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氓赏析-作文

文言文氓赏析-作文
文言文氓赏析-作文

文言文《氓》赏析

文言文《氓》赏析《卫风·氓》是一首上古民间歌谣,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

这是一首短短的夹杂抒情的叙事诗,将一个情爱故事表现得真切自然。

诗中女子情深意笃,爱得坦荡,爱得热烈。

即便婚后之怨,也是用心专深的折射。

真真好一个善解人意、勤劳聪慧、果敢率真、通情明义的鲜明形象。

在婚前,她怀着对氓炽热的深情,勇敢地冲破了礼法的束缚,毅然和氓同居,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

按理说,婚后的生活应该是和睦美好的。

但事与愿违,她却被氓当牛马般使用,甚至被打被弃。

原因就是当时妇女在社会上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而只是的丈夫的附庸。

这种政治、经济的不平等决定了男女在婚姻关系上的不平等,使氓得以随心所欲地玩弄、虐待妇女而不受制裁,有抛弃妻子解除婚约的权利。

始乱终弃四字,正可概括氓对女子的罪恶行为。

因此她虽曾勇敢地冲破过封建的桎梏,但她的命运,终于同那些

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压束下逆来顺受的妇女命运,很不幸地异途同归了。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也,不可说也!诗人满腔愤懑地控诉了这社会的不平,使这诗的思想意义更加深化。

诗中女主人公的惨痛经历,可说是阶级社会中千千万万受压迫受损害的妇女命运的缩影,故能博得后世读者的共鸣。

诗中虽以抒情为主,所叙的故事也还不够完整细致,但它已将女主人公的遭遇、命运,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来,抒情叙事融为一体,时而夹以慨叹式的议论。

就这些方面说,这首诗已初步具备中国式的叙事诗的某些特征。

这些特征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其后二千余年的叙事诗,在《孔雀东南飞》《长恨歌》,直到近代姚燮的《双鸩篇》中似乎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氓》诗的结构,是和它的故事情节与作者叙述时激昂波动的情绪相适应的。

全诗六章,每章十句,但并不像《诗经》其他各篇采用复沓的形式,而是依照人物命运发展的顺序,自然地加以抒写。

它以赋为主,兼用比兴。

赋以叙事,兴以抒情,比在于加强叙事和抒情的色彩。

开头一、二章,《诗集传》云:赋也。

具体描写男子向女主人公求婚以至结婚的过程。

那是在一次集市上,一个男子以买丝为名,向女主人公吐露爱情,一会儿嬉皮笑脸,一会儿又发脾气,可谓软硬兼施。

可是这位单纯的女子看不透他的本质,说是必须有人来说媒,最后将婚期订在秋天。

从此以后,女子朝思暮想,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望不到男子所住的复关,便泪流不止;既见复关,就像见到所恋之人,不禁眉开眼笑。

她还打卦占卜,预测婚事的吉凶。

及至男方派车前来迎娶,她就带着全部的财物,嫁了过去。

这两章叙事真切,历历可见,而诗人作为一个纯情少女的自我形象,也刻画得栩栩如生。

方玉润评这一段云:不见则忧,既见则喜,夫情之所不容已者,女殆痴于情者耳。

(《诗经原始》)一个痴字。

点出了此女钟情之深。

朱熹《诗集传》谓第三章比而兴也,第四章兴也,也就是说这两章以抒情为主,诗中皆以桑树起兴,从诗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则以戒鸠无食桑葚以

兴下句戒女无与士耽也(《诗集传》)。

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

男人沉溺于爱情犹可解脱。

女子一旦堕入爱河,则无法挣离。

这是多么沉痛的语言!从桑叶青青到桑叶黄落,不仅显示了女子年龄的由盛到衰,而且暗示了时光的推移。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一般以为女子嫁过去三年,但另有一种解释:三岁,多年。

按‘三’是虚数,言其多,不是实指三年。

(程俊英《诗经译注》)实际上是说女子嫁过去好几年,夫妻关系渐渐不和,终至破裂。

女子不得已又坐着车子,渡过淇水,回到娘家。

她反覆考虑,自己并无一点差错,而是那个男子二三其德。

在这里女子以反省的口气回顾了婚后的生活,找寻被遗弃的原因,结果得到了一条教训:在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里,只有痴心女子负心汉。

诗之五章用赋的手法叙述被弃前后的处境,前六句承上章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补叙多年为妇的苦楚,她起早睡晚,辛勤劳作,一旦日子好过一些,丈夫便变得暴戾残酷。

这个暴字可使人想像到丈夫的狰狞面目,以及女主人公被虐待的

情景。

后四句写她回到娘家以后受到兄弟们的冷笑。

《诗集传》释此段云:盖淫奔从人,不为兄弟所齿,故其见弃而归,亦不为兄弟所恤,理固有必然者,亦何所归咎哉,但自痛悼而已。

说女主人公淫奔,固不足取;但其他的话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她当时所受到的精神压力和由此而产生的内心矛盾。

