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理念下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以桂林医学院为例
药学专业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第49卷第9期2021年5月广州化工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 Vol. 49 No. 9May. 2021药学专业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白红妍,刘笑甫,杨扬(桂林医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 要: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由于该课程实践性很强,因此其实验是天然药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使以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得以改进,建议在实验课的教学改革中,采取实验课与理论课同步、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建立对照比较实验法、在实验考核中增加面试等多项措施。
通过这些改革措施以有效提高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实现培养药学人才目标。
关键词:天然药物化学;药学专业;实验课;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 -9677(2021)09-0189-02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on Natural Products Chemistryfor Pharmacy Majors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5JGA306)。
第一作者:白红妍(1988-),女,实验师,主要从事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
BAI Hong-yan , LIU Xiao-ju, YANG Yang(Guilin medical University , Guangxi Guilin 541004, China)Abstracts : Natural Medicine Chemistry is an important specialized basic course of Pharmacy. Because of its strongpracticality ,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is one major part of Natural Medicine Chemistry. In order to stimulate students 5interest and initiative in experimental class and improve the shortcomings in previous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Natural Medicine Chemistry , it is suggested that many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such as synchroniz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withtheoretical teaching , students 5 participation in experimental preparation , establishing comparative experimental method , and increasing interviews in experimental examination , and so on. Though these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 , the teachingquality of Nature Medicine Chemistry experimental teaching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and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pharmaceutical talents was achieved ・Key words : natural medicine chemistry ; pharmacy majors ; experimental class ; teaching reform天然药物化学是高等医学院校药学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生药学教学改革与学生能力培养的探索

研究对象 、研究 内容不断扩大 ,需要多学科 的合作 ,才能 适 应 新 时 期学 科 发 展 的需 要 和 中药现 代 化 的需 要 ,因此 , 我 们 生 药 学学 科 与 分 析化 学 、天 然药 物 化 学 、药 理 学 及 生 物技术等学科 密切合作 ,指导和带领学生搞科研 ,主要研 究 内容 包 括 壮 药 的开 发 利用 、药 用植 物 细 胞 组 织培 养 、天 然活性成分的提取 、生药真实性鉴定的方法学研究 、广西 特产药用植物抗癌等活性研究 。每年都有一些学生的研究 论 文 在 国家 级 甚 至是 中文 核 心期 刊 上 发 表 。许 多 学 生毕 业
论 文选 题 与 生 药 学研 究 密 切 相关 。一 些 学生 在 生 药学 研 究
竞争意识 ,学习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 了很大的提高。
2 . 组 织小组 兴趣 ,认 识形 形 色 色的药材 市场
生药鉴别大赛提供的真伪生药数量有限 , 为了使学生了 解药材市场 ,贴近社会 , 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 ,我们组织生
伪的能力 。为此 ,开展了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 近3 年每年举 办一次 “ 生药鉴别大赛” ,学生按班组成代表队 ,每队选出 名主答选手 , 随机抽取队员参与必答题 , 竞赛成绩记人生 药学总成绩 。 竞赛 内容分为两部分 : 第一部分为生药 的辨认 , 抽出 6 0种生 药标 本装 入塑 料袋 中 ,要求 学生 在一 分钟 内辨
步明确前人做了哪些工作 , 还有什么没做的 , 从而确定 自
教 师是课 堂教 学 的主 导 , 不但 要传 授 知识 而且 要引 导学 生学 习, 使学生能适应社会 的需求 , 具备实战中鉴别生药真
己的研究方 向。教师不但要告诉学生写综述 的作用 , 而且要 指 导学 生写 综述 。因为所 带教 的班 是大 二 的学生 , 他 们不 知 道综述 该 怎么 写 。 我 以 白花丹 为例 , 综 述前 人所 做 的化学 成
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

