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辞令

合集下载

外交辞令的含义

外交辞令的含义

李肇星介绍,外交工作有一个规则,不能问别人有什么病,就算见到长者身体比较弱也不能问,另外,见了女士不能问年龄,见了男士不能问工资。

李肇星通常问什么问题呢?他常常问的问题是:“你们国家为世界人民的进步事业做过什么贡献?”正是这个问题,让他学到了不少知识,知道了领带是芬兰渔民发明的,咖啡是埃塞俄比亚的驴发现的,芭蕾舞最早是意大利一个小餐厅的服务员端盘子的动作。

2004年访问芬兰时,李肇星问芬兰外长,“你们芬兰为世界人民的进步事业做过什么贡献?”芬兰外长回答说,“你看你的领带这么漂亮,我估计是中国产的,但是我要告诉你这个领带的发明权是我们芬兰的。

”这位外长说,因为芬兰天气冷,渔民下海打鱼时害怕自己冻坏了就围一块布,后来不下海打鱼的人觉得挺好看,不断改进就成了领带。

到古老的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访问时,李肇星又问该国外长相同的问题。

埃塞俄比亚外长就反问他喝的是什么,李肇星说是咖啡。

埃塞俄比亚外长就告诉他,咖啡最早是埃塞俄比亚的驴发现的。

因为埃塞俄比亚农民发现驴吃了一种灌木的叶子就会活蹦乱跳,干活有劲,于是农民就把叶子用开水一冲,喝这个水很提神,这就是咖啡,后来就演变成食用咖啡豆了。

有一次,李肇星去文艺复兴的发祥地意大利佛罗伦萨访问。

他问佛罗伦萨市长“你这个城市为人类文明做了什么贡献?”本来以为市长要提该市的伟人但丁,但市长却说,最让他骄傲的是文艺复兴前夕这里一家餐厅的服务员。

李肇星好奇地问为什么。

市长说,很简单,那家餐厅的生意好,吃饭的人多,服务员怕上菜的时候将菜汤滴在客人的衣服上,就小心翼翼地用一只手端着菜,然后用脚尖走路。

客人看得很高兴,说你们不上菜时也到前面来走着看看,这就是芭蕾舞的起源,芭蕾舞在欧洲艺术史上被定义为脚趾站在五线谱上的艺术。

听了这些故事,李肇星有了感触:“其实很多东西都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要永远感谢人民,将人民群众当老师。

劳动人民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花絮:“坦诚会谈”=“有不同意见”李肇星昨日的演讲也延续了他一贯幽默风趣的风格。

中国十大外交辞令

中国十大外交辞令

煮粥用料:瘦肉1块(猪腿肉最好),皮蛋2个(无铅皮蛋),姜1块,水足量,油盐适量。

操作过程:1.挑米:煮粥用的米最好用东北大米,就是圆圆短短的珍珠米,煮出的粥特别绵软。

2.煮粥的米要预先腌:约半碗米淘洗干净后,要用2汤匙的油、1个半茶匙的盐和少许水(2茶匙)拌匀,腌至少半小时。

放心,虽然用了很多油,但是油会在煮粥的过程中挥发,令米绵烂,所以并不油腻的。

3.煮粥的肉要先用沸水煮煮去腥,或腌成咸肉:煮粥用瘦肉或腌的咸瘦肉,要保持一整块肉块不要切开(我一般用大约巴掌大、1~2厘米厚的一块猪肉,如果条件许可,用猪腿肉味道更好)。

如果用瘦肉煮粥,那么要先用沸水把瘦肉略微煮煮,然后洗净;如果喜欢用腌的咸猪肉煮粥,那么要提前一天腌咸猪肉,方法如下:猪肉一块,冲洗干净,抹干,撒2~3茶匙盐,均匀涂抹在肉上,放冰箱冷藏箱腌12小时或更长时间才可以入味。

