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基因组学-赵用

合集下载

FDA对药物基因组学早期临床研究的建议_赵德恒

FDA对药物基因组学早期临床研究的建议_赵德恒

◇综述与讲座◇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中国药理学会主办CN 34-1206/R,ISSN 1009-2501http://www.cjcpt.com2015Feb;20(2):208-2122013-07-02收稿 2014-03-14修回赵德恒,男,主任药师,主要从事药品审评工作。

Tel:010-68585566 E-mail:zhaodh@bde.org.cnFDA对药物基因组学早期临床研究的建议赵德恒,萧惠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北京100038摘要 药物基因组学是当前一个热点话题。

FDA于2013年发布了“临床药物基因组学指导原则:早期临床研究的上市前评价和对说明书的建议”,本文介绍其中第IV部分基因组学的临床评价。

我国还没有类似的指导原则,期待本文对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和监管有益。

关键词 FDA;指导原则;药物基因组学;早期临床研究;研究设计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2501(2015)02-0208-05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PGx)是与药物反应相关的DNA和RNA特征变异的研究,药物反应包括药物吸收和处置[例如,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PK)]、药物效应[例如,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以及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1]。

由于药物基因组学在新药研发和临床合理用药中有重要价值,近年来发展迅速。

FDA于2013年1月份发布了有关药物开发早期临床研究中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的指导原则[2]。

在药物开发期间基因组学方法的应用,是从药物发现开始到整个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确认过程中,一个持续逐步发展的过程。

然而,该指导原则的重点是对Ⅰ期和Ⅱ期临床试验中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设计的一般原则、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提出建议,而不是提供支持药物批准所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最终证据。

该指导原则主要包括:I前言、II背景、III预期的DNA样品的收集、IV基因组学的临床评价、V说明书中包括的药物基因组学资料。

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批项目

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批项目
181 无机纳米材料化工合成及其光(热)电转换功能 施伟东 江苏大学
182 钢结构 施刚 清华大学
183 建筑结构抗爆分析 师燕超 天津大学
184 有机功能分子设计合成及组装 邵向锋 兰州大学
185 纳米结构的压印成形机理与控制 邵金友 西安交通大学
186 服务运营优化 荣鹰 上海交通大学
187 纳米尺度下离子束与固体相互作用 任峰 武汉大学
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批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依托单位
1 数学地质 左仁广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 认知与协作无线网络 邹玉龙 南京邮电大学
3 非线性水波及其与海洋结构物的相互作用 邹丽 大连理工大学
4 函数空间与非光滑分析 周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 昆虫病毒学 周溪 武汉大学
80 肝癌血管转移相关肿瘤微环境 杨鹏远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81 代数组合学 杨立波 南开大学
82 神经退变的分子机制 杨竞 北京大学
83 动态投融资与资产定价 杨金强 上海财经大学
84 发育生物学 杨辉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85 环境地球化学 晏宏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86 染色质重塑子影响转录调节的机制研究 颜光玗 南方医科大学
87 计算机图像与视频处理 颜波 复旦大学
88 生物分子组装 闫学海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89 人类胚胎早期发育机制 闫丽盈 北京大学
90 海工钢筋混凝土结构 闫东明 浙江大学
91 金属催化材料 鄢俊敏 吉林大学
92 RNA结合蛋白的转录和表观遗传调控功能机制 薛愿超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93 具有尖峰孤立子的可积浅水波方程 薛波 郑州大学

四川大学2018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_四川大学考研网

四川大学2018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_四川大学考研网
魏于全 俞德超 梁朋 杨莉 李炯 邓洪新 朱文 聂春来 蒋扬富 莫显明 文艳君 吴扬 程平
科学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复试:医
②201 英语一 学生物学基
③708 医学生物学 础和前沿或
④802 生物化学(医学) 生物学基础
或 或细胞生物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学
②201 英语一 学制:3 年
③656 生物学 学 费 : 8000
学 费 : 8000
元/生.年
科学学 位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复试:医
②201 英语一
学生物学基
③656 生物学
础和前沿或
④939 生 物化 学 ( 自 主命 细胞生物学
程平 陈县城
0805Z4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
01(全日制)纳米靶向药物制 剂
02(全日制)纳米生物活性材 料
03(全日制)纳米医学分子诊 断与治疗
复试:医 ③708 医学生物学
学生物学基 ④802 生物化学(医学)
础和前沿或 或
细胞生物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学制:3 年 ②201 英语一
学 费 : 8000 ③656 生物学
元/生.年 ④939 生 物化 学 ( 自 主命 题)
03(全日制)衰老的细胞分子 机制
04(全日制)神经分子细胞生 物学
01(全日制)功能基因组学/ 疾病相关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
林硕 肖波 李涛
科学学 位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复试:高
②201 英语一
等有机化学
③613 无机及分析化学(含 实验
仪器分析)
学制:3 年
④829 有机及物理化学(含 学 费 : 8000

