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练习题以答案说课材料

有机化学练习题以答案说课材料
有机化学练习题以答案说课材料

有机化学练习题以答

有机化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1. 在下列化合物中,偶极矩最大的是 ( )

A.CH3CH2Cl

B. H2C=CHCl

C. HC≡CCl

2. 根据当代的观点,有机物应该是 ( )

A.来自动植物的化合物

B. 来自于自然界的化合物

C. 人工合成的化合物

D. 含碳的化合物

3. 1828年维勒(F. Wohler)合成尿素时,他用的是 ( )

A.碳酸铵

B. 醋酸铵

C. 氰酸铵

D. 草酸铵

4. 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之一就是多数有机物都以 ( )

A.配价键结合

B. 共价键结合

C. 离子键结合

D. 氢键结合

5. 根椐元素化合价,下列分子式正确的是 ( )

A.C6H13

B. C5H9Cl2

C. C8H16O

D. C7H15O

6. 下列共价键中极性最强的是 ( )

A.H-C

B. C-O

C. H-O

D. C-N

7. 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强的是 ( )

A.C2H5OC2H5

B. CCl4

C. C6H6

D. CH3CH2OH

8. 下列溶剂中最难溶解离子型化合物的是 ( )

A. H2O

B. CH3OH

C. CHCl3

D. C8H18

9. 下列溶剂中最易溶解离子型化合物的是 ( )

A.庚烷 B. 石油醚 C. 水 D. 苯

10. 通常有机物分子中发生化学反应的主要结构部位是 ( )

A.键

B. 氢键

C. 所有碳原子

D. 官能团(功能基)

第二章烷烃

1. 在烷烃的自由基取代反应中,不同类型的氢被取代活性最大的是 ( )

A.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那个都不是

2. 氟、氯、溴三种不同的卤素在同种条件下,与某种烷烃发生自由基取代时,对不同氢选择性最高的是( )

A.氟

B. 氯

C. 溴

D.

3. 在自由基反应中化学键发生 ( )

A. 异裂

B. 均裂

C. 不断裂

D. 既不是异裂也不是均裂

4. 下列烷烃沸点最低的是 ( )

A. 正己烷

B. 2,3-二甲基戊烷

C. 3-甲基戊烷

D. 2,3-二甲基丁烷

5. 在具有同碳原子数的烷烃构造异构体中,最稳定的是 ( )的异构体 ( )

A. 支链较多

B. 支链较少

C. 无支链

6. 引起烷烃构象异构的原因是 ( )

A. 分子中的双键旋转受阻

B. 分子中的单双键共轭

C. 分子中有双键

D. 分子中的两个碳原子围绕C-C单键作相对旋转

7. 将下列化合物绕C-C键旋转时哪一个化合物需要克服的能垒最大 ( )

A. CH2ClCH2Br

B. CH2ClCH2I

C. CH2ClCH2Cl

D. CH2ICH2I

8. ClCH2CH2Br中最稳定的构象是 ( )

A. 顺交叉式

B. 部分重叠式

C. 全重叠式

D. 反交叉式

9. 假定甲基自由基为平面构型时,其未成对电子处在什么轨道 ( )

A. 1s

B. 2s

C. sp2

D. 2p

10. 下列游离基中相对最不稳定的是 ( )

A. (CH3)3C.

B. CH2=CHCH2.

C. CH3.

D. CH3CH2.

11. 构象异构是属于 ( )

A. 结构异构

B. 碳链异构

C. 互变异构

D. 立体异构

12. 下列烃的命名哪个是正确的? ( )

A、乙基丙烷 B. 2-甲基-3-乙基丁烷

C. 2,2-二甲基-4-异丙基庚烷

D. 3-甲基-2-丁烯

13. 下列烃的命名哪个不符合系统命名法? ( )

A.2-甲基-3-乙基辛烷 B. 2,4-二甲基-3-乙基己烷

C. 2,3-二甲基-5-异丙基庚烷

D. 2, 3, 5-三甲基-4-丙基庚烷

14. 按沸点由高到低的次序排列以下四种烷烃①庚烷②2,2-二甲基丁烷③己烷

④戊烷 ( )

A. ③>②>①>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5. 异己烷进行氯化,其一氯代物有几种? (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16. 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5H12一元氯代产物只有一种,结构式是 ( )

A.C(CH3)4 B. CH3CH2CH2CH2CH3

C. (CH3)2CHCH2CH3

17. 下列分子中,表示烷烃的是 ( )

A. C2H2

B. C2H4

C. C2H6

D. C6H6

18.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属同系物的是 ( )

A. C2H6和C4H8

B. C3H8和C6H14

C. C8H18和C4H10

D. C5H12和C7H14

19. 甲烷分子不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平面结构,而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

结构,其原因之一是甲烷的平面结构式解释不了下列事实 ( )

A. CH3Cl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B. CH2Cl2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C.CHCl3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D. CH4是非极性分子

20. 甲基丁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时,能生成一氯化物异构体的数目是 (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21. 实验室制取甲烷的正确方法是 ( )

A. 醇与浓硫酸在170℃条件下反应

B. 电石直接与水反应

C. 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混和物加热至高温

D. 醋酸钠与氢氧化钠混和物加热至高温

第三章烯烃

1. 在烯烃与HX的亲电加成反应中,主要生成卤素连在含氢较( )的碳上 ( )

A. 好

B. 差

C. 不能确定

2. 烯烃双键碳上的烃基越多,其稳定性越 ( )

A. 好

B. 差

C. 不能确定

3. 反应过程中出现碳正离子活性中间体,而且相互竟争的反应是 ( )

A. SN2与E2

B. SN1与SN2

C. SN1与E1

4. 碳正离子a.R2C=CH-C+R2、 b. R3C+、 c. RCH=CHC+HR 、 d. RC+=CH2稳定

性次序为 ( )

A. a>b>c>d

B. b>a>c>d

C. a>b≈c>d

D. c>b>a>d

5. 下列烯烃发生亲电加成反应最活泼的是 ( )

A. (CH 3)2C=CHCH 3

B. CH 3CH=CHCH 3

C. CH 2=CHCF 3

D. CH 2=CHCl 3

6. 下列反应中间体的相对稳定性顺序由大到小为( )

CH 2

CH 3CH 3

CH

CH 3

CH 3

C CH 3

3

+

+

+

A. B. C.

A. A >B >C

B. A >C >B

C. C >B >A

D. B >C >A 7. 1-己烯、顺-3-己烯和反-3-己烯三者相对稳定性的次序是 ( )

A. 反-3-己烯>顺-3-己烯>1-己烯

B. 1-己烯>顺-3-己烯>反-3-己烯

C. 顺-3-己烯>1-己烯>反-3-己烯

8. 在烯烃与HX 的加成反应中,反应经两步而完成,生成( )的一步是速度较慢的步骤( )

A. 碳正离子

B. 碳负离子

C. 自由基 9. 分子式为C 5H 10的烯烃化合物,其异构体数为 (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10. 在下列化合物中,最容易进行亲电加成反应的是 ( )

A.CH 2=CHCH=CH 2

B.CH 3CH=CHCH 3

C.CH 3CH=CHCHO

D.CH 2=CHCl 11. 马尔科夫经验规律应用于 ( )

A. 游离基的稳定性

B. 离子型反应

C. 不对称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

D. 游离基的取代反应 12. 下列加成反应不遵循马尔科夫经验规律的是 ( )

A. 丙烯与溴化氢反应

B. 2-甲基丙烯与浓硫酸反应

C. 2-甲基丙烯与次氯酸反应

D. 2-甲基丙烯在有过氧化物存在下与溴化氢反应

13. 若正己烷中有杂质1-己烯,用洗涤方法能除去该杂质的试剂是 ( )

A. 水

B. 汽油

C. 溴水

D. 浓硫酸

14. 有一碳氢化合物I ,其分子式为C 6H 12 ,能使溴水褪色,并溶于浓硫酸,I 加

氢生成正己烷,I 用过量KMnO 4氧化生成两种不同的羧酸,试推测I 的结构 ( )

A. CH 2=CHCH 2CH 2CH 2CH 2

B. CH 3CH=CHCH 2CH 2CH 3

C. CH 3CH 2CH=CHCH 2CH 3

D. CH 3CH 2CH=CHCH=CH 2

15. 下列正碳离子中,最稳定的是 ( )

CH 3CH 3

CH 3

CH 3

CH 2CH 3+

+

A. B.

C.

D.

CH 3CH 3

+

+

16. 具有顺反异构体的物质是 ( )

CH 3CH C CO 2

H

CH 3

CH 3CH C CH 3

CH 3

CH 3C 3

CHCH 2CH 3

H 2C CH 2

A. B.C. D.

17. 分子式为C 4H 8的烯烃与稀、冷KMnO 4溶液反应得到内消旋体的是 ( )

CH 2CHCH 2CH 3CH 2C(CH 3)2C C

H

H

CH 3CH 3

C C

H CH 3H

CH 3

A. B.C. D.

18. 下列反应进行较快的是( )

A. B.

CH 3CH 3

Cl KOH/C H OH

3

CH 3

CH 3CH 3

Cl

KOH/C H OH

3

CH 3

19. 下列化合物稳定性最大的是 ( )

A. B.C. D.

H 3C CH 2H 3C

CH 3H 3C

CH 3

H 3C

CH 3

CH 3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

1. 在含水丙酮中,p-CH 3OC 6H 4CH 2Cl 的水解速度是C 6H 5CH 2Cl 的一万倍,原因是 ( )

A.甲氧基的-I 效应

B. 甲氧基的+E 效应

C. 甲氧基的+E 效应大于-I 效应

D. 甲氧基的空间效应 2. 下列化合物中氢原子最易离解的为 ( )

A. 乙烯

B. 乙烷

C. 乙炔

D. 都不是

3. 二烯体1,3-丁二烯与下列亲二烯体化合物发生Diels-Alder 反应时活性较大的是 ( )

A. 乙烯

B. 丙烯醛

C. 丁烯醛

D. 丙烯

4.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较强的为 ( )

