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Napster案评析——兼论我国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制度

合集下载

从Napster案剖析百度之版权侵权行为

从Napster案剖析百度之版权侵权行为

从Napster案剖析百度之版权侵权行为作者:廖晓斌来源:《法制与社会》2012年第07期摘要对于百度文库之纷争,多数学者针对其援用的“避风港”规则进行分析,佐之以“红旗标准”进行批驳。

本文尝试援引美国Napster案,挖掘两者共同点,从另一角度剖析百度侵权行为,兼之比较中美两者立法,取得较一致结果。

共享技术的蓬勃发展迫使版权面临巨大挑战。

然而,利益的严重失衡亦终会反迫网络技术在法律的强制下对版权做出让步。

关键词间接侵权红旗标准避风港规则实质性非侵权用途作者简介:廖晓斌,南方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2011年3月15日贾平凹、韩寒等50位作家联名签署的一纸状告,《中国作家讨百度书》引起轩然大波。

作家强烈谴责百度文库未经版权人同意,擅自上载、公开受法律保护之作品,斥其为“贼赃市场”。

盛大文学甚至炮轰“百度文库不死,中国原创文学必亡”。

面对众多的口诛笔伐,百度辩驳,百度文库是一促进知识共享而的网络平台,其信息内容完全由用户上载,而在接到版权人侵权通知书后亦主动删除侵权文件,因此不应承担任何直接或间接的侵权责任。

笔者认为,百度的侵权行为昭然若揭,在分析之前,让我们回溯十二年前在美国同样掀起轩然大波的Napster一案。

一、美国Napster案(一)NapsterP2P技术及案情介绍Napster是一款早期的基于P2P(Peer-to-Peer)文件共享技术而开发的软件,可达成不特定用户计算机间的直接联系和信息交流,无须首先登陆主服务器,实现了信息传递的“非集中化”。

但在Napster系统中,仍需一台中心服务器对共享目录内的文件进行管理豍。

此即“集中型P2P技术”的代表软件。

简言之,网络服务提供者(以下简称ISP)不提供实质内容,而保留索引信息以供注册用户查询,后者进而可以互相分享、下载自己想要的文件。

此软件极大方便了用户获取作品,诞生不到一年每天便有上千万用户通过此软件共享MP3文件,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美国音乐产业及唱片业协会的惶恐。

论美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兼论对中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借鉴意义

论美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兼论对中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借鉴意义

谢谢观看
论美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兼 论对中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
的借鉴意义
目录
01 引言
03
中国著作权合理使用 制度
02
美国著作权合理使用 制度
04 借鉴意义
内容摘要
美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及其对中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借鉴意义
引言
引言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是知识产权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它在平衡著作权人 权益和公共利益之间发挥着关键作用。美国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先驱,其著作权 合理使用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对中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构建具有重要参考 价值。本次演示将从美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入手,探讨其合理使用范围、法律 规定及其实施情况,并结合中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现状,提出一些借鉴意义。
借鉴意义
1、借鉴原则
1、借鉴原则
在构建中国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时,应借鉴美国的经验并结合本国实际情 况进行创新和完善。具体来说,应注重平衡著作权人权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 确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还应注意与国际接轨,遵循国际版权条约 和协定的规定。
2、具体借鉴
2、具体借鉴
(1)完善法律规定:中国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在法律规定方面可以进一步 加以完善。例如,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增加一些具体的合理使用情形,如滑稽 模仿、评论和报道等。同时,还可以在立法层面明确规定对著作权人权益的保护 措施,以确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3、法律规定
(3)使用范围:著作权合理使用的范围包括教育、研究、新闻报道、非营利 性文化活动等领域。此外,美国著作权法还规定了一些特定的合理使用情形,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实施情况总体上较为良好,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和挑战。一方面,合理使用制度在实际操作中有时难以界定,可能会导致争议和 纠纷。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合理 使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在这种背景下保护著作权人的权益并促进作品的合理使 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新-美国Napster案评析——兼论我国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制度 精品

