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共44页文档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悲剧性质探究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悲剧性质探究一直以来莎士比亚都是被作为欧洲文艺复兴在英国的领军人物为世人传颂,所以从文艺复兴时期人类自我意识觉醒的角度来审视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悲剧性质也许会更符合当时的社会大背景。
因此本文将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与文艺复兴运动相联系来探究其悲剧性质。
经过总结我认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具有四种不同的悲剧性质,并具有一定的顺承关系,现陈列如下:《麦克白》:欲望悲剧;《奥赛罗》:种族悲剧;《李尔王》:生存悲剧;《哈姆雷特》:命运悲剧。
一《麦克白》的悲剧性质在最初的时候我们认识到麦克白并非一个专横、残暴的篡权者,他是一个高贵勇敢的苏格兰大将,他重视荣誉,藐视命运,无所畏惧,战功显赫。
但当他站在旷远的荒原上看到雷电轰轰、云雾蒙蒙的壮观景象,又聆听着女巫们对他成为新国王的预言,对于刚刚得胜回朝的麦克白来说,他内心对于权势的狂野追求再也无法克制,一下子冲天而起——他要弑君篡位!是的,一切都从此而改变,欲望席卷了他整个内心,他追随着内心欲望的驱使一步步走向毁灭。
可当他站在权力之巅来审视自我时,他才幡然醒悟:“明天,明天。
再有一个明天,一天接着一天的蹑步前行,直到最后一秒钟的时间。
我们所有的时间,不过是替傻子们照亮了到死亡的土壤中去的路。
熄灭了吧,熄灭了吧!人生不过是个行走的影子,是舞台上指手画脚的戏子,登台片刻,便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他是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
”从文艺复兴的大背景下来审视,麦克白的欲望不正是文艺复兴所宣扬的个人主义在极端下的表现吗?我想这也许就是莎士比亚的理性之处,他或许就是通过麦克白追求内心欲望的悲剧经历来警示世人个性的追求只能是在适度的情况下,无止的一味追求只会给自身带来毁灭!二《奥赛罗》的悲剧性质评价《奥赛罗》的悲剧原因显然离不开奥赛罗的黑人身份。
联系到当时欧洲殖民主义的盛行,奥赛罗作为黑人的身份显然在以白人为价值核心的欧洲社会会有一种被排斥的状态,这种状态反应在奥赛罗个人的心理上就会很容易得导致其行为的极端的倾向性,所以悲剧的发生就会成为一个大概率的事件。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名词解释外国文学史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名词解释外国文学史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名词解释:《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戏剧中最著名的一部,是一出人文主义思想的悲剧名词解释:父王被叔父杀害,母亲改嫁叔父,父王的灵魂要求王子哈姆雷特替他报仇;王子考虑到整个社会和时代,决定担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但他寡不敌众,最后失败。
《奥赛罗》的主人公为人坦率,嫉恶如仇,是作者创造的理想人物;他误中阴谋家的诡计,杀死了心爱的妻子。
《李尔王》写一个有绝对权威的封建君主变为一个人文主义者心目中的“人”的过程。
它概括了权威与爱的矛盾,权威与社会正义的矛盾,将真诚的爱与虚伪的爱作了对比,这出剧触及了人性与大自然的善恶问题,最富于哲学意义。