第六章赋兼比兴,在抒情中叙事,当初他们相恋时,有说有笑;男子则信誓旦旦,表示白头偕老。

可是他还未老时就产生怨恨,而且无法挽回。

这里用了两个比喻:浩浩汤汤的淇水,总有堤岸;广阔连绵的沼泽,也有边际。

言外之意是:我的痛苦为什么竟没有到头的时候?《诗集传》指出此则兴也,其实它是比中有兴。

诗人运用这两个比喻,强烈地抒发了一腔怨愤,诉说了弃妇无边无际的痛苦。

为了摆脱这些痛苦,她下决心与那男子割断感情上的联系: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从此后不再希望他回心转意,算了,算了。

然而她果真能做到吗?方玉润认为:虽然口纵言已,心岂能忘?(《诗经原始》)是的,从这女子一贯钟情的性格来看,她对男子不可能在感情上一刀两断,这就是今天常说的悲剧性格。

诗经。氓 原文 翻译与赏析

诗经〃氓原文、翻译与赏析 《诗经〃卫风〃氓》原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

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翻译

无知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此借口谈婚事。送你渡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要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 希望你不要生气,我们以秋天为期。 登上那堵破土墙,面朝复关凝神望。复关遥远不得见,心里忧伤泪千行。情郎忽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问吉祥,卦象吉祥心欢畅。 赶着你的车子来,把我财礼往上装。 桑树叶子未落时,挂满枝头绿萋萋。唉呀那些斑鸠呀,别把桑叶急着吃。唉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太痴。男人要是迷恋你,要说放弃也容易。 女子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不好离。 桑树叶子落下了,又枯又黄任飘零。自从嫁到你家来,多年挨饿受清贫。

淇水滔滔送我归,车帷溅湿水淋淋。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奸刁缺德行。 做人标准你全无,三心二意耍花招。 婚后多年为你妇,繁重家务不辞劳。早起晚睡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你的目的一达到,逐渐对我施凶暴。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都讥笑。 静下心来想一想,独自黯然把泪抛。 白头偕老当年誓,如今未老生怨愁。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 头。 回想少时多欢聚,说笑之间情悠悠。当年山盟又海誓,哪料反目竟成仇。 不要再想背盟事,既已恩绝就算了。

氓的文言知识整1

《氓》文言知识整理教师版 本诗选自《诗经·国风·卫风》,是春秋时期卫国(今河南省淇县一带)的民歌。 一.字音 氓(ménɡ)蚩蚩(chī)愆期(qiān) 垝垣(ɡuǐyuán) 尔筮(shì) 咎言(jiù) 犹可说也(tuō) 陨(yǔn) 于嗟(xū) 自我徂尔(cú) 夙兴夜寐(sù) 隰则有泮(xípàn) 咥其笑矣(xì) 淇水汤汤(shāng) 二.通假字 匪.来贸丝:通非,不是 于.嗟:通吁 犹可说.也:通脱,脱身 泮.:通“畔”,边岸 三.古今异义 1.至于顿丘(至于,古义:直送到。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2.泣涕涟涟(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总角之宴(宴,古义:欢聚;今义:酒席) 4.氓之蚩蚩(古义:民众;今义:流氓) 5.送子涉淇(古义:对人的尊称;今义:儿子) 6.女也不爽(爽,古义:差错;今义:爽快) 7.秋以为期(以为,古义:把…当做;今义:认为) 四.重点字词 氓(méng):民,指诗中弃妇的丈夫。 蚩蚩(chī):忠厚的样子。一说,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 抱.布:拿着。 贸.丝:买,交换。 来即.我谋.:就:靠近。谋:商量 送子.涉淇:你,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涉.淇:渡水。 愆.(qiān)期:拖延日期。愆:拖延 将.子无怒(qiāng):愿、请。 乘:登上。 彼:那。 垝(guǐ)垣(yuán):倒塌的矮墙。 泣涕.:涕,泪。

涟涟:眼泪不断。 卜:用龟甲卜卦。 筮(shì):用蓍(shī)草占卦。 体:卦体、卦象。 咎.言:灾祸 以我贿.迁:财物,指嫁妆。 其叶沃若 ..:茂盛肥硕的样子。 无与士耽.(dān):沉溺。 其黄而陨.:堕,落下。 徂(cú)尔:嫁往你家。徂:往。 三岁:泛指多年,不是实数。 食贫:食物贫乏。指生活贫困。 淇水汤汤 ..(shāng):水盛貌,水大的样子。 渐.车:溅湿,浸湿。 帷裳:车两旁的布幔。 女也不爽.:过失,差错。 士也罔.(W?ng )极.:反复无常,没有准则。罔:无。极:准则。 二三其德:言其行为再三反复,三心二意,德行不专。二三:反复变化,作动词。 靡.室劳.矣:没有一样家务不干。靡:无,不。室,指家务。 夙(sù)兴夜寐:起早睡晚。夙,早。兴,起,指起身。夜寐:睡得晚。咥.(xì)其笑矣:大笑的样子。此处做讥笑的解释。 躬.自悼.矣:独自悲伤。躬:自身。悼:悲伤。 隰:低湿地。 总角:古代男女少年时头发的样式,后代称少年。 宴:安乐,欢乐。 言笑晏晏 ..:欢乐、柔和、可亲的样子。 信.誓旦旦 ..:诚恳的誓言很清楚。信:诚恳。誓: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亦已.焉哉:也就算了吧。已:终止,罢了。焉哉:都是语气词。 五.词类活用 黄(其黄而陨):变黄(形容词作动词) 二三(二三其德):经常改变(数词作动词) 夙(夙兴夜寐):在早晨(名词作状语) 夜(夙兴夜寐):在夜里(名词作状语)