4.煮粥的水要充分沸腾才下材料:大汤锅中放很多水,煮沸,才放材料。

先下肉块、姜片,火不要关小,肉块到了沸水中,外面的部分遇热而熟硬,封住了里面的肉汁,这样肉煮了粥后也不难吃。

然后待水再次沸腾时下腌好的米和一个切碎的皮蛋,而这第一个皮蛋切碎下粥与米同煮,皮蛋会融化,融入粥的味道中。

5.先大火,后小火,火候要足:水沸了,下了材料后,先大火煮20分钟,然后再转小火煮1个半小时,火候足,粥就绵软入味而且容易消化。

6.粥的质感处理:在转小火煮了1个半小时后,把第二个皮蛋也切碎,同时把煮在粥中的瘦肉捞出来,用筷子扒拉撕成丝丝状(如果嫌麻烦,可以直接用肉沫),跟第二个皮蛋一起放回粥中,同煮最后半小时,然后关火。

第二个皮蛋在关火前半小时加入粥中,半小时可将第二个皮蛋煮得既没有石灰味,同时又变软滑,吃粥时也能吃到有皮蛋,而肉因为是水沸时下的,还保持了一定鲜味,撕成丝后放回粥中,特别好吃。

这样煮出来的粥不必下盐,好吃,而且败火,容易消化。

如果粥有点粘底,请千万不要用勺子扒拉锅底的粘皮,要不粥会有糊味。

绝妙外交辞令

绝妙外交辞令

1.一位西方记者问周总理:“请问总理先生,现在的中国有没有妓女?”不少人纳闷:怎么提这种问题?大家都关注周总理怎样回答。

周总理肯定地说:“有!” 全场哗然,议论纷纷。

周总理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补充说了一句:“中国的妓女在我国台湾省。

”顿时掌声雷动。

-------这位记者的提问是非常阴毒的,他设计了一个圈套给周总理钻。

中国解放以后封闭了内地所有的妓院,原来的妓女经过改造都已经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这位记者想:问“中国有没有妓女”这个问题,你周恩来一定会说“没有”。

一旦你真的这样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会紧接着说“台湾有妓女”,这个时候你总不能说“台湾不是中国的领土”。

这个提问的阴毒就在这里。

当然周总理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伎俩,这样回答既识破了分裂中国领土的险恶用心,也反衬出大陆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台湾的对比。

哎呀,周总理考虑问题周密细致,同时又那么快速反应,你不佩服他也难啊!2.外国记者不怀好意问周恩来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这位记者的用意是把中国人比作牛马,和牲口走一样的路。

如果你真的从“马路”这种叫法的来源去回答他,即使正确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周总理把“马路”的“马”解释成马克思主义,恐怕是这位记者始料不及的。

3.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 此语一出,话惊四座。

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

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美国官员的话里显然包含着对中国人的极大侮辱。

在场的中国工作人员都十分气愤,但囿于外交场合难以强烈斥责对方的无礼。

如果忍气吞声,听任对方的羞辱,那么国威何在?周总理的回答让美国人领教了什么叫做柔中带刚,最终尴尬、窘迫的是美国人自己。

4.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

左传叙述语言简练含蓄举例

左传叙述语言简练含蓄举例

第 1 页 共 2 页 左传叙述语言简练含蓄举例 一、左传叙述语言简练含蓄之“外交辞令” 在左传里呀,外交辞令那可真是体现了叙述语言的简练含蓄。就拿“烛之武退秦师”来说吧。烛之武去劝说秦伯的时候,那话里话外可都是深意。他先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这简单的几句话呢,表面上是说郑国知道自己要亡了,要是郑国灭亡对秦国有好处,那就劳烦您动手吧。可实际上呢,是在暗示秦国,郑国知道自己的处境,也在试探秦国灭郑是不是真的对自己有好处。然后他又说“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这里就点明了秦国越过晋国去占领郑国是很难的,而且还指出灭郑只会让晋国变得强大,而这对秦国是不利的。他没有长篇大论地去分析各种利弊,就这么几句话,就把秦国的心思给说动了。这多厉害呀,要是换个人可能得啰啰嗦嗦说一大堆,可烛之武就这么简洁地把事情讲清楚了,还达到了目的。

