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第七章 药物基因组学

合集下载

分子生物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生物学这门学科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效地推动了药物研发的进步。

分子生物学的应用,可以从药物发现、靶点筛选、药效评估和新药治疗等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药物发现药物发现是药物研发的第一步,选择适合用于治疗某种疾病的化合物,需要对药物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的机制进行理解。

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现在可以快速生成和评估一系列的分子化合物,高效筛选出具有良好药物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的候选药物。

在药物发现过程中,基因组学和中间代谢组学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分支。

其中基因组学可以帮助制药公司识别潜在的靶点,并通过对目标基因的功能研究,发现其和疾病相关的通路。

基于基因组学分析的数据,筛选出具有药物活性的化合物,可以帮助制药公司快速地进入到临床试验的阶段。

二、靶点筛选靶点筛选是药物研发的重点之一。

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可以对自然界中丰富的蛋白质进行分析,并找到一系列适合用于靶向药物研发的蛋白靶点。

通过基因克隆和表达,制备出具有高度纯度的蛋白质,然后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靶点的筛选。

通过靶点筛选,可以快速排除一些缺乏药物活性的化合物,并且寻找到临床前和临床中的靶点。

通过分子模拟技术,可以加速药物研发的进程,发现具有更好药物活性的新化合物,并降低副作用的发生率。

三、药效评估药效评估是药物研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对药物起作用的通路和分子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

例如,通过利用基因敲除技术,可以研究某种药物对机体内蛋白质功能的影响,并进一步确定药物是否对某种疾病有治疗效果。

通过药物研发过程中对药效进行精准评估,可以减少药物开发阶段中的失败率,缩短药物开发周期,并且提高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新药治疗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现在已经可以开发出高度特异性的新药治疗方案。

例如,通过单克隆抗体技术,可以开发出一些高度特异性的药物治疗方案,针对某些具体的靶点,将药物送到靶标上,从而更准确地达到治疗效果。

第七章 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第七章  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RAPD是一种比较精细的分子标记技术,单个碱基的改 变有可能对扩增片断的多态性产生明显的影响。
国内有人利用RAPD对白色念珠菌、淋球菌、水稻白叶 枯病菌进行分型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黄勃等人利用 RAPD 技术对拟青霉属菌株进行分类鉴定时,发现
RAPD 指纹图谱在拟青霉属不同种间具有明显的种的
特异性,可以区别所有形态近似的种类,但对比RAPD
(二)真菌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将目标DNA序列经一定数目和种类的限 制性内切酶(RE)进行酶切,由于不同生物体的基因组DNA在限制性 内切酶的酶切位点的遗传信息有差异, 限制性内切酶在其上的识别
例——捕食线虫真菌的分类发展
粘球和 非收缩环
节丛孢
收缩环
单顶孢
菌网
隔指孢
粘性分枝
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包括DNA碱基组成 (G+C)mol%、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随机扩增多态性 (RAPD) 、Southerm印迹分析 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以及小亚基rDNA(或 rRNA)序列测定等。 过去依赖形态和生理生化等表型特征描述逐 渐引入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按其亲缘关系和 客观的反映系统发育的规律对真菌进行自然分 类,达到人们追求已久的自然分类目的,无疑 是分类学发展过鉴定等的很好的分子 标记,已经被成功地用于动物、植物、人和微生物的遗 传多样性检测、基因定位、品系鉴定、医学诊断、遗传 图谱构建和系统学研究等。 在分析生物间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突变以及亲缘关系鉴 定等方面显示出卓越的功能,一些表型上不能反映的遗传 物质的细微变化都可以通过RAPD技术显示出来。

(整理)分子生物学.

(整理)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1、原核基因调控机制的类型与特点1.负转录调控:调节基因的产物是阻遏蛋白,起阻止结构基因转录的作用。

(1)负控诱导:阻遏蛋白不与诱导物结合时,结构基因不转录;(2)负控阻遏:阻遏蛋白与诱导物结合时,结构基因不转录.2.正转录调控:调节基因的产物是激活蛋白.(1)正控诱导系统:诱导物的存在是激活蛋白处于活性状态;(2)正控阻遏系统:诱导物使激活蛋白处于非活性状态.2、乳糖操纵子和色氨酸操纵子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乳糖——开动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表达利用乳糖的三个酶——细菌利用乳糖。