最新-美国Napster案评析——兼论我国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制度 精品

美国Napster案评析——兼论我国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制度【内容提要】本文从美国不久前发生的案入手,对比美国法院判决以及国际条约分析了我国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制度的弊端,并对网络环境下我国合理使用制度的立法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著作权合理使用音乐交换……【案情】美国网站自99年8月成立以来就诉讼缠身,原因是这个网站用自己特制的软件让音乐爱好者免费浏览下载3。

用户只要获得的交换软件就可以查询到拥有自己所喜欢的乐曲的人并从那里免费获得该乐曲。

当然用户也可以将自己拥有的乐曲提供给他人,从而实现了用户音乐的共享与互换。

网站提供技术来支持3文件的索引和搜寻。

当用户要进入系统时,需下载软件并注册。

假如一个注册的用户想列出储存在其硬盘的3文件供他人利用,他必须首先建立一个目录,将其拥有的3文件存到目录里,然后他必须进入系统,他的音乐共享软件就会搜索其程序库并验证可供利用的3文件格式是否正确,如果正确,3文件的名称将从用户的计算机上传到网站的服务器上,而3文件的内容仍留在用户的计算机里。

一旦上传到服务器,用户的3文件名就形成了一个集合目录。

这个目录是不确定的,它仅显示在线用户和可即时利用的文件名。

服务器只提供3文件名和网络连接,其本身并不复制3文件的内容,用户直接从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上下载3文件。

这种行为引起了音乐版权所有者的极大不满,99年12月由美国唱片工业协会代表七大唱片公司以违反版权保护法为由,将送上法庭,指控其向网民提供3共享软件而侵犯了音乐版权,要求法院关闭该公司并令其赔偿损失1亿美元。

2000年6月联手美国音乐出版协会,向加州地区联邦地方法院起诉公司,请求法院禁止软件在网上流行。

注《电脑报》,2001年2月19日第七期第1版。

浅析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

浅析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


合理使用制度的理论探析
( 一 ) 合 理 使 用 的含 义解 读
二 、各国理论模式探析 ( 一 )美 国 法上 的 “ r u s e ”模 式
合 理使 用的概念是研 究合 理使 用制度的理论前提。现实 中对合理使用 的界定 与判 断相 当棘手 , 究其原 因主要 就是合 理使用的概念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 对 于什 么是合 理使用 ,各 国理论界 都有 不同的定义 ,即 使在我国也有许多不同学说,但其精神本质却大相径庭。根 据我 国 《 著 作权 法 》第 2 2 条将合 理使 用定 义 为 “ 为介 绍 、 评论某一作 品或者说 明某一 问题 ,在作 品中适 当引用 他人 已 经发表 的作 品。 ”对于这一 定义相对 于主流学 说 ,笔者认 为 尚有改进的空间 。合理使用 的含义 限定必须要达 到我们所 追 求的利益保护和利益平衡标准 ,方能较少 的引起歧义 与不 必
这一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保持完全 的开放性 ,使法 官可 以 不受法律 列举 性规 定的限制。美国著作权法 的合理使用制度 规定在著作权法第 1 0 7 条 ,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前 言部分 , 将对享有 著作 权的作品的合理使用界定为著作权人 专有权利 的一 种例外 ,并为了更好的阐述而列举 了几个非排 他性 的允许使 用的例外 。第 二部分是规定了一个行为是否构 成合 理使用 时需要进行 判断 ,该判 断要考 虑四个 因素 : “ 使 用 的 目的和性 质 、版权 作品的性质 、被使用部分 的数量和质 量 和该使用对 于市场 的影 响” 。第三部分 是对未 出版书籍 的
青年与社会
2 0 1 5 年4 月下 第 2 期 总第5 9 4 期
浅析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