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药学领域的不断进步,药学专业实验教学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需求。
为了培养更具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药学人才,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药学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与创新策略,以期为药学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药学专业实验教学现状与挑战药学专业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应用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实验设备和仪器更新速度较慢。
药学领域的科技发展较快,实验设备和仪器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然而,由于经费和资源等限制,许多高校无法及时更新实验室设备,从而影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其次,实验教材内容相对滞后。
药学专业的知识更新速度快,但一些实验教材的内容却较为滞后,无法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
这导致学生在实验教学中难以学到最新的理论和技术知识,影响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再次,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缺乏灵活性。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通常采用教师讲解、学生跟随的方式,缺乏互动和探究性,无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种模式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效果有限,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
二、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策略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和挑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药学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首先,加强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更新与维护。
学校应该增加对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投入,保证实验室设备的及时更新和维护。
通过与企业合作、引进新技术等方式,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最新的实验设备和仪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其次,更新实验教材内容。
学校应该及时更新实验教材的内容,将最新的理论和技术知识纳入到教材中,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
同时,可以引入一些实际案例和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再次,探索创新的实验教学模式。
可以采用项目驱动的实验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设计和实施。
教师可以充当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实践,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国家级药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探讨以桂林医学院为例彭慧

收稿日期:2012-09-25作者简介:彭 慧(1978-),女,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
通讯作者:段小群国家级药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探讨 ———以桂林医学院为例彭 慧,简 洁,段小群(桂林医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摘要:桂林医学院药学专业是为体现广西医药院校的办学特色,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突出地域优势而设置的特色专业。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该校全体教师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和教学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实践教学条件的创建、管理制度的完善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凝练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特色;药学专业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769(2013)01-0011-04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harmacy Characteristic:Taking Guilin Medic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PENG Hui,JIAN Jie,DUAN Xiao-qun(Guilin Medic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4,China)Abstract:Guilin Medical College Pharmacy is a reflection of Guangxi’s medic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eatures,to adapt the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outstanding district advan-tage while setting the characteristic.Lots of work has been don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training,from personnel training scheme,course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reform,the constructionof teachers,teaching conditions,to create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system,and it forms its own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Key Words:talent training mode;characteristic;pharmacy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1]。
药学专业产学研教学模式之探讨

伴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实现,药学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延后于行业市场发展水平,满足不了目前医药行业的需要。
对社会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产学研模式,对于与之相关联的高等院校,特别是应用型的药学专业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这是笔者作为实践者所思考并撰文的动因。
一、产学研教学模式的界定产学研是高等院校强调技术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社会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国内外已有较长的历史。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且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如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产学研合作过程其实就是创新过程,或者说就是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的过程。
[1]季国强“关于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互动机制的若干思考”,[2]陈培擂、屠梅曾“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研究”,[3]分析了“产学研用”、产学研联盟的体制机制等内容。
且通过百度、Google学术搜索、中国知网数据库搜索到“产学研合作”相关概念,可得知“产学研合作”词频最多。
因此,在这里将产学研教学模式定义为“产学研合作”,即“产”是指企业,“学”是指学校,“研”是指科学研究与开发,“合作”是指企业与学校在生产研发经营和教学科研之间的相互结合,以达成互利、双赢为目的。
“产学研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合作形式;既可以实现校企间优势互补,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同时旨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产学研教学模式对于应用型药学人才培养的必要性药学人才的培养目标为能在药品的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所以说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而在我国药学人才的培养中,长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大部分应届药学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而提倡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必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该教需矛盾,可培养出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药学生。
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研究--以广西高职药学专业为例

第 34 卷 第 1 期2021 年 1 月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Vol.34 No.1Jan.2021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研究——以广西高职药学专业为例周丹丹梁春贤(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23)摘 要:对广西高职药学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开展研究,提出创新广西高职药学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通过校企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共建产学研基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途径,实现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改革,从而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方位融合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职;药学;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创新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0097(2021)01-0104-020 引言广西高职药学专业在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的实践过程中,为探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创新,提高行业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办学的广度和深度,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学校及企业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产学研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研发技术与产品、职业培训等方面开展了更深层次的合作;推动学校进一步面向市场办学,促进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及时融入教学,提升专业内涵;同时要大力提高行业企业参与社会教育公益事业的影响力,解决行业企业用人需求问题,推广先进企业标准和卓越企业文化,为产业升级储备职业人才;发挥区域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带动其他中小企业借鉴合作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2]。
1 广西高职药学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1.1 协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教学资源(1)协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药学教育改革与创新

