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胸部解剖操作
局部解剖胸前区ppt课件

(3)乳房的血管
动脉来源:
胸外侧动脉
胸肩峰动脉、 胸廓内动脉2~6穿支、 肋间后动脉3~7穿支
静脉回流:
胸廓内静脉 腋静脉
(4)乳房的淋巴引流
乳房外侧、中央部淋巴管 尖淋巴结 胸肌淋巴结
乳房上部淋巴管
锁骨上淋巴结 胸骨旁淋巴结
乳房内侧部淋巴管
对侧淋巴管
胸肌间淋巴结
深部淋巴管
乳房内下部淋巴管通过腹壁和膈下淋巴管与肝淋巴管相通。乳腺 癌发生转移时,可侵犯腋淋巴结和胸骨旁淋巴结,如果淋巴回流 受阻,肿瘤可转移至对侧乳房或肝。
(三)、深筋膜 胸部分两层 1.浅层——薄弱,覆盖于胸大肌和前锯肌表面。向上附着于锁骨, 向下接腹外斜肌表面的筋膜,向内附着于胸骨,向后与 胸背区的深筋膜相续。 2.深层——位于胸大肌深面,向上附着于锁骨,向下包绕锁骨下 肌和胸小肌,在胸小肌下缘与浅层汇合,并与腋筋膜相续。
位于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之间的筋膜称锁胸筋膜 clavipectoral fascia 胸肩峰动脉的分支和胸外侧神经穿出该筋膜,分布于胸大小肌;
二、腋窝的内侧壁 由前锯肌、上4位肋骨及肋间肌构成。
表面有胸长神经及胸外侧动脉走行,并分支分布。
操作过程
(一)、皮肤切口 皮肤切口要浅,切到显露黄色脂肪层即可,避免损伤深层结构。 • • 沿前正中线自胸骨颈静脉切迹向下切至剑突。 沿锁骨上缘自颈静脉切迹向外切至肩峰(勿损伤锁骨上神经)
•
•
沿肋弓自剑突切至腋后线。
局部解剖 胸前区Leabharlann 第二单元•大纲要求
•概述 •表面解剖 •详细内容 •操作过程
胸前区
•实习要点
•自我测试
目的要求:
1. 掌握乳房的局部位置及胸前外侧壁的层次解剖。 2. 了解乳房的淋巴回流、血供及神经来源。
2018年局部解剖学-胸部(一教班中文版)-最新医学文档资料

(五)肋间隙
1、肋间肌 2、肋间神经 3、肋间后血管
(六)胸廓内血管
1、胸廓内动脉 2、胸廓内静脉 (七)胸内筋膜
二、胸膜及胸膜腔
(一)胸膜的分部 脏胸膜、壁胸膜 (肋胸膜、膈胸膜、 纵隔胸膜、胸膜顶) (二)胸膜隐窝 1、肋膈隐窝 2、肋纵隔隐窝 (三)胸膜体表投影 (四)胸膜的血管、神经 和淋巴管
(四)纵隔
纵隔的定义、境界和分区 上纵隔的境界和结构的排列顺序 中纵隔的结构 后纵隔的结构
纵隔的概念、境界和分区
上纵隔: 排列结构:胸腺、头臂静脉、上腔静脉 膈神经、迷走神经、 主动脉弓及分支 气管、食管、胸导管 1、胸腺 2、头臂静脉与上腔静脉 3、主动脉弓及分支 4、气管胸部 下纵膈: 1、前纵膈 2、中纵膈 (1)心包:毗邻、心包窦
胸部标志线
一、胸壁
胸壁可分浅、深两层结构。浅层结构包 括皮肤、浅筋膜。深层结构包括深筋膜、 附着于胸廓浅面的胸上肢肌、背肌和腹 肌,胸廓及肋间隙内的肋间肌、血管和 神经,以及附着于胸廓内面的胸横肌、 胸内筋膜和胸廓内血管等结构。
(一)皮肤 (二)浅筋膜 *乳房:1、位置形态 2、结构 3、血管 4、淋巴回流
三、肺
(一)体表投影 (二)肺的位置形态 (三)肺裂和肺叶
(四)肺根与肺门
(五)肺段支气管和 支气管肺段
解剖程序 将前锯肌和腹外斜肌的起始部从肋骨上剥离下来,翻向外、 内侧。 选择第4或5肋间隙,观察肋间外肌、肋间内肌及肋间神经和 血管。 沿腋前、后线之间,将1-9肋间隙的肋间肌剔除,并将壁胸膜 压下。 使用肋骨剪,依次剪断第2-10肋骨。 边掀开胸前壁,边剥离壁胸膜。打开胸膜腔,探察胸膜顶、 肋膈隐窝和胸膜下界、肋纵膈隐窝和胸膜前界。平肺门处切 断肺根和肺韧带后取出左、右肺,然后观察肺根内容的排列 关系。 选择胸后壁内面第5或第6肋间隙,剔除肋胸膜,观察肋角内 侧的肋间内膜、肋间神经和肋间后血管,以及自肋角处开始 出现的肋间最内肌。用刀尖轻轻沿肋骨下缘划开肋间最内肌, 观察该肌与肋间内肌之间,自上而下排列的肋间后静脉、肋
局部解剖学胸部解剖操作

1、概念:左右纵隔胸膜间全部 器官、结构的总称。
2、境界Boundaries
前界:胸骨 后界:脊柱胸段 两侧:纵隔胸膜 上:胸廓上口 下:膈
3、分区Divisions : 四分法 上纵隔
下 前纵隔 纵 中纵隔 隔 后纵隔
胸 骨 角 平 面