A. 乙烯

B. 乙醇

C. 乙炔

D. H 2

5. 在CH 3CH=CHCH 2CH 3化合物的自由基取代反应中, ( )氢被溴取代的活性

最大

A. 1-位

B. 2-位及3-位

C. 4-位

D. 5-位 6. 下列物质能与Ag(NH 3)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 )

A. 乙醇

B. 乙烯

C. 2-丁炔

D. 1-丁炔

7. 下列物质能与Cu 2Cl 2的氨水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的是 ( )

A. 乙醇

B. 乙烯

C. 2-丁炔

D. 1-丁炔

8. 以下反应过程中,不生成碳正离子中间体的反应是 ( )

A. SN1

B. E1

C. 烯烃的亲电加成

D. Diels-Alder 反应 9. 在sp 3, sp 2, sp 杂化轨道中p 轨道成分最多的是( )杂化轨道( )

A. sp 3

B. sp 2

C. sp

10. 鉴别环丙烷,丙烯与丙块需要的试剂是 ( )

A. AgNO 3的氨溶液;KMnO 4溶液

B. HgSO 4/H 2SO 4; KMnO 4溶液

C. Br 2的CCl 4溶液;KMnO 4溶液

D. AgNO 3的氨溶液 11. 结构式为CH 3CHCICH=CHCH 3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数目是 ( )

A. 1

B. 2

C. 3

D. 4

12. 1-戊烯-4-炔与1摩尔Br 2反应时,预期的主要产物是 ( )

A. 3,3-二溴-1-戊-4-炔

B. 1,2-二溴-1,4-戊二烯

C. 4,5-二溴-2-戊炔

D. 1,5-二溴-1,3-戊二烯

13. 某二烯烃和一分子溴加成结果生成2,5-二溴-3-己烯,该二烯烃经高锰酸钾氧

化得到两分子乙酸和一分子草酸,该二烯烃的结构式是 ( ) A. CH 2=CHCH=CHCH 2CH 3 B. CH 3CH=CHCH=CHCH 3 C. CH 3CH=CHCH 2CH=CH 2 D. CH 2 =CHCH 2CH 2CH=CH 2 14. 下列化合物无对映体的是 ( )

H CH 3

H 3C H 3C

H 3C CH C CH CH 3H 5C 6CH C CHC 6H 5

H 5C 6N CH 32H 5

C 3H 7

I -+A.

B.C. D.

15. 下列炔烃中,在HgSO 4-H 2SO 4的存在下发生水合反应,能得到醛的是( )

A. B.C. D.CH 3C C CH 3

CH 3C CH

HC CH

CH 3CH 2CH 2C CH

16. 一化合物分子式为C 5H 8,该化合物可吸收两分子溴,不能与硝酸银的氨溶

液作用,用过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作用,生成两分子二氧化碳和一分子丙酮酸推测该化合物的结构式( )

A. B.C. D.CH 3C CCH 2CH 3HC C CHCH 3

CH 3

CH 2CHCH CHCH 3

H 2C C CH CH 2

CH 3

17. 下面三种化合物与一分子HBr 加成反应活性最大的是( )

A. B. C.PhCH CH 2

p O 2NC 6H 4CH CH 2

p CH 3C 6H 4CH CH 2

第五章 环烷烃

1. 环已烷的所有构象中最稳定的构象是 ( )

A. 船式

B. 扭船式

C. 椅式

2. A. 环丙烷、B. 环丁烷、C. 环己烷、D. 环戊烷的稳定性顺序 ( )

A. C>D>B>A

B. A>B>C>D

C. D>C>B>A

D. D>A>B>C 3. 下列四种环己烷衍生物其分子内非键张力(Enb )从大到小顺序应该( )

A. B.C.

D.

(CH 3)3C

CH 3

(CH 3)3C

CH 3

C(CH 3)3

CH 3

C(CH 3)3

CH 3

A. A >B >C >D

B. A >C >D >B

C. D >C >B >A

D. D >A >B >C 4. 1,3-二甲基环己烷不可能具有 ( )

A. 构象异构

B. 构型异构

C. 几何异构

D. 旋光异构 5. 环烷烃的环上碳原子是以哪种轨道成键的?( )

A. sp 2杂化轨道

B. s 轨道

C. p 轨道

D. sp 3杂化轨道

6. 碳原子以sp 2杂化轨道相连成环状,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与溴加成的一类化合物是( )

A. 环烯烃

B. 环炔烃

C. 芳香烃

D. 脂环烃

7. 环烷烃的稳定性可以从它们的角张力来推断,下列环烷烃哪个稳定性最差? ( )

A. 环丙烷

B. 环丁烷

C. 环己烷

D. 环庚烷 8. 单环烷烃的通式是下列哪一个? ( )

A. C n H 2n

B. C n H 2n+2

C. C n H 2n-2

D. C n H 2n-6

9. 下列物质的化学活泼性顺序是①丙烯 ②环丙烷 ③环丁烷 ④丁烷 (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②>③=④ 10. 下列物质中,与异丁烯不属同分异构体的是 ( )

A. 2-丁烯

B. 甲基环丙烷

C. 2-甲基-1-丁烯

D. 环丁烷

11. CH 2CH 3CH 3H

H

的正确名称是 ( )

A. 1-甲基-3-乙基环戊烷

B. 顺-1-甲基-4-乙基环戊烷

C. 反-1-甲基-3-乙基戊烷

D. 顺-1-甲基-3-乙基环戊烷

12. 环己烷的椅式构象中,12个C-H 键可区分为两组,每组分别用符号( )表示 ( )

A. α与β

B. σ与π

C. a 与e

D. R 与S 13. 下列反应不能进行的是

( )

A. B.C.

D.

CH

3

+KMnO 4/H

+

+

H 2

高温

+

Br 2

hv

+

KMnO 4/H 3O +

14. 下列化合物燃烧热最大的是 ( )

A.

B.

C.

D.

15. 下列物质与环丙烷为同系物的是 ( )

A.

B.

C.

D.

CH 3CH

CH 3

16. 1,2-二甲基环己烷最稳定的构象是 ( )

A.

B.

C.

D.

H CH 3CH 3

H

CH 3CH 3

CH 3

CH 33

17. 下列1,2,3-三氯环己烷的三个异构体中,最稳定的异构体是 ( )

A. B.

C.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第六章 对映异构

1. 下列物质中具有手性的为( )。 (F 表示特定构型的一种不对称碳原子,a 表示一种非手性基团) ( )

A. B.

C. D.

Cl Br

H 3C CH

3F

a

CH 3CCH 3

Cl

2. 下列化合物中,有旋光性的是 ( )

A.

B.

C. D.

H

H

CH 3

H CH 3CH 3

CH 3

3. 下列化合物中没有手性的为(E 为含有手性碳的基团) ( )

A.

B. C. D.

H

H

C C C

b

a b a C CH 3H 3

4. 化合物具有手性的主要判断依据是分子中不具有 ( )

A. 对称轴

B. 对称面

C. 对称中心

D. 对称面和对称中心 5. 将手性碳原子上的任意两个基团对调后将变为它的 ( )

A. 非对映异构体

B. 互变异构体

C. 对映异构体

D. 顺反异构体 6. “构造”一词的定义应该是 ( )

A. 分子中原子连接次序和方式

B. 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

C. 分子中原子的相对位置

7. 对映异构体产生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 ( )

A. 分子中有不对称碳原子

B. 分子具有手性

C. 分子无对称中心 8. 对称面的对称操作是 ( )

A. 反映

B. 旋转

C. 反演 9. 对称轴的对称操作是 ( )

A. 反映

B. 旋转

C. 反演

10. 由于σ-键的旋转而产生的异构称作为( )异构

A. 构造

B. 构型

C. 构象

11. 下列各对Fischer 投影式中,构型相同的是( )

A. B.H CO 2H OH

3

HO

H CO 2H

3

H

CO 2H OH

3

H 3C H CO 2H

OH 和和

12. 下列化合物中,有旋光性的是 ( )

A.

B. C. D.Cl

Cl

Br

H H

Cl

Br

H H H H

CO 2H OH CH 3

13. 下列有旋光的化合物是 ( )

CO 2H

2H

A. B. C.

D.Cl

Cl

O 2N

HO 2C CO 2H NO 2C C C

CH 3CH 3

Cl

H 3C

14. 下面化合物分子有手性的是( )

A. B.C.

D.

C C C

CH 3

H H 3C

H 3C C C C

Ph H Ph Ph C C C

C 2H 5H H

H 5C 2

C C C C 2H 5CH 3

H H

15. 下列化合物中,具有手性的分子是 ( )

A.

B.

C. D.

C C C

CH 3

H H

H 3C

HO

CO 2

H CH 2CO 2H

CH 2CO 2H

HO 2H

H H

16. 下列与C 2H 5

OH CH 3

H

等同的分子是( ) HO

C 2H 5

CH 3

C 2H 5

OH H

3

H

CH 3

OH 2H 5A. B. C.

17. H 3C H H Br

C 2H 5

3

与 Br H H CH 3CH 3C 2H

5

为( )

A. 对映异构体

B. 位置异构体

C. 碳链异构体

D. 同一物质

18. H

Br CH 3

2H 5

的对映体是 ( ) C.A. B.H

Br C 2H 5

3

H 5C 2

CH 3

Br

H

H 3C

C 2H 5H

Br

19. H 3C CH CH 3

与 H 3C CH 3

H

是什么关系( ) A. 对映异构体 B. 位置异构体 C. 碳链异构体 D. 同一化合物

第七章 芳烃

1. 下列化合物发生亲电取代反应活性最高的是 ( )

A. 甲苯

B. 苯酚

C. 硝基苯

D. 萘

2. 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Friedel-Crafts (付-克)反应的是 ( )

A. 甲苯

B. 苯酚

C. 苯胺

D. 萘 3. 下列物质不具有芳香性的是 ( )

A. 吡咯

B. 噻吩

C. 吡啶

D. 环辛四烯 4. 下列化合物进行硝化反应时,最活泼的是 ( )

A. 苯

B. 对二甲苯

C. 间二甲苯

D. 甲苯

5. 下列物质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顺序为a. 氯苯 b. 苯酚 c. 苯甲醚 d.硝基苯 e.