产学研一体化药学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成果-医药化学教学团队

产学研一体化药学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成果-医药化学教学团队

产学研一体化药学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成果(2010-2013)一、联合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课程体系的完善,形成适应性强、特色鲜明的药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和完善课程体系,完成45门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工作。

二、课程建设实验区已建省级精品课程1门“天然药物化学”;校级精品课程2门“医学化学”、“药物分析”;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药剂学”、“医学化学”;校级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三、教材建设2010年至今,共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9部,其中主编教材5部,教材4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

四、完成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模型、教学资料建设,网络实验室的初步构建医药化学教学视频资源建设,。

五、教学比赛获奖14项:1. 2010年,喻芳获“昆明医学院首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三等奖2. 2010年,黎唯获“昆明医学院首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优秀奖3. 2010年,黎唯获“昆明医学院首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教案讲稿比赛优秀奖4. 2010年,章小丽获“昆明医学院首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伯乐奖5. 2011年,喻芳获“昆明医学院第三届双语教学讲课比赛”三等奖6. 2011年,李美红获“昆明医学院第三届双语教学讲课比赛”优秀奖7. 2011年,何波获“昆明医学院第三届双语教学讲课比赛”优秀奖8. 2011年,章小丽获“昆明医学院第三届双语教学讲课比赛”伯乐奖9. 2012年,李美红获“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青年教师普通话课堂教学比赛”三等奖10. 2012年,陈亚娟获“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青年教师普通话课堂教学比赛”三等奖11. 2012年,范雅婷获“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青年教师普通话课堂教学比赛”三等奖12. 2012年,章小丽获“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青年教师普通话课堂教学比赛”伯乐奖13. 2012年,鲁卫东获“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青年教师普通话课堂教学比赛”伯乐奖14. 2012年,沈志强获“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青年教师普通话课堂教学比赛”伯乐奖六、教研教改共发表教改论文15篇,负责校级教改项目5项,并参与了教育部2项“高等学校教改项目”子项目的研究。

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基 因芯 片技 术在 中药 基 因组 学 研 究 中 的应 用
唐 先 明 ,王振 月 ,赵 海 鹏 王 宗权 ,陈 智 岩 ,
(. 1黑龙 江 中医药大学 药学 院 , 黑龙 江 哈尔 滨
2 河北 以岭 医药研究 院 , . 河北 石家庄
104 500;
003 ) 5 0 5
摘要: 该文基fJ ̄基因组学特别是功能基因组学及一些生物技术手段的研 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fE - 从一个新的视角提出
2 in d a stt.Yl g, _e O 0 3 , hn ) .Yl gMe i l ntue in e 5 o 5 C i i c I i i 6 a
Absr c :nti p p ran w rsac t tg f“ CM e o c ’ sp o oe n te b sso c ivme t a d a v c si t a t I hs a e e ee rhsr e yo T a G n mis’ rp sd o h ai fa hee ns n d a e n i n
了开展 “ 中药基 因组 学( C eo m c) 研究 的策略。认为 当前 中药 的现代 化研 究应 集 中体现 于 中药基 因组 学, T M G nm is ” 并将
以基 因芯片等为核 心的基 因技术 引入 中药基 因组 学和现代 中药研究。将 中药的作用机理 或功 能利 用能代表其功 能的一
组基 因表 达的影响来诠释 。
关键词 : 基因芯片; 中药基因组学; 中药现代化 中图分 类号 : 2一 3 R O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 编号 :0 80 0 ( 0 7 0 — 9 - A 10 -8 5 2 0 ) 5 1 7 3 0 0
App ia i n o ne Ch p Te h l g o Tr d to a i ne e M e i i e Ge mm is lc to fGe i c no o y t a ii n lCh s d cn no c

