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高度近视患者的老年性黄斑变性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高度近视患者的老年性黄斑变性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高度近视患者的老年性黄斑变性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高度近视患者的老年性黄斑变性

作者:徐朝阳刘安金威尔

来源:《海峡科学》2007年第03期

【摘要】目的: 评价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thermotherapy ,TTT)治疗高度近视患者的老年性黄斑变性(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810nm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对13例14只眼高度近视患者的AMD进行TTT治疗。光斑2.0mm,能量150-225mW;光斑3.0mm,能量200-325mW,照射时间60S。治疗后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0.4个月,通过视力、全视网膜镜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 FFA)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5只眼视力提高,占35.7%,8只眼视力稳定,占57.1%,1只眼视力下降,占7.1%。FFA检查显示:TTT治疗后1个月:6只眼渗漏停止,占42.9%;2只眼渗漏好转,占14.3%,6只眼渗漏持续,占42.9%;对渗漏持续的6只眼经多次TTT治疗后,渗漏完全停止。再次行TTT治疗者6只眼,占42.9%。治疗随访期间无明显治疗副作用。结论:TTT治疗能使大部分高度近视患者的AMD患眼视力稳定或提高,封闭CNV,使用安全,但激光治疗参数尚需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高度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化黄斑变性治疗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和高度近视均可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严重影响视力。近年来,应用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这两种疾病,取得一定的疗效。而对高度近视患者患有AMD进行TTT治疗的报导甚少。现将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对13例14只眼高度近视患者的AMD行TTT治疗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的AMD患者13例14只眼,均经视力、验光、裂隙灯、散瞳后全视网膜镜检查及FFA检查。诊断标准按照我国1986年8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讨论制订的《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诊断标准》[1]。其中男性8例9只眼,女性5例5只眼。年龄51-79岁,平均65.3岁。近视度数-6.00DS~-15.00DS,平均-7.50DS。就诊时矫正视力在0.05及其以下者7只眼,0.06~0.2者5只眼,0.3及其以上者2只眼。自觉视力突然下降到就诊时的病程为10天-6个月。13例14只眼均明确显示CNV,其中典型性者6只眼,占42.9%;隐匿性者8只眼,占57.1%。CNV合并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者2只眼。

1.2 方法

采用法国光太810nm半导体激光治疗仪,设备型号:双子星(Viridis-Twin),根据黄斑病变范围大小选择光斑和能量,本组病例光斑直径2.0mm,能量150-225mW;光斑直径3.0mm,能量200-325mW,时间60S。14只眼中照射1个光斑者12只眼,照射2个光斑者2只眼。行1次TTT治疗者8只眼,占57.1%;行2次TTT治疗者5只眼,占35.7%;行3次TTT治疗者1只眼,占7.1%。

1.3 随访观察

TTT治疗后随诊观察,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0.4个月。随诊时检查矫正视力、散瞳后检查眼底及TTT治疗1个月后FFA检查。以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结果评定视力变化情况,视力提高或降低2行或2行以上为视力进步或下降;视力变化在1行范围内为视力稳定,视力0.1以下者以视力变化0.02为1行计。FFA检查中CNV无渗漏者为渗漏停止;CNV渗漏范围不足治疗前50%为渗漏好转,大于50%为持续渗漏;渗漏范围较治疗前扩大为渗漏增加;TTT 治疗后,渗漏曾完全停止,后又出现CNV渗漏或新的CNV病变者为复发。

2 结果

2.1 FFA检查

14只眼在TTT治疗1个月后复查FFA显示:6只眼渗漏停止,占42.9%;2只眼渗漏好转,占14.3%,最终随访渗漏停止;6只眼渗漏持续,占42.9%;对渗漏持续的6只眼进行第二次治疗,治疗后1个月复查FFA显示:5只眼渗漏停止,有1只眼持续渗漏,经第三次治疗后才停止渗漏,但视力下降。所有患者TTT治疗后眼底出血和渗出均减轻。

2.2 视力

治疗后末次随诊时,5只眼视力提高,占35.7%,8只眼视力稳定,占57.1%,1只眼视力下降,占7.1%。其中,行1次TTT治疗的8只眼,4只眼视力提高,占50%,4只眼视力稳定,占50%;行2或3次TTT治疗的6只眼中,1只眼视力提高,占16.7%,4只眼视力稳定,占66.7%,1只眼视力下降,占16.7%。

2.3 不良反应

治疗和随访期间14只眼未发生明显并发症。

3 讨论

AMD是老年人视力丧失的主要眼病之一,其危害在于黄斑中心凹形成的CNV,常继发视网膜色素上皮或(和)神经上皮脱离,直至晚期瘢痕形成。其机理大都认为在老年人随着血管硬化、血液动力学和粘稠度的改变,以及毛细血管的功能和结构的退变。常造成黄斑区色素上皮和神经上皮细胞代谢异常及组织改变,即玻璃膜肥厚和玻璃样变,使脉络膜新生血管可以穿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药物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药物临床研究 技术指导原则 (征求意见稿) 2018年11月20日 药品审评中心

1.1背景 (4) 1.3适用范围 (6) 2.AMD治疗药物开发的整体考虑 (7) 2.1 遵循以目标为导向的原则 (7) 2.2 进入临床试验的前提 (7) 2.3 临床药理学研究 (8) 2.3.1首次人体试验 (8) 2.3.2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研究 (9) 2.4探索性临床试验 (11) 2.5 确证性临床试验 (12) 3.临床试验设计的考虑 (12) 3.1总体设计考虑 (12) 3.2 受试者的选择 (12) 3.3 对照的选择 (13) 3.4 再治疗标准 (14) 3.5 研究周期和访视频率 (14) 3.5.1 研究周期 (14) 3.5.2 访视频率 (15) 3.6 疗效评价 (15) 3.6.1 探索性临床试验疗效指标 (16) 3.6.2 确证性临床试验疗效指标 (17)

3.8 补救治疗与合并用药 (21) 3.9统计学考虑 (21) 4.参考文献 (22) 5.附录(如适用) (23)