乳糖操纵子的控制模型内容(1)Z、Y、A基因的产物由同一条多顺反子的mRNA分子所编码;(2)该mRNA的启动区(P)位于阻遏基因(I)与操纵区(O)之间,不能单独起始半乳糖苷酶和透过酶基因的高效表达;(3)操纵区是DNA上的一小段序列(26bp),是阻遏物的结合位点;(4)当阻遏物与操纵区结合时,Lac mRNA的转录起始受到抑制;(5)诱导物通过与阻遏物结合,改变它的三维构象,使之不能与操纵区相结合,激发Lac mRNA 的转录。

大肠杆菌色氨酸操纵子:加入色氨酸——阻遏色氨酸操纵子—相关合成酶基因关闭。

色氨酸操纵子与负控阻遏系统Trp体系参与生物合成而不是降解;Trp合成分5步,有7个基因参与.组成包括:阻遏基因(R)、启动区(P)、操纵区(O)、前导区(L)、弱化区(a)和结构基因区;Trp操纵子的转录调控包括阻遏系统和弱化系统.3、原核与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异同4、DNA水平的表达调控染色质的丢失:不可逆核的全能性(totipotency):细胞核内保存了个体发育所必需的全部基因基因扩增(gene amplification):增加基因的拷贝数非洲爪蟾卵母细胞rRNA基因卵裂时,扩增2000倍,达1012个核糖体药物:诱导抗药性基因的扩增;肿瘤细胞:原癌基因拷贝数异常增加基因重排(gene rearrangement):将一个基因从远离启动子的地方移到距它很近的位点从而启动转录。

药物分子生物学要点

药物分子生物学要点

第一章1、Z-DNA的结构特点、存在的条件Z-DNA:左手螺旋,每个螺圈含有12个碱基对。

并只有一个深沟。

可能在基因表达的调控中起作用活性:B-DNA >A-DNA> Z-DNAZ-DNA的结构特点:1.核糖磷酸骨架呈“之”字形(Zigzag)走向。

2.左旋3.G的糖苷健呈顺式(Syn),使G残基位于分子表面。

4.分子外形呈波形。

5.大沟消失,小沟窄而深。

6.每个螺旋有12 bp。

Z-DNA存在的条件:1.高盐:NaCl>2mol/L,MgCl2>0.7mol/L2.Pu,Py相间排列。

3.在活细胞中如果m5C,则无需嘌呤-嘧啶相间排列,在生理盐水浓度下即可产生Z型。

4.体内的多胺化合物,如精胺、亚胺及亚精胺和阳离子一样,可和磷酸基团结合,使B-DNA转变为Z-DNA.5.某些蛋白质如Z-DNA结合蛋白带有正电荷,可使DNA周围形成局部高盐浓度的微环境。

2、DNA的超螺旋结构与拓扑异构酶超螺旋结构仅在闭合DNA中产生,环状或线状正超螺旋---反向扭转每圈双螺旋碱基数小于10.5(紧缠)。

负超螺旋---同向扭转每圈双螺旋碱基数大于10.5(松缠) 。

意义:DNA复制、转录的启动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拓扑异构酶作用特点:既能切断、又能连接磷酸二酯键分类:拓扑异构酶Ⅰ; 拓扑异构酶Ⅱ作用机制:拓扑异构酶Ⅰ:切断DNA双链中一股链,使另一条链通过切口;适当时候封闭切口,DNA变为松弛状态。

反应不需ATP。

拓扑异构酶Ⅱ:切断DNA分子两股链,断端通过切口旋转。

利用ATP供能,连接断端,DNA 分子进入负超螺旋状态。

3、核酶的定义、锤头结构、举例核酶(Ribozyme):是指本质为RNA或以RNA为主含有蛋白质辅基的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物质。

锤头结构(hammer-head):1986年,Symosn提出A区:被切RNA切割位点GUX(X:C、U、A) 及其附近序列B区:锤头区,在空间上必须与A区紧邻,保守序列(锤头结构可形成第三种“V”形结构、两条互补的RNA相互作用也可以形成锤头结构。