药物基因组学与个体化给药

药物基因组学与个体化给药
p t f P n dn s a o n u ty C mp n ,P n d n s a 6 0 0 h n ; 2. e P o l S Ho p t f Ba f n , ia o i g i g h n C a I d sr l l o a y i g ig h n 4 7 0 ,C ia Th e pe’ s ia o o e g l
B oe g4 0 0 , hn ) a f 5 0 4 C ia n
【 bt c] T rmoete ee p n f e oa zdmeii ,h uhrep ud dtegnrt na dpe A sr t a opo t h vl met r nle dc e tea to x o n e e e i n r— d o op s i n h ao
薛梅, 周静 . 味子 多糖 的提取及 含量 测定 [ ] 陕西 中 医, 五 J.
2 0 , 4 3 :6 .6 . 0 3 2 ( ) 2 72 8 张 兰 杰 . 维 华 . 珊 红 . 五 味 子 果 实 中 多 糖 的 提 取 与 纯 张 赵 北
究[] 制剂研究,0 3 2 ( )5 . J. 2 0 ,0 4 :0 周 庆华, 范卓文, 杨莲 荣 . 五味 子提取物 超临 界 C 萃取工 O 艺的研究[ ]制剂工艺,0 3 3 ( )4 .5 J. 2 0 , 1 3 : 44 . 刘 本, enJ 超临 界 C 2流体提 取五 味子 中的五 味子 甲 D a R. O 素 [] 中 国 医 药 工 业 杂 志 ,0 0 3 ( ) i 11 3 J. 2 0 , 13 :0 .0 . 刘本 , a R, reR. DenJ Pi c 法多索溶剂 提取五 味子 中的五 味子 甲素[] 中成 药,0 0 2 ( )5 75 9 J. 2 0 ,2 7 :0 .0 . 李晓宁 , 崔卉, 宋又群 , . 等 辽五 味子果实 挥发油成分 的鉴定 []药 学 学报 ,0 13 ( )2 52 9 J. 2 0 ,6 3 :1 .1 . 王炎, 王进 福, 尤宏 , . 五味子 种子 挥发油 的 GCMS分 等 北 . 析 [] 中 国药 学 杂志 ,0 1 3 ( )9 .2 J. 2 0 ,6 2 :19 .

系统生物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系统生物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系统生物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宋挺【摘要】我国中药的体内作用过程一直不明确,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将中药的研究与系统生物学相结合,有可能从系统的角度诠释中医药多靶点、平衡调理和标本兼治的治病机制和分子机制,为中药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The action proc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body is not clear.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ife science, it is possible to explain the cure mechanism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eatures with multi-target, balance regulating, taking measures both from its root cause and symptoms from perspective of system by combining the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systems biology, offering some new thought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期刊名称】《合肥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00)006【总页数】3页(P86-88)【关键词】系统生物学;中药研究;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作者】宋挺【作者单位】合肥师范学院医院,安徽合肥23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即传统中国药,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具有深刻影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3面上项目资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3面上项目资料

