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糖耐量异常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_贾伟平
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抵抗特点调查

·256·生堡匿筮婆岱谢盘查!鲤!生垒旦笠丝鲞箍!翅垦!也』垦!i丝巫世丛!壁虫,』!些!螋!:丝,塑!:≥·临床研究●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抵抗特点调查安雅莉高妍朱倩宁光贾伟平黄勤许雯李成江周智广施秉银单忠艳陈璐璐许樟荣王妲严励钟惠菊姬秋和李红薛元明张木勋谷卫郭晓蕙高蕾丽洪洁刘芳邹大进李延兵张小英李桢郭辉赵晓娟吴汉妮王玉珍赵维纲张少玲吴静张南雁杨凤英张云周鑫荣任跃忠李光伟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摘要】目的研究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Is)及胰岛素抵抗(IR)状况。
方法对405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和40名糖耐量正常者(对照组)测量身高、体重;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I")及胰岛素释放试验。
按空腹血糖(FPG)水平分为4组,与对照组比较。
93例FPG≥8.3mmol/L者应用格列齐特(达美康)缓释片进行干预治疗1~3个月,血糖达标后重复OGTI'并计算干预后的IR及Is。
结果(1)随着FPG水平的升高,糖尿病各组IR、Is逐级恶化:在FPG>,9.7mmol/L组,胰岛素敏感性为正常组的30%,IS仅为正常组的5%;(2)在FPG<9mmol/L组,IR能解释70%的血糖水平变化,而在FPG高于≥9mmol/L组,Is能解释60%的血糖变化;(3)格列齐特缓释片干预治疗IR及Is有了显著的改善。
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IR及Is随空腹血糖升高而恶化,但是Is恶化更为严重;这种双重恶化在高血糖状态得到纠正后在相当程度上是可逆的。
【关键词】糖尿病,2型;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功能;干预治疗;格列齐特FeaturesofinsulinsecretionandinsulinresistanceinChinesenewly-diagnosedtype2diabetesANYa.Zi‘,GAOYan,ZHUQian,N1NGGuang,JIAWei-ping,HUANGQin,XUWen,LICheng-jiang,ZHOU劢i—Hui-ju,guang,sHIBing-yin,SHANZhong-yan.CHENLu-lu,XUZhang-rong,WANGHeng,YANLi,ZHONGJlQiu—he,LIHong,XUEYuan一以,w,ZHANGMu-石un,GUWei,GUOXiao一^以,GA0Lei一屁,HONG-,据,LIUXiao-juan,聊Hart—ni,WANGFang,ZOUDa-jin,LIYan-bing,ZHANGXiao圳ng,LIZhen,GUOHui,ZHAOYu-zhen,ZHAOWei-gang。
正常糖耐量、糖耐量低减和糖尿病人群中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分泌功能研究

本研 究 10例 2 1 O岁 以 下 甲亢 患 者…碘 治 疗 的疗 效 与成
人 患者疗 效相 似 , 状 腺缩 小 明显 , 愈 的 患 者 经 小 剂量 抗 甲 未
甲状 腺药 物治 疗均 能缓 解 , 与抗 甲状 腺药 物合 用 可提 高 ”碘 治 愈率 , 降低 单纯 内科 治疗 因 甲状 腺肿 大较 难缩 小引 起 的复
本 研 究 有 2 % 的 病 人 达 到 好 转 却 未 治 愈 , 国 外 的 放 射 性 0 而 碘 治 疗 甲 亢 的 剂 量 通 常 在 1 5 ~80 q ( . 9 0 MB 5 3~2 . 16 mC ) 远 较 本 研 究 的 剂 量 大 , 能 导 致 治 愈 率 高 而 且 甲减 率 i, 可 也 高 , 其 是 晚 发 甲减 。 本 病 的 晚 发 甲 减 情 况 还 有 待 今 后 工 尤 作 的 不断观 察 和总结 。 参 考 文 献
维普资讯
38. 0
虫堡
谢 杂志 20 02年 8 月第 1 卷第 4期 C i J nor o Me b A gs20 , o 1 , o 4 8 h E dcl l t , uut02 V l 8 N . n n a
”碘后 2例月 经 恢 复 正 常 , 1例 甲亢 已治 愈 , 仍 闭经 。均 但
6轻 、 、 . 中 重度 甲亢 的 ”碘 疗 效差 异无显 著 性 ; ~Ⅳ度 I 甲状腺肿 大 的 ” 碘 疗 效 差 异 无 显 著 性 ; 2例 恶 性 突 眼 患 者 服 ” 碘后 突眼情 况无 改 变 ;7例 良性 突 眼 患者 中 , 1 3例 突 眼
有好 转 , 1例 突 眼 加 重 。 三 、 论 讨
生 长 发 育 和 智 力 。 总 的 来 说 , 治 疗 儿 童 青 少 年 甲 亢 是 安 ”碘
胰岛素抵抗是怎么回事

胰岛素抵抗是怎么回事20世纪30年代,人们发现,给糖尿病人注射相同剂量的胰岛素,有的病人血糖明显下降,而另一些病人则效果不明显;50年代Yallow等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血浆胰岛素浓度,发现血浆胰岛素水平较低的病人胰岛素敏感性较高,而血浆胰岛素较高的人对胰岛素不敏感,由此提出了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的概念。