分子生物学ppt课件

分子生物学ppt课件

基因组大小(Mb)
0.58 1.83 4.20 4.60 13.50 12.50 466 165 97 2700 3000
基因数
470 1743 4100 4288 6034 4929 30000 13601 18424 30000 25000
染色体数*
无 无 无 无 16 16 21 4 6 20 23
包括:
结构基因组学
功能基因组学
三个亚领域.
比较基因组学
28
29
一、病毒基因组 二、原核生物基因组 三、真核生物基因组
30
一、病毒基因组
基因组(genome) 1个配(精子或卵子),1个单倍 体细胞或1个病毒所包含的全套遗传物质的总和。病毒核酸 或为DNA或为RNA,可以统称为病毒染色体。
完整的病毒颗粒具有蛋白质外壳,以保护病毒核酸不 受核酸酶的破坏,并能识别和侵袭特定的宿主。
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
1
What is Molecular Biology?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生命规律和生命本质 的学科。
核心内容是从分子水平研究基因和基因的活动,这些活动主要 通过核酸和蛋白质的活动来实现。
医学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人体生物大分子和大分子体系的结构、 功能、相互作用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16
三、基因的结构特点和分类
基因的结构
结构基因:编码区序列(coding region sequence )
在细胞内表达为蛋白质或功能RNA的DNA序列
转录调控序列:非编码序列(non-coding sequence)
基因表达需要的调控区(regulatory region)序列, 包括启动子(promoter)、增强子(enhancer)等。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并从分子水平上阐明蛋白质与蛋白质、蛋白质与核酸之间的互作及其基因表达调控机理的学科。

2 DNA重组技术是将不同DNA片段(如某个基因或基因的一部分)按照人们的设计定向连接起来,在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

3 功能基因组学又往往被称为后基因组学,它利用结构基因组所提供的信息和产物,发展和应用新的实验手段,通过在基因组或系统水平上全面分析基因的功能,使得生物学研究从对单一基因或蛋白质得研究转向多个基因或蛋白质同时进行系统的研究。

第二章染色体与DNA1组蛋白是染色体的结构蛋白,其与DNA组成核小体。

2 C值: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3 DNA的一级结构即是指四种核苷酸的连接及排列顺序,表示该DNA分子的化学构成。

4DNA二级结构是指两条多核苷酸链反相平行盘绕所生成的双螺旋盘绕结构。

5DNA的高级结构指DNA双螺旋进一步扭曲盘旋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

6核小体是由H2A、H2B、H3、H4各两个分子生成的八聚体和由大约200bpDNA组成的。

八聚体在中间,DNA分子盘绕在外,而H1则在核小体的外面。

每个核小体只有一个H1。

7DNA的半保留复制是DNA在复制时首先两条链之间的氢键断裂两条链分开,然后以每一条链分别做模板各自合成一条新的DNA链,这样新合成的子代DNA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

8复制时,双链DNA要解开成两股链进行,使复制起点呈叉状,被称为复制叉。

9复制子为生物体DNA的复制单位。

10错配 (mismatch):DNA分子上的碱基错配称点突变(point mutation)11缺失:一个碱基或一段核苷酸链从DNA大分子上消失。

12插入:原来没有的一个碱基或一段核苷酸链插入到DNA大分子中间。

13框移突变是指三联体密码的阅读方式改变,造成蛋白质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2024版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第四版

2024版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第四版

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第四版•绪论•基因与基因组•DNA复制与修复•转录与转录后加工•蛋白质翻译与翻译后加工•基因表达的调控•基因工程与基因组学01绪论分子生物学的定义与发展分子生物学的定义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特别是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遗传密码的破译、基因工程技术的建立等,分子生物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在医学、农业、工业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应用。

基因与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基因的结构、表达调控及其在生物体发育和进化中的作用。

DNA复制、转录与翻译的过程与调控研究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及其调控机制,揭示生物体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其与生物体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关系。

基因表达的调控研究基因表达的时空特异性及其调控机制,揭示生物体发育和适应环境的分子基础。

包括DNA 重组技术、基因克隆技术、核酸序列分析技术等,用于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生物信息学方法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方法结构生物学方法利用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的方法对生物大分子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揭示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细胞培养和遗传学手段研究基因在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和功能。

利用X 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等技术解析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揭示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02基因与基因组基因的概念与结构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因子。

基因的结构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编码区又可分为外显子和内含子。

基因通过DNA序列的特异性来实现其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基因组的组成与特点基因组是一个生物体所有基因的总和,包括核基因组和细胞器基因组。

基因组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同生物体的基因组大小和基因数量差异巨大。

基因组中存在着大量的重复序列和非编码序列,这些序列在生物进化、基因表达和调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药学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药学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药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041120课程名称:分子生物学/pharmaceutical molecular biology学时:36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专业:药学专业开课学期:开课部门: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考核要求:考查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史济平主编,《药学分子生物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王镜岩等主编,《生物化学》(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B.D.Hans,《Biochemistry》(英文版),科学出版社,2002王镜岩译,现代生物化学精要速览:《生物化学》,科学出版社2004 王琳芳,杨克恭,《医学分子生物学原理》,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 R.M. 特怀曼著.陈淳、徐沁等译. 《高级分子生物学要义》,科学出版社,2001朱玉贤等编著,《现代分子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阎隆飞等编著,《分子生物学》,中国农业出版社,静国忠主编,《基因工程及其分子生物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Robert F. Weaver,MOLECULAR BIOLOGY(影印版),科学出版社& McGraw-Hill Companies.Inc.2001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授课对象为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药学专业的学生。