第25卷第12期2013年12月V ol. 25, No. 12Dec., 2013生命科学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文章编号:1004-0374(2013)12-1161-6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013年度面上项目项目名称申请人依托单位1微生物学含羞草beta-根瘤菌共生固氮基因分子进化及菌植互作分子基础的初步研究刘晓云河北大学"万年生"野生稻内生菌多样性及分子系统进化研究谭志远华南农业大学中国芽胞杆菌属资源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刘 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共生细菌在象白蚁木质纤维素降解过程中的作用与机理研究杨 红华中师范大学内蒙古黏细菌资源多样性及其抗马铃薯晚疫病活性分析刘惠荣内蒙古农业大学海洋与内陆盐环境嗜盐古菌比较分类学研究崔恒林江苏大学产甲烷条件下互营烃降解菌Syntrophus sp.的定向分离及其烃降解基因研究承 磊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Myroides属模式种的比较基因组学、种的分化及其与环境适应的关系秦启龙山东大学海洋拟杆菌的多样性分析、分离鉴定及拟杆菌纲分类体系的整理与重构杜宗军山东大学基于DNA-稳定同位素探针对腾冲酸性温泉甲烷氧化菌群的宏基因组学研究贺治国中南大学泥河湾古遗址原核微生物的分子勘探及放线菌物种分离和系统分类张利平河北大学盐生植物中华补血草内生放线菌资源及其盐胁迫下的促生作用机制研究秦 盛江苏师范大学中国黑星菌科真菌的系统分类研究张 英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粉褶蕈属分子系统学研究李泰辉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宋 斌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黏菌个体发育与黏菌内细菌关系的研究王 琦吉林农业大学横断山区大型地衣特有种及其内生真菌遗传多样性研究郭守玉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金沙江干热河谷地衣的物种组成及生物地理学研究王立松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被孢霉科的形态、生理和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刘小勇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全球广义粉孢牛肝菌属的系统学与分类学研究李艳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药用真菌大团囊虫草菌异黄酮关键合成酶基因CoCHS1的克隆及功能研究陈新爱浙江大学基于食菌动物粪便的高通量测序分析隐孢真菌多样性与分布于富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甲虫肠道酵母菌多样性研究惠丰立南阳师范学院中国巨孢衣科地衣系统分类学研究任 强山东师范大学人腺病毒分型标准和重组进化机制研究曲章义哈尔滨医科大学食品级细菌双精氨酸信号肽的分泌机制研究高 强天津科技大学地衣芽孢杆菌耐热性的遗传基础王正祥天津科技大学Vc混合菌发酵伴生菌活性蛋白基因克隆表达及其对产酸菌作用机制吕淑霞沈阳农业大学结合组学技术进行安丝菌素生产的发酵工程研究钟建江上海交通大学专性化能自养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亚铁氧化和硫氧化代谢的基础研究刘相梅山东大学硫碱弧菌(Thialkalivibrio sp.) D301硫醌氧化还原酶表达调控机制与进化研究邢建民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LAL家族转录因子对莫能菌素生物合成途径的调控机理研究赵广荣天津大学海洋真菌多糖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关键合成酶性质研究宋勇春南京大学大肠杆菌合成5-氨基乙酰丙酸的调控机制研究祁庆生山东大学∙基金∙生命科学第25卷1162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转化菌株可控式分化的RNAi调控系统的构建和分析财音青格乐天津大学寡发酵链球菌抗氧胁迫的分子机制佟卉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天蓝色链霉菌孤立应答调控蛋白OrrA参与次级代谢全局调控的信号传导机制研究芦银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大肠埃希氏菌S-腺苷高半胱氨酸核苷酶的作用机制及其作为抗菌药物靶点的探究谷劲松济南大学恶臭假单胞菌NCIMB9869降解芳烃污染物3,5-二甲基苯酚的代谢途径研究许 楹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依赖Na+的新型HCT家族转运蛋白SdmlT的功能鉴定及其重要氨基酸残基的功能分析姜巨全东北农业大学单体可控的新型短链PHA的古菌合成及材料性能分析韩 静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苏云金芽胞杆菌控制溶源性噬菌体关键因子的功能和作用模式彭东海华中农业大学长双歧杆菌新的LuxS/AI-2依赖的QS系统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袁 静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宏基因组学方法发掘新颖I型聚酮化合物研究冯治洋南京农业大学液体静置培养灵芝酸生物合成的表观遗传调控研究章文贤福建师范大学链霉菌GB-2中西索米星与新霉素共合成的代谢机制研究陈义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抗肿瘤药物链黑菌素生物合成的后修饰过程及其代谢过程研究邓子新上海交通大学在分枝杆菌中从简单碳源自给自足合成雄甾烯酮的研究王风清华东理工大学利用ΔSRP抑制子挖掘蛋白转运新途径的基础研究张大伟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FluG-BrlA途径参与斜卧青霉分生孢子生成和糖苷水解酶合成调控的功能研究秦玉琪山东大学圈卷产色链霉菌隐性次级代谢基因簇的调控机制田宇清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一种新型蛋白酶在耐辐射球菌电离辐射抗性中的作用机制华跃进浙江大学海洋细菌漆酶Lac15嗜卤素离子机制研究肖亚中安徽大学堆囊菌木聚糖酶Xyn11B特征序列对其膜定位和酶学性质的影响吴志红山东大学构巢曲霉形态建成调节网-SIN途径反向调节子(Suppressor)对于胞质分裂的调控机制陆 玲南京师范大学糖苷水解酶GH5亚家族活性中心架构及其功能快速演化的相关机理研究王禄山山东大学TetR家族调控因子AtrA调节达托霉素生物合成的转录调控机制研究毛旭明浙江大学裂殖酵母多胺代谢途径中新型核糖开关的研究陈东戎复旦大学黑曲霉糖代谢途径中关键酶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的系统研究孙际宾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酶动力学稳定性机制及其分子设计冯 