胰岛素抵抗就是指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以维持血糖的稳定。
疾病分期根据胰岛素剂量反应曲线,可以看出,胰岛素抵抗有三种形式:(1)单纯曲线右移,表示胰岛素的效应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减低,需要增加胰岛素的剂量才能达到最大反应。
(2)单纯曲线高度降低,增加胰岛素的剂量也不能达到最大的反应高度,这提示靶器官对胰岛素的反应性降低。
(3)同时伴有曲线右移及曲线最大高度的降低,表明胰岛素敏感性和反应性均降低。
1988年Reaven提出了X综合征的概念,这种综合征包括摄取葡萄糖刺激产生胰岛素抵抗、葡萄糖耐量低减、高胰岛素血症、极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及胆固醇水平减低、高血压、冠心病。
1995年,stern提出了"共同土壤学说",认为胰岛素抵抗是上述代谢异常的共同的危险因素,胰岛素抵抗是高血压、向心性肥胖、血脂异常、糖代谢紊乱同时并存和共同联系的基础。
1998年7月WHO将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定义为:①胰岛素抵抗;②糖耐量异常;③血压≥160/90mmHg;④甘油三酯≥1.7mmol/L,高密度脂蛋白L;⑤向心性肥胖;⑥体重指数BMI>30kg/m2;⑦腰臀比,男性>0.9,女性>0.85;⑧高尿酸血症;⑨微量白蛋白尿。
一个个体存在糖尿病或糖耐量减退及或胰岛素抵抗,并同时具有2项以上组合,可定义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有报道,一些炎症介质和胰岛素敏感性有相关关系的如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等,在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个体,CRP 水平明显增高,也就是说CRP与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一些组成成分相关,由于CRP是炎症标记物,所以有人提出,由于体内的慢性炎症也是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一部分,对于2型糖尿病的发展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血糖检验中的异常指标解读如何判断你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

血糖检验中的异常指标解读如何判断你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紊乱,它与体内胰岛素的产生和利用存在问题有关。
血糖检验是检测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通过分析不同指标可以判断个体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
本文将介绍血糖检验中的异常指标,并解读如何判断自身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
1. 空腹血糖(FPG)空腹血糖是指在至少8小时的禁食后测量的血糖水平。
通常,正常成年人的空腹血糖水平应在3.9-6.1mmol/L之间。
如果你的空腹血糖超过这个正常范围,可能是身体对胰岛素的抵抗。
2.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红蛋白是用来评估近期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过去2-3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
正常的HbA1c水平应在4%-6%之间。
如果你的HbA1c超过这个范围,说明你的血糖控制存在问题,有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
3.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评估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性的重要方法。
试验过程中,个体在空腹后饮用一定量的葡萄糖溶液,然后在特定时间测量血糖水平。
血糖水平的异常反应可能是胰岛素抵抗的表现。
4. 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空腹胰岛素是指在至少8小时禁食后测量的胰岛素水平。
正常的空腹胰岛素水平因性别和年龄而异,一般在2-14mU/L之间。
异常的空腹胰岛素水平可能提示胰岛素抵抗。
5. 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胰岛素抵抗指数是衡量胰岛素敏感性的一个指标。
它可以通过将空腹胰岛素水平除以空腹血糖水平得出。
正常情况下,胰岛素抵抗指数应在0.4-2.5之间。
如果胰岛素抵抗指数超出这个范围,说明胰岛素敏感性存在问题。
判断自身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可以通过综合分析以上多个指标。
若多个指标表现异常,那么存在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性较高。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一定存在胰岛素抵抗,还需进一步的检测和专业医生的评估。
综上所述,血糖检验中的异常指标可以帮助判断自身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
通过分析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我们可以初步了解胰岛素抵抗情况。