二、上纵隔The Superior Mediastinum
aortic arch and its branches 1.位置: 右前至左后(右2-T4椎体下缘) 三大分支 小儿高位
2.毗邻
头臂干 上方:三大分支 左颈总A 左锁骨下A 左头臂V
下方:左肺A、左主支气管、 动脉韧带、左喉返N、心浅丛
左前方: 左肺 及纵隔 胸膜 左迷走N 左膈N 及心包膈血管
右后方:
上腔V 气管胸部 食管胸部 左喉返N 胸导管 心深丛
3.动脉导管三角
The triangle of arterial duct
1)动脉韧带Arterial ligament 2)位置:前界—左膈N 后界—左迷走N 下界—左肺A 3)内容:A韧带、左喉返N、 心浅丛
三 、中纵隔The middle mediastinum
4、食管的血供:
A:多源性 节段性 食管-胃吻合or食管-肠吻合术易至食管瘘和食管憩 室。 V:食管V丛 食 管 门脉高压呕血。
癌 手 术
第五节
1、结构:周围肌性部、中央中心腱 2、两个三角:胸肋三角、腰肋三角 3、三个裂孔:主A裂孔、食管裂孔、 腔V孔
膈Diaphragm
主要操作步骤
纵隔左侧面观察
脊柱胸段 食管后间隙: 奇V及属支 右肋间后A 胸主动脉末段 胸导管 食管后隐窝
胸前区解剖

胸前区解剖一、切口1. 沿前正中线,上从胸骨柄上缘的颈静脉切迹,下达胸骨下端(剑突)作一纵行切口。
2. 从第一切口的上端,由颈静脉切迹,沿锁骨至肩峰作一横行切口。
3. 从第一切口的下端,沿肋弓,向外下至腋后线作一斜行切口。
4. 从第一切口的下端,向外上至乳晕部作一斜行切口,达乳晕部时,沿该部作环形切口,然后再向外上斜行至腋前襞。
在切口处分离皮肤,按以下顺序进行操作。
二、层次解剖(一)浅层结构这个区域的皮肤较薄,剥离皮肤时不要太深,太深将会损伤皮神经、浅血管和影响深筋膜。
翻皮时还应注意皮肤与浅筋膜之间的关系(紧密或疏松关系)。
皮肤剥开后,可见浅筋膜,一般女尸皮下脂肪较多,浅筋膜较厚。
在胸大肌和三角肌表面的浅筋膜内,可见到菲薄的肌层,为颈阔肌。
在浅筋膜内寻找下列皮神经和浅血管:1. 锁骨上神经的内支、中支和外支在锁骨下方之内侧、中间部和肩部,寻找由颈部下行的锁骨上神经的内支、中支和外支。
2. 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胸廓内动、静脉的穿支沿胸部前正中线的切口切开浅筋膜,用解剖镊子将切口缘提起向外翻,注意在近胸骨缘的肋间隙处,寻找出肋间神经前皮支。
此神经穿过胸大肌及深筋膜沿肋间方向行走,其形态特点是细并略带珠白色的条束,并有胸廓内动、静脉的穿支伴行,依此可与邻近的结缔组织相区别。
找到皮神经和浅血管后,可沿其行径追踪一段距离,同时观察一下肋间神经前皮支所分布的大致范围。
这些皮神经和浅血管都很细小,一般以第3肋间的分支最大,可解剖1至2条作为代表,不必把所有的肋间神经前皮支和浅血管都找出。
3. 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和肋间后动、静脉外侧皮支自腋前襞沿胸廓外侧面向下作纵行切口,将皮肤和浅筋膜分别向内翻起,沿肋间隙方向找出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及与其伴行的肋间后动、静脉的外侧皮支。
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在胸大肌下缘处穿出深筋膜,分支分别向内、外两侧行走,其中有些分支伸到乳部皮肤。
第2肋间神经外侧皮支较长称肋间壁神经,它跨过腋窝与臂内侧皮神经相交通(待后观察)。
胸部的局部解剖与操作2-人体局解剖学-课件-13

颈段
上段 胸上段 中段
主动脉弓段 主动脉弓段
主动脉弓支气管三角
胸段
支气管段 支气管间段
胸下段
下段 心后段
腹段
膈上段 裂孔段
腹段
食管分段与毗邻
(2)Relation 毗邻 • 食管前方: 有气管、气 管杈、左主 支气管、左 喉返神经、 右肺动脉、 食管前丛、 心包、左心 房和膈。
1. 主动脉弓压迹
食管后隐窝 The posterior recess of esophagus
(3)食管的血管、淋巴和神经
食 管 的 动 脉
食 管 的 静 脉
食 管 的 淋 巴
四、膈
Diphragm