雁上海交通大学近平滑假丝酵母立体选择性(R)-和(S)-羰基还原酶的催化机制与理性设计张荣珍江南大学单细胞尺度上解析厌氧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张卫文天津大学细菌胞外蛋白酶C末端PPC结构域吸附功能的多样性及其分子机制何海伦中南大学I型聚酮手性中心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郑舰艇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茎瘤固氮根瘤菌中参与趋化作用的受体蛋白Mcp5的功能机理研究解志红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苏云金芽胞杆菌L-赖氨酸2,3-氨基变位酶与杀虫晶体蛋白形成的关系及调控作用机制研究丁学知湖南师范大学白念珠菌Wor1介导的调控网络在白灰形态转换中的作用机制陈江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黏细菌生物膜中基于核酸-多糖相互作用的复合型胞外基质的生物学特性和构建机理胡 玮山东大学Sop1和Sop2的功能及其在DNA损伤应答中的作用王 瑜中国农业大学必需调控系统PhoPQ快速起源及与细菌有丝分裂的调控关系钱 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酮古龙酸菌醌酶-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的研究和原位重构张怡轩沈阳药科大学DNA甲基化在寡孢节丛孢捕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功能研究孙 昌云南大学耐辐射奇球菌表面S层蛋白的生化功能及其在吸附转化重金属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田 兵浙江大学一块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链霉菌染色体外遗传因子的进化关系研究覃重军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013年度资助项目第12期1163基于特殊多肽序列的新型SOD嗜热机制解析及耐高温工业酶改造王 威南开大学氧化胁迫诱导白腐真菌漆酶基因高效表达的分子机制及其生物学意义研究杨 洋华中科技大学埃博霉素与其核心生物合成基因簇邻近基因关系研究黎志凤山东大学自噬降解通路对产油酵母油脂积累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张素芳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真菌紫杉醇合成相关基因及其功能研究张 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酿酒酵母极性生长关键调控分子Rho3的新调控因子、下游效应分子及功能的鉴定高向东武汉大学耐辐射异常球菌转录调控蛋白CarD参与辐射氧化胁迫反应调控机制的研究陈 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高通量异源表达激活链霉菌沉默抗生素生物合成途径陶美凤上海交通大学大肠杆菌合成黄酮类化合物关键前体丙二酰辅酶A的代谢调控陈 坚江南大学丙酮丁醇梭菌碳代谢物调控蛋白CcpA的功能域鉴定和结构优化姜卫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瑞氏木霉内质网相关蛋白降解途径(ERAD)在蛋白合成分泌中的调控机理钟耀华山东大学大肠杆菌异丁醇合成途径中还原力调控的机制研究张学礼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生产L-缬氨酸的代谢工程研究王小元江南大学基因组变构改进酵母胁迫耐性等复杂表型的分子机理吴雪昌浙江大学内生真菌紫杉醇的生物合成及机制解析赵 凯黑龙江大学部分革兰氏阴性细菌耐药普遍规律的数字化研究丁 凡东北农业大学谷氨酸棒杆菌新型高效基因表达及打靶系统的构建徐大庆河北农业大学利用定向演化探索LuxI及其同源酶的底物特异性孙连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喜温硫杆菌硫代谢双组份调节系统基础研究林建强山东大学发酵草本能源植物产甲烷菌群的宏基因组与宏蛋白质组学研究刘 斌福建农林大学微生物共代谢降解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的关键酶及其调控机制研究戴亦军南京师范大学海拔梯度变化对高寒草甸土壤N2O功能微生物的影响张于光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苜蓿中华根瘤菌P-type ATPase介导的铜抗性机制及其调控机理研究韦革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丛枝菌根共生体中碳、氮相互“对话”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田春杰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富营养化湖泊中浮游病毒控制藻类生产力和调节细菌死亡率的生态功能研究赵以军湖北工业大学水-沉积物界面细菌种群协作规律及可培养性研究屈建航河南工业大学SXT/R391元件在华南沿海溶藻弧菌中的分布、分子特征及水平转移能力研究罗 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细菌VI型分泌系统抗环境胁迫新功能研究及其作用机制解析王 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电极活性微生物原位合成纳米钯及催化难降解污染物定向还原机制王爱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重金属矿业废弃物酸化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动态研究黄立南中山大学Rhodococcus jialingiae djl-6-2降解多菌灵的途径及分子机制研究洪 青南京农业大学溢油沉积物中微生物功能种群演替及其与石油降解进程耦合机制吕镇梅浙江大学嗜热盐碱厌氧菌Natranaerobius thermophilus独特的多极端环境适应机理赵百锁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可安全稳定高效降解环境雌激素的假单胞菌的研制与应用梁如冰上海交通大学短命植物抱茎独行菜内生菌多样性与共生抗旱研究安登第新疆师范大学一株中度嗜盐嗜碱菌Na+/H+逆向转运蛋白转运机制研究杨春玉山东大学婴儿肠道分节丝状菌(SFB)的培养与免疫调控机理研究王 欣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一个新的双组分系统RhpRS调控III型分泌系统的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贾燕涛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磷酸二酯酶PdeR调控水稻白叶枯病菌毒性的分子机制研究何晨阳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病原细菌与线虫互作的感知信号通路黄晓玮云南大学维氏气单胞菌tmRNA和Bvgs-RR介导的致病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研究刘 柱汕头大学环丙沙星诱导下大肠杆菌sRNA的表达变化及其在耐药中的作用付英梅哈尔滨医科大学一种与金葡菌天然耐药相关的新的调节性RNA (RNA-V)生物学功能研究杨 