氓原文及翻译注音

氓m án ɡ之zh ī蚩ch ī蚩ch ī,抱b ào 布b ù贸m ào 丝s ī。匪f ěi 来l ái 贸m ào 丝s ī,来l ái 即j í我w ǒ谋m óu 。送s òn ɡ子z ǐ涉sh è淇q í,至zh ì于y ú顿d ùn 丘qi ū。匪f ěi 我w ǒ愆qi ān 期q ī,子z ǐ无w ú良li án ɡ媒m éi 。将ji ān ɡ子z ǐ无w ú怒n ù,秋qi ū以y ǐ为w éi 期q ī 。 乘ch én ɡ彼b ǐ垝垣yu án ,以y ǐ望w àn ɡ复f ù关ɡu ān 。不b ú见ji àn 复f ù关ɡu ān ,泣q ì涕t ì涟li án 涟li án 。既j ì见ji àn 复f ù关ɡu ān ,载z ǎi 笑xi ào 载z ǎi 言y án 。尔ěr 卜bo 尔ěr 筮sh ì,体t ǐ无w ú咎ji ù言y án 。以y ǐ尔ěr 车ch ē来l ái ,以y ǐ我w ǒ贿hu ì迁qi ān 。 桑s ān ɡ之zh ī未w èi 落lu ò,其q í叶y è沃w ò若ru ò。于y ú嗟ji ē鸠ji ū兮x ī,无w ú食sh í桑s ān ɡ葚r èn !于y ú嗟ji ē女n ǚ兮x ī,无w ú与y ǔ士sh ì耽d ān !士sh ì之zh ī耽d ān 兮x ī,犹y óu 可k ě说shu ō也y ě。女n ǚ之zh ī耽d ān 兮x ī,不b ù可k ě说shu ō也y ě ! 桑s ān ɡ之zh ī落lu ò矣y ǐ,其q í黄hu án ɡ而ér 陨y ǔn 。自z ì我w ǒ徂c ú尔ěr ,三s ān 岁su ì食sh í贫p ín 。淇q í水shu ǐ汤sh ān ɡ汤sh ān ɡ,渐ji àn 车ch ē帷w éi 裳ch án ɡ。女n ǚ也y ě不b ù爽shu ǎn ɡ,士sh ì贰èr 其q í行x ín ɡ。士sh ì也y ě罔w ǎn ɡ极j í,二èr 三s ān 其q í德d é 。

诗经氓原文及注释翻译赏析等可直接打印

诗经两首一、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帏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两首——氓 原文释义 氓之蚩蚩(氓,(méng):古义指男子;蚩蚩:老实的样子;之:结构助词,取消 句子的独立性),抱布(货币,一说布匹)贸(买)丝。匪(通“非”,不是)来贸丝,来即我谋(来找我商量婚事。即:靠近;我谋:宾语前置)。送子(对男子的敬称)涉淇(渡过淇水。淇:淇水,卫国的河流),至(到)于顿丘(地名)。匪我愆 期(推延日期。愆(qiān):过,误),子无良媒。将(音(qiāng),请,希望) 子无怒,秋以为期(把秋天当作婚期)。 乘彼垝垣(登上那破旧的墙。乘:登上;垝垣:垝(guǐ),垝垣:破颓的墙),以(目的连词,来)望复关(诗中男子的住地。一说返回关来)。不见复关,泣涕涟 涟(泪流貌)。既见复关,载(相当于连词“则”)笑载言。尔卜尔筮(你用龟甲和 蓍草占卦。卜:用龟甲卜吉凶;筮(音诗):用蓍草占吉凶),体无咎言(卦象没有 不好的话。体:卦体,卦象;咎言:凶,不吉之言)。以尔车来,以(介词,把)我 贿(财物,嫁妆)迁。 桑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未落,其叶沃若(润泽貌)。于嗟(相当 于“吁嗟”,叹词)鸠(斑鸠。传说斑鸠吃桑葚过多会醉)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指男子)耽(沉湎于爱情)!士之耽兮,犹可说(通“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氓的文言知识整