分子生物学是药学专业学生的选修课。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来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其核心内容是通过生物的物质基础――核酸、蛋白质、酶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等运动规律的研究来阐明生命现象的分子基础,从而探索生命的奥秘。

本课程侧重于核酸的分子生物学,从基因展开,突出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其如何操作这两个重要的生命过程,围绕DNA复制,转录,表达和调控等方面给予论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系统而深入地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拓宽专业口径,为学生以后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研究新药以及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代谢规律,阐明药物作用的机理奠定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是一种位于内质网膜上的糖蛋白,能催化一
系列内源性和外源性亲脂糖苷配基底物(如 胆红素,甾体激素,药物和杀虫剂等)反应。
UGTs的分布
a. 主要存在于肝,但也有一些同工酶在肾
脏、胃、小肠、结肠等组织中也有表达。
b. 根据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可将UGT分为
2大家族:UGT1和UGT2
UGT1A*28相关的伊立替康疗效

特征:数量多,分布广,稳定遗传,分析简单,可能
引起蛋白质结构的改变和表达水平
位置:基因编码区(cSNP,coding-regions SNP), 3’ 5’ 非编码区,内含子和基因之间的连接区 引起氨基酸残基改变的为非同义SNP(synonymous SNP), 不引起氨基酸残基改变的为同义SNP
巴比妥类药物
奥美拉唑
药物效应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
非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
药物基因组学关注个体和群体之间的 遗传多态性,其研究重点在于阐明个 体对药物不同反应的遗传学基础,实 现个体化医疗。
N-乙酰转移酶2 (芳香胺N-乙酰转移酶) N-acetyltransferase 2
(arylamine Nacetyltransferase)
(2)RTK的活化
1、结合配体后,受体形成二聚体 或寡聚体; 2、受体膜内部分发生构象变化; 3、酪氨酸残基发生自体磷酸化; 4、形成SH2结合位点的空间结构, 与具有SH2结构域的下一级信号 分子结合; 5、信号逐级传递;
(二)基因多态性与药物效应靶分子
药物代谢遗传因素的决定性
(二)药物效应的个体多样性
药物不良反应(ADR):在正常治疗药物用量和正常用 法下出现的有害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二)药物效应的个体多样性
个体差异(individual
variability)指不同个 体对同一药物同一剂量的反应存在量与质的 差别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 超快速代谢型(ultrarapid metabolizer, UM)
- 快速代谢型(extensive metabolizerbolizer, PM)
• 酶的基因型(genotype)
PM的代谢缺陷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YP450的个体和种族差异
有些CYP450(如CYP2D6和CYP2C19)的活性存在二 态性分布,即遗传多态性


(nonsynonymous SNP)
检测SNP的技术
PCR-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 AS-PCR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
TaqMan探针方法
基因芯片(Genechips)
质谱芯片(MassArray)
应用
1.
2. 3. 4. 5.
确定基因多态性和疾病的关系 解释个体间的表型差异对疾病的易感程度 对未来疾病做出诊断 研究不同基因型个体对药物反应的差异, 指导药物开发及临床合理用药 个体间SNP千差万别,通过SNP检测等技 术进行法医鉴定及个体识别
第七章 药物基因组学
基因(gene)
核酸分子中储存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基因组(genome) 细胞或生物体中,一套完整的单倍体遗传物质的总和。
HGP(Human Genome Project)
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
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是研 究遗传变异与药物反应相互关系的一门学 科,以提高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为目标
P450酶的命名
• 酶蛋白中所含血红素与一氧化碳结合后于可见光
450nm处有最大吸收峰而命名

