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蝶恋花·湘水自分漓水下》诗词简析

合集下载

蝶恋花原文及赏析(15篇)

蝶恋花原文及赏析(15篇)

蝶恋花原文及赏析蝶恋花原文及赏析(15篇)蝶恋花原文及赏析1原文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伫,长时间站立。

危楼,高楼。

黯黯,心情沮丧,无精打采。

会,理解。

疏狂,狂放不羁。

翻译久久地倚靠着高楼栏杆,在微风习习中极目远望,一缕春愁从天边黯然升起。

残阳中苍茫大地云霭缭绕,有谁能理解我凭栏远望意思呢?想要放纵身心一醉方休,以酒当歌排潜心中愁苦,怎奈强作欢颜终究索然无味。

那么就让我无怨无悔地在相思中消瘦下去吧,为了你而憔悴老去也心甘情愿。

赏析《蝶恋花》又作《凤栖梧》,是同一词调不同名称。

这一词调经常用来表达“男女相思”主题。

上阕情、景交融,写作者登高望远,触景生情,春愁油然而生,由望远而怀远。

下阕抒发情感,写作者为了排解相思之苦借酒浇愁,而结果相思未解更觉无趣,于是索性任自己思绪飞扬,发出为了思念中情人甘愿消瘦憔悴感慨。

“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

”作者久久地站立在高楼之上,轻轻吹拂着他面颊春风勾起了他对远方情人相思之情,于是在目力所及天际,一股愁绪黯然升起并迅速蔓延开来。

让愁绪生于天际,是为了让这愁绪由远而近、由小而大,这样既使人感受到作者相思是那样博大、那样久长,也给无形相思赋予了一种如云似雾形象,使人们仿佛看到了愁绪翻涌、思念流动。

另外,魂牵梦绕情人远在他乡,人们不由得会产生这样联想——那生于天际愁绪或许就是她“放飞”!虽然天各一方,无法相见,但思念愁绪将两人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样意境,这样表现手法,巧妙、浑厚而又浪漫天成。

“草色烟光残照里”,既是作者眼前实景,也是他内心愁苦写照。

草色青青、暮霭氤氲,黄昏落日将一抹斜阳泼洒在苍茫大地上,使得目力所及是那样空旷寂寥。

然而,更加寂寥是内心,思念已经使他内心如眼前大地般荒芜。

一个“残”字,道出了作者无奈和凄凉。

是,除了思念,他还能做什么呢?他只能默默“无言”,独倚高楼,极目远方,遥寄相思。

《蝶恋花》及其赏析

《蝶恋花》及其赏析

《蝶恋花》及其赏析向双全《蝶恋花》宋.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

杨柳依依,婀娜多姿,重重叠叠好比烟织。

庭院深处,门帘众多,难以数计。

豪华的大马车停在繁荣的街道,无数风流倜傥的公子在寻欢作乐。

思妇人憔悴,独依楼。

可是楼宇林立,难以看见那让无数男人不归的消魂“章台路”(青楼)。

倾盆大雨,狂风骤至。

春天的美好时光已经消失殆尽。

夕阳西下,门扉紧掩,霞光照万里。

春色难以观尽,无法常驻,惆怅之情难以言喻。

含着眼泪追问繁华,艳花却沉默不语。

落红飘洒,绕过秋千,坠至地面。

这首词以生动的形象、清浅的语言,含蓄委婉、深沉细腻地表现了闺中思妇复杂的内心感受,是闺怨词中传诵千古的名作。

此词首句“深深深”三字,其用叠字之工,致使全词的景写得深,情写得深,由此而生深远之意境。

词人首先对女主人公的居处作了精心的描绘。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杨柳之美,而且营造了一个凄凉的氛围。

着一“堆”字,则杨柳之密,雾气之浓,宛如一幅水墨画。

究竟多少重,一言以蔽之曰“无重数”。

“无重数”,即无数重。

一句“无重数”,不仅写出了庭院的无比幽深,还写出了闺妇的无比惆怅。

然后,用一句“玉勒雕鞍游冶处”,宕开一笔,骤然把读者的视线引入花街柳巷,锁定到她丈夫身上;然后折过笔来点道:“楼高不见章台路”。

原来这词中女子正独处高楼,极目穷视,透过重重帘幕、堆堆柳烟,向青楼望去,不仅心里一片悲凉。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并且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在深深庭院中,已宛然见到一颗被禁锢的与世隔绝的心灵。

词的下片着重写情,雨横风狂,催送着残春,打击着残花,也催送闺妇的芳年。

她想挽留住春天,但风雨无情,留春不住。

于是她靠近众花感到无奈:“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只好把感情寄托到命运同她一样的花上。