苯 ( )

A.b >c >e >a >d

B.a >b >c >d >e

C.d >a >b >c >e

D.e >d >c >b >a 6. 下列化合物进行硝化反应时,最活泼的是 ( )

A. 苯

B. 对二甲苯

C. 甲苯 7. 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的历程是 ( )

A. 先加成—后消去

B. 先消去—后加成

C. 协同反应 8. 物质具有芳香性不一定需要的条件是 ( )

A. 环闭的共轭体

B. 体系的π电子数为4n+2

C. 有苯环存在 9. 以下反应过程中,不生成碳正离子中间体的反应是 ( )

A.SN1

B.E1

C.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D.烯烃的亲电加成 10. 下列化合物不能进行Friedle-Crafts (付-克)反应的是 ( )

A. 甲苯

B. 苯酚

C. 硝基苯

D. 萘 11. 下列化合物哪个没有芳香性? ( )

A. 噻吩

B. 环辛四烯

C. [18]—轮烯

D. 奥 12. 下列化合物中,不具有芳香性的是 ( )

C.

A. B.

O

+

- -

D.

13. 四种物质发生芳环上亲电取代反应活性最高的是 ( )

D.

B.

C.

A.

CH 3

OH

NO 2

14. 最容易发生亲电取代的化合物是 ( )

D.

B.

C.

A.

NH 2

Cl

NO

2

CH 3

15. 下列化合物中具有芳香性的是 ( )

A.

B.

C.

D.

Cl Cl

+

16. 下列环状烯烃分子中有芳香性的是 ( )

A.

B.

C. D.

+

17. 苯乙烯用浓的KMnO 4氧化,得到 ( )

CH 2CO 2H

CH(OH)CH 2OH

CH 2CO 2H

CO 2

H

A.

B.

C.

D.

18.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 )

C.A.

B.

D.

NO 2

CH 3CH 3

第八章 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质谱

1. 醛类化合物的醛基质子在1HNMR 谱中的化学位移值(δ)一般应为 ( )

A. 9~10ppm

B. 6~7ppm

C. 10~13ppm

D. 2.5~1.5ppm

2. 下列化合物在IR谱中于1680—1800cm-1之间有强吸收峰的是 ( )

A. 乙醇

B. 丙炔

C. 丙胺

D. 丙酮

3. 紫外光谱也称作为( )光谱( )

A. 分子

B. 电子能

C. 电子

D. 可见

4. 下列物质在1H NMR谱中出现两组峰的是 ( )

A. 乙醇 B 1-溴代丙烷 C 1,3-二溴代丙烷 D. 正丁醇

5. 表示核磁共振的符号是 ( )

A. IR

B. NMR

C. UV

D. MS

6. 某有机物的质谱显示有M和M+2峰,强度比约为1:1,该化合物一定含有( )

A. S

B. Br

C. Cl

D. N

7. 在NMR谱中,CH3-上氢的δ值最大的是 ( )

A. CH3Cl

B. CH3SH

C. CH3OH

D. CH3NO2

8. 下列化合物在IR谱中于3200~3600cm-1之间有强吸收峰的是 ( )

A. 丁醇

B. 丙烯

C. 丁二烯

D. 丙酮

9. 下列化合物中,碳氮的伸缩振动频率在IR光谱中表现为( )

B. C.

A.CH3C N CH3CH NCH3CH3NH2

A. A>B>C

B. B>A>C

C. C>B>A

D. C>A>B

10. 分子式为C8H10的化合物,其1HNMR谱只有两个吸收峰,δ=7.2ppm,

2.3ppm。其可能的结构为 ( )

A. 甲苯

B. 乙苯

C. 对二甲苯

D. 苯乙烯

11. 有机化合物的价电子跃迁类型有下列四种,一般说来所需能量最小的是 ( )

A. σ-σ*

B. n-σ*

C. π-π*

D. n-π*

12. 有机化合物共轭双键数目增加,其紫外吸收带可以发生 ( )

A. 红移

B.

第九章卤代烃

1. 一般说来SN2反应的动力学特征是 ( )

A.一级反应

B. 二级反应

C. 可逆反应

D. 二步反应

2. 卤代烷的烃基结构对SN1反应速度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 )

A. 空间位阻

B. 正碳离子的稳定性

C. 中心碳原子的亲电性

D. a和c

3. 在卤素为离去基团的SN反应中,Br离去倾向比Cl大的原因是 ( )

A.Br的电负性比Cl小

B. Br 的半径比Cl 大

C. 溴离子的亲核性强

D. C-Br键能键能比C-Cl键能小

4. 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等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卤素负离子的亲核性大

小次序为F->Cl->Br->I-的原因是 ( )

A.与卤素负离子的碱性顺序一致

B. 这些溶剂的极性小

C. 与溶剂形成氢键造成的

D. 溶剂使卤素负离子几乎完全裸露

5. Walden转化指的是反应中 ( )

A. 生成外消旋化产物

B. 手型中心碳原子构型转化

C. 旋光方向改变

D. 生成对映异构体

6. 手型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若邻位基团参预了反应,则产物的立体化学

是 ( )

A. 构型保持

B. 构型转化

C. 外消旋化

D. A、B、C都不对

7. 在含水丙酮中,p-CH3OC6H4CH2Cl的水解速度是C6H5CH2Cl的一万倍,原因是 ( )

A.甲氧基的-I效应

B. 甲氧基的+E效应

C. 甲氧基的+E效应大于-I效应

D. 甲氧基的空间效应

8. Grignard试剂指的是 ( )

A. R-Mg-X

B. R-Li

C. R2CuLi

D. R-Zn-X

9. 试剂I-、Cl-、Br-的亲核性由强到弱顺序一般为 ( )

A. I->Cl->Br-

B. Br->Cl->I-

C. I->Br->Cl-

D. Br->I->Cl-

10. 化合物A. C6H5CH2X、 B. CH2=CHCH2X、 C. CH3CH2X、 D. (CH3)2CHX发

生SN2反应的相对速度次序为 ( )

A. A>B>C>D

B. A≈B>C>D

C. B>C>D>A

D. C>D>A>B

11. SN2反应中,产物分子若有手性的话,其构型与反应物分子构型的关系是 ( )

A. 相反

B. 相同

C. 无一定规律

12. 烃的亲核取代反应中,氟、氯、溴、碘几种不同的卤素原子作为离去基团

时,离去倾向最大的是 ( )

A. 氟

B. 氯

C. 溴

D. 碘

13. SN2反应历程的特点是 ( )

A. 反应分两步进行

B. 反应速度与碱的浓度无关

C. 反应过程中生成活性中间体R+

D. 产物的构型完全转化

14. 比较下列各离子的亲核性大小A .HO-;B. C6H5O- ; C. CH3CH2O- ;D. CH3COO-( )

A. C>A>B>D

B. D>B>A>C

C. C>A>D>B

D. B>C>D>A

15. 下列情况属于SN2反应的是 ( )

A. 反应历程中只经过一个过渡态

B. 反应历程中生成正碳离子

C. 溶剂的极性越大,反应速度越快

D. 产物外消旋化

16. 在亲核取代反应中,主要发生构型转化的反应是 ( )

A. SN1

B. SN2

C. E2

D. E1

17. 脂肪族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中, 两种常见的极端历程是 ( )

A. SN1和 SN2

B. E1和E2

C. 匀裂和异裂

18. SN2反应的特征是:(ⅰ)生成正碳离子中间体;(ⅱ)立体化学发生构型翻

转;(ⅲ)反应速率受反应物浓度影响,与亲核试剂浓度无关;(ⅳ)在亲核试剂的亲核性强时容易发生。 ( )

A.ⅰ;ⅱ

B. ⅲ;ⅳ

C. ⅰ;ⅲ

D. ⅱ;ⅳ

19. 氯苄水解生成苄醇属于什么反应 ( )

A. 亲电加成

B. 亲电取代

C. 亲核取代

D. 亲核加成

第十章醇酚醚

1. 下列物质与Lucas(卢卡斯)试剂作用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 )

A. 伯醇

B. 仲醇

C. 叔醇

2. 下列物质酸性最强的是 ( )

A. H2O

B. CH3CH2OH

C. 苯酚

D. HC≡CH

3. 下列化合物的酸性次序是( )

i. C6H5OH; ii. HC≡CH;iii. CH3CH2OH;iv. C6H5SO3H

A.i > ii > iii > iv

B. i > iii> ii > iv

C. ii > iii> i > iv

D. iv > i > iii > ii

4. 下列醇与HBr进行SN1反应的速度次序是( )

a. b. c.

CH2OH CH3O CH2OH

O2N

CH2OH

A. b>a>c

B. a>c>b

C. c>a>b

D. c>b>a

5. 下列物质可以在50%以上H2SO4水溶液中溶解的是 ( )

A. 溴代丙烷

B. 环己烷

C. 乙醚

D. 甲苯

6. 下列化合物能够形成分子内氢键的是( )

A.o-CH3C6H4OH

B.p- O2NC6H4OH

C.p-CH3C6H4OH

D.o-O2NC6H4OH

7. 能用来鉴别1-丁醇和2-丁醇的试剂是( )

A. KI/I2

B. I2/NaOH

C. ZnCl2

D. Br2/CCl4

8. 常用来防止汽车水箱结冰的防冻剂是 ( )

A. 甲醇

B. 乙醇

C. 乙二醇

D. 丙三醇

9. 不对称的仲醇和叔醇进行分子内脱水时,消除的取向应遵循 ( )

A. 马氏规则

B. 次序规则

C. 扎依采夫规则

D. 醇的活性次序

10. 下列化合物中,具有对映异构体的是 ( )

A. CH3CH2OH

B. CCl2F2

C. HOCH2CHOHCH2OH

D. CH3CHOHCH2CH3

11. 医药上使用的消毒剂“煤酚皂”俗称“来苏儿”,是47—53%()的肥皂水溶液( )

A. 苯酚

B. 甲苯酚

C. 硝基苯酚

D. 苯二酚

12. 下列RO-中碱性最强的是 ( )

A. CH3O-

B. CH3CH2O-

C. (CH2)2CHO-

D. (CH3)3CO-

13.

