泽大夫本文稿由京泽风湿免疫中心提供第一部分:肺间质损害肺间质组织由胶原蛋白、弹性素及蛋白醣类构成,当纤维母细胞受到化学性或物理性伤害时,会分泌胶原蛋白进行肺间质组织的修补,进而造成肺纤维化;这是机体受到损伤后的一种修复反应,属于正常生理机能。

问题在于这种损伤的持续存在,纤维化的过程就会持续下去,并出现过度修复,伤害到正常的肺组织,最终造成肺功能失代偿。

大多数间质性肺疾病都有共同的病理基础过程。

初期损伤造成肺泡炎症改变,随着炎性--免疫反应的进展,肺泡壁、气道和血管相继被累及。

持续炎症过度修复导致肺间质细胞增殖,产生大量的胶原和细胞外基质。

最后肺组织的正常结构为增厚的纤维组织包绕的囊性空腔所替代,即为晚期的“蜂窝肺”。

纤维组织和空腔不具备氧气交换功能,这是一系列机体缺氧现象产生的缘由。

肺是人体血管最丰富的器官之一,肺泡炎和累及肺间质的炎症和最终导致的肺间质纤维化,必然会伤及肺的血管床,血管床减少,是自身免疫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原因之一。

早期肺泡炎阶段,肺泡内出现渗出和坏死,机体的免疫机制如果能将这些渗出和坏死物质清除掉,这些肺泡就能恢复正常的功能。

反之,如果这些物质不能被清除,就会被纤维结缔组织所替代,完全失去氧交换的功能。

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发病初期就出现肺损害,也有一些是在治疗过程中逐渐被发现合并肺部损害的。

多数肺间质损害最初是以肺泡炎开始并进而累及肺间质,而纤维化则是这一损害最终的结果。

这一过程的早期是可逆的或部分可逆的,最终的纤维化、蜂窝肺是不可逆的。

所以笼统的将自身免疫病的肺间质损害统称为肺间质纤维化有失偏颇,可能使人误以为这些纤维化都是不可逆的,所以我认为称之为肺间质损害应该更确切。

各种自身免疫病的肺间质损害有所不同:类风湿性关节炎:约70%的患者在发病5年后出现肺间质损害。

症状可由轻到重,早期肺泡炎阶段症状轻微,晚期可演进成多种严重的肺间质损害,直至蜂窝肺、肺动脉高压、肺心病。

结缔组织病相关肺纤维化的中西医治疗

结缔组织病相关肺纤维化的中西医治疗
[] 1 中国药典一部 2 1 年版 00 [] 2 高杰等. 药学 实践杂志 , 9 . . ) 9 1 51 ( . 7 9 331 [ ] 学梅 中药 审方 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 0 . 3顾 2 5 0 2 [] 4 管小青 中药饮 片划价 、 配方 、 库管经验介绍 ,0 0 20 . 5 [ ]国家医药管理局 中草药情报 中心 站编 植物药有效成 份手册 5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9 69 1 8. [ ] 训生 浅论 如何提高 中药调剂质量 20 . 6 0 78
2 1 年 7 第 3 第 l 期 01 月 卷 9
J l 2 1 Vo. uy 01 1 3 No1 .9
中国 中医药咨讯
J un lo iaTrdt n l ie eMe iieI fr t n o r a f Chn a io a n s dcn nomai i Ch o ・1 7 ・ 6

肺疾病的药物, 对于非特异性 间质性肺炎 、 脱屑型间质性肺 炎和隐匿型机化性肺 炎, 激素疗效 通常较好, 于特发性 而对 肺纤维化有效率极低或无效 。 其用法: 泼尼松或其 他等效制 剂 的糖皮 质激素, 每天 05m /g理 想体重 , 同) . gk ( 以下 , 口服 4
周; 然后 每天 02 gk, . m /g口服 8周 ; 之减 量至 每天 015 5 继 . 2 m /g 02 / , gk 或 .5 k 隔天 1 口服。另有研究证实 【 , mg g 次 7 静脉 ] 应用 甲基强 的松龙 冲击 ( nC 也可使病情 稳定, 1 e 0, k 尤其适 用于病情恶化或急性加重者 。 但糖皮质激 素不适用于: 慢性 病程 ; 的纤维化 ; 广泛 肺高分辨率 C T没有磨 玻璃样 改变; 患 者有禁忌证。 31 环磷 酰胺 糖 皮质激 素对 肺泡炎 的长期缓解 效果不 .. 2 佳, 可应用环磷酰胺来弥补这一缺憾 。 应用环磷酰胺可以使 患者 的用力肺 活量 (V ) 到更明显 的改善 。其用 法: F C得 按每 天2 mg g给药, 开始剂则可为每天 2 ~5 mg口服, 7~ 5 0 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药研究概况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 pathic pulm on aryfibrosis,I PF)是一种原因不明、进行性的、以两肺弥漫性间质纤维化伴蜂窝状改变为特征的疾病。