二、左传叙述战争中的简练含蓄 左传在叙述战争的时候,语言也特别简练含蓄。像齐鲁长勺之战。曹刿论战这部分就很精彩。文中对于战争过程的描写,并没有特别详细地去说双方战斗的血腥场景啥的。就说“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这里通过简单的对话和动作描写,就把曹刿对战机的把握体现出来了。而且对于战争胜利的原因,也只是曹刿简单地解释“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这种叙述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就把关键的东西告诉我们了,同时也让我们能自己去思考更多关于战争的策略之类的东西。还有“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描写多简单呀,可是我们能从中感觉到曹刿的谨慎和对战局的判断能力。 第 2 页 共 2 页

三、左传人物对话中的简练含蓄 左传里人物对话也体现着这种简练含蓄。比如晋公子重耳流亡到楚国的时候,楚王问他如果将来回国当了国君怎么报答自己。重耳回答“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这回答既显示出重耳的谦逊和懂得感恩,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他没有说一些特别浮夸的报答方式,就这么简单一句话,就把自己的态度表明了。而且这也为后来的晋楚争霸埋下了伏笔。再看楚成王和令尹子上讨论重耳的时候,他们的对话也不长,但是却把对重耳的看法和分析说得很到位。这就是左传叙述语言的魅力呀,用简短的话语包含了很多的信息,让人回味无穷。

常用的几种外交辞令的礼仪性正式英语表达

常用的几种外交辞令的礼仪性正式英语表达

商务口译是一种对商务、贸易等素材进行的口头翻译,是运用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跨文化知识将源语转化成目的语的过程,不能理解为是单纯的两种语言的等值对应,口译者需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差异,需扮演着多种文化不同形式的中介的角色,同时口译人员还需协调活动的气氛,做好源语言者的参谋,在此过程中,如译员不具备跨文化知识,则在商务会谈中引起的歧义、误会和争端数不胜数。

1.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giving me such an excellent opportunity to visit this beautiful city and work with you.非常感谢您给我这次极好的机会访问这座美丽的城市,有机会与您合作共事。

2. I would like to show you our tentative itinerary.我想想您介绍一下我们初步拟定的活动安排。

3. We have a tight schedule for your short/brief visit/stay. I hope you don\'t mind.对您短暂的访问,我们为您安排的行程很紧,希望您不介意。

4. 久闻先生大名,我在研究生学习时期所写的两篇论文中曾参考了您的研究成果。

I\'ve long heard of you and as a matter of fact, I referred to your research findings in a couple of my papers during my graduate studies.5. 您若愿意的话,我们想把你们先安排在地处市中心的假日酒店下榻,从假日酒店开车三十分钟可到我们的实验室。

旅馆住宿费由公司承担。

If you don\'t mind, we\'d like to accommodate you in Holiday Inn,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downtown area, a thirty-minute drive from our lab. The company will pay for the hotel rooms.6. 我们会尽力为你们服务,使你们在上海有一种舒适如归的感觉。

外交辞令模糊性的语用分析

外交辞令模糊性的语用分析

外交辞令模糊性的语用分析外交辞令的模糊性语用分析外交辞令是指外交活动中使用的语言,它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因此它的语用分析非常重要。

外交过程中,模糊性及其影响有很多,它影响着外交双方之间的交流,也影响着后续的谈判,进而影响着整个外交活动。

首先,外交辞令的模糊性可以用于构建“良好”的国际关系,因为模糊性可以使双方在外交活动中有更多的让步。

如果外交谈判中涉及到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双方可以通过使用模糊的表达来避免更大的分歧。