OH

NO2比

OH

NO2

易被水蒸气蒸馏分出,是因为前者( ) A. 可形成分子内氢键 B. 硝基是吸电子基

C. 羟基吸电子作用

D. 可形成分子间氢键

14. 苯酚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是由于 ( )

A. 羟基的诱导效应大于共轭效应,结果使苯环电子云密度增大

B. 羟基的共轭效应大于诱导效应,使苯环电子云密度增大

B.羟基只具有共轭效应

D. 羟基只具有诱导效应

15. 禁止用工业酒精配制饮料酒,是因为工业酒精中含有下列物质中的 ( )

A. 甲醇

B. 乙二醇

C. 丙三醇

D. 异戊醇

16. 下列化合物中与HBr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 )

A.

B.

C.

D.

CH 2CHCH 3

OH

CH 2CH 2OH

CHCH 2CH 3

HO CHCH 2OH H 3C

17. 下列酚类化合物中,Pka 值最大的是 ( )

A.

B.

C.

D.

OH

N(CH 3)2OH

NO 2OH

Cl OH

CH 3

18. 最易发生脱水成烯反应的 ( )

A.

B.

C.

D.

OH CH 3

OH

CH 2OH

CH 2CC 2H 5

OH CH 3

19. 与Lucas 试剂反应最快的是 ( )

A. CH 3CH 2CH 2CH 2OH

B. (CH 3)2CHCH 2OH

C. (CH 3)3COH

D. (CH 3)2CHOH

20. 加适量溴水于饱和水杨酸溶液中,立即产生的白色沉淀是 ( )

A.

B.

C. D.

OH

C Br

O OH

CO 2H

Br Br

OH

CO 2H Br

OH

CO 2H

Br

Br

21. 下列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 ( )

A. 甲醚

B. 乙醇

C. 丙烷

D. 氯甲烷 22. 丁醇和乙醚是( )异构体 ( )

A. 碳架

B. 官能团

C. 几何

D. 对映

23. 一脂溶性成分的乙醚提取液,在回收乙醚过程中,哪一种操作是不正确的? ( )

A. 在蒸除乙醚之前应先干燥去水

B. “明”火直接加热

C. 不能用“明”火加热且室内不能有“明”火

D. 温度应控制在30℃左右

24. 乙醇沸点(78.3℃)与分子量相等的甲醚沸点(-23.4℃)相比高得多是由于 ( )

A. 甲醚能与水形成氢键

B. 乙醇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甲醚不能

C. 甲醚能形成分子间氢键,乙醇不能

D. 乙醇能与水形成氢键,甲醚不能

25. 下列四种分子所表示的化合物中,有异构体的是 ( )

A. C 2HCl 3

B. C 2H 2Cl 2

C. CH 4O

D. C 2H 6 26. 下列物质中,不能溶于冷浓硫酸中的是 ( )

A. 溴乙烷

B. 乙醇

C. 乙醚

D. 乙烯

27. 己烷中混有少量乙醚杂质,可使用的除杂试剂是 ( )

A.浓硫酸

B.高锰酸钾溶液

C.浓盐酸

D.氢氧化钠溶液 28. 下列化合物可用作相转移催化剂的是 ( )

A. 冠醚

B. 瑞尼镍

C. 分子筛 29. 用Williamson 醚合成法合成OC(CH 3)3

最适宜的方法是( )

A. B.

C.

OH ONa

Br

+(CH 3)3C OH

+

(CH 3)3C ONa

+

(CH 3)3C Br

H +

30. 下列化合物能与镁的乙醚溶液反应生成格氏试剂的是 ( )

D.

A.

B.

C.

Br

CO 2H Br

OH Cl

Br

CH 3

第十一章 醛 酮

1. 该反应 (CH 3)3CCC(CH 3)3

O +

(CH 3)3CMgBr

23+

1..

,实际上得不到加成产物,欲

制备加成产物 [(CH 3)3C]3C-OH, 需对试剂或条件作更改的是( ) A.第一步反应需加热 B. 换(CH 3)3CMgBr 为(CH 3)3CLi C. 换(CH 3)3CMgBr 为[(CH 3)3C]2CuLi D. 换溶剂Et 2O 为DMSO 2. 黄鸣龙是我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他的贡献是 ( )

A. 完成了青霉素的合成

B. 在有机半导体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C. 改进了用肼还原羰基的反应

D. 在元素有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3. 醛类化合物的醛基质子在1HNMR 谱中的化学位移值(δ)一般应为 ( )

A. 9~10ppm

B. 6~7ppm

C. 10~13ppm

D. 2.5~1.5ppm 4. 下列物质不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 ( )

A. 乙醇

B. 乙醛

C. 异丙醇

D. 丙醇

5. 下列能发生碘仿反应的化合物是 ( )

A. 异丙醇

B. 戊醛

C. 3-戊酮

D. 2-苯基乙醇

6. 下列能进行Cannizzaro(康尼查罗)反应的化合物是 ( )

A. 丙醛

B. 乙醛

C. 甲醛

D. 丙酮.

7. 化合物:A. HCHO、B. CH3CHO、C. CH3COCH3、D. C6H5COC6H5相对稳定性次序为 ( )

A. A>B>C>D

B. A>C>D>B

C. D>C>B>A

D. D>A>B>C

8. 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中,不对称结构的酮中烃基迁移的活性次序近似为( )

A. 苯基>伯烷基>甲基

B. 伯烷基>甲基>苯基

C. 甲基>伯烷基>苯基

9. 下列化合物在IR谱中于3200~3600cm-1之间有强吸收峰的是 ( )

A. 丁醇

B. 丙烯

C. 丁二烯

D. 丙酮

10. 下列哪一种化合物不能用来制取醛酮的衍生物 ( )

A. 羟胺盐酸盐

B. 2,4-二硝基苯

C. 氨基脲

D. 苯肼

11. 下列羰基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的速度次序是i.HCHO;

ii.CH3COCH3; iii.CH3CHO; iv.C6H5COC6H5 ( )

A. i > ii> iii> iv

B. iv > iii > ii > i

C. iv > ii > iii > i

D. i > iii> ii> iv

12. 缩醛与缩酮在( )条件下是稳定的 ( )

A. 酸性

B. 碱性

13. 能够将羰基还原为亚甲基的试剂为 ( )

A. Al(i-PrO)3 , i-PrOH

B. H2NNH2, NaOH, (HOCH2CH2)2O,△

C. ⑴ HSCH2CH2SH, ⑵ H2/Ni

D. NaBH4

14. 下列试剂对酮基无作用的有 ( )

A. 酒石酸钾钠

B. Zn-Hg/HCl

C. R2CuLi

D. PhNH2

15. 下列反应能增长碳链的是( )

A. 碘仿反应

B. 羟醛缩合反应

C. 康尼查罗反应

D. 银镜反应

16. 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碘仿反应的为 ( )

有机化学题库 合成

5. 合成题 5-1.以环己醇为原料合成:1,2,3-三溴环己烷。 5-2.从异丙醇为原料合成:溴丙烷。 5-3.由1-氯环戊烷为原料合成:顺-1,2-环戊二醇。 5-4.以1-甲基环己烷为原料合成:CH 3CO(CH 2)4COOH 。 5-5.由 CH 2OH 为原料合成: O 5-6.以1-溴环戊烷为原料合成:反-2-溴环戊醇。 5-7.由1,2-二甲基环戊醇为原料合成:2,6-庚二酮。 5-8.以2-溴丙烷为原料合成丙醇。 5-9.由1-甲基环己烷合成:反-2-甲基环己醇。 5-10.以环戊烷为原料合成:反-1,2-环戊二醇。 5-11以苯及C 4以下有机物为原料合成:C 6H H H C C CH 3 5-12.用甲烷做唯一碳来源合成:CH 3 CH 2CH O C 5-13.以乙炔、丙烯为原料合成:Br Br CHO CHO Cu 2Cl 24CH NH 3CH CH=CH 2CH C 2=CH CH=CH 2 液Na CH 2=CH Br Br Br 2CHO CHO , CHO CH 3 CH 2=CH CH 2=CH Cu 2O 5-14.以1,3-丁二烯,丙烯,乙炔等为原料合成: CH 2CH 2CH 2OH 2)3OH CH=CH 2 CH 2, Cl 2CH 3 CH 2Cl CH 2=CH CH 2=CH 5-15.由乙炔和丙烯为原料合成正戊醛(CH 3(CH 2)3CHO ) 5-16.由乙烯和乙炔为原料合成内消旋体3,4-己二醇。 CH +CH Na N H 3C C 液N aN H 2 ;+CH 23CH 2Br CH 2 5-17.由甲苯和C 3以下有机物为原料合成:C 6H 5CH 2O(CH 2)3CH 3 5-18.由 CH 2 为原料合成: CHO CH 2CH 2 5-19.以不多于四个碳原子的烃为原料合成: CH 3 C O CH 2 5-20.以甲苯为原料合成:3-硝基-4-溴苯甲酸。 5-21.由苯和甲醇为原料合成:间氯苯甲酸。 5-22.由苯为原料合成:4-硝基-2,6-二溴乙苯。 5-23.由甲苯为原料合成:邻硝基对苯二甲酸。 5-23.以甲苯为原料合成:4-硝基-2-溴苯甲酸。 5-25.以苯为原料合成:对硝基邻二溴苯。 5-26.以甲苯为原料合成:3,5-二硝基苯甲酸。 5-27.由甲苯为原料合成:邻硝基甲苯。

性能测试培训——基础知识

性能测试培训(一) ——基础知识 1.软件性能测试的概念 1.1软件性能与性能测试 软件性能:覆盖面广泛,对一个系统而言,包括执行效率、资源占用、稳定性、安全性、兼容性、可扩展性、可靠性等。 性能测试:为保证系统运行后的性能能够满足用户需求,而开展的一系列的测试组织工作。 1.2不同角色对软件性能的认识 用户眼中的软件性能: ?软件对用户操作的响应时间 如用户提交一个查询操作或打开一个web页面的链接等。 ?业务可用度,或者系统的服务水平如何 管理员眼中的软件性能:

