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药物基因组学与临床用药
药物基因组学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4
不良药物反应的影响
Meta-分析显示:1966-1996年间,严重 ADR的发生率为6.7%,不包括用药错 误 ADRs使住院期平均延长1-4天,使每位 病人多花费约$2300-5600 据估计药物遗传学因素是10-20% 的 ADRs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且是另外 15-40%的ADRs的引发因素之一。
1 Liem E et al. Anesthesiology 2004; 101:279-83;
12
种族和MAC
• 入选90个ASA 1 和2的 以色列患者. • 实验对象来自三个犹太种群:欧洲人,东方人和高加 索人 • 在切口之前令七氟烷的浓度为2%保持十分钟,观察 3cm切口时病人的体动情况。根据体动情况以0.2% 的幅度对气体浓度进行上下调整。 • 控制其他易混淆因素
10-25% 20-50%
3
不良药物反应
大多数的主要药物仅对25-60%的病人有效 在美国每年有超过200万例的不良药物反应 ,并有10万例死亡 US医疗保健系统每年要因ADRs花费近一千 亿美元
1.Mol Med 2002;7:201-4; 2.JAMA 1998;279:1200-5; Ingelman-Sundberg M. Int Med, 2001; Pirmohamed M, Park, B K, 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June 2001
• • 未呕吐患者,18/58 (34%) 呕吐患者, 3/35 (9%), p< 0.05
• -381T>C变异体显现出了保护作用,可能改变 了5-HT3与受体的结合。
Candiotti KA, Curia L, Liu H, Zhang Y, Yang Z; IARS, Orlando, Florida 2007 (A-1436).
《药物治疗学》练习册参考答案.doc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药物治疗学》课程练习册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药物(P1)2.药物治疗学(P1)3.合理用药(P2)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 D2. A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ABCDE2. ABCDE3. ABC四、简答题1.临床药物治疗学和临床药理学的关系。
(P4)2.临床药物治疗学和内科学的关注点差异。
(P4)第二章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一、名词解释1.药物过度治疗(P7)2.药物治疗的依从性(P9)3.药物治疗的经济性(P10)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 A2. B3. D4. D5. D6.B7. A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ABCD2. ABCD3. ABCD4. AB5. BCD6. ABD7. ABC8. ABCD9. BCD10. ABCD 11. ABCD四、简答题1.药物治疗产生安全性问题的原因。
(P8)2.影响药物治疗有效性的因素。
(P9)3.药物治疗不依从性的定义以及不依从性的主要原因有哪些?(P9-10)4.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一般原则o (P12)第三章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一、名词解释1.治疗窗(P20)2.处方(P26)3.TDM (P24)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 A2. B3. A4. A5. D6.C7.B8.B9. D 10. D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ABCD2. ABCDE3. ABD4. ABCDE5. ABCDE6. ABCDE7. BDE8. ABCDE9. ABCDE四、简答题1.简述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
(P14-16)2.试述药物处方的书写规则和注意事项。
(P27-28)3.什么情况下适用TDM? (P24)4.患者不依从性的主要类型和常见原因(P28)5.IE患者提供用药指导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P29)第四章药物不良反应一、名词解释1.药物不良反应(P32)2.药物不良事件(P32)3.非预期不良反应(P33)4.药源性疾病(P32)5.药物警戒(P40)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 A2. C3. A4. D5.C6. B7. D8. B9. B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 CD2. AB3. ABCDE4. ABC5. ABCDE6. ABCDE7. ABCDE四、简答题1.简述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
精准医疗背景下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