另外,外交辞令的模糊性也可以避免双方的纠纷和紧张关系,因为模糊性可以使双方在关键问题上避免更多的纷争。

通过使用模糊的表达和技巧,双方可以得到更具有灵活性的谈判结果,并有效地缓解紧张局势。

其次,外交辞令的模糊性可以用于维护双方的利益,因为模糊性可以使双方在某些关键问题上取得折中。

在谈判过程中,双方可以通过使用模糊的表达来保护各自的重要利益,使双方都能从谈判中获益。

同时,模糊性也可以给双方留出时间去思考和准备,以便让双方能够更好地做出决策,以便在未来达到最佳谈判结果。

最后,外交辞令的模糊性可以为双方提供用来控制交流方向的有效方式。

外交过程中,双方可以通过使用模糊的表达来控制与对方的交流方向,使双方都能有效地达到谈判的目的。

例如,双方可以通过使用模糊的表达来把谈判的重点放在双方都能接受的范围内,从而有效地避免谈判的出现分歧。

综上所述,外交辞令的模糊性可以为双方提供有效的交流方式,使双方能够在国际外交活动中取得有利的结果。

因此,对外交辞令的模糊性语用分析非常重要,它可以为双方提供合理的交流方式,以促进双方的交流和谈判,从而有效地促进双方的国际外交活动。

《左传》外交辞令之说服艺术

《左传》外交辞令之说服艺术

《左傳》外交辭令之說服藝術陳致宏(本文刊登於《國文天地》第23卷第6期)一、前 言《左傳》是現存記載春秋時期重要的文史資料。

而其外交辭令為歷代學者所盛贊。

《左傳》二百三十六則外交辭令,無論在辭令內容設計或語言表達技巧上,皆有值得今人借鏡學習之處。

在表達方面,間接言語行為是《左傳》外交辭令重要特色,許多不便公開明講之內容,春秋行人透過賦詩、徵引、比興等方式,間接的進行表達與溝通。

在辭令內容方面,以德、禮為外衣,行利誘、威脅之說服是一大特色。

以下分別由間接言語行為與辭令內容說服角度兩方面進行討論。

二、間接言語行為與外交賦詩間接言語行為,是指表達者因某些原因或考量,不便以公開明白的方式表達意見;轉而運用間接方式,委婉地將所欲表達之內容,寄寓於話語的表層意義之下。

對於此類話語,接受者必須配合交際當時雙方所處的主客觀語境,進行解讀,以便真正理解表達者所欲表達之真意。

《左傳》外交辭令中賦詩之屬,正是間接言語行為。

外交賦詩是指交際雙方,選賦《詩》中某詩或某詩之某章,以間接、暗示的方式,委婉地表述己意,進行言語交際的一種特殊方式。

交際雙方,在選賦某詩或某章時,是配合交際當時主客觀語境,考量國際形勢、兩國關係、雙方地位、與接受者心理等因素後,選賦最能表達己意且能令對方正確解讀之詩。

而接受者,亦在配合交際當時語境後,對表達者所賦之詩進行深層含意的解釋。

雙方運用賦詩的形式,間接地進行言語交際與溝通。

外交賦詩可算是《左傳》外交辭令中精妙之典範。

舉例說明如下。

魯昭公元年(西元前541年),正月,晉、楚、齊、魯、宋、衛、陳、蔡、鄭、許、曹等國,依弭兵之盟,尋盟(即對盟約之再確定)於虢。

盟會結束後,晉國趙孟、魯國叔孫豹、曹國大夫等人返國途經鄭國,鄭簡公依禮設宴招待。

當趙孟一行人抵達鄭國後,鄭國子皮出面迎接。

趙孟不願鄭國招待過豐,但又不便明講,於是選賦〈瓠葉〉,間接表達此意。

〈瓠葉〉全詩透過對燕飲過程之敘述,表達禮義更重於禮儀之意。

外交辞令 巴黎和会上的发言

外交辞令 巴黎和会上的发言

巴黎和会上的发言顾维钧顾维钧说,他非常高兴有机会代表中国把中国山东问题提交大会。

他刚才很有兴趣地听取代表几百万人民的英联邦自治领的发言人谈话。

而代表人类四分之一人口,及四亿中国人说话,这一事实是他感到责任格外重大。

中国代表团要求和会归还胶州租借地、胶济铁路,以及德国在大战前所占有的其他一切权利。

为了不占用十人会太多时间,他愿意只讨论某些大的原则性问题。

至于技术性的细节问题,他在提交大会的备忘录里将有全面的阐述。

该租借地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他们是山东的一部分,该省有3600万常住居民,其在种族、语言和宗教上都属于中华民族。