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铜绿假单胞菌 ExoS 毒素蛋白诱导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研究金守光南开大学铜绿假单胞菌SuhB对三型分泌系统调控机理的研究吴卫辉南开大学生命科学第25卷1164三型分泌系统开关蛋白SepD调控效应蛋白输出的分子机制王 岱厦门大学毒素-抗毒素系统SzeTA对高致病性2型猪链球菌89K毒力岛的稳定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李 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铜绿假单胞菌中参与急-慢性感染转化的Ⅲ分泌系统调控途径及机理研究段康民西北大学稻瘟病菌附着胞形成阶段代谢组学研究林福呈浙江大学稻瘟病菌cAMP-PKA信号途径下游基因调控网络及其功能研究王政逸浙江大学低毒病毒侵染对板栗疫病菌线粒体机能的影响陈保善广西大学转录因子Sfu1和Sef1调控白色念珠菌共生-致病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陈昌斌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白念珠菌二氧化碳感应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研究黄广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低温增强甜菜黑色焦枯病毒致病性的分子机制研究王献兵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番茄黄曲叶病毒和烟草曲茎病毒Rep蛋白介导卫星DNAβ复制选择性的分子机制研究钱亚娟浙江大学烟草花叶病毒RNA发生poly(A)-rich型多聚腺苷酸化的研究李为民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一种病毒诱导的RNA沉默在植物细胞间转运机制的研究洪益国杭州师范大学烟草丛顶病毒不依赖帽子翻译机制的RNA结构基础解析原雪峰山东农业大学MicroRNA与NBS-LRR类受体蛋白在SMV-大豆互作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哈 达内蒙古大学细胞及病毒microRNA在杆状病毒复制中的作用钟 江复旦大学白纹伊蚊细胞凋亡通路及其对蚊媒病毒感染的影响刘青珍武汉大学基于单细胞分析技术探讨口蹄疫病毒持续感染机制郑从义武汉大学IRF-1抑制原型泡沫病毒复制机制研究乔文涛南开大学无囊膜病毒诱导细胞融合机制的研究郭 洪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TLR3、TLR7配体增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细胞免疫应答的机制研究王金宝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复制受宿主分子伴侣HSC/HSP70调控的机制郭忠建江苏大学KCTD1介导朊蛋白与泛素连接酶E3相互作用的功能研究孙桂鸿武汉大学宿主细胞因子Integrin在杆状病毒入侵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王曼丽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38K磷酸酶亚家族在杆状病毒衣壳装配中的分子机理研究杨 凯中山大学EV71感染所引起的CNS中免疫反应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相互作用在病毒致病过程中的机理研究李琦涵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人SR-BI基因多态性调控的脂质代谢对HCV入侵和感染的影响任 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朊病毒致病过程中细胞自噬和凋亡的相互串扰杨怀义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基于适配子靶向病毒蛋白的策略研究HCV导致肝癌的机制与规律章晓联武汉大学疱疹病毒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参与激活潜伏感染Epstein-Barr病毒(EBV)的分子机制研究彭 涛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登革病毒RNA结合宿主RBP的新发现及其在病毒基因组复制中的分子机制雷迎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嗜肝DNA病毒聚合酶新功能区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王勇翔复旦大学我国新发现的14、55型腺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与基因组重组机制的研究张其威南方医科大学乙型脑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5的晶体结构研究龚 鹏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乙型流感病毒M1的核穿梭机理及其在复制中的作用曹 帅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肠道病毒71型神经细胞中复制中心形成机制的研究田 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人3型腺病毒感染小动物模型的建立和体内应答特点研究周 荣广州医科大学基于小鼠与雪貂模型研究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组多态性对致病性的影响及机制许黎黎中国医学科学院铜绿假单胞菌中噬菌体感染必需基因的筛选及功能研究杨洪江天津科技大学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3的ORF48通过RpoD“关闭宿主”功能的分子机制研究谭银玲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毒力因子的挖掘邵国青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生殖支原体MgPa受体的鉴定及其结构与功能研究曾焱华南华大学衣原体噬菌体Vp1黏附沙眼衣原体后的抑制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刘全忠天津医科大学沙眼衣原体新的免疫优势抗原CT143生物学特性研究王 洁中南大学第12期116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013年度资助项目GrgA在衣原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转录调控机制的研究包小峰南通大学2植物学应用单分子技术研究细胞膜微区调节水通道蛋白活性的机制李晓娟北京林业大学卫矛科植物假种皮形态发生、发育及演化研究赵良成北京林业大学钙离子对微囊藻细胞壁合成及群体集聚状态影响机理的研究李建宏南京师范大学水稻着丝粒DNA变异及其影响植株生长发育机制研究龚志云扬州大学ZFP5家族基因调控拟南芥根毛细胞形成和发育的分子作用机制甘银波浙江大学远志结构发育过程中主要药用成分积累及诱导研究滕红梅运城学院高秆水稻茎秆细胞壁和组织构建的微观力学研究王太霞河南师范大学景天科植物三种无性苗的形态发生祝 