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

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

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1蝶恋花·京口得乡书雨后春容清更丽。

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

北固山前三面水。

碧琼梳拥青螺髻。

一纸乡书来万里。

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

白首送春拚一醉。

东风吹破千行泪。

翻译雨后春天的景色更加青翠美丽。

只有那远离故乡的人,深沉的愁恨总洗不去。

北固山下三面都是水。

弧形的江面,仿佛是碧玉梳子,苍翠的山峰,好象是美人的发髻。

万里外的家乡来了一封信,问我哪年真的能回去?我只有回头拼命喝酒,送春归去,春风倒还多情,抹去我的行行泪涕。

注释北固山:在镇江北,北峰三面临水,形容险要,故称。

碧琼:碧琼,绿色的美玉,指江水。

青螺髻:状似青螺的发髻,喻北固山。

真个:真的,的确。

个,助词。

拚一醉:不顾惜酒量,只求一醉方休。

赏析词开篇写景,雨后春天的景色更加青翠美丽,可是那远离故乡的人,深沉的愁恨总洗不去。

物我对照,更反衬出乡思之深。

以下接着写北固山一带碧水环山的秀丽景色。

弧形的江面,仿佛是碧玉梳子,苍翠的山峰好像是美人的发髻。

上片主要写景,在作者笔下展开的是一幅山清水秀的清丽的春景,眼前的图画般的美景,却钩起了作者无尽的乡愁,在这里作者运用了物我对照乐景衬哀愁的写法,山水虽美,但终不是自己的故乡。

词的下片紧承上片侧重写自己的思乡的心情。

作者落笔对面,先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乡,而是写收到乡书一封,“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从这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词人的家人急盼远方的游子归家的殷切心情,以虚写实,更可见作者难耐思乡之情。

家人盼归,可是作者回乡的日程还是遥遥无期,面对无可奈何的局面,作者只能是借酒浇愁面对东风抛洒热泪了,所以结句说“回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我只有回头拼命喝酒,送春归去,春风倒还多情,抹去我的行行泪涕。

最后这两句不回答乡书中的问题,而是以春光易逝借酒浇愁作结,但是有家难归之意已溢于言表。

这种不答之答比直接回答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量,充分抒发了他那种难以言状的思乡之情。

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荐】

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荐】

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荐】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荐】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1蝶恋花·出塞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翻译从古至今江山兴亡都无定数,眼前仿佛战角吹响烽烟滚滚战马驰骋来来去去,黄沙遮日满目荒凉又能与谁说?只有萧瑟的秋风吹拂着金戈铁马之地,却是当年昭君舍身求和的路。

枯老鲜红的枫树。

从前愁苦凄滚的往事无穷无尽,金戈铁马之地,却是当年昭君舍身求和的路。

曾经的一往情深有多深呢?犹如夕阳余辉照射下,深山之中的绵绵秋雨。

注释无定据:没有一定。

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

因表面有彩绘,故称。

发声哀厉高亢,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

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

牧马:指古代作战用的战马。

谁可语:有谁来和我一起谈谈。

从前幽怨:过去各民族、各部族间的战事。

铁马金戈: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

代指战事.兵事。

青冢:长遍荒草的坟墓。

这里指指王昭君墓,相传冢上草色常青,故名。

几许:多少。

鉴赏词中有“牧马频来去”、“西风”及“青冢黄昏路”之语,青冢离龙泉关较近,因此可能创作于康熙二十二年九月扈驾至五台山、龙泉关时。

词的上片写眼前之景,景象广袤空阔,荒凉凄冷,情感凄婉哀怨。

词人一开篇就感慨古往今来的兴亡盛衰,从古到今,山河是没有定数的,此时姓觉罗氏,彼时有可能姓叶赫那拉氏,江山的轮回是不以人的意愿而发生逆转的。

这句写意气势博大,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无法言语的无奈。

从纳兰性德的身世来看,他虽然贵为皇族,但也没有主宰江山的机会,然而跟从皇帝出行的经历,使他对国家的理解更为深刻,使他对时局的变迁更为敏感。

作者并没有沉溺于伤感,而是把思绪从对历史拉回到了现实,在眼前,他看到了塞外营训的场景。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此句看似平淡,却让人浮想联翩。

军营中,号角声起,只见战士们横刀立马,神情严峻,将帅一声令下,他们便在马背上来来回回地操练,拼杀,好一幅壮观的场面。

《蝶恋花》原文及赏析(通用21篇)

《蝶恋花》原文及赏析(通用21篇)