开发人员眼中的软件性能: 1.3性能测试的对象 服务器端: ?负载均衡系统; ?服务器(单机、双机热备、集群); ?存储系统、灾备中心; ?数据库、中间件。 网络端: ?核心交换设备、路由设备; ?广域网络、专线网络、局域网络、拨号网络等; 应用系统: 由此可见,性能测试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被测对象包括系统运行时使用的所有软硬件。但在实际操作时,将根据项目的特点,选择特定的被测对象。 1.4性能测试的目标 评价系统当前的性能:

?系统刚上线使用,即处于试运行时,用户需要确定当前系 统是否满足验收要求; ?系统已经运行一段时间,如何保证一直具有良好的性能。分析系统瓶颈、优化系统: ?用户提出业务操作响应时间长,如何定位问题,调整性能; ?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速度变慢,如何寻找瓶颈,进而优 化性能。 预见系统未来性能、容量可扩充性: ?系统用户数增加或业务量增加时,当前系统是否能够满足 需求,如果不能,需要进行哪些调整?提高硬件配置?增 加应用服务器?提高数据库服务器的配置?或者是需要对 代码进行调整? 1.5性能测试的分类 按照测试压力级别: ?负载测试; ?压力测试; 按照测试实施目标: ?应用在客户端的测试; ?应用在网络的测试; ?应用在服务器端的测试; 按照测试实施策略:

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功能高分子材料》【创新教案】

第三节功能高分子材料 教材分析 1、地位与功能 初中化学介绍了高分子化合物的一般概念,描述了塑料、合成纤维及合成橡胶在生活中的应用;化学2介绍了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以及高分子单体(乙烯、丙烯)的矿物来源、乙烯和丙烯等的聚合反应和应用;本书前四章又较深入地学习了常见有机化合物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在此基础上,本章较为简单地从相对分子质量大小说明高分子化合物与低分子化合物的区别,加成聚合反应与缩合聚合反应的基本特征,并以典型实例介绍了三大合成材料与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性能及应用。目的是让学生体验高分子材料在工农业生产、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高新科技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2、内容选择与呈现 本节在了解功能高分子材料概念后,以高吸水性树脂为例,仍然从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入手,由具有吸水性的天然高分子得到启示,用天然高分子改性或以亲水性的单体聚合获得高吸水性树脂、在具有高吸水性的同时,还要有不溶于水的性能,必须加入交联剂将线型结构转变为网状结构,使其既吸水又不溶于水。让学生感受到,在掌握了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后,人们可以从需求的性能出发,设计出具有某种功能的高分子化合物、复合材料部分,只要举例说明涵义就可以了。 教学策略 当今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能源、信息和材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材料是指人类利用化合物的某些功能来制作物件时所用到的化学物质。材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巨大,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没有耐高温、高强度的特殊结构材料,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宇航技术;没有半导体材料,就不可能有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没有光导纤维,就不会出现信息的长距离传输,实现高速、高容量的光通讯;没有有机高分子材料,人类的生活就不会像今天这样丰富多彩。材料的发明和开发使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也可以说是一部材料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史,材料代表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历史上的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器、铁

材料表征和性能测试过程中用到的仪器设备

材料表征和性能测试过程中用到的仪器设备 1.材料表征:材料的防腐蚀性能 表征方式:电化学阻抗谱 效果:得到材料的电容、电阻、电感等信息,获得材料的防腐蚀机理 需要注意的问题:保证基材的面积固定 表征方式:极化曲线 效果:获得材料腐蚀时的腐蚀电流密度、极化电阻、腐蚀电位、腐蚀速率等信息 需要注意的问题:保证基材的面积固定 表征方式:盐雾试验 效果:加速试验,获得材料耐腐蚀的耐久性 需要注意的问题:注意盐水浓度的变化 2. 材料表征:材料的成分分析 表征方式:X射线能谱 效果:得到材料的元素组成 需要注意的问题:样品不要太大,能放进样品室 表征方式:X射线光电子能谱 效果:得到材料的元素组成及价态或化合态 需要注意的问题:样品不能大于2mm厚,仅能测试表面元素,可以利用溅射一层一层的测试 表征方式:X射线衍射 效果:得到聚苯胺材料的掺杂状态及结晶状态 表征方式:紫外光谱 效果:得到聚苯胺材料的掺杂状态 需要注意的问题:要能溶于某种溶剂 表征方式:核磁共振谱 效果:获得分子结构 需要注意的问题:能溶于特定的溶剂 表征方式:裂解色谱 效果:得到聚合物材料的结构 需要注意的问题:裂解温度要适合 表征方式:凝胶渗透色谱 效果:得到聚合物材料的分子量 需要注意的问题:样品溶于特定的溶剂

1.表征方式:NMR 效果:有机样品的结构鉴定,常用的H谱,C谱,能够得到样品分子中H的种类,杂化类型,数量,主链C的信息等。 需要注意的问题:分为液体核磁和固体核磁 2. 表征方式:GC-MS,LC-MS: 效果:质谱一般联用气相、液相更为有用,用于分析有机小分子成分,有强大的谱库可以定性和定量分析样品组成。 需要注意的问题:对样品极性、溶解性和气化温度等有要求。 3.表征方式:ICP-MS,ICP-AES,ICP-OES等 效果:可以精确得到样品中某种无机金属元素含量,特别是微量金属元素含量; 需要注意的问题:需将样品首先溶解在溶液中,常用硝酸、盐酸、王水、其他各种有机酸作为溶解酸,得保证样品中的重金属可以溶。 4. 表征方式:EDS 效果:可以定性定量分析样品中元素,虽然有机元素如C、N、O等也可以分析,但对元素序数更大的无机元素分析更为精确。 需要注意的问题:EDS是SEM或TEM的附件,样品需按照SEM或TEM制样要求进行制备,所以制样要求较高。 5. 表征方式:EELS 效果:可以定性定量分析样品中元素,范围较EDS更大,同时分辨率较EDS高好几个数量级,做MAPPING分析时真正在纳米尺度上可以表征元素的分布; 需要注意的问题:EELS对TEM配置要求更高,一般TEM不含该附件,不是通用测试手段。 6. 表征方式:TGA-DSC-FTIR,或GC-MS: 效果:TGA可以对有机无机样品重量随温度变化进行记录,表征样品热稳定性,定量分析样品组成等,联用DSC可以分析样品随温度变化热焓效应,分析样品熔点,分界点,化学反应热量等,联用红外或气质可以分析热分解产物成分。 需要注意的问题:单独TGA样品用量5-10mg,但膨胀性样品用量必须减少,储能材料、炸药等不能做TGA或者只能用极微量样品测试,联用红外或气质需适当增加样品用量降低信噪比和本底干扰。 7.表征方式:AFM,AFM-IR联用 效果:AFM可以对样品表面形貌进行真正意义上的3维分析,AFM和红外联用可以同时对AFM图上任意一个区域进行红外官能团分析,做官能团的mapping,对复合材料、多层材料、微观相分离物质非常有效。 需要注意的问题:样品要求必须平整光滑,否则可能损坏探针,与红外联用时需保证样品不含水。 8. 表征方式:BET 效果:分析多孔材料比表面积,孔型,孔径,孔分布等,催化、粉体制备等领域常用仪器。 9.表征方式:GPC 效果:聚合物材料常用表征,可测出聚合物几种分子量,但需根据自身样品特点选择不同的填充柱和溶剂。 10.表征方式:离子色谱 效果:对常见阴离子如F-、Cl-、Br-、NO2-、NO3-、SO42-、PO43-和阳离子如Li+、Na+、NH4+、K+、Mg2+、Ca2+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与ICP等手段组合应用是分析利器。

性能测试基础知识

性能测试基础知识 一、性能测试概述 1、性能测试定义 所谓性能,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性能指运行速度的快慢。广义的性能涉及很多内容,如可靠性、可用性、功耗、环境适应性、兼容性、安全性、保密性、可扩充性、可移植性、利用率、性能价格比、速度等。 性能测试是通过自动化的测试程序或工具模拟多种正常、峰值以及异常负载条件来对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 2、性能测试目的 真实环境下检测系统性能,评估系统性能以及服务等级的满足情况 预见系统负载压力承受力,在应用实际部署之前,评估系统性能 分析系统瓶颈,优化系统 二、主要性能指标 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点击率、资源利用率 1、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指的是客户端发出请求到得到响应的整个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响应时间=网络传输时间*2+服务器处理时间+客户端显示时间。 2、吞吐量 单位时间内流经被测系统的数据流量,一般单位为b/s,即每秒钟流经的字节数。吞吐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客户请求的数量,直接体现软件系统的性能承载能力。 TPS的概念,每秒事务数。确实TPS会随着负载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但不会无限制的一直增加。比如,到了300用户后就会出现连接服务失败,那可能说明系统进入了繁忙期,从而产生了失败的事务,从而使得每秒的事务数不再增加,甚至会减少。 TPS就像是一个抛物线,可分为3部分,轻负载区、重负载区、负载失效区。 一开始上升的部分就是轻负载区,最顶端的部分就是TPS的峰值(重负载区),然后随着负载的继续增加,TPS会慢慢下降,从而进入我们所谓的负载失效区。 3、并发用户数 指在某一给定时间内,某个特定点上进行会话操作的用户数。是陆陆续续交替执行的。 随着用户数的增加,HIT PER SECOND开始逐渐减少,说明系统已经开始有失败的VUSER 和事务出现。 4、资源利用率 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磁盘利用率、网络带宽利用率