• Formation: a central aponeurotic portion called the central tendon and a peripheral muscular portion(中央的中心腱和 周围的肌性部). • Three part: the sternal, costal and lumbar part(分为胸部、 肋部和腰部).
观 察 交 感 干 神 经 节
The
End
• Position位置:it lies between the pericardinum and lower eight thoracic vertebrae.位于心包后壁与下8个胸椎之间。
• Contents内容:
It contains the following organs: the principal bronchi, thoracic part of esophagus, thoracic aorta, thoracic duct, azygos and hemiazygos veins, vagus nerves, sympathetic trunk and lymph nodes.
(医学课件)局部解剖胸部

胸主动脉和胸导管上段
胸主动脉
胸主动脉是降主动脉的延续,从第12胸椎下缘开始沿脊柱右 侧向下走行,穿过膈进入胸腔后继续向下走行,其分支包括 胸主动脉前支和后支。
胸导管上段
胸导管是全身最长的淋巴管,上段起始于乳突深面,沿胸主 动脉和奇静脉弓向前下方斜行,在第五至第六胸椎平面与颈 内静脉汇合。
胸壁结构
胸壁由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和肋骨、胸骨组成,肋骨和胸 骨构成胸廓的骨性结构。
胸壁功能
胸壁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胸腔内的器官和组织,同时也参与呼 吸运动和咳嗽等生理功能。
胸膜和胸膜腔
胸膜定义
胸膜是覆盖在肺表面和胸壁内面的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
胸膜腔定义
胸膜腔是由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之间的空隙,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含有少量浆液,起到润滑作用。
心脏的位置
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两肺 之间。
心脏的结构
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外有心 包和心腔。
心脏的功能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主要 功能是泵血,将血液输送至全
身各部位。
胸主动脉和胸导管上段
胸主动脉的位置
胸主动脉是胸主动脉弓的延续 ,沿气管后方向下,越过胸骨 角至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分为
胸主动脉和胸导管上段。
影像学检查在胸部疾病诊断中具有重 要的作用,可以提供病变的部位、范
围和程度等信息。
影像学检查还可以为手术和介入治疗 提供指导和评估,如放射治疗、介入
栓塞等。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
建议。
06
胸部手术及注意事项
胸部手术的常见类型及手术前准备
局部解刨学--胸部PPT课件

15 2021/5/11
16 2021/5/11
17 2021/5/11
18 2021/5/11
5.开胸
(1)锯断锁骨:用钢锯自锁骨中,内1/3交界处将其锯断。 (2)切除肋间肌,推开壁胸膜:自腋前线内侧逐渐移至腋中线,将
(3)肋间后动静脉和肋间神经:用镊子轻拉已解剖出的 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在其穿出处切开肋间内肌并翻向下, 沿外侧皮支追至肋间神经本干,同时观察位于其上方的肋 间后动、静脉,三者伴行于肋沟内,自上而下为静脉、动 脉、神经。沿神经本干向前追查肋间神经前皮支,并在同 一肋间隙下位肋的上缘寻找肋间后动脉下支。肋间血管、 神经的深面为肋间最内肌。