毫无疑问,大家对德国山东租借地的历史不会陌生。

该租借地是德国用武力强行夺取的。

之前德国舰队占据了山东沿海,其登陆士兵深入到中国内地。

德国以勒索胶州租借地作为其撤兵的条件。

那次出兵的借口是德国传教士在中国内地乡村意外杀害,这起事件完全超出中国政府控制能力之外。

按大会所接受的民族自决和领土完整的原则,中国有权要求山东主权的归还。

中国代表团将认为此举符合正义的和平要求。

反之,如果大会另眼相看,并把山东主权交给任何其他一个强国,在中国代表团看来,那将是错上加错。

胶州和胶济铁路所在地的山东省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对中国人而言,这是块圣地。

全中国的目光都聚焦于山东省,该省在中国的发展总起着重要的作用。

就经济而言,该地区人口稠密,在只有3.5万平方英里的土地上居住着三千六百万人口。

其人口的密集导致了竞争的激烈,也使得该地极不适合殖民。

某个强国的介入只会造成对该地居民的盘剥,而非真正的殖民。

具战略而言,胶州可谓是华北的门户之一,他控制着从海边到北京的最短通道之一,也就是胶济铁路,并在济南通往天津的铁路而直达首都。

为了中国的国防利益——中国最终要形成自己的国防——中国代表团不能允许任何列强强求如此重要的地方。

中国完全清楚英勇的日本陆海军为把德国势力清除出山东所作出的贡献。

中国也深深感激英国在她自己在欧洲面临危险之时对此给予的帮助,中国也没有忘记其他协约国军队在欧洲为她作出的贡献,及牵制了敌军,否则它们会轻易地向远东增派援军,从而延长哪里的战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交辞令
外交语言是一种在某种程度上异于常态的语言,其主要特点是委婉、含蓄、模糊和折衷。难
怪曾在联合国内担任过美国代表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夫人埃莉诺感叹地说:同样的一些
话,在正常情况下是一种含义,但在外交文件中却是另一种含义,“这像是学习另一种语言。”

外交语言讲究委婉。有位外交官甚至戏言道:婉言“即便是辱骂,听起来也令人愉快”。
在外交交涉中,说对某事“表示关切”或“表示严重关切”,意味着将对此采取强硬步骤;
说对某事“不能无动于衷”或“不能置之不理”,是暗示如事态继续恶化干预将是不可避免
的;说“将不得不仔细地重新考虑本国的立场”,就包含 友好关系即将转为对立甚至敌对状
态的警告;说某外交官“进行不符其外交身份的活动”,是指控对方进行间谍活动并将予以
驱逐出境。

对外交谈判,也有一套委婉的“外交辞令”。说会谈是“建设性的”,其含意是双方取得
某些进展,但离解决争端仍相去甚远;说会谈是“有益的”,是指双方未能取得具体成果,
但谈总比不谈为好;说会谈是“坦率的”,则是明显暗示双方分歧严重,但也各自增加了对
对方立场的了解。

在多边外交中,更是几乎言必委婉。在国际会议上听别国代表发言,要旨是注意“但是”
后面的文章。比如,“本代表团对这个建议有着最大的同情,但是愿意指出……”;“我对某
国杰出的代表怀有深深的敬意,但是我认为……”,等等,其实都是“拒绝”、“否定”、“不
同意”的委婉表述而已。

有网友说了外交部发言人为什么总是“答非所问”? 是的, 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记
者问题时回答有时不是很切题,有点答非所问,让人不知所云。并且发言人总说些我们“注
意到……的表态”、“我们注意到……的报道”、“我们将继续关注……”等没有什么意义的话,
好像总在说废话。

