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药物分析第十四章 中药制剂分析 PPT课件

检查项目
Saturday, January 26, 2019
22
2、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半/固)
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或全部 溶剂,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制剂
1ml流 浸膏 —— 1g 1g 浸膏 —— 2 ~ 5g
原药材 原药材
装量 检查项目 微生物限度
Saturday, January 26, 2019 药物分析 23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二十六种) 颗粒剂 滴眼剂 糖浆剂 软膏剂 滴丸剂 注射剂 胶囊剂 滴鼻剂 橡胶膏剂 煎膏剂(膏滋)
16
药物分析
(一)液体制剂
用药材提取物制备的液体制剂 合剂、糖浆剂、酒剂、茶剂、酊剂 滴鼻剂、滴眼剂、露剂、搽剂等
(无植物组织与细胞,故无显微鉴别)
Saturday, January 26, 2019
(三) 半流体制剂
药材提取液的浓缩液 煎膏剂(膏滋)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半流体或固体) (无植物组织与细胞, 故无显微鉴别)
Saturday, January 26, 2019 药物分析 21
1、 煎膏剂(膏滋) 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 蜜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 应无焦臭、异味,无糖结晶析出 相对密度 不溶物 装量 微生物限度
药物分析
17
1、 合剂与口服液
合剂系指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方法 提取,经浓缩制成的内服液体制剂 (单剂量合剂也可称为“口服液”)
一般检 查项目
Saturday, January 26, 2019 药物分析 18
2、 酒剂与酊剂
酒剂
药材用蒸馏酒提取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酊剂
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 的澄清液体制剂
药物分析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PPT.

三、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 •决定是否面试一位应聘者之前,首先要看其工作经历是否符合要求。
•
工作重心的转移要求不同水准的员工。
•对应聘者进行评估之后,面试人选便可以确定。合适的人选通常为数不多,选择起来比较容易。但如果合适人选较多,最后面试人选
5、其他中药制剂
酒剂:药材用蒸馏酒提取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酊剂: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
液体制剂。
一般检查项目
含乙醇量(GC) 甲醇量检查(GC) 总固体 装量 微生物限度
• 第一节 概述
三 样品制备方法 (一)取样与样品保存:均匀、合理
1.中药材取样法 (1)外观检查 (2)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样品的原则 (3)取样部位、取样量 (4)四分法取样 (5)最终抽取样品量
粒剂。 •按照规定回答
•2、明白体育活动要做到合理安全。
粒度
•(4)在进行单、双杠和跳高训练时,器械下面必须准备好厚度符合要求的垫子,如果直接跳到坚硬的地面上,会伤及腿部关节或后
水分 脑。做单、双杠动作时,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使双手握杠时不打滑,避免从杠上摔下来,使身体受伤。
•1.1.2评估空缺岗位 •2.4.7要点
原则来权衡最佳的效数。在单效蒸发过程中,每蒸发1kg的水需要消耗1kg以上的加热蒸汽,在规模生产中,蒸发大量的水分时则必需 消耗大量的加热蒸汽。为了节省加热蒸汽的消耗,可采用多效蒸发。
•4.学生除父气母外固,一律色不准谱在宿:舍内接高待外分来客子人。 多孔微球,用于分离水及羟
•1.学校食堂要依照《食品卫生法》要求到市卫生防疫站申领《食品卫生许可证》,并每年年审一次。
药物分析14第十四章中药制剂分析PPT课件

药物分析
21
1、 煎膏剂(膏滋) 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 蜜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
应无焦臭、异味,无糖结晶析出
相对密度
检查项目 不溶物 装量
7/15/2020
微生物限度
药物分析
22
2、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半/固)
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或全部 溶剂,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制剂
1ml流 浸膏 —— 1g
原药材
1g 浸膏 —— 2 ~ 5g 原药材
检查项目 装量 微生物限度
7/15/2020
药物分析
23
生产提取溶剂大多为水或稀醇
检测时一般需经有机提取后分析
有效成分明确且有 适当方法 ,测定有
效成分的含量
对于流浸膏,有 的测总固体量以 控制其质量
7/15/2020
药物分析
有效成分不明或无定 量方法的,可 测一定 溶剂的浸出物含量
针对不同的剂型,采用相应的方法进 行分离纯化后测定
7/15/2020
药物分析
15
二、 中药制剂的分类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二十六种)
丸剂 胶剂 膏药 颗粒剂 滴眼剂
散剂 合剂 露剂 糖浆剂 软膏剂
片剂 酒剂 茶剂 滴丸剂 注射剂
锭剂 酊剂 搽剂 胶囊剂 滴鼻剂
栓剂 巴布膏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橡胶膏剂
气雾剂喷雾剂
煎膏剂(膏滋)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7/15/2020
药物分析
16
(一)液体制剂 用药材提取物制备的液体制剂
合剂、糖浆剂、酒剂、茶剂、酊剂 滴鼻剂、滴眼剂、露剂、搽剂等
(无植物组织与细胞,故无显微鉴别)
7/15/2020
药物分析14第十四章 中药制剂分析