精准医疗背景下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精准医疗作为一种个性化医疗模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药物基因组学作为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药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个体基因信息、药物代谢途径和药效学特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药物基因组学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有效提升了药物疗效和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本文将探讨精准医疗背景下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药物基因组学概述药物基因组学是研究个体与药物代谢途径、药效学特性等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主要包括药物代谢酶、药物靶点、药物转运蛋白等相关基因的遗传变异与临床药物反应之间的关联性研究。
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个体基因型、表现型、药物代谢途径、药物代谢酶活性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体对药物的反应规律,为个体化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二、药物基因组学在药物疗效预测中的应用1. 药物反应相关基因的筛查通过对潜在影响药物反应的基因进行筛查,可以有效地预测个体对某种药物的反应。
例如,CYP450家族基因在药物代谢途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遗传变异可导致个体对特定药物的代谢速率不同,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毒性。
因此,对CYP450基因的遗传变异进行筛查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剂量和药物种类,从而提高药物疗效。
2. 药物靶点基因的分析药物靶点是药物起作用的主要部位,其相关基因的遗传变异也会影响个体对药物的反应。
通过对药物靶点基因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从而为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
例如,ACE基因的遗传变异可导致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反应不同,通过对ACE基因的分析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调整药物剂量,提高治疗效果。
三、药物基因组学在药物副作用预测中的应用1. 药物代谢酶基因的筛查药物代谢酶是药物代谢的主要效应器官,其遗传变异会导致个体对药物的代谢速率不同,从而影响药物的毒性。
8药物基因组学与临床用药

8-3 药物Βιβλιοθήκη 因组学的研究内容(六)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T,UGT)
在体内多组织分布,以肝脏酶活性最高。能催 化药物、类固醇和TSH的G醛酸化,还参与胆红素、 短链脂肪酸、胆汁酸等内源性化合物的代谢排泄。 Gilbert综合征和Crigler-Najjar综合征是由于遗传变 异,使UDPGT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使UDPGT活性丧失, 使体内胆红素的G醛酸化反应发生障碍,引起非结合 胆红素血症和轻度慢性高血胆红素。
8-2 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
选择药物作用与体内过程相关的候选基 因,鉴定基因序列的变异。常用的研究方 法: 1.表型分型:利用探针药物测定代谢酶的多态性。 2.基因分型:提取受试者的DNA直接分析基因变异,如PCR。优
点是结果可靠,不受患者身体状况及所用药物影响。
3.基因芯片技术:基因的载体。个体化用药的芯
快乙酰化 突破性发作
8-3 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 (五)甲基转移酶(methyltransferase,MT)
是催化甲基结合反应的酶,分为氧位(O-)、
硫位 (S-)及氮位(N-)等甲基转移酶。 1.氧位(O-)甲基化:催化儿茶酚胺类药物的 O-甲基化反应,包括DA、NA、AD 、L-DA、
MDA等。
是一个超级大家族酶系,CYP参与药物、致癌物、类固 醇激素、脂肪酸等氧化代谢。 该酶蛋白所含血红素+CO 450nm有Amax
CYP酶系分家族(阿拉伯数字,如CYP1) 、亚家族(大 写英文字母表示,如CYP1A)和酶个体3级(在同一亚 家族内根据酶被鉴定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 序,用于区分不同的酶个体,如CYP1A1)。
CYP2C19酶即为S-美芬妥英羟化酶,CYP2C19遗传 变异是S-美芬妥英羟化代谢缺陷的分子基础。除 S-美芬妥英外,奥美拉唑、地西泮、去甲西泮、 氯胍、环己巴比妥、美沙比妥、阿米替林、丙米 嗪、氯米帕明、西酞普兰和吗氯贝胺等药物氧化 也经CYP2C19进行,其中S-美芬妥英、奥美拉唑和 氯胍主要经CYP2C19氧化代谢。 有5个突变基因,在人群中分弱代谢者(亚洲人) 和强代谢者(白种人)
《药物基因组学》课件

对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监测和干预,减轻 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
新药研发与筛选
利用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药物的靶标和 作用机制,加速新药的研发进程。
结合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技术, 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和创新的治疗策略 。
通过基因检测评估新药在不同个体内 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试验提供依 据。