氓的文言知识整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氓》文言知识整理教师版 本诗选自《诗经·国风·卫风》,是春秋时期卫国(今河南省淇县一带)的民歌。 一.字音 氓(ménɡ) 蚩蚩(chī)愆期(qiān)垝垣(ɡuǐyuán)尔筮(shì)咎言(jiù)犹可说也(tuō)陨(yǔn)于嗟(xū)自我徂尔(cú)夙兴夜寐(sù)隰则有泮(xípàn) 咥其笑矣(xì)淇水汤汤(shāng) 二.通假字 匪.来贸丝:通非,不是 于.嗟:通吁 犹可说.也:通脱,脱身 泮.:通“畔”,边岸 三.古今异义 1.至于顿丘(至于,古义:直送到。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2.泣涕涟涟(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总角之宴(宴,古义:欢聚;今义:酒席) 4.氓之蚩蚩(古义:民众;今义:流氓) 5.送子涉淇(古义:对人的尊称;今义:儿子) 6.女也不爽(爽,古义:差错;今义:爽快) 7.秋以为期(以为,古义:把…当做;今义:认为) 四.重点字词 氓(méng):民,指诗中弃妇的丈夫。 蚩蚩(chī):忠厚的样子。一说,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 抱.布:拿着。 贸.丝:买,交换。 来即.我谋.:就:靠近。谋:商量 送子.涉淇:你,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涉.淇:渡水。 愆.(qiān)期:拖延日期。愆:拖延 将.子无怒(qiāng):愿、请。 乘:登上。 彼:那。 垝(guǐ)垣(yuán):倒塌的矮墙。 泣涕.:涕,泪。 涟涟:眼泪不断。 卜:用龟甲卜卦。 筮(shì):用蓍(shī)草占卦。 体:卦体、卦象。 咎.言:灾祸 以我贿.迁:财物,指嫁妆。 其叶沃若 ..:茂盛肥硕的样子。

诗经氓翻译及赏析

诗经氓翻译及赏析 导读:【原作】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一靡一室劳矣;夙兴夜寐,一靡一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注释】 第一章: 氓:据马瑞臣《一毛一诗传笺通释》观点,此为古时候女子对男人的称谓。古时女子对男人相识之初称氓,约与婚姻称子,婚嫁之后称士。此处指弃妇的丈夫。 蚩蚩(chīchī):犹言笑嘻嘻,即忠厚老实的样子。 抱布贸丝:布是成品,丝是原料,用成品交换原料。贸,交换。

匪:同“非”,不是。 来即我谋:来找我商量(结婚的事)。即,就。 送子涉淇:我徒步送你渡过淇水。淇,水名,古为黄河支流,南流至今河南汲县东北淇门镇入黄河。东汉后改道,为卫河支流。 顿丘:本为高堆的通称,后转为地名。在淇水南。在今河南浚县西,淇水南岸。 愆(qiān)期:失期,约期而失信。愆,过。 将(qiānɡ):愿、请。 无:同“毋”,不要。 秋以为期:以秋为期。期,婚期。这是写男一女约定婚期。 第二章: 乘:登上。 垝(ɡuǐ)垣(yuán):倒塌的墙。 复关:为此男子所居之地。此处用以代指其人。 涕:眼泪。 涟涟,泪流不止貌。 载,相当于“则”,即则笑则言,形容笑的程度。 尔:你。 卜:用龟甲卜卦。 筮(sh&igra一ve;),用蓍草茎占卦。 体:卦象,占卜的结果。

文言文的解析

分析:文言文的比较阅读是近几年中考语文考查形式的新亮点和新趋势。近几年安徽中考语文试题中此类题型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针对课内两篇文言文选段设题;二是课内一诗一文选段设题。九年级的课文两年都没考今年极有可能考九年级的文章。并且近两年文言文考查有所改变,有以往注重考查死记硬背的倾向转变为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考查对 文章的感悟,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感情,注重对学生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15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偏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忻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余幼时即嗜学(2)录毕,走送之(3)媵人持汤沃灌 15.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6.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2分) 17.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3分) 18.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3分) 2009年中考 鱼我所欲也(节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下同)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不为苟得也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3)所恶有甚于死者恶:(4)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17.诵读下列句子时,每句至少应有一处停顿,请用“/”把这一处停顿标示出来

《氓》《离骚》《孔雀东南飞》文言知识总结(教师版)讲解学习

《氓》《离骚》《孔雀东南飞》文言知识总结(教师版)

《氓》 一、通假字 1、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2、于.嗟鸠兮“于”通“吁”,感叹词。 3、犹可说.也 /不可说.也“说”通“脱”,脱身。 4、隰则有泮.“泮”通“畔”,尽头。 二、古今异义 1、送子.涉淇古义:你。今义:儿子。 2、至于 顿丘古义:一直到。今义:表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 期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3、秋以为 .. 4、泣涕.涟涟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5、以我贿.迁古义:钱财。今义:贿赂。 6、三岁 食贫古义:多年。今义:年龄。 .. 7、士也罔极.古义:标准。今义:很,十分。 8、总角之宴.古义:欢乐。今义:宴会。 三、词类活用 1、其黄.而陨黄,形容词作动词,变黄。 2、士贰.其行贰,数词作动词,有二心。 3、二三 其德二三,数词作动词,有时二,有时三。 .. 4、夙.兴夜.寐夙、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夜里。 四、一词多义 其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代桑树) ②士贰其行(他的)