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统计资料显示其5年生存率低于50%,10年生存率仅约30%,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正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由于目前IPF的治疗西药常选用激素或加用免疫抑制剂,疗效不确定且副作用大。

中医药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延缓肺功能的减退,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安全可靠,但对如何进医药治疗效果是当今业界广泛关注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1 病因病机认识王氏等认为,本病以肺脾肾虚或气虚或阴虚或气阴两虚为本虚一面,痰浊、瘀血、火热为邪实一方,正虚与邪实相互影响,病机总以虚、瘀为关键。

临床可见痰热壅肺、气滞血瘀、肺脾气虚、肺肾阴虚等多种证候。

龚婕宁等认为邪盛正衰、慢性消耗是肺间质纤维化的起始原因。

气虚阴伤,肺络瘀阻,是肺间质纤维化形成的基本病机。

同时指出,其基本病变在肺,但病理机制却涉及脾、肾等相关之脏。

在病变过程之中,气虚、阴伤、血瘀三者密切联系,互为因果,形成了虚实并见的复杂病机。

曹氏治疗肺间质纤维化,认为肺燥阴伤和肺气虚冷是病机的主要方面,且相互兼夹,血瘀亦是肺痿病机的重要方面。

故治疗肺间质纤维化当滋阴清热,I健脾温肺为之治疗基本大法,重视活血化瘀药的应用,并多伍利水之品。

姚氏等认为肺间质纤维化其病机主要为痰热闭肺,以清热宣肺、健脾祛痰为本病的治疗原则。

宋建平则认为,本病病机与《金匮要略》所论气短症状的肺痿、虚劳、湿痹、历节、胸痹等病机有相似之处,肺间质纤维化病机责之于肺肾虚弱、风湿外邪入中气痹阻胸中,日久脉络瘀滞,肺因痹而痿。

张氏指出肺痿无论虚寒、虚热或寒热错杂,其病久必有瘀血。

久病致瘀的病机包括因虚成瘀、因寒成瘀、津涸成瘀等多个方面。

从瘀血论述肺痿,并以活血化瘀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佐以补虚,或滋阴,或温肺等,每可获效。

崔氏等认为肺间质纤维化属典型的络脉病变,络脉瘀阻与络虚不荣是其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特征,虚、痰、瘀、毒阻络为其基本病机特点。

因此,通补肺络法可谓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根本大法。

急性发作期主张辛以通络,慢性迁延期主张通补肺络,晚期注重从痿论治。

中医药治疗2 •I治则治法研究张氏等总结辨治肺间质纤维化经验:认为本病以气阴两虚为主,兼有痰、瘀、热之邪,故治宜益气养阴为主,兼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化痰定喘等治法。

用药规律:益气药如党参、黄芪、黄精、茯苓、甘草等;养阴药如沙参、麦冬、五味子、熟地等;活血化瘀药如当归、川芎、丹参、地鳖虫、地龙等;清热解毒药如银花、连翘、黄苓、桑白皮等;化痰药如半夏、川贝母、冬花等;行气药如陈皮、苏梗等;纳气药如山萸肉、白果等;定喘药如麻黄、苏子、炒杏仁等。

王氏等认为肺间质纤维化病机特点是正虚为主,并由肺气虚渐至肾气虚,瘀血、痰、热贯穿气诸法治疗。

清热化痰:重用野养麦根、老鹤草、佛耳草、桑白皮等;感冒引发加重者,加金银花、连翘;活血化瘀:重用川芎拱正固本:益气药用玉屏风散、党参、太子参、茯苓、薏苡仁;补阴药如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百合;补肾纳气药如桑椹子、女贞子、蛤蚧、冬虫夏草、巴戟天、川断、补骨脂等。

由于整个病程中始终存在痰与瘀的病理现象,故应遵循补虚不忘祛痰”、益气必参活血”、养阴需加清热”之原则。

辛氏等认为肺间质纤维化的病机总为虚、瘀、痰,治则应以益气、活血、止咳、化痰为主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18例,益气活血纯中药制剂以川芎、丹参、防己、黄芪等中草药经加工提纯而成。