《麦克白》的主人公是苏格兰大将,由于野心的驱使杀死了慈祥的国王,这出剧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探索人性的善转变为恶的过程。
四大悲剧是莎士比亚对他那个时代的重大问题深入思考的重大成果,是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最生动的形象的再现。
这些悲剧是“时代的缩影”,都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而且语汇丰富,语言感人,台词、剧诗富丽、隽永,是悲剧形式的诗章,在悲剧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并足以使它们属于一切的时代。
从上下文看,本句的意思是“有些人是全职进修,有些人是兼职进修,有些人是半工半读”。
后半句“半工半读”的表达中,with 介宾补结构(with+宾语+宾补)是状语。
with 后的宾补用非谓语动词形式,根据上下文alternate (轮流,交替)该用现在分词形式alternating。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 奥赛罗

冲 丝狄梦娜对他的真挚同情 性.b.对于财富的疯狂追
莎士比亚
四大悲剧之一
奥赛罗
《奥赛罗》
关内容简介 人物形象分析
艺术特点 手帕的功能
内容简介
• 奥赛罗是威尼斯公国一员勇将。他与元老的女儿 苔丝狄梦娜相爱。但由于他是黑人,婚事未被允 许。两人只好私下成婚。奥赛罗手下有一个阴险 的旗官伊阿古,一心想除掉奥赛罗。他先是向元 老告密,不料却促成了两人的婚事。他又挑拨奥 赛罗与苔丝狄梦娜的感情。
奥赛罗VS苔丝狄蒙娜
c、人物性格多层次并用
如:奥赛罗 思想层次(人文主义)、文化层次(人格尊 严)、心理层次(轻信、复仇)、性格层次(嫉妒)
③全剧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快速,紧张
激烈,动作性强,用三角关系作为冲突 动力推动全剧的情节发展。
奥赛罗
苔丝德蒙娜
伊阿古
凯西奥
④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剧烈的悲剧冲突
如: 奥赛罗 vs
3.他们的爱情没有坚实的基础:
苔丝狄蒙娜对奥赛罗是英雄崇拜;奥赛 罗应为对方的爱,以及把她作为理想的化 身而爱对方。
他们的爱情过于精神化,但在社会的束 缚下,种族、门第、肤色、年龄、相貌的 巨大鸿沟,岂是精神就可以填平的。
综上两点,苔丝狄蒙娜的“背叛”,是 他心中天使的美好、纯洁的堕落,是他重 于生命的人文主义理想的毁灭;同时,他 失去了在白人社会中平等地位,功名、荣 誉、事业。
• 说另一名副将凯西奥与苔丝狄梦娜关系不同寻常, 并伪造了所谓定情信物等。奥赛罗信以为真,在 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当他得知真相后,悔 恨之余拔剑自刎,倒在了苔丝狄梦娜身边。
人物关系图
勃拉班修
凯西奥 情妇 比恩卡
副 官
苔丝狄蒙娜 妻子 奥瑟罗 前任 蒙太诺
中学戏剧.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A replica of
Theatre
Globe Theatre 环球剧场
Globe Theatre 环球剧场
这座露天式剧院的舞台位于正厅中央,周围为倾斜式三层座椅。每场演出能容纳 约1300人,很多观众甚至是站在正厅舞台一旁。
Globe Theatre 环球剧场
最终在1977年,严格按照伊丽莎白时代的设计,全球剧院得以重新建造起来。剧 院位于泰晤士河南岸,距离原址仅200米,也是自1666年伦敦大火发生以来,首 座获得批准修建的草屋顶结构建筑。
Character study Imagery Theme Complexity
‘Death’ in Hamlet The audience Scene Act
Drama Knowledge戏剧常识