3
Typical Rib Articulation
Pg 180
2021/5/11
Dorsal (P) Attachment Thoracic Vertebrae
Head of Rib 2 Demifacets ▪ Superior demifacet ▪ Inferior demifacet of vertebra above it ▪ Intervertebral disc
Nucleus Pulposus
Inner disc, cushiony pad Intervertebral discs
Remnants of notocord Shock Absorber
Pg 171
5 2021/5/11
Anterior Surface of Thorax
2021/5/11
(4)切断胸锁乳突肌和舌骨下肌群的起点:胸锁乳突肌和部分舌骨 下肌已于颈部解剖时切断,此时只需清理切断剩余的舌骨下肌和筋膜。
胸部的局部解剖与手术ppt课件

胸腔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技巧
手术器械
胸腔镜、超声刀、电钩等。
手术步骤
建立人工气胸、置入胸腔镜、探 查病变部位、进行相应操作(如 肺叶切除、纵隔肿瘤切除等)。
优点
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术后疼痛轻微,对呼吸功能影 响小。
缺点
操作技术要求高,需具备丰富的 手术经验;对于复杂病变或粘连
严重的病例,操作难度较大。
03 常见胸部手术入路及技巧
前外侧切口入路
切口位置
起自腋前线,沿肋间隙向 前至锁骨中线,长度根据 手术需要而定。
优点
暴露良好,适用于大多数 胸部手术;切口可按需延 长,方便手术操作。
缺点
损伤较大,术后疼痛较明 显;对呼吸功能有一定影 响。
后外侧切口入路
切口位置
缺点
沿肩胛下线至脊柱旁,长度根据手术 需要而定。
02
微创手术在胸部外科中 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03
人工智能在胸部外科手 术辅助和决策支持方面 的潜在作用
04
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型手 术技术和其在胸部外科 中的应用前景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术前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手术目的、方 法、预期效果及可能的风险,取得患 者的理解和配合。
术前准备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床上排 便等适应性训练,做好个人卫生准备。
术后疼痛管理方案制定
01
02
03
04
疼痛评估
定期采用疼痛评分量表对患者 进行疼痛评估,了解疼痛程度
和性质。
药物治疗
根据疼痛评估结果,遵医嘱给 予止痛药物,确保用药安全有
氧疗护理
并发症预防
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合适的氧疗措施,确保 患者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行程及分段:
脊柱的前面、气管和心包的后面。
偏左
居中
偏左:T9交叉
T10穿过 上
主动脉弓上缘 中
左肺下V
下 三
2.生理狭窄 段
3.毗邻: 前方:气管胸部
气管杈 左主支管 心包、左心房 膈
后方:
脊柱胸段 食管后间隙:
奇V及属支 右肋间后A 胸主动脉末段 胸导管 食管后隐窝
左侧:
左颈总A 左锁骨下A A 主动脉弓末端 胸主动脉
第三节纵隔The Mediastinum 一、概述
1、概念:左右纵隔胸膜间全部 器官、结构的总称。
2、境界Boundaries
前界:胸骨 后界:脊柱胸段 两侧:纵隔胸膜 上:胸廓上口 下:膈
3、分区Divisions :
四分法
胸
上纵隔
骨
角
下 前纵隔 纵 中纵隔
平 面
隔 后纵隔
二、上纵隔The Superior Mediastinum
•胸骨角平面及其标志结构。胸壁的层次和结构及胸膜穿刺术.