04 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方法与 技术
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
药物代谢酶是人体内催化药物代谢反 应的一类酶,其基因多态性可影响酶 的活性,进而影响药物代谢过程。
常见的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包括细 胞色素P450酶系(CYP450)基因多 态性等。
药物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
药物转运蛋白是人体内负责药物转运 的一类蛋白质,其基因多态性可影响 蛋白功能,进而影响药物的分布和转 运。
转化医学
将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 ,需要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衔接,促
进转化医学的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药物基因组学
目 录
• 药物基因组学概述 • 药物基因组学基础知识 • 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上的应用 • 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方法与技术 • 药物基因组学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01 药物基因组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药物基因组学是一门研究药物与基因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旨在预测和优化药物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药物代谢
药物进入人体后,经过一系列代谢过 程才能发挥药效。这些代谢过程由特 定的酶催化,而这些酶往往由特定基 因编码。
基因多态性与药物反应
01
基因多态性是指基因序列中存在 多种等位基因的现象,这些等位 基因可能导致个体间药物反应的 差异。
8 药物基因组学与临床用药

HGP data reported by Celera and Public Consortium
2/15, 2001
2/16, 2001
48 pages
62 pages
“The Sequence of the Human Genome”
“Initial Sequencing and Analysis of the Human Genome”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变异基因属于显性基因,纯合子、杂合子都表现出疾病。 患病情况常有较大可变性。有些致病基因子代可以显现, 但也有隔代后重现者。 等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乙醛脱氢酶代谢、香豆素抗凝血作用耐受症、恶性高热症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变异基因属隐性基因,纯合子才表现疾病,杂合子不表现。遗
指在杂合子中,两个等位基因都能得到表现。
多基因遗传
• 多基因遗传是由许多因子(遗传的和环境的)决定的遗
传。遗传的因子是多基因,这意味着由不同基因位置上 的许多基因所决定的,每个基因有一份小的附加效应。
第三节、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
(一)细胞色素P450酶系 (二)乙醛脱氢酶 (三)丁酰胆碱酯酶 (四) N-乙酰化转移酶 (五)甲基转移酶 (六)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七)单胺氧化酶
• 经CYP2C9代谢的药物有华法林、苯妥因、洛沙坦、依贝沙坦、甲苯磺丁脲、格列 口比嗪、氟伐他汀、托塞咪、三甲双酮及各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双氯芬酸和布洛芬。 • 它还参与一些前药如环磷酰胺和异环磷酰胺以及前致癌物质的激活。部分激素和内 源性物质也是CYP2C9的底物,如孕酮、睾酮、花生四烯酸和亚油酸等等。
•遗传药理学(Pharmacogenetics)
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 ppt课件

ppt课件
9
实验室和(或)公司 1. Aeiveos Sciences Group (Seattle, WA) 2. Avitech Diagostics (Malvern, PA) 。 3. Eurona Medical, AB (Upsala 瑞典) 4. Gemini Research, Ltd (Cambridge, 英国) 5. Genaissance Pharaceeuticals, Inc
ppt课件 27
CYP2C19基因多态性影响临床疗效的另一 实例是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潘托拉唑等质子泵 抑制剂(抗酸及抗溃疡药)由P450酶代谢, 主要由S-美芬妥英羟化酶(S-mephenytoin 4’-hydroxylase, CYP2C19),部分由CYP3A4 代谢。 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会影响质子泵抑制 剂的药动学,从而影响后者治疗相关疾病的 临床效果。
ppt课件 20
CYP2D6:异喹胍(debrisoquine)羟化酶,研 究很多,参与大量药物的代谢,如异喹胍 (抗高血压)、三环类抗抑郁药、镇痛药 (可待因、右美沙芬)、抗心律失常药。奎 尼丁和选择性5-羟色胺 为抑制剂 CYP2E1(二甲基亚硝胺、N-去甲基酶): 负责许多挥发性麻醉药(如七氟醚、安氟 醚、甲氧氟烷、异氟醚、乙醚、三氯乙烯 和氯仿、乙醇及芳香类化合物,如苯、扑 热息痛及亚硝基二甲胺)的代谢 CYP3A4酶:参与多种麻醉药物的代谢
药物基因组学
ppt课件
1