结果显示痊愈1例,好转13例,4例稳定未继续恶化。

18例全部有效,显效率78%,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2 2分期分型辨证论治研究苗氏等将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分为风热闭肺型,方以消风散加减,用于外感病或外感后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湿热郁闭型,方用甘露消毒丹加减,以除湿清热、宣肺开窍;肝郁气滞、痰饮内阻型,方用四逆散和茯苓杏仁甘草汤加减,以理气开郁、化痰除饮;燥热伤肺型,方用清燥救肺汤加减,以益气养阴, 清肺润燥;气虚血瘀型,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以益气活血、化瘀软坚;肺肾两虚、痰瘀内阻型,方用生脉饮和六味地黄丸加减,以补肺益肾,活血利水。

赵氏认为肺间质纤维化的病机特点为虚、痰、瘀,在疾病早期或急性期,多强调以实为主的虚实相兼为患,突出痰、瘀与气血互结致病的重要性,治以化痰祛瘀、降逆行气,寓以益气润肺,多以千金苇茎汤、小陷胸汤、补肺汤等合方加减。

在疾病进展的中期,认为此期肺功能受碍,而致饮停于肺,日久变生痰浊,与瘀胶结相搏,阻碍肺气运行,因此,治疗当以化痰祛瘀,软坚散结,培土生金的标本兼治法为妥,以桃红四物汤、宣肺渗湿汤等合方加减。

而在病变的后期,则应据其病变日久已波及肺、脾、肾,气阴耗损严重的特点,强调肺肾双补,气阴兼顾,以金水六君煎、参蛤散、右归饮等合方加减,同时兼以涤痰逐瘀、通络软坚等法的配合使用。

武氏等针对本病肺肾虚损、痰瘀阻络的病机特点,确立益肺肾、化痰瘀、通肺络的治疗总则。

将该病分为三期六候,对于急性加重期:常见证候有气虚风寒犯肺候和阴虚燥热伤肺候。

气虚风寒犯肺候治宜疏风散寒,宣肺平喘,方用止嗽散合玉屏风散加减;阴虚燥热伤肺候治宜清肺化痰,疏风润燥,方用清燥救肺汤或桑杏汤加减。

慢性迁延期:常见证候有气阴两虚痰喘候和气阴两虚瘀喘候。

气阴两虚痰喘候治宜补肺益肾,化痰平喘,方用金水六君煎加减;气阴两虚瘀喘候治宜益气养阴,化痰活血,方用《丹台玉案》保肺汤加减。

重证多变期:常见证候为阳虚水泛候和阴阳两虚候。

阳虚水泛候治以温补阳气,化瘀利水,方用真武汤合补肺汤化裁;阴阳两虚候治宜大补阴阳,佐以活血化痰,方以参蛤散合右归饮加减。

2 3专病专方邱氏等自拟桃莪丹汤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68例,指出肺痿基本病机为肺气亏虚,痰瘀互结。

临床中分为肺肾阴虚痰瘀型、肺脾气虚痰瘀型、痰瘀内阻型,治疗组使用自拟桃莪丹汤为基本方,用药为桃仁、莪术、丹参各10g,半边莲、黄芪各20g,淫羊霍12g。

肺肾阴虚痰瘀型加西洋参、天冬各10g,百合20g。

肺脾气虚痰瘀型加白术、紫苑、防风各10g。

痰瘀内阻型加郁金、款冬花、浙贝母、海蛤壳各10g。

并配合泼尼松30—40mg/d,3 —6个月,环磷酰胺100 —150mg/d, 口服。

观察发现治疗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8 82%、36 76%,与对照组同期生存率37 ^50%、12 ^50%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中药的介入不但可以改善呼吸困难、干咳、纳呆、乏力等症状,而且对白细胞的提高及肺间质纤维化的延缓均有明显作用。

王氏认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基本病机为肺气虚、气阴两虚,兼见肾虚、夹瘀、夹痰(热),采取温润行气、生津化燥、养血活血为治法,自拟温润养血方治疗肺间质纤维化20例,取效满意。

温润养血方组成:黄芪、太子参、当归、熟地、款冬花各15g,麦冬、紫丹参、三七、苏子各10g,桂枝、蛤蚧、炙甘草各6g。

结果显示本方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陈氏认为,气阴两虚、痰热瘀肺是肺间质纤维化最多见的证型,采用虫草汤配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21例,在接受强的松等西药治疗的患者,同时给予中药治疗,虫草汤:冬虫夏草8g,当归、金银花各20g,甘草6g, 以益肾补肺,活血开痹。