•乳房结构及淋巴回流途径. •胸膜分部、胸膜腔及隐窝。 •肺门和肺根的概念主要结构排列及肺根毗邻关系。肺段概念及 其特点. •纵隔概述、境界及分区. •主动脉弓位置和毗邻。 •动脉韧带的概念。动脉导管三角位置内容及意义。 •心包组成、心包窦概念及心包毗邻.心瓣膜体表投影及心音听诊 部位. •主支气管特点. •胸主动脉及胸导管行程。 •食管胸部行程、毗邻及与胸导管关系和血供特点. •膈的两个三角三个裂孔
(一)心包The pericardium
1.组成 纤维心包 浆膜心包 脏层 心包腔 壁层
2.心包窦The sinuses of pericardium
心包横窦 transverse sinus 心包斜窦 oblique sinus
心包前下窦 anteroinferior sinus
心包横窦:心直视手术夹闭动脉
听诊部位 左上点 右上点 左下点 右下点
四、后纵隔The posterior mediastinum
二脉—胸主动脉及分支 奇V及属支
三管—左右主支气管 食管胸部 胸导管
二N—左右迷走N 胸交感干
(一)主支气管The principal bronchi
特点: 右主支气管: 短粗直 左主支气管: 长细斜
三层
一腺—胸腺 二脉—上腔V及属支、
主动脉弓及分支 三管—气管胸部、食管胸部、
胸导管 三N—膈N、迷走N、左喉返N
(一)胸腺Thymus 位置
上下
成人 退化
(二)上腔V及属支
Superior vena cava and its tributaries
右1结合
垂直下行(7cm)
右3注入
(三)主动脉弓及分支
(二) 迷走N vagus nerve—左右候返N
胸主A thoracic aorta 胸导管thoracic duct —起于乳糜池 奇V及属支 azygos—注入上腔静脉 胸交感干thoracic sympathetic trunk
—内脏大小神经
(三)食管胸部The thoracic part of esophagus
1、结构:周围肌性部、中央中心腱 2、两个三角:胸肋三角、腰肋三角 3、三个裂孔:主A裂孔、食管裂孔、 腔V孔
主要操作步骤
1. 剥除纵隔胸膜
纵隔左侧面观察
纵隔右侧面观察
2. 观察并剔除胸腺 3.修洁上纵隔诸结构 4.切断左头臂静脉
5.切开心包并观察心包腔 6.取心
7.清理并修洁下纵隔结构
Highlights
3.心包毗邻
前方:胸骨柄、第2-6肋软骨内侧 份、胸膜及肺、心包裸区
后方:左右主支气管、食管胸部、 胸主动脉、奇静脉及属支、胸导管
两侧面:膈N、心包膈血 管纵隔胸膜及肺
: :
下上 方方 膈出 及入 下心 腔的 静大 脉血
管
(二)心Heart
左上点:左第2肋软骨下缘,距胸骨左缘1.2cm
1、心的体表投影
右上点:左第3肋软骨上缘,距胸骨右缘1cm 左下点(心尖):左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
右下点:右第6胸肋关节
右上点 右下点
左上点 左下点
2、心瓣膜体表投影及心音听诊部位
名称 肺A瓣 主A瓣 左房室瓣 右房室瓣
投影位置 左第3胸肋关节 胸骨左第3肋间隙 左第4胸肋关节 右第4肋间隙与前 正中线交点
左纵隔胸膜和肺 胸导管 左喉返N
右侧: 奇V弓 右纵隔胸膜
和肺
3、食管与胸导管关系: 食管上段or左肺上叶手 术易致左侧乳糜胸
食管下段or右肺下叶手 术易致右侧乳糜胸
4、食管的血供:
A:多源性
节段性
食管-胃吻合or食管-肠吻合术易至食管瘘和食管憩
室。
V:食管V丛
食
门脉高压呕血。
管
癌
手
术
第五节 膈Diaphragm
上腔V 气管胸部 食管胸部 左喉返N 胸导管 心深丛
3.动脉导管三角
The triangle of arterial duct
1)动脉韧带Arterial ligament 2)位置:前界—左膈N
后界—左迷走N 下界—左肺A 3)内容:A韧带、左喉返N、 心浅丛
三 、中纵隔The middle mediastinum
aortic arch and its branches 1.位置: 右前至左后(右2-T4椎体下缘) 三大分支 小儿高位
2.毗邻
头臂干
上方:三大分支 左颈总A 左锁骨下A
左头臂V
下方:左肺A、左主支气管、 动脉韧带、左喉返N、心浅丛
左前方: 左肺 及纵隔 胸膜
左迷走N 左膈N 及心包膈血管
右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