③咥其笑矣(句中停顿) 以①秋以为期(把) 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来) ③以尔车来(用) 之①静言思之,躬自悼矣(代这件事) ②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取独) ③总角之宴,言笑晏晏(的) 言①载笑载言(说话) ②体无咎言(预兆) ③静言思之(句中停顿) 遂①言既遂矣(顺心) ②无往而不遂(通达) ③夫间有随,遂上有径(田间小路) ④遂不得径(最终) 靡①靡室劳矣(没有) ②望其旗靡(倒下) ③左右皆靡(退下) ④虫尽靡(败下) ⑤徒靡弹药(浪费) 五、特殊句式 秋以为期宾语前置,应是“以秋为期” 《离骚》

古文赏析

兰亭序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快雪时晴帖王羲之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王羲之拜上:刚才下了一阵雪,现在天又转晴了,想必你那里一切都好吧!那件事情没能帮上忙,心里纠结至今。世上很多事情就是这么无奈。王羲之拜上,山阴张侯亲启 中秋帖王献之 中秋不复不得相, 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无署款。 伯远帖王珣 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 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dū)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nǎ)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氓文言文赏析

《氓》文言文赏析 《氓》诗在艺术上,也有较高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氓》诗是诗人现实生活典型情绪的再现,诗人不自觉地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歌唱抒述自己悲惨的遭遇,起了反映、批判当时社会现实的作用。《氓》是民歌,是口头创作。最初广泛地流传于民间,经过无数劳动人民的反复歌唱、不断修改,到写定时候,才形成现在这样的完整诗篇。人们在流传中,把自己关于恋爱婚姻方面的感受,渗透到歌唱中去,故作品富于现实性。诗中女主人公所叙述的是自己的切身经历,自己的感受,都是真情实感。而这种真情实感在阶级社会中是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诗人善于把握题材的各种复杂的矛盾。她抓住自己和氓的矛盾,氓是夫权的代理人,他们从夫妻关系而变为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透露了男尊女卑、夫权制度的社会现实。她抓住了自己和兄弟的矛盾,反映了当时社会道德、舆论,是以夫权为中心的思想和弃妇孤立无援的现实。她抓住自己内心的矛盾:婚前没有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否可以同居呢?见了氓就开心,不见氓就伤心,如何解决见与不见的矛盾呢?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结成诗的主要矛盾——封建礼法制度与妇女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的矛盾。这是当时社会中极为显著和普遍的现象。其次,《氓》诗人善于塑造人物现象。

《氓》诗中有两个形象比较鲜明。一个是狡诈负心的“氓”,一个是善良被弃的“女”。氓是从别处流亡到卫国的一个农民,“抱布贸丝”,点明了他还是个小商人。最初,他“蚩蚩”地假老实,“言笑晏晏”地假温情,“信誓旦”地假忠诚。他用虚伪的手段,欺骗一位天真美貌的少女,获得了她的爱情、身体、劳动力、家私。结婚以后,他便露出真面目了。过去是指天划日地赌咒,现在是“二三其德”地变心;过去是有说有笑地温存,现在是“至于暴矣”,不但虐待,甚至把她一脚踢出了家门。有人说:氓“婚前是羊,婚后是狼”,这个比喻,既形象,又确切。氓的形象,是夫权制度的产物,是商人唯利是图的产物。诗中又描绘了一位善良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最初可能搞些养蚕缫丝的家庭副业,所以有些积蓄。她纯洁天真,入世不深,以致一下子便以心相许了。当她看到氓不高兴时,赶快安慰他:“将子无怨,秋以为期”。她多情,真心爱氓,看不到他时,“泣涕涟涟”,看到他时,“载笑载言”。她勇敢,敢于无媒而和氓同居。她忠诚,把自己和财物都用车子搬到氓家。结婚以后,她安贫,和氓共同过苦日子 。她辛勤,把家务劳动一齐挑起来。她坚贞,当家境逐渐好转,遭受丈夫虐待时,始终不渝地爱氓(女也不爽)。被弃以后,她坚强刚毅,冷静理智,看清氓虚伪丑恶的嘴脸,坚决地和氓决绝。她从一位纯洁多情勇敢的少女,到吃苦耐劳忍辱的妻子,

(完整版)2018年高考全国卷一文言文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文言文解析(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①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汜②所害,芝襁褓流离,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年十七,乃移居雍,耽③思坟籍 .. 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 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④言嘉谋,.. 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 ,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州文武以为先驱。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阼 .. 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⑤,告老逊位 ,章表十余上,于 .. 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⑥,给吏卒,门施行马⑦。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诗经·氓 原文、翻译、注释与赏析

诗经·氓原文、翻译、注释与赏析 本文是关于诗经·氓原文、翻译、注释与赏析,感谢您的阅读! 《诗经·卫风·氓》原文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翻译 无知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此借口谈婚事。送你渡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要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希望你不要生气,我们以秋天为期。 登上那堵破土墙,面朝复关凝神望。复关遥远不得见,心里忧伤泪千行。情郎忽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问吉祥,卦象吉祥心欢畅。赶着你的车子来,把我财礼往上装。 桑树叶子未落时,挂满枝头绿萋萋。唉呀那些斑鸠呀,别把桑叶急着吃。唉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太痴。男人要是迷恋你,要说