胰岛素抵抗诊断方法

胰岛素抵抗诊断方法胰岛素抵抗是指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性下降,导致胰岛素不能有效地将血糖转运到细胞中,从而引起高血糖的病理状态。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发病机制,也与肥胖、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等许多慢性病密切相关。
为了及早发现和治疗胰岛素抵抗,现代医学研究中发展了多种诊断方法。
1.糖耐量试验(OGTT):糖耐量试验是目前诊断胰岛素抵抗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此试验通过给予患者口服75克葡萄糖,然后监测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变化。
正常情况下,在葡萄糖摄入后2小时血糖水平应该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但在胰岛素抵抗者身上,由于胰岛素的作用不敏感,血糖水平可能无法迅速降低,显示出高血糖的特征。
2.空腹胰岛素测定:此方法是通过测定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来评估胰岛素抵抗的严重程度。
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胰岛素水平通常会升高,因为身体需要产生更多的胰岛素来应对糖代谢的异常。
因此,检测空腹时的胰岛素水平可以提供重要的指标,帮助医生判断胰岛素抵抗的存在程度。
3.9分负荷胰岛素测定(9PITT):该测试是对OGTT的修改,通过监测空腹后90分钟血糖和胰岛素浓度来评估胰岛素抵抗。
9PITT测试可以比OGTT更早地发现胰岛素抵抗,并提供更准确的评估胰岛素抵抗的程度。
4.胰岛素抗体检测:针对胰岛素抵抗可能具有的自身免疫性成分,可以通过检测患者的胰岛素抗体水平来评估胰岛素抵抗的存在及其可能的机制。
尽管胰岛素抗体检测不能直接用于诊断胰岛素抵抗,但它可以为医生提供有用的信息,帮助确定胰岛素抵抗的患病风险。
总之,诊断胰岛素抵抗的方法主要包括OGTT、空腹胰岛素测定、9PITT和胰岛素抗体检测等。
这些方法的结合使用可以提供全面的信息,帮助医生准确评估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并为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胰岛素抵抗诊断标准

胰岛素抵抗诊断标准胰岛素抵抗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诊断标准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导致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减弱,从而导致血糖升高。
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是基于多种指标的综合分析,下面将详细介绍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及其相关内容。
首先,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两个方面。
在临床表现方面,胰岛素抵抗患者常常出现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的表现。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多毛、月经紊乱、不孕不育等内分泌异常的表现。
在实验室检测方面,胰岛素抵抗患者常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高胰岛素/葡萄糖比值、高C肽水平等特征。
同时,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也可以用于评估胰岛素抵抗的程度。
其次,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生活方式等因素。
胰岛素抵抗常常与肥胖、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等)密切相关。
因此,在诊断胰岛素抵抗时,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生活方式,以便更准确地判断其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
最后,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还需要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胰岛素抵抗常常伴随着其他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
因此,在诊断胰岛素抵抗时,需要排除这些疾病的可能性,以便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综上所述,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是基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病史、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分析。