药学教育改革与创新摘要:药学教育作为培养医药人才的重要环节,对于推动药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药学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并提出几点具体的改革举措,以期为药学教育的长远发展提供参考。
1.引言药学教育作为现代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培养药学专业人才的重要角色。
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需求的增加,药学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2.药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目前,传统的药学教育模式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学内容与专业实践脱节,学生应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力不足。
其次,教学方法陈旧,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此外,缺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跨学科合作平台等也是摆在药学教育面前的问题。
3.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药学教育改革与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药学教育发展的需要。
首先,通过改革与创新,可以有效解决现有药学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提供与实际需求贴近的药学人才。
其次,药学教育改革与创新能够推动药学领域的发展,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4.药学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具体举措为了推进药学教育改革与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举措。
4.1 更新教学内容,建立行业实践标准。
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对实际药学工作的了解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4.2 推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引入案例教学、团队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构建与产业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与药学行业建立紧密联系,开展实践教学和产学研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4.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加强教师培训,提供更多的专业发展机会,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进行指导。
5.结论药学教育改革与创新是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药学领域发展的推动力量。
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推行创新教学方法、构建与产业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们可以为未来药学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推动药学领域的发展。
“实践赋能,创新驱动”的整合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以桂林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整合课程为例

“实践赋能,创新驱动”的整合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以桂林
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整合课程为例
祝宁侠;陈健;王勇;卢慧玲;莫刚;孙莉
【期刊名称】《医学教育管理》
【年(卷),期】2022(8)1
【摘要】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医学生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等
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深化医学教育改革的新背景下,如何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开
展实验整合式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是基础医学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桂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以临床医学本科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医学生综合能力为中心;
通过基础学科横向、基础临床纵向和理论实践双向融合方式,从教学团队、教学体
系和内容、教学模式、思政和专业教育、网上资源5个方面整合,进行"实践赋能,
创新驱动"的整合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和构建。
【总页数】5页(P12-16)
【作者】祝宁侠;陈健;王勇;卢慧玲;莫刚;孙莉
【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R4
【相关文献】
1.基础医学整合式创新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构建
2.构建形态、功能相结合的整合式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新体系
3.构建形态、功能相结合的整合式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新体
系4.基础医学器官系统整合性现实--虚拟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5.基础医学整合实验教学培养体系的实践与成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
2012年3月,教育部召开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强调,要将“高校要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的思想作为落实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合、高效的新模式,重申了协同创新的重要性,为高校发展及其人才培养改革指出了明确方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指出,医学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突破,医学人才激励机制得到完善,公共卫生、药学、护理、康复、医学技术等人才培养协调发展,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对卫
生与健康事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到2030年,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环境更加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健全,医学人才队伍基本满足健康中国建设需要。
因此,协同创新是高等教育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需要,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是药学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药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解读
1.药学专业培养目标。
药学专业开设是为了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药物研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领域,从事药物发现和评价、药物制剂设计与制备、药品质量标准研究和质量控制、药品管理以及
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2.课程基本要求。
学校应高度重视专业实践环
协同创新理念下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以桂林医学院为例
□谭钦刚张贵杰彭慧李植飞蒋艳平张可锋谭相端
摘要:协同创新是我国高等教育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需要,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是药学产业
发展的内在需求。
本文在解读药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了学校药学专业实践
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课程实验(见习)教学、毕业实习、第二课堂等专业实践教学方面,构建以
学生为主体,指导老师和管理人员全方位参与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
全”育人格局。
关键词:协同创新;药学;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谭钦刚,桂林医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天然药物化学;张贵杰、彭慧、李植飞、蒋艳
平、张可锋、谭相端,桂林医学院。