放弃也容易。女子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不好离。 桑树叶子落下了,又枯又黄任飘零。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挨饿受清贫。淇水滔滔送我归,车帷溅湿水淋淋。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奸刁缺德行。做人标准你全无,三心二意耍花招。 婚后三年为你妇,繁重家务不辞劳。早起晚睡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你的目的一达到,逐渐对我施凶暴。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都讥笑。静下心来想一想,独自黯然把泪抛。 白头偕老当年誓,如今未老生怨愁。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回想少时多欢聚,说笑之间情悠悠。当年山盟又海誓,哪料反目竟成仇。不要再想背盟事,既已恩绝就算了。 注释 1、氓之蚩蚩:氓,(méng),蚩蚩:老实的样子。 2、布:货币。一说布匹。 3、即:靠近。 4、谋:商量。 5、顿丘:地名。 6、愆(qi ān):过,误。 7、将:愿,请。 8、垝垣:垝(guǐ),垝垣:破颓的墙。 9、复关:诗中男子的住地。一说返回关来。10、卜:用龟甲卜吉凶。11、筮(音诗):用蓍草占吉凶。12、体:卜卦之体。13、咎言:凶,不吉之言。14、贿:财物,嫁妆。15、沃若:润泽貌。16、鸠:斑鸠。传说斑鸠吃桑葚过多会醉。17、耽(chén):沉湎于爱情。18、说:脱。19、陨:坠落。20、徂尔:往你家,嫁与你。21、食贫:过贫苦生活。22、渐:沾湿。23、爽:差错。贰:差错。24、罔极:没有准则,行为不端。25、二三其德:三心二意。26、遂:久。 27、知:智。28、咥(xī):大笑貌。29、躬:自己,自身。30、淇:

氓》《离骚》《孔雀东南飞》文言知识总结

《氓》 一、通假字 1、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2、于.嗟鸠兮“于”通“吁”,感叹词。 3、犹可说.也 /不可说.也“说”通“脱”,脱身。 4、隰则有泮.“泮”通“畔”,尽头。 二、古今异义 1、送子.涉淇古义:你。今义:儿子。 2、至于 ..顿丘古义:一直到。今义:表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3、秋以为 ..期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4、泣涕.涟涟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5、以我贿.迁古义:钱财。今义:贿赂。 6、三岁 ..食贫古义:多年。今义:年龄。 7、士也罔极.古义:标准。今义:很,十分。 8、总角之宴.古义:欢乐。今义:宴会。 三、词类活用 1、其黄.而陨黄,形容词作动词,变黄。 2、士贰.其行贰,数词作动词,有二心。 3、二三 ..其德二三,数词作动词,有时二,有时三。 4、夙.兴夜.寐夙、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夜里。 四、一词多义 其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代桑树) ②士贰其行(他的)

③咥其笑矣(句中停顿)以①秋以为期(把) 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来) ③以尔车来(用) 之①静言思之,躬自悼矣(代这件事) ②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取独) ③总角之宴,言笑晏晏(的) 言①载笑载言(说话) ②体无咎言(预兆) ③静言思之(句中停顿)遂①言既遂矣(顺心) ②无往而不遂(通达) ③夫间有随,遂上有径(田间小路) ④遂不得径(最终) 靡①靡室劳矣(没有) ②望其旗靡(倒下) ③左右皆靡(退下) ④虫尽靡(败下) ⑤徒靡弹药(浪费) 五、特殊句式 秋以为期宾语前置,应是“以秋为期” 《离骚》 1.偭规矩而改错( “错”通“措”)

2.忳郁邑余侘傺兮( “邑”通“悒”) 3.何方圜之能周兮( “圜”通“圆”) 4.延伫乎吾将反( “反”通“返”) 5.进不入以离尤兮( “离”通“罹”) 6.芳菲菲其弥章( “章”通“彰”)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怨灵修之浩荡兮 今义:水势大古义:_荒唐,没有准则_______________ 2.固时俗之工巧兮 今义:技艺巧妙? 古义:____善于取巧____________ 3.偭规矩而改错 今义:改正错误? 古义:____改变措施____________ 4.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今义:经济情况不好? 古义:___走投无路_____________ 5.自前世而固然 今义:前生? 古义:____古来____________ 6.高余冠之岌岌兮 今义:形容十分危险? 古义:_高耸的样子___ 7.长余佩之陆离 今义:形容色彩繁杂 ?古义:_修长的样子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修 退将复修吾初服( 整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高高的)

诗经《氓》译文及赏析

诗经《氓》译文及赏析 导读: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注释: 氓:民,指弃妇的丈夫。此处系追述婚前的情况。 蚩蚩:《毛传》:“蚩蚩者,敦厚之貌。”《韩诗》蚩亦作嗤。嗤嗤,犹言笑嘻嘻。 布:布泉,货币。 贸:买。此句犹言持钱买丝。 匪:通作“非”。 即:就。这句说,来就我商量婚事。 淇:淇水,卫国的河流。 顿丘:本为高堆的通称,后转为地名。在淇水南。淇水又曲折流