只有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的情况,才能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胰岛素抵抗。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为患者的健康提供帮助。
胰岛素抵抗是怎么回事

胰岛素抵抗是怎么回事20世纪30年代,人们发现,给糖尿病人注射相同剂量的胰岛素,有的病人血糖明显下降,而另一些病人则效果不明显;50年代Yallow等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血浆胰岛素浓度,发现血浆胰岛素水平较低的病人胰岛素敏感性较高,而血浆胰岛素较高的人对胰岛素不敏感,由此提出了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的概念。
胰岛素抵抗就是指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以维持血糖的稳定。
疾病分期根据胰岛素剂量反应曲线,可以看出,胰岛素抵抗有三种形式:(1)单纯曲线右移,表示胰岛素的效应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减低,需要增加胰岛素的剂量才能达到最大反应。
(2)单纯曲线高度降低,增加胰岛素的剂量也不能达到最大的反应高度,这提示靶器官对胰岛素的反应性降低。
(3)同时伴有曲线右移及曲线最大高度的降低,表明胰岛素敏感性和反应性均降低。
1988年Reaven提出了X综合征的概念,这种综合征包括摄取葡萄糖刺激产生胰岛素抵抗、葡萄糖耐量低减、高胰岛素血症、极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及胆固醇水平减低、高血压、冠心病。
1995年,stern提出了"共同土壤学说",认为胰岛素抵抗是上述代谢异常的共同的危险因素,胰岛素抵抗是高血压、向心性肥胖、血脂异常、糖代谢紊乱同时并存和共同联系的基础。
1998年7月WHO将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定义为:①胰岛素抵抗;②糖耐量异常;③血压≥160/90mmHg;④甘油三酯≥1.7mmol/L,高密度脂蛋白L;⑤向心性肥胖;⑥体重指数BMI>30kg/m2;⑦腰臀比,男性>0.9,女性>0.85;⑧高尿酸血症;⑨微量白蛋白尿。
一个个体存在糖尿病或糖耐量减退及或胰岛素抵抗,并同时具有2项以上组合,可定义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有报道,一些炎症介质和胰岛素敏感性有相关关系的如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等,在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个体,CRP 水平明显增高,也就是说CRP和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一些组成成分相关,由于CRP是炎症标记物,所以有人提出,由于体内的慢性炎症也是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一部分,对于2型糖尿病的发展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

• 介绍 • 试验过程 • 试验结果解读 • 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的临床应用 • 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的局限性
01
介绍
什么是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
• 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是一种用于评估人体对葡萄糖和胰岛素 反应的医学检查。它通常在空腹状态下进行,通过口服或静脉 注射一定剂量的葡萄糖,然后监测血糖水平和胰岛素的分泌情 况。
生影响。
操作人员技能
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经验对试验结 果的影响较大,需要经过专业培
训和认证。
试验的适用范围和限制
适用人群
01
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主要适用于评估胰岛素分泌和糖代谢情
况,对于某些特定人群可能不适用,如孕妇、儿童等。
饮食和药物影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试验前饮食和药物使用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需要遵循严格的
试验要求。
如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等,以免干扰 试验结果。
了解试验过程
受试者应了解试验过程,消除紧张情 绪,配合医生完成试验。
试验步骤
01
02
03
抽取空腹血
禁食后,抽取空腹血,测 定血糖和胰岛素水平。
口服葡萄糖
受试者口服葡萄糖(通常 为75克),并记录时间。
多次抽血
在口服葡萄糖后0.5小时、 1小时、2小时、3小时分 别抽取血液,测定血糖和 胰岛素水平。
试验的目的和重要性
评估糖尿病风险
通过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医生可以了解 个体对葡萄糖的代谢能力和胰岛素的分泌情 况,从而评估个体患糖尿病的风险。
监测治疗效果