1.简介 1.1 背景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是引起严重的、不可逆性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1, 2]。该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偶发于40-50岁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AMD致盲 者约占全球盲人的8.7%,全球约有3000万AMD患者,每年约有50万人因为AMD而致盲【3】。我国50岁以上人群早期AMD的患病率在 1.7%-9.5%之间,晚期AMD的患病率在0.2%-1%之间[3, 4]。AMD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目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衰老、代谢减缓以及氧化损伤等导致Bruch膜增厚以及脂褐素沉积,玻璃膜疣形成,并产生慢性炎症刺激,进而形成早期AMD。随着病程发展,炎症等反应不断放大,最终可导致地图样萎缩(Geographic Atrophy,GA)、和以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以及出血、渗出为特征的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nAMD是一种进展期AMD,可导致快速重度视力障碍,是视力丧失和视力发病的主要原因(Bourne et al. 2013;Wong et al. 2014)。临床可见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引起的出血、视网膜内、视网膜下的积液、渗出性或出血性神经上皮/色素上皮脱离(PED)等病变,纤维血管性盘状瘢痕是新生血管性AMD最终的结局5。已知血管生成、炎症和氧化应激等多种生化和生物过程在nAMD的

老年痴呆症的护理

老年痴呆症的护理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 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或逆转疾病进展的治疗药物。 症状分期及表现 第一期:遗忘期。此期表现为特别健忘,计算能力、认识能力和定向障碍,活动范围减少,但尚能保持日常生活能力,基本上不需要别人帮助。此期是本病持续最长的一期。 第二期:精神错乱期。此期痴呆症持续加重,个性人格改变明显,日常生活已难自理,需他人帮助。 第三期:痴呆期。患者严重痴呆,处于完全缄默、卧床、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状态。常伴有恶病质、肌强直和大小便失禁。 护理措施: 1. 心理护理要注意尊重病人,对老年痴呆病人发生的一些精神症状和性格变化,如猜疑、自私、幻觉、妄想,家人应理解是由疾病所致。要理解,宽容,给予爱心。用诚恳的态度对待病人,耐心听取病人的诉说,对于病人的唠叨不要横加阻挡或指责。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有些不能满足应耐心解说,切忌使用伤害感情或损害病人自尊心的语言和行为。 2. 饮食护理一日三餐应定量、定时,尽量保持病人平时的饮食习惯,老年痴呆患者多数因缺乏食欲而少食甚至拒食,直接影响营养的摄入,要选择营养丰富、清淡宜口的食品,荤素搭配,食物温度适中,无刺、无骨,易于消化。保证其吃饱吃好,对吞咽有困难者应给以缓慢进食,不可催促,以防噎食及呛咳。对少数食欲亢进、暴饮暴食者,要适当限制食量,以防止其因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现呕吐、腹泻。 3. 安全护理对中、重度痴呆患者要处处事事留意其安全,最好时时处处不离人,随时有人陪护。做好“六防”:防自我伤害;防跌伤骨折;防意外事故;防药物中毒;防病人走失;防恶习非命。 4. 日常照顾培养和训练痴呆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保障病人生活上的需求,训练生活自理能力,延缓智能衰退。对轻度痴呆的老人,要督促患者自己料理生活,如买菜做饭、收拾房间、清理个人卫生,鼓励患者参加社会活动,安排一定时间看报、看电视,使患者与周围环境有一定接触,以分散病态思维,培养对生活的兴趣,活跃情绪,减缓精神衰退。对卧床不起患者,必须给予护理,清洁口腔,要定时给患者洗澡、洗头,要勤换衣服。出现大小便失禁要及时处理,清洗干净,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防感染及褥疮。瘫痪的病人要加强肢体功能康复训练,防止关节挛缩、肌肉强直。 5. 晚间骚扰及四处徘徊护理:①在睡觉前让患者先上洗手间,就可避免半夜醒来。②不要让患者在白天睡的过多,给予患者多一点体能活动。③患者徘徊需专人陪护。④如果患者以为是日间,切勿与之争执,可陪伴患者一段时间,再劝说患者入睡。⑤患者有时会自以为失去了东西而四处找寻,所以最好是把他们常用的物件放在显眼的地方。

高度近视对个人的危害有哪些

高度近视对个人的危害有哪些 在生活中高度近视造成的各种不便也许只有患者感受是最深的,那么高度近视有什么危害?下面由为大家介绍高度近视的危害,希望能帮到你。 高度近视的危害1、影响容貌 近视眼的危害中高度近视,会导致眼球突出,眼睑松弛,影响个人容貌。 2、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由于孩子近视,多种体育活动无法参加,影响孩子身体正常发育,致使孩子体质虚弱多病,身心健康受到极大影响。 3、导致视力发生下降 正常的视力才可以看清周围的情况,而如果我们的视力下降的话,那么看东西都是模糊的,对工作、学习都有可以想象到的危害。 4、引起学习工作效率下降 对我们来说看清楚了才可以更好的进行工作和学习,如果我们看字体有不清晰的情况,对于学生来说会影响到学习成绩,而对于工作人士来说必然容易出现失误、工作效率下降的情况。 5、造成斜视、弱视的出现 近视眼可引起外斜或外隐斜,如双眼近视度数相差大于300度

