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粪与秸秆协同好氧堆肥过程参数变化规律研究
不同配比牛粪与作物秸秆混合发酵的产气潜力研究_魏珞宇

图 2 不同配比稻草和奶牛粪混合发酵对日产气量的影响
由图 3 显示,在发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时 间的延长,比例为 1 ∶ 9 的最终累计产气量为 8521 mL,在反应过程中前 20 天和前 49 天的累计产气量 分别占总累计产气量的 67% 和 90% ; 比例为 3 ∶ 7 的最终累计产气量为 12605 mL,前 20 天和前 43 天 的累计产气量分别占总累计产气量的 58% 和 90% ; 比例为 5∶ 5 的最终累计产气量为 11904 mL,前 20 天和前 47 天的累计产气量分别占总累计产气量的
为( TS) 1∶ 9,3∶ 7,5∶ 5,7∶ 3,9∶ 1,实验条件 T = 35℃ , TS = 8% ,接种量为 20% ,试验设三个重复。 1. 2. 2 分析项目及方法
( 1) 产气量: 排水法测定,并计算 TS 产气量; ( 2) 气体成分: 沼气气体成分分析仪; ( 3) pH: 智能 pH 计测定。
Potential of Biogas Production with Different Mixing Ratio of Cow Dung and Straw in Anaerobic Fermentation / WEI Luo-yu1 ,LI Shu-lan2 ,LIU Gang-jin2 ,LIU Yi2 ,HU Guo-quan2 ,ZhANG Guo-zhi2 ( 1.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enjiang District,Chengdu 611130,China; 2. Biogas Institute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al,Chengdu 610041,China) Abstract: A simulation experiment under the constant temperature of 35℃ and TS of 8% was conducted with 5 different mixing ratio of cow dung and straw,including ratio of 1∶ 9,3∶ 7,5∶ 5,7∶ 3,9∶ 1.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uniform fermentation condition,the maximum cumulative biogas yield was 13245 mL by the wheat-straw and dairy cow dung ratio of 1∶ 9,and the minimum was 5585 mL by wheat-straw and beef cattle dung ratio of 1∶ 9. The highest methane production was 6573 mL by rice straw and dairy cow dung ratio of 3∶ 7,which was 52% of total gas volume. The lowest methane production was 2565 mL by wheat-straw and beef cattle dung ratio of 1∶ 9,which was 46% of total gas volume. And it was identified that the cumulative biogas yield and methane content had important relation with cow dung and straw ratio. And it was also related with fermentation period and pH. Key words: cow dung; straw; co-digestion; biogas
牛粪蚯蚓堆肥条件优化与堆制物的性状变化

牛粪蚯蚓堆肥条件优化与堆制物的性状变化目录一、牛粪蚯蚓堆肥条件优化 (2)1.1 原始条件优化 (3)1.1.1 蛭房建设 (4)1.1.2 蛭房内温度与湿度控制 (5)1.1.3 蛭房内通风与翻堆 (6)1.2 因子水平优化 (7)1.2.1 蛭房内物料配比 (8)1.2.2 蛭房内碳氮比 (9)1.2.3 蛭房内水分含量 (10)二、堆制物的性状变化 (11)2.1 物理性状变化 (12)2.1.1 沉降体积 (12)2.1.2 残渣含量 (13)2.1.3 结构稳定性 (14)2.2 化学性状变化 (15)2.2.1 有机质含量 (16)2.2.2 水分含量 (17)2.2.3 碳氮比 (17)2.3 生物性状变化 (18)2.3.1 蚯蚓活动强度 (19)2.3.2 昆虫种类与数量 (20)2.3.3 微生物多样性 (21)一、牛粪蚯蚓堆肥条件优化原料准备:选择新鲜的牛粪作为主要的原料,确保其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物质。
为了调节碳氮比和提供适宜的纤维来源,可以适当添加其他有机废弃物如植物残渣、食品加工废料等。
水分管理:保持适宜的湿度是堆肥成功的关键。
牛粪的含水量通常在堆肥过程中需要调整至适宜的范围(通常为5,以确保微生物活动的正常进行和通风良好。
温度控制:温度是影响微生物活动和蚯蚓生长的重要因素。
理想的堆肥温度应维持在2535之间,以促进微生物繁殖和蚯蚓活动。
在炎热的季节,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堆温,如增加通风和遮阳设施;在寒冷的季节则需要保暖措施,保持较高的温度环境。
通气和氧气供应:通风良好的环境对牛粪蚯蚓堆肥至关重要。
充足的氧气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同时排除多余的废气和湿气。
可通过添加透气性好的介质或使用通气管道等方法进行改善。
pH值调节:保持适宜的pH值有利于微生物和蚯蚓的生长。
牛粪的pH值通常在发酵过程中会有所变化,可以通过添加石灰或石膏等调节剂来保持理想的pH范围(一般为中性至微酸性)。
好氧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变化研究