针对不同的剂型,采用相应的方法进 行分离纯化后测定
Thursday, February 07, 2019 药物分析 15
二、 中药制剂的分类
丸剂 胶剂 膏药 散剂 合剂 露剂 片剂 酒剂 茶剂 锭剂 酊剂 搽剂 栓剂 巴布膏剂 气雾剂喷雾剂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Thursday, February 07, 2019
6
2. 中药材质量的不稳定性
生长环境、采收季节及部位差异 GAP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麻黄 东北→西北(-)麻黄碱含量↑ (+)麻黄碱含量↓
Thursday, February 07, 2019
药物分析
7
丹参酮 11、12月份含量最高
薄荷脑 秋季叶变黄时含量最高 益母草 水苏碱 营养期含量最高 益母草碱 营养期含量最低
药物分析
检查项目
Thursday, February 07, 2019
22
2、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半/固)
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或全部 溶剂,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制剂
1ml流 浸膏 —— 1g 1g 浸膏 —— 2 ~ 5g
原药材 原药材
装量 检查项目 微生物限度
Thursday, February 07, 2019 药物分析 23
Thursday, February 07, 2019
黄岑苷
药物分析
77.4
7. 剂型繁多,辅料干扰大
丸、散、片、锭、合、酒、酊、 膏、露、茶、栓、颗粒、糖浆等
Thursday, February 07, 2019
药物分析
14
蜡丸 蜜丸 糊剂 曲剂 胶剂
蜂蜡 蜂蜜 糯米粉、黄米粉 发酵 豆油、黄酒、冰糖
药物分析14第十四章中药制剂分析ppt课件

药物分析
(一)液体制剂
用药材提取物制备的液体制剂 合剂、糖浆剂、酒剂、茶剂、酊剂 滴鼻剂、滴眼剂、露剂、搽剂等
(无植物组织与细胞,故无显微鉴别)
Tuesday, March 05, 2019
药物分析
17
1、 合剂与口服液
合剂系指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方法 提取,经浓缩制成的内服液体制剂 (单剂量合剂也可称为“口服液”)
Tuesday, March 05, 2019 药物分析 21
1、 煎膏剂(膏滋) 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 蜜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 应无焦臭、异味,无糖结晶析出 相对密度 不溶物 装量 微生物限度
药物分析
检查项目
Tuesday, March 05, 2019
22
2、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半/固)
第十四章中药制剂分析
第十四章
1
内容
了解中药制剂的分类及中药制 剂分析的特点 熟悉中药制剂分析的一般程序
2
3
Tuesday, March 05, 2019
掌握中药制剂常用的定量分析 方法
药物分析 2
第一节
一、定义
概述
中药制剂是根据药典、制剂规范和其它规 定的处方,将中药的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 定规格,可以直接用于防病、治病的药品
Tuesday, March 05, 2019
药物分析
10
4. 成分复杂且大多数有效成分尚不十分清楚
中药药效的发挥是多种成分 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应从整体 上来控制中药的质量
Tuesday, March 05, 2019
药物分析
11
5. 同一成分在不同药材中的药理作用不同
有效← →无效 鞣质 地榆(止血) 其他(无药效)
药物分析第十四章中药制剂分析详解(ppt)