者,那么这种情况是非常多见的,对视力造成的影响也更加大。 6、遗传后代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近视超过600度可产生一定的遗传因素,如不及时治疗,也将遗传后代。不但影响自己,而且会影响下一代。 7、容易受伤 孩子得了近视配戴眼镜后,由于儿童活泼好动,若不慎所佩戴的眼镜受撞击破碎,轻者眼睛被扎伤,重者导致失明。如果近视不断的加深,却不及时的治疗,也会使孩子的双眼失明。 8、造成视网膜脱离、白内障 因为巩膜扩大和视网膜变性的出现,那么到后期的话患者的视力问题更加严重,导致出现白内障或是视网膜脱离的情况,其危害将是增加的。 9、飞蚊症 高度近视眼会造成眼部的玻璃体变性或液化,导致显着的飞蚊症。自觉眼前光辉、火星、亮光或黑影漂动,出现视野被干扰的情况。 10、影响学习成绩下降 孩子得了近视而不配戴眼镜则会看不清楚字,配戴了眼镜后容易造成视疲劳,注意力不集中,使学习成绩下降。孩子得了近视,升学选择专业和就业有很大限制,前途受到极大影响。 高度近视常见并发症玻璃体病变 由于眼轴延长,玻璃体腔增大,促使玻璃体进行性变性,从而相继发生液化、浑浊及后脱离。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健康教育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10-11-02T11:41:36.3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9期供稿作者:罗雪英黄经河李艳[导读] 对糖尿病者应控制血糖于正常范围可延缓眼疾的发生及发展。 罗雪英黄经河李艳(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贵港 537100) 【中图分类号】R7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29-0327-01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大多发生于50岁以上,其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是当前中老年人致盲的重要疾病[1]。该病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萎缩型(又称干性或非渗出性)和渗出型(又称湿性或盘状黄斑变性)两种。尤其是湿性AMD因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渗漏出血、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进而发展为后极广泛瘢痕,而使黄斑功能丧失殆尽。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及社会老龄化的到来,AMD的人数逐渐增多,已成为我国老年人的主要致盲眼病之一,威胁着老年人的视觉功能和生活质量。对此,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危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极为重要。现将我院健康教育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73例,均为我院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门诊就诊患者,其中男性41例,女性32例,年龄46-75岁。经视力、眼底裂隙灯检查、眼底彩色照像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确诊为AMD者。 2 方法 健康教育方法均以个别健康教育为主,辅以疾病防治宣传资料。 3 健康教育实施 3.1疾病相关知识介绍针对老年患者这一特定人群的不同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生活习惯以及接受能力等进行一对一的个别健康教育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转归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诱发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科学健康用眼。并向患者讲解每项检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其配合要点。对患者的疑惑给予热情、耐心的解释,以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心理,使患者树立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3.2危险因素防范指导 3.2.1控制全身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为AMD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应让患者了解全身疾病对发生AMD的关系。指导患者科学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维持平衡饮食,多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高纤维、高蛋白的食物。新鲜蔬菜水果选择抗氧化剂丰富的果蔬。对糖尿病者应控制血糖于正常范围可延缓眼疾的发生及发展。 3.2.2避免日光照射据研究发现,过度暴露于日光下与AMD的发生呈正相关系。当黄斑暴露于日光时,脂褐质作为光敏剂可产生反应性氧,引起氧化损伤,诱导光感受器凋亡[2]。有学者在动物实验和病理报告提示:强烈而明亮的太阳光线或光谱中的高能部分紫外线的照射可引起AMD的改变,并随着光量子的效应增加而增强损伤。 因此,指导患者当天晴外出或行户外活动时应戴遮阳帽或打伞,并戴有色太阳镜保护眼睛,以防眼睛暴露于阳光下时紫外线造成视网膜黄斑部损伤。尤其是生活在高原地区者,由于日照时间长、海拔高、紫外线强,更需加强自我防护,以减少黄斑部的光氧化损害的危险因素。 3.2.3抗氧化剂摄入抗氧化剂在调节和控制代谢,拮抗氧化损伤,推迟衰老及保护黄斑,减少其氧化损伤,防治AMD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抗氧化剂的摄取除口服多种维生素等药物补充外,主要还是通过食物途径补充。因此,指导患者多食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坚果等,尤其是红、黄、绿等深色的蔬菜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C、牛磺酸、β-胡萝卜素、黄体素、玉米黄质、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可增强免疫力,保护黄斑,减少氧化损伤。 3.2.4忌烟、酒吸烟是AMD的重要危险因子,酒中的甲醇可通过血液循环使视网膜黄斑部受损;吸烟可促进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生长,加重动脉粥样硬化,从而进一步加剧缺氧性损害,引起血液中抗氧化剂水平下降和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加,导致自由基和过氧化物对视网膜黄斑部的损害;吸烟可导致血浆中类胡萝卜素浓度下降及黄斑色素减少。因此,应耐心向嗜烟酒患者讲解忌烟酒的重要意义,使之了解烟酒对眼睛的危险性。同时,亦需告之患者注意防范二手烟对眼部的损害。 3.3情感支持由于AMD是一种慢性需长期治疗的疾病,且对视功能的损害渐进性加重,对患者的工作、学习、社交活动等产生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来自家庭及社会的情感支持及生活照顾,可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持治疗,对AMD的控制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做好家属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疾病的治疗,对危险因素的防范措施,鼓励参予协助患者的治疗及生活照顾,使患者感到家庭及社会的温暖,对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保持愉悦心情,积极坚持配合治疗对缓解病情十分重要。 4 小结 AMD已为眼科老年人常见致盲眼病之一。故专科医护人员要充分认识AMD的危险因素,熟悉并掌握其疾病的防治护理知识。对其特定人群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知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降低AMD的发病率,保护患者的视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国兴.眼科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47. [2]蒋毅萍,李翔.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8, 26(4): 333-336.

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

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 痴呆是获得性、持续存在的高级神经功能全面障碍综合征。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加,主要分为原发变性痴呆(如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VD)和继发性痴呆。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或逆转疾病进展的药物。 (一)护理评估 评估患者一般情况、自理能力、痴呆程度、家族史和危险因素;进行安全评估和照料者评估。 (二)身体状况 1.老年性痴呆(AD)起病隐匿,典型的首发征象是记忆障碍,以近期记忆障碍为主,表现为对刚发生的事、刚说过的话不能记忆,忘记熟悉的人名,而对年代久远的事记忆相对清楚。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认知障碍、人格障碍和精神症状。最后导致失语、失认、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2.血管性痴呆(VD)是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损害所致的痴呆。临床表现包括认知功能障碍及相关脑血管病的神经功能障碍两个方面。其特点是痴呆可突然发生、阶梯式进展、波动性或慢性病程、有卒中病史等。 (三)护理措施 1.日常护理维持简单规律的生活方式,尽量做力所能及的事,如吃饭、穿衣、洗漱等;患者出现错误不要责备,也不要与患者争执,也没有必要可以去纠正,要维护患者的

自尊。 2.维持有效沟通与患者交谈时注意语气和表情,尽量不用疑问句和否定句,试着解读患者,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接受患者不正常的表现,适当用一些身体语言让患者感受到关爱。 3.安全管理居所要安全,移走剪刀、刀和易碎的器具,妥善管理电器,防止自伤;患者外出活动时一定要有人陪同,防止走失,让患者随身携带个人信息卡片以防不测。 4.精神行为异常的应对出现异常要不失原则地让步,避免纠缠和过度劝解,进行角色转换、进入患者的内心世界,顺其自然稳定情绪,学会分散转移患者注意力,切勿惊慌失措、愤怒不堪。 5.遵医嘱发药到口,切忌让患者自己管理药品。 (四)健康教育 1.鼓励患者尽量自己独立穿脱衣服,衣服要简单、宽松、合适,件数不要多,外衣最好选用双面能穿的,避免穿纽扣多及复杂的衣服,以减少他人的依赖。始终开着厕所门,让患者易找到。 2.给患者制定好一日生活表,尝试给患者一些简单的工作,但不要给许多内容让他去选,以免使他们产生困惑而无法决定从事那一项好;督促患者加强身体锻炼,尽量维持患者的健康状况和以往的兴趣爱好来安排适当的运动。