( 安徽大学 ,安徽

美国Napster案评析——兼论我国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制度

美国Napster案评析——兼论我国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制度

美国Napster案评析——兼论我国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制度【内容提要】本文从美国不久前发生的Napster案入手,对比美国法院判决以及国际条约分析了我国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制度的弊端,并对网络环境下我国合理使用制度的立法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著作权/合理使用/音乐交换……【案情】美国Napster网站自99年8月成立以来就诉讼缠身,原因是这个网站用自己特制的Napster软件让音乐爱好者免费浏览下载mp3。

用户只要获得Napster 的交换软件就可以查询到拥有自己所喜欢的乐曲的人并从那里免费获得该乐曲。

当然用户也可以将自己拥有的乐曲提供给他人,从而实现了用户音乐的共享与互换。

Napster网站提供技术来支持mp3文件的索引和搜寻。

当用户要进入Napster系统时,需下载Napster 软件并注册。

假如一个注册的用户想列出储存在其硬盘的mp3文件供他人利用,他必须首先建立一个目录,将其拥有的mp3文件存到目录里,然后他必须进入Napster系统,他的音乐共享软件就会搜索其程序库并验证可供利用的mp3文件格式是否正确,如果正确,mp3文件的名称将从用户的计算机上传到Napster网站的服务器上,而mp3文件的内容仍留在用户的计算机里。

一旦上传到Napster服务器,用户的mp3文件名就形成了一个集合目录。

这个目录是不确定的,它仅显示在线用户和可即时利用的文件名。

Napster服务器只提供mp3文件名和网络连接,其本身并不复制mp3文件的内容,用户直接从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上下载mp3文件。

这种行为引起了音乐版权所有者的极大不满,99年12月由美国唱片工业协会(RIAA)代表七大唱片公司以违反版权保护法为由,将Napster送上法庭,指控其向网民提供mp3共享软件而侵犯了音乐版权,要求法院关闭该公司并令其赔偿损失1亿美元。

2000年6月RIAA联手美国音乐出版协会,向加州地区联邦地方法院起诉Napster公司,请求法院禁止Napster软件在网上流行。

美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对我国启示

美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对我国启示

美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对我国启示作者:魏正才来源:《法制博览》2016年第10期摘要:“合理使用”制度起源于英美法系,作为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的一项重要内容被各国立法所普遍采用,但于现今各国对于该制度判定的标准依旧各不相同,学术界更是争论不休。

“合理使用”处在权利与限制的零界点,特别是处在如今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以及其他新的技术的发展都对传统的知识产权构成挑战,其在适用范围上的调整,哪怕是丝毫变化,都有可能对现今的著作权法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合理使用;比较研究;著作权法中图分类号:D93/97;D9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29-0064-02作者简介:魏正才(1992-),男,汉族,湖南岳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生,研究方向:国际法学。

一、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中美发展现状“合理使用”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且不必向其支付报酬而对作品进行使用而不认定为侵权的行为。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合理使用制度已被各国所广泛承认和适用。

(一)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发展现状1990年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第一部《著作权法》,先后加入《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现今《著作权法》是2010年根据1990年制定的著作权法后第二次修改产物。

此次修法也涉及到合理使用的的修改。

1.取消极不合理“合理使用”规定原《著作权法》第43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权与《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第11条规定的表演者权和第11条(2)款所规定的广播权冲突,侵害了原著作权人的表演权、传播权和获得报酬权。

此次修法,将该条文改为“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可以不经原著作权人,但应当支付报酬,当事人另有约定除外。

”修法虽然与《伯尔尼公约》规定的内容仍然存在重要不同,但也是一大进步。

[1]2.缩小“合理使用”的范围此次修法将第22条第1款第3项为新闻报道合理使用增加了“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这一限制条件,这是原《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的内容,此次修改将其引用的著作权法中来可见我国对于著作权合理使用的重视;(2)第22条第1款第4项规定媒体转载使用不再是合理使用而构成侵权,这也是法律的一大进步,保护著作权的一种体现。

对美国版权法中“合理使用”的分析

对美国版权法中“合理使用”的分析

对美国版权法中“合理使用”的分析作者:韩康赵天驰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15期【摘要】“合理使用”是美国版权法中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它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