区域治理PRACTICE好氧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变化研究*张鑫1,2,3,41.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3.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4.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摘要:好氧堆肥是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的主要手段之一,堆肥过程不同阶段的变化主要是由微生物的活动所引起的,微生物的种类和丰度对堆肥的效率有着较大的影响,好氧堆肥是在多种微生物(如细菌、氮循环功能微生物)参与下实现对复杂有机物质的降解及利用,在不同阶段起主导地位的微生物存在较大差异,原料的不同也会影响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本文对好氧堆肥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在不同阶段的变化、主要类别及硝化微生物进行了阐述。
好氧堆肥是处理农业有机废弃物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同时,其堆肥产物可作为产品循环利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
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微生物在这期间起着关键性作用,微生物通过降解农业废弃物中的有机物来实现这个目的。
中图分类号:S718.5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13-0212-0001一、好氧堆肥细菌群落的变化规律细菌是在好氧堆肥过程中所占数量最多且最主要的微生物,堆肥原始材料主要是畜禽粪便,富含大量的嗜中温细菌和一些少量的嗜热细菌,堆肥过程温度的变化也是由微生物的活动所主导的。
堆肥过程按温度变化主要为升温阶段、高温阶段和降温阶段,在堆肥的初始阶段即升温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是嗜中温细菌,在这一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分解物料中的有机物质产生热量,促使堆体的温度升高,在堆体温度升高过程中,嗜中温细菌数量及比例逐渐较少,嗜高温细菌数量增加,当堆体到达高温阶段时堆体中存在的细菌均属于高温细菌,在这一阶段堆体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及病原微生物会有一大部分被消除,实现产品的无害化,随后堆体会进入降温阶段,嗜中温细菌数量开始增加,嗜高温细菌逐渐减少(张嘉超,2009)。
秸秆-牛粪作为沼气原料的产气规律研究

Research on the Discipline of Generating Gas of Straw - Cow dung as BiogasFeedstock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Master’s Degree of EngineeringByMo ZhongleiSupervised by Prof. Peng ShiniSpecialty: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Field EngineeringFacul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May, 2014摘要我国地域广阔且农村人口居多,拥有大量的生物质资源,但是农户对于眼前的这些资源却不能有效的加以利用。
例如,秸秆类原料采用传统的、低端的直接燃烧方式;粪便用做农家肥却不做任何处理,使得环境受到污染且资源没能得到高效利用。
开发以秸秆和粪便为原料的沼气发酵技术是解决农户生活用能和改善农村卫生环境的重要手段。
此外,由于我国化石能源的短缺,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而沼气作为一种代替性能源,具有非常可观的发展空间。
本课题主要研究秸秆—牛粪厌氧发酵的产气规律。
本实验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沼气产量、PH值及甲烷含量的变化,初步分析接种物、温度、压力及不同原料对沼气发酵中产气量和甲烷含量的影响。
本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研究成果:(1)与不加接种物相比,添加30%沼液的牛粪不仅能提前产气,而且可以缩短批量发酵时间。
添加接种物后,接种物经过一段适应期,便能迅速繁殖,其产气量和甲烷含量都要高于不添加接种物的牛粪。
牛粪好氧发酵规模化生产参数优化