Globe Theatre 环球剧场
Shakespeare’s theatre on the south bank of the River Thames in London
Globe Theatre 环球剧场
莎士比亚环球剧院是1987年建造的一座专为欣赏、研究莎士比亚及其同时代优秀 剧作家的作品的剧场。 环球剧院不仅仅是一个剧场,它还是一个艺术教育和学习的地方。 剧院由三个机构组成:环球剧场--一个由国际艺人组成的专业剧团;环球教育--与 不同年龄的学生共同研究莎士比亚的剧作手稿及舞台表演;环球展览——专为莎士 比亚及其同时代剧作家而设立的涵盖面最广、最完整的一个展览。
Week 3-4 Shakespeare’s Tragedy
戏剧基础(三)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Tragedy 悲Hamlet 哈姆雷特】 【Macbeth 麦克白】 【Othello 奥赛罗】 【King Lear 李尔王】
【语文知识点】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和四大喜剧

【语文知识点】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和四大喜剧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四大喜剧包括《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和《皆大欢喜》。
1.《哈姆雷特》: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的故事。
2.《奥赛罗》:作品讲述奥赛罗是威尼斯公国一员勇将。
他与元老的女儿苔丝狄蒙娜相爱。
因为两人年纪相差太多,婚事未被准许。
两人只好私下成婚,以及后来奥赛罗杀死自己妻子的故事。
3.《李尔王》:讲述了年事已高的国王李尔王退位后,被大女儿和二女儿赶到荒郊野外,成为法兰西皇后的三女儿率军救父,却被杀死,李尔王伤心地死在她身旁。
4.《麦克白》:讲述了利欲熏心的国王和王后对权力的贪婪,最后被推翻的过程。
1.《威尼斯商人》: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
2.《仲夏夜之梦》:《仲夏夜之梦》是一部富有浪漫色彩的喜剧,讲述了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
3.《皆大欢喜》:描述被流放的公爵的女儿罗瑟琳到森林寻父和她的爱情故事。
《皆大欢喜》表明剧中受迫害的好人全都得到好报,恶人受到感化,有情人双双喜结良缘。
这反映了莎士比亚理想中的以善胜恶的美好境界。
4.《第十二夜》:塞巴斯蒂安和薇奥拉这一对孪生兄妹,在一次海上航行途中不幸遇难,他们俩各自侥幸脱险,流落到伊利里亚以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莎士比亚之四大悲剧ppt课件

• “我的言语粗鲁的, 一点儿不懂得那些温 文而雅的辞令;因为 自从我这双手臂长了 七年的膂力以后,直 到最近这个月以前, 他们一直都在战场上 发挥他们的本领:对 于这一广大的世界, 我除了冲锋陷阵以外, 几乎一无所有。”
27
• 奥赛罗并不真正懂得爱情,或者说,他的 爱情理想是非常崇高的,和一般人对爱情 的理解不完全一样。他无法理解苔丝蒙狄 娜这样的天神见之也动心的女子不计相貌 献身于他的勇气魄,也体会不到苔丝蒙狄 娜为他背弃父亲,社会偏见,毅然决定与 夫从军,过飞蛾一般空虚的生活。她的生 命意义在于跟奥赛罗同甘共苦的坚强果敢, 他甚至无法想到苔丝蒙狄娜这样幽娴贞静 的女子不愿做他的生活中的附属。
13
• “只消一点儿水就 可以把我们洗刷得 干干净净,一点儿 也不费事!”
• ——麦克白夫人台词
14
• 可那是杀人溅在手上 的血,能洗干净吗? 洗不干净越是要洗, 莎士比亚把麦克白夫 人此时内心深处的心 理状态揭示得如此的 准确,生动!