有机化学总结材料全部

一烃的衍生物性质对比 1.脂肪醇、芳香醇、酚的比较 2.苯、甲苯、苯酚的分子结构及典型性质比较 3.醛、羰酸、酯(油脂)的综合比较

4.烃的羟基衍生物性质比较 5.烃的羰基衍生物性质比较 6.酯化反应与中和反应的比较 7.烃的衍生物的比较

二、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

三、烃及其重要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要点精讲 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按碳的骨架分类 2.按官能团分类 (1)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又:链状烃和脂环烃统称为脂肪烃。 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1.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1)碳原子的结构特点 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 (2)碳原子间的结合方式 碳原子不仅可以与氢原子形成共价键,而且碳原子之间也能形成单键、双键或三键。多个碳原子可以形成 长短不一的碳链和碳环,碳链和碳环也可以相互结合,所以有机物种类纷繁,数量庞大。 2.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1)概念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2)同分异构体的类别 ①碳链异构:由于分子中烷基所取代的位置不同产生的同分异构现象,如正丁烷和异丁烷; ②位置异构:由于官能团在碳链上所处的位置不同产生的同分异构现象,如1--丁烯和2--丁烯; ③官能团异构:有机物分子式相同,但官能团不同产生的异构现象,如乙酸和甲酸甲酯; ④给信息的其他同分异构体:顺反异构,对映异构。 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 (1)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 ①烷烃 烷烃只存在碳链异构,书写时应注意要全面而不重复,具体规则如下:成直链,一条线;摘一碳,挂中间,往边移,不到端;摘二碳,成乙基;二甲基,同、邻、间。 ②具有官能团的有机物 一般书写的顺序: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

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

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 姓名:程小林学号:5701109004 班级:高分子091 学院:材料学院 研究背景:在世界范围内, 高分子材料的制品属於最年轻的材料.它不仅遍及各个工业领域, 而且已进入所有的家庭, 其产量已有超过金属材料的趋势, 將是21世纪最活跃的材料支柱.高分子材料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在我们的认识中,高分子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材料。高分子材料按特性分为橡胶、纤维、塑料、高分子胶粘剂、高分子涂料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今天,我想就高分子材料为主线,简单研究一下高分子材料所具有的一些方面的力学性能。 从我们以前学过的化学知识中可以知道,高分子材料其实是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是碳元素的化合物.除碳原子外, 其他元素主要是氢、氧、氮等.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 碳原子与其他元素的原子之间, 能形成稳定的结构.碳原子是四价, 每个一价的价键可以和一个氢原子键连接, 所以可形成为数众多的、具有不同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总数已接近千万种, 远远超过其他元素的化合物的总和, 而且新的有机化合物还不断地被合成出來.這样, 由於不同的特殊结构的形成, 使有机化合物具有很独特的功能.高分子中可以把某些有机物结构(又称为功能团)替换, 以改变高分子的特性.高分

子具有巨大的分子量, 达到至少1万以上, 或几百万至千万以上, 所以, 人們將其称为高分子、大分子或高聚物.高分子材料包括三大合成材料, 即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研究理论:高分子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物理、化学、力学等性能。对于用于工程中作为构件和零件的结构高分子材料,人们最关心的是它的力学性能。力学性能也称为机械性能。任何材料受力后都要产生变形,变形到一定程度即发生断裂。这种在外载作用下材料所表现的变形与断裂的行为叫力学行为,它是由材料内部的物质结构决定的,是材料固有的属性。同时, 环境如温度、介质和加载速率对于高分子材料的力学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高分子材料的力学行为是外加载荷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聚合物材料力学性能是材料抵抗外加载荷引起的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在力学性能方面,它的高弹性、粘弹性和其力学性能对时间与温度强烈的依赖关系,是这类材料与金属材料显著的差别。高分子材料可以分为工程塑料、橡胶和合成纤维三大类,其中工程塑料可作为工程结构材料使用。工程塑料是热塑性材料和热固性材料总称。按力学性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塑性很好,延伸率可达几十~几百%,一部分热塑性材料属于这种情况;一类是比较脆,其拉伸过程简单,拉伸曲线与铸铁类似,热固性材料都属于这种情况。 高分子材料拉伸试件一般为矩形截面的板状试件。试件形状和尺寸的设计可参考金属材料。 聚合物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材料的强度、刚度、硬度、塑性、韧

软件测试基本概念

软件测试基本概念 1、测试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软件测试技术分成不同种类:(4个维度) 1.1从是否需要执行被测软件的角度分类: 1.1.1静态测试(代码评审、文档会审) 指以人工的、非形式化的方法对软件进行分析和测试。如文档评审、代码会审。 1.1.2动态测试(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1.2按测试方法分类 1.2.1黑盒测试 不考虑程序的内部逻辑结构与特性,只根据程序功能或程序的外部特性进行测试,注重于测试软件的功能性需求。 1.2.2白盒测试 分析程序的内部逻辑结构,选择适当的覆盖标准,对主要路径进行尽可能多的测试。 1.2.3灰盒测试 不需要懂代码,只需懂接口、集成。 1.3按测试阶段分类 1.3.1单元测试(一般是开发人员进行) 指对源程序中每一个程序单元进行测试,检查各个模块是否正确实现规定的功能。 1.3.2集成测试 是在单元测试基础上,将模块和模块结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测试,重视的是接口测试。 1.3.3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是将经过集成测试的软件,作为计算机系统的一个部分,与系统中其他部分结合起来,在运行环境下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的一系列严格有效的测试。包含的测试类型: 1) 功能测试,测试软件系统的功能是否正确。 2) 性能测试,测试系统的负载。 3) 健壮性测试,测试软件系统在异常情况下能否正常运行的能力。健壮性有两 层含义:一是容错能力,二是恢复能力。 1.3.4确认测试(依据需求规格说明书) 又称有效性测试,检查软件的功能与性能是否与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确定的指标相符。主要做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1) Alpha 测试:在开发环境中,模拟各类用户对即将发布的产品进行测试。 2) Beta 测试:在真实运行环境下实施的测试。 1.3.5验收测试 是指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方法论的一个阶段,这时相关的用户或独立测试人员根据测试计划和结果对系统进行测试和接收。它让系统用户决定是否接收系统。它是一项确定产品是否能够满足合同或用户所规定需求的测试。 一般包含五类: 1) 功能确认测试:用户手册中提及的所有功能测试 2) 安全性测试:用户权限限制测试;系统备份与恢复测试;异常情况及网络故 障对系统的影响测试。 3) 兼容性测试:软件在规定的不同操作系统、数据库、浏览器运行是否正常。 4) 性能测试:系统性能指标和资源占有率测试。 5) 用户文档测试:各类文档描述清晰,包括软件安装、卸载测试。 1.4测试种类 1.4.1数据库设计测试(开发和设计阶段) 1.4.2需求测试(需求阶段) 1.4.3功能测试 1.4.4性能测试 1.4.5其他测试类型:安全性测试、兼容性测试、用户文档测试、单元测试、接口测试、冒烟测试 2、常用名词解释 1) 软件测试:在规定的条件下对程序进行操作,以发现错误,对软件质量进行 评估的一个过程,它是保障软件质量的重要方法。 2) 边界值:边界值就是软件操作界限所在的边缘条件。 3) 因果图法: 因果图方法是一种利用图解法分析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从

密封材料检测标准密封材料测试标准定稿版

密封材料检测标准密封 材料测试标准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密封材料检测标准密封材料测试标准 世界建筑密封材料的总趋势是用量持续增加,产品向高功能的弹性体密封膏方向发展,而低档油性嵌缝膏的使用比例不断下降,逐步退出市场,中档密封膏将有适度的发展。 随着优质防水材料的采用和对防不机理认识的深化,防水系统的使用期大大延长,SBS改性油毡屋面使用20年后变化很小,PVC防水片材已有成功使用30年的记录,EPDM 和金属屋面的使用期可达40年~50年以上,实行防水保证期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英国、法国、德国对屋面防水实行10年保证期。美国分别实行5年、10年、15年、20年的屋面保证期。日本规定,屋面、阳台、走廊、浴室叠层油毡防水的保证期为10年。 检测产品 防震缓冲包装材料:用聚苯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聚氨酯和聚氯乙烯制成的泡沫塑料。 密封材料:密封剂和瓶盖衬、垫片等,用作桶、瓶、罐的封口材料。 检测项目 1、阻隔性能:有机气体透过率、包装膜高低温气体透过率、氧气透过率、二氧化碳气体透过率、氮气透过率、空气透过率等; 2、机械性能:拉伸强度与伸长率、剥离强度、热合强度、冲击强度、撕裂强度、摩擦系数、耐蒸煮测试、包装密封性能; 3、卫生性能:溶剂残留、邻苯类增塑剂、重金属含量、相容性、高锰酸钾消耗量

等; 4、缓冲材料的缓冲性能:静压力、动态冲击、振动传递率、永久变形 特性 密封材料一般应具有良好的物理和机械性能、回弹性高、压缩永久变形小、密封可靠、加工方便和使用寿命长。硅橡胶密封剂能耐高温和低温、耐辐射、耐真空、无污染、无毒;聚硫橡胶密封剂具有优异的耐航空燃料性能,还有就是耐高温、耐高压、耐摩擦、耐压,这些都是密封行业的主导方向,密封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机械身设备的生产效率,假如买到不合适的产品,对设备的使用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建议各位领导及各位同仁在选择密封材料的时候慎重选择,尽量使用品牌产品,因为品牌产品代表的是一个责任,也是一个生产厂家的实力。 应用 航空航天工业还要求密封材料能适应一些特殊的环境要求,硅橡胶密封剂能耐高温和低温如耐真空、耐辐射、无污染、无毒、耐高低温和耐航空燃料和火箭推进剂等介质的腐蚀。航空航天工业中使用的密封材料主要有:聚硫橡胶、硅橡胶和聚氨酯密封剂,主要用于机翼和机身整体油箱的密封。要用于各种密封舱的密封。聚氨酯密封剂的超低温性能良好,主要用于火箭推进剂液氢、液氧的连接缝。飞机的座舱、窗门、仪表舱、炮弹舱、引射器、电插头、电子元件和电磁铁的灌封也都使用密封剂。 要求 密封性能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密封材料的性能。了解各种密封材料的性能,正确选用密封材料,是正确设计、使用密封的首要问题。早期的密封材料,主要是织物、矿