《蝶恋花》原文及赏析《蝶恋花》原文及赏析(通用21篇)蝶恋花,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又名“黄金缕”“卷珠帘”“凤栖梧”“明月生南浦”“细雨吹池沼”“一箩金”“鱼水同欢”“转调蝶恋花”等。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蝶恋花》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蝶恋花》原文及赏析篇1蝶恋花·几股湘江龙骨瘦原文几股湘江龙骨瘦,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

金缕小钿花草斗,翠条更结同心扣。

金殿珠帘闲永昼,一握清风,暂喜怀中透。

忽听传宣颁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

翻译独取湘妃竹制作扇子骨架,样式新巧,张开叠拢时有如水波起伏。

金缕扇面上所绣的花草争妍斗艳,扇骨聚头处如同心扣结在一起。

坐于金殿珠帘中,把扇清玩,扇子微摇清风入怀,真是喜不自胜。

忽然听到有紧急文书需要批奏,只得轻轻将小扇收入袖中。

注释聚骨扇:折叠扇。

湘江龙骨:湘妃竹,这里指扇子骨架。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词。

所咏之物“聚骨扇”,也叫折叠扇。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载:“宋熙宁丙辰冬,高丽遣使来至中国,用折叠扇为私觌物,其扇用鸦青纸为之,是折叠扇,宋时即有之。

”据金刘祁《归潜志》载,这是金章宗的一首题扇词。

这小小聚骨扇,在作者笔下,是那样高雅而妩媚,仿佛是一位华贵脱俗而又玲珑小巧的美人,脉脉含情,凌波起舞。

词的上片,生动传神地描绘了聚骨扇的形象。

首句写制扇材料。

独取湖南湘江湘妃竹造扇,湘妃故事已为扇平添风韵,又用“龙骨”形容湘竹的样子,足以想见这聚骨扇的精美华贵。

一个“瘦”字不禁让人顿生爱悦,接着写扇子的式样,张开叠拢时有如水波起伏。

“金缕”句形容金缕扇面上所绣的花草争妍斗艳,一个“斗”字把名花异草的情态写得活灵活现更见扇的精美。

“翠条”句写扇骨聚头处如同心扣结在一起。

读至此,仿佛看见一装饰华美的湘妃,饰同心扣临风而立……下片由扇及人,因物抒情,作者于金殿珠帘中闲情偶坐,把扇清玩。

于“金殿珠帘”中,是多么的显赫:“闲永昼”又表明此时作者的心境是多么的怡然自乐。

蝶恋花全诗及赏析

蝶恋花全诗及赏析

蝶恋花全诗及赏析蝶恋花全诗及赏析蝶恋花全诗及赏析1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

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翻译又来到昔日折柳相送友人的故地,骑马默默垂鞭徐行,心绪沉沉惝恍迷离,在无望的秋思之途踏行。

衰草无边已了无生趣。

大雁远去关塞遥远。

天涯羁旅之苦却也无妨,只可恨那西风吹散吹灭了多少穿越古今的美梦。

明天,行程还在延续,乍寒的新雨打湿衣衫,更觉凄冷孤单。

注释绿杨曾折:古人在送别时,有折柳枝相赠的习俗。

垂鞭,放马慢行。

衰草:指秋天的草。

意绪:心绪;心情。

萧关:关口名。

在今甘肃平凉县,古为西北边地要塞。

行役:指因公务而长期在外跋涉。

成今古:谓今与古距离遥远,实为感叹光阴易逝。

几许:多少。

赏析这首词写羁旅在外,路过旧日与亲友分别的地方,而引起的惆怅之情。

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抒情,然而又都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先看首句,“又到绿杨曾折处”,诗人不直陈痛楚,而将其深隐于“绿杨”依依之中,这种隐忍使情意又深了一层。

更重要的是,一个“又”一个“曾”,完成了时空上的移位与重叠。

故地重游,绿杨依旧,一如当初折柳相望、依依不舍之时(因“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时有折柳相送的习俗)——谁料如今物是人非,竟只剩下自己孤独漫游。

昨天——今天,两个既同又异,亦幻亦真的片断,彼此交叠,诗句便多了一层深婉迷离的意趣。

这种不经意(这种不经意的写法必定经过诗人精妙的`提炼才不露斧痕)营造的时空上的错乱,近乎幻觉,也接近了思念的极致。

试想一下,若不是最深沉最痛切的思念又怎么令人如此恍惚、迷惘。

承接首句,“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看似平铺而下,其实布局精巧。

“不语”承接首句的惝恍迷离的状态,而“垂鞭”已将诗人的思绪引回到现实之中。

“垂鞭”意指诗人心绪沉重,纵马缓行。

马足所及,又轻轻勾连“踏遍”一句。

从时间上看,这两句完成了从“昨”到“今”的交接,回忆转瞬即逝,只剩下冰冷的现实、意念成灰的自己;而从空间上看,这两句将思绪由“折柳处”引向了“衰草连天”更为广褒的空间。