经其西方。 愆(qian,阴平)期,过期。愆,过。 将(qiang,阴平),愿、请。 秋以为期:以秋为期。期,谓约定的婚期。 乘:登上。垝(gui,上声)垣,已坏的墙。 复关:为此男子所居之地。一说,关,车厢。复关,指返回的车子。 涟涟:泪流貌。 载:犹言则。 尔:你。卜:用龟甲卜卦。筮:用蓍草占卦。 体:卦体、卦象。咎言,犹凶辞。犹言卜筮结果,幸无凶辞。 车:指迎妇的车。 贿:财物。指陪嫁。 沃若:沃然,肥泽貌。这句以桑叶肥泽,喻女子正在年轻美貌之时。一说,喻男子情意浓厚的时候。 于嗟两句:于嗟,即吁嗟,叹词。鸠,鸟名。《毛传》:“鸠,鹘鸠也。食桑葚过,则醉而伤其性。”此以鸠鸟卜可贪食桑葚,喻女子不可为爱情所迷。 耽:乐,欢爱。 黄:谓叶黄。陨,堕,落下。这句以桑叶黄落喻女子颜色已衰。一说,喻男子情意已衰。

诗经氓原文及翻译

诗经氓原文及翻译 导读:简析: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 第三、四、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 《诗经·卫风·氓》原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翻译: 无知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此借口谈婚事。 送你渡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要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 希望你不要生气,我们以秋天为期。 登上那堵破土墙,面朝复关凝神望。复关遥远不得见,心里忧伤泪千行。 情郎忽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问吉祥,卦象吉祥心欢畅。 赶着你的车子来,把我财礼往上装。 桑树叶子未落时,挂满枝头绿萋萋。唉呀那些斑鸠呀,别把桑叶急着吃。 唉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太痴。男人要是迷恋你,要说放弃也容易。 女子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不好离。 桑树叶子落下了,又枯又黄任飘零。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挨饿

诗经氓 诗经氓赏析

诗经氓诗经氓赏析 《卫风·氓》是一首距今2700余年的民间歌谣,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观 照当今,仍有启迪。这里先忽略诗中述说方式,只是品味诗中所述,将诗有“不及”的地方, 略增描述,来粗线条地再现这位女子和“氓”的情爱经历。 《氓》诗的结构,是和它的故事情节与作者叙述时激昂波动的情绪相适应的。全诗共六章, 每章十句。一、二两章是追叙,第一章,叙述自己由初恋而定的。第二章,叙述自己陷入情网,冲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与氓结婚。诗人叙述到这里,情绪极度激昂,悲愤与悔恨交并, 使叙述中断。第三章,她对一群年青貌美的天真少女,现身说法地规劝她们不要沉醉于爱情, 并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第四章,对氓的负心表示怨恨,她指出,这不是女人的差错,而 是氓的反复无常。第五章,接着追叙,叙述她婚后的操劳、被虐和兄弟的讥笑而自伤不幸。 第六章,叙述幼年彼此的友爱和今日的乖离,斥责氓的虚伪和欺骗,坚决表示和氓在感情上一刀两断。这些,都是作者的经历、内心活动、感情变化的再现,结构严整,形成一首千古 动人的诗篇。 《氓》诗在艺术上,也有较高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现实主义的创作方 法《氓》诗是诗人现实生活典型情绪的再现,诗人不自觉地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歌 唱抒述自己悲惨的遭遇,起了反映、批判当时社会现实的作用。《氓》是民歌,是口头创作。最初广泛地流传于民间,经过无数劳动人民的反复歌唱、不断修改,到写定时候,才形成现 在这样的完整诗篇。人们在流传中,把自己关于恋爱婚姻方面的感受,渗透到歌唱中去,故 作品富于现实性。诗中女主人公所叙述的是自己的切身经历,自己的感受,都是真情实感。 而这种真情实感在阶级社会中是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诗人善于把握题材的各种复杂的矛 盾。她抓住自己和氓的矛盾,氓是夫权的代理人,他们从夫妻关系而变为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透露了男尊女卑、夫权制度的社会现实。她抓住了自己和兄弟的矛盾,反映了当时社会 道德、舆论,是以夫权为中心的思想和弃妇孤立无援的现实。她抓住自己内心的矛盾:婚前 没有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否可以同居呢?见了氓就开心,不见氓就伤心,如何解决见 与不见的矛盾呢?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结成诗的主要矛盾——封建礼法制度与妇女幸福家 庭生活的愿望的矛盾。这是当时社会中极为显著和普遍的现象。其次,《氓》诗人善于塑造《氓》诗中有两个形象比较鲜明。一个是狡诈负心的“氓”,一个是善良被弃的“女”。人物现象。 氓是从别处流亡到卫国的一个农民,“抱布贸丝”,点明了他还是个小商人。最初,他“蚩蚩” 地假老实,“言笑晏晏”地假温情,“信誓旦”地假忠诚。他用虚伪的手段,欺骗一位天真美 貌的少女,获得了她的爱情、身体、劳动力、家私。结婚以后,他便露出真面目了。过去是 指天划日地赌咒,现在是“二三其德”地变心;过去是有说有笑地温存,现在是“至于暴矣”,不但虐待,甚至把她一脚踢出了家门。有人说:氓“婚前是羊,婚后是狼”,这个比喻,既形象,又确切。氓的形象,是夫权制度的产物,是商人唯利是图的产物。诗中又描绘了一位善良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最初可能搞些养蚕缫丝的家庭副业,所以有些积蓄。她纯洁天真,入世不深,以致一下子便以心相许了。当她看到氓不高兴时,赶快安慰他:“将子无怨,秋以为期”。她多情,真心爱氓,看不到他时,“泣涕涟涟”,看到他时,“载笑载言”。她勇敢,敢于无媒而和氓同居。她忠诚,把自己和财物都用车子搬到氓家。结婚以后,她安贫,和氓共同过苦日子。她辛勤,把家务劳动一齐挑起来。她坚贞,当家境逐渐好转,遭受丈夫虐待时,始终不渝地爱氓(女也不爽)。被弃以后,她坚强刚毅,冷静理智,看清氓虚伪丑恶的嘴脸,坚决地和氓决绝。她从一位纯洁多情勇敢的少女,到吃苦耐劳忍辱的妻子,再到坚强刚毅的弃妇。她性格的发展,是随着和氓关系的变化而发展的。此诗通过氓和女两个形象的鲜明对比,谁真谁假,谁善谁恶,谁美谁丑,是很清楚的。当时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真实面貌,