高度近视的危害主要在于并发症

高度近视的危害主要在于并发症 近视按程度分,近视度数大于600度(儿童》400度)的屈光不正叫高度近视。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高度近视的危害主要在于并发症,下面就跟着Gunnar小编一起来具体了解下吧!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近视,中医病名。是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的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古代医籍对本病早有认识,称为目不能远视,又名能近怯远症,至《目经大成》始称近视。由先天生成,近视程度较高者又称近觑。近视的发生与遗传、发育、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但确切的发病机理仍在研究中。 近视按程度分,近视度数大于600度(儿童》400度)的屈光不正叫高度近视。因这类近视眼多有眼部的病理变化,故将高度近视等同于病理性近视眼或退

行性近视眼。高度近视眼底视网膜有漆裂纹及萎缩灶预示视力预后不良,因为这些眼有发生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的危险,中心视力会急剧下降。 高度近视的危害主要在于并发症: (1)由于眼结构异常、营养障碍引起的玻璃体、脉络膜及视网膜变性。 (2)由于眼轴延长、巩膜伸长、生物力学异常作用所致的黄斑变性萎缩及后葡萄肿。 (3)由于视力低、调节辐辏功能失调所致的弱视和斜视等。

而且,据调查研究发现,约有5%的近视眼患者与遗传有关,通常度数在600度以上。如果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者,遗传后代的可能性会为90%;父母一方为高度近视者,遗传后代的可能性为50%,但也有显现不全的表现。可见,近视如果不能引起高度重视,很可能会发展为高度近视,进而遗传给下一代,成为一种遗传疾病。从近两年的报道看,这种遗传的近视病正呈现出一种上升趋势。因此,治疗近视从一定程度上讲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事情。 高度近视患者不宜剧烈运动

黄斑病变原因和预防

正确认识黄斑病变 1.什么是黄斑? 黄斑是位于视网膜后极部的一椭圆形凹陷区,直径约为 1毫米~ 3毫米,面积较视乳头略大。当人死之后,不久可变为黄色,故名黄斑。黄斑区的正中为中心凹,在眼底检查时可见到反光小点,直径为 0.2毫米,该区视网膜很薄,只由圆锥细胞组成,因此是中心视力最敏锐的部分。黄斑在视网膜中所占的面积虽小,但由于它的位置重要及结构特殊,决定了人的视敏度,是眼底检查中最重要的部分。 一个人中心视力的好坏,除屈光间质(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的因素以外,还与黄斑的状态密切相关,黄斑区只要有微小的改变,就会影响到中心视力,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带来不便。许多眼病也很容易波及黄斑,如外伤、视网膜炎、白内障手术后等,严重影响视力。黄斑病变是造成病人失明的常见眼病之一。 2.黄斑病变是怎么回事? 黄斑是眼睛最敏感的视觉形成区域,眼黄斑病好比拍照的胶卷底片上最中央部位出了问题,就拍不成好的像了;也像电视台的中央枢纽不能录下精致景象和发出传播信息。当人的视力、形觉、色觉都受到破坏,就会带来莫大的痛苦、困惑和不安。说起来真叫人不能相信,小小的黄斑区在眼睛视网膜最中央部位只有一个大头针头大,但它能看遍大千世界,当它病变时视觉受损害,严重时甚至致盲。 3.黄斑病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什么样的人容易患这种疾病呢? 造成眼部黄斑病变的原发性因素还不确定,但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就是常见的诱发性因素,紫外线会不经意的进入眼睛,对眼睛黄斑部造成累积性的伤害。所以在门诊病例中,户外工作者发生率较高;除此之外,有心血管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的人,眼睛黄斑部的血管也比较容易出现病变;另外,生活习惯不良,喜欢抽烟喝 酒的人也是高危险群的一员。 而且,眼黄斑病可由其他多种原因引起,当眼或身体其他器官患炎症,如视网膜炎、葡萄膜炎、高血压病、糖尿病、血液病等都可诱发或并发黄斑病;用眼过度、疲劳驾驶、熬夜、在电脑前持久工作等也可引起黄斑病;高度近视或眼外伤也可致黄斑出血或破裂;在强光下过分曝光或看日蚀也可发生黄斑烧灼样伤害。 特别是50岁以上老年人很容易发生老年黄斑变性,随着年龄增高,致盲率也增高;教师、文字工作者、财会人员、美术工作人员等也很容易罹患此病。儿童因遗传或出生前父母患病导致先天性或遗传性黄斑病。受感染的犬、猫蛔虫病(养宠物狗、猫)、弓形虫病以及一些性病(如梅毒)等,都可引起黄斑病。 4.得了黄斑病变怎么办?

老年痴呆护理常规

老年痴呆护理常规 一、病情观察 1. 记忆障碍:是痴呆早期的核心症状,表现好忘事,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转身即忘,忘记家庭住址和亲人的姓名等。常丢三落四,东西常放错地方或丢失。 2. 智力障碍:病人不能适应新环境,也不能从事复杂的脑力劳动,概括、推理、判断、计算等智力活动明显减退。 3. 言语及定向障碍:早期可表现说话啰嗦、无主次,常在熟悉的环境中迷失方向,不知道今天是何月何日。 4. 人格改变:可表现变得固执、孤僻、自私,活动减少,对周围环境、对亲人漠不关心,常伴有情绪不稳,易激惹,甚至出现攻击行为,不讲卫生等。 5. 精神症状:可出现幻觉、妄想等,常出现被窃妄想、嫉妒妄想等精神症状。 二、一般护理 1. 满足患者基本生理需要,保证足够营养,预防噎食、呛咳、误食的发生。 2. 协助料理个人卫生,做好大小便失禁及皮肤的清洁护理。 3.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减少影响病人睡眠的各种因素,避免睡眠规律颠倒。指导和教会诱导睡眠的技巧,如温水泡脚、放松训练等。 4. 提供安全的治疗环境,如设施简单固定、床铺放低、走廊装置扶手、地上不能打滑或有障碍物,必须由专人陪护,并使患者与有暴力行为者隔开。 三、对症护理 1. 强化记忆训练,延缓智能减退。患者入院时视病情进行进行强化训练,让患者能找到自己的床位、上厕所及去餐厅进餐,避免睡错床、