确实,外交部发言人的表态中有时有答非所问、说套话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大透明度,
增加信息量。但另一方面,公众也应了解外交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与常态语言是有所不同的。
外交语文往往更委婉、含蓄、模糊。所谓委婉,就是有些问题不便或不能直说,就用婉转、
含蓄的语言表达出来,在不失本意的情况下让为对方领悟。因此,外交语言有时就不是直白
式的一问一答,会绕点弯子,或声东击西,需要注意其字里行间、或留意其弦外之音。
1. 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字面意思;
2. 我们赞赏——同意一部分;
3. 我们尊重——不是很同意;
4. 我们持保留态度——不同意;
5. 双方坦率交谈——说了很多,但谈不拢;
6. 双方交换了意见——各说各的,没有达成协议;
7. 双方充分交换了意见——我们吵了一通;
8. 双方增进了了解——我们承认分歧很大;
9. 会谈是有益的——我们能坐下来谈就很棒棒了;
10. 遗憾——不满;
11. 不愉快——我们吵得很厉害;
12. 表示极大的愤慨——暂时拿你没辙;
13. 严重关切——我们可能要干预哦;
14. 不要惹是生非——我们知道你们要挑衅哦;
15. 不能置之不理——我们即将干预;
16. 保留做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利——我们会报复哦;
17. 我们将重新考虑这一问题的立场——我们的友谊走到了尽头;
18. 拭目以待——最后警告;
19. 请于 X 月 X 日前予以答复—— X 月 X 日后发生什么就不一定了;
20. 由此引起的后果将由 XXX 负责——我们准备撸袖子;
21. 这是我们万万不能容忍的——我们撸好袖子了;
22. 这是不友好的行动——我们的手上的关节按得叭叭响了;
23. 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要动手了;
24. 悬崖勒马——你们真的想被打吗?
25. 勿谓言之不预也——最严重的警告。

口头表达:“抗议”等级最严重
而在外交交涉中最常见的表述,依事件的严重程度,主要有:关注/关切、遗憾、不满/反对、
抗议。在外交辞令上,“抗议”是最严重等级。比如,日本高官参拜靖国神社后,中国外交
部通常都会在第一时间表示“强烈抗议和严厉谴责”。
其实中方坚持最多的国际立场是“赞同感谢/对话谈判/信任合作”,但外交辞令中颇为严重
的“严正交涉”的表态(包括抗议/强烈抗议和交涉/严正交涉等同类辞令)也出现了514
次,集中在中国最核心利益的领海主权、台湾事务、西藏事务上。

具体行动:断交等级最严重
外交具体行动中依事件的严重程度,主要有:召回大使、降低外交级别、断交。
今年,日本就因韩国人士在其大使馆前摆放慰安妇像,临时召回驻韩大使抗议。而近年来,
中国没有召回驻外大使的情况。
外交级别按照亲密程度大致可分为:盟国、大使级、代办级、断交、战争状态。如,中英刚
建交时是代办级,属于半建交状态。
而断交则属于外交具体行动中最严重的举动。如2012年9月,加拿大指责伊朗向叙利亚阿
萨德政权提供军事援助,宣布断交。

“我们在评估目前的形势”:我们还什么都没做。
“实际形势瞬息万变”:如果我现在表达官方立场,有人可能不满我的措辞。
“所有的选项都摆在桌面上”:用炸弹轰炸。
“我们不能排除任何可能”:我们保留做任何事、一切事的权利。
“我们的立场一直十分清楚”:我会重复笼统原则,不回答你的问题。
“我们欢迎这种讨论”:在动用了联邦政府的资源掩盖问题后,我们将透露一下次要的、已
公布的信息。
“我们严重关切”:对一个美国盟友的最严厉谴责。
“不可容忍”:可以容忍——显然,我们还在考虑这个问题。
“某政策不针对任何国家”:某政策是针对中国或伊朗的。
“我们正与某国密切协商”:我们正假装与别国协商,为的是推卸责任和负担。
“建议你参照……”(版本1):参照以前一位高官的评论,而评论内容实质上与你的提问
无关。
“建议你参照……”(版本2):参照另一个机构的发言人,后者也不会回答你的问题。
“我还没看到报道”:今早我们都看到、并讨论了该报道,但有关它的问题我不太好回答。
“某某人可以畅所欲言”:某人仍然没有彻底了解我们的明确立场,通常认为,此类人有自
己的“一套打算”。
“我想你过度解读了”:用于凡是与白宫政策相冲突的新闻。
“我现在无权评论此事”:会有一名匿名“官员”适时地向你透露。
“对此事我现在没有任何信息提供给你”:这是一个让人特别不舒服的问题,我当然不会回
答。
“无可奉告”:知道,但不能告诉你,现在很少用此语。
“我不会预先判断结果”:推迟就某件即将发生的事件进行评论。
“这个问题问得好”:每一个答非所问的回答的开场白。
“我会去了解这个事情的”:我可能不会去了解,但明天记者会还可以问这个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