为了对这一概念进行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基于美国版权法中定义的四个对“合理使用”的判断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对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合理使用;美国版权法一、什么是“合理使用”“合理使用”意味着人们可以以合理的目的使用别人的版权作品而无需获得版权拥有者的同意或对其进行支付。

该行为不应该与原作品的使用产生冲突且不应该侵犯版权拥有者的合法利益。

二、如何判断某一行为是否属于“合理使用”美国版权法在第107章中定义了用来判断合理使用的四个因素,分别为使用的目的,版权作品的性质,使用的程度和使用的影响。

(一)使用的目的第一个因素是“使用的目的和特性,包括该使用是否具有商业性质或非营利性的教育目的”。

这是一个对“合理使用”判断的首要指标。

随着美国法院判案实践的发展,美国法院总结出一个更为重要的使用目的——“转换性”目的(transformation)。

它意味着一个新作品相比于原作品来说需要在使用过程中体现新的价值、功能和性质,而这些可以通过“创造新的信息,新的美学价值,新的视角和理解”来创造而出。

美国最高法院指出,一个新作品越具有转换性,其他不利于将其判定为合理使用的因素的影响就越小。

也就是说,当一个新作品越具有转换性时,它就越有可能被认定为合理使用。

然而,要确定一个作品的转换性程度是比较困难的。

著名案例Campbell v. Acuff-Rose Music对实施这一过程提供了一个参考。

2 Live Crew band(Campbell是其中成员)对Acuff-Rose Music所有的版权歌曲《哦,漂亮女人》作了一首模仿讽刺作品(parody)。

该讽刺作品保持了原作品的基本旋律和部分歌词,并加入了新的歌词、演唱风格和乐器效果。

它表现了街头妓女的真实生活情况,揭露了原作品中所谓的灰姑娘与王子的童话故事只不过是个谎言。

浅析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制度

浅析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制度

而阻碍整体 的文化与科学技术的繁荣发展 。这其 中一定会给予著作权 制 度一定 的冲击 ,和严重影响对网络 著作权 的需求 。 三 、合 理 使 用 制 度 的 意 义 合理使用 的一个重要价值是 效率。中国法律容许使用者在对作 品合 理使用的基础上能够不经过版权所 有人 的准许而使用 ,这就是 为了完成 效率可以得 已操纵 。合理运用是在各方 面的利弊得失 的情况 下 ,可以最 大限度地实现人 的整体利益的制度安排 。其是保证作品 的正 常传播和利 用 ,以及在市场交易 中著作权人能否收回其在创作时所投 入的成本 ,以 免 出现信息不足的现象 。因此 ,它可以分为著作权人 的权利范 围,为公 众域一个合理的范围,并避免作者的利益。因此我们可 以避 免用户在每 次使用作品都要经过作者 的许可 ,从而减少了额外 的交易成本 ,节省 时 间,可 以带来一定的信息优化配置资源和 良 好 的效率。在这一点上 ,它 可 以满足用户和版权所有者 的利益 ,达成一个基本的平衡和协调关系 。
是对作品的私家 复制 。是 以,假 若法律 仍将 合理使 用看 做个 人使用 的
话 ,然后会 有大量 的网络用户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不 同地 点、不同的场 合 自由地使 用该作 品 的情 况 ,这会导 致版权 所有 者 的权 利受 到严 重损 害 。而对于受著作权庇护 的文章来讲 ,任何 网络用户都可 以基于个人 的 喜好或商业动机 , 将其输入本人的 网络并传播入 网,分享 给其他网络用 户 ,他们则可以不费分文地使用这些作品。 可 以看出 ,这是 一个重大 的挑战 :法律允许 合理使用 的私人复制行 为对市场出售和版权所有者 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随同网络这一新事 物 的泛起涌现 ,也给合理使用带来 了诸多挑战。一方面 ,随着计算机技 术 的翻新和普及 ,网络传播权也 日趋产生和发展 ,它的 目标在于鞭策作 者能够独创和护卫在网络领域 内流行传播 的作品。但在 同一时 间,这 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