牛粪好氧发酵规模化生产参数优化王亮;刘克锋;孙向阳;遇玲;王红利【摘要】With the cattle manure and lignite slag for fermentation materials, based on the single-factor test in the laboratory, C/N, moisture content, room temperature, ventilation time, pH value, organic matter were analyzed by orthogonal optimization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laboratory fermentation parameters as the basis for large-scale production. SPSS 12.0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optimum parameters of large-scale production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ed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The follows were obtained;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ed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are C/N, moisture content, room temperature, ventilation time, pH value, organic matter; the optimum parameters of large-scale production are moisture content of raw materials 65% , C/N 30, agent inoculums concentration 2. 5 L/m3, the number of turning; once every three days; the time of forced ventilation:30 min, these are consistent with laboratory parameters; the temperature from the fermented material surface (0 ~ 30 cm) of the large-scale production was highest that was incompatible with the result obtained from equipment measurement. It has a remarkable linear correlation with side temperature, y = 1. 148 Ix +4. 277 3. All the detection indicators of the organic fertilizer in this process reached China's industry standard NY 525 -2002.%用牛粪辅以褐煤渣为发酵原料,首先在实验室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碳氮比、含水率、室温、通风时间、pH值、有机质含量6个因素进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实验室最佳发酵工艺参数,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规模化生产,得出的最佳规模化生产参数用SPSS 12.0进行因子分析,最终确定影响发酵进程的因子主次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牛粪好氧发酵规模化生产的影响因子排序为碳氮比、含水率、室温、通风时间、pH值、有机质含量;最佳规模化生产工艺参数为:物料含水率65%,碳氮比30,菌剂接种量2.5 L/m3,翻堆间隔天数和强制通风时间为3d和30 min,与实验室获得参数一致;规模化生产的物料表层(0~30 cm)温度最高且与设备测定不符,两者关系为y=1.148 7x +4.277 3,为防止灰化需适时通风降温;按此生产的有机肥料全部检测指标均符合行业标准NY 525-2002.【期刊名称】《农业机械学报》【年(卷),期】2012(043)001【总页数】7页(P115-121)【关键词】牛粪;好氧发酵;规模化生产;参数优化【作者】王亮;刘克锋;孙向阳;遇玲;王红利【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北京农学院城乡发展学院,北京102206;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100193;北京农学院城乡发展学院,北京1022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13;S141.4引言随着禽畜养殖场规模的扩大,禽畜粪便废弃物产量迅速增长已经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1]。
碳氮比对牛粪好氧堆肥过程的影响

维普资讯
东
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3 卷 9
含量 。
表 2 牛粪堆肥 试验设计 15 数 据处 理
.
Tb xem n dsn f ay aueo psn al2 pr et eg i nrcm oi e E i i od r m tg
由于 牛粪 本 身纤 维含 量 高 、水分 较 多 ,并 且 牛
粪 的碳 氮 比并 不在 较适 宜 的范 围 ,因此 用 牛 粪 堆肥 时都通 过加入调理剂 调节堆料 的 C N,使 牛 / 粪 在堆 肥 时 能够 快 速 升温 并 达 到腐 熟 。但 CN / 较 高 时 ,牛粪 的处 理量 较 少 ,而 且需 要 大 量 的
制 成 不 同碳 氮 比 的底 料 ,探 讨 较 低 的 碳 氮 比对 牛 粪 好 氧 堆 肥 过 程 的 影 响 ,以期 提 高 牛粪 的 处 理 效
率。
收稿 日期 :2 0 — 3 0 0 8 0—1
基金项 目:国家 自 然科学基金项 目(0 7 0 9 ; 5 3 6 0 ) 黑龙江省科技攻
关币目2ooo01 o ( 311o_ ) 0 o
家 畜
本 试 验 所 用 的 碳 氮 比分 别 为 2 :、2 : 7 1 4 1和 秸 秆 的重 量 比。各处 理组 物料 配 比见 表 2 。
家环 :冬‘ 女黑江’士研方为 21根 原 初 确匕 与 米 畜境理栾梅 6,,龙人硕’究向 1。 据 、的 始 氮u‘ 出-J / 董 。 一 管 “ 月 加 烈 , 定 止 、 : , u 碳 比 山 粪J 。 料 1 ’^ q 玉
牛粪和玉米秸秆混合堆肥好氧发酵菌剂筛选