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一般检查项目
含乙醇量(GC) 甲醇量检查(GC) 总固体 装量
微生物限度
(二) 半固体制剂
软膏
药物、药材细粉、药材提取 物与适量基质混合制成的半 固体外用制剂
常用基质 油脂性、水溶性 乳剂型(乳膏剂)
检查项目 装量 微生物限度
(三) 半流体制剂 药材提取液的浓缩液
煎膏剂(膏滋)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半流体或固体)
周皮
6.9
2.60
韧皮
46.6
3.04
木质部 46.5
0.31
3. 各种有效成分在中药中含量 相差悬殊
五倍子 槐米 长春花 美登木
鞣质(>70%) 芦丁(>20%) 长春新碱(百万分之一) 美登木碱(千万分之一)
4. 成分复杂,而且大多数中药的 有效成分尚不十分清楚。
中药药效的发挥是多种成分 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应从整体 上来控制中药的质量。
原药材
1g 浸膏 —— 2 ~ 5g 原药材
检查项目 装量 微生物限度
生产提取溶剂大多为水或稀醇 检测时一般需经有机提取后分析
(1)有效成分明确且有适当方法 ,测定 有效成分的含量
(2)有效成分不明或无定量方法的,可 测一定溶剂的浸出物含量
(3)对于流浸膏,有的测总固体量以控 制其质量
(四)固体制剂 药材提取物、药材粉末加赋
(无植物组织与细胞,故无显微鉴别)
1、 煎膏剂(膏滋) 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 蜜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
应无焦臭、异味,无糖结晶析出
检查项目
相对密度 不溶物 装量 微生物限度
2、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半/固)
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 或全部溶剂,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 而制成的制剂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从天然植物、动物、矿物等自然物质中,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和指导,采用传统的炮制加工方法和使用方式而形成的药品。
中药的使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现代医药领域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保证中药的质量和疗效,其制剂的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中药及其制剂简介中药是指以天然植物、动物、矿物等为原料,按照中医药理论,在传统的炮制加工方法和使用方式下制成的药品。
中药分为单味药和复方药两类。
单味药是指只含有一个药材的药物,例如马齿苋、金银花等;复方药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材按照一定比例制成的药物,例如四物汤、清热解毒汤等。
中药的炮制加工方法主要包括炙、炒、焙、曝、煮、蒸、浸、发、熬等。
每种药材的炮制方法均有其独特的要求和严格的操作流程。
正确的炮制过程可以提高药材的药效和疗效,增强药品的稳定性和耐储性。
中药的制剂主要包括散剂、片剂、丸剂、胶囊剂、糖浆剂、酊剂等。
不同的制剂形式适用于不同的疾病以及不同的服用方式。
例如散剂适用于煎剂,片剂适用于口服,酊剂适用于外敷等。
中药制剂分析方法中药制剂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检验、化学检验、药代动力学检验、生物流行病学检验等。
物理检验是指通过肉眼、显微镜等方法对制剂进行外观、形态、颜色、气味等方面的检测。
物理检验是不同制剂形式的最基础的检验方法。
化学检验是指通过对制剂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确定其中的有效成分、有毒物质以及各种指标的含量。
常用的化学检验方法包括色谱、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
药代动力学检验是指通过对制剂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进行分析,了解其药效、代谢途径、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信息。
药代动力学检验对于优选药品剂型、确定剂量、指导合理用药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生物流行病学检验是指通过对制剂在群体或人群中应用的统计学研究,了解其对于临床疗效和社会影响的作用。
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制剂质量和疗效的重要保障。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中药生产必须选择优质原材料,严格按照中药炮制规程进行炮制加工。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是药物分析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中药的成分和质量,以及中药制剂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中药及其制剂分析的目的是确保中药的有效成分,并对制剂的质量进行评估,以确保其安全和有效性。
活性成分是中药的药效成分,它决定了中药的药理作用。
常见的中药活性成分包括生物碱、黄酮类、皂苷类、多糖类等。
分析中药活性成分的方法主要有色谱法、质谱法、红外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对中药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辅助成分是中药中的非活性成分,它们对中药的药效并无直接作用,但可以增强活性成分的吸收和稳定性。
常见的中药辅助成分包括黏性物质、增稠剂、溶剂等。
分析中药辅助成分的方法主要有水分析、重金属分析、残留溶剂分析等。
中药制剂是将中药饮片或提取物等原料进行加工,制成口服液、丸剂、胶囊等剂型的药品。
制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药效的稳定性和临床疗效。
中药制剂的分析重点包括质量控制和生产工艺研究。
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对中药制剂进行检验和检测,确保其符合国家药典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外观检查、理化性质检查、含量测定、溶出度测定等。
这些检测方法可以评估中药制剂的质量,检查是否含有有害物质和杂质。
生产工艺研究是指对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研究和优化,以确保中药制剂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生产工艺研究包括提取工艺、制粒工艺、包衣工艺等优化研究。
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可以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和药效。
总之,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是对中药成分和制剂质量进行研究和控制的重要分支。
通过对中药的成分和质量的研究,可以确保中药的安全和有效性,进一步促进中药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