(广西桂林541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协同创新理念下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模
式研究与实践”(编号:2016JGA28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8-0039-03
课程研究
-
-39
新课程研究2019.06
节,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类课程在总学
分中所占的比例不低于25%,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
鼓励高校多途径、多形式完成相关实践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中除基本教学内容外,还应有一定的综合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和特色项目。
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人
数原则上不超过6人。
3.实践基地要求。
学校应有能够满足教学要求的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毕业实习的指导教师必须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
如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每人带教不超过3人。
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等社会资源,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一定数量的、形式多样的创
业实践基地。
4.专业实践环节要求。
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实验、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等。
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不少于16周。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应符合医药行业人才能力素质目标要求,并结合药学科研与药品生产的实际问题,保证一人一题,使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实验性论文选题占本专业全部论文选题的比例不低于90%。
二、药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医药院校在药学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都会开设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内容,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能力。
但目前部分高校药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均存在较大问题,实践教学活动流于形式,疏于管理,实践环节与社会需求衔接不上,并没有真正解决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问题。
实践教学各环节十分零散,没有形成实践教学体系,没有对药学本科专业学生的未来就业做合理的定位,而基于协同创新理念下创新药学实践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学生
的就业能力。
桂林医学院药学专业虽然开设较早,就业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学生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学生对就业期望值较高,多数学生毕业后到医院和大型制药企业就业的意愿强烈,但竞争力较弱;二是部分实习单位反映学校毕业生在仪器操作、文献检索学习主动性等方面存在不足,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习质量,而且对药学专业教育质量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三是没有真正建立有效的校校协同、校地协同育人机制。
因此,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就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药学人才的当务之急。
三、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实践及创新点
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是在实验、实践、实习等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以学生为主体,全面调动指导老师、管理人员等所有参与学生培养人员的积极性,营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格局。
基于此,药学专业在2017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
订,其中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共95学分,主要包括:
1.课程实验(见习)教学。
课程实验(见习)教学共48学分,安排在课程学习期间,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帮助学生熟悉本专业的应用领域,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药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均开设实验(见习)课。
除验证性实验外,每门专业课程的实验课还要求开设1-2个设计性实验,考查学生综合运
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毕业实习。
桂林医学院药学专业毕业实习共进行32周/32学分,实行分段式实习,第一阶段实习是指第6学期考试结束后首先进行的毕业论文实习,共20周/20学分,主要是指毕业实习生在制药企业、医院、药品检验所、药物研发等机构进行毕业专题实习,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篇实验性毕业论文;第二阶段是岗位实习,共12周/12学分,主要进行岗位锻炼,毕业生和实习单位双向选择,
--40
在实习过程中,如双方满意可签订就业协议,学生
毕业即可上岗,降低了企业的时间成本,真正实现毕业生零适应期就业。
为了鼓励毕业实习生到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我校高度重视开拓和维护区外实习单位。
区外实习单位主要分布在北京、广州、珠海、长沙、昆明等地,主要有医院(如北京302医院)、制药企业(如珠海联邦制药有限公司)、药物研究所(如云南药物研究所)等,建立了稳定的校企、校所育人体系。
利用实习检查的机会,药学院教学和学工负责人都会与实习单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以确保实
习质量,维系与实习单位的长期合作关系。
3.第二课堂。
(1)早期接触药学专业2学分。
从入学第一学期开始,在基础课程学习期间,组织和指导学生到医院药房以及药厂企业见习、观摩,帮助药学生尽早熟悉专业和职业特点,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尽早进入职业角色。
(2)早期接触科研2学分。
设立大学生科研实践积分,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参与教师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鼓励学生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等。
实践证明,参与过教师科研课题的学生,能够更牢固的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学习起来也相对轻松。
比如在学习“天然药物化学”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这一章时,部分跟随指导老师参与过提取分离实验的同学,更能理解相关仪器,如:旋转蒸发仪、冷却循环泵、高效液相色谱等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学生对教材上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有了感性认识,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并增强了对科研的兴趣。
(3)早期接触社会实践。
平均每学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少于2周,3学年共6周,计3学分。
包括参加社会调查、社区援助、志愿服务、三下乡(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
(4)举办专业知识讲座和演讲,让学生了解国
内外学术发展动态。
组织学生到雁山植物园观察药用植物形态,了解广西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及分布;
到药品制剂生产车间熟悉生产工艺,提高实践技能。
4.其他实践。
包括入学教育、军事训练、毕业教育及就业指导。
四、展望
目前桂林医学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校企、校所协同育人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一步将开拓和建立校校、校地协同育人新局面,提高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构建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核心的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使药学专业人才高位就业,满足医药产业对于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基层管理者和高技能人才的需要,进一步推动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意义。
责任编辑胡江华
课程研究
-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