找错房间与他人发生冲突。谈时言语应简短清晰,重复重点,鼓励患者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 2. 提供安全、保护性环境,各功能居室均有醒目标识,配有扶手、地面防滑、夜间光线适当,床边加护栏,以防跌倒和坠床发生;患者离床活动时,必要由专人陪伴,避免其走失,同时在患者身上挂身份识别卡,以防其不慎走失后联系家人;注意用药的安全,药物应看服到口,确认服下,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嗜睡,意识不清等现象应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卧床患者,应注意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 3. 对伴有幻觉、妄想支配而易发生伤人、毁物、自伤等异常行为的患者做好病房的安全管理工作,清除所有危险物品。 四、心理护理 1. 与患者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尽量固定人员护理,以减少患者的陌生感,增加安全感。 2. 爱护、尊重和理解患者,让其感受到尊重和自我价值。 3. 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并鼓励其表达内心的感受,了解患者的精神症状和心理活动特点,给予其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满足其合理需求。 4. 当患者出现幻觉妄想或焦虑、抑郁自杀等消极情绪时,耐心、缓慢或非语言的方式表达对患者的关心,使患者了解,认识其患病的性质,消除其对疾病的恐惧和精神上的痛苦。 5. 了解患者的认知能力,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和健康教育目标。鼓励病人在能力范围内自我料理个人生活,并有计划的进行生活能力的教育、培养和康复训练。 6. 鼓励患者参与适合其认知水平的社会活动,多与社会接触,培养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爱好或学习新的技能,使其恢复和保持沟通能力和社会功能。

青壮年也要提防黄斑病变

青壮年也要提防黄斑病变 张女士刚40出头,最近一年感觉视力变差,本身就有600度近视的她以为是“近视”惹的祸,也没太在意。然而,随着视力越来越模糊,在视野中心还常常出现暗点,张女士这才去医院眼科做检查。检查结果让她大为吃惊,居然是眼底黄斑病变!张女士惊呆了,这不是老年人才有的病吗?难道是自己身体早衰?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钟敬祥表示,黄斑是眼底视网膜中央一个重要的视觉结构,黄斑感光细胞密集,是视力最精确的位置,使我们能够阅读、观察细节和分辨颜色。因此,黄斑一旦出现病变,就会影响视功能。 黄斑病变不但会影响中心视力,更会减弱分辨颜色及对比度的能力。患者看直线时会出现变形弯曲,使阅读及辨认细节变得困难;严重时视野中心变得昏暗,甚至出现黑影。最常见的黄斑病变与年龄相关,称为“老年性黄斑变性”。第二类是高度近视引起的,即病理性近视引起的黄斑病变。 黄斑病变发病年轻化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不良饮食习惯,进食过多富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另一是生活方式的改变,长时间上网或阅读,导致眼睛过度疲劳,容易引发黄斑变性;此外,抽烟也会使患病概率增加一倍。 由于张女士本身就有高度近视,患上黄斑病变并不奇

怪。“600度以上的近视属于高度近视,高度近视者发生视网膜变性、黄斑裂洞、视网膜脱离的概率较其他人高。三四十岁开始发病的高度近视合并黄斑变性的病例并不少见。”钟院长提醒,“近视的人若在某一阶段度数发生较大变化,视物变形,视力下降,或视野中心出现暗点,就要尽快到医院查查原因。” 黄斑病变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中心视力减退、有暗点、视物变形、直线变弯曲等。钟院长提醒:“黄斑病变通常不会引起眼睛疼痛、畏光等不适,早期往往容易忽略。当感觉视力下降、视力矫正效果不好时,应去做眼底检查。” 当黄斑受损严重时,中心视力的下降或丧失不可逆转,即使经过适当治疗病情得到控制,视力也难以恢复。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钟院长介绍,如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在早期发现,是可以治愈的。即使是老年人的黄斑变性,早期发现并治疗,部分也有可能治愈。 (《羊城晚报》作者:陈学敏温志勤)