对于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定期进 行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可以监测治 疗效果,指导治疗方案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著·中国人糖耐量异常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邮政编码200233)*本文由《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资助
贾伟平 项坤三 陆俊茜 陈 蕾 唐峻岭 摘要 目的 研究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与中国人糖耐量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466例(正常体重189例,超重/肥胖277例)正常糖耐量(NGT)、糖耐量减退/空腹血糖减损(IGT/IFG)、2型糖尿病(DM)患者,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评价胰岛素抵抗(HOMA-IR)及胰岛β细胞基础功能(HOMA-βcell),并用糖负荷30分钟净增胰岛素/净增葡萄糖(△I30/△G30)比值评价早期胰岛素分泌反应。结果 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体脂分布(腹内脂肪、腹部及股部皮下脂肪面积)和血压等因素后,无论有无超重/肥胖,IGT/IFG、DM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升高,超重/肥胖者尤为明显。并有胰岛β细胞基础功能及早期胰岛素分泌反应降低,DM患者更显著。结论 中国人从正常糖耐量到糖耐量异常的变化过程中,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减退起共同作用。关键词 糖耐量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分泌缺陷
Insulinresistance,insulinsecretionandglucoseintoleranceinChineseindividualsJiaWeiping,XiangKunsan,LuJunxi,etal(DepartmentofEndocrinology&Metabolism,ShanghaiSixthPeople'sHospital,Shanghai200233)
Abstract Objective ToinvestigatetheimpactofinsulinresistanceandinsulinsecretiononthedevelopmentofglucoseintoleranceinChinese.Methods Given75-gramoralglucosetolerancechallenge,466Chinese(189normalweight,277overweight/obesity)weredividedintonormalglucosetolerance(NGT)group,impairedglucosetolerance/impairedfastingglucose(IGT/IFG)group,aswellastype2diabetes(DM)groupaccordingto1997ADAcriteria.Homeostasismodelassessment(HOMA)wasappliedtoassessthestatusofinsulinresistance(HOMA-IR)andbasicfunctionofpancreaticβcell(HOMA-βcell).Whileinsulinogenicindex(theratiooftheincrementofinsulintothatofplasmaglucose30minafteraglucoseload,△I30/△G30)wasperformedtoevaluatetheearlyphaseinsulinsecretion.Results Adjustedwithage,sex,bodymassindex(BMI),bodyfatdistributionindices(includingabdominalvisceral,subcutaneous,andfemoralsubcutaneousadiposetissueareas)andbloodpressure,ourdataindicatedthatincomparisonwithNGTgroup,HOMA-IRwasincreasedsignificantlyinIGT/IFGandDMgroup,especiallyovertintheoverweightorobesitysubjects.MeanwhileHOMA-βcelland△I30/△G30wereremarkablylowerinIGT/IFGandDMgroupthaninNGTgroup,particularlyinDMgroup.Conclusion InsulinresistanceandinsulinsecretiondeficiencymayplayanimportantroleontheworseningfromnormalglucosetolerancetoglucoseintoleranceinChineseindividuals.Keywords Glucosetolerance Insulinresistance Insulinsecretiondeficiency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引起2型糖尿病(2型DM)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但两者对糖耐量的影响,可因遗传、环境等因素而不同。在2型DM高风险因素的人群中,如Pima印第安人、西语人群、非洲美国人、墨西哥美国人等有更高的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提示胰岛素抵抗与2型DM的发生有关[1~3]。