简单易背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简单易背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篇一】简单易背文言文翻译及赏析:陋室铭 唐代: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能够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翻译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 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仅仅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交往 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能够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弦管 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 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 赏析 这篇不足百字的室铭,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 好的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它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 道理:即使居室简陋、物质匮乏,但只要居室主人品德高尚、生活充实,那就会满屋生香,处处可见雅趣逸志,自有一种超越物质的神奇 精神力量。 有人认为,刘禹锡写此文时已是贬谪生活的后期,心情比较稳定,追求安乐恬淡的生活,同时文中又有读佛经的内容,所以铭文流露了 一种避世消闲的消极成分。对此应从两方面分析:当社会处于黑暗时期,文人官吏们有两个出路,一是与腐朽势力同流合污、自甘堕落。 一是退一步,如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保持自己的浩然正气

和独立人格。相比之下,后者更值得肯定,刘禹锡选择的就是这个条路。同时,人的生活是复杂的,有张有弛,不能一味剑拔弩张,而有 时也要休息娱乐。所以,不能简单地批评闲情逸致。另一方面,铭文 中也反映了作者的宏伟抱负,他引用诸葛庐和子云亭是有其特殊含义的,诸葛亮是政治家,扬雄是文学家,这也是作者一生的两大理想, 早年他在革新中急流勇进、雄心勃勃;贬谪后他就涉足文坛,最后终 于以文学家名世。所以,文中还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内。 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巧妙地使用比兴手法,含蓄地表达主题, 开头四句既是比,又是兴,言山水引出陋室,言仙、龙引出德馨,言名、灵暗喻陋室不陋。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陋室,表达了 作者政治、文学的两大理想,最后引孔子的话作结又暗含“君子居之”的深意。其次,大量使用了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排比句能造成一 种磅礴的文势,如开头几句排比,使全篇文气畅通,确立了一种骈体 文的格局。对偶句易形成内容的起伏跌宕,如中间的六句对偶,既有 描写又有叙述,言简意丰,节奏感强。文章还使用了代称、引言等修 辞手法。 总之,这是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极大的佳作,所以能传诵不衰,脍炙人口。 【篇二】简单易背文言文翻译及赏析:答谢中书书 南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 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总结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总结梳理 《氓》 ——诗经 1、通假字: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摆脱,脱身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岸边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叹息。无,通勿,不要 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将子无怒(无通毋,不要 2、古今异义: 泣涕涟涟(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三岁食贫(三岁,古义多年,今义三岁的年龄 送子涉淇(子:古:你今:孩子 将子无怒(将:古:请,希望今:将要;将军 总角之宴(宴:古:欢聚,快乐今:宴会 至于顿丘(至于:古:到达今:连词,说完一事,要说另一事时用至于3、词类活用: 夙兴夜寐(夙,夜: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晚 4、特殊句式: 秋以为期(宾语前置 5、一词多义 夙夙兴夜寐(早 夙夜忧叹(日 夙志已酬(素有的,旧有的 《采薇》

——诗经1、通假字: 岁亦莫止(莫通暮 彼路斯何(路通辂,大车 孔棘(棘通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尔通草字头尔,花盛开的样子 维常之华(华通花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常通棠,棠棣 2、古今异义 薇亦作止(止:古:句尾语气词今:停止 不遑启居(启:古:臂部离开脚后跟的叫启今:启发。 (居:古:臂部贴在小腿上叫居今:居住 岁亦阳止(阳:古:指农历十月今:阳光、太阳等 今我来思(思:古:语气词,无实意今:思考,想 3、词类活用 岂不日戒(日: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天 雨雪霏霏(雨:名词作动词,降下《离骚》 ——屈原 1、通假字: 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施行 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 芳菲其能弥章(章通彰,明显 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延伫乎吾将反(反通返,返回 2、古今异义; 怨灵修之浩荡兮(浩荡,古义荒唐,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偭规矩而改错(改错,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