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简称P450 酶

Cytochrome P450, CYP450
在写法上,CYP表述酶蛋白或mRNA,cyp则 表示编码酶蛋白的基因。
P450酶分类
根据氨基酸序列相似程度进行分类
候选基因分析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第二节 药物基因组学与个体化医疗实践
一、遗传变异与药物应答
(一)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代谢
1.细胞色素P450
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P450或CYP450,简称
CYP450)为一类亚铁血红素—硫醇盐蛋白的超家
族,它参与内源性物质和包括药物、环境化合物
在内的外源性物质的代谢。
(二)基因多态性与药物效应靶分子
• 药物需要与机体中的靶分子结合才能引发药物效应:
如受体、信号分子、细胞因子等 • 大多数受体本质为蛋白质,而蛋白质是相应基因的表 达产物。 • 受体的结构基因或调节基因在序列上成遗传多态性。 • EGFR为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成员之一。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 CYP2D6和CYP2C19的遗传多态性在地理上呈
现相反分布 - CYP2D6慢代谢型在白种人中占5%-10%,在黄 种人中占1%-2% - CYP2C19慢代谢型在白种人中占3%-5%,在黄
种人中占15%-20%
2、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s)
• 主要分布在肝脏中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 转移酶(UGTs)是进行Ⅱ相生物转化最重要 的一种酶。
三、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 (HapMap计划)
目标是以SNP 为标志,构建 人类DNA序列 中多肽位点的 常见模式,即 单体型图 (HapMap), 以及特异识别 这些单体型的 标签SNP
单体型(haplotype):是指位于染色体上倾 向于整体遗传的一组紧密连锁的遗传标记 物。
一个染色体区域可以有很多SNP位点,但在 每一单体型中总有几个SNP对于检测这一单 体型是必需的,这种SNP被称为标签SNP (haplotype tag SNP, htSNP)
利用HapMap数据库,研究人员通过比较不同个体
的基因组序列来确定染色体上共有的变异区域。 有助于发现与人类健康、疾病以及对药物和环境 因子的个体反应差异相关的基因。
HapMap对疾病和药物治疗应答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描述了个体差异位点的分布;


另一方面构建了以人群中遗传差异的传递模式
为主要内容的图谱,使研究人员可以根据这一
一般情况下,只用少数几个标签SNP,就能够提供
某一条染色体片段内大多数的单体型。
在人类染
色体的很 多区域中, 单体型的 分布,并 不是均匀 的
HapMap计划 是由多个国家(加拿大、中国、日本、
尼日利亚、英国和美国)联合进行的项目。这一
计划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免费向公众开放关于人
类疾病(及疾病对药物反应)相关基因的数据库。
- CYP3A3,CYP3A4
- CYP4V2
CYP450的个体和种族差异
许多药物采用同一剂量个体间的血液
浓度可以相差很大, 如去甲替林同一
剂量血药浓度可相差30倍,而CYP450
活性的差异是决定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CYP450的个体和种族差异
• 有些CYP450(如CYP2D6和CYP2C19)的活性存在二态 性分布,即遗传多态性 • 酶活性表型(phenotype)
二、单核苷酸多态性
二、单核苷酸多态性
(一)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也叫单碱基多态性,是指
不同个体基因组DNA序列上单碱基
的差异。
包括单碱基的转换,颠换,插入,
缺失等形式
等位位点(allele):同 一位置上的每个碱基类型 一个人所拥有的一对等位 位点的类型被称为基因型 (genotype) 鉴定一个人的基因型,被 称为基因分型 (genotyping)
CYP450的功能与药物的关系
• CYP的功能涉及到体内药物的氧化代谢、
生物活化和降低细胞毒性
• 氧化代谢途径包括羟基化、去甲基化、去 烷基化和环氧化等
人体中参与药物氧化代谢的CYP
• 属于1-4族,大约5-10种 - CYP1A2, - CYP2B6, CYP2D6, CYP2C9/10, CYP2E1 CYP2C19,
巨大的遗传图谱和所揭示的人类群体的分子遗
传机制,为发现药物应答个体差异和复杂性疾
病相关易感基因确定研究方案和选择需要进行
分析的htSNP。
四、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
筛选和鉴定与疾病或药物应答表型相关的遗传标记物 是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关联分析:通过比较和分析病例与对照个体遗传标记出现的
频率确定关联度。
族 (相似程度≥40%),族用阿拉伯数字,如CYP1、
CYP2等;
亚族(相似程度≥55% ),亚族用大写英文字母,如
CYP1A,CYP2D等; 同一亚家族的各种单酶,用阿拉伯数字加以区分,如 CYP1A2、CYP2D6等
CYP450的功能
• 是自然界最具催化作用的广谱生物催化剂 • 催化内源物质(如甾类化合物,脂肪酸,激素等)的代谢和 合成 • 催化外源性物质(如药物,农药,抗氧化剂,增味剂,溶剂, 染料,麻醉剂,石油产品等)的代谢,起到解毒与活化的作 用 (结果对机体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