性能测试学习计划复习课程

性能测试学习计划 篇一:性能测试学习计划 一概念理解 1.性能测试目的 答:验证软件系统是否能够达到用户提出的性能指标。 性能测试是通过自动化的测试工具模拟多种正常、峰值以及异常负载条件来对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 1)评估系统的能力----测试中得到的负荷和响应时间数据可被用于验证所计划的模型的能力,并帮助作出决策。 2)识别体系中的弱点----受控的负荷被增加到一个极端水平,并突破它,从而修复体系的瓶颈或薄弱的地方。 3)系统调优---重复运行测试,验证调整系统的活动得到了预期的结果,从而改进性能。检测软件中的问题,长时间的测试执行可导致程序发生由于内存泄漏引起的失败,揭示程序中的隐含问题或冲突。 4)验证稳定性,可靠性---在一个生产负荷下执行测试一定的时间是评估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否满足要求的唯一方法。 2.系统实际用户数,系统在线用户数含义 用户数:是指计费系统所能允许记录的不同名称用户数量的最大值。这个数值取决于计费系统硬件存储器容量和软件的支持能力

系统实际用户数:系统额定的用户数量,如一个OA系统,可能使用该系统的用户总数是XX个,那么这个数量,就是系统用户数 系统在线: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同时在线用户数量3.并发概念? 答:并发是同时执行一个操作(同时像服务器提交申请)。主要指当测试多个用户并同时访问同一个应用程序、同一个模块数据记录时是否存在死锁或其他性能问题,几乎所有的性能测试都会涉及并发测试。 4.理解负载测试,压力测试,容量测试,配置测试,基准测试,并发测试,疲劳测试的含义和区别 答:负载测试(Load testing),负载测试是模拟实际软件系统所承受的负载条件的系统负荷, 通过不断加载(如逐渐增加模拟用户的数量)或其它加载方式来观察不同负载下系统的响应时间和数据吞吐量、系统占用的资源(如CPU、内存)等,以检验系统的行为和特性,以发现系统可能存在的性能瓶颈、内存泄漏、不能实时同步等问题。直接添加用户数双击Down -点击Add Vuser(s)-点击Quantity to add输入框输入要添加的用户数,在原基础上添加用户。 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是在强负载(大数据量、大量并发用户等)下的测试,查看应用系统在峰值使用情况下操作

大学有机化学总结材料习题及问题详解-新颖

有机化学总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 能够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各种类型化合物: 包括烷烃,烯烃,炔烃,烯炔,脂环烃(单环脂环烃和多环置换脂环烃中的螺环烃和桥环烃),芳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酰卤,酸酐,酯,酰胺),多官能团化合物(官能团优先顺序:-COOH >-SO3H >-COOR >-COX >-CN >-CHO >>C =O >-OH(醇)>-OH(酚)>-SH >-NH2>-OR >C =C >-C ≡C ->(-R >-X >-NO2),并能够判断出Z/E 构型和R/S 构型。 2. 根据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写出相应的结构式或立体结构式(伞形式,锯架式,纽曼投影式,Fischer 投影式)。 立体结构的表示方法: 1)伞形式:C COOH OH 3 2)锯架式:CH 3 H H OH 2H 5 3) 纽曼投影式: 4)菲舍尔投影式:COOH 3 OH H 5)构象(conformation) (1) 乙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重叠式。 (2) 正丁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对位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全重叠式。

(3)环己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椅式构象。一取代环己烷最稳 定构象是e取代的椅式构象。多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取代最多或大基团处于e键上的椅式构象。 立体结构的标记方法 1.Z/E标记法:在表示烯烃的构型时,如果在次序规则中两个优 先的基团在同一侧,为Z构型,在相反侧,为E构型。 CH3 C H C2H5CH3 C C H 2 H5 Cl (Z)-3-氯-2-戊烯(E)-3-氯-2-戊烯 2、顺/反标记法:在标记烯烃和脂环烃的构型时,如果两个相同的基团在同一侧,则为顺式;在相反侧,则为反式。 CH3 C H CH3 H CH3 C C H H CH3 顺-2-丁烯反-2-丁烯 33 3 顺-1,4-二甲基环己烷反-1,4-二甲基环己烷 3、R/S标记法:在标记手性分子时,先把与手性碳相连的四个基 团按次序规则排序。然后将最不优先的基团放在远离观察者,再以次观察其它三个基团,如果优先顺序是顺时针,则为R构型,如果是逆时针,则为S构型。 a R型S型 注:将伞状透视式与菲舍尔投影式互换的方法是:先按要求书写其透视式或投影式,然后分别标出其R/S构型,如果两者构型相同,则为同一化合物,否则为其对映体。

光学高分子材料简述及性能表征

光学高分子材料简述及性能表征

————————————————————————————————作者: ————————————————————————————————日期:

光学高分子材料简述及性能表征 摘要:高分子材料在光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大型光学元器件的背投屏幕更是利用先进的高分子材料技术获得了各种优异的性能。简单介绍了背投屏幕的分类、材料和制造工艺,以及光学高分子材料的历史、分类和新的发展,以及主要性能表征。 前言:背投屏幕是背投显示的终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光学显示系统的性能。背投屏幕分为背投软质屏幕、背投散射屏幕和背投光学屏幕。背投软质屏幕具备廉价、运输安装方便等优点,但是亮度均匀性比较差、严重的“亮斑效应”、光能利用率低、可视角度小等。分辨率低和对比度低。散射屏幕视角大、增益低、“亮斑效应”明显。采用不同的工艺制造。有些采用在压克力板材表面进行雾化处理,增加散射。有些应用消眩光玻璃模具复制表面结构,基材内添加光扩散剂及调色剂制造。有些为降低成本直接在透明塑料板材表面粘贴背投软质屏幕制造。现在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微结构光学型背投影屏幕。光学型背投影屏幕指的是利用微细光学结构来完成光能分布、实现屏幕功能的这一类屏幕。主要有FL型(Fresnel lens-lenticularlenses)、FD型(Frensnel lens-Diffusioncover)、FLD型(Fres nel lens-Lenticular lenses-Diffusioncover)、BS型(Fresnel lens-Lenti cular lenses-Black strips)。 微光学结构复制主要采用模压或铸造等复制技术。铸塑又称浇铸,它是参照金属浇铸方法发展而来的。该成型方法是将已准备好的浇铸原料(通常是单体,或经初步聚合或缩聚的浆状聚合物与单体的溶液等)注入一定的模具中,使其发生聚合反应而固化,从而得到与模具型腔相似的制件。这种方法也称为静态铸塑法。静态铸塑技术可用来将电铸镍模具板上的微光学图形转移到塑料表面。铸塑法得到的制件无针眼,无内力应变,无分子取向。重要的是,对于非晶态塑料来说,静态铸塑得到的制件相对于其它工艺一般具有更高的透光率,表现出优越的光学性质。背投光学屏幕属于大尺寸微光学元件,由于体积较大用模压工艺生产存在加工设备复杂、成本高、合格率低的缺点,主要用浇铸工艺来生产。 正文:高分子材料应用于光学领域最早由Arthur Kingston开始,他于1934年取得了注射成型塑料透镜的专利,并将其用在了照相机中。1937年,R.F.Hunter公司制造出了全塑料透镜的照相机。在二战期间光学高分子材料被广泛用来制作望远镜、瞄准镜、放大镜及照相机上的透镜。由于受材料的品种少、质量差、加工工艺落后等条件的限制,战后在光学领域中的应用曾一度下降。60年代后,随着合成技术的发展,光学高分子的品种不断增加,加工工艺也得到了改善,同时出现了表面改性技术,这些因素促成了光学高分子的迅速发展,并形成了独立的光学高分子市场。 与传统无机光学材料相比,尽管光学高分子材料的耐热性、耐候性、耐磨性、耐溶剂性、抗吸湿性及光学均一性(双折射、光学畸变)较差,折射率、色散范围较窄,热膨胀系数较大,但是聚合物光学材料具有密度小、耐冲击、成本低、加工成型容易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用光学高分子材料有烯丙基二甘醇二碳酸酯等几种热固性树脂和聚甲基丙烯酸

软件测试的方法概念

软件测试的方法概念性: 1、按是否查看程序内部结构分为: (1)黑盒测试(black-box testing):只关心输入和输出的结果 (2)白盒测试(white-box testing):去研究里面的源代码和程序结构 2、按是否运行程序分为: (1)静态测试(static testing):是指不实际运行被测软件,而只是静态地检查程序代码、界面或文档可能存在的错误的过程。 静态测试包括: 对于代码测试,主要是测试代码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对于界面测试,主要测试软件的实际界面与需求中的说明是否相符。 对于文档测试,主要测试用户手册和需求说明是否真正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5)动态测试(dynamic testing),是指实际运行被测程序,输入相应的测试数据,检查输出结果和预期结果是否相符的过程 3、按阶段划分: (1)单元测试(unit testing),是指对软件中的最小可测试单元进行检查和验证。 桩模块(stud)是指模拟被测模块所调用的模块,驱动模块(driver)是指模拟被测模块的上级模块,驱动模块用来接收测试数据,启动被测模块并输出结果。(2)集成测试(integration testing),是单元测试的下一阶段,是指将通过测试的单元模块组装成系统或子系统,再进行测试,重点测试不同模块的接口部门。 集成测试就是用来检查各个单元模块结合到一起能否协同配合,正常运行。(3)系统测试(system testing),指的是将整个软件系统看做一个整体进行测试,包括对功能、性能,以及软件所运行的软硬件环境进行测试。 系统测试的主要依据是《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文档。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材料总结知识点归纳

CH 2=CH C 6H 5 合成材料 一、合成高分子材料 分类(结构) 1、塑料【主要成分: 合成树脂及加工助剂】 (1) 线型塑料 (2) 体型塑料——酚醛塑料(网状)【单体:甲醛、苯酚】 酚醛树脂:用酚类(苯酚)与醛类(甲醛)在酸或碱的催化下相互缩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①反应原理:酸性条件下,甲醛去氧,酚去邻对位的氢,生成线性酚醛树脂和水 高压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 相对分子质量低,有支链,熔点密度较低 聚乙烯(PE) 【单体: CH2=CH2】 低压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 相对分子质量高,支链极少甚至没有,熔点密度较高 △单键可旋转,聚乙烯具有一定弹性 聚氯乙烯(PVC )【单体: CH2=CHCl 】 聚苯乙烯 【单体: 】 +HCHO H + H + n (加成反应) +(n -1)H 2O (加聚反应) 交联剂:二烯化合物(使高聚分子间发生交联,形成网状结构)