中医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优势

中医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优势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d-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为眼科难治性眼底病,是导致50岁以上人群低视力和致盲的首要病因。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据统计,我国7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已高达15.15%。目前,美国超过175万人患此病,预计10年后将达 到300万人。 面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以下简称AMD)的高致盲率,病因又不明确,目前几乎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国内外很多眼科学者都在积极探索AMD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临床上根据其眼底的形态,AMD分为萎缩型(又称干性或非渗出性)和渗出型(又称为“湿性”或“盘状”)。萎缩型主要为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玻璃膜增厚和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等引起的黄斑区萎缩变性。渗出型主要为玻璃膜被破坏,脉络膜血管侵入视网膜下构成的脉络膜新生血管(以下简称CNV),发生黄斑区视网膜色素上皮下或/神经上皮下浆液性或出血性的盘状脱离,最终成为机化瘢痕。有人观察萎缩型亦可转变为渗出型,最后导致中心视力丧失。尤其是CNV的位置大多靠近黄斑甚至位于黄斑中心凹,导致中心视力显著下降,故目前对CNV治疗仍很困难。据资料显示:渗出型患者占AMD总数的10%~20%,而80%~90%患者均伴有严重视力障碍。 AMD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与很多因素有相关性,包括遗传、慢性光损害、营养不良、中毒、免疫异 常等。 目前认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脉络膜低氧与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密切相关。脉络膜血流不正常可引起RPE-脉络膜低氧。早期研究已证实AMD眼脉络膜血流下降,灌注不足,渗出型AMD眼更显著。脉络膜为眼中的血库,黄斑中心凹的血液供应来自脉络膜的毛细血管。随着年龄的增长,脉络膜血管的顺应性降低,血管内血流的阻力增加,脉络膜内血液的灌注量也相应降低,从而损害了视网膜色素上皮的代谢,导致色素上皮的变性和萎缩。脉络膜毛细血管压力增加还将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转运代谢废物减少,沉积于玻璃膜疣和基底层;压力的增加还可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和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形成。何种因素最终导致AMD发生,仍需要进一步探索。近年来,光动力疗法为本病的治疗带来了一些希望,接着又迎来了抗血管生成疗法的新时代,这两种疗法是目前西医治疗本病的主流方法,然而这两种疗法仍存在很多不足。 前者价格昂贵,容易反复,视力是否能提高难以确定。对于很多低视力患者来说,如此昂贵的费用令人难以承受。目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VEGF)药,包括ranibizumab(Lucentis)、bevacizumab(Avastin)和pegaptanib(Macugen)已经被用于治疗新生血管型AMD,即湿性AMD。该类药物虽对CNV有效,但难以控制CNV复发,需反复玻璃体腔给药时又存在局部并发症的危险性;特别是该类药物尚未获得国内卫生部门的准入批准,国内患者仍处于“望梅止渴”阶段。中医学认为AMD归于“视瞻昏渺”范畴。特别是渗出型AMD,黄斑区新生血管膜出血引起视力下降属于“暴盲”,黄斑区渗出水肿引起视物变形归属“视直如曲”。AMD中医临床特征与精、气、血亏损有关;主要涉及肾、脾和肝脏;证候类型多表现为“痰瘀”、“血滞”、“气虚”。渗出型AMD因新生血管膜的结构异常,导致黄斑区反复出血。《济生方?失血论治》认为失血的病机因于热者多。《景岳全书?血证》将引起出血的病机提纲挈领概括为“火盛”及“气伤”两方面。《血证论》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治疗方法。黄斑区水肿多为水湿停留、瘀滞结聚所致。《诸病源候论》谓“经络痞涩,水气停滞”,则发为肿。《血证论》说:“瘀血化水,亦发为肿。”中医学认为,是由于水液运化、排泄过程中发生障碍而产生的水、湿、痰等病理产物,属痰饮范畴。其积于黄斑,多为有形之物,按痰饮治之。痰湿聚积造成视网膜色素上皮及上皮的脱离,而又导致视网膜缺血缺氧产生视网膜下新生血管。黄斑变性多与老龄化相关,对于萎缩性AMD,祖国医学早就认识到衰老与“肝肾”的关系密切。《证治准绳》认为“视瞻昏渺乃肝肾不足之病,由于阴虚血少,精液耗尽”,为从肝肾论治AMD提供了一定依据。“肝为血海”,“精血互生”揭示了通过补益肝肾从而达到调节血液流变学性质的机理。有报道,长期服用杞菊地黄口服液或明目地黄丸补益肝肾,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有改变,为中医补益肝肾治疗AMD提供了依据。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老年人精气不足与肾、脾关系密切。有人以补肾益精明目为治疗大法,其中肉苁蓉、补骨脂补阳,旱莲草、女贞子补阴,黄芪补气升阳,苍术可燥湿健脾,丹参、当归有活血之功。干性者加葛根、党参健脾。

老年性黄斑变性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 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常发生在老年人并且影响中心视力。患有该病的患者常常具有阅读困难和难以识别其他人的脸,但是他们的周边视力还可以维持正常,这样就可以维持他们的日常活动。 病因 尽管与年龄明显相关,但研究显示该病与基因遗传有着明显的关系,慢性光损害、营养障碍、药物中毒、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等全身性疾病等有关,也可能是多种因素混合作用的结果。由于该病没有任何疼痛症状,所以常常被忽视。 分型 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也称为非渗出型黄斑变性,在老年性黄斑病变中比较多见,是病变的早期改变。部分干性老年性黄斑病变可以发展为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最终导致视力丧失。病变早期可没有任何症状,常常在体检时发现。眼底检查时常常可见到眼底后极部黄斑及其附近散在或者融合的黄白色病灶(玻璃膜疣),是由于光感受器细胞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除而导致在视网膜和脉络膜之间的堆积。地图状萎缩在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中较常见,它是由于视网膜下方的色素上皮萎缩,视网膜中央部位光感受细胞丢失从而导致视力丧失。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药物或手术的治疗方法,不过可以适当补充一些高剂量的抗氧化剂比如,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等,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稳定病情甚至轻度提高视力。我们建议患有干性黄斑变性的患者佩戴太阳眼镜以防止太阳光线对黄斑的更多刺激。 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也称为渗出型黄斑变性,大约10%的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者可能发展成为湿性改变,临床表现更加严重。在这一类型病变中,黄斑部脉络膜产生异常的新生血管,这些脉络膜的新生血管向视网膜方向伸展,可以导致视网膜的局限性脱离或者视网膜下出血、渗出并且最终形成瘢痕,这时会产生不可恢复的光感受其细胞的损伤以及视力的损伤。 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还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这个分型可以协助我们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尤其是对光动力学激光(PDT)的选择。

阿尔兹海默症 老年痴呆症 的护理

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护理 原文地址: 阿尔兹海默症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老年痴呆症,因德国医生阿尔茨海默(Alois Alzheimer)最先对其进行描述而得名。该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衰退、抽象思维和计算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2011年的公布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有约3650万人患有痴呆症,每七秒就有一个人患上此病,平均生存期只有年,是威胁老人健康的“四大杀手”之一。 阿尔兹海默症常常在一个人50岁以后产生,开始不容易被发现,发展缓慢,最早期往往是以逐渐加重的健忘开始,最终导致无力进行日常生活和人格的持续变化。按照病情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也称健忘期 这期的表现是记忆、定向、感知、语言、计算、思维分析、判断和完成复杂步骤等能力的减退,在个人爱好、读书、参与社会活动上花费的时间减少、易疲劳、眩晕、心悸、食欲减退、兴趣及主动性下降、情绪不稳、淡漠或抑郁等。但尚且还可以保持过去熟悉的工作或技能,保持独立的生活能力,常被误认为神经症或正常的老化而忽视治疗。 第二阶段也称混乱期: 这个时期,第一阶段的症状明显加重,突出的表现是视空间辨认障碍明显加重,