建同济大学拟南芥根表皮细胞分化模式形成过程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19的调控机制研究陈文倩北京大学安息香科的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和花形态发生研究王恒昌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转录抑制子AtOFP1调控拟南芥器官形态发生的机制常 缨东北农业大学OsELF3介导的泛素化途径调控水稻抽穗期的研究吴昌银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及泛喜马拉雅地区滇紫草属(广义)的分类学研究刘全儒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鸢尾兰属(兰科)植物的分类修订邢福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风毛菊属雪莲亚属和雪兔子亚属的分类学研究陈又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鼠尾草属(唇形科)的分类修订向春雷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木蓝属(豆科)的系统亲缘及分类修订高信芬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马兜铃属对药马兜铃亚属的分类学与系统学研究马金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西南边境董棕林调查和研究,兼论河流与山脉的阻隔效应税玉民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半蒴苣苔属的分类修订和系统发育研究李振宇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橐吾属(菊科-千里光族)的分类学研究杨亲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世界蓑藓属植物的分类修订与系统学研究郭水良上海师范大学世界角鳞苔属的分类修订和分子系统发育朱瑞良华东师范大学毛锦藓科的分类和分子系统学研究贾 渝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复叶耳蕨属植物的分类订正研究陆树刚云南大学中国缺齿藓科(Mielichhoferiaceae, Musci)的分类研究赵建成河北师范大学海链藻属硅藻的形态分类和分子系统研究李 扬华南师范大学东亚叶苔科植物的系统分类研究李 微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鳞盖蕨属(碗蕨科)的分类学研究严岳鸿上海辰山植物园中国弯枝藻目的分类修订及分子系统学研究谢树莲山西大学东亚特有植物水青树的谱系地理学研究李建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茜草科北温带重要类群的生物地理演化聂泽龙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头菊复合群植物的进化和生物地理学研究张建文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热带环太平洋间断分布格局的成因探讨-以樟科樟属为例李 捷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滇藏交界独龙江上游地区种子植物区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李 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基于RAD tags方法的生物地理学研究:解析东亚岛屿特有植物舟山新木姜子地理分布格局形成与谱系分化机制邱英雄浙江大学东亚特有类群苍术属系统发育和物种分化及栽培药材白术的起源研究傅承新浙江大学中华猕猴桃复合体及其近缘种的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李作洲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基于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方法探讨适应不同宿主的肉苁蓉属植物水平基因转移王玉国复旦大学裸子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的进化研究冉进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利用比较基因组学的FISH技术研究5种猕猴桃种间亲缘关系刘 虹中南民族大学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葡萄属欧亚支系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研究刘秀群华中农业大学横断山地区红豆杉属植物杂交物种形成与适应性进化高连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广义李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及分类学修订崔大方华南农业大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药物无效造成财力巨大浪费
Ineffective Therapies Waste Money Major Drug
ῲ Hypertension Drugs
ACE Inhibitors ῲ Heart Failure Drugs
Cost of Ineffectiveness to Healthcare System
(为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 全无功能: CYP2D6*3, *4, *5, *6, *7, *8, *11,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38, *40, *42, *44,*56 , *62
18
2D6等位基因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
Variant CYP2D6*2xN Phenotype UM Caucasian 1-5% Asian 0-2% African 2% Ethiopian/ Saudi 10-16%
+
10
药物基因组学与药物基因学的区别
Pharmacogenetics: the study of how genetic
differences among individuals cause varied responses to a drug Pharmacogenomics: Study of the effect of variation in multiple genes, or Is the Whole Genome Application of Pharmcogenetics. 目前已将二者统一称为PGx.
22
关于药酶的基因多态性
P450酶的基因多态型(Genetic polymorphism)使药 物代谢存在着种族和个体差异,目前分为4种表型: 正常代谢型 (EM),又称快代谢型 (Extensive Metabolizer,占75-85%); 活性缺乏型 (PM),又称慢代谢型 (Poor Metabolizer,占5-10%); 超速代谢型( UM)(Ultrarapid Metabolizer,占1-10%); 中间代谢型( IM)(Intermediate Metabolizer,占1015%)(此型介于EM与PM之间) 。