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5篇)

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5篇)

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5篇)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5篇)蝶恋花原文翻译及赏析1春涨一篙添水面。

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画舫夷犹湾百转。

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

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秀麦连冈桑叶贱。

看看尝面收新茧。

译文春来,绿水新涨一篙深,盈盈地涨平了水面。

水边芳草如茵,鹅儿的脚丫满跚,鲜嫩的草色,在微风习习吹拂里,染绿了河塘堤岸。

画船轻缓移动,绕着九曲水湾游转,望去,横塘高塔,在眼前很近,却又像启船时一样遥远。

江南水乡,春寒迟迟农事也晚。

村北,村南,谷雨时节开犁破土,将田耕种遍。

春麦已结秀穗随风起伏连岗成片,山冈上桑树茂盛,桑叶卖家很贱,转眼就可以,品尝新面,收取新茧。

注释画舫:彩船。

夷犹:犹豫迟疑,这里是指船行迟缓。

横塘:在苏州西南,是个大塘。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清明之后。

看看:转眼之间,即将之意。

江国:水乡。

寒:指水冷。

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词,描绘出一幅清新、明净的水乡春景,散发着浓郁而恬美的农家生活气息,自始至终有流露出乡村景色人情淳朴、宁静、合皆,读了令人心醉。

词的上片向读者讲述了一幅早春水乡的五彩画面。

“春涨一篙添水面。

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一篙”,是指水的深度,“池涨一篙深。

”“添水面”,有两重意思,一是水面上涨二是水满后面积也大了。

“鹅儿”,小鹅,黄中透绿,与嫩草色相似。

“绿”,就是“绿柳才黄半未匀”那样的色调。

春水涨满,一直浸润到岸边的芳草;芳草、鹅儿在微风中活泼泼地抖动、游动,那嫩嫩、和谐的色调,透出了生命的温馨与活力;微风轻轻地吹,吹绿了河岸,吹绿了河水。

“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画舫”,彩船。

“夷犹”,犹豫迟疑,这里是指船行迟缓。

“横塘”,在苏州西南,是个大塘。

江南水乡河渠纵横,湾道也多。

作者乘彩船往横塘方向游去,河道曲折多湾画舫缓慢行进。

看着前方的塔近了,其实还远。

这就象俗语所说“望山走倒马”,那水面上的小鹅,其实,作者并不急于到塔边,所以对远近并不在意,此时更使他欣悦的倒是一路好景致。

《蝶恋花》翻译与赏析

《蝶恋花》翻译与赏析

《蝶恋花》翻译与赏析《蝶恋花》翻译与赏析《蝶恋花》翻译与赏析朝代:宋代作者: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译文】我伫立在高楼上,细细春风迎面吹来,极目远望,不尽的愁思,黯黯然弥漫天际。

夕阳斜照,草色蒙蒙,谁能理解我默默凭倚栏杆的心意?本想尽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

当在歌声中举起酒杯时,才感到勉强求乐反而毫无兴味。

我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注释】⑴伫(zhù)倚危楼: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

伫,久立。

危楼,高楼。

⑵望极:极目远望。

⑶黯黯(ànàn):心情沮丧忧愁。

生天际: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

⑷烟光: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

⑸会:理解。

阑:同“栏”。

⑹拟把:打算。

疏狂:狂放不羁。

⑺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当:与"对"意同。

⑻强(qiǎng)乐:勉强欢笑。

强,勉强。

⑼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

语本《古诗十九首》:“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⑽消得:值得。

【赏析】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

上片写登楼伫望情景。

以细风、草色、烟光、残阳几个关合着相思离愁的意象,组成一幅黄昏春望图。

上片以“春愁”为核心多层次地描摹春愁之景,春愁之态,笔意婉约。

下片抒情,直抒胸臆,写词人情深志坚。

“拟把”、“强乐”三句辞意顿折,写词人欲借疏狂之歌呼,陶然之酣醉,谋求醉而忘忧,歌而暂欢,以摆脱春愁之压抑和纠缠,却落得个“还无味”的无聊和空虚,可见其春愁之浓深、刻骨,竟无法排遣。

最后揭明词人对待“春愁”的果决态度:“终不悔”。

“为伊”,方始画龙点晴地道破春愁难遣,为春愁憔悴无悔的隐秘:为了她——那“盈盈仙子”(《曲玉管》)的坚贞情爱,我亦值得憔悴、瘦损,以生命相托!语直情切,挟带着市民式的激情,真是荡气回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