• 于是,麦克白夫人梦 游洗血手的动作成为 戏剧史文艺史上最经 典的细节。
19
• 对麦克白这样一个充 满矛盾的人,我们的 感情是复杂的。这也 许正是伟大的莎士比 亚以栩栩如生的人物, 以自己对人性和人生 的深刻思考,在读者 和观众心中掀起的层 层波澜。
• 而这正是《麦克白》 艺术价值之所在。
20
《奥赛罗》:莽夫杀妻记
• 关键词: • 1.谎言与猜疑 • 2.狡诈与鲁莽 • 3.荣誉与种族
莎士比亚之四大悲剧
1
• 莎士比亚一生共创作了两篇叙事长诗、154 首十四行诗和37部戏剧。他的作品形象地 描绘了资本主义兴起时期英国的社会生活 图画,充分表达了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反 封建、反教会、追求个性解放的理想和愿 望。
〖2021年整理〗《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介绍》完整版教学课件PPT

在人物塑造上,莎士比亚善于将人物置于尖锐激烈、 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以此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 征。罗密欧对爱情的忠贞,就是通过与封建家族腐 朽陈旧的封建意识和封建伦理观念的斗争展现的。
莎士比亚还擅长在情节发展中刻画人物。莎士比亚 戏剧中的许多人物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矛 盾斗争中不断发展的。朱丽叶刚出场时,只是个受 封建礼教熏陶的、顺从母亲的弱女子。后来,在追 求自由、爱情的斗争过程中,她竟然挣脱一切束缚, 成长为一位反封建的坚强女性。
《麦克白》叙述了野心家麦克白将军从战场上立 功凯旋,由于野心的驱使和妻子的怂恿,利用国 王邓肯到自己家中做客的机会,弑君而自立。最 后,这个血腥的篡位者被邓肯的儿子和贵族麦克 德夫战败而死去。他的妻子也因精神分裂而死。 这出悲剧深刻地揭示出个人的野心对人所起的腐 蚀作用,是莎士比亚心理描写的杰作。
《哈姆莱特》1601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 就,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
□ 莎士比亚戏剧的情节和人物介绍
莎士比亚戏剧的情节是生动而丰富的,常常运用双 重或多重情节反映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他的剧作 往往由相互交织的几条线索组成。《哈姆莱特》中 有三条为父复仇的线索。当然,莎士比亚戏剧并非 都是多线索的,也有单线索的。
□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介绍
《奥塞罗》叙述了摩尔人贵族奥塞罗由于听信手下 旗官伊阿古的谗言,为嫉妒所压倒,掐死了无辜的 妻子苔丝狄蒙娜,随后自己也悔恨自杀。通过这个 形象,莎士比亚对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中的 极端利己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李尔王》描写了一个专制独裁的昏君,由于刚愎 自用,遭受到一场悲惨的结局。悲剧的目的同样在 于揭露原始积累时期的利己主义,批判对于权势、 财富的贪欲。悲剧还反映了英国当时广大农民流离 失所的现实。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人性冲突与命运安排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人性冲突与命运安排介绍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其中包括四部被称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作品:《哈姆雷特》(Hamlet)、《奥赛罗》(Othello)、《李尔王》(King Lear)和《麦克白》(Macbeth)。
这些悲剧作品探讨了人性冲突和命运安排这两个重要主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在这四个悲剧中如何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命运对角色行动的影响。
人性冲突的体现对于人性冲突,在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有着丰富的展示。
首先,心理层面上的矛盾是很常见的主题。
在《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陷入了内心挣扎,无法决定应该如何对待父亲被谋杀以及如何应对其伴侣奥菲利娅与朋友们之间的背叛。
而在《奥赛罗》中,主人公奥赛罗因为妻子的出轨而面临着信任与怀疑之间的冲突纠结。
其次,道德观念上的冲突也是四大悲剧中经常出现的主题。
在《李尔王》中,李尔王由于自私和盲目,将王位分配给了心怀恶意的两个女儿,而背叛了真正爱他的女儿科底莉亚。
这种道德取舍引发了极大的后果,展现了人性之间道德观念的冲撞。
命运安排与角色行动命运在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虽然人都有自己的意愿和选择权,但命运通常会对角色行动产生影响。
在各个悲剧中都可以看到角色们试图改变或逃避命运注定的结局,却最终无法成功。
在《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试图通过伪装、策划和复仇来改变自己及家族的灾难结局。
然而最终他发现所有努力都是徒劳的,他的命运仍然是被不可改变的。
同样地,『《麦克白》中的主人公麦克白也试图通过谋杀国王和实施暴政来改变自己命运的结局,但最终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此处省略了重复内容)总结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人性冲突与命运安排是这些作品的核心主题之一。
通过探讨角色内心对抗、道德取舍以及与命运较量,展现了人性在面临困境时的复杂性和无法逃避命运安排的不可避免。
这些作品引发读者对于人性、道德和命运等问题深入思考,并使得莎士比亚这位伟大戏剧家至今仍受到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