很容易迷路;穿衣变得很困难,甚至把裤子当衣服穿;不认识朋友或亲人的面貌,也记不起他们的名字;不能和别人交谈。甚至出现行为和人格的改变,如原来一丝不苟、谨慎细心的人变得不修边幅、缺乏耻辱和道德感、自私并常做些反常的举动。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周围的人和事,不注意卫生。常常抑郁焦虑、嫉妒妄想,性格孤僻,激动易怒等。 第三阶段也称极度痴呆期: 病人身体大多数功能丧失,生活不能自理,如吃饭、穿衣、洗澡均需人照顾,便尿失禁。晚期患者完全卧床,生活全靠别人照顾,病程维持5~10年左右而死亡。 目前,对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的治疗尚无特效疗法,且病人住院时间短, 大部分时间需在家中疗养,因此患者的护理及提高照料者的护理水平至关重要。需要通过良好的护理,来减轻阿尔兹海默症状及并发症, 提高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的生活质量。 护理方法: 一、心理护理 阿尔兹海默症病人常常产生焦虑,如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等。对于经常出现焦虑的患者,要给患者足够的照顾,保证居室安静,安排有趣的活动;也可以指导患者听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对于表现抑郁的患者,如常出现呆滞、睡眠障碍、疲倦等,要耐心倾听患者的叙述,不强迫患者做不情愿的事情,对患者多说一些关爱的语言。劝导患者增加活动,如递给他梳子,说:“你的头发很漂亮,梳一下吧。”让他做决定。如果能对他们展示你的想法和想做的事情,他们会和你一起做。如:一起吃饭、下棋、读报等。而有激越症状的患者,如常为小事发火,甚至出现攻击

高度近视防控的专家共识(2017)

高度近视防控的专家共识(2017) 我国就是一个典型的高度近视高发国家,而且我国青少年的高度近视患病率在6.69%~38.4%之间[8-10],呈现出 年轻化趋势。高度近视常导致永久性视力损害,甚至失明,目前已为我国第二大致盲原因。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提高我国高度近视的诊疗水平,使高度近视的防控工作引起广泛重视,特撰写此专家共识。1 高度近视的定义及分类高度近视是 指近视度数在-6.00 D以上的屈光不正状态。 本共识将高度近视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性高度近视, 其近视度数高, 但成年以后可趋于稳定, 并且不伴有导致不可逆 视觉损害的眼底病变; 另一类是病理性近视, 表现为近视终 生进展, 可出现不可逆的视觉损害和眼底病变, 并伴有眼轴 不断地过度增长(> 26.5 mm)。2 高度近视的诊断2.1 症状[11] 2.1.1 单纯性高度近视的症状 (1)视力下降:大部分患者远视力下降的程度和视近清晰 的距离均与屈光度数有关, 近视度数越高, 远视力下降越明显, 视近清晰距离越近, 但矫正视力尚正常。 (2)飞蚊症:玻璃体变性、液化形成的漂浮物投影在视网 膜上引起黑影飘动的感觉, 似有蚊虫在眼前飞动, 可随年龄 增长而增多。

(3)视疲劳:多见于伴有散光、屈光参差的近视, 可表现为过度用眼后出现重影、闪光感、畏光、眼干、眼痒、眼异物感、眼部酸胀等。 2.1.2 病理性近视的症状在单纯性高度近视症状的基础上, 表现为更严重的视功能损害。 (1)视力下降:病理性近视的裸眼远视力有较大损害, 近视力在出现眼底及晶状体并发症时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区别于单纯性高度近视, 病理性近视的屈光不正度数会随着病程进展不断加深, 矫正视力进行性下降。 (2)视物遮挡:病理性近视会出现相应的视野改变, 引起视物遮挡感。尤其当并发视网膜脱离时, 可出现大片遮幕感。(3)视物变形:当病理性近视并发黄斑变性, 黄斑出血或黄斑裂孔时, 可出现视物变形。 (4)视物重影, 眼球转动受限:高度近视眼可发生固定性内斜视, 常表现为极度的内下斜视, 眼球转动受限。 (4)色觉异常:病理性近视可出现继发性色觉异常。常见有蓝色觉及黄色觉异常, 当病变累及黄斑部时, 可出现红色觉异常。 (5)光觉异常:病理性近视的光敏感性可能降低, 且较矫正视力更敏感。暗适应功能也可出现异常, 有不同程度的夜盲表现。 (6)对比敏感度下降:对比敏感度的下降可先于中心视力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卜文娟徐国兴 来源:《海峡科学》2007年第12期 [摘要]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是发生于中老年人中的致盲性眼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危险因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由于疾病本身的复杂性,仍存在许多争议。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RMD)是发生于中老年人中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其病因不明,可能与黄斑长期慢性光损伤、遗传、代谢、种族、饮食等多种因素有关。上述多种因素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神经视网膜发生退行性变从而造成不可逆性视力下降或丧失。 ARMD可分为干性(萎缩性)和湿性(新生血管性)两型,干性ARMD主要有玻璃膜疣、RPE异常和地图样萎缩改变;湿性ARMD主要以脉络膜新生血管、RPE脱离或盘状纤维化为病理特点。目前本病在欧美国家是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1],在我国也呈上升趋势。美国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2]ARMD在52~64岁的人群发生率为2%,75岁以上人群则上升到28%。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此病。ARMD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现有以下假说,且各有其侧重点。 1 氧化刺激学说 许多年龄相关疾病均与活性氧中间物(reactive oxygen intermediates,ROI)的积累有关,如过氧化氢、单态氧、超氧负离子、氢氧自由基等。氧自由基过多或清除过慢,会对生物体产生一系列损害,由于多种原因视网膜对ROI特别敏感,如光感受器内高氧张力,长期暴露于光辐射下,光感受器外节含高比例多聚不饱和脂肪酸,视网膜和RPE细胞内含大量生色团如脂褐素、黑色素、细胞色素C等。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明,脂褐素在ARMD的氧化损伤中起重要的作用[3]。 脂褐素是一些细胞如神经元、心肌细胞、RPE细胞在衰老过程中逐渐积累的一种棕黄色具有自发荧光特性的物质,脂褐素一旦形成,就不会从细胞内自然消失。研究证明随着年龄的增长,RPE细胞内积聚大量的脂褐素,脂褐素吸收一定波长的光(尤其是蓝光)与氧作用可以产生超氧负离子、单态氧和过氧化氢等。它们与氧、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核酸等相互作用导致了脂质的过氧化、溶酶体酶及抗氧化酶等的失活,进一步引起细胞膜和溶酶体功能异常[4]。由此RPE细胞吞噬功能下降,造成脱落感光细胞外节异常沉积,引起正常感光细胞的变性增加;另一方面,RPE细胞凋亡或脉络膜血管异常,均可引起细胞内物质的释放,诱发局部的炎症反应形成玻璃疣。