气虚者加用太子参、白术;阴虚者加用阿胶珠、玄参、沙参;痰湿盛者加用葶苈子、生薏苡仁;血瘀明显者加用茜草、三七;气滞者加用香橼皮、佛手;合并感染伴发热者加用柴胡、黄苓、青蒿;出汗多者加用煅牡蛎、黄芪、防风。

结果治愈12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 24%。

刘氏通过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32例:治疗组以中药协定方加减,基本方药组成:沙参30g,生地黄15g,麦冬15g, 五味子6g,黄芪12g,阿胶1Og,白芍15g,紫菀15g,桑白皮15g,忍冬藤20g,杏仁10g,白及10g等,同时采用中草药煎出液局部湿敷或离子导入,并与百令胶囊对照,空白组确诊后中断有关中西药物治疗6个月(应用激素及免疫调节剂)。

3组疗程均为6个月。

结果显示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方内服外用,可达到缓解咳喘症状、改善血气和肺功能指标、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且采用中草药煎出液从皮肤外经离子导入,这种多途径的治疗方法减少了药物对胃肠的刺激。

张氏等以益气润肺化痰解毒法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32例,用药主方:炙黄芪30g、太子参30g、麦冬15g、三七粉3g、苏子10g、牛膝15g、鱼腥草20g、虎杖10g、炙甘草6g,显效6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75%。

特别是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疗效尤为突出,并有不同程度地调整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等作用。

2 -4经典方剂化裁全氏以血府逐瘀汤加减,用药为当归、地龙、桃仁、枳壳、赤芍、川芎、全蝎、浙贝母、炮山甲、椒目土茯苓等,治疗弥漫性间质性肺炎46例,结果痊愈28例,显效14例,无效4例。

认为该方的作用机制为宣肺涤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宽胸理气、解痉镇咳平喘等。

何氏等以清燥救肺汤加减,药用桑叶、石膏、太子参、麦冬、沙参、杏仁、枇杷叶、桔梗、白术、茯苓、黄苓、火麻仁、阿胶、生甘草,治疗放射治疗引起的肺间质纤维化,用药1 —2个月,结果显效5例,有效17例,无效4 例,总有效率85%。

中成药研究武氏等针对肺间质纤维化肺肾虚损、痰瘀阻络的病机特点,确立益肺肾、化痰瘀、通肺络的治疗总则,研制成院内制剂肺康冲剂,主要成分有黄芪、黄精、水蛭、皂荚等,应用于临床有较好疗效。

研究证明,可改善体内缺氧状态,干预肺血管结构重建,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体内氧化抗氧化系统平衡,从而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朱氏治疗肺间质纤维化以温中健脾,宣肺化痰为法,采用如意定喘片宣肺化痰定喘配合润肺平喘汤温中润肺,药用陈皮、半夏、茯苓燥湿健脾化痰平喘,干姜、淫羊藿、五味子温脾润肺,麻黄、葶苈子、蛤蚧、蟾酥、白果、洋金花、穿山龙、苏子、浙贝母、白芥子宣肺化痰定喘,党参、黄芪、天冬、麦冬、熟地益气养阴,甘草、砂仁、山药健脾和中,临床治疗肺间质纤维化取得良好疗效。

靳氏等采用芪丹颗粒剂治疗肺间质纤维化105例,以益气、活血、健脾为基本大法。

治疗组口服芪丹颗粒剂(由黄芪、丹参、川芎、半夏等中草药加工提纯后的粗提取物制成颗粒剂),原来服用强的松者(23例)则以每周5mg递减至完全停用。

对照组给予强的松0 5mg/(kg d) 口服,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

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改善症状、肺功能、延缓病变进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2 6针灸治疗李氏认为,肺间质纤维化属于中医络病范畴,临床中采用艾灸肺俞、膏肓俞治疗肺间质纤维化,证明疗效可靠。

临床选取42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糖皮质激素治疗组 2 0例,糖皮质激素加少商”商阳”刺血配合肺俞”膏肓俞”艾灸治疗组22例,经临床观察证实,针灸配合激素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显效4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6%;并可延缓肺功能的进展,联合组的FVC、FEV1、PaO2 与单纯激素组相比均有所改善,P<0 •Ol,具有显著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