牛粪和玉米秸秆混合堆肥好氧发酵菌剂筛选张玉凤;田慎重;边文范;郭洪海;宫志远;刘兆辉;李瑞琴;陈剑秋;罗加法【摘要】为筛选出适合牛粪和秸秆混合物料快速发酵的微生物菌剂,采用槽式堆肥方法,通过设置不接菌种、接种菌剂M1、M2、M3共4个处理,以发酵温度、pH 值、发芽指数、有机质、氮、磷、钾等为评价指标,研究菌剂M1、M2、M3对堆肥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菌剂处理达到50℃时间比不接种处理提前4d,高温维持时间延长10~12 d,接种菌剂处理堆温在50℃以上时间持续了24d,达到了GB/T 7959-2012标准;发酵过程中接种处理的pH值低于对照,pH值呈现下降、上升、下降、平稳的趋势;接种M1、M2处理的油菜发芽指数达到100%;C/N逐渐下降,30 d时接种处理由最初的27.75∶1下降到14.47∶1~17.27∶1,而对照仅下降到20.55∶1;堆肥结束时,菌剂处理的有机质、N+P2O5+K2O含量与NY525-2012标准接近,发酵产物适合做生产商品有机肥的原料.综合各项指标,菌剂1和菌剂2的发酵效果优于菌剂3,菌剂1和菌剂2更适合牛粪和秸秆混合物料发酵.【期刊名称】《中国土壤与肥料》【年(卷),期】2019(000)003【总页数】7页(P172-178)【关键词】牛粪;玉米秸秆;好氧发酵;发酵菌剂【作者】张玉凤;田慎重;边文范;郭洪海;宫志远;刘兆辉;李瑞琴;陈剑秋;罗加法【作者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废弃物基质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环保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废弃物基质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环保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废弃物基质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环保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废弃物基质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环保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废弃物基质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环保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废弃物基质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环保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废弃物基质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环保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养分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临沭276700;新西兰皇家农业科学研究院鲁亚库拉研究中心,哈密尔顿3240【正文语种】中文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畜禽粪便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加。
餐厨垃圾与牛粪混合堆肥及其肥效研究的开题报告

餐厨垃圾与牛粪混合堆肥及其肥效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厨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且对环境和公共卫生形成威胁。
处理餐厨垃圾是目前城市清洁环境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
我国目前采取的主要处理方式包括填埋和焚烧,但这些处理方式存在成本高、环境污染等问题。
堆肥处理是一种经济、环保、可持续的方式。
与此同时,牛粪富含有机质和养分,在肥料方面的应用广泛。
但牛粪中存在较多的残余草料、木屑等不易分解的成分,致使其有效成分不高。
因此,将餐厨垃圾与牛粪混合处理成堆肥,可以使得餐厨垃圾得到有效利用,并且能够改善牛粪中的物理性质,提高肥效。
二、研究目的和方法本文旨在探究餐厨垃圾与牛粪混合堆肥的肥效,从而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提供可行方案。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确定餐厨垃圾与牛粪混合比例,探究不同比例对堆肥肥效的影响。
2.研究不同处理时期对混合堆肥肥效的影响。
3.通过实验比较混合堆肥与单独堆肥在作物生长过程中的肥效,评价其可行性。
方法:实验采用室内小区设计,选取不同比例的餐厨垃圾和牛粪混合堆肥进行小区试验。
在试验过程中,通过监测混合堆肥的物理性质、肥效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评价。
三、研究意义1.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经济、环保的城市垃圾处理方式,并且在牛粪肥料上提高了肥效,为城市清洁环境和生态保护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2.混合堆肥的研究对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技术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通过实验研究混合堆肥对作物生长的肥效,为混合堆肥的推广提供了数据支撑。
四、预期成果1.确定餐厨垃圾与牛粪混合比例对混合堆肥肥效的影响。
2.研究不同处理时期对混合堆肥肥效的影响。
3.评价混合堆肥在作物生长过程中的肥效。
4.形成一篇完整的研究论文。
五、研究进度安排1.阅读相关文献,明确研究方向和实验内容(1周)。
2.确定实验方法,完成实验设计(2周)。
3.进行实验操作,收集数据(6周)。
4.数据分析,整理实验结果并撰写论文(4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