最近,日本人研究表明,无论有无肥胖,日本人由正常糖耐量到糖耐量减退过程中,主要是由早期胰岛素分泌减少所致,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并不常见[4]。因此,对于引起糖耐量异常的始发因素尚在探讨中。本研究应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研究中国人糖耐量变化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67·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年第8卷第2期466例居住上海地区的中国人,男218例,女248例,年龄55.25±10.72岁,分别来自我院门诊、工厂企业、街道及本院职工。研究对象隔夜空腹10小时以上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按照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的DM诊断标准,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n=221)、糖耐量减退/空腹血糖减损(IGT/IFG,n=102)、糖尿病组(DM,n=143)。并按照1997年WHO肥胖分类标准,以BMI25为切割点,分为正常体重(BMI<25)和超重/肥胖(BMI≥25)亚组。二、方法1.体脂含量及分布:①总体脂含量:以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表示。②体脂分布测量采用岛津SMT-100型核磁共振(MRI)测定,计算方法同我们以前的研究[5],腹内脂肪面积、腹部皮下脂肪面积及股部皮下脂肪面积分别以VA、SA、FA表示。2.血浆葡萄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空腹血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分别为酶法及硫酸葡聚糖-锰沉激法(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血清胰岛素及C肽测定用放射免疫法(华西医科大学糖尿病研究所及DPC公司)。3.评价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eostasisModelAssessment)的HOMA-IR及HOMA-βcell公式计算[6]。评价糖负
荷早期胰岛素分泌反应采用糖负荷30分钟净增胰岛素/净增葡萄糖比值(△I30/△G30)[7]。
三、统计分析检验各组变量正态分布情况,偏态变量分布经log10转换后再分析。组间连续变量比较用t检验,协方差校正,以均数±标准误表示(x±sx)。组间频率比较用χ2检验。多因素变量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所有统计用SAS软件完成。
结果一、NGT、IGT/IFG及DM临床特征(表1)表1 NGT、IGT/IFG、2型DM临床特征比较(x±sx)NGTIGT/IFG2型DMP值(ANOVA)例数221102143—性别(男/女)98/12355/4765/780.258年龄(岁)53.31±0.7356.90±1.08**57.14±0.81**0.001BMI(kg/m2)25.73±0.2826.27±0.3826.47±0.280.171SA(cm2)187.78±5.19183.21±8.01187.22±5.740.874VA(cm2)86.33±2.9594.88±4.3199.89±3.20*0.009FA(cm2)80.11±2.2775.76±3.3473.23±2.480.132收缩压(kPa)17.05±0.1718.32±0.25**18.71±0.22**0.0001舒张压(kPa)11.04±0.1011.36±0.1411.57±0.12**0.002·甘油三酯(mmol/L)1.40±0.051.45±0.071.75±0.07**△△0.001
·高密度脂蛋白(mmol/L)1.27±0.021.25±0.041.16±0.03**△0.002
·空腹血糖(mmol/L)4.42±0.045.48±0.08**7.57±0.18**△△0.001
·空腹胰岛素(mIU/L)11.60±0.5112.99±0.7613.96±0.890.027 ·用log10对数转换后进行分析
与NGT比较*P<0.05,**P<0.01,与IGT/IFG比较△P<0.05,△△P<0.01
1.DM组年龄、VA、血压、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较NGT组显著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显著减少。2.IGT/IFG组年龄、收缩压与空腹血糖较NGT组显著增加。二、胰岛素抵抗1.校正年龄、性别、BMI、VA、SA、FA、血压等因素后(表2),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在总组IGT/IFG较NGT组显著升高(P=0.001),DM组较IGT/IFG及NGT组显著增加(P<0.001)。在NGT组、IGT/IFG组和DM组间,HOMA-IR呈依次递增状态。BMI亚组比较见到,HOMA-IR,在正常体重伴DM组较NGT组显著升高(P<0.001),IGT/IFG组有增加趋势(P=0.055);超重/肥胖伴IGT/IFG组及DM组较NGT组显著升高(P=0.003和P<0.001),其中DM组HOMA-IR指数达到本研究人群的最大值,表明胰岛素抵抗虽在两组中都存在,但以超重/肥胖组更明
·68·ChineseJournalofDiabetes,April2000,Vol8,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