概述 药物相关基因的分类
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
药物基因组学的应用
基因芯片技术在药物基因组学
研究中的应用
ppt课件 2
概述
1. 药物基因组学的定义
药物基因组学与临床用药PPT课件

根据患者的基因型选择合适的药 物和剂量,有助于提高药物的疗 效、减少不良反应和降低医疗成
本。
03
药物基因组学与药物作用 靶点
药物作用靶点的定义与分类
药物作用靶点是指药物在体内直接作用或调控的生物学分子,是药物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根据作用机制,药物作用靶点可 以分为酶、受体、离子通道、转运体等类型。
通过检测患者的基因变异等位基因, 预测患者对特定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 反应,降低用药风险。
新药研发与筛选
通过研究基因变异与药物反应的关系, 发现新的药物作用靶点,用于新药的 研发和筛选。
02
药物基因组学与药物代谢
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
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是指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序列存在多种变异形式,导致酶的活 性、表达水平和功能存在差异。
需要更多的临床验证
虽然药物基因组学在理论上具有指导临床用药的潜力,但仍需要更 多的临床验证和实践经验来证明其实际效果和应用价值。
05
新药研发与药物基因组学
新药研发的流程与挑战
流程
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 验、上市审批。
挑战
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低成 功率。
药物基因组学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药物靶点筛选与验证
优化联合用药方案
通过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可以了解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 作用及其对个体基因表达的影响,优化联合用药方案,提 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
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用药中的实践与挑战
临床应用的局限性
目前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应用方面仍处于发展阶段,其应用范围 和效果仍有限制和挑战。
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
目前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和应用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不同实验室 和研究机构之间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可能存在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
检测时机 监测样本 监测结果 监测预报
本章结束
二 遗传多态性的基本概念 是指发生率等于或大于1%的常见遗传性变 是指发生率等于或大于1%的常见遗传性变 型。
在药动学方面,转运蛋白的多态性可影响 药物的吸收、分布等。
在药效学方面,多数药物的作用靶点是蛋 白质(包括受体、酶、离子通道等),它 们都是相应基因表达的产物。
第二节 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方 法
DRD3受体 (三)DRD3受体
药物副作用也与受体遗传多态性有关,迟 发性运动障碍(TD)由于发生率高,且具 发性运动障碍(TD)由于发生率高,且具 有不可逆性,因而被认为是精神病治疗中 最严重的锥体外系副作用; DRD3受体多态性与长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DRD3受体多态性与长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的副作用有关。
以下是几种研究较多且临床意义较明确的 药物代谢酶: CYP2C9 CYP2C19 CYP2D6 CYP3A
NAT2 (N-乙酰化转移酶) TPMT(硫嘌呤甲基转移酶) TPMT(硫嘌呤甲基转移酶) UGT(尿苷二磷酸UGT(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二药物转运蛋白的遗传多态性
血浆蛋白与药物的结合是影响药物在体内 分布的主要因素。因此,血浆蛋白的遗传 多态性可导致其与药物或其他血浆中物质 的结合改变,进而影响血药浓度和药物的 分布。
(一)β2受体
是一种G 是一种G蛋白偶联的受体; 是内源性儿茶酚胺及许多药物的靶受体; 广泛分布并在调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 及代谢的功能时发挥重要作用。
(二)胰岛素受体
是一种细胞表面糖蛋白; 含有1382个氨基酸的单基因产物为其前提 含有1382个氨基酸的单基因产物为其前提 蛋白,经水解形成α 蛋白,经水解形成α和β亚基,两甲基经二 硫键相连,都有糖基化修饰; 胰岛素受体基因以发现至少15种SNPs。 胰岛素受体基因以发现至少15种SNPs。
第八章
药物基因组学与 临床用药
掌握药物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和遗传多态 性引起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机制。 熟悉药物代谢酶、转运蛋白和受体遗传多 态性与个体化药物治疗的关系。 了解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如表型分 型、基因分型、基因芯片等技术、