2
为什么药物疗效不一样?
3
抗高血压药疗效的种族差异
*注:负值表示黑人效果更好;正值表示白人效果更好
Circulation 2008:118:1383~1393
为什么药物的无效率如此之高?
Disease Drug Class Poor/Non Responders(%)
70 – 100 25 – 50 Cancer (breast, lung, brain) Various Diabetes Sulfonylureas Asthma OA/RA Duodenal Ulcer Hypertension
From Pharmacogenomic:Social, Ethical and Clinical Dimensions, M. Rothstein, ed. 8
PGx—实现用药的Fine Tuning
个体化给药的热点:氯吡格雷(波立维)
9
什么是药物基因组学?
Pharmacogenomics = drug therapy + genetic diagnostic test
$560 million – $1.0 billion
6
近60%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基因相关
分析1991~2000年18个药物ADR报告,发现发生 率最高的27个药物中(包括Carbamazepine, fluoxetine, Ibuprofen, Imipramine, Isoniazid, Naproxen, Rifampin, Teophylline, Phenytoin, Verapamil , Warfarin等),有16个(~60%)药物的ADR发生至少与一 种药酶基因多态性(主要与poor metabolism)有关;反 之,随机抽查药物中,也有7~12%的药物与基因相关,提 示我们,如依据患者个体的基因多态性给药即可大大 减少ADR的发生!
$390 million – $1.2 billion
Beta Blockers
ῲ Anti Depressants SSRIs ῲ Cholesterol Drugs Statins ῲAsthma Drugs Beta-2-agonists
$345 million – $575 million
$2.3 billion – $5.8 billion $3.8 billion – $8.8 billion
21
美托洛尔说明书明确提示
—确受到PGx的影响 Metoprolol tartrate is extensively metabolized by the cytochrome P450 enzyme system in the liver. The oxidative metabolism of Lopressor (metoprolol tartrate) is under genetic control with a major contribution of the polymorphic cytochrome P450 isoform 2D6 (CYP2D6). There are marked ethnic differences in the prevalence of the poor metabolizers (PM) phenotype. Approximately 7% of Caucasians and less than 1% Asian are poor metabolizers.
CYP2D6*4
CYP2D6*10 CYP2D6*17
PM
IM IM
12-21%
1-2% 0%
1%
51% ND
2%
6% 34%
1-4%
3-9% 3-9%
CYP450 allele nomenclature committee database: http://www.imm.ki.se/cypalleles
11
基因(组)决定药物的效应
基因组 基因 基因多态性
药物代谢酶
药物转运体
药物靶点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物疗效和毒性差异
12
药物基因组学的优越性
―新世纪再也不是一个药包打天下了! 1,研发更有效的药物; 2,治疗开始就选用更好、更安全的药物; 3,准确的确定用药剂量; 4,早期筛查疾病; 5,生产更有效、更安全的疫苗; 6,改进药物发现及其审批过程; 7,减少总医疗费用。
2D6的抑制剂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17
CYP2D6s的等位基因与功能
(2010年统计共>100个) 正常功能: CYP2D6*1、*2、*33、*35; 降低功能: CYP2D6*9、*10、*17、*36、*41; 增强功能: CYP2D6*1ⅹN、 *2ⅹN、 *35ⅹN, N= *1、*2、*33 、*41
药物基因组学与β受体阻滞剂的安全性
Pharmacogenomics and Safety of beta-blockrs
海军总医院
孙忠实 2012,5,12.北京
317号2011年9月
★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造成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与其 它任何原因相比,心血管病每年造成的死亡最多。 ★2008年估计有173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占全球死亡的 30%;中,估计有730万死于冠心病,620万 死于中风 。 ★80%以上的心血管病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 家,男性和女性的发生率几乎持平。 ★到2030年,几乎有2360万人将死于心血管病,主要死于心 脏病和中风。预计它们将继续成为死亡的一个主 要原因。
23
24
两类药物经酶代谢的不同结果
25
β-受体阻滞剂应用广泛但风险却很大
• Blockers are among the most widely prescribed of all drug classes, with more than 120 million prescrip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2004; • Are recommended as a first-line agent for various diseases, including heart failure, hypertension, and angina, as well a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However, β-blocker therapy often produces variable responses among patients. Genetic differences may contribute to this variability in responses to β-blockers.
JAMA 2001; 286: 2270-22797
不良反应与药酶变异相关最多的药物
Drug Treatment Enzyme Genotype Frequency
Fluoxetine antidepressant Imipramine antidepressant Isoniazid antituberculosis Metoprolol Beta-blocker Naproxen NSAID Phenytoin Anticonvulsant Piroxicam NSAID S-Ibuprofen NSAID S-Warfarin Anticoagulant Theophylline Brochodilator
Hyperlipidemia Depression Migraine BP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