黄斑病变诊治新进展

病理生理: 黄斑病可由遗传性病变、老年性改变、炎症性病变所引起,也可受其他眼底病变的累及。遗传性黄斑病变,有家族遗传史,发病年龄从幼儿期至老年期,但最常见于青少年期起病,治疗上比较棘手;年龄性黄斑病变主要有老年黄斑变性、老年性特发性视网膜前膜和老年性黄斑洞等改变,通过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治疗,可以使病情改善或稳定;炎症性黄斑病变多见于各种视网膜脉络膜炎,如弓浆虫病、葡萄膜炎等;此外,视膜静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和外伤性脉络破裂等可导致黄斑区发生损害;某些病变如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等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可造成黄斑区水肿或出血而有一定程度的视功能损害。 黄斑病变的类型 干性黄斑病变:干性黄斑病变,占总发病率的90%,是由于黄斑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一种老化,不会发生眼底出血及渗出,病变进展缓慢,视力逐渐下降,危害相对较小。最常见症状是:视物模糊,不清楚,需要更多照明才能分辨细节,较远距离情况下,辨别人脸有困难。当干性黄斑病变进一步发展,中央视力会出现模糊,随时间发展,这部分会变大、变暗、以致丧失中央视力。 湿性黄斑病变:湿性黄斑变性,占总发病率的10%,是由于视网膜下有异常的血管生长,新生血管破裂出血,并引起疤痕组织生长,使视力突然下降,会迅速严重地影响患者的中心视力,甚至导致中心视力丧失。湿性黄斑病变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中央视力快速减弱,视物变形,纸上字句弯曲,视觉中央出现黑影或模糊区域。[ 症状及诊断 黄斑病变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中心视力减退,有中心暗点,视物变形。玻璃体无炎性改变。眼底在黄斑部有黄灰色渗出性病灶及出血,圆形或椭圆形,边界不清,微隆起,大小约为1/4~3/2视盘直径(PD)。以1PD以下为多见。病灶边缘处有弧形或环形出血,偶有呈放射形排列的点状出血。病灶外周有一色素紊乱带。病变大多以中央凹为中心,半径为1PD的范围内。病程末期,黄斑区形成黄白色瘢痕。 (1)病变早期,眼底完全正常,但中心视力已有明显下降,易被误诊为弱视或癔病。病变进展缓慢,但为对称性进行性,往往在30岁左右呈现典型改变,中心视力下降至0.1或更低。 (2)眼底检查:在病人述中心视力下降时,往往黄斑病变不显著,两者不成比例;随后黄斑中心凹反光消失,出现不均匀的色素点,呈灰色反光,最终黄斑变性,为脱离色素圆形区,有金箔样反光。脉络膜变白,血管变细,视盘色淡等。 (3)在出现眼底改变之前,荧光血管造影可显示黄斑区高荧光。 (4)视电生理,EOG轻度降低,ERG显示视锥功能逐渐丧失。 预防和治疗 预防为主,早期治疗。 老年黄斑变性,黄斑区玻璃疣是在本病病程的最早期阶段,病变最轻,但它潜伏的危险性很大,此时最不可麻痹大意。少年黄斑变性的患者,早期中心视力有所下降,但眼底改变不明显,此时应及时发现早期用药,坚持治疗。在任何疾病的过程中,病程最早期,病变最轻阶段,都是最好的治疗时机,有更多的机会阻止病程进展。 中医药治疗黄斑变性具有很大优势。

黄斑病变

黄斑病变 黄斑区是视网膜的一个重要区域,位于眼后极部,主要与精细视觉及色觉等视功能有关。一旦黄斑区出现病变,常常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或视物变形。病因病理 黄斑病可由遗传性病变、老年性改变、炎症性病变所引起,也可受其他眼底病变的累及。遗传性黄斑病变可有家族遗传史,发病年龄从幼儿期至老年期,但最常见于青少年期起病,治疗上比较棘手;年龄性黄斑病变主要有老年黄斑变性、老年性特发性视网膜前膜和老年性黄斑洞等改变,通过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治疗,可以使病情改善或稳定;炎症性黄斑病变多见于各种视网膜脉络膜炎,如弓浆虫病、葡萄膜炎等;此外,视膜静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和外伤性脉络破裂等可导致黄斑区发生损害;某些病变如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等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可造成黄斑区水肿或出血而有一定程度的视功能损害。 由于多种因素可导致黄斑病变,因此要注意避免造成黄斑区损伤的因素。一旦视力出现改变或视物变形,要及时到专科诊治,明确病因及诊治,保护好视功能。 治疗和预防 预防为主,早期治疗 老年黄斑变性,黄斑区玻璃疣是在本病病程的最早期阶段,病变最轻,但它潜伏的危险性很大,此时最不可麻痹大意。少年黄斑变性的患者,早期中心视力有所下降,但眼底改变不明显,此时应及时发现早期用药,坚持治疗。在任何疾病的过程中,病程最早期,病变最轻阶段,都是最好的治疗时机,有更多的机会阻止病程进展。 中医药治疗黄斑变性具有很大优势 黄斑变性的治疗,目前现代医学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也常根据病程的阶段,使用抗氧化剂,维生素类,止血剂,以及视神经营养药或细胞激活制剂。对脉络膜有新生血管的及早施行光凝术,以免病情恶化。此时,光凝可以封闭已经存在的新生血管,不能阻止新的新生血管的形成,所以以上的治疗大多为对症治疗。由于中药的独特的药理作用,对于慢性反复性的疾病,疗效很好,对于保护视细胞,稳定和提高视力,对阻止病情的复发,瘢痕的修复,防止另眼病情发展。尤其对陈旧性出血及渗出的吸收,尤为专长。能够整体调整人的机能,并且毒副作用极小,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争取更多的机会运用中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急重病例,标本共治,以缓病情。 当黄斑区出现血性色素上皮脱离,神经上皮脱离以及积血进入玻璃体,是病程急剧进展,视功能严重受损的征象,这种病例常反复发作,直至视力严重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