概述 一 药物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 药物基因组学是20世纪90年代在遗传学、 药物基因组学是20世纪90年代在遗传学、 基因组学、遗传药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人类基因 组信息与药物反应之间的关系,利用基因 组学信息解答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反应上 存在差异的原因。
对药物基因组学概念的理解: 1、为什么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有差 异。 2、这种差异能否在基因组水平上被科学预 测,以指导临床正确和安全用药。 3、能否运用这种基因组多态性的信息为创 新药物的发现提供指导,减少风险。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人类基因组研究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人类基因组研究 计划(HGP)是当前国际生物医学领域内 计划(HGP)是当前国际生物医学领域内 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项目,科学家 于2000年6月26日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 2000年 26日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 2001年 月国际HGP的科学家和美国Celera 2001年7月国际HGP的科学家和美国Celera 公司分别宣布将绘制人类基因变异图谱。
表型分型 基因分型 基因芯片技术
一 表型分型
药物代谢酶多态性的表型分型: 是通过检验个体的代谢能力来间接分析其 基因变异。
表型分型的优点: 只要控制好表型分型的试验条件(即肝、 肾功能正常,无合并用药等),其分型结 果可直观地反映出受试者对某些药物在体 内代谢的快慢程度。
二 基因分型
通过提取受试者DNA而直接分析基因变异, 通过提取受试者DNA而直接分析基因变异, 可以迅速、准确地诊断出有药物代谢或受 体活性异常的个体,且结果终身不变。
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主要 维持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同时也是负责药 物和血浆中转运的主要蛋白。
其他血浆转运蛋白还包括:α1其他血浆转运蛋白还包括:α1-酸性糖蛋白、 视黄醇结合蛋白、甲状腺结合蛋白、运皮 质醇蛋白、铜蓝蛋白、运铁蛋白、运血红 素蛋白等。
α1(一) α1-酸性糖蛋白
是一种含糖较多的蛋白质,有5 是一种含糖较多的蛋白质,有5条糖基链与 多肽链的异亮氨基酸残基相连; 由181个氨基酸组成; 181个氨基酸组成; 有三种变异型,A F1、 有三种变异型,A、F1、S。
如: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 如: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 度多态性(RELP)等。 度多态性(RELP)等。 PRC测定的优点:基因分型结果可靠,不受 PRC测定的优点:基因分型结果可靠,不受 患者身体状况及同时服用的药酶抑制剂和 诱导剂的影响。 PRC测定的缺点:测定方法建立复杂,干扰 PRC测定的缺点:测定方法建立复杂,干扰 因素多,不适宜常规检测。
(二)P-糖蛋白
是一种重要的药物转运体; 主要功能是依赖能量将细胞内的药物及代 谢物泵出; 主要在肝、肠、肾或者其他重要器官; 它的遗传多态性也是影响药物分布的重要 因素。
三药物作用受体的遗传多态性
受体遗传性至少包括了基因和蛋白质两个 水平上的多态性。 受体遗传多态性指人群中一定数量(一般 >1%)的个体发生在受体结构基因或调节基 >1%)的个体发生在受体结构基因或调节基 因上的突变。突变类型可以是基因量不同的生物信息分子以 高度密集的方式有固定在固相支持物上而 形成的微阵列。
遗传多态性对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有很大影响, ALL)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有很大影响, 个体化给药可以改善治疗结果。人们正在 试图设计一种“ALL芯片” 试图设计一种“ALL芯片”,可协助临床医 生迅速客观制定ALL个体用药方案。 生迅速客观制定ALL个体用药方案。
第四节 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用药中 的应用
(一)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 (二)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 用
(一)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
根据个体基因变异与药动学、药效差异的 关系设计临床个体化用药方案,以充分发 挥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不仅可以增加首剂 处方的有效性,还减少患者的毒副作用。
与某一药物对机体个体化治疗有关的基因 可能包括: 1、与药动学有关的酶及转运体的相关基因。 2、药物作用靶点的相关基因。 3、与疾病或疾病危险因素有关的基因。 4、造成体内生理过程个体差异的基因。
第三节 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
药物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 药物转运蛋白的遗传多态性。 药物作用受体的遗传多态性。
一药物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
药物代谢酶遗传多态性的分子机制: 包括拼接部位突变造成的缺陷、微卫星核 苷酸序列重复、基因重复、点突变并产生 提前的终止密码、氨基酸置换导致蛋白稳 定性或催化能力变化、基因缺失等、