②酚醛树脂溶解性:线性酚醛树脂常温下为固体,缓慢溶于乙醇;加热时快速溶于乙醇线性高分子容易软化,网状高分子受热后不能软化或熔融,也不溶于任何溶剂。 ③在碱催化下 ,等物质的量的苯酚与甲醛(或过量的甲醛与苯酚)反应,生成羟甲基苯酚、二羟甲基苯酚、三羟甲基苯酚等,然后加热继续反应,就可以生成网状结构的酚醛树脂。 2、合成纤维 3、合成橡胶 ①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单体: 分类: 特点:性能全面,易老化 聚乙烯醇,连有羟基, 吸水性好 (顺)聚异戊二烯 三叶橡胶 (反)聚异戊二烯 杜仲胶

【注意】天然橡胶含有C=C ,易加成反应和易被氧化(老化)。 强氧化剂、卤素、有机物溶剂都易腐蚀橡胶(不用橡胶瓶塞)。 如:KMnO4 溶液、浓HNO3、液溴、汽油、苯、四氯化碳等。 ②合成橡胶 ○顺丁橡胶 A.顺式 B.反式 ○丁苯橡胶SBR 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而成的弹性体,合成丁苯橡胶 1,3-丁二烯 苯乙烯 ○硫化橡胶 线性结构 网状结构 加入硫化剂(硫磺)混炼 硫化剂:打开化聚合物的碳碳双键,以—S —S —(硫硫键)将线性结构连接为网状结构 二、功能高分子材料(引入特定官能团) 1、高吸水性树脂 ①对天然吸水材料改性,在它们的高分子链上再接上强亲水性基团,提高其吸水能力 亲水性集团:-COOH 、-COONa 、-CHO 、-OH (极性化合物亲水) CH 2=CH-CH=CH 2 CH 2= CH

有机化学研究方向

有机合成化学 研究从较简单的前体小分子到目标分子的过程和结果的科学。 1.合成方法学 新概念、试剂、方法、反应的运用,实用的在温和条件下经过较简单的步骤高选择性高产率地转化为目标分子。 2.具独特性能(生理、材料、理论兴趣)的分子的(全)合成。 3.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无害原料、原子经济和环境友好的反应介质、过程和工艺路线、绿色安全的产品。 4.学科新生长点、交叉点的扩展和手性、仿生等新技术的运用。 天然产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机体的代谢产物及其变化规律性;利用有机化学的方法研究调控生命体系过程的科学。 1.生理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纯化、分析、富集和结构表征、生源途径、功能和构效关系、结构修饰改造;生物大分子(及其模拟物)的快速序列和构象分析、合成和应用。 2.化学(全)合成;复杂天然分子的合成化学研究;生物合成方法。 3.传统资源利用和中药药效成分的研究;可降解生物质的利用。 4.微(痕)量、易变活性成分的研发;生物活性小分子和生物活性大分子(糖、核酸、肽、酶、蛋白质)及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识别和信息传递、调控。 金属有机化学 研究金属有机化合物[各种不同类型的C—M(杂原子)]的结构、合成、反应及其应用的科学。 1.金属有机化学基元反应及其机理;各种不同类型的C—H(C、杂原子)的选择性形成、切断。 2.导向合成化学和聚合反应的金属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新型高效催化作用及其应用。 药物化学和农药化学 研究与人类疾病和健康、植物保护等生命现象有关的创新药物研制的科学。 1.高通量生物活性筛选;药物作用靶点和基于构效关系指导下的分子设计和组合化学库设计。 2.生化信息学的应用和创新、仿生及先导药物的发现、开发。 3.非传统机制的药物合成、分析和功能测试, 有机新材料化学 研究以有机化合物为基础的新型分子材料的开发的科学。 1.有机固体、半导体、超导体、光导体、非线性光学、铁磁体、聚合物材料。 2.具有特殊和潜在光、电、磁功能分子的合成和器件有序组装。 3.功能分子的结构、排列、组合和物化性能、机制的关系,新分子材料的设计和应用。 有机分离分析化学 研究有机物的分离、定性定量分析和结构解析的科学。 1.基于近代光谱、波谱、色谱技术的进步对微(痕)量有机物的高效分析鉴定。 2.复杂的生物活性大分子和混合物中的有效组份及环境样品的分离分析方法的建立。

高三化学有机化学基础专题检测卷(有答案)

高三化学有机化学基础专题检测卷(有答 案) 化学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小编准备了高三化学有机化学基础专题检测卷,希望你喜欢。 1. (10分)(2019上海高考改编) 异构化可得到三元乙丙橡胶的第三单体。由A(C5H6)和B经DielsAlder反应制得。DielsAlder反应为共轭双烯与含有烯键或炔键的化合物相互作用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的反应,最简单的DielsAlder反应是+ 。 完成下列填空: (1)DielsAlder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2)B与Cl2的1,2-加成产物消去HCl得到2-氯代二烯烃,该二烯烃和丙烯酸(CH2=CHCOOH)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可改进氯丁橡胶的耐寒性和加工性能,写出该聚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室由的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的同系物制备的合成路线。(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A B 目标产物) 2.(14分)(2019广东高考)脱水偶联反应是一种新型的直接烷基化反应,例如: 反应①: (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1 mol该物质完全燃烧

最少需要消耗____________mol O2。 (2)化合物Ⅱ可使__________溶液(限写一种)褪色;化合物 Ⅲ(分子式为C10H11Cl)可与NaOH水溶液共热生成化合物Ⅱ,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Ⅲ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化合物Ⅳ,Ⅳ的核磁共振氢谱除苯环峰外还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 1∶1∶1∶2,Ⅳ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4)由CH3COOCH2CH3可合成化合物Ⅰ。化合物Ⅴ是 CH3COOCH2CH3的一种无支链同分异构体,碳链两端呈对称结构,且在Cu催化下与过量O2反应生成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合物Ⅵ。Ⅴ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Ⅵ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5)一定条件下,与也可以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3.(15分)(2019安徽高考)PBS是一种可降解的聚酯类高分子材料,可由马来酸酐等原料经下列路线合成: (1)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2)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D的名称(系统命名)是___________。 (3)半方酸是马来酸酐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1个环(四元碳环)和1个羟基,但不含OO键。半方酸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____。

性能测试基本测试概念

. 一、性能测试的目的 1、评估当前系统 2、寻找瓶颈 3、预测未来性能 二、性能测试的前提: 接口稳定/接口确定 三、性能术语与指标详解: 1.并发:(1)一种为所有用户在同一时刻做同一操作,主要是为了验证程序或数据库对并发处理能力 (2)另一种为多个用户对被测系统发起了多个请求,这些请求可以是同一种操作,也可以是不同操作,类似于混合场景的概念 2.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反应完成某个业务所需的时间 响应时间= 网络传输时间(请求)+服务器处理(一层或多层)时间+网络传输时间(响应时间)+页面前端解析渲染时间 3.每秒通过事务数(TPS):指每秒通过的事务数,是直接反映系统性能的指标,该值大时,系统性能比较好,当然每个系统都有他的上限,不可能无限大 将他以平均事务响应时间进行对比,可以分析事务数量对以响应时间的影响 4.事务:用户一个或一系列的操作,代表一定的功能,在程序上变现为一段代码区块,所有性能测试其实最终都是围绕着事务展开的,事务代表用户的使用方法和结果,不同的操作组合成不同的事务,不同的事务又能组合成不同的场景(LR 必须至少有一个事务,LR监控事务) (事务不能超过接口的上限) 事务 Transactions 5.事务请求时间:从这个事务发起到最终处理完毕的所有时间。 一个事物包括一个或多个事务,每个任务包含一个或多个请求。 6.每秒点击数:每秒点击数代表用户每秒向外部服务器提交的http请求,但这里需要注意是提交一个登陆请求对于后端服务器来说,也许是多个请求,所以点击一次不代表就是一个请求。 7.吞吐量/吞吐率(I/O)(Input/Output)(反应服务器处理能力) 吞吐量:指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请求数量 吞吐率:一般指用户在给定的一秒内从服务器获取的数据量,简而言之就是服务器返回的数据量 8.思考时间:指用户进行操作时每个请求或操作之间的间隔时间,是为了更加真实的模拟用户的操作场景。 9.资源利用率(服务器) CPU:一般分为系统CPU和用户CPU 15 / 1 .

材料分析测方法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 一、课程重要性 二、课程主要内容 三、本课程教学目的基本要求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材料分析测试方法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材料分析的基本原理(或称技术基础)是指测量信号与材料成分、结构等的特征关系。 采用各种不同的测量信号(相应地具有与材料的不同特征关系)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材料分析方法。 1、X-射线衍射分析:物相成分、结晶度、晶粒度信息 2、电子显微镜:材料微观形貌观察 3、热分析:分析材料随温度而发生的状态变化 4、振动光谱:分子基团、结构的判定 5、X-射线光电子能谱:一种表面分析技术,表面元素分析 6、色谱分析:分析混合物中所含成分的物理方法 三、课程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为材料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重要的专业课。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地了解现代主要分析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样品制备及应用,掌握常见测试技术所获信息的解释和分析方法,最终使学生能够独立地进行材料的分析和研究工作。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门课程是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晶体学等课程为基础的,因此,学好这些前期课程是学好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的前提。 同时,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又为后续专业课程如材料合成与制备方法、陶瓷、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打下基础。 X 射线衍射分析 X射线物理基础 晶体学基础:几何晶体学、倒点阵 X射线衍射原理:X射线衍射线的方向和强度 晶体的研究方法:单晶、多晶的研究、衍射仪法 X射线衍射分析的应用 物相分析 晶胞参数的确定 晶粒尺寸的计算等 X 射线衍射分析 需解决的问题 科研、生产、商业以及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遇到这种问题:某种未知物的成分是什么?含有哪些杂质或有害物质?用什么方法来鉴定? X射线衍射分析(简称XRD)的原理?仪器组成?样品要求? XRD除物相分析外,还能检测分析物质的哪些性能? 如何从XRD所给出的数据中提取更多的信息?(包括成分、结构、形成条件、结晶度、晶粒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